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古汉语知识(句法+虚词)资料

古汉语知识(句法+虚词)资料

2018-05-13 20页 doc 243KB 7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旋律

几年的财务工作经验,现认财务主管一职!精通各种财务管理软件

举报
古汉语知识(句法+虚词)资料古代汉语句法·上根据洪波著《古代汉语教程》整理编辑仅供参考【导读】本课语文知识介绍古代汉语的几种句法现象,共分三节。第一节介绍名词作状语,第二节介绍古代汉语中的特殊述宾关系,第三节介绍古代汉语中的几种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序现象。在特殊述宾关系中,常见的是使动关系、意谓关系和服务关系,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之一。在语序一节中介绍了五种语序现象,其中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和宾语前置加凸显结构助词标记这几种过去在中学都学过,所以应将学习的重点放在第四、第五两种语序上。第一节名词作状语状语一般是副词的功能,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普...
古汉语知识(句法+虚词)资料
古代汉语句法·上根据洪波著《古代汉语教程》整理编辑仅供参考【导读】本课语文知识介绍古代汉语的几种句法现象,共分三节。第一节介绍名词作状语,第二节介绍古代汉语中的特殊述宾关系,第三节介绍古代汉语中的几种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序现象。在特殊述宾关系中,常见的是使动关系、意谓关系和服务关系,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之一。在语序一节中介绍了五种语序现象,其中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和宾语前置加凸显结构助词标记这几种过去在中学都学过,所以应将学习的重点放在第四、第五两种语序上。第一节名词作状语状语一般是副词的功能,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时间名词以及一些方位词有时也可以直接置于谓语动词之前作状语。普通名词作状语有下列情形:一、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这种名词状语是通过名词所表示的事物的某种行为来比喻句子主语的行为状态。这种名词状语可以翻译成“像……那样(一样)地”。例如:(1)庶民子来。(《诗经·大雅·灵台》)(2)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3)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秦策一》)(4)(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5)夫饮食既不以礼,临池牛饮,则其啖肴不复用杯,亦宜就鱼肉而虎食。(《论衡·语增》)例(1)“子来”即“像儿女一样地来归”;例(2)“人立”即“像人一样站立”;例(3)“蛇行”即“像蛇一样地爬行”;例(4)“云合响应”即“像云一样地聚集,像回声一样地呼应”;“景从”即“如影随形一样地跟随”;例(5)“牛饮”“虎食”即“像牛(喝水)一样地饮酒”“像老虎(吃食)一样地吃鱼肉”。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这种名词状语是通过名词所表示的事物来比喻施事者对待受事者的态度,并以此作为行为的方式。可以翻译成“像对待……一样地”。例如:(1)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下》)──【注】伋(jí):孔伋,孔子之孙。(2)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3)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注】莝(cuò):铡碎的草。豆:一种盛食物的器皿。(4)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史记·刺客列传》)例(1)“犬马畜伋”意思是“像豢养犬马那样豢养伋”;例(2)“兄事之”即“像侍奉兄长那样侍奉他”;例(3)“马食之”即“像喂马一样喂他(吃)”;例(4)“众人遇我”“众人报之”即“像对待普通人一样对待我”“把他当作普通人一样报答他”;“国士遇我”“国士报之”即“像对待国士一样对待我”“把他当作国士一样报答他”。三、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藉这种情况下,名词状语可以翻译成“用(按)……来”。例如:(1)晋、楚不务德而兵争。(《左传·宣公十一年》)(2)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3)江南火耕水耨。(《史记·平准书》)──【注】耨(nòu):锄草。(4)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汉书·霍光传》)(5)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史记·魏公子列传》)例(1)“兵争”即“凭藉军队(相互)争斗”;例(2)“箕畚运”即“用箕畚运”;例(3)“火耕水耨”即“用火烧(然后)耕种,用水除草”;例(4)“剑斩”即“用剑斩”;例(5)“礼交之”即“按礼仪与他们结交”。四、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可以翻译在“在……(地方)”。例如:(1)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战国策·秦策一》)(2)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韩非子·五蠹》)──【注】膢(lóu):古代楚国二月祭祀饮食之神的节日。腊,古代岁末举行祭祀活动的节日。(3)秦焚书禁学,济南伏生独壁藏之。(《汉书·艺文志》)例(1)“庭教”意思是“在庭中教诲”;例(2)“山居而谷汲”意思是“在山上居住而到深谷中打水”;“泽居”意思是“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居住”;例(3)“壁藏”意思是“在墙壁中藏(书)”。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或方位,可翻译成“向(往)……”,“在……方(面)”。例如:(4)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史记·淮阴侯列传》)(5)(孝公)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6)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例(4)“右投”“左投”意思是“向右边(西边)投靠”“向左边(东边)投靠”;例(5)“南”“西”“东”“北”意思是在南面、在西面、在东面、在北面;例(6)“上”意思是向(往)上。五、时间名词“日”“月”“岁”作状语古代汉语里一般的时间名词或名词短语作状语表示在某个时候,可以用介词引介,也可以不用介词引介。例如:(1)宰予昼寝。(《论语·公冶长》)(2)夜缒而出。(《左传·僖公三十年》)──【注】缒(zhuì):用绳索拴住而升降人或物。(3)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日”“月”“岁”三个时间名词作状语却不同。这三个时间名词作状语一般都不用介词引介,在意义上有以下三种情况:1.表示每一(日、月、岁)。例如:(4)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孟子·滕文公下》)(5)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例(4)“日攘”即“每天(偷)抓”的意思;例(5)“岁更刀”“月更刀”即“每年换一次刀”“每月换一次刀”的意思。