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战国秦长城的研究进展和尚待解决的问题_张多勇

2013-10-18 12页 pdf 845KB 14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20982

暂无简介

举报
战国秦长城的研究进展和尚待解决的问题_张多勇 战国秦长城的研究进展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 张多勇 马秋莲 (陇东学院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庆阳市 745000) 关键词:战国时代;秦长城研究;成果;问题 摘 要:文章通过对考察、论述战国秦昭襄王长城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比分析,归纳其在起点、终点、所经路 线的研究成果和分歧,并对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 Key words:The Warring State period;Qin Great Wall's research;research results;problem ...
战国秦长城的研究进展和尚待解决的问题_张多勇
战国秦长城的研究进展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 张多勇 马秋莲 (陇东学院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庆阳市 745000) 关键词:战国时代;秦长城研究;成果;问题 摘 要:文章通过对考察、论述战国秦昭襄王长城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比分析,归纳其在起点、终点、所经路 线的研究成果和分歧,并对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 Key words:The Warring State period;Qin Great Wall's research;research results;problem Abstract:The Warring State period is Great Wall studies,northwest historical geography and archaeology ect many disciplines re- search important topic. This paper rough review about the Warring States Qin the Great Wall starting point,terminal point,respect of moving towards etc. carries on combing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put forward some opinions on still problem to be solved at present finally.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战国秦长城的研 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搞清楚了战国秦长 城与秦始皇长城的关系,不少专家学者走 出书斋,对战国秦长城的起点、终点以及 长城所经过的路线进行实地考察,取得了 第一手资料;对长城内外城镇、亭障遗址 的考察,为揭示长城的立体防御体系做了 基础性的工作;对长城内外侧文化现象进 行比较研究,揭示了农牧业文化的差异; 通过对长城所经过的沟壑、地形具体数字 的测量和描述,为水土流失提供了侵蚀进 度数值。2007 年全国长城普查工作全面展 开,我们有必要对战国秦长城研究现状作 一回顾,并提出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利于 长城普查工作。 一、战国秦长城研究的概况 对战国秦长城的研究,最早是 1930 年 代的王国良[1],之后寿鹏飞对历代长城做 了考证[2],顾颉刚在 《浪口村笔记》中也 有“长城”条。解放以后,张维华 1963 年 就定稿 《中国长城建制考》专著[3],以上 各家,都是通过对文献的研究,确定了秦昭 王长城的大体走向。 随后,研究长城的学者都从实地考察 入手搞清了战国秦长城准确走向和文化内 涵。1964 年,罗哲文对临洮秦长城、敦煌 玉门关、酒泉嘉峪关进行了勘察[4]。20 世 纪七十年代,史念海先生在考察黄河中游 侵蚀问题时,就依据长城遗迹推算千百年 来黄土高原侵蚀的具体进度,1979 年发表 《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 一文论及战国秦昭襄王长城[5],之后和内 蒙古博物馆田广金先生亲自考察内蒙古境 内的秦昭襄王长城[6]。西北师大陈守忠先 生 (陈秉璋、王宗元、李并成参与考察) 三次 (1981 年 4 月、9 月,1984 年 5 月) 对甘肃境内战国秦长城进行实地考察[7]。 101华夏考古 2013 年第 1 期 *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09YJA770025)“丝绸之路陇山以东走向考察研 究”;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2009)“陇山以东汉代城镇布局及历史变迁研究”。 甘肃定西地区文化局长城考察组,1981 年 历时三月,对临洮、渭源、陇西、通渭四 县境内的战国长城进行考察[8]。