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世居民族概况(无图)

2018-03-29 21页 doc 43KB 5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世居民族概况(无图)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世居民族概况(无图)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世居民族概况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云南省的东南门户。在自治州3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壮、苗、彝、瑶、回、傣、白、蒙古、仡佬、布依等11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56,。各民族在地域分布上都具有大分散、小集中和相连一片的特点。形成了“汉族、回族住街头,壮族、傣族住水头,苗族、彝族住山头,瑶族住箐头”的分布特点。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居住在文山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始终保持着各不相同的生活方式、艺术形态和习俗风情,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特点,显得古老...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世居民族概况(无图)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世居民族概况(无图)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世居民族概况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云南省的东南门户。在自治州3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壮、苗、彝、瑶、回、傣、白、蒙古、仡佬、布依等11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56,。各民族在地域分布上都具有大分散、小集中和相连一片的特点。形成了“汉族、回族住街头,壮族、傣族住水头,苗族、彝族住山头,瑶族住箐头”的分布特点。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居住在文山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始终保持着各不相同的生活方式、艺术形态和习俗风情,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特点,显得古老质朴、丰富奇丽而多姿多彩。 汉族简介 汉族是文山州民族大家庭的主要成员之一。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州汉族人口150.19万人,占总人口的42.7%。全州八县均有分布。 汉族,古为华夏族,后来融合其他民族逐渐发展壮大,汉代以后称汉人。在文山州,壮族,侬,称汉族为“濮汉”,苗族称之为“刷”,彝,丘北黑彝,称之为“突尼泼”,瑶,靛瑶,族称之为“娄准”。自称汉人或汉族。居住在富 - 1 - 宁、广南等县石山区的从贵州迁来的汉族也自称,或被称,为客家。 汉族最早进入文山州的确切年代无考。《云南民族史》载“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牂牁郡,今文山州和红河州东南部当时属牂牁郡,郡史谢暹团结‘夷族和汉族中的移民大姓龙、傅、尹、董氏’保境为汉”,及至随、唐,以及北宋征伐侬智高时期,已陆续有少数汉族进入今文山州。但直至明代以前,进入文山州的汉族,多因夷多汉少而被融入少数民族之中。宋朝时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沈达,随狄青征讨侬智高后定居富州,今富宁,,其后代都成了壮族,元朝末年从南京“飘游牂牁”,最后落籍维末州,今丘北县,的龙色一家,其后代又成了彝族。据史书记载及宗族家谱、碑刻反映,今文山州的汉族主要源于明朝时期,沐英把大量内地汉族迁到云南屯田垦殖。之后的各个时期都有汉族迁入。解放后,外地汉族多因就业、经商等原因迁入文山者甚多。 汉族因晚到文山,当初所占田地多贫瘠荒凉。但汉族注重耕作技术、良种选择和施肥,粮食产量仍不低于当地其他民族。此外,汉族还注重发展经济作物,农村很多汉族通过多种经营渠道发家致富。 文山州汉语属北方话次方言,也称西南官话,,与普通话有很大的一致性,但也有一定的差异。汉族在正 - 2 - 规场合使用普通话,日常交往中使用地方方言。使用方块汉字。 改革开放前,汉族农村民房多为土木结构。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逐步改善,砖混结构和楼房逐年增多。汉族主食大米、包谷。汉族节日主要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因文山州民族杂居,各民族习俗互相交融。如火把节为彝族的节日,汉族亦随同过火把节了。旧时汉族禁忌较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很多禁忌已消失。 壮族简介 壮族是文山州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文山州的自治民族之一。