2.“日”有时表示渐渐进的意思,可翻译成“一天天地”。例如:(6)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史记·屈原贾生列传》)(7)(先主)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例(6)“日以削”即“一天天削弱”的意思;例(7)“日密”即“一天天密切”的意思。3.“日”还可以表示不久之前,可以翻译成“往日”“不久前”。例如:(8)文公在狄十二年,狐偃曰:“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国语·晋语四》)(9)晏子曰:“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左传·昭公二十年》)第二节特殊述宾关系及物动词作谓语中心语(述语)能带宾语,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充当谓语中心语一般不带宾语;名词的句法功能一般是作主语、宾语或定语,而不作谓语中心语。这是古代汉语的一般规律。但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充当谓语中心语时有时带有宾语,名词有时也出现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上,并带有宾语。这些情况人们通常称之为“词类活用”。不过,在古代汉语里,上述情况并不能简单地都看作“词类活用”,有些情况下也许确实是种临时的“活用”,而有些情况下,很可能有词形上的不同。前面我们曾说过,先秦时期,还存在构形形态。比如“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公冶长》)“妻”出现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上并带有宾语,读去声,这个去声调来源于后缀-s,因此这里的“妻”与其他场合下的“妻”的词形并不相同。当一个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名词出现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上并带有宾语,如果它的词形与其他情况下有所不同,那么就不能看作是“活用”了。只是由于汉字不能完全反映当时的语音实际情况,我们在书面上不能看出哪些是真正的“活用”,哪些并不是“活用”。如果为教学的方便,把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和名词出现在谓语中心语位置上并带有宾语的情况叫做“活用”,也是可以的,但是我们必须明白这只是为教学的方便,并不代表古代汉语的实际情况。本书我们不取“活用”的说法。当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名词充当谓语中心语并带有宾语时,构成的述宾结构往往不是普通的动作行为与受事的语义关系。一些及物动词所带的宾语有时也不是普通的受事或对象成分。本书所说的特殊述宾结构,指的就是谓语中心语与其宾语之间不是普通的动作与受事的关系。古代汉语特殊述宾结构的具体情况比较复杂,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使动关系使动关系即使宾语产生某种行为或发生某种变化,可以加上“使”“让”来理解。名词、形容词、不及物动词充当谓语中心语并带有宾语时都可以构成使动关系,单及物动词带双宾语时也可以构成使动关系。名词与宾语构成使动关系时,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发生变化,变成谓语名词所表示的事物或者具有谓语名词所表示的身份或状态。例如:(1)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史记·苏秦列传》)(2)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3)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李斯《谏逐客书》)(4)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左传·成公二年》)例(1)“臣人”即“使(别)人成为臣”;例(2)“吴王我”即“使我成为吴王(那样的人)”;例(3)“业诸侯”即“使诸侯成就王业”;例(4)“尽东其亩”即“使其田亩(垄)都变成东西向”。形容词与宾语构成使动关系时,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发生变化,变成具有谓语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6)(贤者)富而贵之,(不肖者)贫而贱之。(《墨子·尚贤中》)(7)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孙子兵法·谋攻》)(8)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9)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韩非子·说林下》)例(5)“苦其心志”即“使其心志痛苦”,“劳其筋骨”即“使其筋骨劳顿”;例(6)“富而贵之”即“使他们富贵”,“贫而贱之”即“使他们贫贱”;例(7)“全国”即“使敌国完整(地降服)”,“破国”即“使敌国残破”;例(8)“弱秦”即“使秦变弱”。例(9)的“可大”“可小”后面没有出现宾语,但这是个被动句,主语“鼻”“目”即是使动的对象。“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意思是“鼻子大了可以使它变小,小了不可以使它变大”,“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意思是“眼睛小了可以使它变大,大了不可以使它变小”。不及物动词与宾语构成使动关系时,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发出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或变化。例如:(10)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11)庄公寤生,惊姜氏。(《左传·隐公元年》)(12)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13)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例(10)“来之”即“使他们来(归附)”;例(11)“惊姜氏”即“使姜氏受惊”;例(12)“屈人之兵”即“使敌人的军队屈服”;例(13)“活之”即“使他(得以)活命”。单及物动词带双宾语时,与其中的近宾语(通常是指人宾语)构成使动关系,意思是使该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发出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例如:(14)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15)王弗听,负之斧钺,使巡于诸侯。(《左传·昭公四年》)(16)我有圃,生之杞乎?(《左传·昭公十二年》)(17)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例(14)“饮赵盾酒”即“使(请)赵盾饮酒”;例(15)“负之斧钺”即“让他背著斧钺”;例(16)“生之杞”即“让它生长杞”;例(17)“负秦曲”即“使秦国背上无理(的恶名)”。单及物动词不仅仅在带双宾语时能够构成使动关系,带一个宾语有时也可以构成使动关系。例如:(18)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19)尝人,人死;食狗,狗死。