宁夏自治 区博物馆、固原县文物工作站韩兆民、许 成 (武殿、韩孔乐参与考察)对固原境内 的战国长城进行了考察[9]。李红雄 (杨罕 峰、赵保州、道全耀、郑益清参与考察) 对甘肃省庆阳地区 (今庆阳市)境内长城 进行徒步考察,历时 35 天 (1985 年 5 月)[10]。延安地区文物普查队姬乃军等, 对八个乡进行考察[1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戴应新和榆林地区文管会康兰英 (张仲权、 吴玉华参与考察)对牸牛川至神木县段长 城进行考察[12]。彭曦先生 (朱允、梁旭东、 杨虎、马步升参与考察)历时两年 (1987、 1988 年) ,累计野外工作 8 个月,行程万里 (徒步 1400 千米) ,几乎全线考察了战国秦 昭王长城[13]。 近年来,辛德勇根据出土文献,对秦昭 襄王长城北端的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的战 略地位进行研究,对秦昭襄王长城的终点提 出新的看法。 二、取得的成果和达成的共识 王国良先生引用《括地志》所载:“秦 陇西郡临洮县,即今岷州城。秦长城首起岷 州西十二里,延袤万余里。东入辽水。”认 为“秦长城西起于甘肃岷县自然无疑。”因 秦临洮县治所在今岷县,今临洮县秦时为狄 道,为陇西郡的治所。并说:“甘肃隆德县 城西北六十里有长城,相传为秦所筑;甘肃 固原西北十里有长城遗址,相传秦灭义渠戎 所筑。”得出结论: “秦长城西起于甘肃岷 县,东行经狄道、固原、隆德等地,包六盘 山而北走,再东经环县而入陕西境,东过绥 德渡黄河,历山西河北北境,到山海关转向 东北,横穿辽宁南部平襄县南可无疑 了。”[14]明显的将秦昭王长城与秦始皇长城 视为一条。并说 “这堵长城,并非始皇一 手造成,乃是把燕赵及秦本国旧有的长城作 底子,补缮添筑,聊成一气,总其大成罢 了。”其所绘“秦长城图” (图一)横穿洮 河、经环县南、绥德南经过,今天看来部分 是误判。 图一 王国良所绘战国秦长城走向图 (见《中国长城沿革考》) 1964 年,罗哲文在临洮窑店长城口选 样勘测,认为:“这里既非汉以后所筑的长 城,同时又有秦代建筑构件发现,说它是秦 长城还是可以的。”[15]排除了汉以后所筑长 城的可能,但还是将秦战国长城和秦始皇长 城未能区分。 张维华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在其 1963 年写成,1979 年出版的 《中国长城建制 考》已将 “秦昭王时长城”、“秦统一后长 城”分列为两节,分别绘图。确定秦昭王 长城的大体走向: “首起于今甘肃岷县之 西南,北行,经临洮、渭源之境,直达皋 兰。再由皋兰东行,越陇山,入固原县境。 复东北行,入合水县与环县之境。自此再 东北行,入今陕西之富县境。再东北,经 延安县而入绥德县境。再东行,达于黄河 西岸而止。”[16]其所绘走向图 (图二) ,起 点在岷县,北经兰州附近,从固原南、环 县南、富县北、延安南经过,今天看来也 是误判。 史念海先生在 《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 诸长城遗迹的探索》一文中,专有一节对 战国秦长城进行了全线的研究,亦认为战国 201 考古文物研究 图二 张维华《中国长城建制考》 所绘秦昭王长城走向图 图三 史念海所绘战国秦长城走向图 (见《河山集》二集,第 259 页) 秦长城的起点在今甘肃岷县,终点在内蒙古 鄂尔多斯的十二连城。同时纠正了张维华部 分观点。“今临洮是两条长城的分岔处,一 趋北方,一趋东南再折而东行。趋北方的为 秦始皇长城,趋东南再折而东行则是秦昭襄 王时的长城。”所绘走向图, “大致可以勾 画出这条秦长城经过的地方。它是由现在岷 县城西十公里处开始兴筑, 沿洮河东岸,到今临洮县 境,绕县城东行,至宁夏固 原附近,再东经甘肃环县 北,循陕西志丹、安塞等县 境的横山山脉东行,分为二 支,一支经绥德县西,再北 达榆林县南境,而至于秦上 郡治所肤施县附近,一支经 陕西靖边县东,再北折而东 行,经榆林县东北、神木县 北,达于内蒙古托克托县十 二连城附近黄河岸边。”[17]这 两支长城后来亦被彭曦考察 所肯定。史先生对长城具体 所经过的路线只描述到县的 局部,指出了 17 个县的名 称。绘有长城所经路线图, 基本廓清了长城的走向。 (图三)这些都为战国秦长 城的研究做了基础性的工作。 彭曦先生 《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 一书,内容详实,附有照片 155 幅,绘制地 图 51 幅,多数附有比例尺。并附有文物拓 片、遗址示意图、地层关系图、还有素描 图,在测量距离时运用实际距离与地图距离 参数。中国秦汉史学会会长林剑鸣称其: “以惊人的毅力和体力,徒步跋涉于荒山大 漠和僻乡峡谷之间,历时二载,行程万里, 终于首次系统的考察完了湮没已久的战国秦 长城。仅此一点,就可以看出本书的产生绝 非与一般的学术著作同日而语,也绝非一般 仅限于在书斋中绞尽脑汁的学者所能完 成。”彭先生几乎全线考察秦昭襄王长城, 认为长城经过了甘、宁、陕、蒙四个省区, 临洮、渭源、陇西、通渭、静宁、西吉、固 原、彭阳、镇原、环县、华池、吴旗、志 丹、靖边、横山、榆林、神木、准格尔等 18 个县旗,如加上靖边南部向东分出的一 301战国秦长城的研究进展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支,又有安塞、子长、子洲、绥德、米脂等 县,共计 23 个县旗。不计分支,总长度约 为 1775 ± 50 千米。地图上长度与实测长度 参数平均为 1∶ 1. 45。(图四)“这是一本目 前能见到的有关战国秦长城著作中学术水准 最高,资料最丰富、看法最深刻的一部,可 以称得上是‘长城学’的一块奠基石。”