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江南民间营造尺分布与探源(稿件)

江南民间营造尺分布与探源(稿件)

2013-12-10 16页 pdf 2MB 166阅读

用户头像

is_934784

暂无简介

举报
江南民间营造尺分布与探源(稿件) 1 江南民间营造尺考察与初探1 王斌2 【摘要】 对历代官方尺长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学术积累,但对民间传统大木工匠所使用的尺长研究则 少有学者涉及。本文以田野调查所得目前正在使用的民间营造尺为基础,通过对现有官方尺研究成果的再 梳理,试图从官方尺的发展脉络中寻求营造尺自身的运行轨迹,并对现存营造尺的分布与成因做一次初步 的探索。 【关键词】 营造尺 官方尺 民间尺 尺系 浙尺 闽尺 淮尺 筠尺 吉尺 抚尺 【Abstract】 There are some resu...
江南民间营造尺分布与探源(稿件)
1 江南民间营造尺考察与初探1 王斌2 【摘要】 对历代官方尺长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学术积累,但对民间传统大木工匠所使用的尺长研究则 少有学者涉及。本文以田野调查所得目前正在使用的民间营造尺为基础,通过对现有官方尺研究成果的再 梳理,试图从官方尺的发展脉络中寻求营造尺自身的运行轨迹,并对现存营造尺的分布与成因做一次初步 的探索。 【关键词】 营造尺 官方尺 民间尺 尺系 浙尺 闽尺 淮尺 筠尺 吉尺 抚尺 【Abstract】 There are some results in researching of the length of governmental rulers through the ages, but the length of civilian standard rulers is seldom touched upon. Basing on some civilian standard rulers material in according of field study and by carding governmental standard rulers now available, this text makes attempt at exploring the way of civilian standard rulers from the developing of governmental rulers, and searches distribution and origin of civilian standard rulers initiatively. 【Key words】 construction rulers Governmental rulers civilian chi The system of rulers Zhe rulers Min rulers Huai rulers Jun rulers Ji rulers Fu rulers 1 研究背景 营造尺是中国木构建筑建造过程中的度量工具,对其分布、源流、使用的研究有助于更加准确的 认识官尺体系、工匠体系、营造技术、传统建筑区划等相关的建筑史学问题。营造尺的研究有纵横两条线 索,朝歌遞代为经线,可以辨章历时性;当代流布为纬线,可以考境共时性。对尺制历时性的关注自古有 之,从中古时期唐代李淳风考定前朝 15 种尺度,到封建晚期明代朱堉载对律历尺的推演,直至近世吴承洛、 郭正忠等对历代用尺更是有了系统的研究。总体来看,上述学者的研究大多以乾嘉学派式的考据论证方式 为主,虽然厘清了中国尺度的发展脉络,但因为缺乏营造尺实物对研究结果的实证性支撑,使其对各代尺 度数值厘定的准确性大大降低。尽管以丘光明等为代表的当代学者通过大量的出土、传世实物尺与文献的 比对将该领域的研究又推进了一步,但因其样本的使用性质难以确定、可以准确确认年代的实物尺数量有 限,所以实物尺对文献佐证的力度是有限的。 由于上述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历时性、尤其集中在官方用尺的范围,对于体现共时性特征的民间用 尺则较少论及,导致其他学者在引用其研究成果时容易混淆尺度的历史时性与共时性,往往将某个朝代的 官方尺当成彼时所有用尺情况的总和,事实上至少中古以后地方性尺的使用活跃程度远大于官方尺,在笔 者调研的近百个村落中还未发现一个样本以明清官方尺为营造尺而营建的乡土建筑。本文试图在前人基础 上通过对用尺史的再次梳理找出营造尺纵向发展规律的蛛丝马迹,并通过田野调查掌握营造尺的分布情况, 结合已有成果对民间营造尺的地域性问题作一次初步的探讨。王国维先生认为学术研究的突破需要“纸上 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互相印证从而形成“二生证据法”,对于营造尺而言与“地下之新材料”同等 重要的还有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并且迄今仍在使用的民间营造尺,所以实地调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详 表 4。 一般的度量史研究者将尺分为官方尺与民间尺。官方尺是历代政府官方颁布的长度的测量工具, 它又分为用于乐律、天文方面的官方律历用尺及用于生产生活税收等方面的官方日常用尺。与官方日常用 1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51078277)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重大项目(编号 2008BAJ08B04-03)资 助。本文所用田野调查资料除注明者外,均为课题组中部分成员孙博文、许文杰、刘成、解思湛、王斌等共同完成。 