(《吕氏春秋·上德》)(20)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荀子·议兵》)(2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史记·项羽本纪》)例(18)“朝秦、楚”这里是“使秦、楚来朝”的意思;例(19)“尝人”即“使人尝”的意思,“食狗”即“让狗吃”的意思;例(20)“附民”即“使民归附”的意思;例(21)“从百余骑”即“使百余骑随从”的意思。这种单及物动词带一个宾语构成使动关系,要靠分析上下文的语境才能弄清楚,是学习古代汉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二、意谓关系意谓关系即句子的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是什么、发生了什么变化或具有什么性质,可以加上“认为”“以为”或“把……当作……”来理解。这种述宾关系中充当谓语中心语的大多是形容词或名词,动词比较少见。形容词充当谓语中心语时,表示句子的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谓语形容词所表示的某种性质或状态。例如:(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2)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一》)(4)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5)人主自智而愚人,自巧而拙人。(《吕氏春秋·知度》)例(1)“小鲁”即“认为鲁国小”,“小天下”即“认为天下小”;例(2)“智其子”即“认为他的儿子聪明”;例(3)“美我”即“认为我美”;例(4)“老之”即“认为他(太)老了”。例(5)中的“自”是反身代词,所以后面没有出现宾语,“自智而愚人”即“认为自己聪明而认为别人愚蠢”,“自巧而拙人”即“认为自己灵巧认为别人笨拙”。名词充当谓语中心语时,表示句子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是谓语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例如:(6)华元曰:“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左传·宣公十四年》)(7)晋人及姜戎败秦于殽。其谓之“秦”何?夷狄之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8)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史记·魏公子列传》)(9)齐庄公朝,指殖绰、郭最曰:“是寡人之雄也。”州绰曰:“君以为雄,谁敢不雄?”(《左传·襄公二十一年》)(10)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战国策·秦策一》)例(6)“鄙我”即“把我(国)当作鄙野(边境)”;例(7)“夷狄之”即“把它(秦)当作夷狄(看待)”;例(8)“功之”即“认为它是自己的功劳”;例(9)“谁敢不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意思是“谁敢不把他们当作英雄呢?”;例(10)“不子”也省略了宾语,意思是“不把(我)当作儿子(看待)”。动词充当谓语中心语时,句子表示主语主观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发生了谓语中心语所表示的行为或变化。例如:(11)不吊吾丧,不忧吾哀,是死吾君而弱其孤也。(《吕氏春秋·悔过》(12)凡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忽之间疑玄之时正之。此人之所以无有而有无之时也。(《荀子·解蔽》)例(11)“死吾君而弱其孤”意思是“认为咱们的君已经死了而且认为咱们的嗣君幼弱”,这里的“死”是动词;例(12)“有鬼”意思是“认为鬼存在”,“无有而有无”意思是“把存在的当作不存在,而把不存在的当作存在”。三、服务关系服务关系指谓语中心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服务的,可以用“替+宾语+谓语中心语”或“为+宾语+谓语中心语”格式来理解。充当谓语中心语的大多是动词,有时也可以是形容词或名词。例如:(1)晋解张御郤克。(《左传·成公二年》)(2)文嬴请三帅。(《左传·僖公三十三年》)(3)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庄子·骈拇》)(4)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太子。(《史记·留侯世家》)(5)今朕夙兴夜寐,勤劳天下,忧苦万民。(《汉书·文帝纪》)(6)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例(1)“御郤克”即“为郤克驾车”;例(2)“请三帅”即“替三帅求情”;例(3)“死名”“死利”即“为名而死”“为利而死”;例(4)“争太子”即“替太子争”;例(5)“勤劳天下”即“为天下勤劳”,“忧苦万民”即“为万民忧苦”,“勤劳”“忧苦”都是形容词;例(6)“履我”即“替我穿上鞋子”,“履之”即“替他穿上鞋子”,这里的“履”是名词。服务关系的述宾结构有时也可以是双宾语结构。例如:(7)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尚书·泰誓》)(8)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庄子·胠箧》)(9)秦之群臣曰:“请以赵之十五城为秦王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例(7)“作之君,作之师”意思是“为他们立君,为他们立师”;例(8)“为之斗斛”意思是“替他们设立斗斛等量器”;例(9)“为寿”意思是祝寿,“为秦王寿”即“替秦王祝寿”的意思。四、与事关系普通的与事关系是含“给予”义动词与指人宾语构成的语义关系,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有些名词出现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上并带宾语,也构成与事关系。这种述宾结构表示使宾语所表示的人得到谓语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可以加“给”字来理解。例如:(1)吴人曰:“宋百牢我。”(《左传·哀公七年》)(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公冶长》)(3)有一母见信饥,饭信。(《史记·淮阴侯列传》)(4)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史记·货殖列传》)例(1)“百牢我”即“给我百牢”的意思,古代将牛、羊、豕各一头作为礼物叫做“大牢”,“百牢”是“一百大牢”的省略说法;例(2)“妻之”即“给他作妻子”;例(3)“饭信”即“给饭给韩信(吃)”;例(4)“冠带衣履天下”即“给天下(人)冠带衣履”。五、目标关系表示目标关系的述宾结构表示谓语中心语所表示的某种行为是对谁或向谁而发,可加“对”“向”来理解。充当谓语中心语的大多是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有时也可以是名词。例如:(1)孟子不与右师言,右师不悦,曰:“诸君子皆与驩言,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孟子·离娄下》)──【注】右师:官名。驩(huān):王驩,字子敖,齐国大夫(2)武安侯新欲用事为相,卑下宾客。(《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3)子南之子弃疾为王御士,王每见之,必泣。弃疾曰:“君三泣臣矣。敢问谁之罪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4)哭死而哀,非为生者也。(《孟子·尽心下》)(5)孳孳求奸,不如礼贤。(《后汉书·种畅传》)──【注】孳孳:通“孜孜”。