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六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六篇

2022-03-29 7页 doc 90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机构认证

is_079788

助力你成功的每一步!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六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六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1  1、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9页的例题2.  2、教材所处地位  圆环的面积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为了日常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准备。教材第69页例2是求圆环的面积。教材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求圆环面积是利用外圆面积...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六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六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1  1、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9页的例2.  2、教材所处地位  圆环的面积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为了日常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准备。教材第69页例2是求圆环的面积。教材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求圆环面积是利用外圆面积减去内圆面积的面积。  3、教学目标:  (1)、认识圆环的特征,掌握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合理地进行计算。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概括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教学重点:圆环面积公式的推导。  5、教学难点:圆环面积公式的应用。  二、说教法  1、讲解法2、讨论法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学法:1、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的教学,培养逻辑能力。2、通过指导看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为新课做准备  1、口算:  3242528292202  261075  2、思考:  (1)圆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怎样计算?二者有何区别?  (2)求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这部分知识在本单元学过,学生虽然不感到陌生,但也可能出现回生或遗忘。这样通过复习提问,从而唤起学生的回忆,也为下面的新课打下基础。  (二)谈话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复习了圆的面积计算,这节课我们学习圆的环形面积。板书课题:圆环的面积。  (三)新授  教学例子,讲清算理和方法。  1、教学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6cm。它的面积是多少?  已知:R=6厘米r=2厘米求:s=?  3.14623.1422  =3.1436=3.144  =113.04(平方厘米)=12.56(平方厘米)  113.04-12.56=100.48(平方厘米)  第二种解法:3.14(62-22)=100.48(平方厘米)  教学此例时,教师可以根据题意准备实物或教具(一个圆中间可以取出一个同圆心的小圆),通过演示,使学生明确,求圆环的面积就是用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如果是分步计算,先分别求出大圆面积和小圆面积,再求出圆环的面积。当要求列综合算式时,学生可能会列出教材上所给的两种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可以通过什么运算定律互相转化,引导学生在计算圆环的面积时,尽量使用简便算法,可以减少计算量。  2、小结: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S=R2-或S=(R2-r2)  3、完成做一做: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m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四)巩固练习。  巩固新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过程,这一阶段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阶段。因此,我们要加强训练适当练习,确保学习效果。  1、学校有个圆形花坛,周长是18.8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  选择正确算式  A、(18.843.142)23.14  B、(18.843.14)23.14  C、18.8423.14  2、环形铁片,外圈直径20分米,内圆半径7分米,环形铁片的面积是多少?  3、课堂小结。  (1)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2)求圆的面积时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有几种情况?怎样求出圆面积?  已知半径求面积S=r2  已知直径求面积S=()2  已知周长求面积S=()2  (3)环形面积:S=(R2-r2)  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环面积的求法,同时也便于检查教学效果。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课本P70第4、6、7题。  板书设计:  圆环的面积  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6cm。它的面积是多少?  已知:R=6厘米r=2厘米求:s=?  3.14623.1422  =3.1436=3.144  =113.04(平方厘米)=12.56(平方厘米)  113.04-12.56=100.48(平方厘米)  第二种解法:3.14(62-22)=100.48(平方厘米)  小结: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S=R2-或S=(R2-r2)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2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分数的乘法》是二期课改教材中六年级第一学期《分数的运算》一节的内容之一,是在学习分数的之后,分数的除法之前的一节内容。它既与整数的乘法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期进一步学习分式的乘法的基础。