2 王斌,上海邑海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院长。通讯地址:200092 上海市淞沪路 605 号 B 座 2 楼, Email:wangbin_0815@163.com 2 尺对应的是民间常用尺,其种类与名称繁多,在近代依然可见裁衣尺、造船尺、地弓尺、官方尺、京尺、 宫尺、工尺3等等,它与官方尺的关系表现为或异名同尺、或同名异尺,亦或异名异尺,而营造尺则是一种 跨跃民间与官方的度量工具。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同时代下民间用尺长度并不一定与官方尺相同,例如,明 代官方营造尺长为 32 厘米,而浙江民间营造尺长为 27.8 厘米左右,也就是说,官方尺突出历时性,而民间 尺更多的表现出共时性,官方尺体现的是时代性,民间尺体现的则是地域性。 广义的说,凡与土木之工相关的尺均可称为营造用尺,本文要讨论的核心问题是民间营造用尺的标准 尺长问题。 2 尺的历时性 尺在古代属于“度”的范畴,度量衡三字最早出自《书·舜典》:“同律度量衡”。历朝历代均将尺、也 就是“度”的考定放在“度量衡”问题的首位,根据一定与规则确认的尺将直接影响当时国家的天文 历法、乐律音调、钱粮赋税等方面量器与衡器工具的确定,量器中的“斗”与衡器中的“权”均是依“度” 而来。各朝对国家用尺制度均非常重视,因此官方尺对民间用尺会产生影响,这其中也包括对民间营造用 尺的影响。 因为文献阙失,实物又多为传世而非出土,上古三代用尺长度确定很难准确厘定。但这并不等于无法 考察,朱勇年所录春秋之前的尺长多在 18.0 厘米(以下所提尺的单位均为厘米)左右4,罗福颐的《传世历 代古尺图录》中有三支商尺,唐兰、杨宽、李学勤等专家认为应是商代古尺,尺长在 16.0~17.0 左右。尽 管上述样本并非科学考古发掘所得,但其长多为“中等身高人体拇指至食指之间一拃的长度”5,恰如《大 戴礼记》所言“布手知尺”,小篆中“尺”的形象就如同以拇指与食指在测量物体时的形态,这与世界各国 早期以人体作为测量的标准的情况是一致的,也比较符合发生学原则,可以推想,这个时期的营造尺和其 它用尺为同一标准长度的可能性较大。 各种图录所载春秋与战国时代的尺长多在 20.0~23.3 左右,《传世历代古尺图录》中有支长度为 32.1 厘米的古尺被郭沫若等专家认定为东周遗物。最能说明战国乃至东周官方尺长度的器物是现藏于上海博物 馆的秦“商鞅铜方升”,它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国家级标准量器的实物”6。方升上的铭文不但与历史文献记 录吻合,而且依照铭文可以测出秦国的尺长为 23.2,与东周尺的长度几乎一致。因此一些学者推测,东周 的官方尺长度为 23.1 厘米,诸候国的官方尺至少在某个历史时期或某些诸候国的官方尺是遵从东周官方尺 的。 汉代四百年的用尺可分为西汉、新莽、东汉三个时期,根据出土的古尺,西汉尺长在 23.1 厘米左右。 证明新莽尺度最重要的度量器是流传了 2000 多年现收藏于台北故宫的新莽量,它将五个不同容积的量器整 合为一个容器,上面的铭文注明了各容器的尺寸。民国时刘复先生选择了新莽量中几十个测点,通过几百 个数据的加权推得当时尺长亦为 23.1 厘米7。东汉出土的尺有较多,其长度自 20.5 至 24.7 厘米不等,但大 多数的长度在 23.0~23.6 厘米,因此东汉的官方尺继承了前朝制度,其长度依旧厘定为 23.1 厘米。由上可 知汉代的官方用尺是比较稳定的。 当然,两晋以前对尺长考证较为统一,不能排除两个原因,其一,民间营造尺不为文人重视,少有文 献;其二,所发掘或盗取古代墓葬中的主人大多社会上层人士,难有木工尺与之陪葬,即便有也极易 腐烂,难以传世。 三国时期最为重要的官方尺是杜夔尺,《晋书·律历志》在总结前朝用尺时云“杜夔所用调律,比晋前 尺一尺四分七厘”(晋前尺长 23.1 厘米,后详述),即尺长 23.1X1.047=24.19 厘米。《晋书·律历志》中还 3 林光澄,陈捷. 中国度量衡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 4 朱勇年,古尺考[M],上海古藉出版社,2008 年. 5 丘光明,计量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年,第 44 页. 6 丘光明,计量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年,第 176 页. 7 刘复,故宫所存新嘉量之较量及推算,工业标准·第一卷·第 4 期. 3 提到,刘徽在注《九章算数》时说,新莽量深一尺相当于魏国的大司农斛深九寸五分五厘,即 23.1÷0.955 =24.188。新莽量实物比对文献所得杜夔尺数据十分契合,说明了将三国魏尺定为 24.2 厘米可信度是比较 高的。同时还说明此时的官方尺与民间尺是较为一致的,因为大司农斛本身就是官方与民间共用的标准量 器。 自秦汉至三国数百年间,官民用尺相对稳定,两宋至今诸多学者通过文献考证与实物对比其间用尺长 度均在 23.1 厘米左右。尤其陕西曾出土西汉时期的铜矩尺8,其长边 23.0 厘米,短边 11.5 厘米,与后世木 工曲尺几无二样。因此可以推断,这个时期民间与官方用尺基本是统一的,其中理应包括营造用尺。 两晋南北朝成为中国度量衡的重大转变时期,晋自统一全国 10 年后,便因八王之乱而偏安江南,由此 开始 270 年的南北对峙状态。这个时段的尺度研究不得不提及唐朝人李淳风所写《隋书·律历志》,他将隋 之前的 27 种尺编为 15 等(详表 1),成为后世研究此间尺度的重要文献。南朝由西晋到东晋再至宋齐梁陈 总体来说社会稳定,其尺长沿袭了西晋特点。《隋书·律历志》中说“夔依当时尺度,权备典章。及晋武受, 命遵而不革”,也就是说西晋所用官方尺为杜夔尺;另外,晋武帝还令荀勗制定了一支尺长 23.1 厘米的律历 尺,该尺又被称为“晋前尺”。