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强化练习言语2李玟冰(笔记)(2020省考笔试大班山东1期)

强化练习言语2李玟冰(笔记)(2020省考笔试大班山东1期)

2021-11-05 5页 pdf 1MB 31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大花猫

暂无简介

举报
强化练习言语2李玟冰(笔记)(2020省考笔试大班山东1期)强化练习-言语2主讲教师:李玟冰授课时间:2019.08.09粉笔公考·官方微信强化练习-言语2(笔记)【说在课前】1.本节课是第二节强化练习课程。2.简单回顾一下上节课主要强化的中心理解题中的常考考点:(1)转折:转折之后是重点,转折之前非重点,不能选。(2)因果关系:结论前非重点,结论后是重点。(3)必要条件或对策表述:①如果文段中出现对策,则优选对策表述的选项,问题、对策的意义和效果非重点。②如果文段只有问题,没有对策,需要从选项中提对策,那么对策要有针对性。如果文段分析了问题的表现,则针对问题提对策;如果文段分析了问题...
强化练习言语2李玟冰(笔记)(2020省考笔试大班山东1期)
强化练习-言语2主讲教师:李玟冰授课时间:2019.08.09粉笔公考·官方微信强化练习-言语2(笔记)【说在课前】1.本节课是第二节强化练习课程。2.简单回顾一下上节课主要强化的中心理解中的常考考点:(1)转折:转折之后是重点,转折之前非重点,不能选。(2)因果关系:结论前非重点,结论后是重点。(3)必要条件或对策表述:①如果文段中出现对策,则优选对策表述的选项,问题、对策的意义和效果非重点。②如果文段只有问题,没有对策,需要从选项中提对策,那么对策要有针对性。如果文段分析了问题的表现,则针对问题提对策;如果文段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则针对原因提对策。③对策不万能,要看对策能否解决文段中的问题。如果文段中出现问题,谁去做(对策主体是谁)、对谁做(问题是谁)这两点都能匹配文段的对策才能选。(4)并列:要么全面概括,要么提取共性,并列的标志有和、及、与、同、分号等。高频考点六:行文脉络中心句特征:表达作者观点,一般为对策、结论、评价分述句特征:1、举例子:“比如”“例如”“„„就是例证”等2、#调查报告#、数据资料等3、正反论证4、原因解释5、并列分述干扰选项:分述句内容【注意】行文脉络:掌握中心句和分述句的特征。1.中心句特征:表达作者观点,一般为对策、结论、评价等形式。如果中心1句不好辨认,则可以“曲线救国”,找出分述句,剩下的句子就是中心句。2.分述句特征:(1)举例子:“比如”“例如”“„„就是例证”“„„就是典型”等,例子部分非重点,可以略读。(2)调查报告、数据资料等:起到支撑论证的作用,非重点,可以简单看。(3)正反论证:如申论大作文先列出观点,然后正说说、反说说,起到加强论证的作用,为观点服务,非重点。需要注意不同情况下反面论证的重要性,如果文段先提出问题,接着出现反面论证,此时通过反面论证提对策,是重点;如果前文先提出明确的观点,接着出现反面论证,此时反面论证的内容起到加强论证的作用,非重点。(4)原因解释:出现“因为、由于”等,起到解释观点的作用,非重点。(5)并列分述:将以上四种情况进行排列组合,非重点。3.干扰选项:如果选项是分述句的内容,则非重点,直接排除。1.(2017联考)在读屏时代,从倡导多读多写汉字的角度,“汉字听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一旦过度,好事也会变成坏事。比如,比赛偏重冷僻字词,参赛小选手们只能强化记忆,在比赛中展示了“中国式教育”。就连汉字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也认为,现在把通用汉字增加到8000多个,这个数量实在有点太多了。联想到近几年一直没有停歇过的汉字繁简之争以及中高考改革的推出,我们不难发现,大家对汉语言文字的关注在日渐深入,民众的母语水平和学习母语的积极性在不断提高。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态度是:A.新时期的汉字听写比赛应该适度适当导向正确B.读屏时代的汉字听写加快语言教育改革的步伐C.汉字听写数量过多会引发民众提笔忘字的忧虑D.中国式教育与强化记忆是语文教育的必要手段【解析】1.由提问方式“作者的态度”可知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文段首句出现“无疑是”,相当于“正是”“特别是”,为程度词,表强调,汉字听写是2好事,引出话题“汉字听写”。接着出现“但是”,表转折,转折之后是重点,强调汉字听写是好事,但不要过度。“比如„„‘中国式教育’”为举例子,非重点。“就连„„太多了”通过“也”表并列,前后均为例子,非重点。“联想到近几年„„不断提高”论述现状,说明人们对于汉字的关注度提高,学习水平也提高了,言外之意是对于汉字听写这件事不要过度强调,我们现在已经做到了,从正面论述转折之后的观点,故文段结构为“引出观点+举例子”,为“总-分”的脉络,强调转折之后的内容,对应A项,“应该”引导对策,“适度适当”即不要过度。B项:“加快”连接前后构成因果关系,但文段并未论述因为有汉字听写,所以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了,选项无中生有、强加因果,排除。C项:“提笔忘字”文段并未提及,选项无中生有,且写得多了之后印象会更深刻,并非提笔忘字,选项与日常逻辑相悖,排除。D项:“中国式教育”对应例子的内容,分论述内容非重点,排除。【选A】2.(2017河南)研究人员认为噩梦能够让我们释放出那些在我们清醒时折磨我们的压力和焦虑。他们解释说:“那些在我们清醒时令我们担忧的事情,在我们睡着之后还会继续干扰我们。无意识状态下的大脑会获取我们的抽象恐惧,通过噩梦的故事形式,将其转变成一种记忆。”这是非常有用的,因为记忆对于大脑来说更容易处理,它代表着发生在过去的某种事情,而不是围绕着我们的担忧。