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州壮族102.7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0.95%。主要分布在广南、富宁、砚山、丘北、文山等县,市,,其它县,市,也有壮族居住,西畴县最少,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为北部和南部方言两类。文山州境内壮族有侬、沙、土三大支系,“濮侬”话,侬人话,属南部方言,“布傣”语,土佬话,相对于广西的南部方言,二者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上相同,“布越”语 - 3 - ,富宁、广南、丘北沙人话,属北部方言,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基本相同。1955,国家决定以年‎‎广西北部壮语为基础方言,用武鸣壮语音为音创造拉丁字母“壮文”。 壮族村寨多依山傍水,几十户、几百户聚族而居,以“无水不足、无山不稳、无树不安、无田不居、宁居山坡、不占良田”为选址准则。因此,壮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薯类等,经济作物有烤烟、辣椒、三七、油菜等,经济林木有油茶、八角等。这为壮族人民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壮族源于我国南方的古代越人,古代越人“巢居”干栏,现在,只有极个别村寨的部分房屋仍保留着 “干栏”住房。古代越人尚铜鼓,今天壮族地区发掘和发现的铜鼓已达数百面,古代越人迷信“鸡卜”,近代壮族民间还残存着这种巫术。古代越人壮语称“布越”,而今丘北、广南、富宁等县的沙人仍称“布越”,这说明古越人与壮族有密切的族源关系,应当是文山壮族的先民。据史籍记载,文山壮族很早就居住在此地,他们和广西壮族同源,许多地方志记载文山壮族是广西壮人侬智高的后裔。 壮族有很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节日,一年中的每个月都有节日,分别是春节、二月节、三月三花街节、四月娅拜节、牛王节、五月端阳节、六月节、七月节,又叫祭祖节或中元节,、七月斗牛节、八月中秋节、尝新节、十月十、十月初 - 4 - 一牛戴花、冬至节、跑马节、开年节,还有皇姑节等。最具有壮族特色的是“花街节”,节日期间,青年男女盛装打扮,姑娘们手中提着五彩缤纷的花绣球,在花街场中男女相互对歌。在对歌过程中,姑娘若见到自己中意的小伙子,便将手中的绣球抛给对方,小伙子接过绣球后,如果对姑娘满意,则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礼品缠在绣球上投给对方,恋爱就这样开始了。姑娘们制作的绣球是用鲜艳的绸缎包上豆粟、棉籽、外套粉红色丝线网织而成。有圆形、方形和多角形,大如拳、小如蛋,上有绸带,下连丝坠。姑娘们借用绣球来传递爱情,绣球中包裹的豆粟、棉籽,象征着姑娘心中爱情的种子。 对歌是壮族青年的共同爱好,在歌圩上,青年男女用歌声达自己内心的感情。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的盛装,姑娘们各自带着精心制作的五色花饭和亲手绣制的布鞋、手帕等礼品,落落大方地赶到歌圩与小伙子相会。壮家小伙子也穿上格外讲究的衣服,三三两两在歌圩中走走串串,从中选择自己的对歌手。对歌的形式必须是有问有答,讲究问得好,答得妙,歌声此起彼伏,声调清爽悠扬,顺着山在空中回荡,慢慢地飘向远方。 壮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作了大量内容丰富的民间传说故事、诗歌、谚语、民歌等民间文学。创世史诗《布洛朵》、《古歌》、《开天辟地》、《谷种的来历》、《三七 - 5 - 姑娘传说》、《史妹造人烟》等,反映古代壮族先民对自然现象的相互认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有以辛辣的语言讽刺统治者愚昧荒唐的故事《布荷》、《螺蛳姑娘》、《黑牙姑娘》等,有反映壮族人民反抗暴政、摆脱受压迫奴役的《侬智高》、《九兄弟》等,有保家卫国、抵御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故事《李应珍的传说》等等。《百鸟衣》、《七妹与蛇郎》在文山壮族地区也广泛流传。 壮族人民能歌善舞,主要有铜鼓舞、手巾舞、草人舞、纸马舞等,在许多壮族地区流行洞经音乐。最具有壮族特色的壮剧,因其环境、方言土语、表演风格等差异,分为富宁土戏、广南土戏、文山乐西土戏,经历代民间艺人的精心培育、完善,各自形成一套具有乡土特色的音乐唱腔和表演风格。近年来,文山州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得到传承与发展,壮族风情乐舞《五彩壮乡》、大型壮剧《七乡姑娘》、《白云村姑》、《彩虹》,小壮剧《野鸭湖》、《憨憨戏主》,广南《壮乡礼乐》等为代表的一批艺术精品节目,不仅在国家和省的舞台上获得了大奖,而且在走市场方面闯出了经验。“壮族铜鼓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富宁县“坡芽情歌”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西畴县“壮族鱼鼓舞”、文山市“壮族纸马舞”、广南县“者太村壮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文山市“开化镇壮族纸马舞之乡”、广南县“铜鼓舞之乡”、富宁县“壮剧之乡”等八项被列入 - 6 - 《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壮族的传统工艺主要有壮锦、银饰、雕刻等。