但在学习这节内容前,教材中没有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内容作过详细介绍,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增加了“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内容,以便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再通过学生自我探索、观察、归纳得出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公办中学的一个普通班级,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能力也还有待加强;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喜欢动手操作,但思想不易长时间集中;有30%的同学基础相对薄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  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确定及其依据  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是新课标提出的三位一体的目标,结合这样的要求,我对本节课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和探究,探寻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并利用法则进行分数乘法的运算,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难点:对于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的理解。  虽然教无定法,但我认为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关键是要得法,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层层设疑、讲练结合的教法和让学生自主操作和探究的学法进行本节的教学。  三、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双基落实知识应用五个环节  四、教学过程  (一)探索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即神舟五号飞上了太空,今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又实现了两人多天的飞行梦想。这是让我们感到非常自豪的事情。(此时提出问题)神五当时在太空飞行的时间是21小时,而神六在太空飞行的时间是神五飞行时间的倍,你能计算出神六在太空飞行的时间吗?  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水平,能够很快列出算式,那么如何进行计算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出课题——《分数的乘法》  (说明这里只是提出问题,而不解决问题。)  为了探索分数的意义和法则,让我们先探索的意义,并观察它的结果。  教学准备:给每个同学准备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纸片3张,表格一张,颜料笔,直尺  教学流程:  引导  操作填表  观察  归纳  “数→形→数”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1.引导学生探究的意义  (1)先画出。如图,取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将一边5等分,取其中4份,涂上黄色。  (2)黄色部分是原正方形的,将“”看成一个总体,再在正方形的另一边3等分,取其中的2份,涂上绿色,显然黄绿色部分就表示  (3)为了求出紫色部分占整个正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故考虑延长横向的分割线(启发学生回答)。再从整体观察,正方形被分成了15等份,黄绿色部分占了其中8份。  2.操作填表  采用上述方法,让学生通过绘图计算、,并口述求解过程,(让每一位同学动手操作,在自主探究中寻找最后的结果),并填好表格。  3.观察列式结果  4.归纳:  分析过程和结论,探索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法则,这里,我主要是先让学生表述它的意义和法则,接着老师归纳总结,然后让学生看课本。特别强调用字母表示时分母不能为零,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看书的习惯。  (二)以知识为载体,落实双基。  例题1计算:  (1)(2)  解(1)(2)  说明:选这样的例题主要是给学生讲清通解和优解的问题。即直接应用法则,分子相乘的积作积的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积的分母,然后再把积进行约分,这是通解,对于(2)若先约分再计算则是优解。接着布置4道练习题,有目的的请对于同一道题而采用通解和优解的同学到黑板板演,进而强调先约分的优越性。  练习1:计算:  (3)(4)  接着进行变式训练,即把例1中第1小题改成,和问学生该如何计算?  设计说明:这样提出问题,使环节与环节的联系比较自然,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由学生猜测,讨论并验证从而总结得出整数乘以分数的法则。即把整数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从而化为分数乘以分数,针对我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所以本节课这个地方我主要还是面向全体学生,即要求学生做题时把整数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等学生熟练后,再不做这样的统一要求,对于出现带分数的`乘法,则应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然后安排一组小练习,练习的内容就是上面的三个例题的类型,先出口算题,即让学生把每题的答案直接写在本上,对于个别学生则放宽要求,可以打草稿,然后根据学生做题的具体情况,如果还有学生有困难,则把口算题中的数据改动一下,作为抢答题,再次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第2题是笔算分必做和选做。选做题主要是照顾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我只报答案,如果学生有困难,课下在单独解决。目的是产生脚印,起到巩固的作用。最后进行统计,归纳有目的的进行个别题的讲解。分页标题#e#  (2)然后把开头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  思考:展示图片:这是一架美国最新研制的超音速飞机,它的飞行速度是1.2万千米/小时,而我国最近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太空的飞行速度是它的倍,你能计算出神舟六号在太空的飞行速度吗?  师生共同小结:  (1)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  (2)通解与优解  (3)计算过程中带分数要化为假分数,结果是假分数的应化为带分数  作业:练习册习题《分数的乘法》  说明:这节课我感觉设计的比较满意的地方是:  一、从学生身边熟悉的问题出发,提出问题;  二、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三、选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落实双基;  四、借助思考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注重了数学的应用和德育的渗透。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3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中的实践活动课《节约用水》。  一、课前分析  1、教材分析  《节约用水》一课是结合前面学过的量的计量、统计等知识设计的。旨在通过测量等操作活动,一方面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科学地认识日常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问题,让学生通过学习积累节约用水的方法,加强环保意识。