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隧道各施工工序作业指导书

2013-09-10 49页 doc 403KB 67阅读

用户头像

is_964201

暂无简介

举报
隧道各施工工序作业指导书 施工作业指导书 隧道开挖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明确隧道开挖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开挖施工,尽可能地减少超挖,保证隧道的开挖作业安全和开挖质量。 2 编制依据 ⑴《铁路大断面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作业指南》经规标准[2007]119号 ⑵《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⑶《京包线集宁至包头段增建第二双线工程设计图》 3 适用范围 适用京包线集宁至包头段增建第二双线工程八苏木隧道正洞开挖施工。 4 隧...
隧道各施工工序作业指导书
施工作业指导书 隧道开挖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明确隧道开挖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开挖施工,尽可能地减少超挖,保证隧道的开挖作业安全和开挖质量。 2 编制依据 ⑴《铁路大断面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作业指南》经规标准[2007]119号 ⑵《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⑶《京包线集宁至包头段增建第二双线工程设计图》 3 适用范围 适用京包线集宁至包头段增建第二双线工程八苏木隧道正洞开挖施工。 4 隧道开挖施工 4.1 设计 要求本线隧道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并要根据不同围岩级别及周边环境选择相应工法,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适时施作二次衬砌。 土质隧道施工严格按照“严控水、强支护、短进尺、勤量测”的原则组织施工,应特别注意地表冲沟、陷穴对隧道的影响,要加强调查和处理。 石质隧道破碎带按照“先支护、后开挖、短进尺、弱爆破、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进行组织施工。 隧道开挖前,首先完成洞口截水沟、洞口土方及边仰坡防护施工。洞口土方采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自上而下分层施工,大型自卸汽车运输,并及时做好坡面防护,开挖一段(台阶)防护一段(台阶),洞口先施做护拱混凝土,然后施做超前大管棚,正洞开挖根据围岩情况Ⅳ、Ⅴ级地段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5m以内,Ⅱ级采用全断面法施工,每循环进尺控制在3.0m左右,Ⅲ级采用台阶法施工,每循环进尺控制在2.5m以内。 土质隧道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出碴采用装载机配合大型或中型自卸汽车无轨运输。石质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出碴采用装载机配合大型或中型自卸汽车无轨运输。 施工通风采用管道压入式通风。 在施工过程中应不断经验,优化工艺。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加强围岩监控量测管理。根据量测结果,及时调整预留变形量及支护参数,适时施作二次衬砌,确保隧道安全。开挖方法的改变,要严格按程序申请设计变更。 4.2 三台阶七步法 先开挖上部导坑成环形,施做拱部初期支护;再中、下台阶左右错开开挖,施做墙部初期支护;最后为中心预留核心土开挖、隧底开挖,施做隧底初期支护。每部开挖后均应及时支护,隧底初期支护后应及时施做仰拱,尽早封闭成环。工艺流程见图1,施工工序见图2。 图 1 三台阶七步法施工工艺流程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序说明: 1、上部弧形导坑开挖:在拱部超前支护后进行,环向开挖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核心土长度宜为3~5m,宽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3~1/2。开挖循环进尺最大不得超过1.2m,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砼。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架设钢架,在拱架拱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30°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砼至设计厚度。 2、左、右侧中台阶开挖:开挖循环进尺最大不得超过1.2m,开挖高度为2m,左右侧台阶错开2~3m,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砼。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接长钢架,在拱架拱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30°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砼至设计厚度。 3、左右侧下台阶开挖:开挖循环进尺最大不得超过1.2m,开挖高度一般为3~3.5m, 左右侧台阶错开2~3m,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砼。及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接长钢架,在拱架拱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30°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砼至设计厚度。 4、上、中、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各台阶分别开挖预留的核心土,开挖进尺与各台阶循环进尺相一致。 5、隧底开挖:每循环开挖长度宜为2~3m,开挖后及时施做仰拱初期支护,完成两个隧底开挖、支护循环后,及时施做仰拱,仰拱分段长度宜为4~6m。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控制要点: 1、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应做好工序衔接。工序安排应紧凑,尽量缩短围岩暴露时间,避免因长时间暴露引起围岩失稳。 1.1 初期支护应及时封闭成环,全断面初期支护闭合时间宜控制在15d左右,有条件应尽量缩短闭合时间; 1.2 仰拱应超前施做,仰拱距上台阶工作面宜控制在30~40m,铺设防水板、二次衬砌等后续工作应及时进行; 1.3 二次衬砌距仰拱宜保持2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但不得大于50m。 2、在满足作业空间和台阶稳定的前提下,应尽量缩短台阶长度,核心土长度应控制在3~5m,宽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3~1/2。 