由此,官方所用律历尺和日常用尺(杜夔尺)出现了不同的长度,而营造尺 应与官方尺中的日常用尺长度是一致的。 北朝则因“多取于民,…贪政甚于南朝之故”9尺长逐渐不一,造成上述结果的一个重要因为是北魏在 孝武帝之前官员并无俸禄,官员为了更多的收取赋税物品之中的布帛便将尺的长度不断加大,加之多个政 权的出现,导致了 24、28、29、30 厘米等多种尺长,详表 1。此间为中国历史上尺度最为混乱的时期,也 是一千多年来古尺数值增长最大的时期,自西晋至东魏灭亡约 250 年间,尺长由杜夔尺的 24.2 厘米增到东 后魏尺的 30.0 厘米,大约每百年增长 2.32 厘米,这并不是一个自然状态下尺度数值的增损,民间尺也因政 府尺度的混乱而变得不够统一,这或许是用尺制度地域化真正开始的时刻。 隋立国初的开皇年间,用后周市尺、即后魏后尺为官尺,“令百司用之”,这是官方的日常用尺,其长 29.5 厘米。律历尺则因原南朝多位故臣提议而采用宋氏尺(详表 1),其长 24.6 厘米。后隋炀帝虽也曾变更 尺制,但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还是开皇年间的尺度。 表 1《隋书•律历志》十五等尺 尺等 尺名 时代 公元/年 合晋前尺 全今制(厘米) 一 周尺 汉志王莽时刘歆铜斛尺 后汉建武铜尺 晋太武十年荀晟律历尺,为晋前尺 祖冲之所传铜尺 新(始建国)9 东汉(建武)25-56 西晋(泰始十年)274 南北朝(宋)420-479 一尺 23.1 23.1 23.1 23.1 二 晋田父玉尺 梁法尺 南北朝(梁)502-557 (荀晟尺短于此尺一分) 一尺七厘 23.331 23.262 三 梁表尺 南北朝(梁)502-557 一尺二分二厘一毫 23.61 四 汉官方尺 晋时始平掘地得古铜尺 东汉(章帝)76-88 一尺三分七毫 (荀晟尺短于此尺四分) 23.809 24.024 五 魏尺 杜夔所用调律 三国(魏 220-265) 一尺四分七厘 24.186 六 晋后尺 晋氏江东所用 东晋 317-420 一尺六分二厘 24.532 七 后魏前尺 南北朝(北魏前期)386- 一尺二(一)寸七厘 25.572 八 中尺 南北朝(北魏中期) 一尺二寸一分七厘 27.974 九 后尺 后周市尺 开皇官方尺 南北朝(北魏后期)534 南北朝(北周)557-581 隋(开皇-仁寿)581-604 一尺二寸八分一厘 (比玉尺一尺九分三厘) (比后周铁尺一尺二寸) 29.591 29.237 29.494 8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三辑,1996 年. 9 吴承洛. 中国度量衡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01. 4 十 东后魏尺 南北朝(东魏)534-550 一尺五(三)寸八毫 30.048 十一 蔡邕铜籥尺 后周玉尺 东汉(蔡邕)132-192 南北朝(北周天和-大象)566-580 一尺一寸五分八厘 26.749 十二 宋氏尺 钱乐之浑天仪尺 后周铁尺 开皇中初调钟律历尺及平陈后调钟律水尺 南北朝(宋)420-479 南北朝(宋) 南北朝(北周) 隋 581-618 一尺六分四厘 (与刘矅浑天仪土圭尺相近) (此尺一尺二寸为后周市尺) 24.578 24.364 十三 开皇十年万宝常所造律吕水尺 隋(开皇十年)590 一尺一寸八分六厘 27.396 十四 杂尺 赵刘矅浑天仪土圭尺 十六国(前赵)304-328 一尺五分 24.255 十五 梁朝俗间尺 南北朝(梁)502-557 一尺七分一厘 24.74 唐因隋制,官方尺亦有大小之分,小尺为律历用尺,据邱隆、丘光明等学者考定长度为 24.6 厘米,这 一点学术界几无异议。对于唐大尺(即官方日常尺)的厘定学者分歧较大,但其观点可分为三类。一、将其 定为 29.5 厘米。这种方法主要是依据文献,《唐会要》、《唐六典》、《唐通典》中提及唐大尺为小尺的 1.2 倍, 即 24.6x1.2=29.5 厘米。就目前出土与传世的唐尺中具有这个长度的有十几支,约占三分之一。二、认为唐 代尺度在前后期分别拥有 29.5 厘米和 30 厘米以上两种尺制,这是一种参考文献又结合实际的厘定方法10。 三、以现存唐尺求平均值,大约在 30.3~30.6 厘米11。第一种观点可信度最高,主要原因是文献支撑及下文 吉州尺系作为实物对文献的印证。第二种观点的厘定方法是文献结合推测,支持者主要是从尺长的发展规 律角度出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尺长会逐渐变大,从而认定唐晚期存在另一种大尺,第三种观点从统计 学的角度出发厘定长度,后两者显然不够说服力。 现存唐尺中 30 厘米以下、30 至 31 厘米、31 厘米以上约各占三分之一,以简单加权平均来厘定其值显 然不妥。就唐以前尺度的发展规律来看,官方尺在国祚将尽之时确有变大的趋势,但可断代唐尺并非全部 符合年代越久尺长越小的规律。是否可以大胆推测,尺长为 29.5 厘米的唐大尺是存在的,另外或许还有文 献未曾记录的其它官方尺,也有可能是民间已通行使用的某种尺,杜夔尺、开皇官方尺均是“随俗变改”, 因此可将大于 29.5 厘米的存世唐尺12取平均值,得出其长为 30.7 厘米。 宋代用尺制度沿袭唐代大小尺制。小尺为律历尺,种类甚多,但最重要的是北宋和岘尺,长度为 24.5 厘米。官方尺北宋时称为三司布帛尺,长度在 31.4 厘米。南宋自建都江南后就沿用浙江地区的民间尺为官 方尺,长度在 27.5 厘米(下文详述)。 元代实物尺存世极少,但因文献中提及官印尺寸,一些学者推得其尺长为 35 厘米左右13。 明朝亦沿用大小尺制,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明代圭表仪历经明清两代,以上面刻度推算明清律历尺长为 24.5 厘米。据明代朱载堉《律学新说》记载,明代日常用尺可分为三类:“今制三种尺,钞尺就裁衣尺;铜 尺即量地尺;曲尺即营造尺。” 