例(1)“简驩”即“对驩简慢”;例(2)“卑下宾客”即“对宾客(态度)谦卑”;例(3)“三泣臣”即“多次对著臣(我)哭泣”;例(4)“哭死”即“对著死者哭”;例(5)“礼贤”即“对贤能的人有礼貌(尊重)”。六、工具关系工具关系即宾语表示的事物是谓语中心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工具,可以按“用+宾语+谓语中心语”来理解。其中的谓语中心语一般是名词充当。例如:(1)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2)褚师出,公戟其手曰:“必断而足。”(《左传·哀公二十五年》)(3)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羮鱼。(《史记·货殖列传》)例(1)“衣轻裘”即“用轻裘作衣裳”;例(2)“戟其手”意思是“用他的手作戟状”;例(3)“饭稻羮鱼”意思是“用稻(米)作饭,用鱼作羮”。七、原因关系原因关系即宾语表示的事物是谓语中心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按“因为+宾语+谓语中心语”来理解。谓语中心语一般是不及物动词充当。例如:(1)晋人惧其无礼于公也,请改盟。(《左传·文公三年》)(2)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史记·魏公子列传》)──【注】晋鄙:魏国将军。(3)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吴子·治兵》)例(1)“惧其无礼于公”意思是“因为他们曾对(鲁国)国君无礼而害怕”;例(2)“怒公子之盗兵符矫杀晋鄙”意思是“因为公子(信陵君)偷盗兵符矫命杀了(将军)晋鄙”;例(3)“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意思是“因为自己不能做(却勉强去做)的事情而死,因为自己不熟悉(却勉强去做)的事情而招致失败”。如果谓语中心语由及物动词充当,可以构成双宾语。例如:(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贾谊《论积贮疏》)这里“受之饥”“受之寒”都是双宾语结构,两个“之”分别指代“一夫不耕”“一女不织”,是表示原因的宾语。“受之饥”即“因之而受饥饿”,“受之寒”即“因之而受寒”。古代汉语里,名词出现在谓语中心语位置上带宾语,也可以构成普通的行为与受事的关系。例如:(5)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左传·定公十年》)(6)帝馆甥于贰室。(《孟子·万章下》)(7)完母死,庄公令夫人齐女子之。(《史记·卫康叔世家》)例(5)“兵之”意思是“用兵器攻击他”,“兵”是名词,这里作谓语中心语,是用兵器攻击的意思,“兵之”是一般的行为与受事关系;例(6)“馆甥于贰室”意思是“把外甥安排在贰室住下”,“馆甥”是普通的行为与受事关系;例(7)“子之”意思是“把他当作儿子”,但不是意谓关系,而是一种实际行动,是普通的行为与受事关系。古代汉语的特殊述宾结构情况复杂,是学习古代汉语的一个难点。分析辨别的主要方法在于充分理解语境,只要把上下文语境弄清楚了,理解起来也就不太困难了。第三节语序 汉语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体词向心结构的语序是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从甲骨文开始就是这样。不过,在上古文献当中,尤其是先秦时期的文献当中,也存在一些与基本语序不一致的情况。这些与基本语序不一致现象,有些是临时性的移位,有些则是当时的语法规律。临时性移位将在“强调与省略”中讨论,这里分析几种有一定规律的异常语序。一、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古代汉语否定词(包括否定副词、否定代词和表示否定意义的动词)的数量比较多。在讨论副词的时候,已经指出,否定副词“弗”“勿”一般都与及物动词搭配,但动词后面通常不出现宾语;“不”“毋(无)”“未”以及否定代词“莫”不限于与及物动词搭配。当这几个否定词与及物动词搭配的时候,该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如果宾语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总是分布在动词的后面,而如果宾语是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往往分布在动词的前面、否定词的后面。例如:(1)宴尔新昏,不我屑以。(《诗经·邶风·谷风》)(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3)不是过也。(《国语·鲁语下》)(4)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5)惠公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毋是翦弃。(《左传·襄公十四年》)──【注】蠲(juān):明。翦:同“剪”。(6)邻国未吾亲也。(《管子·小匡》)(7)昔君之惠也,寡人未之敢忘。(《国语·晋语三》)(8)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9)知道之莫之若也,而不从道者,无之有也。(《荀子·正名》)“弗”和“勿”所在的句子如果出现代词宾语,也可以分布在动词的前面。例如:(10)故作事不以礼,弗之敬矣;出言不以礼,弗之信矣。(《礼记·礼器》)(11)勿之有悔焉耳矣。(《礼记·檀弓上》)人称代词作宾语分布在动词前面,都是直接前置;指示代词作宾语前置则可以加结构助词“之”标记。当指示代词宾语前置加标记助词“之”时,总是位于否定词之前。例如:(12)吾斯之未能信。(《论语·公冶长》)(13)亲逐尔君,尔父为厉。是之不忧,而何以田为?(《左传·襄公十七年》)──【注】厉:祸患。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一般都认为是上古汉语的一条语法规律,但这条规律并不很严格,例外的情况有不少。例如:(14)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15)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论语·阳货》)(16)以天下之民莫为之也,然而是子独为之。(《荀子·君道》)(17)子晰,上大夫,女嬖大夫,而弗下之,不尊贵也。(《左传·昭公元年》)──【注】嬖大夫,因受君王宠倖而加封的大夫。(18)房喜谓韩王曰:“勿听之也。”(《战国策·韩策二》)相对来说,在先秦时期,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的规律更强一些,例外不多。指示代词总体上说,不前置的反而更多些,但不同的词有不同的情况。“之”在否定句中作宾语,总体上是前置占优势,其中否定词是“未”“莫”“无”(义同“未”),一般都前置,不前置的极少。否定词是“不”“毋”“无”(义同“毋”),例子不多,但一律不前置。例如:(19)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论语·泰伯》)──【注】侗(tóng):童蒙无知,幼稚。愿:老实。悾(kōng)悾:诚恳的样子。(20)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庄子·人间世》)(21)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荀子·宥坐》)(22)彼自多其力,则毋以其难概之也。(《韩非子·说难》)──【注】自多其力,自己认为自己的能力强。概,限制。“是”和“此”的情况与“之”差不多正好相反,总体上是不前置占优势。它们极少与“未”搭配。与“不”搭配比较常见,此时它们的分布位置可前置也可不前置,但不前置的占绝对优势。以“此”字为例,据对先秦18部文献的统计,“此”在否定句中作宾语前置的只有6例(否定词都是“不”),而不前置的有56例。与其他否定词搭配的情况与跟“不”搭配时差不多一致,其中与“莫”搭配时一律不前置。