[18] 图四 彭曦所绘战国秦长城图 (见《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第 234 页) 彭曦先生在考察中有诸多新发现。在全 线的考察中发现,城墩一般 200 ~ 230 米 (约当时 100 丈)一个,在起伏的崾岘处, 亦有 80 米或 100 米者,墩呈卧鲸状,每个 城墩周围及墩体坡面上,皆可发现各种粗细 绳纹、菱格蓆纹、方格菱纹、麻点纹、环轮 纹、条板纹、麻布纹 (在瓦内) ,板瓦、筒 瓦片,将之通称为 “典型纹饰瓦片”。在地 层关系上,提出“长城文化层”[19]。发现长 城内侧 1 ~ 4 千米的范围内,有一条烽燧线, 烽燧皆位于一个个山梁峁头最高处,相距 2. 5、3. 0、3. 5 千米不等,烽燧之间,烽燧 与长城之间,皆有开阔视野。彭先生在全线 的考察中发现,常常 “凡在塬头塬面,皆 有墙有墩,而凡遇长城走向一致的河沟,则 利用河沟台地,形成有墩而无墙的河沟长 城。”典型的有静宁县甘沟川、葫芦河,西 吉县沿葫芦河及其上游马莲河,镇原县沿安 家川、环县沿康家河 -黑泉河、城西川、城 东沟、吴旗县沿三道川都是有墩而无墙的河 沟长城,皆取 “以水为池”的原则。这类 长城总计 350 ~ 370 千米,约占全长的 20%。并采访长城沿线的有关传说和风俗, 凡长城内侧的居民每逢农历十月初一,都要 上埄,给已故老人烧纸,称为 “送寒衣”, 凡居长城外侧居民绝无此俗。更有趣的是凡 有墩无墙的地方,内侧者不知 “送寒衣” 风俗。另外,还有诸多发现,如华池县境内 无明长城;横山县部分长城被明代修茸改造 利用;有垣障塞,仅限于固原至孟庄原一 段,其余均为无垣障塞、墩式障、横城等; 长城沿线每 5 ~ 6 千米必有一 个供给建材的陶窑场等等。 彭先生还对长城内外城镇、 亭障遗址进行考察,为揭示 长城的立体防御体系做了基 础性的工作;对长城内外侧 文化现象进行比较研究,揭 示了农牧业文化的差异;通 过对长城所经过的沟壑、地 形具体数字的测量和描述, 为水土流失提供了侵蚀进度 数值。 陈守忠对甘肃境内长城 进行考察,犹详陇西段,除 静宁县一段外,长城在临洮 县、渭源县、陇西县、通渭 县的走向与彭曦考察没有分 歧。甘肃定西地区文化局长 城考察组 (何钰执笔)对临 洮、渭源、陇西、通渭四县 401 考古文物研究 境内的战国长城进行详细的描述,在 《定 西地区战国秦长城遗迹考察记》一文中提 出:“《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所绘战 国秦长城经过的靖远、会宁间的祖厉河流域 (时属定西地区,现属于白银市)目前尚未 发现任何长城遗迹。”[20]绘有 《定西地区战 国秦长城分布图》,图上所绘地名详到县、 公社、大队、生产队。榆林市的靖边县、横 山县、榆林县,除彭曦外,再未见到长城的 实地考察的报道。 赵海英等对长城进行力学分析研究。对 临洮望儿台烽隧、渭源县马家山、通渭县的 四罗平和长城湾长城夯土的工程特性进行分 析,指出战国秦长城残存的遗迹发育多种病 害:表层风化严重、基础凹进卸荷引起应力 的重新分布,垂直裂隙发育,大面积坍塌和 错落发育,遭受此多种病害的威胁,正走向 加速破坏的阶段[21]。研究表明,物理力学 指标的大小与目前残存现状有极好的正相关 性,通过对夯土的工程特性的研究,不仅可 以确定目前的保存状况,同时也为针对性的 进行保护加固提供了有力的指标和依据。 战国秦长城是中国较早修筑的长城,对 战国秦长城的考察研究过程是不断深化的过 程,也是中国长城学形成、成熟的过程,野 外实地考察在长城研究中解决了众多问题, 也是判别长城年代的关键,在战国秦长城这 一阶段的研究中为中国长城的研究积累了经 验,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部分区段的走向分歧 1. 秦昭襄王长城的起点 《史记·匈奴列传》载 “秦昭王时, 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 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 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据 胡。”[22]这是战国秦长城起因的记录,点名 了战国秦长城修筑的时间,但未说明长城 的起止地点,其他文献也没有秦昭襄王长 城起点的明确记载。 《史记·蒙恬列传》 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 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 制险 塞,起 临 洮,至 辽 东,延 袤 万 余 里。”[23]这里对秦始皇长城的起止地点是明 确的,即临洮 (秦时临洮治所在今岷县) 至辽东。前引王国良、张维华都认为秦长 城的起点在岷县,史念海先生 1979 年,在 上引文章中,依据秦始皇长城的起点,认 为:秦昭襄王长城 “以理度之,当起于今 甘肃岷县。今岷县于秦时为临洮县。临洮 县为秦始皇时所筑的长城起点。实际上也就 是秦昭襄王所筑长城的起点。”[24]于是秦昭 襄王长城、秦长城都起于今甘肃岷县的说 法,成为学术界的主流。 陈守忠在 1984 年考察了陇西地区的长 城后,在 《陇上战国秦长城调查之———陇 西段》一文中,认为秦长城起点在临洮县 北三十里墩。“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可以肯 定地讲,秦长城既不起于岷县,也不经过兰 州。岷县无遗迹可考,甘肃的前辈早已有人 言之矣。顾颉刚先生于 1937 年曾到过岷县, 也末找到长城,他说: ‘达岷县后,叩城 址,无能举者’。现渭源境内向岷县去的方 向无任何遗迹,而临洮境内自三十里墩以北 向兰州去的方向,无论是洮河沿线还是山 梁,也无任何遗迹可寻;如果确实有,则不 可能毁坏净尽。