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噩梦:A.代表着过去发生的某种事情B.虽然可怕却有益精神健康C.是一种令我们担忧的故事形式D.本质上是恐惧对记忆的扭曲【解析】2.由提问方式“意在说明”可知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文段首句论述噩梦挺好的。“他们解释说”说明后文对首句的观点进行解释说明,非重点,可以简单看。“这是非常有用的„„担忧”通过“因为”引导原因解释,非重点。文段结构为“提出观点+解释说明”,首句为中心句,强调噩梦挺好的,对应B3项,转折词“却”强调噩梦有益、有好处。A项:“过去发生的某种事情”对应“它代表着发生在过去的某种事情”,“它”指代记忆,而提问方式为“噩梦”,选项的对象/主语错误,且属于原因分析的内容,非重点,排除。C项“令我们担忧”、D项“对记忆的扭曲”的感情色彩偏消极,而文段论述噩梦挺好的,对我们有帮助,选项感情色彩与文段不符,均排除。【选B】3.(2017河南)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心性之学,不是西方传统哲学中理性的灵魂论,或近代科学中的心理学,而是具有修身济世内涵的人生价值学。流行于西方的“深度心理学”,多半是从人的本性以外的物性或兽性来理解人,反映了西方人的悲观和失望情绪;而中国心性之学是天地合德的“高度心理学”,它可以安顿人心,济焦润枯。这段文字意在:A.比较中西方心性研究的差异B.阐述中国心性之学的内涵C.强调心性之学对人生的作用D.分析中国心性之学的科学意义【解析】3.由提问方式“意在”可知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有学者认为„„不是„„而是„„”通过“不是„„而是„„”说明有侧重点,侧重“而是”之后的内容,本句通过“而是„„”解释中国心性之学的概念、定义。“流行于西方„„失望情绪”论述西方的“深度心理学”,接着出现分号连接前后,表并列。“而中国„„济焦润枯”论述中国的心性之学有好处,可以安抚内心、不那么焦躁。尾句通过中西方的对比论证,强调中国的心性之学具有修身济世内涵的人生价值学,“安顿人心,济焦润枯”正是对“修身济世内涵”的解释。文段首句提出观点,然后通过对比论证强调前文的观点,即中国的心性之学是具有修身济世内涵的学说,主题词为“中国的心性之学”。A项:(1)没有出现文段主题词“中国的心性之学”;(2)“比较中西方心性的差异”对应文段尾句,为解释说明的内容,非重点,排除。4C项:“心性之学”范围扩大,文段主题词为“中国的心性之学”,排除。B项:“内涵”即介绍定义、概念,契合文段首句的观点,当选。D项:“科学意义”偏离文段中心,文段论述的是中国的心性之学对于人生的作用,排除。【选B】4.(2016联考)汪曾祺曾说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它是和内在的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在他看来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语文课学的是语言,但语言不是空壳,而是要承载各种各样的思想、哲学、伦理、道德的。怎么做人,如何对待父母兄弟姐妹,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对待民族、国家和自己的劳动等,这些在语文课里是与语言并存的。从这个意义来讲,语文教育必须吸收和继承传统文化,而诗歌无疑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诗歌中包含丰富的思想、伦理和道德元素B.脱离内在思想的语文教育是空洞无物的C.必须重视诗歌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D.语文教育需要和思想品德教育同步进行【解析】4.由提问方式“意在说明”可知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汪曾祺说„„与语言并存的”论述汪曾祺的观点,尾句通过结论词“从这个意义来讲”引导结论,总结前文,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关注尾句。尾句通过“必须”引导对策,“无疑是”为程度词,突出强调语文教育要重视诗歌,而传统文化只是在中间“搭桥”,连接了语文教育和诗歌的关系。文段的主题词有两个,一个是“诗歌”,另一个是“语文教育”,对应C项,“必须”引导对策,且出现两个主题词。A项仅包含主题词“诗歌”;B、D项仅包含主题词“语文教育”,A、B、D项包含的主题词均不全面,排除。【选C】【注意】积累:“从这个意义来讲”为结论词,引导结论,出现在尾句时起总结前文的作用。55.(2017浙江)中国的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体的落成为何引起海内外的热烈关注?原因有三。一是看得远。作为目前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在理论上可以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二是很灵活。FAST的索网结构可以随着天体移动变化,极大提升观测效率。三是高精度。FAST射电望远镜的结构,处处都是毫米级精度要求;用来编织索网的手臂般粗细的钢缆,加工精度都被控制在1毫米以内;最终的天线精度是3个毫米,小面板的制造精度是1.5个毫米。这一切意味着我们将能倾听来自宇宙更深处的声音,观测宇宙更隐蔽的奥秘。这段文字最适合的标题是:A.海内外热烈关注中国的FASTB.走近中国FAST走进宇宙深处C.中国的FAST有三大过人之处D.一起倾听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解析】5.本题有难度,为标题填入题,是变形的中心理解题。“中国的FAST„„1.5个毫米”引出话题“中国FAST”,“原因有三„„1.5个毫米”具体解释中国的FAST落成引起热烈关注的原因,非重点。