例如:(23)在慎取相,道莫径是矣。(《荀子·君道》)(24)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孟子·公孙丑下》)(25)吾早从鞅之言不及此。(《左传·哀公十四年》)(26)莫如此不从其伍之令。(《国语·吴语》)──【注】伍:伍长。其他指示代词一般很少在否定句中作宾语,如果在否定句中作宾语,分布的情况与“是”“此”基本一致。二、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先秦时期,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规律要比指示代词在否定句中作宾语前置的规律强得多,一般情况下,都分布在动词或介词之前。例如:(1)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2)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3)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4)君奚为不见孟轲也?(《孟子·梁惠王下》)(5)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6)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欤?(《墨子·兼爱下》)(7)(晏子)曰:“君死,安归?”(《左传·襄公二十五年》)(8)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左传·襄公三十年》)(9)(亡国之君)虽闻,曷闻?虽见,曷见?虽知,曷知?(《吕氏春秋·任数》)(10)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孟子·尽心上》)疑问代词作宾语不前置的有以下几种情况:1.作动词“云”的宾语不前置。例如:(11)子夏云何?(《论语·子张》)(12)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郑风·风雨》)2.作介词“于”“于”的宾语不前置。例如:(13)哀我人斯,于何从禄?(《诗经·小雅·正月》)(14)礼起于何也?(《荀子·礼论》)(15)盗窃之行,于谁责而可乎?(《庄子·则阳》)3.当动词“谓”作“认为”讲时,疑问代词宾语不前置。例如:(16)民其谓我何?(《左传·桓公六年》)(17)秦伯曰:“国谓君何?”对曰:“小人慼,谓之不免;君子恕,以为必归。”(《左传·僖公十五年》)4.在“如(若、奈)……何”这种固定结构中不前置。例如:(18)寇深矣,若之何?(《左传·僖公十五年》)(19)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20)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5.而“何”单独作动词“如”“若”的宾语构成一个固定结构时则可以前置也可以不前置。例如:(21)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论语·颜渊》)(22)请问委蛇之状何若?(《庄子·达生》)──【注】委蛇:一种紫身朱冠的大蛇。(23)古而无死,其乐若何?(《左传·昭公二十年》)(24)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孟子·离娄下》)汉代以后,疑问代词作宾语不前置的逐渐多起来,除了上述几种情况外,一般情况下也可以不前置。例如:(25)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史记·儒林列传》)(26)武帝曰:“言何?”(《汉书·酷吏传》)(27)寡人将去斯而之何?(《列子·力命》)三、代词“是”“此”“斯”作宾语前置先秦时期,指示代词“是”“此”“斯”在非否定句中作宾语也有前置的情况,其中又以“是”字最为常见。具体有以下三种情况:1.作动词宾语直接前置。这种情况只有“是”具备,“是”在《诗经》中作宾语共57例,全部前置;《左传》《国语》里也不少,战国晚期以后就基本上见不到了。例如:(1)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诗经·小雅·信南山》)──【注】疆埸(yì):边境。菹(zū):醃制酸菜。(2)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傚。(《诗经·小雅·鹿鸣》)──【注】恌(tiāo):轻薄,轻佻。傚(xiào):效法,模仿。(3)实沈之墟,晋人是居,所以兴也。(《国语·晋语四》)──【注】实沈,古人按岁星(木星)每年运行的位置将周天分为十二等份,名为十二次,实沈是十二次之一。“实沈之墟”即实沈之次。(4)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2.用“之”标记。这种情况下,“斯”所在的句子的谓语动词只限于“谓”,“此”也主要出现在“谓”作谓语动词的句子中,“是”则没有限制。例如:(5)若狄公子,吾是之依兮。(《国语·晋语三》)──【注】狄公子:指公子重耳,重耳流亡时曾寓居于狄,故有这样的称呼。(6)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论语·阳货》)(7)犹恐其至也,是之为日惕。(《国语·楚语下》)──【注】“是之为日惕”意思是“因为这个缘故每天都紧张戒惧”。(8)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孟子·万章上》)(9)弟子不敏,此之愿陈。(《荀子·赋》)(10)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其此之谓乎?(《孟子·公孙丑上》)(11)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论语·学而》)3.作介词“以”的宾语前置。“是”和“此”有这种用法,“斯”没有这种用法。“是”“此”与介词“以”构成的介宾短语出现在复句的两个分句之间,起话语衔接的作用。其中“是”在先秦时期作介词“以”的宾语时基本上都前置,不前置的非常罕见,而“此”则相反,前置的时候比较少。例如:(12)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注】馔(zhuàn):吃喝。(13)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左传·襄公三十一年》)(14)夙兴夜寐,朝夕临政,此以知其恤民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15)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墨子·修身》)──【注】伐:夸耀。四、其他宾语前置除了上述各种代词宾语前置以外,其他宾语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前置。其他宾语前置有以下两种情况:1.用“之”“是”“斯”“兹”“焉”“彼”等作标记。其中用“之”作标记的最常见,其次是“是”,“斯”“焉”“彼”等都偶尔一用。例如:(1)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2)“我之怀矣,自诒伊慼”,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3)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4)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5)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尚书·金縢》)(6)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7)苟有履卫地、食卫粟者,昧雉彼视。(《公羊传·襄公二十七年》)──【注】昧:割也。昧雉彼视:犹昧雉是视,意思是如同割雉一样。(8)此以知上贤无益也,其亡兹适。(《管子·侈靡》)用“之”作标记时可以构成“唯……之……”“何……之……”等格式,用“是”作标记时可以构成“唯……是……”“将……是……”格式。