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能够了解水的用途,在他的生活经验中对水资源的缺乏与保护也有简单的了解。但从孟州的环境来讲,学生没有看到缺水的地方,因而对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水,每天需要多少水,目前水的匮乏已经到了什么程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学生并没有比较系统地了解和理性的认识,因而在本节课中,关键要引起学生对缺水问题的关注,让学生通过学习,自觉树立节水意识,倡导节约用水,感染身边人节约用水。  二、我的思考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大致确定为:  1、以小见大,通过一个小小的“漏水的水龙头”用数据折射出浪费的大问题,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联系孟州水资源现状将学生置身其中,引导学生自主展开对孟州水资源现状的研究,并在交流对话中增强孩子们的节水意识。  3、借助多媒体将孟州的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用水情况整合进课堂与孟州淡水资源进行对比,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水资源的匮乏,从而让学生自觉树立节水意识。  1、说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思路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个小小的“漏水的水龙头”,用数据反映出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从小培养“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我将用数据反映出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和能力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将综合运用知识分析数据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2、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调查周围浪费水的情况,收集节水措施  教师准备:、自制水龙头和量杯(每组一个)、水  3、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将以活动为中心,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主要采取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课堂展练等形式,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教法与学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落实思考  (一)图片欣赏,引发感受  1、在此环节中我先让学生欣赏一组图片,让学生领略水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由此告诉学生水是生命之源,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水的滋养。  2、人们常用为蓝色的星球来形容地球,那是因为地球表面71%都是水,这么多水为什么还要节约用水呢?此问题一出,立即引发学生兴趣,课前资料准备充分的孩子跃跃欲试,急于告诉大家:“地球表面的这么多水中仅有2.6%的淡水,可供饮用的淡水少之甚少仅占1%”听了这个介绍你有什么想法?通过谈感受初次让学生感知水的可贵。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中浪费水的情况进行考察的兴趣。  (二)、交流探究,震撼心灵  1、水资源如此珍贵,我们的周围有浪费水的情况吗?学生根据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谈现象,谈感受,在生生交流中,学生自觉树立节水意识。  2、做漏水试验,记录1分钟滴水量是多少毫升,填写实验表。  水龙头1分钟滴水量  通过实验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过程,并引发思考“每个水龙头漏水的速度不同,用什么数来代表这些水龙头漏水的平均水平呢?”这一问题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统计知识选择恰当的统计量进行统计。  3、对整理的数据进行分析  (1)计算1小时,1天,1年的漏水量  漏水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多。这样的对比可以加深学生对节约用水必要性的认识。  (2)根据分析的数据,继续利用平均数进行推断:我们学校有几个水龙头漏水?根据这个比例计算全国大约30万学校使用自来水,全年大约要浪费多少吨水?(1立方米约重1吨)按照孟州水价2.5元/吨,一共多付多少水费?如果每人每年用30吨水,这些水可供多少人用一年?全孟州约37万人,这些水可供全孟州人用多长时间?通过联系孟州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数据分析: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到孟州水资源总量约为1.90亿m3(1m3的水约重1t),孟州市约有37万居民,如果按每人每年用水30吨计算,这些水大约可供人们用多少年?(孟州水资源污染网络报道链接和缺水图片介绍,如果不能做到环保、节约孟州也会出现这种状况)通过分析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和震撼人心的图片叩击着孩子们的心灵,再次体现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三)结合现状,反省整改  1、数据带给我们的震撼尚在眼前,节约用水势在必行。结合周围的浪费现象进行讨论,探讨有效的节水措施。让学生自觉树立节水意识,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水资源。  2、介绍节水措施  (四)拓展延伸,总结建议  1、国家对水资源的重视  (1)介绍世界水日  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我国纪念20xx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2)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单位和个人有节约用水的义务。  2、课已终意未尽通过谈感想谈收获,增强孩子们的节水意识。  3、以“节约用水”为专题,制作一份手抄报。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数学活动在育人方面的功能  四、说板书  节约用水  我的板书简单明了,以小见大,用数据折射浪费的大问题。一滴水虽然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不容小视。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让节水成为一种习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4  一、教材分析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圆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行后所要认识的小学阶段的又一种图形。