3、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应严格控制进尺长度,根据围岩地质情况,合理确定循环进尺,每次开挖长度不得超过1.5m,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混凝土,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 4、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做超前支护,控制好超前支护外插角,严格按注浆工艺加固地层,保证隧道开挖在超前支护的保护下施工。 5、隧道周边部位应预留30cm人工开挖,其余部位宜采用机械开挖,局部需要爆破时,必须采用弱爆破,不得超挖。施工时应严格控制装药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6、中、下台阶左、右侧开挖应错开,严禁对开,左右侧错开距离宜为2~3m。 7、钢架应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加工制作和架设。钢架应架设在坚实基面上,严禁拱(墙)脚悬空或采用虚碴回填。钢架应与锁脚锚杆(管)焊接牢固。 8、隧道超挖部位必须回填密实,严禁初期支护背后存在空洞。必要时初期支护背后应进行充填注浆,保证初期支护与围岩密贴。 9、应加强监控量测工作,根据量测结果,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定二次衬砌施做时间,进行信息化施工管理。 4.3 正台阶法 先开挖上半断面,待开挖至一定长度后同时开挖下半断面,上下半断面同时并进的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正洞Ⅱ、Ⅲ级围岩及横洞Ⅳ、Ⅴ级围岩的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施工工序见图4。 台阶法施工工序说明: 第1部:开挖①部后及时进行上台阶喷、锚、网系统支护,架设钢架并复喷砼至设计厚度,形成较稳定的承载拱。 第2部:在滞后①部3~6m后开挖②部,并进行下导初期支护。 第3、4部:及时施作仰拱砼、填充混凝土,及早封闭成环。 第5部:根据围岩量测结果,适时施作二次衬砌。 4.4 全断面开挖法 采用全断面一次开挖成形的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隧道正洞Ⅰ、Ⅱ级围岩和斜井Ⅱ、Ⅲ级围岩的施工。循环进尺宜控制在3m左右。 5 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本线隧道地质情况复杂,部分隧道洞身通过围岩不整合接触带和泥岩地段,易出现围岩失稳现象和产生变形。为此,要求针对本线大断面隧道与辅助坑道设置的具体情况,开展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成立专业的超前地质预报室,由总工程师负责,配置物探、水文、地质、试验专业工程师并配备先进的预测、预报设备和仪器,并将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纳入施工工序。尤其是岩石隧道存在破碎带时,必须提前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确保隧道安全通过。 针对隧道具体的工程特点,采用地貌、地质调查与地质推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预测。具体采取的措施有:对开挖全过程进行综合预测、预报,方法有地质素描法(常规地质法)、TSP-2003长期预测预报等。 施工中应该将几种预报手段综合运用,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和印证。综合监测结果,及时提出对不良地质的处理措施,以降低施工风险,确保工程质量和运营安全。 超前地质预报若发现前方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要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到现场核实,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设计变更方案。 ①常规地质法 常规地质法适用于为近期开挖、支护提供预报。开挖面围岩级别、岩性、围岩风化变质情况、节理裂隙、产状、地下水等情况进行观察和测定后,绘制地质素描图,通过开挖后利用罗盘仪、地质锤、放大镜、皮尺等简单工具对开对洞内围岩地质特征变化来推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据以指导施工。 ②TSP-2003长期预测预报 TSP-2003 隧道地质预报系统在中等硬度级别的围岩中预报距离为200m。对掌子面前方150m~200m范围内的岩性变化、断层、破碎带、岩溶发育带以及它们的产状、规模和前方岩层的含水特性作出预测预报,并能计算出上述范围内的纵波、横波速度、波速比,泊松比,相应岩体的动弹模量和剪切模量等岩石力学参数。 6 监控量测 1、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序号 监控项目 测量方法和仪表 测量精度 备 注 1 洞内、外观察 现场观察、地质罗盘 2 净空变化 收敛仪 0.1mm 主要进行水平收敛量测 3 拱顶下沉 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钢尺 1mm 4 地表下沉 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钢尺 1mm 浅埋隧道、洞口段必测(H0≤2b) ⑴、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对已施工地段的观察每天至少进行一次,主要观察喷射砼、锚杆和钢架等的工作状态。 ⑵、洞外观察重点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其观测内容主要包括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等。 2、必测项目量测断面间距和每断面测点数量 围岩级别 断面间距(m) 每断面测点数量 净空变化 拱顶下沉 Ⅴ 5~10 1~2条基线 1~3点 Ⅳ 10~30 1条基线 1点 Ⅲ 30~50 1条基线 1点 3、量测频率(按位移速度) 位 移 速 度(mm/d) 量 测 频 率 ≥5 2次/d 1~5 1次/d 0.5~1 1次/2~3d 0.2~0.5 1次/3d <0.2 1次/7d 量测频率(按距开挖面距离) 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m) 量 测 频 率 (0~1)b 2次/d (1~2)b 1次/d (2~5)b 1次/2~3d >5b 1次/7d 各项量测作业均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2~3周结束。对于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位移长期没有减缓趋势时,应适当延长量测时间。 7 爆破施工 石质隧道的爆破作业,应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爆破作业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循环进尺和爆炸材料进行钻爆设计。钻爆设计应根据爆破效果不断优化爆破参数。 钻爆设计的内容包括炮眼(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的布置、深度、斜率和数目,爆破器材、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爆破顺序,钻眼机具和钻眼要求等。钻爆设计土应包括炮眼布置图、周边眼装药结构图、钻爆参数表、主要经济指标和必要的说明。 爆破参数应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条件时,可参照表1、表2选用。 