相关例句请参看“结构助词”节。2.作介词“以”或“与”的宾语前置。介词“以”的宾语无论是代词还是名词,都常常前置,介词“与”的宾语有时也有前置的情况。例如:(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10)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左传·僖公十五年》)(11)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孟子·滕文公上》)(12)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总的趋势是随著时间的后移而逐渐减少。至于宾语前置的原因,有些明显是语用因素造成的,比如,用“之”“是”等标记的前置宾语,不论是代词还是名词,在句子中都是话或次级话题,一般情况下也是句子所强调的成分(有时为了强调谓语动词,也可以采用这种手段将宾语移位到前面去。例如《孟子·告子下》:“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根据语境,这个句子显然是强调谓语动词“道(导)”。)这种宾语前置显然是由语用层面上的话题化和焦点凸显造成的。不过有些现象却难以在语用上找到合理的解释,比如,“之”在古代汉语里通常都是作宾语的,可是除了否定句之外,皆不前置;而“是”作宾语却往往前置,时代越早,前置的比例越高。同样是代词,这种差异是很难从语用层面寻求解释的。再比如,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加“之”“是”作标记的。当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不加“之”“是”标记时,前置的代词宾语总是在否定词的否定域内,这说明这种宾语前置现象显然不是话题化因素造成的。另外,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不同的代词有不同的表现,不仅不前置的表现不同,前置时对否定词的选择也不相同。这种情况显然也不容易从语用层面找到很合理的解释。所以,我们认为,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既有语用因素,也有其他因素。在其他因素当中,语言融合可能是一个值得考虑和重视的因素。五、介词短语的位置介词短语即介词及其宾语构成的短语。古代汉语的介词短语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的前后,但前置还是后置却并不是随意的。有些介词短语总是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有些介词短语总是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而有些介词短语则既可以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也可以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不同的介词短语的具体分布位置主要不取决于介词短语与谓语中心语的语义关系,而是取决于介词的不同。(一)“于”“于”“乎”构成的介词短语的位置这三个介词可以引介时间、处所以及多种对象成分,所构成的介词短语主要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乎”引介的成分总是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没有例外;“于”引介的成分基本上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分布在谓语之前属于例外;“于”引介的成分绝大多数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少数情况下分布在谓语之前。例如:(1)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孟子·公孙丑上》)(2)楚人生乎楚,长乎楚。(《吕氏春秋·用众》)(3)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左传·昭公十九年》)(4)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荀子·天论》)(5)妇人笑于房。(《左传·宣公十七年》)(6)至于今是赖。(《国语·晋语七》)以上是“于”“于”“乎”引介处所和时间成分。(7)或问乎曾西。(《孟子·公孙丑上》)(8)行无高乎此矣。(《吕氏春秋·至忠》)(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10)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孟子·公孙丑上》)(11)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12)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谷梁传·僖公二年》)──【注】币:礼物。(13)历告尔百姓于朕志。(《尚书·盘庚下》)(14)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诗经·大雅·思齐》)──【注】刑:典范,榜样。这里是“做榜样”的意思(15)不愧于人,不畏于天。(《诗经·小雅·何人斯》)(16)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左传·庄公三十二年》)以上是“乎”“于”“于”引介各种对象成分的例子。“于”及其宾语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的例子极少,可视为例外。例如:(17)于汤有光。(《孟子·滕文公下》)──【注】这句话的意思是:比商汤更加功勋卓著。(18)如彼筑室,于道谋。(《诗经·小雅·小旻》)(19)于后公乃为诗以贻王。(《尚书·金縢》)“于”及其宾语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的用例虽然要比“于”多,但总体上仍占少数。具体情况如下:引介时间成分有时前置,其中“于是”表示时间时一般总是前置。例如:(20)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21)皆于农隙以讲事也。(《左传·隐公五年》)(22)晋于是始起南阳。(《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引介行为涉及的方面或范围有时前置。例如:(23)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24)于舜之功,二十之一也。(《左传·文公十八年》)(25)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晋人曰:“于姬姓我为伯。”(《左传·哀公十三年》)(26)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分居其一耳。(《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引介行为或判断的根据时一般前置。例如:(27)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史记·淮阴侯列传》)(28)(吴王)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史记·吴王濞列传》)(29)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此外,从汉代开始,“于”引介处所成分有一部分逐渐前移。例如:(30)赵衰、咎犯乃于桑下谋行。(《史记·晋世家》)(31)天子躬于明堂临观。(《史记·乐书》)(二)“自”“从”“由”构成的介词短语的分布位置“自”是在甲骨文里就有的介词,“从”和“由”则是战国以后才有介词功能。