尾句出现指代词“这”,相当于“从这个意义来讲”,指代前文进行总结,意味着尾句为结论句,强调通过中国的FAST望远镜倾听宇宙更深处的声音,观测宇宙更隐蔽的奥秘。文段的主题词有两个,一个是“中国的FAST”,另一个是“宇宙”,对应B项,包含两个主题词,且“走近”“走进”类似于排比句式,比较押韵、形象,吸引眼球。A项:仅出现主题词“中国的FAST”,缺少主题词“宇宙”,排除。C项:(1)“三大过人之处”对应“一是看得远„„1.5个毫米”,为结论前的内容,非重点;(2)文段除了论述中国的FAST之外,还强调通过FAST可以观测宇宙,选项缺少一个主题词“宇宙”,排除。D项:(1)仅出现主题词“宇宙”,缺少主题词“FAST”;(2)尾句强调可以倾听宇宙深处的声音,观测宇宙更隐蔽的奥秘,而选项仅强调倾听宇宙深处的声音,表述片面,排除。【选B】6【注意】1.标题的特点:(1)契合文段主旨,符合文段中心。(2)生动形象、短小精悍、吸引眼球。2.如果一个选项仅契合了文段的主旨,一个选项仅做到了生动形象、短小精悍,但并不契合文段的主旨,此时应当优选契合文段主旨的选项。【答案汇总】1-5:ABBCB6.(2017国考)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虚拟技术,把人们的视野扩展到一个全新的领域。人们不仅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建立作战实验室,把对历史经验的归纳和对未来的预测融为一体,将计算机自动推理与专家经验指导结合起来,而且能通过合成动态的人工模拟战场、造就逼真的作战环境,为战略理论研究开启新的渠道和广阔空间。许多国家以此为依据,提出新的作战原则和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从而实现了国家安全谋划从经验决策到科学决策的转变。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现代科技有助于科学制定国家安全战略B.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革新了战争方式C.国家安全谋划正从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D.作战原则和理论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解析】6.由提问方式“意在强调”可知本题为中心理解题。“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新的渠道和广阔空间”论述这类技术有好处。“许多国家以此为依据”出现指代词“此”,指代前文进行总结,“此”指代前文的技术有好处,然后我们可以提出新的作战原则和理论,指代词之前的内容非重点,重点看尾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国家安全战略”又出现指代词“此”,指代前文“新的作战原则和理论”,重点往后看,后文出现“从而”,相当于“因而”,为结论词,引导最终结论,即国家安全战略发生转变,“国家安全谋划”即前文的7“国家安全战略”。故尾句的核心话题为“国家安全战略发生转变”。文段先提出一堆科学技术,然后通过技术提出新的原则和理论,通过这些原则和理论实现战略的转变,层层递进,中间的原则和理论起到“搭桥”的作用,强调现代的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战略的转变,故文段重点强调技术对战略的作用,对应A项,出现两个主题词,契合文段中心。B项:(1)“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对应文段首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后出现顿号及“和”表并列,选项表述片面;(2)文段的落脚点为“国家安全谋划/国家安全战略”,除了战争方式之外,还有战略方针、战略决策等,故“战争方式”概念缩小,排除。D项:“作战原则和理论”是中间连接技术和安全战略的“桥梁”,并非最终的结论,非重点,排除。C项:(1)“向科学决策转变”对应文段尾句,但“正从”意味着进行时,而文段“实现了”意味着完成时,选项偷换时态;(2)对比A、C项,C项仅论述了“从而”之后的结论,并未提及前文的原因,而A项不仅提及结论,还论述了原因(因为有了科技),故优选A项,排除C项。【选A】【注意】如果A有助于B,B有助于C,此时B是“桥梁”,非重点,重点强调A对C的作用。7.(2019吉林乙)中国人1000多年前就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机械时钟装置水运浑天仪,每刻击鼓,每辰撞钟,比国外的自鸣钟早出现600多年。然而,这套复杂的计时系统没过多久便被束之高阁。无视创新,让曾经辉煌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近乎停滞。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中国科学技术的历史是很悠久的B.中国的自鸣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C.不重视创新使中国科技趋于落后D.推陈出新才是科技发展的原动力【解析】7.由提问方式“意在强调”可知本题为中心理解题。“中国人10008多年前„„早出现600多年”论述中国的发明挺好的。接着出现转折词“然而”,转折之前非重点,重点往后看。“这套复杂的„„束之高阁”中“束之高阁”意为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意味着不再使用这一系统,“无视创新„„近乎停滞”解释了这一系统不能再使用的原因。文段开篇引出话题,接着通过转折提出结论,最后进行原因解释。文段的重点为转折之后的内容,强调因为不创新,所以该系统不能继续使用。