马关县阿峨新寨版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州、县农民美术作品展,2000年该村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随着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阿峨壮族农民版画逐步走向市场,成为壮族人民致富新门道。 苗族简介 苗族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自治民族之一。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州苗族人口为48.12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23.87%,人口数居全州少数民族人口的第二位。全州八县,市,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广南、丘北、马关、文山、砚山等县,市,,大多居住在山区、半山区,少数与汉、壮、彝、瑶等民族杂居,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苗族自称为蒙,Hmongb,,州内有7种自称为蒙,Hmongb,的苗族,即“蒙逗,Hmongb dleub,、蒙诗,Hmong shib,、蒙颛,Hmong nzhuab,、蒙邶,Hmong bes,、蒙巴,Hmong buak,、蒙叟,Hmong soud,、蒙沙,Hmongb sat,”等。另外,富宁县花甲乡有部分他称为“红苗”的苗族,据考证属于湘西方言,其语言已失传。 苗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境内苗族主要讲川 - 7 - 黔滇次方言第一土语。由于受地理环境和共同文化及共同心理素质影响,苗语较完整地保留了自己的语言。族内使用苗语,族际交往使用汉语。历史上,苗族相传曾有自己的文字,在战争中失传了。1956年,中国科学院派出了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二工作队,对苗族语言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以拉丁字母为苗族创制了苗文方案。1956年10月30日至11月7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了苗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文山专区派出了冯德,汉,、黄寿云、项朝宗、吴成元、罗大等7名代表出席了此次讨论会。方案于1957年经原中央民委批准试验推行。1982年以后,文山州民族语言工作者根据苗文方案编印了苗文教材,在苗族群众中推广使用。 据民国《邱北县志》记载,文山苗族最初是明初由贵州迁到文山的,清代,朝廷在西南地区继续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强化中央集权制管理,加强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大批满、汉等民族涌入,加剧了苗族地区土地兼并和阶级分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不断激化,导致了雍,正,、乾,隆,、嘉,庆,、咸,丰,、同,治,三次苗民大起义。起义失败后,滇黔川三省结合部的苗族大批流入文山州,从调查情况看,今天文山州苗族大多是清朝时期迁入的。 苗族历史上未形成相对独立和稳定的政治实体和政权,但其内部有自己的社会组织。苗族进入文山后,仍然保留着 - 8 - 古代的社会组织形态,其中最为普遍的是“寨老制”和“族长制”。苗族的寨老和族长皆由年长有威望的男性担任,其产生有公民推举和自然形成两种。寨老负责主持寨内事务,参与全寨公共事务和民间民事问题的处理和调停,族长负责管理一个宗族内部的事务和主持祭祀活动。 苗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整个文山州苗族的节日基本上是一致的,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花山节等。其中最隆重的节日是花山节。“踩花山”这一天,附近的苗族群众都不约而同来到花山场,都聚在花杆周围,尽情歌舞,花山场上充满欢歌笑语。花山节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对歌、跳芦笙、武术、斗牛、赛马、斗鸡、爬花杆、打鸡毛毽等,其中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是青年男女之间的对歌。对歌是青年男女增进了解,产生爱情并结成终生伴侣的一种形式。 苗族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学,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如《造天造地》、《造人烟》、《公鸡和太阳》、《扎里易俗》、《孜尤的传说》、《扎董丕然》、《苗族古歌》、《金笛》等,文学创作也有一定成绩,主要有杨桂林的《边缘叙述》、陶兴安的《山村爱情》等。 苗族传统乐器主要有芦笙、口弦、横萧、直萧等,舞蹈主要有芦笙舞。 苗族的传统手工艺主要有蜡染、刺绣等。 - 9 - 彝族简介 彝族是文山州的古老民族,全州8县,市,均有分布,人口相对集中于14个彝族乡。