“自”主要用于引介处所成分和时间成分,“从”“由”除了引介处所成分和时间成分之外,还可以引介其他成分,“从”可以引介行为涉及的对象成分,“由”可以引介理由或依据成分。“自”引介时间(时间起点)成分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引介处所成分(起点或经由的场所)则既可以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也可以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例如:(1)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尚书·无逸》)(2)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二人贤。(《史记·魏公子列传》)以上二例“自”引介的是时间成分,表示时间起点。(3)子都自下射之,颠。(《左传·隐公十一年》)(4)子木至自陈。(《左传·襄公二十七年》)(5)虢叔自北门入。(《左传·庄公二十一年》)(6)入自北门。(《史记·殷本纪》)以上四个例子“自”引介处所成分,其中前两个例子表示处所起点,后两个例子表示经过的场所,都有两种分布位置。“从”和“由”引介时间成分和处所成分一般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例如:(7)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宣公二年》)(8)夫理由外入。(《史记·乐书》)(9)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史记·管晏列传》)(10)邺吏民大恐惧,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补》)(11)由尧、舜至于汤,五百余岁。(《孟子·尽心下》)以上前三个例子“从”“由”引介的是处所成分,后两个例子引介的是时间成分,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从”“由”引介其他成分也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例如:(12)常从王媼、武负貰酒。(《史记·高祖本纪》)(13)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14)(陈余)从田荣藉助兵。(《汉书·高帝纪》)以上例子中“从”引介的是表示索取对象的成分,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15)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16)武安由此大怨灌夫、魏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以上例子中“由”引介的是表示依据、原由的成分,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三)“以”构成的介词短语分布的位置“以”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非常常见的介词,它可以引介工具或凭藉成分、原因或理由成分、行为涉及的对象成分,还可以引介时间成分。引介时间成分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引介其他成分则都有两种分布位置,既可以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也可以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以”引介时间成分的例如:(1)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左传·昭公元年》)(2)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引介工具、凭藉成分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的例如:(3)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左传·僖公四年》)(4)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韩非子·难一》)引介工具、凭藉成分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的例如:(5)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孟子·梁惠王上》)(6)何不试之以足?(《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引介原因、理由成分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的例如:(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8)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左传·成公二年》)引介原因、理由成分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的例如:(9)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论语·阳货》)(10)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孟子·公孙丑下》)引介行为涉及的对象成分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的例如:(11)伯楚以吕、郤之谋告公。(《国语·晋语四》)(12)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补》)引介行为涉及对象成分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后的例如:(1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14)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四)“为”构成的介词短语的分布位置介词“为”读wèi时用来引介原因成分、目的成分和服务对象成分,读wéi时用来引介施事成分。无论读wèi还是读wéi,所构成的介词短语都分布在谓语中心语之前。例如:(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注】为:因为。(2)为其老,彊忍,下取履。(《史记·留侯世家》)──【注】为;因为。(3)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墨子·公输》)──【注】为:替,给。(4)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庄子·养生主》)──【注】为:替,给。(5)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注】为:为了。(6)何为为我禽?(《史记·淮阴侯列传》)──【注】禽:同“擒”。“为我禽”意思是被我擒获。现代汉语介词短语相对于谓语中心语的分布位置主要取决于介词短语与谓语中心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而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来,古代汉语的介词短语相对于谓语中心语的分布位置却主要取决于介词的不同,这是学习古代汉语时要特别注意的。六、数量词修饰名词的分布位置古代汉语数词或数量词短语修饰名词有两种分布位置,一种是分布在名词之前,另一种是分布在名词之后。这两种分布位置在甲骨文里就有。例如:(1)王宾文武丁伐十人。(《甲骨文合集》35355)(2)获虎一、鹿四十、狐二百六十四、麂百五十九。(《甲骨文合集》10198)(3)俘人十有六人。