根据调查所得,秦长城的确 切起点,就在今临洮三十里墩的洮河边上。 乾隆《狄道州志》 ‘长城在州北三十五里’ 的记载是可靠的。”又说 “现在的历史教科 书及一般公认的说法,是秦长城起自岷县折 而向北东行至渭源又向西北至今临洮,再北 至兰州,沿黄河至宁夏向北而东,与赵长城 相衔接。这和实际的长城线几乎背道而驰, 根本上是错误的。依此而绘制的历史地图, 当然也就跟着错了。”[25]陈氏认为,无论是 秦昭襄王长城,还是秦始皇长城都不是起于 临洮。“至于‘起临洮’的临洮,也是泛指 501战国秦长城的研究进展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一个地区”。甘肃定西地区文化局长城考察 组《定西地区战国秦长城遗迹考察记》亦 认为“不管从今岷县到渭源还是从今岷县 到临洮之间,均未发现早期秦长城遗迹。” 并认为“史念海所述长城大体走向较为明 确,但图中今临洮至 ‘城背后’的一段与 实际不符。”[26] 王宗元认为,秦始皇八年以前临洮治所 在今临洮县,依据秦始皇八年 (239BC)陈 蛟反,“屯留之民被陈蛟略众共反。故迁至 于临洮郡也。”原来陇西没有狄,只有戎。 但屯留 (今山西)的狄人,被陈蛟略众共 反。故于秦始皇八年 (239BC)迁至于临 洮。“狄人被迁至于临洮后,始将临洮改为 狄道。临洮城自此成为陇西郡和狄道的治 所,临洮县的南部仍为临洮县,治所设在今 岷县。”[27]所以秦长城 “起临洮,至辽东, 延袤万余里。”之临洮,应为秦始皇八年 (239BC)前之临洮,即今临洮县城。为今 岷县到临洮之间无长城遗迹设定了一个理论 依据。 彭曦在全线考察了秦昭襄王长城后,认 为临洮县北三十里墩杀王坡,是现今发现的 最西遗迹所在。但秦长城 “西首绝不是杀 王坡”,秦陇西郡治 (狄道)就在今临洮县 城附近,“河谷自古于今乃交通要道,怎可 会使长城放弃这河谷要津?故长城始筑之 初,必修于山下洮河谷地。”根据彭氏有墩 而无墙的河沟长城,皆取 “以水为池”的 原则,推测洮河西岸应有长城墩台遗址。故 彭氏将此作为其书 《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 究》末尾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 1999 年李璘撰文 《对秦长城西起临洮 即今甘肃岷县的再认识》称:发现在岷县 西,北部山岭,有人工壕沟遗存。而且, 岷县维新乡卓村与西寨乡关上村有几条壕 沟,并称对二处壕沟进行过多次考察,附 有照片。认为二地之间,形成一条防御屏 障[28]。这样岷县长城将西距岷县县城 35 千米,将洮河两点取直,并未随洮河拐弯。 与王国良所绘长城路线图 (见图一)接 近。李璘提出长城应与烽燧亭障相配套, 可惜未有烽燧线作证据。景生魁认为,在 岷县维新乡红莲寺右侧,有岷县三中郭世 威先生发现的一段城墙遗址,县文化局的 于奇、刘琪同志曾进行过拍照,惜经费不 足,未能深究[29]。并附有照片,但照片分 不清夯层,也没有对墙体夯层进行描述, 更无法判别朝代,不能排除是把土陇当成 是长城的可能。 范学勇提出秦长城起点的第三种观点, 认为:“秦汉之际的临洮古城就是卓尼县属 地羊巴城。羊巴城西 20 里的玉古石崖就是 秦始皇长城的西端点。”[30]其主要依据是, 卓尼县境内的明代长城是多土混杂,有旧城 新建迹象。但未能提出秦长城的典型瓦片或 遗址、遗迹来作证明,也没就明代长城墙体 的杂土成分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墙体夹杂早 期文化陶片、瓦片、瓷片是多见的,并可以 辨识朝代,以笔者的经验,一定在附近能找 到早期遗址,找到夹杂物的来源,就能解决 文化的先后承继关系。 《中国历史地图集》在岷县与临洮之间 沿洮河东岸绘有长城[31],是较为稳妥的。 笔者多年来在泾河流域做古城调查,有志于 对以上记录不清的长城遗迹进行复查,对文 化层做出判断,留待以后对这段长城遗迹进 行更深入的工作。 2. 甘肃静宁县地段 史念海未提及长城经过甘肃静宁县,但 其复原的长城路线图经过静宁县。《中国历 史地图集》所绘战国长城经过静宁县北部, 陈守忠在 《陇上战国秦长城调查之———陇 西段》一文中,虽说 “静宁境内之秦长城, 《静宁州志》、《甘肃省志》均无记载。”可 又说 “但据调查所到,秦长城自通渭进入 县境 (静宁县)后,由田堡乡之陆家湾折 而向北,至上寨子经四合乡之吊岔,红四乡 601 考古文物研究 之张家峡、雷爷山、高界即界石铺乡之岔儿 湾、高家湾,至原安乡之党家河、李堡出 境,入宁夏西吉县,长达 120 华里。”即是 说长城在静宁县境内田堡至将台之间。新编 《静宁县志》亦曰: “秦昭王时所筑长城从 通渭县寺子乡张家湾村翻越烽墩梁,进入静 宁县田堡乡卢家湾村,经田堡、红寺、高 界、原安等乡的 42 个村庄,最后由原安乡 李堡村附近入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王民 乡。”[32]也认为在田堡至将台之间,其路线 和陈氏指出的路线是相同的。而彭曦在 《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一书中,专有一 节为“甘肃平凉地区”并且 “平凉地区仅 静宁一县有长城。”在陈氏路线范围内, “做了往返调查,均未发现长城遗迹”,“当 地也没有长城的传说”。彭先生又从宁夏西 吉县的将台乡顺葫芦河向下游考查,在这里 发现了长城遗迹,西吉县的韩家堡、王家 湾、谢东坡、兴隆镇、耗水川口、玉桥乡、 黄家岔、静宁县的北峡口、静宁县城南、张 家崖、吕家河、陈家河、村子河、王家堡等 地,或有城墩,或有 “典型纹饰瓦片”。所 以推断,“静宁县至将台之间长城遗迹确实 是在葫芦河东岸台地,而田堡至将台之间确 无长城遗迹”。彭氏认为,长城从西吉县将 台就沿葫芦河东岸台地延伸,经甘沟川的南 岸台地,在葫芦河、甘沟川利用河沟台地 “以河为池”,至田堡、陈家湾,与通渭长 城相接。