表1 光面爆破参数 岩石类别 周边眼间距 E(cm) 周边眼抵抗线 W(cm) 相对距离 E/W 装药集中度q (kg/m) 极硬岩 50~60 55~75 0.8~0.85 0.25~0.30 硬岩 40~50 50~60 0.8~0.85 0.15~0.25 软质岩 35~45 45~60 0.75~0.8 0.07~0.12 表2 预裂爆破参数 岩石类别 周边眼间距 E(cm) 至内排崩落眼间距 (cm) 装药集中度q (kg/m) 极硬岩 40~50 40 0.3~0.4 硬岩 40~50 40 0.2~0.25 软质岩 35~40 35 0.07~0.12 注:1.表中所列参数适用于炮眼深度1.0~4.0m,炮眼直径40~50mm,药卷直径20~25mm。 2 当断面较小或围岩软弱、破碎或对曲线、折线开挖成形要求较高时,周边眼间距E应取较小值。 3 周边眼抵抗线W值在一般情况下均应大于周边眼间距E值。软岩在取较小E值时,W值应适当增大。 4 E/W:软岩取小值,硬岩及断面小时取大值。 5 表列装药集中度q为2号岩石硝铵炸药,选用其它类型炸药时,应修正。 周边眼应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布置,保证开挖断面符合设计要求,硬岩开眼位置在轮廓线上,软岩可向内偏5~10cm。底板和仰拱底面采用预留光爆层爆破,Ⅱ级围岩段的中心水沟应与隧底光爆层同时爆破成形。辅助眼交错均匀布置在周边眼和掏槽眼之间,力求爆破出的石块块度适合装碴需要。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的眼底应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炮眼加深10~20cm。当开挖面凹凸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使周边眼和辅助眼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 炸药可选用岩石硝铵炸药和乳化炸药。 8 劳力、机械设备的配置 人员、机械设备应结合隧道开挖方法、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配套的生产能力应为均衡施工能力的1.2~1.5倍。 隧道单口施工,根据开挖方法配置1台大型挖掘机或2台小型挖掘机平行作业,另备1台装载机进行装碴施工,大型自卸汽车不宜少于4辆, 20m3/min空压机一般不应少于3台。 根据隧道大断面的特点,每工班开挖作业人员不宜少于20人。 9 质量要求 9.1 主控项目 ●隧道开挖断面的中线和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隧道开挖应严格控制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m2不大于0.1m2)侵入衬砌应小于5cm。拱脚和墙脚以上1m范围内断面严禁欠挖。 ●洞身开挖中,应在每一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开挖面地层的层理、节理、裂隙结构状况、岩体的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等,核对设计地质情况,判断围岩稳定性。 ●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钻眼前,应根据钻爆设计图准确标出炮眼位置,钻孔时应按钻爆设计要求严格控制炮眼的间距、深度和角度。掏槽眼的眼口间距和深度允许偏差为5cm。周边眼的间距允许偏差为5cm,外插角应符合钻爆设计要求,眼底不应超出开挖轮廓线15cm。 ●隧底开挖轮廓和底部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隧底范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m2不大于0.1m2)侵入衬砌应小于5cm。 ●隧底开挖后应及时核对隧底地质情况。当需要进行加固处理时,应符合设计要求。 9.2 一般项目 ●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的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不应小于80%,中硬岩不应小于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水沟开挖位置、基底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靠边墙的水沟应与边墙基础同时开挖、一次成型。 10 安全、质量控制措施 ⑴ 加强对技术及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全体参建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 ⑵岩石隧道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土质隧道施工严格按照“先探测、管超前、非爆破、严控水、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早衬砌”的原则组织施工。 ⑶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规定的开挖方法进行施工,否则应按照变更程序申请改变施工方案。 ⑷在隧道开挖前,对隧道地表中线附近范围进行勘察,对地表冲沟、深井、滑塌、陷穴、地表附着物等不良地质情况进行统计,并按里程桩号逐一登记、拍照,尤其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等大型构筑物地段,施工中应加强监控量测工作,严格按设计方案施工,确保隧道安全、顺利通过。 ⑸每循环进行测量放样,严格控制超欠挖。定期对测量控制点进行检查、复核,避免由于隧底下沉、上鼓、不均匀变形及人工或机械碰撞等原因对控制点的损害。 ⑹边墙、仰拱或底板等的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和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⑺开挖后应按设计要求的量测项目及频率进行围岩量测,及时反馈量测信息。 ⑻隧道开挖中,应在每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围岩裂隙结构状况、岩体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核对设计情况,判断围岩的稳定性。 ⑼土质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尽量减少挖掘机对隧道边沿的开挖,应采用人工风镐对隧道周边进行修整,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避免侧壁或拱顶掉块现象。拱脚、墙角应预留30cm人工开挖,严禁超挖。土质隧道拱墙脚严禁被水浸泡。开挖完毕后,应尽早对围岩进行支护封闭,减少围岩暴露的时间。 ⑽制定安全施工,日常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⑾洞口,宜避开雨季和严寒季节。 ⑿洞口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上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危石,施工期间实施不间断监测和防护。 ⒀土质隧道施工应做好洞顶、洞门及洞口防排水系统。洞门及洞内排水沟应进行铺砌,砂浆抹面,防止地表水及施工用水下渗,影响结构安全。 地层含水量大时,上台阶掌子面附近宜开挖横向水沟,将水引至隧道中部纵向排水沟排出洞外,以免浸泡拱脚。必要时应配合井点降水等措施将地下水位降至隧道二次衬砌底部以下,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⒁爆破作业时,所有人员应撤离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安全地点。