文段的主题词为“中国科学技术”。B项:“鸣钟”对应例子部分,为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D项:“科技”概念扩大,文段仅论述中国科技。有的同学认为文段尾句提出问题,需要提出对策,这一想法是对的,但对策要有针对性,文段提出的问题是中国的科技停滞不前,不往前发展,而选项表述为“科技”,范围扩大,排除。A项:“历史是很悠久的”对应文段首句,为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C项:“使”连接前后构成因果关系,“中国科技趋于落后”对应转折之后的结论,“不重视创新”对应转折之后的原因部分,选项全面概括,且逻辑与文意相符,当选。【选C】【注意】1.如果选项中出现“使”“致使”“导致”等因果类标志词,可以反推文段,如果选项正确,则文段中也一定会出现因果关系。2.如果文段出现问题,选项可以提对策,但对策一定要有针对性,要判断选项中对策的主题词是否正确,是否出现主题词偷换、概念扩大或缩小等情况。8.(2015联考)唐卡是极富藏族文化特色的一种绘画形式,自吐蕃王朝兴起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雪域高原的文化瑰宝。它的题材除了宗教外,还有很多历史和民俗内容,因此又被称为了解西藏的“百科全书”。所以要想了解西藏的历史,除了正襟危坐地阅读严谨但略显呆板的大部头史书外,你还可以选择一种惬意和愉悦的方式——欣赏唐卡,与众多的古人对话,想象曾经的历史事件,体味藏人丰9富的精神世界,了解独特的藏地民俗,这是一个让历史变得立体可感的过程。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唐卡可以给大家提供一种惬意轻松地了解西藏的方式B.唐卡中记录了独特的藏族民俗和曾经的历史事件C.唐卡是了解西藏文化和历史的“百科全书”式的绘画形式D.唐卡是极富藏族文化特色且历史悠久的一种绘画形式【解析】8.由提问方式“意在说明”可知本题为中心理解题。“唐卡是极富藏族文化特色的„„‘百科全书’”出现结论词“因此”,说明唐卡是了解西藏的“百科全书”。后文又出现结论词“所以”,两者对比,“因此”是对第二句话的前半部分进行总结,而“所以”是对前两句所有的内容进行总结,故“所以”引导的结论才是重点,概括更全面,重点往后看。“要想了解西藏„„除了„„还„„方式”通过递进关系,强调“还”之后的内容,即欣赏唐卡,接着通过破折号引导解释说明的内容,非重点。文段开篇引出话题,接着通过“所以”得出结论,最后通过破折号引导解释说明的内容,为“分-总-分”结构,重点强调欣赏唐卡这一轻松和惬意的方式,对应A项。B项:“独特的藏族民俗和曾经的历史事件”对应“它的题材除了„„民俗内容”和“了解独特的„„过程”,为解释说明的内容,非重点,排除。C项:“百科全书”对应“因此”之后的结论内容,为最终结论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D项:“绘画形式”对应文段首句,为结论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选A】【注意】1.“除了„„还„„”表递进,“除了„„也„„”表并列。2.当文段中出现两个结论词时,不重要的结论通常会出现在干扰选项中。9.(2018陕西)区块链技术运行在一个完全P2P的网络里,它不归谁所有,也没人知道它在哪里运行,因此拥有绝佳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一个不需要中心化网络的加密通信信道,是急需认知重启的智能时代的技术利器。也许有人怀疑区块链的意义被夸10大,比如在上层建筑领域可能无法应用。但它在法律甚至文化娱乐方面的使用都已经提上日程:比如公证人用于确认和核实契约及合约等法律文件上的签名,利用区块链技术,这些文件可以进行数字化保存,成为数字账本的一部分。也有公司希望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法律文件,提供“媒体文件的时间戳和指纹”,由此消除现在对公证人橡皮图章的需求。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区块链技术在智能时代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B.当前的区块链技术还不成熟C.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在于其绝佳的保密性和安全性D.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区块链的质疑毫无道理【解析】9.由提问方式“意在说明”可知本题为中心理解题。“区块链技术运行„„网络里”的“在„„里”提示本句为背景介绍,可略读。后文出现结论词“因此”引导结论,强调区块链技术拥有保密性和安全性。“有人怀疑”为别人/小傻瓜/小山炮的观点,为逆向思维标配一,接着出现“但”表转折,为逆向思维标配二,“比如公证人„„需求”这部分内容可以不看,将别人的观点反过来即为正确观点,强调区块链挺好、挺棒的,对应A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强调区块链技术有好的、正向的作用,对应“提上日程”。如果不放心,可以阅读后文验证,“比如”为举例子,非重点,后文通过“也”表并列,前后均为举例子的内容,非重点,强调的仍然是前文区块链技术有用武之处的观点。B项:“还不成熟”说明区块链技术不太好,对应别人的观点,非重点,作者的观点才是文段重点,排除。C项:“保密性和安全性”对应“因此拥有绝佳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当文段前半部分出现因果关系,紧接着出现转折表述,转折之后才是文段的重点,故选项非重点,排除。D项:“质疑毫无道理”表述过于绝对,“质疑”对应别人的观点,“比如„„可能无法应用”为举例子,论述区块链技术在某些领域确实无法应用,选项程度过重,排除。