同时走访 《静宁县志》编写人员, 皆言推测田堡至将台之间也有长城。但是, 在彭曦所画的长城路线图上,把陈守忠等所 定田堡至将台之间山梁上的长城路线,标为 “误判长城”。 3. 甘肃镇原县安家川地段 陈守忠、李红雄都认为长城在甘肃镇原 县安家川北侧的吊梁上,而彭曦却认为, “长城在此处决不会背水修建,而必利用安 家川河谷,仍取以水为池的原则。”可又说 “但此处长城无墙,考察中往往为 ‘失踪’ 而苦恼。”并在安家川发现 10 个城墩,编 号为 42 - 51 号。李红雄则说:“长城在北跨 安家川河后,进入三岔乡的吊梁,折东向, 沿安家川河北岸阶地高庄的高庄梁,后河新 庄湾到老爷岭山前,这段长城遗迹明显,其 中高庄梁一带保存较好,有残墙长 78 米。” 若李红雄说法正确,则安家川河谷的墩台, 当为烽火台了,那么,彭曦有墩而无墙的河 沟长城 “以水为池”的原则,也就值得怀 疑。 4. 甘肃环县以东至华池县段 在环县以东至华池县段,彭曦 《战国 秦长城考察与研究》与李红雄 《甘肃庆阳 地区境内长城调查与研究》一文,长城所 经之路线有明显不同。彭曦所考长城在环县 以东,是沿着城东沟南侧台地东行,至王家 庄科 (1∶ 10 万地图,标为庄阔) ,在苏家掌 拐沟,转折入苏家掌拐沟,至苏家掌,并 说: “长城从王家庄科至苏家掌拐沟台地, 约 20 多公里,这里城墩虽大部早已倒塌冲 走,但器物遗迹及上述考察都证明长城在城 东沟南侧台地上。台地以南,除发现个别烽 燧外,没有任何长城遗迹。”[33]而李红雄所 考路线与彭曦所考路线,中间在苏家掌拐沟 与彭曦路线重合一次,在长城原、刘阳湾至 华池县艾蒿掌草咀子重合外,其余皆在彭曦 所考路线南部 2 千米。 “过城东原、只家 原、羊窑窝、下原、苏家掌、宁老庄、油坊 崾岘、到麻渠原。长城在环城镇 (环县县 城所在乡镇)内长 24 公里,有明显城墙遗 迹的极少,唯见墩台沿山梁、山峁而 布。”[34]李红雄所考长城在环县樊川乡亦在 彭氏路线南部的李家原,正好是彭先生所考 长城内线烽燧之地。 5. 甘肃华池县境内长城 长城在华池县境内,因为保存较为完 好,彭曦所考路线与李红雄所考路线基本没 有分歧。彭曦先生对华池县境内长城墩台共 编号 79 个,列表一一加以描述,对于内侧 701战国秦长城的研究进展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的障城遗址,以及较大的郝林沟遗址,做了 较为详尽的描述,对地形和地势绘有素描 图,遗址有照片,遗物有拓片。并针对 《华池县志》 “明成化六年副都御史于子俊 复筑”的提法,抱着怀疑的态度,进行了 细心观察,悉心勘测,“未发现任何后期的 器物,对数十个墩、城夯层的检查,夯土均 属纯净黄土,无任何掺杂物,无任何后期修 茸之痕迹。”[35]否定了华池县有明长城的说 法。李红雄的描述,有一段不同于彭曦,长 城从这里跨过乔川河,南上拐沟梁山坡,沿 红大梁营盘山,转鱼儿掌,“东下贺家湾墩 儿台,再东上廖山村李庄大梁,长城在此北 行再北下吴旗县的黑河沟,越过寺沟岔小溪 上源,爬上白涧梁,入华池境的箱子湾,再 经吴旗县的刘梁,又入华池县的南湾,这 里是陕甘两省的分界线处的山脊。”长城 两入、两出吴旗县境。彭曦认为:“桥川 (华池县桥川乡)战国秦长城属甘肃省管 辖之区,城外侧 0. 5 公里才属陕西。”对 于华池县境内长城的距离,彭曦认为 85 ± 5 千米,李红雄认为,长城在华池县境 内 63 千米,长度也有一定的差距。姬乃 军等 《延安地区战国秦长城考察简报》 中长城 “经大掌崾岘向东延伸,在庙沟乡 (属陕西吴旗)郝林沟村南四岔沟后复上 山。从此以后,便沿陕甘交界的城墙岭由西 北而东南折行。”这里的争议是:长城岭是 属于甘肃还是陕西,还是陕甘分界线,是行 政区划的问题。 6. 陕西吴旗段 彭曦所考长城从甘肃华池县进入吴旗县 后,沿三道川河南岸直到洛河,而姬乃军等 则认为, “长城在齐桥村东跨过三道川后, 沿三道川北岸二级台地筑墙向东延伸,经柳 庄砭、金盆湾、阳庄、庙梁、高台、槐树 庄、齐家砭子、石窑台等地,在金汤口子一 带向山岭主脉延伸,并在金汤口子墩山上建 有烽燧及障城。”[36] 7. 鄂尔多斯高原东段和战国秦长城终 点 秦昭襄王长城的终点分歧较大,目前有 四种看法。(1)史念海 1980 年在叙述了他 和田广金考察这段长城,对本段长城进行了 描述:长城至神木县北窟野河侧旁进入内蒙 古,就纳林塔公社束会川西岸作南北走向, 由铧尖公社向北达到敖包梁,又稍东南至于 巴龙岭上,再东经神树沟,达到得胜梁、坝 梁,这段长城遗迹清楚。点苏脑包有一高 3 米上下的土台,夯层清晰,瓦砾遍地,据此 史先生推测,长城经过点苏脑包至十二连 城。(2)彭曦先生肯定了史先生的考察所 绘路线,但认为长城不经过点苏脑包,“点 苏脑包是长城内侧的一个烽燧,而非长 城。”彭先生所绘推测的长城路线是沿着虎 斯太河东岸向北至于黄河,比史先生推测路 线偏西,然后转折,沿黄河南岸东进。“因 为从十二连城以西 10 多公里的敖包梁经五 兑沟至二道沟找到了确属于长城的典型瓦 片,这些瓦片紧靠黄河,有的危临岸崖而随 时掉入黄河,说明昔日长城沿黄河南岸壁有 一段河防工程。”因为,自秦汉至今,黄河 河道在托克托附近南移 4 至 7 千米,长城必 然在典型瓦片的外侧,长城今天已被黄河南 移损坏。彭先生还认为,十二连城不是长城 的终点,因为十二连城以东也有典型瓦片, 加上沿黄河应有一段河防设施,终点应在十 二连城以东。(3) 《中国文物地图集》,认 为秦昭襄王长城北延至内蒙准格尔旗、东胜 市和达拉特旗交界地带时,向西北行,有两 段长城遗址[37],可能 “往北到包头附近, 应该与赵长城接”[38]。 (4)辛德勇认为 “目前并没有相应的考古遗迹,来支持秦昭 襄王长城中止于十二连城的观点。” “彭曦 向西侧稍加平移的秦昭襄王长城北端走势, 同样也只是一种推测,没有任何遗迹佐 证。”战国长城遗迹北延至内蒙准格尔旗、 东胜市和达拉特旗交界地带时,向两侧歧分 801 考古文物研究 为东西两支。