另外,明代的大明宝钞 “其制方,高一尺,广六寸,……”14,许多学者 将现存宝钞实际测量,可确认其长边多在 32.0 厘米,朱载堉在晚年又说:“钞尺者,本名工部营缮司营造尺, 即今木匠曲尺是也。相传以为鲁般所制。惟此尺天下同,虽然处处皆同,微细较量不无小异。”15文献确有记 载“二十五年,置营缮所,改将作司为营缮所。”16因此可以说,明代至少有一种日常官方尺的长度是 32.0 厘米,并且官方营造尺的长度也是 32.0 厘米。 清因明制。律历尺也为小尺,经康熙亲自测算其长在 25.92 厘米,官方法定尺长为 32.0 厘米,清政府 曾请国际权度局制造铂铱合金尺,其原件现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度就是 32.0 厘米。清代用尺变化在 10 杨宽、曾武秀、郭正忠采用此法. 11 丘光明、邱隆采用此法. 12 丘光明,邱隆,杨平. 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21. 13 丘光明,邱隆,杨平. 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97. 14 明史·食货志五. 15 [明]. 朱载堉,嘉量算经·凡例[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 16 明史·职官五. 5 于律历尺中的天文用尺改用营造尺,在上述紫金山天文台明代圭表上清人改装并重新刻画了刻度,实测知 其长度为 32.0 厘米。 民国为了与国际接轨同时兼顾实际情况,实行公制与清制并行。 以上即官方尺的发展脉络,各代主要官方尺详表 2。 表 2历代官方尺简表 尺系 三代 春秋战国 汉 三国 西晋南朝 北朝 隋 唐 北宋 南宋 元 明 清 民国 律历尺 16.0~18.0 23.1 23.1 24.2 23.1 详表 1 24.6 24.6 24.5 24.5 24.5 32.0&25.9 32.0 &33.3 日常尺 24.2 详表 1 29.5 29.5&30.7 31.4 27.5 35 32.0 32.0 3 尺的共时性 官方尺沿着时间的维度会有起承的关系外,地域用尺更多体现在不以时代更迭而变化、而以地域分布 差异为特点的共时性上。究其原因,以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尺产生于因山川河流分隔而形成的不同的文化 单元,并且如同世界其他地方一样产生之初多半以人体某些部位为标准长度,因此文化与各体的差异均会 导致尺长不一。尺长随着历史的发展、交通的改善有趋向一致的情况,但这种一致只会与经济、文化交流 密切相关的用尺有关,其他的尺则有可能独立发展。 表 3战国标准量器容量 国别 东周 邹 齐 楚 魏 赵 韩 中山 燕 秦 量值(毫升/升) 200 200 205 226 226 175 168 180 177 202 上古三代缺少史料,春秋战国的测长工具也极少实物,但该时期的量器却可间接使我们了解尺的地域 性问题。“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17这便是后世 所谓的“以度审容”,三代度、量、衡三者关系极为密切,尤其度与量,商鞅铜方升其铭文就说升的深度为 一尺,实测确实如此。表 318为战国部分量器的标准值,其中东周是指在西安附近发现的量器,数据所反映 的信息表明东周有统一的度量衡制度,诸候的度量值是以东周值为中心而居左右的,也就是说自中国历史 有大量文字记录以来,用尺的地域性就已初露端倪。即使某一诸候国内的官方尺与民间尺是统一的,就横 向来看尺长已经开始不同了,因此,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 从汉代出土与传世的古尺中可以看出,在近百支尺中只有两支的长度达到了 24.1 厘米,其余均在 23 厘 米多19,这个时段汉地的度量是较为统一的。但绝不能排除地方尺度的存在,汉文帝博士所作《王制》云“古 者百亩当今东田百四十六亩三十步”,东田指太行山以东地区之田。“古者”当指西汉以前,春秋战国一亩 为 240 步,以此推算东田一亩为 51 步左右,作为量地长度,通常尺与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山东” 极有可能存在地方性尺。由此可见,即使在官方尺较为统一的时代,民间尺也未必完全消失。 北朝对尺度的影响首先在于北魏本身就存在三个不同的尺长,北魏分为东西魏及后继的北周均有官方 尺发布,都会对民间尺造成影响。尤其北魏孝文帝之前,地方官员私自加大官方尺的可能性是极大的,这 对民间尺的影响也是不能小看的。 唐末与五代很有可能是对当代民间尺分布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时代,玄宗时因为均田制已被破坏而改两 税制,从而使赋税可以以货币的形式出现,这使得官方尺与民间尺的联系减弱了。均田制是建立在土地国 家所有基础上再分配的模式,唐初个人税赋轻重的重要依据就是拥有田亩的多少,因此可以推想官民用尺 统一是完成该项制度的基本条件。唐末两税制的由起是国家无力改变土地兼并的事实,为了保证赋税,以 货币代之;同时布帛的捐赋也有相当数量改为货币,这就大大减少了对官民用尺一致性的要求,为各地民 17 汉书·律历志第一上. 18 该表数据均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 19 丘光明,邱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99-208 6 间尺独立发展创造了条件。 尽管许多学者认为五代沿唐制,其实或在唐末地方尺就已经多了起来。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逾演逾烈, 河北三镇和淄青、淮西两镇为代表的地方割据尤为严重,例如,李正已据有于今山东大部、江苏北部的 15 州之地。