学生认识圆应把握它的特点,借助多媒体使学生体会到圆所蕴涵的美学特征,本课教学针对的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已初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逻辑推理的能力,特别是结合多媒体教学使这成为现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多媒体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平台。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本课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学情和设计理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在知识目标方面,使学生认识圆的个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和画圆的方法,在技能目标方面,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熟练掌握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在情感目标方面,我通过生动画面,图象,演示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圆的存在与作用,感受其神奇与蕴涵的美学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目标设置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多媒体演示及动手操作认识圆的圆心、半径及直径,掌握圆的特征,教学难点:掌握圆的特征,能熟练的画圆。  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课的目标设置和重点难点特制定教法:以学定教,综合探究如情景陶冶法,学法是顺学而导,互助学习如师生互动学习法等。  四、教学流程  首先我通过传统节日中秋节引入圆形的概念,又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创设情景,展示生活中中随时都有圆的存在,让学生感受到圆的神奇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的导入到新课之中.然后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的圆形纸片上动手折一折,确定多条折痕都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选择其中一条折痕,沿折痕画下来,分析这条折痕的特点,得到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从圆心向圆上画一条线段,给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  其次,我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此时我会播放课件:在同一个圆里:你能画多少条半径?量一量这些半径都相等吗?你能画多少条直径?量一量这些直径都相等吗?直径和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实际动手画一画,量一量发现圆内的所有直径都相等,有无数条,半径也都想等,有无数条,计算发现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同时用多媒体以旋转两条半径得到一条直径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分析发现直径是半径的两倍,推导出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再次,我会在认识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的基础上在向外延伸:如何才能既准确又方便地画出一个圆呢?先认识圆规,然后自学圆的画法并分组尝试画圆,一半的学生画半径是2cm的圆,另一半的学生画直径是4cm的圆,接下来我会让学生谈谈画圆的基本步骤及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指出直径4cm也就是半径2cm。最后播放课件圆规画圆的过程得到巩固。  最后,我根据以上所学的内容,为学生准备了两大习题,来加深所学的知识。一块是判断题和选择题,巩固对圆的圆心、半径及直径的认识。另一块是运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如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以及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加用心。  本课设计把多媒体下的探索学习和认识活动整合,让学生在发现中研究,在研究中创造,使发现与创造成为数学课堂的主旋律.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和做法,如果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在坐的各位评委和老师们多多指教,谢谢各位评委!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5  一、说教材  本单元是学生接触不确定现象。结合“抛硬币”游戏过程,体会落地的硬币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是不能事先确定的。进而通过“摸球”试验,体会有的试验结果是一定发生的,有的是不可能发生的,有的是可能发生的。  教学目标:  1、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不是确定的。  2、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二、说教学方法  本单元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观察法和动手实验法。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初步体会动手实验法探索新知识的有效途径。  三、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  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引入本节内容的学习。(教师)生活中有些事情的结果无法确定,所以人们常用“可能”这个词来描述。  (二)探究新知  例1、例2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有些则是确定的。因此,可以让学生亲自做一做  教学例1时可以让学生先猜“抛一枚硬币,落地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朝上?”“亲自抛一抛,验证猜想,最后用“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来描述这一现象。  教学例2时,可让学生依次摸球得出结论再进行分类。  例3应先让学生进行猜测,然后进行分析和推理,最后列举出这场足球赛的3种可能结果。  教学中注意有序地列出随机现象的所有可能的结果,从而培养学生的猜想、分析及推理能力。  (三)课堂练习  课堂活动及练习题1、2、3。  (四)布置作业、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6  一、教材分析  《扇形统计图》这一内容选自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想象的能力,受到科学观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扇形统计图进行有效的分析。  教学难点: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四、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统计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知的。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知道他们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对比,自然生成新知识点。  