西面这一支长城,应该是赵武 灵王所筑,而不可能出于秦昭襄王之手。史 念海提出这一观点,依据是文献记载 《元 和郡县志》中提到,唐胜州附郭榆林县, “地北近榆林,即汉之榆溪塞,因名”[39]。 据此提出:胜州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黄河西 (应为南)十二连城。秦长城下栽榆成林, 所以又叫榆溪塞,这个名称一直流传到唐 代。辛德勇以为,所谓 “树榆为塞”,只应 施行于蒙恬 “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 这一段黄河河岸上[40]。《中国文物地图集》 所绘西边两端长城,是赵武灵王长城。“秦 昭襄王长城的北端,没有延伸至黄河岸 边,”“并没有抵达 ‘北河’岸边,而是向 东折向 ‘西河’河岸”[41]与战国秦赵边境 一致。(图五) 图五 笔者以为,辛德勇的看法甚为有理,根 据李正宇先生对古塞城的研究,春秋战国时 代诸侯就有国塞,国塞不仅北方有长城,而 且在国境线上有一个闭合的城墙,汉代各 郡、县之间亦有长城,称为“塞城”[42],战 国秦赵边境一定会有边塞长城,战国秦长城 与秦赵国塞相合有其必然性。彭曦认为 “从彭阳张沟圈至小庄,镇原水磨渠至小原 子间两处 ‘盲肠’判断,修筑长城在统一 规划施工中有行政区划间的分段分工。”其 实这正是郡县之间的边塞。笔者在野外考察 中所见战国秦长城在营崾岘还有一处 “盲 肠”,长城在此处沿南北走向,而有一段拐 墙东接长城向西延伸 1 千米许,依据北地郡 与上郡属县判断,这里正处于二郡的分界 线,可见长城在初筑时期郡县之间的境界线 也筑有城墙,正是李正宇先生所说的郡县之 间的塞城。 四、尚待解决的问题 如前所列,众多学者参与了战国秦长城 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虽有一些争议, 但都是付出了诸多汗水。争议可以帮助我们 走向更加精细的研究。目前还存在一些尚待 解决的问题。 1. 起点、终点、个别有争议地段还应 进行更深入的工作 以上所述有关秦昭襄王长城,起点、终 点以及部分地段的争议,应组织专家对其重 新考察,尽早解决问题。尤其是在岷县发现 一些线索以后。同时,依照 “因河为塞” 和“以河为池”的思路,可以寻找秦始皇 长城的遗迹。 2. 遗迹急需保护 随着年代日久,表层风化严重、垂直裂 隙发育,大面积坍塌和错落发育,长城遭受 多种病害的威胁,正走向加速破坏。同时,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开垦过渡,长城遗迹 人为破坏越来越严重,笔者上世纪八十年代 所见华池县乔川乡营崾 的一段长城,绵延 于山岭上,一眼望不到头,许多地图上都有 反应。可今天,已经断断续续,个别地方已 见不到踪迹。我们要高度认识长城保护的重 要性,正如王国良所说 “中国地理上有二 大工程,昭垂后世:曰运河,曰长城。其功 绩之庞鸿,不但在华夏史乘,空前绝后,即 置诸世界史中,亦罕见甚匹。”1987 年,长 城作为 “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 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入选世界文化遗 产。我们呼吁有关部门应站在历史的高度, 重视长城的保护。可喜的是,《中华人民共 901战国秦长城的研究进展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和国长城保护条例》已经出台。长城的保 护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民进甘肃省委 会曾提案《关于抢救我省境内的战国秦长 城及汉长城的建议》[43]呼吁对长城的保护。 2006 年,“甘肃省长城资源调查试点工作” 已正式启动,以山丹明长城、玉门汉长城、 临洮战国秦长城为试点[44]。《内蒙古日报》 也呼吁“乌中旗境内秦长城亟需保护”[45]我 们建议,尽快将战国长城列为市级、省级乃 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对长城进行有效保 护。 3. 对长城内外侧城镇遗址缺乏系统的 研究 不是有了长城,游牧民族的入侵就能阻 挡,长城修建以后,就要沿长城构建一道军 事防御体系,长城只是一种军事防御工事, 是军事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史记·秦始 皇本纪》三十三年 “筑亭障以逐胡人”。亭 应为长城上军士值守、瞭望、卫戍的岗哨, 是建在城墙上的敌楼、垛口或是壕堑长城的 墩台。《汉书·武帝纪》亭障下,师古曰: “汉制,每塞要处别筑为城,置人镇守,谓 之候城,此即障也。”据李并成先生研究, 障是在长城要险之处设置的小城,驻守兵 士,以为障蔽。负责长城沿线防卫的都尉、 候官大都驻守在障城中。沿长城线上每隔一 定距离还筑有 “城”,有的都尉府就置于城 中,城与障的区别是:障的周长在百米左 右,城比障大,周长多在四五百米。城内即 驻有官兵,还可以有一定数量的居民,还有 一种城专门用于屯储军需物资,是军防前线 的供应站[46]。为了与郡城、县城有所区别, 我们这里将其称为“塞城”。 今天能见到的较为完整的郡县体系,是 《汉书·地理志》记载的郡国 103,县道侯 邑 1587。周振鹤推测汉初总县数为 1000 左 右,汉承秦制,“秦县大约亦是千县有 余”[47]。可以推测汉县来源于秦,秦县来源 于战国,战国秦地与秦汉县的分布差距不会 太大,今见于秦昭襄王长城沿线城镇遗址, 很多兼有战国、秦汉遗物,而且多数还有原 始陶器。可见,这里的城镇是在早期聚落上 发展而成的。由于自然环境和地理形势使 然,人类社会的早期聚落,后来发展成为关 隘、要塞、塞城、县城、郡府。长城沿线内 侧的这些城镇,成为屯军场所,并扼控战略 要道,轮换亭障驻军,声援吃紧关塞,聚集 军用物资,构筑军事防御体系。 