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从墙面环境创设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落实

2023-03-01 4页 doc 23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is_859878

暂无简介

举报
从墙面环境创设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落实  从墙面环境创设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落实    环境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已被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所认同。幼儿园墙面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和工具,体现着教育理念,承担着教育功能,对幼儿的影响最为直接和频繁,深入探究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的现状,有助于了解《指南》精神在幼儿园的落实。  本研究选取豫北、豫南、豫中8所河南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将园内的墙面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考察、拍照、录像等方式,搜集到1200张幼儿指向性墙面照片,结合访谈,分析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中取得的成效与存在问题,从一个侧面探究《指南》精神在幼...
从墙面环境创设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落实
  从墙面环境创设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落实    环境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已被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所认同。幼儿园墙面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和工具,体现着教育理念,承担着教育功能,对幼儿的影响最为直接和频繁,深入探究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的现状,有助于了解《指南》精神在幼儿园的落实。  本研究选取豫北、豫南、豫中8所河南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将园内的墙面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考察、拍照、录像等方式,搜集到1200张幼儿指向性墙面照片,结合访谈,分析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中取得的成效与存在问题,从一个侧面探究《指南》精神在幼儿园的落实情况,为推进《指南》更加科学、有效地落实提供实证依据。  一、统计结果  (一)墙面环境创设的参与者  样本园墙面环境创设的参与者主要有教师、幼儿、师幼合作和亲子合作几种方式。教师独立完成的墙面有629幅、占52.4%,幼儿独立完成246幅、占20.5%,师幼合作完成216幅、占18%,亲子合作完成109幅、占9.1%。  (二)墙面环境的呈现方式  根据墙面环境的呈现方式,可分为单向式和双向互动式墙面。单向式墙面共有989幅,占82.4%,可分为平面作品834幅、占69.5%,立体作品155幅、占12.9%,其中人工材质的立体作品有96幅、占8%,天然材质的立体作品59幅、占4.9%;双向互动式墙面有211幅、占17.6%,其中教师自制155幅、占12.9%,购买56幅、占4.6%。  (三)墙面环境的功能与性质  从功能上划分,幼儿园的墙面可分为展览式墙面和式墙面。起展览作用的墙面有1072幅、占89.3%,起记录作用的墙面有128幅、占10.6%。根据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的性质,可以分为封闭式墙面和开放式墙面,封闭式墙面有986幅、占82%,开放式墙面有214幅、占18%。  (四)墙面环境的内容  1.五大领域在墙面环境中的比重  为更好地了解《指南》精神在幼儿园的落实,本研究采取《指南》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划分方法,将幼儿园墙面环境的内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对每个领域进行统计发现,在所有的墙面中,艺术领域的墙面数量最多,有378幅、占31.5%,科学领域256幅、占21.3%,社会领域240幅、占20%,健康领域235幅、占19.6%,语言领域91幅、占7.6%。  2.区域游戏规则图的内容统计  本研究共收集了162个游戏区的有效规则图表,整理出有效区域游戏规则610条,分为游戏秩序、游戏方法、安全卫生和人际交往四大类,每类游戏规则的条数由多到少依次为:游戏秩序340条、占55.7%,游戏方法111条、占18.2%,安全卫生90条、占14.8%,人际交往69条、占11.3%。每一大类分别有若干条具体规则,每条规则在同一区域中只出现一次,因此,规则的条数也反映了有此要求区域的区数。用某规则的区数除以游戏区域的总数162,得出某规则的区数在所有游戏区域中所占的比例,由此得出区数比例较高的规则主要有:96个区要求放回原处、占全部区域的59.3%,79个区要求爱护玩具、占48.8%等。  二、结果分析  (一)取得的成效  1.参与主体多元化  教师、幼儿和家长都参与了样本园墙面环境的创设。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单独完成环境创设的局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密切了亲子关系,丰富了家园合作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  2.墙面的立体性、互动性增强  幼儿园的墙面环境出现从平面向立体发展、从单向向双向互动发展的趋势。如生活类墙面有练习穿衣技能的“拉拉链”“扣扣子”,运动类的有攀岩墙、篮球架,认知类的有感受平滑与粗糙的触摸墙等,幼儿可以通过看、听、摸、说、做、想等形式操作墙面材料,全感官参与,为幼儿的思维发展搭建“支架”。这种趋势与《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1]要求相一致。  3.五大领域的比重相对均衡  本研究调研发现,样本园墙面环境创设的内容在五大领域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普遍注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从数量上看,社会领域、科学领域和健康领域的内容比重比较均衡;从位次上看,一直是学前教育薄弱环节的科学领域在墙面环境创设中的数量排名第二,地位得到明显提升;在“长大了就会的”传统观念下,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长期受忽视,但在样本园墙面内容中,社会领域的数量超过了健康领域,位居第三,地位得到了明显提升;而备受家长和教师们重视的语言领域却排名最后,这可能与语言的呈现方式有关。排名变化的背后是《指南》引领下幼儿学习方式的改变。  4.注重幼儿学习方式的改变  探究是《指南》中科学领域的核心目标,倡导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探究内容,注重在探究中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将数学含义巧妙地隐藏在生活和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知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利用区域游戏规则,从游戏秩序、游戏方法、安全卫生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对幼儿的基本行为规范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利用图、画、符号等元素,以形象的方式培养幼儿的书写能力与兴趣。