割据地区内户口贡赋都处于半独立状态,所用度量衡器也都无视大唐律令。大历十一年(776)太 府寺“改造铜斗、斛尺秤等行用”却半途而废的原因就是藩镇云“旧斗秤”“行用已久”,长安只得“宜依 旧。”20割据的节度使“相与根据蟠结,虽事奉朝廷而不用其法令,官爵、甲兵、租赋、刑杀皆自专之,”21更 重要的是他们往往不允许人民外迁22,这都客观上造成了用尺的地方化。 从文献来看,五代十国的尺度并非沿袭了唐制而且变化很大。后唐庄宗时的租庸使孔谦善于聚敛,他 因“更制括田竿尺…天下皆怨苦之”23被庄宗斩首,并敕令“括田竿尺,一依伪梁制度,仍委节度使重申, 三司不得更差使检括”24。上述文献透露至少两条信息,“一依伪梁制度”说明北方朱梁政权已经颁布了不 同于唐代的度量衡制度,否则以李唐后人自称的后唐政权就不会专提“伪梁制度”。另外,“更制括田干尺” 说明后唐也并不完全袭用唐制。虽然,这些并不能直接说明尺度的变化,但还是使我们嗅到五代是尺度变 化的一个重要时代。另外,前蜀王健墓出土一玉带背后的铭文记录了玉带的尺寸,经测算一尺长合 31.0 厘 米25,也非唐尺。 中古以后虽再无大规模的割据与小国林立时代,但由宋至清文献中大量提及非官方尺的现象说明地方 尺已经扎根于乡间。 4 当代江南民间营造尺探源 本文调研样本涉及长江以南十省三十七市县近百个自然村,发现营造尺超过六十支以上,发现实物均 拍摄照片,未见实物者通过比较工匠所描述用尺规则与实测当地乡土建筑数据的契合度加以验证,相同尺 长的样本仅选取部分作为研究对象,详表 4。研究过程中也引用了部分学者的调查成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 林光澄与陈捷在民国初年所编《中国度量衡史》。 通常相似文化地域内部或具有文化关联地域间的营造尺会由一系列数值非常接近的尺长组成,因此, 本文引入了尺系的概念来描述这种现象,所谓尺系就是具有文化同源性并存在潜在数值中心的一系列营造 尺长的集合。营造尺的分布与历史地理行政区划、移民、民系分布等因素关系密切,下面将按尺系分类进 行讨论。 通过研究可以证明现存尺是历史上某种尺的延续时,尺系的命名尊重文献已有名称。其他尺系则已主 要使用区域地名来命名,考虑到宋代是以山川形势划分行政区划的最后时代,其文化单元与地理单元具有 高度的契合性,因此地名主要以宋代行政区划命名为依据。当一个尺系出现于若干区域时,将按源流关系 取其传播地的名称作为尺系名称。 表 4长江以南营造尺调查表 序号 省 县域 乡镇 村域 工匠 民族 实长 每尺长 备注 1 赣 吉水 金滩 午岗 黄永隆 汉 585x349 350 实物 2 吉安 兴桥 申庄 曾昭喜 汉 400X211 350 实物 3 吉安 青原 渼陂 梁礼辉 汉 350 350 一字形尺,实物 4 乐安 牛田 流坑 董福贞 汉 366 “老尺 1 尺比新尺长 1 寸” 5 高安 新街 贾家 陈祖和 汉 344 “市尺 3.1 尺等于老尺 3 尺” 6 南昌 安义 石鼻 黄家煌 汉 352 “老五尺等于市尺 5 尺 3 寸“ 20 唐会要·太府寺. 21 资治通鉴·卷 225·代宗大历十二年,第 7250 页. 22 费省.论唐代的人口迁移. 23 新五代史·孔谦传. 24 五代会要·建昌宫史. 25 冯汉骥,《王建墓内出土大带考》. 7 7 南昌 安义 石鼻 佚名 汉 340 8 婺源 江湾 汪口 俞泮兴 汉 337X172 350 实物 9 黎川 厚村 三元 郑永兴 汉 355 实物 10 黎川 城关 不知名 366 “老尺 1 尺比新尺长 1 寸” 11 金溪 双塘 吴康予 汉 367 “老尺 1 尺比新尺长 1 寸” 12 宜黄 圳口 尚贤 周世惠 汉 340 “老尺 5 尺比现在的 5 尺长 1 寸” 13 宜黄 棠阴 不知名 367 “老尺 1 尺比新尺长 1 寸” 14 南城 路东 何江清 汉 355~362 “范围在比现在的尺长 7 至 9 分之间” 15 桂 龙胜 和平 和平 廖德庆 壮 340 实物 16 龙胜 和平 龙脊 廖兆运 壮 340 实物 17 龙胜 和平 龙脊 候德乾 壮 340 实物 18 融水 香粉 雨卜 梁任丰 苗 343 1 老尺=1.03 市尺 20 融水 香粉 卜令 杨中正 苗 343 工匠记忆,测绘验证 21 贵 榕江 两汪 两汪 夏祖方 苗 343 1 鲁班尺=1.03 市尺 22 雷山 郞德 郞德 陈玉生 苗 364X400 364 实物 23 雷山 郞德 报德 杨昌生 苗 432 “老尺 1 尺=市尺 1.3 尺” 24 雷山 丹江 乌秀 任条里 苗 351X? 351 实物 25 惠水 好花红 班连饶 班连裕 布依 333 333 实物 26 惠水 龙家苑 新联 王泽森 布依 333 333 实物 27 安顺 七眼桥 西寨 金守其 汉 333 333 实物 28 镇宁 黄果树 滑石哨 伍定书 布依 333 333 实物 29 务川 大坪 龙潭 申福建 仡佬 367 1.2 鲁般尺=1.3 市尺 30 湘 永顺 高坪 雨禾 彭金三 土家 341~344 “旧尺一尺比市尺长两分、不到三分” 31 通道 双江 芋头 杨再转 侗 343 “老尺一丈比新尺一丈长三寸” 32 安仁 竹山 松岗 候岳清 汉 350 工匠记忆 33 皖 泾县 厚岸 查济 严开龙 汉 344 1 老尺=1.03 市尺 34 池州 元四 汉 355 实物 35 浙 泰顺 雅阳 车头 陈延镂 汉 278 实物 36 泰顺 雅阳 车头 陈延镂 汉 273 工匠记忆,十几年前停用 37 东阳 卢宅 汉 280 于东阳古建筑维修公司调查到 38 宁波 东钱湖 韩岭 不知名 汉 278 工匠记忆 39 宁波 前童 下叶 童岳善 汉 280 工匠记忆 40 武义 熟溪 郭下 罗良华 汉 278 “1 米等于 3.6 尺” 41 闽 武夷山 下梅 叶启富 汉 524X278 278 实物 42 武夷山 下梅 叶启富 汉 600X300 300 实物 43 沙县 县城 陈宝生 汉 286 