多数以村落聚族而居于境内的山区和半山区,少数住坝区,多选朝阳背风地址建寨,一般每寨几十户。居住区域内有汉、苗、壮等民族交错杂居,呈大分散小聚居格局。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州彝族人口有35.13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7.4%,居全州少数民族人口的第三位,主要分布在砚山、丘北、文山等县,市,。 据史料记载,文山地区在晋代已分布有彝族先民,很快在这一时期形成了政治权力和私有财产的父子继承关系。势力在大理国时期强盛起来,进入了封建领主统治时期。但在明末清初由于遭受两次大的镇压,势力衰退。迁往山区的聚居群落仍保留着家支的血源关系及较浓厚的本族习俗。分散在坝区的彝族,则随时代的进程,较早的结束了封建领主制而进入封建地主制。由于居住坏境不同,发展也相对不平衡。大多种植玉米、荞等农作物。经济收入主要靠养猪、鸡和加工棕、竹、木、腾器具,出售核桃、板栗干果及桃、李、梨、柿等水果。如今,很多有文化懂科学的人外出打工、经商,经济来源渠道不断扩大,生活条件不断改变。 - 10 - 文山州彝族称谓繁多。自称有“所都”、“罗罗布”、“洗期麻”、“改期泼”、“波萝”、“诺苏泼”、“倮倮泼”、“罗苏”、“鲁苏”、“尼苏”、“阿扎”、“昨科”、“阿犇”、“嘿”、“葛倮罗”、“阿度”、“阿戛”、“阿细”、“濛鸡”等,他称有“倮倮”、“仆拉”、“撒尼”、“阿武”、“格仆”、“香堂”、“僰人”等。 彝族语言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文山州彝族语言属全国彝语六大方言中的东南部方言。近百年来,随着民族杂居、通婚增多,汉文化教育的融入,现居住城郊和居住条件较好的彝族群众,很大程度上已经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服饰也多随社会潮流向现代多样化变化。 彝族文字是一种古老的超方言表意文字,一个字形表示一个意,历史上曾被称为“爨,cuàn,文”、“韪,wěi,书”、“倮文”、“夷书”、“毕摩文”等。但是由于居住分散,各地彝文符号很不统一,一字异体者颇多。1987年2月,省政府批准试行彝文方案。1987年至1995年底,全州共选送了13人到省办彝文班学习,先后在丘北县八道哨乡笼桥、砚山县维摩乡幕菲勒小学等校点进行彝文进校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彝族人民自古就遵循很多优良的伦理道德,从小就养成从事正当职业、尊老爱幼、喜善厌恶的传统观念。团结互助、公平正直是大家都遵守的传统道德,勤劳吃苦是广大彝族人民的本分。 - 11 - 舞蹈是彝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常见的有,弦舞、铜鼓舞、荞菜舞、二胡舞、竹竿舞、唢呐舞和霸王舞等。西畴县“彝族葫芦笙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节日和祭祀历来隆重热烈,在众多节日中,以春节、火把节、花脸节、荞菜节、跳宫节、草马节占首位。一年到头,拜神求佑,祭祀纷杂,正月祭山神,二月祭龙神,三月祭苍天,四月祭猪王,五月祭田公地母,六月祭太阳,七月祭祖先,八月祭庄稼神,九月祭小米神,十月祭牛王,冬月祭土地,腊月祭灶君等。 民间故事在彝族文化宝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包括神话传说、传说故事和童话故事等。神话传说是彝族人民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故事,主要有《找人种》、《祭祖的由来》、《跳宫节》、《牛是怎样被用来犁地的》等。传说故事主要有《八寨王的故事》、《智斗土司》、《杨雄山的传说》、《铜鼓舞的传说》等。 瑶族简介 瑶族是文山州的世居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富宁、麻栗坡、广南三县,有洞波、猛硐两个瑶族乡,主要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呈大分散小聚居格局,大多数聚族自成村落,与壮族、苗族村寨相睦邻。据第六次全国人口 - 12 - 普查统计,全州瑶族人口8.77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35%,居少数民族人口的第四位。 先秦时期,瑶族先民属“南蛮”、“三苗九黎”部落族群之一。源于先秦时期的“南蛮”部落族群、秦汉时期的“武陵蛮”。境内瑶族分盘瑶、蓝靛瑶、山瑶3个支系,其中蓝靛瑶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盘瑶次之,山瑶较少。瑶族《盘皇卷牒》、“开山歌”和“信歌”叙述,多数瑶族是明清时期先后从广东、广西交界的西江流域镇龙山区辗转迁入广南府、开化府定居。广南县八宝镇革郎村是文山州瑶族聚居的最大村落。 瑶族有本民族的语言,蓝靛瑶,金门,和盘瑶,尤勉,语同源词较多,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这两种语与山瑶,亚,语差别较大,三种支系的瑶族语言不能完全相通,多以汉语或,当地,壮语交流。历史上,瑶族曾根据汉字的音、形、义,创制瑶文土俗方块字,1986年,文山州民委在广西金秀县瑶文的基础上编写了《瑶文方案》,根据《瑶文方案》和富宁县推广瑶文的实践经验,编写了《瑶文课本》作为扫盲和小学双语教学的教材,受到瑶族群众的普遍欢迎。 瑶族自古喜好五彩服饰。三个支系都视银饰为吉祥、富贵、幸福的象征。 境内瑶族因入境定居先后和所处自然条件不同,社会和 - 13 - 经济发展也不同。