这其中体现“去化”的理念与《指南》精神相吻合,在《指南》精神的指引下正逐步改变着幼儿的学习方式。  整体来看,五大领域在样本园的体现相对均衡,能够关注各领域间的渗透与支撑,关注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发展的整体性,提倡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说明《指南》的学习和宣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指南》精神在样本园得到一定程度地落实。但是,这些成效的取得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具有普遍性和长效性,样本园墙面环境创设与《指南》精神的落实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存在的问题  1.重主导,轻主体  从数量上分析,教师是墙面环境创设的主要完成者;从呈现方式上分析,幼儿喜欢的双向互动式墙面数量远远少于单向式墙面的数量;从高度上分析,许多墙面的高度超出了幼儿的身高和视野。这说明,幼儿通常被排除在环境创设之外,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重预设,轻生成  从区域游戏的规则上分析,80%的游戏规则是教师提前预设的。一般由的两位教师协商确定每个区域的游戏规则,再通过1~2次的学习,告诉幼儿需要遵守的区域规则,以教师预设为主,如果规则发生了变化,也以口头约定为主,很少改变规则图表,随意性较大;从区域活动的观察记录表上分析,重预设,轻生成。植物生长记录表中只有幼儿用图画描绘的植物生长变化情况,没有利用数字、图表记录浇水、光照等情况,幼儿难以发现植物生长与水份、光照的关系,失去了记录的意义。教师说观察记录表是外出参观时看到的,觉得不错就直接用了。  3.重结果,轻过程  从样本园墙面环境的呈现方式上分析,出现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静态的、偏重结果的单向式墙面在样本园占据绝对多数,立体作品类墙面属于视觉指向,实质还是结果的呈现;从墙面的功能上分析,用于展示活动结果的展览式墙面与记录幼儿活动过程的记录式墙面的比例是8∶1,呈现出重结果、轻过程的状况。  4.重封闭,轻开放  从样本园墙面环境的性质上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墙面的内容是封闭的,采用高结构设计,有固定的玩法,即使是有一定操作性的互动式墙面,对互动方式也做了较多的限制。封闭式材料不利于幼儿敢于探究、不怕困难的学习品质形成。  5.重秩序,轻社交  从区域规则的统计中发现,存在过于追求秩序、规则,忽视社会性发展的情况。70%的区域规则是对游戏秩序、安全卫生等外在的、可视的物理环境的要求,培养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规则仅有10%。其中,社会领域中的规则意识是情感教育的2倍多,健康领域中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8倍多。存在过于追求秩序、规则,忽视社会交往和情绪情感等社会性发展的情况。  三、优化策略  1.明确墙面环境创设的目标  教师应把幼儿园墙面环境的创设纳入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体系,把每一次的墙面环境创设同周目标、月目标和学期教育目标及内容相融合,同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有机融合,注重环境的内在逻辑联系。[2]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入手,将增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的潜力、充实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幼儿的动作技能、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自信心、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幼儿的交往能力等方面纳入墙面环境创设的目标,充分发挥环境综合教育的育人功能,才能真正落实《指南》的内涵与精神,促进幼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2.重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教师主导下幼儿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是《指南》精神落实的重要前提。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中,更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更多参与环境创设工作的机会,积极引导幼儿参与主题的确立、内容的选择、材料的准备、作品的制作及环境的利用与管理。在参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增强幼儿的自我意识,提升幼儿自身的成就感,促进幼儿间的同伴合作,强化集体意识,发展其规则意识与社会性行为。[3]只有确立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才能与《指南》强调的精神相吻合。  3.提高墙面环境的互动性  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直接经验必须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学习过程才能建立起来。互动性墙面环境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可操作性,只有在操作的基础上,互动性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但是现有互动性墙面的比重远不能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互动性的墙面环境呈现出来的形态应是可供幼儿直接动手进行操作的,通过相互作用与影响,激发幼儿不断探究与尝试的欲望,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判断与表达能力。  4.注重环境创设的动态生成性  幼儿园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生命体,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要随着教学目标和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墙面环境的创设要有弹性,留有一定的空白,根据活动的进程和幼儿的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关注幼儿新的生长点,挖掘其潜在的教育价值,及时反映到墙面环境的创设中,发挥墙面的记录功能,实现环境的动态生成性。  5.强化教师的反思意识  反思与评价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环境创设能力。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行动者,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加强专业,提升学习能力。在行动研究中,要及时观察和记录,在行动后,要全面反思与研讨,要不断对环境创设的理念、过程及意义进行反思、调整和改进,以提升墙面环境创设的专业性与科学性。  6.树立环境课程化的理念  环境不只是用来实施课程的,它本身就是课程,要将环境创设过程视为课程实施的有机组成部分,树立环境课程化的意识,从课程中挖掘环境资源,将墙面环境创设与课程整合,互为支持,才能真正发挥墙面环境的教育功能。4 -全文完-
/
本文档为【从墙面环境创设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落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