在秦昭襄王长城沿线的大型城镇遗址 27 个,按照李并成考察古城的,以上 古城大多具有县城以上的规模[48]。这些古 城与长城沿线的亭障、烽燧共同构成了长城 的军事防御体系。秦昭襄王长城与沿线的亭 障、烽燧,以及内侧的塞城、县城、郡城, 构成了横向的军事防御线。长城内侧的城镇 是构建军事防御线的核心,是长城沿线的重 镇,建议有组织的对其进行勘察或发掘,以 揭示长城的真正内涵。 4. 秦长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尚需进一步 揭示 对于长城、亭障、塞城、烽燧,虽有考 察研究,但对于其构成的军事防御体系缺乏 整体把握。笔者认为,长城、亭障、塞城、 烽燧构成的军事防御体系分为:军事防御 线、军事防御通道、军事防御区。 秦昭襄王长城构成的军事防御体系,由 四个军事防御区组成:自东向西为上郡军事 防御区、北地军事防御区、萧关军事防御 区、陇西军事防御区。 “秦有陇西、北地、 上郡,筑长城以据胡。”郡是古代边鄙之地 的军事机构,战国时期的郡,已经统县,在 少数民族边地,设郡防守[49],秦昭襄王有 陇西、北地、上郡,就是三个主要的军事防 御区,主要防御楼烦、林胡、戎、羌等少数 民族。在北地郡清水河扼控泾河上源与马莲 河谷地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为第四个军事防 御区。战国秦长城在固原地区的清水河谷有 明显的突出,且有内、外重城,说明其是重 011 考古文物研究 点防御地区,加之汉初北地都尉驻军朝那萧 关,汉武帝元鼎三年 (114BC) ,分北地郡 设立安定郡,治所高平 (今固原) ,成为后 来的重点军事防御地带。所以说,萧关在秦 昭襄王“筑长城以据胡”时起,就已设立, 并成为秦的四个军事防御区之一,其防御区 域就是汉代的安定郡。 秦昭襄王长城与沿线的亭障、烽燧,以 及内侧的塞城、县城、郡城,构成了横向的 军事防御线。如前面所列举的城镇,就是长 城内侧构建军事防御线的核心。长城则是军 事防御线的防御工事。 军事防御线是横向的防御,军事防御通 道则是由沿边纵深到内地防御通道。在上 郡、北地、萧关、陇西四个军事防御区内, 每个军事防御区都有至少一条由咸阳伸向边 塞的交通要道。 陇西军事防御区,从秦都咸阳出发,经 过扶风、千阳,过大震关 (汉武帝时所筑, 即今之固关镇)而越陇山,至清水、天水 入渭河河谷,经陇西、渭源、过关山循东峪 河至临洮,这正是秦拥有陇西之后所开的大 道。汉朝因之,后世沿用。形成 “丝绸之 路”东段的南道。宋神宗时王韶开拓熙河, 以秦州为据点,经渭源,陇西而筑庆坪堡, 然后由庆坪夜出东峪沟突袭临洮 (即熙 州) ,拂晓即得,所走仍是这条路。 萧关军事防御区,有三条纵深通道。 (1)从关中出发至宝鸡,沿千河溯源西进, 至甘肃华亭县,至宁夏泾源县,后来发展成 为“回中道”,沿线遗址较为丰富。(2)由 关中出发,沿泾河川道经彬县、泾川、平 凉,由弹筝峡 (今称三关口) ,出萧关、经 固原 (汉安定郡治、高平县治)至长城, 沿线有泾川所称“百里石窟长廊”[50],烽燧 较为密集,后来成为丝绸之路的通道,我们 称为“泾河道”。(3)由关中出发,沿泾河 至长庆桥,沿蒲河至北石窟,溯蒲河支流茹 河而上,沿镇原 (临泾县)、开边、杨城、 固原彭阳、古城镇 (朝那县城) ,经固原, 通长城。沿线古城分布稠密,石窟寺较多, 我们称为“茹河道”。 北地军事防御区的通道,由关中出发, 沿甘泉 (今崇化县)经今甘肃正宁、宁县, 经宁县 (秦北地郡治、汉义渠道治)、板桥 (乐畔县)、庆阳 (汉之郁郅县治、隋之弘 化郡治、唐宋之庆州治、元明清之庆阳府 治)、马岭 (西汉北地郡治所)、环县 (环 州)通长城,沿线古城遗址众多,沿河谷 两边烽燧密集,我们称为“马莲河道”。 上郡军事防御区,从长安出发,沿洛河 北上,分为三路,一路沿葫芦河西北行,沿 二将川或大路岭上子午岭北行,一路经洛川 至甘泉,分别经延安、安塞、至靖边至长 城,另一路沿洛河经吴旗、越白于山、至长 城,石窟寺分布极为稠密,烽燧、古塔众 多,我们称为“洛河道”[51]。 各个军事防御区的军事防御通道之间的 城镇,也有横向道路相连,连同长城沿线的 军事防御线,构成了立体的军事防御网 络[52]。 对于上述问题,期待着今后进一步的深 入考察和研究。 [1] 王国良 . 中国长城沿革考 . 商务印书馆,1931. [2] 寿鹏飞 . 历代长城考,得天庐存稿 . 上海:商务印 书馆,1941. [3] 张维华 . 中国长城建制考 . 北京:中华书局,1979. [4] 罗哲文 . 临洮秦长城、敦煌玉门关、酒泉嘉峪关勘 察简记 . 文物,1964,(6). [5] [24] 史念海 . 河山集 (二集) ,北京:三联出版 社,1981:435 ~ 470 [6] 史念海 . 鄂尔多斯东部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探索 记 . 考古与文物,1980,(1). [7] [20][25] 陈守忠 . 陇上战国秦长城调查之———陇 西段 . 西北史地,1984,(2) :93. 陈守忠 . 陇上战 国秦长城调查之二———陇东段 . 西北师院学报增 刊·敦煌研究,1984,(10). [8] [26] 甘肃定西地区文化局长城考察组 . 定西地区 111战国秦长城的研究进展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战国秦长城遗迹考察记 . 文物,1987,(7). [9] 文物编辑委员会 . 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 . 北京: 文物出版社,1981. [10][34][35] 李红雄 . 甘肃庆阳地区境内长城调查与 研究 . 考古与文物,1990,(6). [11] 延安地区文物普查队 . 延安地区战国秦长城考察简 报 . 