实物 44 坦洋 镇区 不知名 汉 600X300 300 实物 45 古田 大桥镇 瑞岩 杜凌霄 汉 600X300 300 实物 46 渝 龙兴 黄仁明 汉 372 “老尺等于市尺长 1 寸 1 分 2” 47 川 理县 米亚罗 王友成 汉 400 “老尺等于市尺长 1 寸 2 分” 48 西昌 礼州 桂林村 王木匠 汉 338 门光尺发现实物,以其推算 49 资中 罗泉镇 吕嗣富 汉 340 实物 50 都江堰 340 “多位工匠记忆” 51 鄂 武汉 黄陂 大余湾 未留名 366 “老尺合市尺” 52 荆州 监利 程集 陈盛贵 汉 297 记忆 8 53 粤 潮州 300 见吴国智《广东潮洲许附马府研究》 54 梅州 317 55 梅州 210 《梅县民间建筑匠师访谈综述》 56 陕 汶川 张保全 汉 317 张系西安人,所述西安尺长 4.1 浙尺尺系(27.3~28.3) 苏浙所发现营造尺长共 4 种(27.3、27.5、27.8、28.0),林光澄所调查共 6种(24.3、28.2、28.3、28.5、 30.7、33.6),除 24.3、30.7 与 33.6 尺长较特别外,其它尺长均是相对连续的数据,依文献称为浙尺尺系, 简称浙尺,详图 1。 “浙尺”的叫法自古有之,宋代《宝庆四明志》云,“自浦口桥打量,至真君庙桥,河道东西通长二百 丈三尺七寸。并系浙尺,”26这是指鄞县(今宁波鄞州区)江东碶闸的长度,今天的浙江在北宋初年大致以 东阳为界曾分成两浙西路与两浙东路两个行政单元,鄞县隶属两浙三路。南宋方回《续古今考》云,“江东 人用淮尺,浙西人、杭州用省尺、浙尺”,“浙西”即两浙西路。《宋会要·食货》还曾提到南宋赵构初至杭 州偏安之时,将浙尺由民间尺上升为南宋官方尺的历史细节。也就是说,浙尺至少在北宋就已存在。 南宋潘时举引朱熹的话说“周尺当布帛尺七寸五分弱,当浙尺八寸四分。”27以周尺作为标准比对当朝 尺长实际是各朝定立制度时以周代为古、效法周代的结果,事实上,因周尺极难取得,各朝尺度考定者所 用周尺实多为汉尺,或假借人造物推定周尺,如“壁羡度尺”28、以黄钟与秬黍考度量衡29,其长度基本集 中在 23~23.8 厘米。所以浙尺长当在 23/0.84~23.8/0.84 之间,即 27.4~28.3 厘米,与调研成果极其吻 合。邱隆与丘光明等学者认为浙尺长度是 27.5 厘米,依据就是所取的“周尺”为表 1 中的一等尺新莽尺(23.1 /0.84=27.5)。新莽尺是根据东汉王莽时期的铜量及其铭文记载量与度的关系推算而出,依铭文之法以不 同的方式测出的尺就有 6 毫米的误差,所以 23.1 亦是一个“较为精确的概数”30。因此宋代浙江地区的营造 尺也是一系列尺长的集合,大致在 27.4~28.3 厘米之间。 元代《无冤录》是一部法医著作,云:“国朝权衡度尺已有定制。至若检验尸伤,度然后知长短。夫何 州县间舍官尺而用营造尺乎?考之古制度者,分、寸、尺、丈、引也。以北方秬黍中者一黍之广为分,十 分为寸,十寸为尺,一尺二寸为大尺,往往即营造尺耳。省部所降官尺,比古尺计一尺六寸六分有畸,天 下通行,公私一体。曩见丽水、开化仵作检尸并用营造尺,思之既非法物,校勘毫厘有差,短长无准,况 明有禁例,⋯⋯遂毁而弃之,即取官尺打量”31。依文献说法,丽水、开化两地验尸所用工具为营造尺而非 官方尺,厘定长度的依据依旧是“黄钟秬黍之说”,即所谓的周尺,因此营造尺应为 1.2x23.1=27.7 厘米。浙 尺在元代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明代徐光启在《农政全书》卷四“田制”载“今时浙尺八寸,当古一尺”,有学者研究“浙江嘉兴、湖 州一带 1 明浙尺=8.229 市寸”32,即 1 明浙尺=27.4 厘米。 26 [宋]方万里,罗浚.鄞县志·渠堰碶闸·江东碶闸[M]//宝庆四明志·卷 12. 27 《家礼》,“木主之制”图说明;《朱子大全》卷六十《答潘子善》。 28 “羡”是长的意思,《周礼》云,壁的环称为“肉”,内空称为“好”,合乎古制的壁肉恰为好的两倍,好三寸,即壁 的直径加一寸为一尺。 29 吴承洛言,“自来我国言度量衡者,概讬始于黄钟,黄钟为六律之首。自度量衡之事既兴,黄帝始为度量衡之制,其 定制之始,一出于数,定制之准,一本于律。”。黄钟是古代十二律之一,用一节壁厚均匀的竹子如能吹出黄钟之声, 则这个竹节的长度就是尺的长度,而这个竹节内可摆放“秬黍”的数量是一定的,人们又能通过摆放“秬黍”反过来 确定尺长与黄钟律,这即是“黄钟与秬黍之说”。尽管黍的饱满度不同、摆放方式不同,但一般黍所度之尺长基本在 23.1 厘米左右,这也是通常以 23.1 作为古尺的一个原因。 30 丘光明,邱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25. 31 [元]王与.无冤录·卷上//枕碧楼丛书. 32 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窒. 中国农业史(初稿)下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27. 9 浙尺是如何产生的呢?从文 献来看,唐末浙江地区的地方尺 应当由南北朝时南朝的官方尺演 化而来。《通典》云,“自东晋 寓居江左,百姓南奔者,并谓之 侨人,往往散居,无有土著。…… 其度量三升当今一升,秤则三两 当今一两,尺则一尺二寸当今一 尺。今谓实时。”33晚唐文人陆 龟蒙在其自传《甫里先生传》中 说“田畸十万步”,他解释说“吴 田当一亩二百五十步”,吴地以 六尺为一步,而《旧唐书•食货志》 说“以度田之制:五尺为步,步 二百四十为亩,亩百为顷。”两 者文献指出吴地用尺与官方尺的 比例基本相同,约 1.2,若以本 文第 2 节推测的 29.5 及 30.7 为 官方尺长度可算出吴地用尺长为 24.1~25.0 厘米。上面两则文献 说明吴地在唐末并未大量出现浙 尺。 何以宋代文献中大量出现浙 尺?