(《甲骨文合集》137反)例(1)数词分布在名词之前,例(2)数词分布在名词之后,例(3)数量短语分布在名词之后,后一个“人”字是同形量词(也叫回应量词)。从时代上看,时代越早,数量修饰语后置的比例越高,相反,时代越晚,数量修饰语前置的比例越高。到春秋战国时期,数词直接修饰名词的时候绝大多数都已经前置,后置的很少见了;数量短语修饰名词则仍然是后置的更常见。例如:(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5)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6)舜有大功二十而为天子。(《左传·文公十八年》)(7)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以赎华元于郑。(《左传·宣公二年》)(8)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战国策·秦策一》)数量短语修饰名词前置的大约起于战国初期,到战国后期就比较常见了。例如:(9)与之一箪食。(《左传·哀公二十年》)──【注】《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中的“一箪食,一瓢饮”是“(用)一(只)箪吃饭,(用)一(只)瓢饮水”的意思,不是数量词修饰名词的结构。(10)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孟子·告子下》)(11)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孟子·告子下》)思考与练习:一、古代汉语名词作状语主要有哪几种语义类型?请试著从你学过的古代作品中各举一例。二、古代汉语的特殊动宾关系主要有几种情况?请试著从你学过的古代作品中举出一些特殊动宾关系的例子。三、指出下列成语中名词作状语的词语,并说明它们分别属于哪类名词状语:(1)口诛笔伐(2)云从响应(3)日积月累(4)风餐露宿(5)虎视眈眈(6)字斟句酌(7)星罗棋布(8)颐指气使(9)刀耕火耨(10)土崩瓦解四、指出下列成语中的特殊述宾关系,并说明它们属于哪类特殊述宾关系,应该怎样翻译:(1)兴风作浪(2)打草惊蛇(3)坚壁清野(4)草菅人命(5)罄竹难书(6)厚古薄今(7)生死肉骨(8)自惭形秽(9)幕天席地(10)君子死义,小人死利五、古代汉语中“日”、“月”、“岁”三个时间名词作状语时,所表达的意义可以有几种情况?六、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有哪几种情形?请试著从你以往学过的古代作品中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七、古代汉语的介词短语哪些只能分布在谓语动词之前,哪些一般只分布在谓语动词之后,哪些既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八、一般的古代汉语句法书中都有词类活用的说法,本教材不采纳这种说法,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古代汉语句法·下根据洪波著《古代汉语教程》整理编辑仅供参考【导读】《导读》本课继续介绍古代汉语句法知识,共分六节。第一节至第三节分别介绍古代汉语的体词谓语句、被动句和比较句。注意:体词谓语句与通常所说的判断句不是一个概念,体词谓语句是个范围更广的概念,它包括判断句,也包括说明、描写、列举和表示原因等体词作谓语的句子。古代汉语中不同类的体词谓语句有一些不同的特点,主要是“也”字的用与不用有差异,学习时要注意。被动句分为有标记被动句和无标记被动句,“见”“为”“被”和汉代出现的“所”是被动标记,而介词“于”“为”我们不认为是被动标记,它们的作用只是引介施事成分,而这种用法又只是它诸多用法当中的一种而已。比较句分等比、差比和极比三小类,各小类的句法形式是不完全相同的。第四节介绍古代汉语的强调和省略及其句法表现。这两种现象实际上都是语用现象,但是在语句形式上各有其独特的反映,而且对于阅读古代文献作品来说,瞭解强调与省略的知识和有关的规律也是很必要的。第五节介绍古代汉语回指和关连的句法手段。这两种现象也属于语用现象。第六节介绍一些常见的固定结构。本课的课文选篇与注释都是与语文知识部分相配合的,可以结合起来学习。不过,由于本课语文知识部分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课文部分难以全部照顾到。第一节体词谓语句体词谓语句指的是名词、代词、数词、量词等体词或体词性短语充当句子谓语的句子。古代汉语的体词谓语句的语义类型主要有以下六种:一、表示判断。可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是”字来理解。这种体词谓语句句末一般都有“也”字,不用“也”字的比较少见。例如:(1)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2)夫将者,国之辅也。(《孙子兵法·谋攻》)(3)兵者,不祥之器。(《老子》)(4)此人力士。(《史记·魏公子列传》)(5)子诚齐人也。(《孟子·公孙丑上》)(6)吕公女乃吕后也。(《史记·高祖本纪》)(7)此则寡人之罪也。(《国语·越语上》)(8)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秋水》)先秦时期,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以上例(5)至例(8)中的“诚”“乃”“则”“非”等都是副词,不是表示判断的系词。此外,《尚书》里的判断句有时用“惟”,《诗经》里的判断句有时用“维”。例如:(9)厥土惟白壤。(《尚书·禹贡》)(10)予惟小子。(《尚书·大诰》)(11)髧彼两髦,实维我仪。(《诗经·鄘风·柏舟》)──【注】髧(dàn):头发下垂的样子。仪:配偶。(12)谭公维私。(《诗经·卫风·硕人》)──【注】私:女子称姊妹的丈夫为“私”。这里的“惟”或“维”也不是系词,而是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真正的系词是始见于《论语》的“为”字。例如:(13)子为谁?为仲由。(《论语·微子》)(14)余为伯鯈,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15)敢请,女为谁氏?(《仪礼·士昏礼》)从《论语》开始,不用系词“为”的判断句一般都在句子末尾使用“也”字,这个“也”字不是系词,也不是语气词,而是表示判断的助词。《论语》《左传》等文献里,当判断句的主语和体词谓语之间使用系词“为”的时候,句末都不用“也”,相反则一般都使用“也”。如例(14)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例子包含两个判断句,前一句用了系词“为”,句末无“也”,后一句未用系词“为”,句末有“也”。可见“也”的功能与“为”的功能是一样的,用来表示判断。系词“是”开始出现于秦汉时期。例如:(16)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魏策三》)(17)蔡人不知其是陈君也,而杀之。(《谷梁传·桓公六年》)(18)人毋(无)故鬼攻之不已,是是刺鬼。(《睡虎地秦墓竹简·日书甲》)──【注】“是是”前一个“是”是代词,后一个“是”是系词。(19)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例(16)(17)和例(19)中的“是”都是系词,尤其是例(19),“是”前出现了副词“必”,显然已经不是代词了。不过,这几个句子末尾都还有“也”字,说明当时“是”虽然已经演变为系词,但是它的判断作用还不是很强。系词“是”虽然在秦汉时期产生了,而且之前就已经出现系词“为”字,但是汉代的文献里,判断句仍然以不用系词为常见。二、表示比况可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如”“像”“好比是”等来理解。这种体词谓语句句末可以有“也”,也可以没有“也”。例如:(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
/
本文档为【古汉语知识(句法+虚词)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