【选A】11【注意】中间背景的内容,可略读:(1)在„„过程中/条件下/背景下/基础上/时期/同时/完成后„„(2)从„„角度/来看/出发„„10.(2015广东)经济增长下滑源于人口的老龄化,果真如此吗?有结论指出:人口结构越年轻,国家越穷,而反之则越富。那么为什么要恐惧老龄化呢?人们认为衰老会让人变得脆弱,65岁以上的人是社会的负担。不过,一些人的生产力要远远高于其他人,而这并不关乎年龄。事实证明,人口老龄化需要结合人力资本,特别是教育和健康状况来综合考虑。全球大多数国家年轻人受教育程度高于年长者,他们通过提高教育程度来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办法,或以弥补人口少的缺陷。这段文字旨在说明:A.人们完全有能力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B.要多角度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C.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没有任何影响D.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解析】10.由提问方式“旨在说明”可知本题为中心理解题。“经济增长下滑„„果真如此吗”提出问题。“有结论指出„„反之则越富”论述人口老龄化与经济下滑并没有必然联系。接着出现转折词“不过”,转折之前非重点,重点往后看,“一些人的生产力„„并不关乎年龄”强调要为老龄化平反,后文出现“需要”,引导对策,强调看待老龄化时要结合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全球大多数国家„„缺陷”围绕“教育”这一角度展开论述,是对策中的一方面,说明这部分内容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论证对策,故文段为“分-总-分”结构,重点是中间的对策,强调要结合多个方面判别人口老龄化,对应B项,“要”为对策表述,“多角度”全面概括“人力资本”“教育”“健康状况”。A项“完全”、C项“任何”表述过于绝对,均排除。该选项提示我们不仅在做题时要关注表述绝对的选项,在成功上岸之后做事、说话也要委婉,要给自己留后路,否则不符合“公务员体”。D项:“负面影响”与文意相悖,文段转折之后强调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12下滑并没有必然联系,排除。【选B】【答案汇总】6-10:ACAAB【注意】行文脉络:1.总分:(1)中心句+举例子(第1题)。(2)中心句+原因解释(第2题)。(3)中心句+对比论证(第3题)。2.分总:(1)有标志:从这个意义来讲/也可以这么理解(第4题、第5题)。(2)无标志:分析句子内在联系(第6题、第7题)。3.分总分:话题引入+中心句+解释说明/举例子(第8题、第9题、第10题)。4.粉笔小贴士:(1)把握文段的整体感情色彩,如果文段的感情是积极的,那感情色彩偏消极的选项不能选(第1题)。(2)纠结时用反向排除法(第6题),如果选项中出现因果类标志,反推文段,如果选项正确,文段中也应出现原因和结论,如果文段中没有出现因果关系,则该选项错误,直接排除。13技巧一:识别不明确选项解题要点:优选明确项(对比思维)【注意】技巧一:从选项入手,识别不明确选项,排除干扰选项。1.解题要点:优选明确项,要有对比思维,通过比较得出是否为明确选项。2.如果一道题有两个错误选项、一个不明确选项、一个明确选项,则优选明确选项;如果一道题有三个错误选项、一个不明确选项,此时“退而求其次”,优选不明确选项。特征:1、否定表述(不应、不能、不可、不是„„)优选原则:直接说“行”,别说“不行”例:每天早上叫我们起床的是梦想,不是闹钟。A.叫我们起床的不是闹钟B.叫我们起床的是梦想【注意】1.特征一:否定表述,如“不应、不能、不可、不是„„”。2.优选原则:直接说“行”,别说“不行”。如文段的中心句表述为“每天早上叫我们起床的是梦想,不是闹钟”,A项表述为“叫我们起床的不是闹钟”,B项表述为“叫我们起床的是梦想”。对比A、B项,A项“不是闹钟”表述不明确,而B项表述更明确,优选B项。11.(2015国考)传统的创新观念认为创新没有固定结构,不遵从规则和模式。想要成为创新者的人被告知要“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尽情拓展思路,用与你的产品和服务毫14不相关的东西做类比”。我们则主张一种截然不同的:在众所周知的框架内思考,不要跳出它的范围。人在专注于某个状况或问题的内部因素时,创造力才是最强的,通过对某个特定的创新任务进行界定,之后对其外延加以封闭,由此,我们大多数人才可能会更具持久的创造力。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专注是提升创造力的重要影响因素B.框架内的思维往往会更有助于创新C.忽视规则和模式的观念不利于激发创造力D.没有固定结构的创新会限制创新者的思维【解析】11.由提问方式“意在说明”可知本题为中心理解题。“传统的创新观念”为别人/小傻瓜/小山炮的观点,为逆向思维标配一,后文出现非典型性的转折关联词“则„„截然不同”,为逆向思维标配二,“在众所周知„„创造力”这部分内容可以不看,将别人的观点反过来即为作者的观点,强调要有固定结构,不能跳出这一模式、思维,对应B项,“框架内”即为有固定结构。如果不确定,可以阅读后文进行验证,“在众所周知的„„它的范围”说明创新要在框架内思考,不要跳出它的范围。A项:“专注”对应“人在专注于„„创造力”,尾句论述的是专注于内部因素,强调的仍然是在框架内思考才更有助于创新,而选项缺少主题词“框架内思考”,偏离文段中心,排除。C、D项:(1)C项“不利于”、D项“会限制”均为否定表述,并未说明如何做才有利于、才不会限制创新,选项表述不明确,如“我今天不吃苹果”,并未说明我今天吃了什么;(2)均未出现主题词“框架内思考”,排除。【选B】【注意】D项“没有固定结构的创新”文段未提及,文段仅论述“创新没有固定结构”。12.