五、教学法分析  1、本堂课力争做到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传授知识”转向“引导探索”,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领导者。”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参与知识的构建。  2、“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从创设情境、探究学习一直到应用巩固等环节,处处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不仅在学数学,也在用数学。  3、运用尝试法。尝试的方法属于实践探究式教学,探究学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思考,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并合作交流。  六、教学流程分析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学生说喜爱的运动项目现场进行统计制成条形统计图这一环节使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  (二)对比分析,生成新知  1.观察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说说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3.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4.生成扇形统计图(教师利用课件,直接由条形统计图生成扇形统计图。)说说2个统计图有什么异同?引导学生观察从扇形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学生根据直观观察,发表见解)  5.根据统计图上表示的情况,你对我班同学有哪些建议?  6.根据刚才的学习,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在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多媒体现场直观生成扇形统计图,使学生通过实际感受和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对比,对扇形统计图有了初步认识。同时说明了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知识应用,解决问题  1.牛奶中的数学问题  (1)观察:这个扇形统计图与例题的扇形统计图的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2)计算牛奶各种营养的含量。  (3)教育学生养成每天喝奶的好习惯。  这一环节使统计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数学应用能力。  2.智慧闯关  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欲望,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课改理念。同时结合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四、总结概括,拓展应用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请你欣赏: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扇形统计图,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3.课后作业:请你当统计员:统计家中每月的生活费支出情况,制成扇形统计图。再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课后的实践活动,将学生的目光引向现实的生活中,使课堂上的知识具有更深厚的意蕴。接下来为精选推荐部分,以备不时之需!可任意删改!推荐一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集锦九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集锦九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用了大量篇幅来描写人物的语言,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体会,特别是父亲的两段话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应引导学生反复研读有关语句和段落,透过字面体会人物的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如在体会父亲教育“我”的第一段话时,可引导学生想一想:你可以给予他人哪些东西?为什么说给予别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最珍贵的?让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在理解有关父亲的第二处语言时,可引导学生思考:第二处语言与第一处语言有什么关系?最后把父亲的这两段耐人寻味的话连贯起来体会父亲崇高的思想境界。教学时还应引导学生按照提示语的要求,找出含有“骄傲”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进行体会,从而深刻感悟“我”和女儿温迪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法  1.器官捐献是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课前可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或调查周围人们对捐献器官的认识、态度,了解为什么会有人反对或不愿意捐献器官,为学习本课做好准备。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应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要让学生先读提示语,把握阅读要求;然后初读课文,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内容;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和段落,并在旁边做上简单的批注。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3.教学时应特别注意朗读的指导,朗读要贯穿教学的始终。课文所表达的情意深厚,应注意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人物的心情,读出人物的感情。可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分角色进行朗读,读好人物的对话。  4.在自读自悟、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试着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并谈谈自己从这些人物的言行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有什么感想,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进一步加深体会。  5.课后可让学生进一步搜集、整理资料,通过写倡议书或办板报的形式向人们宣传捐献器官的意义。  三、说教学过程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永生的眼睛,相信同学们学习之后一定会对器官移植产生新的看法。  2.检查预习情况:轮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3.仔细阅读,边读边把令你感受很深的句子画出来,想一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比一比哪个小组最会学习。  