安全地点至爆破工作面的距离,在独头坑道内不应小于200m,当采用全断面开挖时,应根据爆破方法与装药量计算确定安全距离。 当相对开挖工作面相距40m时,两端施工应加强联系,统一指挥。当两开挖工作面相距10~15m时,应从一端开挖贯通。 设置放炮前的安全检查员,及时检查现场的安全情况,以确定是否可以起爆,爆破后经专职安全员检查,排除瞎炮等安全隐患后,其他人员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11 其他注意事项 ⑴暗洞分部开挖时,在满足设计规范及安全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施工工艺,分部尺寸划分合理,各分部尽量平行作业,从而达到快速施工的目的。 ⑵弃碴时要由专人指挥、堆放整齐、边坡平整,弃碴场需设置挡墙。施工过程中杜绝随意倾倒弃碴和弃土。施工完毕后,对弃碴场及时平整,并做好绿化、防护,避免水土流失。 ⑶隧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作业环境应符合下列职业健康及安全标准: A.空气中氧气含量,按体积计不得小于20%; B.粉尘永许浓度,每立方空气中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不得大于2mg,每立方空气中含有10%以下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矿物性粉尘不得大于4mg; C.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 a 一氧化碳的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在特殊情况下,施工人员必须进入工作面时,浓度可为100mg/m3,但工作时间不得大于30min; b 二氧化碳按体积计不得大于0.5%; c 氮氧化物(换算成NO2)为5mg/m3以下; C 隧道内气温不得高于28℃; D 隧道内噪声不得大于90dB。 ⑷施工独头掘进长度超过150m时,应采取机械通风,确保洞内每人供应3 m3/min的新鲜空气。 ⑸便道及施工现场要注意撒水防尘,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⑹隧道施工作业地段必须保证足够的照明。不安全因素较大的地段应加大照度。在主要交通道路、洞内抽水机站应设置安全照明,漏电地段照明应采用防水灯头和灯罩。 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明确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 2 编制依据 ⑴《铁路大断面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作业指南》经规标准[2007]119号 ⑵《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⑶《京包线集宁至包头段增建第二双线工程设计图》 ⑷《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京包线集宁至包头段增建第二双线工程八苏木隧道及其辅助坑道的湿喷混凝土施工。 4 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4.1 喷射混凝土设计 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设计厚度为5~27cm,设计强度等级为C25。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满足: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发生管路堵塞、能向上喷射至设计厚度的要求。 4.2 喷射混凝土施工 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喷射混凝土在洞外拌和站集中拌和,由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洞内,采用湿喷机喷射作业。在隧道开挖完成后,先喷射4cm厚混凝土封闭岩面,然后打设锚杆、架立钢架、挂钢筋网,对初喷岩面进行清理后复喷至设计厚度。施工工艺见图1。 图1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框图 4.2.1 喷射前准备 ⑴喷射前应对受喷岩面进行处理。一般岩面可用高压水冲洗受喷岩面的浮尘、岩屑,当岩面遇水容易潮解、泥化时,宜采用高压风吹净岩面。若为泥、砂质岩面时应挂设细钢筋网(网格宜不大于20×20cm、线径宜小于3mm),用环向钢筋和锚钉或钢架固定,使其密贴受喷面,以提高喷射混凝土的附着力。喷射混凝土前,宜先喷一层水泥砂浆,待终凝后再喷射混凝土。 ⑵设置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一般采用埋设钢筋头做标志,亦可在喷射时插入长度比设计厚度大5cm的铁丝,每1~2m设一根,作为施工控制用。 ⑶检查机具设备和风、水、电等管线路,湿喷机就位,并试运转。 ①选用的空压机应满足喷射机工作风压和耗风量的要求;压风进入喷射机前必须进行油水分离; ②输料管应能承受0.8MPa以上的压力,并应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③保证作业区内具有良好通风和照明条件。 ④喷射作业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⑷若遇受喷面有涌水、渗水或潮湿的岩面,喷射前应按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①大股涌水宜采用注浆堵水后再喷射混凝土。 ②小股水或裂隙渗漏水宜采用岩面注浆或导管引排后再喷射混凝土。 ③大面积潮湿的岩面宜采用粘结性强的混凝土,如添加外加剂、掺合料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4.2.2 混凝土搅拌、运输 湿喷砼搅拌采取全自动计量强制式搅拌机,施工配料应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操作,速凝剂在喷射机喂料时加入。 运输采用砼运输罐车,随运随拌。喷射砼时,多台运输车应交替运料,以满足湿喷砼的供应。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 4.2.3 喷射作业 ⑴喷射操作程序应为:打开速凝剂辅助风→缓慢打开主风阀→启动速凝剂计量泵、主电机、振动器→向料斗加混凝土。 ⑵喷射混凝土作业应采用分段、分片、分层依次进行,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分段长度不宜大于6m。喷射时先将低洼处大致喷平,再自下而上顺序分层、往复喷射。 ①喷射混凝土分段施工时,上次喷混凝土应预留斜面,斜面宽度为200~300mm,斜面上需用压力水冲洗润湿后再行喷射混凝土。 ②分片喷射要自下而上进行并先喷钢架与壁面间混凝土,再喷两钢架之间混凝土。边墙喷混凝土应从墙脚开始向上喷射,使回弹不致裹入最后喷层。 ③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h后再进行喷射时,应先用风、水清洗喷层表面。一次喷混凝土的厚度以喷混凝土不滑移不坠落为度,既不能因厚度太大而影响喷混凝土的粘结力和凝聚力,也不能太薄而增加回弹量。边墙一次喷射混凝土厚度控制在7~10cm,拱部控制在5~6cm,并保持喷层厚度均匀。顶部喷射混凝土时,为避免产生堕落现象,两次间隔时间宜为2~4h。 ⑶喷射速度要适当,以利于混凝土的压实。风压过大,喷射速度增大,回弹增加;风压过小,喷射速度过小,压实力小,影响喷混凝土强度。因此在开机后要注意观察风压,起始风压达到0.5MPa后,才能开始操作,并据喷嘴出料情况调整风压。一般工作风压:边墙0.3~0.5MPa,拱部0.4~0.65MPa。