(2016广东)中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与经济发展相比,社会建设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医患纠纷、劳资纠纷、15非法集资等矛盾明显增多。由于社会组织等发展滞后,我们往往习惯于用行政和经济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而实际上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社会归属感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除经济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精神需求等诸方面,需要组织归属、社会救助、心理辅导等社会支持。很多社会问题往往由于处置不当,从而引发和积累更深的社会矛盾。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A.处理社会问题,不适合再使用行政和经济的手段B.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C.处理社会问题不能局限于行政和经济办法,还需要社会支持D.社会成员的需求既有经济物质需求,也有精神心理需求【解析】12.由提问方式“主要”可知本题为中心理解题。“中国改革开放„„新问题”提出问题,此时要有预设思维,猜测后文应该会提出对策。“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明显增多”分析问题的具体表现,非重点。“由于社会组织等发展滞后„„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往往”引导以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即行政和经济办法。后文通过“实际上”表转折,转折之前非重点,重点往后看。“实际上„„等诸方面”论述社会成员的需求还有精神层面,之前的行政和经济办法不能解决精神需求,只能解决物质需求,接着通过“需要”提出对策,强调对于精神需求需要用社会支持来满足。“很多社会问题„„社会矛盾”通过反面论证强调如果对策没有针对性的话就不能解决社会成员的需求,反而会激化矛盾。文段开篇提出问题,接着分析问题,然后提出对策,最后对对策进行加强论证,对策的主题词为“社会支持”,对应C项。A项:(1)“不适合”为否定表述,并未指出适合使用哪种手段,表述不明确,而C项明确指出了需要社会支持,表述更加明确;(2)文段“除经济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精神需求等诸方面”意味着行政和经济办法不太够用,还需要社会支持,选项“不适合再使用”与文意相悖,排除。B项:“新的社会问题”为问题表述,而文段的重点为对策,选项非重点,排除。D项:“既有经济物质需求,也有精神心理需求”对应“除经济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精神需求等诸方面”,为对策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选C】16特征:2、若A能回答B的问题,则A更明确优选原则:优选“具体”,别选“笼统”例:付出真心才能打动心仪的女孩。A.追求女孩的方法B.追求女孩要付出真心【注意】1.特征二:若A能回答B的问题,则A更明确。2.优选原则:优选“具体”,别选“笼统”。如文段的中心句表述为“付出真心才能打动心仪的女孩”,A项表述为“追求女孩的方法”,B项表述为“追求女孩要付出真心”。B项可以回答A项,表述更具体、更明确,优选B项。13.(2016江苏)从特定意义上说,决策的过程就是抢抓机遇,将可能性变为现实的过程。机遇从来都是公正的,机遇一旦到来,就看谁能审时度势,及早地发现它,抓住它;能否抓住它,又关键看谁具有立断立行的智慧和勇气,凡是决策,没有不存在风险的,若想等到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再拍板,恐怕时机早已逝去了。这段文字主要说明:A.应该掌握时机果断决策以免错失机遇B.决策者的智慧和勇气是决策成败的关键C.有了充分的把握再决策已丧失最好的时机D.决策者主要考虑如何将可能性变为现实【解析】13.由提问方式“主要说明”可知本题为中心理解题。“从特定意义上说„„过程”引出话题“决策要抢抓机遇”。“机遇从来都是„„抓住它”强调抢抓机遇要审时度势,看准时机,接着通过分号和“又”连接前后,表并列,前文是对策,意味着后文也是对策。“能否抓住它„„勇气”强调做决定时要果断,“该出手时就出手”。“凡是决策„„早已逝去了”通过反面论证的形式强调机会来了要立断立行、果断决策,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文段首句引出话题,中间通过分号引导两方面对策,一是审时度势、看准时17机,二是立断立行、果断决策,对应A项,“应该”为对策表述,“掌握时机”对应“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对应“立断立行”。B项:(1)“智慧和勇气”对应“又关键看谁„„智慧和勇气”,表述片面;(2)文段明确强调要有“立断立行的智慧和勇气”,选项“智慧和勇气”表述不明确,范围扩大,排除。C项:“已丧失最好的时机”对应文段尾句,为补充说明的内容,非重点,排除。D项:“如何将可能性变为现实”表述不明确,A项可以回答该问题,故排除D项。【选A】【注意】做题思维:对比择优,选择更明确的选项。14.(2014河北)一些备受雾霾困扰的人们选择逃离,尤其是退休老人,那些环境宜居、生态良好的二三线城市成为他们的主要目的地。与此同时,也有少量年轻人选择移民海外。刚过30岁的大学教师李文就在今年初踏上了赴加拿大的移民之路。