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发展农、林、牧、副业生产,发展乡镇企业和私营商业,经济逐步增长,生活日益改善,安居乐业,民族团结,边疆稳定。改革开放的潮流促进了瑶族人民更新观念,不少人已投身到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学习经商,参加竞争,逐步脱贫致富。 文山州瑶族做斋常用和珍藏的书籍大体可分为历史、度戒、丧葬、教育、科技、中医草药、本命书、阴阳牒、历书、故事书、创世歌、祭祀歌、婚姻歌、鸳鸯歌、各种信歌、新民歌等16类、150多卷。歌谣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内容有历史歌、乐神歌、教儿歌、生产节令歌、猜谜歌、丧葬歌等,多数人家珍藏歌书,多数男女善于以歌代言,交流思想感情,随时针对各种对象,开口如流地对歌,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舞蹈大体可分三类,一是祭祀性的宗教舞蹈,二是婚礼仪式舞蹈,三是日常青少年娱乐的健身舞。体育项目主要有射击、赛马、赛射、游泳、潜渡、赛扳手跤、摔跤、爬竹木滑竿、赛打飞石、赛爬山打猎、抢花包。 瑶族主要节日有盘王节。 回族简介 回族是文山州世居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文山、砚山、 - 14 - 丘北、广南四个县,市,。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州回族人口2.48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1.2%,居少数民族人口的第五位。 唐宋时期,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到中国经商,侨居在广州、泉州、长安等地,并与当地各民族通婚,但仍恪守着伊斯兰教的信仰,形成与国内其他民族风俗殊异的人们同共体。史称“蕃客”、“胡商”等,即构成回族的雏形。13世纪初,成吉思汗西征,大批中亚细亚波斯人、阿拉伯人涌入中国。这些人员大部分是被迫迁来的军人、工匠,也有自愿来的商人、学者。他们来到中国后,从事军屯、经商、传教等活动,形成了“回回”民族主体。元宪宗三年,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军征服大理后,不少从中亚、西亚和新疆等地来的回回军民和贵族便在云南定居下来,成为云南回族的先民。明末清初,回族开始进入文山州。他们多因贸易、做地方官、婚姻等关系由昆明、大理、红河等地相继迁来。 文山回族多为聚族而居,无论城填或乡村,回族居住都相对集中。一般多在交通沿线和地势平缓的坝区集镇定居。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地域特征。其中,文山县荗克、八家寨、黄龙坝,砚山县的田心、荗隆、松毛坡、车白泥、中寨、小石桥、迷法、荗地冲,丘北县的新城、旧城、小马头、河外、河边、新寨,广南县的城区坡顶高、珠琳等地是人口最多的回族村寨。 - 15 - 文山回族通用汉文汉语,但也还保留使用着自己的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如“穆斯林”、“朵斯梯”、“伊玛德”、“吾斯拖”等。服饰以汉装为主,男姓多戴白布小帽,妇女戴盖头。 回族全民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阿拉伯语译音,意为“服从”,也含“和平”、“安宁”之意。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称为“穆斯林”。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称为清真寺。全州现有清真寺38座。清真寺内设有礼拜堂、阿拉伯文学校教室、叫拜楼,又叫“唤醒楼”、“喧礼楼”,等。这些设施平时供教徒礼拜、阿訇讲经和教徒学习阿拉伯文,每逢节日便是节庆活动的场所。清真寺属“清真净地”,无任何偶像图案和雕塑。任何人进入清真寺内严禁烟、酒、唱、跳和高声喧哗。 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其次是穆罕默德的言行录,又称“圣训”,。伊斯兰教教规规定,每个穆斯林必须保持“六大信仰”,信真主、天仙、天经、圣人、后世、前定,和五大功修,认、礼、斋、课、朝,。 文山回族非常注重饮食的清洁卫生。宰杀牲畜一般要请阿訇,无论阿訇宰或自家宰都要先念经后动刀。饮茶是回族的良好习惯,无论早晚、饭前饭后都喜欢饮茶。客人来访时泡上一杯茶是最好的敬客礼节。牛干巴是回族的当家菜。回族善于腌制香味可口的牛干巴。每年入冬,便将自家饲养的菜牛,俗称站牛,宰杀,其中大部分用来腌制干巴。回族还 - 16 - 喜爱吃油茶。其做法是将糯米面、小麦面和荞面拌起来,放在锅内炒热,然后加适量的牛油或羊油再炒,炒至面粉松散取出放凉,最后装入坛内备用。 回族禁食一切凶猛、丑陋、懒惰、肮脏、蠢笨、形状怪异的动物,禁食自死物及动物血液,禁食烟、酒等具有麻醉的、刺激的食物。 回族节日多与宗教活动有关,主要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此外,文山回族还有一些小型的节日,如“姑太节”、“登霄节”、“盖德尔节”、“舍西德节”等。 傣族简介 傣族是文山州的土著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马关、文山、麻栗坡三县,市,的河谷地带‎‎。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州傣族人口为1.58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0.78%。