5.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进行研读:分页标题#e#  研读重点:文章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为题?  研读重点:父亲教育“我”的两段话。  a.投影出示: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悟:你可以给予他人哪些东西?为什么说给予别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最珍贵的?  b.投影出示: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引导学生讨论:第二处语言与第一处语言有什么关系?  c.把父亲的这两段耐人寻味的话连起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悟。  研读重点:含有“骄傲”一词的句子。  a.引导学生说一说谁为谁感到骄傲,为什么感到骄傲,从中体会到什么?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6.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并没有结束。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故事原文的结尾,读后交流自己的感受。(出示投影)  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大胆评议,深化感受  1.评价人物:文中的一家人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评价作品:你认为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是否还有不足,应如何修改?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篇2  《**的爱》这篇课文是篇阅读课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不正是邱学华先生创立的尝试教学法精华吗!所以我根据新课程标准,把尝试教学法充分运用到了这课的教学中来,制定了以下教学思路。  一、建立尝试小组,创设浓厚自主学习气氛  一个班人数一般在四、五十人,如果采取学生轮流回答问题的方法,一节课40分钟每名学生一分钟的发表意见的时间都享受不到,又何谈自主学习呢?这只能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为了改进这种被动局面,我按照学生的座次、学习状况以四人为单位成立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小组长,组织大家学习,让每名学生都得到锻炼。  教学《**的爱》这课时,学生质疑、解惑、扩展训练,都先放在小组内讨论,让每名同学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由组长记录集中小组的意见在全班进行交流,最后评选出最佳学习小组。人人都是课堂的主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空前高涨。  二、尝试质疑问答,鼓励自主发现解答问题  邱学华先生创立的尝试教学法,主张“先学后教,先讲后练”,正是着眼于让学生“知不足,而后再学”;让教师“知困,然后再教”。尝试教学法改变教学中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被动的现象,真正实现了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为教学的主导。尝试教学法倡导在教授新知识时,先让学生大胆尝试,解决能自己学会的内容,发现不懂的地方,然后教师在就学生的质疑进行讲解、点拨,学生面对的是自己疑难的问题、渴望学到的知识,精力会更集中、思维会更活跃。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这种先愤后启,先悱后发的方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1、质疑,初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初读课文主要以小声读课文为主,指导学生寻找不懂的字、词、句,用“-------?”标出。以各学习小组为单位提出不懂的问题,先在组内讨论,(能解决的就在组内理解)然后在全班提出,教师板书不懂问题,理清头绪,存下疑问,激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的爱》一课学生提出的问题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不懂的词语:湿透、遮、滴落、亲吻、脸颊、一类是不懂的句子:为什么**的爱是清凉的风、遮雨的伞、滴落的泪、甜甜的吻?  2、解惑,再读课文理解不懂问题。课程目标的阶段目标要求低年级学习默读,默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再读课文要以默读课文为主,指导学生带问题阅读,在反复阅读中进行理解。读完课文,小组交流,解决一部分疑难问题。然后全班交流,解决初读时遗留的问题,教师可适当进行点拨。  《**的爱》一课词语比较好理解,学生自己弄懂。大部分词要以结合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利用直观演示,如:额头、脸颊让学生自己演示给大家看。比较难以理解的句子,留待精读课文时理解。  3、存疑,精读课文深刻理解。学生通过质疑问答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要放到精读课文时理解了。首先把遗留问题归类,看一看这些问题都集中在那几段中。然后重点读一读有关温湔页龃鸢浮?  《**的爱》这一课,为什么**的爱是清凉的风、遮雨的伞、滴落的泪、甜甜的吻,这几个问题比较难理解。在指导孩子们看图、结合生活实际尝试理解了为什么妈妈拿着扇子衣服还湿了?为什么妈妈拿着伞自己还被雨水打湿了衣服?妈妈摸着我滚烫的额头,为什么哭了?学生对有疑问的四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尝试扩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在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之后,应把握住时机,扩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动口、动笔、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我为《我**的爱》一课设计了以下三个扩展题:  1、想一想,说一说。说一说你的妈妈对你的爱。可以引导学生仿照课文诗歌的结构,说一说妈妈对自己的爱。例如:一个很冷很冷的夜晚,妈妈为我盖好被子,穿着睡衣的她冻得直打哆嗦,啊**的爱是温暖的棉被。  2、写一写,评一评。制作一张带有你和妈妈合影的贺卡,写上你对妈妈要说的话。例如:祝妈妈身体健康,妈妈谢谢你,妈妈长大我要报答您的养育之恩。  3、议一议,做一做。小组讨论应该为妈妈做些什么,把讨论结果记录下来,全班交流。例如:帮妈妈做家务,母亲节送给妈妈一束鲜花,好好学习不惹妈妈生气。  四、创设朗读佳境,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情朗读  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也是一种讲究咬音吐字、表情达意的言语艺术。所以朗读训练要到位,就必须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言语形式。学生的朗读之所以往往达不到要求,根本原因在于对课文的领悟不深。所以我就在学生理解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忽略技巧指导,重视感情渲染,这样学生的朗读感情自然,不生硬。  《**的爱》这篇课文是首诗歌,语句非常优美。尤其是前三节,让人十分感动。在学生理解了妈妈对孩子的无私之爱后,给学生配上舒缓的音乐,屏幕上出现几张学生与妈妈亲密的合影。