黄土隧道喷射混凝土时喷射机的压力一般不宜大于0.2MPa。 ⑷喷射时使喷嘴与受喷面间保持适当距离,喷射角度尽可能接近90°,以使获得最大压实和最小回弹。喷嘴与受喷面间距宜为1.5~2.0m;喷嘴应连续、缓慢作横向环行移动,一圈压半圈,喷射手所画的环形圈,横向40~60cm,高15~20cm;若受喷面被钢架、钢筋网覆盖时,可将喷嘴稍加偏斜,但不宜小于70°。如果喷嘴与受喷面的角度大小,会形成混凝土物料在受喷面上的滚动,产生出凹凸不平的波形喷面,增加回弹量,影响喷射混凝土的质量。 4.2.4 养护 喷射混凝土终凝2小时后,应进行养护。石质隧道采用喷雾养护,黄土隧道采用养护液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14d。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洒水养护。 4.3 施工控制要点 ⑴喷射混凝土原材料先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速凝剂应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变质。严格控制拌合物的水灰比,经常检查速凝剂注入环的工作状况。喷射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控制在8~13cm,过大混凝土会流淌,过小容易出现堵管现象。喷射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回弹率和实际配合比。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侧壁不应大于15%,拱部不应大于25%。 ⑵喷射混凝土拌合物的停放时间不得大于30min。 ⑶必须在隧道开挖后及时进行施作。喷射混凝土严禁选用具有潜在碱活性骨料。喷混凝土厚度应预埋厚度控制标志,严格控制喷射砼的厚度。 ⑷喷射前应仔细检查喷射面,如有松动土块应及时处理。喷射机应布置在安全地带,并尽量靠近喷射部位,便于掌机人员与喷射手联系,随时调整工作风压。 ⑸喷射完成后应检查喷射混凝土与岩面粘结情况,可用锤敲击检查。同时测量其平整度和断面,并将此断面与开挖断面对比,确认喷射砼厚度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当有空鼓、脱壳时,应及时凿除,冲洗干净进行重喷,或采用压浆法充填。 ⑹在喷射侧壁下部时,需将上半断面喷射时的回弹物清理干净,防止将回弹物卷入下部喷层中形成“蜂窝”而降低支护强度。 ⑺经常检查喷射机出料弯头、输料管和管路接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管路堵塞时,必须先关闭主机,然后才能进行处理。 ⑻喷射完成后应先关主机,再依次关闭计量泵、震动棒和风阀,然后用清水将机内、输送管路内残留物清除干净。 ⑼喷射混凝土冬期施工时,洞口喷射混凝土的作业场合应有防冻保暖措施;作业区的气温和混合料进入喷射机的温度均不应低于5°C;在结冰的层面上不得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混凝土强度未达到6MPa前,不得受冻。 5 材料要求 5.1 水泥 喷射混凝土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MPa。根据工点特点,必要时可采用特种水泥。 5.2 粗、细骨料 粗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或卵石(斗石),或两者混和物,严禁选用具有潜在碱活性骨料。当使用碱性速凝剂时,不得使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的石料。喷射混凝土中的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6mm,骨料级配宜采用连续级配。按重量计含泥量不应大于1%,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25%。 细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应大于2.5,含水率宜控制在5%~7%。砂中小于0.075mm的颗粒不应大于20%。含泥量不应大于3%,泥块含量不应大于1%。 5.3 外加剂 应对混凝土的强度及围岩的粘结力基本无影响;对混凝土和钢材无腐蚀作用;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影响不大(除速凝剂和缓凝剂外);吸湿性差,易于保存;不污染环境,对人体无害。 5.4 速凝剂 喷射混凝土宜采用液体速凝剂。在使用速凝剂前,应做水泥的相容性试验及水泥净浆凝结效果试验,严格控制掺量,并要求初凝时间不应大于5min,终凝不应大于10min。 5.5 水 水质应符合工程用水的有关标准,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一般应采用饮用水。 6 机具配置及劳力安排 为实现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的目的,应结合隧道开挖进度,进行施工机具及劳动力的合理配置。配套的生产能力应为均衡施工能力的1.2~1.5倍。 湿喷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机动性强,维修方便,易操作,对集料的级配和坍落度要求范围广;②密封性能良好,输料连续均匀; ③生产率大于5 m3/h,允许最大粒径为15mm; ④输料距离水平方向不小于30m、垂直方向不小于20m; ⑤喷射混凝土时粉尘含量不大于2mg/m3。 每班喷射手应至少配置两人以上,进行轮换及辅助施工,掌握喷头,检查喷砼质量。 7 质量要求 7.1 主控项目 · 喷射混凝土掺加外加剂后,其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在使用速凝剂前,应做与水泥的相容性试验及水泥浆凝结效果试验,初凝不大于5min,终凝不大于10min;采用其他类型的外加剂或几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也应做相应的性能试验和使用效果试验。 · 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原材料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条件和设计要求通过试验选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胶骨比宜为1:4~1:5。 ②水胶比宜为0.40~0.50。 ③砂率宜为50%~60%。 ④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400kg/m3。 · 喷射混凝土的早期(1d)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 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喷射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采用大板切割法制取;当不具备切割条件时也可采用边长150mm的立方体无底试模,在其内喷射混凝土制作试件,试件成型的喷射方向应与边墙相同,喷射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28d。当对强度有怀疑时,可在混凝土喷射地点采用钻芯取样法随机抽取制作试件做抗压试验。 · 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和表面平整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平均厚度大于设计厚度。 ②检查点数的80%及以上大于设计厚度。 ③最小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2/3。 ④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凹槽深度与宽度之比(即D/L)不应大于1/10。 · 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 喷射混凝土冬期施工时,作业区的气温和混合料进入喷射机的温度均不应低于5°C。 · 喷射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 序号 材料名称 允许偏差 1 水泥 ±2% 2 粗、细骨料 ±3% 3 水、外加剂 ±2% · 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密实、平整,无裂缝、脱落、漏喷、露筋、空鼓和渗漏水,锚杆头钢筋无外露。 7.2 一般项目 · 喷射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符合设计配合比要求。 · 喷射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和理论配合比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8 湿喷砼质量保证措施 ⑴按照施工工艺施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⑵请湿喷机厂家进行现场培训、指导,按照湿喷机操作方法进行严格执行。 ⑶对于原材料进货,由试验部门进行进场前试验,不合格材料一律不得进场。 ⑷制定质量保证体系,抓好每一环节、每一步骤的监控,并责任到人,狠抓落实。 ⑸每次喷射作业前,做好人员、机具、物资、技术、测量、试验、运输等准备工作。 ⑹施工技术人员对喷射作业环节进行认真检查(内容包括:喷层厚度、喷层与受喷面粘结情况、喷射作业中各种参数),严格把关。 9 安全保证措施 ⑴喷射混凝土时,所有操作工人必须带安全帽、防尘口罩、防尘工作服,雨靴、橡胶手套。 ⑵喷射手应控制好风压、喷射距离,避免回弹骨料伤人。 ⑶电线包皮应完好,开关应装在固定闸刀盒内。 ⑷安全员应随时观察地质变化,发现有松动滑块现象,应立即撤离工作面。 ⑸喷浆结束后,应清洗喷射机及管路,避免堵管炸裂伤人。 锚杆施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明确隧道锚杆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规范隧道锚杆施工作业。 2 编制依据 ⑴《铁路大断面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作业指南》经规标准[2007]119号 ⑵《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⑶《京包线集宁至包头段增建第二双线工程设计图》 ⑷《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京包线集宁至包头段增建第二双线工程八苏木隧道φ22砂浆锚杆和中空注浆锚杆的施工。 4 锚杆设计 依据设计文件,本线隧道边墙采用φ22砂浆锚杆、拱部采用φ25中空注浆锚杆,锚杆均设置垫板。锚杆呈梅花型布置,长度及间距依据围岩级别进行确定。 5 锚杆施工工艺 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中空注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 5.1 锚杆施工前的准备 ⑴检查锚杆类型、规格、质量及其性能是否与设计相符。 ⑵根据锚杆类型、规格及围岩情况准备钻孔机具。 5.2 锚杆钻孔 石质隧道锚杆采用风动凿岩机成孔,土质隧道采用ZM-12T型煤电钻钻成孔。煤电钻施工既可解决土质隧道遇水软化围岩的问题,又可解决在土质隧道施工中采用常规的冲击钻不易排碴、成孔困难的难题,可以提高在土质隧道的成孔速度和安全性。 锚杆钻孔利用开挖台阶搭设简易台架施钻,按照设计间距布孔;钻孔方向尽可能垂直结构面或初喷砼表面;锚杆孔比杆径大15㎜,深度误差不得大于±50mm;成孔后采用高压风清孔。 图1 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2 中空注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 5.3 砂浆锚杆注浆及安装 锚杆注浆安装前须先做好材料、机具、脚手平台和场地准备工作,注浆材料使用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42.5水泥,粒径小于2.5mm的砂子,并须过筛,胶骨比1:0.5~1:1,水灰比0.38~0.45,砂浆标号不小于M20。 砂浆锚杆作业程序是:先注浆,后放锚杆,具体操作是:先将水注入牛角泵内,并倒入少量砂浆,初压水和稀浆湿润管路,然后再将已调好的砂浆倒入泵内。将注浆管插至锚杆眼底,将泵盖压紧密封,一切就绪后,慢慢打开阀门开始注浆。在气压推动下,将砂浆不断压入眼底,注浆管跟着缓缓退出眼孔,并始终保持注浆管口埋在砂浆内,以免浆中出现空洞,将注浆管全部抽出后,立即把锚杆插入眼孔,然后用木楔堵塞眼口,防止砂浆流失。 锚杆孔中必须注满砂浆,发现不满须拨出锚杆重新注浆。注浆管不准对人放置,以防止高压喷出物射击伤人。 砂浆应随用随拌,在初凝前全部用完,使用掺速凝剂砂浆时,一次拌制砂浆数量不应多于3个孔,以免时间过长,使砂浆在泵、管中凝结。 锚杆注浆完成后,应及时清洗,整理注浆用具,除掉砂浆凝聚物,为下次使用创造好条件。 5.4 中空注浆锚杆安装 ⑴安装前,应检查锚杆体钻头的水孔是否畅通,若有异物堵塞,应及时清理。 ⑵锚杆体装入设计深度后,应用水和空气洗孔,直至孔口反水或返气。 ⑶注浆材料宜采用纯水泥浆或1:1水泥砂浆,水灰比宜为0.4~0.5。采用水泥砂浆时砂子粒径不应大于1.0mm。 ⑷注浆料应由杆体中孔灌入,上仰孔应设置止浆塞和排气孔。 6 劳动力安排 每工班劳力安排:空压机操作员1人,钢筋工2人,钻孔10人,注浆操作5人,电工1人。 7 机具配备 型材切割机1台、注浆泵1台、煤电钻(或风枪)12台(备用 2台),空压机1台。 8 质量要求 8.1 主控项目 · 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和《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等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 半成品、成品锚杆的类型、规格、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 锚杆安装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 砂浆的强度等级、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 锚杆孔内灌注砂浆应饱满密实。 · 锚杆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锚杆孔的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 锚杆孔的深度应大于锚杆长度10cm。 ③ 锚杆孔距允许偏差为±15cm。 ④ 锚杆插入长度不得小于设计长度的95%。 8.2一般项目 · 锚杆孔的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锚杆垫板应与基面密贴。 · 锚杆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锈蚀。 9 安全规程 ⑴施工期间,应对支护的工作状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在不良地质地段,应由专人每班检查。 ⑵暂停施工时,应将支护直抵开挖面。 ⑶锚杆简易台架安置应稳妥。 ⑷作业中如发生风、水、输料管路堵塞或爆裂时,必须依次停止风、水、料的输送。 ⑸对锚杆支护体系的监控量测中发现支护体系变形、开裂等险情时,应采取补救措施。当险情危急时,应将人员撤出危险区。 ⑹若已锚地段有较大变形或锚杆失效,立即在该地段增设加强锚杆,长度不小于原锚杆长度的1.5倍。 钢筋网施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明确隧道钢筋网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规范隧道钢筋网施工作业。 2 编制依据 ⑴《铁路大断面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作业指南》经规标准[2007]119号 ⑵《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⑶《京包线集宁至包头段增建第二双线工程设计图》 ⑷《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京包线集宁至包头段增建第二双线工程八苏木隧道初期支护钢筋网施工。 4 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4.1钢筋网设计 隧道初期支护钢筋网采用Φ6或Φ8钢筋,网格尺寸为20cm×20cm,根据不同围岩级别拱墙或拱部布设。 4.2钢筋网施工 ⑴ 钢筋网片加工 钢筋网片采用Ⅰ级Φ6或φ8钢筋焊制,在钢筋加工场内集中加工。先用钢筋调直机把钢筋调直,再截成钢筋条,钢筋网片尺寸根据拱架间距和网片之间搭接长度综合考虑确定。 钢筋焊接前要先将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清除干净;加工完毕后的钢筋网片应平整,钢筋表面无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⑵成品的存放 制作成型的钢筋网片必须轻抬轻放,避免摔地产生变形。钢筋网片成品应远离加工场地,堆放在指定的成品堆放场地上。存放和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潮湿的环境,防止锈蚀、污染和变形。 ⑶ 挂网 按图纸标定的位置挂设加工好的钢筋网片,钢筋片随初喷面的起伏铺设,绑扎固定于先期施工的系统锚杆之上,再把钢筋片焊接成网,网片搭接长度为1~2个网格。 4.3 施工控制要点 ⑴钢筋网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⑵铺设钢筋网按照以下要求执行: ①钢筋网在初喷混凝土4cm以后铺挂,且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cm。 ②砂层地段应先加铺钢筋网,沿环向压紧后再喷射混凝土。 ③钢筋网应随初喷面的起伏铺设,与受喷面的间隙一般不大于3cm,与锚杆或其它固定装置连接牢固。 ④开始喷射时,应减小喷头至受喷面的距离,并调整喷射角度,钢筋网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cm。 ⑤喷射中如有脱落的石块或混凝土块被钢筋网卡住时,应及时清除后再喷射混凝土。 5 劳动力组织 焊工4人,钢筋工5人,钢筋调直机操作员1人。 6 机具配备 电焊机4台、钢筋调直机1台、钢筋切割钳1台。 7 质量要求 7.1 主控项目 · 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和《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等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 钢筋网所使用的钢筋的品种、规格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 钢筋网的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 · 钢筋网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联结牢固。钢筋网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cm。 · 钢筋网应在岩面喷射一层混凝土后再铺挂,底层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不得小于4cm。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混凝土覆盖及混凝土终凝后铺设。 ⑵ 一般项目 · 钢筋网的网格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网格尺寸允许偏差为±10mm。 · 钢筋网搭接长度应为1~2个网孔,允许偏差为±50mm。 · 钢筋应冷拉调直后使用,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锈蚀。 8 安全规程 ⑴施工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后上岗。焊工应持有特种工人作业证。 ⑵焊工必须穿戴防护衣具。施工时焊工应站在木垫或其它绝缘垫上。 ⑶焊机必须接地,以保证操作人员安全,对于焊接导线及焊钳接导线处,都应有可靠的绝缘接地。 ⑷大量焊接时,焊接变压器不得超负荷,变压器升温不得超过60℃,为此,要特别注意遵守焊机暂载率规定,以免过分发热而损坏。 ⑸钢筋的调直、切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指定专人操作。 ⑹钢筋网在安装时,作业人员之间应协调动作。 钢架施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明确隧道钢架施工作业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规范隧道钢架施工作业,充分发挥钢架在初期支护中的作用。 2 编制依据 ⑴《铁路大断面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作业指南》经规标准[2007]119号 ⑵《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⑶《京包线集宁至包头段增建第二双线工程设计图》 ⑷《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京包线集宁至包头段增建第二双线工程八苏木隧道加强支护型钢钢架的施工。 4 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隧道钢架支护分为型钢钢架和格栅钢架两种,型钢钢架主要由工字钢弯制而成,格栅钢架主要由四根Φ22主筋和其它钢筋制成。Ⅲ级、Ⅳ级围岩采用格珊钢架,Ⅳ级(加强)、Ⅴ级围岩采用型钢拱架。本线隧道设计为全断面支护。 隧道各部开挖完成初喷砼后,分单元及时安装钢架,采用与定位锚杆、径向锚杆以及双侧锁脚锚管固定,纵向采用Φ22钢筋连接,钢架之间铺挂钢筋网,然后复喷混凝土到设计厚度。钢架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 4.1 钢架加工 ⑴型钢钢架加工: 加工场地用砼硬化,精确抹平,按设计放出加工大样。钢架弯制结合隧道开挖方法采用型钢弯制机按照隧道断面曲率分节进行弯制,弯制完成后,先在加工场地上进行试拼。各节钢架拼装,要求尺寸准确,弧形圆顺,要求沿隧道周边轮廓误差不大于3cm;型钢钢架平放时,平面翘曲小于2cm。 ⑵格栅钢架加工 格栅钢架在现场设计的工作台上加工。工作台为δ=20mm的钢板制成,其上根据不同断面的钢架主筋轮廓放样成钢筋弯曲模型。钢架的焊接在胎模内焊接,控制变形。 按设计加工好各单元格栅钢架后,组织试拼,检查钢架尺寸及轮廓是否合格。 图1 型钢钢架施工工艺流程图 加工允许误差:沿隧道周边轮廓误差不大于3cm,平面翘曲应小于2cm,接头连接要求同类之间可以互换。 格栅钢架各单元必须明确标准类型和单元号,并分单元堆放于地面干燥的防雨蓬内。 4.2 钢架安装 钢架安装在掌子面开挖初喷完成后立即进行。 根据测设的位置,各节钢架在掌子面以螺栓连接,连接板应密贴。为保证各节钢架在全环封闭之前置于稳固的地基上,安装前应清除各节钢架底脚下的虚碴及杂物。同时每侧安设2根锁脚锚管(杆)将其锁定,底部开挖完成后,底部初期支护及时跟进,将钢架全环封闭。