唐宋之间经历五代十国,北 方战乱不断,而南方的割据政权 为了自身的利益,采取了一些保境安民的措施,据有有相对安定的局面,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北方移民南下。 其迁徙路线主要有三条,其中东路是由华北平原进入淮南和江南地区,而后再由淮南与江南地区进入福建 与江西。东路的起点即太行山以东地区,而第一站就是淮南和江南,此时的江南主要为钱镠吴越国的国境。 当时,“吴越国厚待北方上层移民,这些人大多应居住在杭州”,苏州、杭州、越州的移民数分剧江南的第 一、三、四位34,苏州城内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北方人,这就为太行山以东地区的民间尺进入江南地带创造了 条件。“山东”在隋唐以前为东魏、北齐所有,通过表 1 可知后魏(即东魏)中尺长度 27.974 厘米,非常接 近浙尺。对此推论还有一个重要的证据,林光澄、陈捷所录济南、青岛等地的木工尺长亦为 27.5 厘米35。由 此来看,浙尺成因的一种解释或为唐末五代由山东移民带至浙江,从而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的一种营造尺。 4.2 吉州尺系(34.9~35.5) 34.9~35.5 厘米的营造尺集被称为吉州(今江西吉安)尺系,简称吉尺。 吉尺的长度在各代的官方尺中并不多见,较为接近者是以文献记录的元代各级官印尺寸为依据,以现 有元代官印为样本测算出的官方尺36,其长度由 34.0~35.6 厘米不等,但是,吉尺是否与元代官方尺有着 某种联系目前还不能做出肯定的判断。与其联系更加紧密的是《旧唐书》记载的一段话,“又山东诸州,以 33 [唐].杜佑. 通典·食货五. 34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每二卷[G].第 270 至 274 页. 35 林光澄、陈捷.中国度量衡史[M]. 商务印书馆,第 64、65 页. 36 丘光明,邱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97. 图 1两浙尺系分布图 10 一尺二寸为大尺,人间行用之。”37“大尺”即太行山以东地方尺,“一尺二寸”中的“尺”指唐代的官方 尺。如果以前文厘定的长度 29.5 作为“尺”长,以 1.2 乘之得“山东”大尺为 35.4,即“山东诸州”在唐 代所用地方尺了。丘光明认为“山东”有 35.4 以上的大尺并不足信,“但从《隋书·律历志》十五等尺看, 北魏后尺、北周市尺和开皇官方尺为同一等尺,尺长均在 29.5 厘米左右,而东后魏尺也仅长 30.0 厘米。《旧 唐书》所云山东诸州大尺,当指唐朝使用后魏、北周市尺,亦即开皇官方尺,最多也只包括东后魏尺。”38 《旧唐书》成书于距唐不过百年的后晋,书中所录之语位置在《食货志》对唐代度量衡制度描述之后,“大 尺”的提及显然是对唐代官方用尺制度外特别重要的一个情况的描写。如果“山东”尺长度真为 29.5 厘米, 与唐大尺同一长度,《旧唐书》的作者就无须说明大小尺的比例关系,因为该比例关系其它典籍已多次提 到,所以 35.4 的可信度还是较高的。 隋末唐初,从中国传入日本国的尺有高丽尺与曲尺39,今天日本尺长即明治十一年制定的长为 30.0 厘 米的曲尺,日本文献 《令集解》云“高丽尺五尺准今尺大六尺相当”,一如山东诸州与唐尺的关系。围绕高 丽尺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日本飞鸟时代的建筑,很多日本学者通过对法隆寺等建筑营造尺的研究复元高丽尺, 陈梦家先引日本学者藤田元春《尺度综考》427 页引关野真据法隆寺和长谷川辉雄据四天王寺所推定的高 丽尺为, 曲尺 1.176=35.6328 厘米 据法隆寺 曲尺 1.174=35.5722 厘米 据四天王寺 即高丽尺长为 35.5 厘米左右。有学者认为未见实物、仅见于文献的高丽尺并不十分可信40,实际上林光澄、 陈捷的《中国度量衡史》记录了太行山以东的河北、天津、北京、山东等地遍布着尺长为 35 厘米左右的样 本,尤其在今天山东省内所采集的 30 个样本中有 12 个尺长在吉尺的区间内。所以,文献中多次提及的“山 东”大尺及高丽尺不是空穴来风,上述地区发现的 35.0 厘米左右的尺极有可能是《旧唐书·食货》所提“山 东”大尺。 如果上述推论成立,山东发现的尺应该与江西发现的尺存在同源关系。唐代自安史之乱至五代十国数 百年间大量移民由北至南迁移以避战乱,其中,江西、江南、淮南吸收了大量的移民。唐朝后期的移民线 路分东、中、西三路,其中“东线自华北平原进入淮南、江南,尔后进入江西”,这些人主要集中在赣北或 赣东北地区,向再向南迁徙的非常少41,宋代在靖康之乱、绍兴议和后也有大量“山东”移民沿东路进入江 南42。自明末后江西人口增加迅猛,大量移民至他处,向西的目的地有湖南与贵州等地,“据《黎平县志》 记载,当时府属的潭溪新化、洪州、欧阳、隆里、亮寨、中林、古州、湖耳三郞等地,计有正副长官司 15 人,籍录江西者 13 人,其中又有 11 人是太和县的。”43上述的移民的路线很好的解释了吉尺由山东至皖南, 再由赣中到西南的分布原因。考虑到吉州不但在历次移民中接纳了大量的人口,而且在明末后不断向其西 部的两湖、贵州、云南等省大量移出人口从而将其文化也带到了相应地区,所以站在保留并传播了吉尺文 化的角度,将 34.9~35.5 厘米的尺系称为吉州尺系。 37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食货上. 38 丘光明.计量史[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367. 39 陈梦家.亩制与里制. 40 张十庆. 是比例关系还是模数关系[J]. 建筑师,2005(10). 41 曹树基,吴松弟,葛剑雄.中国移民史·隋唐五代时期[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269-349. 