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自己最受感动的一节进行朗读,学生朗读起来感情自然而然就流露出来了。分页标题#e#  在这一节课中,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运用尝试教学法,加以多媒体课件,培养了学生自主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篇3  教材分析  《藏戏》一文系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它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颇具文学色彩。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语言积累、阅读能力上已有一定水平,但受限于经济文化条件,孩子们眼界尚不开阔,文化风俗、地理人情了解博度不够,而阅读习惯(方法)、独立阅读、个性阅读这些方面尚不成熟,仍待加强,因此教学本文,须借助一些媒体资源,丰富学生对藏戏的文化内涵的感受和把握,以期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三、本课的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旷野、赞叹不已、随心所欲”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动形象的表达。  在教学中我根据这篇略读课文的特点,设计了如下五个环节:1、课前引导学生利用站搜集资料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4、自主研读、感悟体会;5、拓展阅读、延伸主题。怎样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巧妙整合呢?我根据本课教学思路的需要选择有效支撑手段,我诊断出以下五个整合点。  (一)、利用站、丰富学习资源  通过学生在网站上自主查找、搜集资料,讨论交流、整理资料。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尊重学生多样性的选择,提高了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环节安排在课前预习部分。课前我让学生利用站搜集有关藏戏的图片、藏戏的知识介绍等,并将学生搜集到的图片等资料融入到多媒体课件中,拓展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信息来源,也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了知识铺垫。  (二)、播放视频、激发学文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因缺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感性材料而难以展开抽象思维活动。视频在吸引学生注意力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方面,具有其它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一整合点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视频资料的呈现,让学生在欣赏中产生更真切、更丰富的体验,情感得到熏陶  课堂伊始,学生先汇报了搜集到的藏戏的资料,但对藏戏这一古老的戏曲形式,还没有感性的认识。我及时播放了一段藏戏视频资料片。以直观的方式进一步感知藏戏的独特魅力,这些影音画面,大大增强了语文课堂的新鲜感和吸引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图文并茂、增强感性认识  多媒体图片和文本的有效结合,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使原本苍白、乏味的文字变成了多元的冲击波。让学生更直观更真切的感受到文字描写的内容,达到其它教学手段不易取得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在学生自主研读藏戏特色之一:戴着面具演出时,通过文字的自读自悟,学生了解到藏戏表演者所带面具,具有多样、夸张、形象鲜明的特点。此时我利用多媒体出示学生和我共同搜集的精美的藏戏面具图片,让学生更直观更真切的感受到藏戏面具的特点,这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学生看着这一幅幅藏戏面具图片,更深入的体会到藏戏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的特点。这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藏戏的认识。  (四)突显重点文字、提升认识’  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学生学习文本的方式,多样地呈现出课文的内容,利用色彩对比可以醒目的突出重点语段。使学生在朗读、理解与表达中,认知得到发展,情感得到陶冶,语言得到训练。  在回顾开头、体会写法这一环节,我利用多媒体醒目的出示如下文字: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师生配合朗读,体会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和运用排比式的反问句式,字里行间表现出的对拥有藏戏的自豪感。这样的呈现方式更新颖,既避免了久读课本上文字的乏味感,又突出了训练的重点,在读、品、悟中,提升了对藏戏的认识。  (五)、视频链接、拓宽视野、升华认识  发挥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优势,使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跨越时空界限,使语文学习更具开放性,认知得到发展,情感得到升华。  在拓展环节,我播放其他地方戏曲的视频,让学生猜一猜。使学生更感受到祖国戏曲艺术的丰富,文化内涵的深远。回归到本单元的专题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民风民俗都独具魅力,从而使学生对中华民风民俗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  :  本课教学,充分关注学生学情特点,改变固定、封闭、单调的传统教学模式,借助网站、视频、图片等媒体资源,丰富学生对藏戏的感性认识,在理脉络、读文本,品词句中强化感受,升华认识,引导学生深刻体悟藏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激发情感,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快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篇4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一理念,本课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疑、自悟。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老人与海欧》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九册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文字流畅、舒缓,讲述着人与动物的感人故事,牵动出人与动物的真挚情感,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动人画面。  2.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根据课前预习要求在阅读中思考、做批注,并能抓住感受深的词句发表自己的看法。知道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辅助理解课文内容。  3.设计思路:本课文情浓厚、真挚感人,在教学时大胆取舍,活用教材,紧抓情线、层层深入:1、由动作悟鸥情,引疑问2、看老人举动,忆温馨、知不舍3、看外貌,结合资料,知不易4、再看鸥情,明情理5、续写诗篇,情绵远。