Ⅴ级围岩需在拱部钢架基脚处设槽钢以增加基底承载力, 为保证钢架位置安设准确,隧道开挖时在钢架的各连接处预留连接板凹槽。初喷砼时,在凹槽处打入木楔,为架设钢架留出连接板(和槽钢)位置。钢架按设计位置安设,在安设过程中当钢架和初喷层之间有较大间隙应每隔2m用砼预制块楔紧,钢架背后用喷砼填充密实。钢架纵向连接采用钢管(钢筋),环向间距1m。 钢架落底接长在单边交错进行,每次单边接长钢架1~2排。在软弱地层可同时落底接长和仰拱相连并及时喷射砼。接长钢架和上部钢架通过垫板用螺栓牢固准确连接。 架立钢架后应尽快进行喷砼作业,以使钢架与喷砼共同受力。喷射砼分层进行,先从拱脚或墙角处由下向上喷射,防止上层喷射料虚掩拱脚(墙角)不密实,造成强度不够,拱脚(墙角)失稳。 ⑴土质隧道防止钢架下沉的措施 拱部开挖安装型钢拱架后,由于土质隧道围岩的自稳性较差以及各部开挖拉开了一定距离,钢架短时间内不能全断面闭合,有可能会出现拱顶钢架下沉,导致围岩失稳或侵入衬砌界限,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对钢架安装以后的监控量测,必要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加固,以防止拱顶钢架下沉。具体措施如下: ①加强对钢架的锁脚固定措施 由于采用分部开挖方法,拱部钢架安装后,钢架暂时不能全断面封闭成环,同时土质隧道拱部钢架无法座落在坚实的基岩上,因此,拱部钢架必须采取锁脚措施,将钢架两底脚牢固锁定,以防止钢架下沉或两底脚回收,钢架锁脚采用两根L=4.0m的Φ42锁脚锚管锁定,锚管采用钢花管,压注水泥浆液进行锚固,如地质较差时,采用加长锁脚锚管长度和再增设一根锁脚锚管以加强钢架的稳定。 ②加设钢架基础连接纵梁,扩大开挖底脚,防止钢架悬空 为防止钢架下沉,视地质情况,必要时在拱部钢架底脚增设连接纵梁,纵梁采用32槽钢,与钢架底脚采用焊接连接,以增加钢架底脚的承力面积。 ③及时喷射混凝土进行覆盖 钢架安装完成后,及时进行喷射微纤维混凝土,喷射时分层、分段进行,钢架应全部被喷射混凝土覆盖,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0mm。 ④防止施工过程中的碰撞和损坏 机械开挖时,为防止挖掘机等大型机械对已支护好钢架进行碰撞和冲击,造成钢架损坏,因此,开挖时,要委派专人对开挖作业进行指挥,严格限制机械作业界限,以防止碰撞钢架。 4.3 施工要点 ⑴钢架应按设计位置安设,钢架之间必须用钢筋纵向连接,并要保证焊接质量。拱加安设过程中当钢架与围岩之间有较大的空隙时,沿钢架外缘每隔2m应用混凝土预制块楔紧。 ⑵钢拱架的拱脚采用纵向托梁和锁脚锚管等措施加强支承。 ⑶钢架应尽可能多地与锚杆露头及钢筋网焊接,以增强其联合支护的效应。 ⑷喷射混凝土时,要将钢架与岩面之间的间隙喷射饱和达到密实。 ⑸喷射混凝土应分层次分段喷射完成,初喷混凝土应尽早进行“早喷锚”,复喷混凝土应在量测指导下进行,即“勤量测”的基本原则,以保证喷射混凝土的复喷适时有效。 ⑹型钢钢架应采用冷弯成型,钢架加工的焊接不得有假焊,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 ⑺每榀钢架加工完成后应放在水泥地面上试拼,周边拼装允许误差为±3cm,平面翘曲应小于2cm。 ⑻钢架应在初喷混凝土后及时架设, 各节钢架间以螺栓连接,连接板必须密贴。 ⑼钢架安装前应清除底脚下的虚碴及杂物,钢架底脚应置于牢固的基础上。 5 劳动力组织 焊工3人,钢筋工2人,杂工8人,施工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可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 6 施工机具 型钢弯制机1台、气焊1把、BX1-500电焊机2台。 7 质量要求 7.1 主控项目 · 制作钢架所用型钢进场检验必须按批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工艺性能(冷弯)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热扎普通工字钢》(YB(T)56)等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 制作钢架的钢材品种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 型钢钢架的弯制应符合设计要求。钢架的结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 钢架安装不得侵入二次衬砌断面,底部不得有虚碴,相邻钢架及各节钢架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钢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cm。 · 沿钢架外缘每隔2m应用钢楔或混凝土预制块与初喷层顶紧,钢架与初喷层间的间隙应采用喷射混凝土喷填密实。 7.2一般项目 · 钢筋、型钢等原材料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锈蚀。 · 钢架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采用型钢弯制钢架时,分节长度应根据设计尺寸及所采用的开挖方法确定,各节长度不应大于4m,腹板上钻孔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钢架节点焊接长度应大于4cm,且对称焊接。 ③钢架周边拼装允许偏差为±3cm,平面翘曲应小于2cm。 · 钢架安装允许偏差的检验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架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间距 ±100 mm 2 横向 ±50 mm 3 高程 ±50 mm 4 垂直度 ±2o 5 保护层和表面覆盖层厚度 -5 mm 8 安全规程 ⑴施工期间,应对支护的工作状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在不良地质地段,应由专人每班检查。当发现支护变形或损坏时,应立即修整加固,当险情危急时,应将人员撤出危险区。。 ⑵构件支撑的立柱不得置于虚碴和活动石块上。在软弱围岩地段,立柱底面应加设垫板或垫梁。 ⑷钢架的安装作业时,作业人员之间应协调动作,在本排钢架未安装完毕,并与相邻的钢架和锚杆连接稳妥之前,不得擅自取消临时支撑。 长管棚施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明确隧道管棚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规范隧道管棚施工作业。 2 编制依据 ⑴《铁路大断面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作业指南》经规标准[2007]119号 ⑵《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⑶《京包线集宁至包头段增建第二双线工程设计图》 ⑷《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京包线集宁至包头段增建第二双线工程八苏木隧道φ108mm规格长管棚施工作业。 4 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4.1 大管棚设计 本线在隧道进出口处设计超前长管棚。 设计参数: ①钢管规格:外径108mm、壁厚6mm的无缝钢管,满足设计要求; ②管距:环向间距60cm; ③倾角:外插角1°~3°为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 ④注浆材料:M20水泥浆或水泥砂浆; ⑤设置范围:拱部120°范围; ⑥长度
/
本文档为【隧道各施工工序作业指导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