但不少市民和专家表示,逃离只是极少数人的选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面对雾霾,人人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治理,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才是大道。这段话的主题是:A.雾霾的治理办法B.面对雾霾的逃离C.人们面对雾霾的不同态度D.治理雾霾需要人们积极行动【解析】14.由提问方式“主题是”可知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文段尾句出现转折词“但”,意味着前文的内容非重点,转折之后才是重点。“不少市民„„才是大道”出现“才”,此处是省略了“只有”的必要条件,转折之后提出对策,即面对雾霾我们不能逃离,而是要行动起来、要治理,对应D项,“积极行动”对应“人人行动起来„„做起”。B项:“逃离”对应“一些备受雾霾困扰„„主要目的地”,为转折之前的内18容,非重点,排除。C项:“不同态度”反推文段应该是并列结构,而文段通过“但”表转折,强调转折后的内容,选项与文段脉络不符,排除。A项:“治理办法”表述不明确,D项可以回答该问题,故排除A项。【选D】15.(2017吉林)奢侈品诞生的意义在于唯一性,真正的奢侈品是不能用机器大规模生产的。换句话说,当众多奢侈品牌放低身段、追求规模化生产以获得丰厚利润时,就已然丢弃了自身的“奢侈”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营销战略如何调整,只要实现奢侈品“平常化”的商业思维不变,今天的奢侈品就很可能失去彰显身份的定位。这段文字强调:A.奢侈品营销,品牌定位不能错位B.奢侈品进入寻常百姓家C.奢侈品的发展趋势是大规模生产D.奢侈品不再奢侈【解析】15.由提问方式“强调”可知本题为中心理解题。“奢侈品诞生„„大规模生产的”论述奢侈品的特点,是唯一的,不能大规模生产。“换句话说„„属性”进行概括,仍然强调奢侈品不能放低身段,不能大规模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说”为结论词,意味着总结概括前文,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关注尾句。“不管营销战略„„彰显身份的定位”强调奢侈品的营销战略不能“平常化”,否则会失去彰显身份的定位,对应A项,“不能错位”对应营销战略不能“平常化”、不能大规模生产。B项“进入寻常百姓家”、C项“大规模生产”均意味着奢侈品大规模生产、平常化了,而文段强调奢侈品的意义在于唯一性,不能“平常化”、不能大规模生产,选项与文意相悖,排除。D项:(1)“不再奢侈”意味着平常化,与文意相悖,而文段强调奢侈品不能“平常化”;(2)“不再奢侈”为过去时态,而文段“不管营销战略如何调整„„很可能失去彰显身份的定位”为假设表述,奢侈品并未失去定位,选项将假设变19现实,时态与文段不符;(3)文段“可能失去彰显身份的定位”表述较为温和委婉,而选项“不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选A】【注意】虽然A项表述不明确,但B、C、D项均表述错误,“矮子里面拔大个”,对比择优,选择A项。【答案汇总】11-15:BCADA【注意】不明确选项:1.直接说“行”,别说“不行”:(1)明确:应该、可以、是、能。(2)不明确:不该、不可、不是、不能(第11题、第12题)。2.优选“具体”,不选“笼统”:A能回答B,则A更明确(第13题、第14题)。3.对比选项,择优选择:选择的选项要先保证“正确”,再考虑是否“明确”。技巧二:反推法常见特征:201、区别:文段应为并列结构2、意义:文段应说作用或好处3、如何:文段应给出具体措施【注意】反推法常见特征:1.区别:如果选项出现区别、不同、差异,反推文段应为并列结构,强调两者的并列。2.意义:如果选项论述意义,文段应说有作用、好处、价值,即感情色彩积极;如果选项论述危害,文段应说坏处、不良影响等。3.如何:选项出现如何,反推文段应给出具体措施、方面,如选项为“如何考上公务员”,反推文段应有具体对策如“第一,听理论课,掌握理论知识;第二,多刷题、练题;第三,还要总结错题”,即如何考上公务员的具体步骤(第一、第二、第三步),选项通过“如何”概括文段,若文段没有具体措施,仅有大概方向,则“如何”不能选,可能是无中生有。16.(2018四川)在传统的学校中,每个教室孤立且封闭,教师们不会花什么时间来观察同事的教学方法,或者向别人学习。然而,教育研究证实,当教师们相互协作时,学生们的表现也相应提高。经济学家通过统计方法和大型数据库分析发现:当教师有机会与同事长期合作、互相交流教学经验时,学生们在测试中得分较高。在一项针对美国教师的调查中,超过90%的受访人反映,同事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大数据研究对教育的启示B.教师之间交流合作的意义C.教学方法对学生表现的影响D.传统学校中教师受到的限制【解析】16.问“意在说明”,为中心理解题。“在传统„„学习”为背景,论述教师互相之间不沟通交流。“然而”说明首句非重点,重点看转折之后,“然而„„相应提高”证明教师互相协作有好处、有作用。“经济学家„„得分较高”21解释说明转折后观点。“在一项„„调查中”是分述句特征中的“数据、调查报告”,分述句非重点。文段开头引出话题,中间通过转折得出结论,尾句例子论证观点,为“分-总-分”结构,主题词为“教师”,论述教师要相互协作,对应B项,选项出现“意义”,反推文段应论述好处、作用,本题文段“得分较高”“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均是好处。A项:“教育”偷换了文段主题词“教师”,排除。C项:“教学方法”偷换了文段主题词“教师”,且“影响”为中性词,有好有坏,文段仅论述好处,“影响”表述不明确,排除。D项:“教师受到限制”文段未提及,若强行对应也只能对应首句,也属于转折前非重点,排除。【选B】【注意】1.通过关键词找到中心句,把握主题词,对应选项,出现主题词的即为正确选项。2.