抓重点词句,品重点段落,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亲情之美,感悟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三、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浓厚感情,感受到动物是有灵性的,是人类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每一份感情,都能得到它们的回报。  四、教学重点:抓住老人的外貌、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浓厚感情。  五、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六、教学过程  (一)、悟鸥情,引疑问  1、齐读课题,出示学习提示:快速默读课文15、16自然段,想:安放老人遗像时,海鸥有哪些意想不到的举动,你体会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2、反馈交流找到的句子。  3、重点体会16自然段的“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上方,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这两句话,抓住“轮流”、“瞻仰”、“肃立不动”“白翼天使”体会海鸥的伤心与对老人的依恋。  4、带着自己的体会,自由读读  【教学意图】:通过品味朗读,让学生抓住鸥群的动作体会它们伤心与不舍的同时又会心存疑问“是什么让海鸥有了如此意想不到的举动?”从而引出老人对海鸥的爱。  (二)看举动、知不舍看外貌、知不易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画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并作简单批注。  2、班内交流:此处,孩子们的感触会有所不同,交流是可以打乱课文顺序,谈清自己的体会,随品随读。在品读时注意抓住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加以体会,在学生汇报时,随机点评追问“你找的是描写老人的什么?描写动作的语句还有那些?这样对老人神态、  外貌、  动作、  语言的描写有个归总。  预设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老人给海鸥取了名字,“亲昵”地叫着它们的名字,边喂食边聊天;“太阳偏西”,海鸥即将飞离,老人眼里满是“企盼”;要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让学生真切地体会老人对海鸥的情感。  3、  重点体会第三自然段老人喂食的画面:  出示课件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cuō)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想:老人喂海鸥时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学生读书思考,是引导学生画出关键词语加以体会。)  师:正是老人细致入微的关心和爱护,才使得鸥群吃食的场面成了一道让人驻足的风景。有感情朗读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有声有色的乐谱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师:让我们带着想象读出这有声有色的画面吧!看着这有声有色的画面,你想说什么?(真美,我也想去看看,希望时间停止在这一刻)  【教学意图】:这声,这色,谱成了一曲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乐谱。这样的设计学生不仅深化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也发展了想象的思维和语言,起到了事半而功倍的作用。  4、出示课件(师生合作读:可是,老人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学生读。)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它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教学意图】:在孩子身心都沉浸在老人与海鸥之间和谐、其乐融融的美好瞬间时,老师告知老人走了。瞬时间的失落与海鸥不谋而合,再读海鸥祭拜老人的段落,感情真实。这样既理解了前面的疑问,又让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谊紧紧相连。  5、出示课件:老人外貌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tuì)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引导学生抓住三个“褪色”谈感受,有感情朗读。  老人何止是衣着简朴阿!出示资料。  出示课件  被昆明人称为“海鸥老人”的吴庆恒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是他唯一的寄托。每当红嘴鸥“驾临”,老人天天徒步十多公里进城给它们喂食,和它们嬉戏,风雨无阻;老人每月三百零八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惜买给海鸥,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钱一包的金沙江香烟。他与红嘴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以至于他能将水中的海鸥一只只叫上岸,其中就有“独脚”,有“老沙”。在老人生命的最后时光,老人最牵挂的依然是红嘴鸥。  学生谈体会,再读老人外貌的语句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tuì)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老师接着导读:就这样衣着老人十多年来,一到冬天,每天必来。  出示课件(可是,老人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学生读。)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它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教学意图】:以外貌为突破口,引出资料和课文内容,让孩子们了解到老人对海鸥的是如此厚重,再读海鸥对老人之情,必会升华。  (三)、再看鸥情、印心迹  顺着学生的朗读,在前文情感积淀的基础上,再来学习17自然段。  师:看着这些为老人守灵的亲人们,这些守灵的白翼天使们!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课件演示遗像消失,描写鸥群的文字出现)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xuán)涡(wō)中脱出身来。  这里把“扑”字换成“飞”字好吗?为什么(“扑”字更能让我们感受到海鸥如亲人般的激动、伤痛、焦虑、无奈的心情,更能感受到海鸥对老人的情谊。)  【教学意图】:挖掘“扑”字引领学生懂得如何遣词造句,推敲语言。更加突出海鸥对老人的那种情谊,让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深情深深印在心迹。  (四)、续写诗篇、情绵远  老人去世后,昆明人为了怀念他,集资为他塑像。本文的作者邓启耀先生,为他写了这篇《寂寞鸥灵》,在此基础上改变为我们现在学习的课文。  让我们把这真挚的情谊绘成诗篇,献给仁慈的老人、  献给灵性的鸥群吧!  出示课件  爷爷  孩子  我是您最(疼爱)的孩子(老沙)没有你们的日子里  没有您的日子里我牵挂()  我怀念(您亲昵地呼唤)我企盼()  爷爷  我是您最()的孩子()  没有您的日子里  我怀念()  【教学意图.】:续写诗篇,把文中
/
本文档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六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