42 吴松弟.中国移民史•辽宋金元时期[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416. 43 吴定勇,石开忠,吴大旬,杨铭.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侗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7. 11 4.3 抚州尺系(36.4~36.7) 36.4-36.7 厘米长度的营造尺集被称为抚州尺系,简称抚尺。 陈梦家先生在《亩制与里制》里引用藤田元春《尺度综考》的研究成果认为高丽尺长为 35.5 厘米左右, 但他也发现这与文献中所记录的信息有出入。 “又山东诸州,以一尺二寸为大尺,人间行用之”,《旧唐书·食货志》 “山东尺,加唐二寸,尺四为尺”,日本狩谷掖斋《本朝度量衡考》附录引《资执记》 “高丽尺五尺当日本曲尺六尺”,日本《令集解•注》 “日本明治十一年制定曲尺长为 30.0 厘米,即今日本尺长,当清营造尺 0.94876,稍长于唐初大尺,”44也 就是说高丽尺长按文献所载应为 30x1.2=36.0 厘米,所以陈梦家先生即在确定高丽尺长为 35.5 厘米后又补 充了两个意思以弥合文献中的差异。其一,“二者甚接近,但告不足曲尺一尺二寸,故知六与五之比是就 其大概而言”;其二,“《尺度综考》94 页拟定高丽尺与东魏尺的长度为 36.4 与 36.52 厘米,是不确实的。” 关于两个意思中的前者,陈先生认定成立的一个依据是古人所记为概数,这个理由应当是肯定的;关于后 者,陈先生否定高丽尺长为 36.4 厘米的根源在于他认为唐官方日常尺的长度不足 30.0 厘米。 44 陈梦家.亩制与里制. 图 2吉州、抚州尺系分布图 12 如果考虑在吉尺小节中讨论的移民线路及确实发现长度为 36.4 厘米营造尺的实事,则对于否定高丽尺 长度为 36.4 厘米的观点就应持怀疑态度。事实上学术界对于唐官方日常尺长度的厘定一直未有定论,综合 而言学者认为其长度可能有两个,“即使定唐尺在 29.5 厘米左右者,也不排除在 30 厘米以上的可能。”45如 果 30 厘米以上唐尺存在,那么它与抚尺恰好又构成 1.2 的比例关系,联系高丽尺、“山东”大尺、唐大尺、 日本曲尺、35.5 厘米及 36.4 厘米营造尺综合讨论,较为合理的解释或为“山东”大尺与高丽尺是名称不同 但长度相同的地方尺,唐大尺确实如同杨宽等学者研究的一样存在 29.5 与 30.0 两个长度,而“山东”地方 尺与唐大尺一直存在 1.2 的系数关系,随着唐大尺的变化高丽尺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日本也出现了不同尺长 的高丽尺。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日本学者认为高丽尺的长度在 36.4 厘米左右,但在陈捷与林光澄的《中国度量衡 史》中该长度的尺在今天的山东省与河北省均未出现,对比吉尺的分析过程,如果上述分析成立则需要期 待田野工作发现实物证据。 根据调研与陈、林氏的文献,抚尺多出现在浙江的杭州与温州、皖南、江西北部、湖南、湖北、贵州、 广东等地,湘、鄂、黔等地的抚尺应由江西移民传播而至,其原因见吉尺的分析。根据抚尺出现源仅在杭 州、皖南与赣北的情况可以推想它可能是长江下游以南地带的原始尺长,鉴于其首次发现地点抚州地域, 因此称为抚州尺系。 4.4 筠州尺系(33.9~34.4) 江西高安是宋代筠州的府治所在地,将 33.9~34.4 厘米尺系以称为筠州尺系,简称筠尺。 徐光启在《农政全书》卷四“田制”载“计周尺一尺,当今浙尺八寸,当今织染所钦降金星牙尺六寸 四分。自后田亩具以周尺计定,别以今尺准之。”由此推算牙尺的长度为(27.4x0.8)÷0.64=34.25 厘米。徐 光启曾向传教士利玛窦学习西方文化,并系统介绍了西方数学知识,译著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测 量异同》、《勾股义》,加之对于牙尺与周尺的关系记录至“分”的数位,可以推断上述数值是比较准确的。 明代朱载堉在《律学新说》中提及官方尺有三种,其中之一“曰钞尺,即裁衣尺,前所谓织造缎疋尺,此 尺与宝钞纸边外齐,是为衣尺,又名钞尺。”46有学者实测其长度为 34.05 厘米47。如果联系徐光启的记载可 以推测“钦降金星牙尺”与“钞尺”、“裁衣尺”是同一种官方尺,其用途不但可以丈量布匹还能测量土地。 34.05 厘米与表 4 中第 15 至 17 号尺长的数据非常接近,所以,从样本数值比较的角度来看筠尺的源头最可 能就是明代的钞尺。 从筠尺的分布范围与牙尺可能的分布范围对比,两者之间的契合度也较高。明代官府对于织物的用途 分为两类:“内局以应上供,外局以备公用”,为此设置内外织造局,通过《明史》与《明会典》可以发现 所设之处多在江南地带,如“苏、松、杭、嘉、湖五府”,后又增设“浙江、福建,常、镇、徽、宁、扬、 广德诸府州分造”48,而北方仅有陕西承担羊、驼制品的纳贡要求。林光澄、陈捷之《中国度量衡史》所录 34.0 厘米左右尺共 25 支,除长江以北的 8 支外其余 17 支均分布在南方地区,延安是 34.0 尺长最西部的出 现地区,延安隶属陕北,古代为牧区即使今天也是羊毛制品的著名出产地,至此,该尺的丈量织造的用途、 纳贡地与现今尺的分布范围取得了良好的契合度,因此,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筠尺就是明代官方颁布的 34.0 厘米的牙尺。 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出现筠尺的原因还是要从移民史的角度进行解答。湘、贵、桂交界的云贵高原
/
本文档为【江南民间营造尺分布与探源(稿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