1957年划归壮族。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1980年恢复了文山州傣族族称。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据史料记载,傣族源于战国时期的“百越”。秦汉时期称之为“僚族”、“鸠族”、“滇越”、“掸”等。魏晋时期称之为“僚”、“鸠僚”。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称之为“金齿”、“银齿”、“茫蛮”、“白衣”和“棠魔蛮”。元朝称之为“金齿”、“百夷”。明代称其为“百夷”。清代至民 - 17 - 国时期称其为“摆夷”、“摆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傣族”。明、清至民国时期,文山、马关、麻栗坡、广南等县就有少数傣族散杂居于壮族中。 傣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有两种方言,一是傣语方言,旱傣,,一是壮语方言,水傣,。 文山州的傣族多居住在河谷坝区,有爱整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比较注意村寨环境的绿化、美化。主要从事稻作农业生产,种植业以水稻为主,兼种甘蔗、花生、大豆、砂仁、芭蕉、竹子等。 傣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文山傣族民间流传的《祭龙的由来》、《娜娥和三倮》、《依叶和依玉》故事传说,独具特色。舞蹈有栽秧舞、手巾锣鼓舞、孔雀舞、竹竿舞、跳花棍等。手巾锣鼓舞是傣族人民在正月初一至十五必跳的舞蹈,原为表现爱情,后发展成为迎亲、迎客舞。《跳花棍》舞者均为男性,手持各色花布缠绕的木棍,上下左右舞动,表现了古代傣族武十高超的武艺。传说花棍原为南温河傣族祖先保驾土司出行的武器。弦子、三弦、二胡、笙笛、木叶等是傣族民间的主要乐器。 傣族的民间工艺品种繁多,工艺精湛。马关木厂傣族的“水烟筒”是当地的特产。手工业以木匠、石匠、泥水匠和编织较为有名。 - 18 - 傣族主食稻米,喜爱糯食。傣族褡链粑、灌肠、花米饭、竹筒饭等食品独具特色。 文山州各分支的傣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各支系妇女的绣花鞋一致,为船型,鞋上的花纹图案十分美观精致。 文山州傣族由于人口较少,在与周围汉族长期交往过程中,风俗习惯大多被汉族同化,节日与当地汉族基本一致。 布依族简介 文山州布依族主要分布在马关县木厂镇以及马白、都竜、仁和、大栗树、浪桥、篾厂、古林箐等13个乡,镇,的31个自然村,其中,布依族聚居的村寨有木厂镇的杨茂松、多衣树、岩脚寨、水井湾、小新寨、小田房、大新寨、杨文寨、上水头、尖山、坝尾、攀枝花12个自然村,与汉族杂居的自然村有9个,与其他民族杂居的自然村有10个。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文山州布依族人口为7257人。 布依族与壮、侗、傣等民族同源于秦汉时期的“西瓯和骆越”。 魏晋初期称为“夷越”。元、明、清时期称“仲家”、“仲苗”、“仲蛮”、“青仲”。自称“布越”。文山州布依族是清朝中期从贵州都匀迁徙而来的,旧时自称“都匀人”,他称“都匀族”。 1953年起统称布依族。1957年曾一度归为“白族”。1993年,根据布依族人民的意愿,文山州人民政府批准恢复为布 - 19 - 依族。 布依族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文山州布依族从贵州迁到马关时,讲的是布依族语,20世纪50年代尚有少数老人能讲。现在都讲汉语,通用汉文。 马关县布依族尚未发现有文字。1953年以后,国家在贵州制定了布依族文字方案。布依族文字有32个声母,82个韵母,8个声调。马关仅有少数人能应用。 文山州布依族寨子依山而建,周围都是树木和竹林,翠绿浓郁,风光秀丽。多是几十户或百余户聚族而居,单家独户的则少见。“吊脚楼”是布依族传统的建筑风格。房屋式样美观大方,住着舒适,通风、采光好,是布依族人民最喜欢居住的房屋之一。现在住房多为一幢三格的瓦顶楼房、砖墙支砌和砖混结构的房屋,很少见到“吊脚楼”了。 布依族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粮食作物,也从事纺织、铁、石、木、竹等手工业。1949年以前,布依族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木织布机,制作土布,多数自给,少量出售。属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改革开放后,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广大布依族群众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少数有经营能力的人率先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布依族的衣着服饰,喜欢用青,黑,、蓝等颜色。一般来说,布依族妇女喜欢佩戴银手镯或骨手镯,富裕人家还戴玉手镯,、银戒指、银簪、项圈、灰签等装饰品,显得英姿 - 20 - 焕发、美丽。妇女善做布鞋,鞋尖上翘,鞋状如杜鹃,其称“嗥鸪鞋”。近年男女多改装,唯有老者偶存遗风。 布依族民间流传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有,《盘古王分天地》、《布依族人戴围腰的传说》、《牛郎织女》、《老虎和石蛙比赛》、《老虎和穿山甲》、《洪水朝天》、《三兄弟找水》等等。