考古与文物,1990,(6). [12]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北考古队,榆林地区文物管理 委员会 . 神木县窟野河上游秦长城调查记 . 考古与 文物,1988,(2). [13][33][36] 彭曦 . 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 . 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 [14] 王国良 . 中国长城沿革考 . 商务印书馆,1931:32. [15] 罗哲文 . 临洮秦长城、敦煌玉门关、酒泉嘉峪关勘 察简记 . 文物,1964,(6). [16] 张维华 . 中国长城建制考 (上编) . 北京:中华书 局,1979:118. [17] 史念海 . 河山集 (二集) . 北京:三联出版社, 1981:456,453. [18] 林剑鸣 . “长城学”研究的一块基石——— 《战国秦 长城考察与研究》序言 . 彭曦 . 战国秦长城考察与 研究 .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3. [19] 彭曦 . 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 . 西安:西北大学出 版社,1990:53、111、113. [21] 赵海英 . 战国秦长城夯土的工程特性 . 工程地质学 报,2004,(12) :94 ~ 97. [22] 司马迁 . 史记·匈奴列传 . 北京:中华书局,1959: 2885. [23] 司马迁 . 史记·蒙恬列传 . 北京:中华书局,1959: 2565 ~ 2566. [27] 王宗元 . 秦长城起首地——— “临洮”考 . 西北师大 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2,(3). [28] 李璘 . 对秦长城西起临洮即今甘肃岷县的再认识 . 丝绸之路,1999,(2). [29] 景生魁 . 岷县秦长城遗址考察 . 丝绸之路,1996 (2). [30] 范学勇 . 秦长城西端起点临洮地望与洮州边墙考 .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1). [31] 谭其骧主编 . 中国历史地图集 . 西汉《关中诸郡》, 第二册 .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5 ~ 6, 43 ~ 44. [32] 静宁县志编撰委员会 . 静宁县志 . 兰州:甘肃人民 出版社,1993:426. [37] 国家文物局主编 . 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 分册 () . 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 256 ~ 257,264 ~ 265,572,575. [38] 史念海引用田广金语,见史念海《河山集》二集, 北京:三联出版社,1981:460,注①. [39] 李吉甫 . 元和郡县志·卷四胜州 . 北京:中华书局, 1983:110. [40] 辛德勇 . 阴山高阙与阳山高阙辨析———并论秦始皇 万里长城西段走向以及长城之起源诸问题 . 文史, 2005,(3). [41] 辛德勇 . 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 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的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的 战略地位 . 历史研究,2006,(1). [42] 李正宇 . 论敦煌古塞城 . 敦煌研究,1994,(1). [43] 王聪 . 战国秦长城 汉长城 急需抢救的世界文化 遗产 . 民主协商报,2005 - 12 - 09 第 001 版 . [44] 李超 . 我省盘点长城“家底 . 兰州日报,2006 - 06 - 14 第 A01 版 . [45] 梁进军,刘斌 . 乌中旗境内秦长城亟需保护 . 内蒙 古日报 (汉) ,2004 - 11 - 20 第 T00 版 . [46] 李并成 . 大漠中的历史丰碑 .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 社,2000:26、28. [47] 周振鹤 . 西汉政区地理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83. [48] 李并成 . 河西走廊历史地理 .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 社,1995:150. [49] 周振鹤 . 地方行政志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32 ~ 33. [50] 张燕 . 甘肃泾河两岸发现百里石窟长廊 . 新华每日 电讯,2001 - 12 - 27 第 003 版 . 陈宗立,周文馨 . 甘肃泾河两岸惊现百里石窟长廊 . 光明日报, 2002 - 07 - 16. [51] 张多勇 . 陕甘宁蒙毗邻地区石窟寺的分布及地理环 境探析 . 陇东学院学报,2009,(1). [52] 张多勇 . 秦直道研究纵论 . 甘肃社会科学,2005, (5) (编辑:方燕明) 211 考古文物研究
/
本文档为【战国秦长城的研究进展和尚待解决的问题_张多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