诗歌主要有史歌、情歌、颂歌。乐器有锣鼓、箫、笛、唢呐、镲,还有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铜鼓、口弦、皮鼓等乐器。手工艺主要有织布、染布、刺绣、纸伞。布依族自制的雨伞造型美观大方,色彩鲜艳。 春节是布依族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其节日气氛与其他民族一样隆重、热烈。其次较为隆重的节日是二月初二、四月初八“牛王节”和六月六纪念节,六月六纪念节主要是祭在清代嘉庆二年布依族起义军首领王囊仙、韦朝元。 文山州布依族忌吃牛肉、马肉、狗肉。 蒙古族简介 蒙古族是文山州的世居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麻栗坡、马关、广南、西畴等县,其中以麻栗坡县马街乡人口最多,其它县也有零星分布。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州蒙古族人口有5655人。 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蒙兀”是“蒙 - 21 - 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朦骨”、“蒙古里”等。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勃儿只斤氏家族统一了蒙古草原各部,于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蒙古”始成为族称。 1252年,蒙古人忽必烈统率10万大军进攻云南,次年,忽必烈麾下的阿喇贴木儿元帅镇守玉溪和通海交界处的曲陀关。1254年,蒙古军征服云南的大理政权后,留下大将兀良合台镇守云南。随忽必烈进入云南的部分蒙古军队即在云南安家落户,定居下来。《云南少数民族》载,1253年,云南省境内即有少数蒙古人居住。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朝廷派沐英、傅有德率军30万人入滇平定元蒙残余势力,归顺明朝的元将虎都贴木儿,火都贴木儿,随军南征,守御滇南监安卫通海,举家迁入通海定居,是云南省境内伙姓蒙古人的始祖。清朝初,部分蒙古族从通海等地迁入文山州境内居住。 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在文山州境内的蒙古族长期隐瞒民族成分,全部报为汉族。1984年,文山州人民政府批准文山、西畴、马关、麻栗坡、广南5个县7个公社的209户伙姓和余姓恢复了蒙古族成分。随后,麻栗坡县又恢复了胡、王、冉、黄、彭等姓的蒙古族民族成分。 文山州蒙古族以伙、余二姓最多。伙姓始祖为虎都贴木 - 22 - 儿。元朝灭亡后,明太祖朱元璋忌讳“虎”姓,认为“虎会吃猪”,猪、朱同音,故欲灭“虎”姓族人。虎都贴木儿的外祖父安姓大臣在皇帝面前竭力担保,并将“虎”姓改为“火”姓,虎姓子孙才幸免于难。火都贴木儿定居通海,为伙姓一始祖。十三世祖火天衢及火成南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4年,迁徒砚山县赖子寨,今探科村,,又将火姓改为“伙”姓。 余姓祖先为元太祖铁木真后裔。始祖铁木键在元代仁宗皇帝时期,曾任宰相之职。元朝末年,国运衰败,铁木键后裔弃官出走,避难他乡,改为余姓。清代乾隆年间,余姓祖先余先德流落到开化府逢春里下四甲双龙潭定居,自报汉族。清朝中期,其子孙已分布于西畴、麻栗坡一带。其他姓氏的蒙古族,主要是伙、余二姓之女嫁给胡、王、冉、彭等汉族,根据子女民族成分可跟母亲填报的政策规定,故其他姓氏的蒙古族逐渐增多。 蒙古族有自己的文字及语言,文字为蒙古文字,初创于成吉思汗时代,是一种很便于书写的拼音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古语支。文山州蒙古族长期与汉族杂居共处,通用汉文、汉语。文化特征不突出,与当地汉族或者其他少数民族相近。 文山州境内的蒙古族以农业为主,世代耕田种地,少数人从事其他职业。因此,文山州境内的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也因生产方式的不同而与北方蒙古族有很大差异。 - 23 -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大会、马奶节等。文山州的蒙古族节日与汉族相近,只有部分地方的蒙古族每年农历六月过“祭草原”节,在“祭草原”大典中为纪念故土,用茅草拴在树上,祭坛面对北方,表示不忘草原,不忘家乡。 蒙古族的服饰、饮食和婚姻、丧葬习俗都很有特色,民族禁忌很多,艺术文化生活非常丰富,素有“音乐民族”、“马背民族”之称。然而,文山州蒙古族长期与其他民族杂居,且居住分散,长期从事农耕,蒙古族自身的传统文化习俗与当地的汉族相近,体现不出北方草原民族的特质。 白族简介 白族源于我国古代氐羌族群,云南白族的先民史称“氐僰”、“清僰”、“叟”、“白蛮”、“爨氏”等。文山州的白族主要聚居在丘北县境内的马者龙,文山、马关等县有少量分布。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州白族人口总数为 9130人。 白族自称“白子”、“白伙”、“白尼”,“子”、“伙”、“尼”白语意即“人”,“民家”为他称。1956年,根据白族人民的意愿,采用“白族”这个称号作为族称。白族多聚居山川平坝地区,村寨多建在平地或依山傍水地带,山川秀丽、环境优美。村 - 24 - 舍十户、上百户不等,多为聚居,也散杂居于其他民族村寨。耕种水田、旱地,种植水稻、麦、粟、黍、豆、薯、辣椒等,精耕细作,善于经营。 文山州白族有自己的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白族在早期有用汉字记白音的文字。白族语中汉语成分较多。近代,白族全部使用汉文字。大多数白族人通晓汉语。汉文一直成为白族人民传播思想、文化的工具。 白族民间文学十分丰富,以民歌、传说、故事、寓言等为表现形式。流传的有《开天辟地》、《大芨树》、《果松大树》、《犀牛垭口》、《大白龙》、《小青龙》、《独眼龙》、《水围寺》等,形象鲜明,语言优美,情节感人。民间歌谣有劳动歌、习俗歌、情歌、生活歌和时政歌等。情歌精巧工整,清新含蓄。民间有独特的音乐、舞蹈、演唱等形式。庙会道场演奏的洞经音乐古朴典雅、庄重肃穆。雕刻、绘画工艺源远流长。古代就有了高超精湛的技艺。宋代丘北县马者龙白族火葬套罐陶瓷工艺,明代马者龙地藏寺石雕碑刻,清代的庙宇建筑及壁画、彩塑、匾额楹联、门楼斗拱、木石雕刻工艺等,造型别致,栩栩如生,技艺精湛,巧夺天工。白族节庆甚多,几乎每月都有,其中有不少的节庆与宗教活动关系密切。主要是春节、正月十六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太平节等。近几年来,每年春节期间,丘北马者龙都要举行隆重的太平节活动。 - 25 - 文山州的白族服饰,男装着对襟布衫,缠黑色头帕,下身穿宽裤。男性老人多穿黑色或青色,中青年男性为蓝色、浅蓝色、灰色、白色。男性老人缠黑色头帕,中青年男性多不缠包头,也有少数缠包头和戴瓜皮小帽。妇女装束,上着蓝或银灰色右开襟宽短袖布衫,下装为黑色或靛青色长裤。上衣襟右端和袖子,滚镶黑布条,嵌白边装饰,黑布扣银纽子,还有挑花的活动小筒袖接套在短袖下面,俗称“假衣袖”。另有一种肩围青色,腰摆灰白色的两色衫,谓之“喜鹊衣”。这种款式多为青年妇女穿着,行步洒脱,宛如喜鹊。未婚妇女垂发辫,已婚妇女挽髻别银簪。中青年妇女系红花嘴、桃花带、银链扣的深色围腰,缠白脚带,胸前佩戴银三须和一块别致的挑花手绢,头戴黑包巾,耳吊银环或有须的银坠子,手戴银泡珠、银圆手镯。 仡佬族简介 文山州内的仡佬族人口较少,迁徙流动较大。1984年前归系在彝族内。1984年9月,州政府批准恢复仡佬族的民族成分。全州仡佬族主要居住在麻栗坡县,砚山、富宁县有少量分布。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州仡佬族人口总数为1787人。 - 26 - 仡佬族是古代“僚”的一个分支,大致经历了濮、僚、仡佬三个发展时期。清初,仡佬族开始从贵州省迁入文山州,并陆续迁入广南、麻栗坡、富宁、砚山、马关等县定居。 仡佬族的称呼有“鸠僚”、“山僚”、 “仡僚”、“葛佬”、“仡佬”等,自称为仡佬、图里、牙克、哈佬等。 建国前的仡佬族统称为“仡佬苗”,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仡佬族。按其服饰的不同色彩有白仡佬、青仡佬、红仡佬、花仡佬等之分。 仡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没有文字,通用汉语,与壮、苗、彝等民族杂居的能讲杂居地民族语。 仡佬族有丰富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一直被视为是“下里巴人”的“俚俗”制作,因为独特的艺术内涵和艺术形式,在仡佬族地区广为流传。流传在麻栗坡县一带的有《兄妹造人间》、《花子闹寿席》、《守玉麦》、《小勇杀大蟒》、《金毛狗》、《敬牛节》等。除口头讲述民间故事外,也喜欢唱山歌抒发感情,流传在富宁一带的有《诉苦歌》、《打牙歌》、《追婚歌》等。 仡佬族男女都喜欢跳传统的“弦子舞”,风格大体与彝族仆支系的相似,但又有仡佬族的特色。 弦子舞的内容有小钩脚、三步弦、大摇摆、老牛擦痒、蜻蜓点水、前三后一、小马摇铃、栽秧步等动作。仡佬族除了喜欢“弦子舞”之外,还喜欢吹萧、拉胡琴等乐器。妇女喜欢刺绣,为传统工艺,图 - 27 - 案手法古朴、夸张,别具特色。 仡佬族有丰富的传统竞技活动,春节期间在村子里支木秋作戏,打陀螺等。 仡佬族大部分居住在山区,少数与其他民族杂居于平坝河谷地带。过去住房比较简陋,以土舂墙或竹篱做墙壁,茅草作屋顶。现在住房大为改善,多数已住宽敞的土林、砖木结构房。 仡佬族一般以玉米为主食,少数生活在坝区的以大米为主食,兼食荞子、红薯和各种豆类。平时一日两餐,农忙或节日时一日三餐。饮酒、喝茶、吸烟筒是仡佬族男女的生活习惯。仡佬族村寨喜欢种桃树、梨树、李子等果树。蔬菜瓜果,自种自食,自养鸡猪食用。 妇女头顶以青色线绳扎头发,戴绣花垂肩帽,上穿短衣,披青布袍,着统裙,脚穿钩尖鞋。男子上衣分为两种,一种是长衣斜襟,纽扣在右边,一种是短衣对襟,纽扣在胸前。下穿宽裆裤,头包布帕,赤足或穿草鞋。 现今仡佬族服饰已经逐步汉化,虽然民间还保留少部分传统服饰,但已无人会缝制。 仡佬族的节日有春节、农历正月十四或十五、农历三月三以及清明节等节日。 仡佬族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忌讳扫地、挑水、倒水、骑马、做农活、做针线活、煮生食物。正月间不准在家烧粑粑吃。农历二月间,择日祭祀雷神、风神和雨神。逢“戌”日不 - 28 - 许动土。已婚女子不参加祭祀活动,忌讳上别家的楼。产妇不满月,不准出入大门和堂屋。家有产妇或伤、病人,忌讳外人进家。 仡佬族全部实行棺木土葬,不立碑。老人死后,用5-7床麻布作垫盖,姑娘拿的作盖布,媳妇拿的作垫布。死者衣服上的纽子完全拆除,用麻线系在腰上,死者有多少岁就系多少根。男子死后剃光头,妇女死后发梳成髻。出殡时不丢“买路钱”。长辈死后,晚辈还要在灵前用仡佬语唱“孝歌”,出丧前,必须请一个本族巫公诵开路经,引导死者灵魂回祖籍“归宗”。 - 29 -
/
本文档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世居民族概况(无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