把握“影响”是中性词,有好有坏,如果文段论述好处,优选意义、作用、价值;如果文段论述坏处,优选危害,“影响”表述笼统,优选表述更为具体的。17.(2014河南)超级火山的爆发强度将超过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火山喷发。研究人员相信,当岩浆升到地壳中后又无法突破时,就有可能爆发超级火山,压力下产生这种结果,可能意味着当岩浆最终爆发冲出时,某广阔区域内的某一点将被完全毁灭。世界末日论认为,这种事件将喷发出数百万吨重的残骸,并向大气中释放大量有毒气体,让整个世界陷入到所谓的“核冬天”。最糟糕的是,它可以将部分地区的生命甚至整个地球的生命都消灭干净。这段文字主要揭示的是:A.超级火山造成的危害B.超级火山爆发的原因C.地球生命面临的威胁22D.世界末日论的基本观点【解析】17.问“主要揭示”,为中心理解题。首句引出“超级火山”的话题。“研究人员„„可能爆发超级火山”论述超级火山如何来的,围绕“超级火山”展开论述。“完全毁灭”强调超级火山的坏处、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这种”为指代词,指代前文“超级火山爆发”,“释放„„‘核冬天’”为不好的,且“最”是程度词,表强调,“它”指代前文“超级火山”。文段围绕超级火山展开论述,为文段主题词,通过“毁灭”“残骸”“有毒气体”“核冬天”“消灭干净”论述超级火山的危害,对应A项。C、D项:未出现文段主题词,均排除。B项:“原因”对应文段“当岩浆„„超级火山”,若选B项,应整个文段论述原因,但文段通过程度词“最”强调超级火山的危害,原因非重点,排除。【选A】【注意】1.有的同学认为A项假设变现实,注意假设变现实的选项中会出现带有时态的标志词,A项“造成的危害”若为“造成了危害”,出现“了”“已经”则为过去时,而仅有“造成”说明前后有因果关系,文段论述火山爆发有一定的危害,并不能直接代表时态,故A项无误。2.把握引导时态的标志词如“了”“已经”“完成”等。3.文段“世界末日论”为论证部分内容,举例论证超级火山的危害。18.(2013联考)“真实”是指事实、真理,它可以用于客观事物:自然、社会、个人;它的反面是虚假,是不真。“真诚”也是“真”,但是是指主观意识领域里的真,它仅涉及人,而且是主体的个人,它强调的是向内反省,要求的是忠实于自己,是不欺己、不欺心,这就好像内心有一个法官在检查所有的意识和念头,看它们是真的发自内心,还是一些浮在表面的托辞和借口。彻底的真诚要求一个人能鉴别和杜绝一切有意无意哄骗自己的念头,在行为上就反映为:言其真心所欲言,行其真心所欲行。23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真实”与“真诚”的区别B.“真诚”的本质含义及外部表现C.“真诚”行为属于主观表现因而难以鉴别D.如何使“真实”与“真诚”实现内在统一【解析】18.问“意在说明”,为中心理解题。首句“是指”为下定义表述,给“真实”下定义,引出“真实”话题。“但是”表转折,转折之后论述“真诚”,转折之后是重点,故首句“真实”非重点。把握文段核心,文段“但是是指„„而且是„„强调的是„„要求的是„„是„„是„„还是„„”出现很多“是”,都在进行解释,文段“但是是指„„托辞和借口”进行概念介绍,解释什么是“真诚”。“彻底的„„所欲行”中冒号表解释说明,尾句解释“真诚”在行为上的具体表现,即外在表现。转折之后有两句话,两句话之间没有明显标志词,说明两句话之间可能是并列关系,且均围绕“真诚”的不同角度展开论述,“但是是指„„和借口”介绍概念,“彻底的„„所欲行”介绍行为上的反映,对应B项,文段为两方面并列,选项应出现“和、及、与、同”,概括全面。A项:“„„与„„的区别”反推文段应为“真实”和“真诚”的两方面并列,但文段通过转折,重点强调“真诚”,不是“真实”,“真实”非重点,排除。C项:“因而”连接前后表因果关系,反推文段也应为因果关系,但文段未提及因为行为属于主观表现所以难以判断,选项强加因果,排除。D项:选项出现“如何”,反推文段应有具体方式或方法、对策,文段并未提及如何实现真诚与真实的统一的对策,无中生有,排除。【选B】【注意】1.通过反向排除可将答案锁定B项。2.首句“真实”为背景铺垫,引出核心话题“真诚”,且后文都是围绕“真诚”展开论述,说明“真诚”才是文段主题词。3.行为即外在表现,故B项“外部表现”是尾句“行为”的同义替换。2419.(2014联考)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名为《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的报告,其中一个与中国有关的数字庞大得令人吃惊:5580亿美元。这是中国从2005年到2015年由于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导致过早死亡而将损失的国民收入估值(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显示,绝大部分心脏病、中风都与糖尿病有关。在表明问题的严重性后,报告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如果可以在今后十年内将慢性病死亡率在现有趋势基础上每年降低2%,将给中国带来360亿美元的累计经济效益。这段文字意在:A.强调重视慢性病防治的必要性B.呼吁增加在疾病预防方面的投入C.说明突发急症与糖尿病的关联性D.探索降低慢性病死亡率的有效途径【解析】19.问“意在说明”,为中心理解题。首句论述慢性病导致人过早死亡,会带来损失,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提出对策,文段为“问题+对策”的脉络,“如果„„经济效益”强调降低慢性病的死亡率对我国是有益的,尾句并不是具体的对策,只是提出了要降低慢性病死亡率的方向,具体要如何做文段并未提及。A项:“必要性”即很重要,言外之意是这么做有好处、有帮助,当选。B项:“疾病”与文段主题词“慢性病”不符,主题词范围扩大,排除。C项:“突发急症”偷换文段主题词“慢性病”,排除。D项:“有效途径”类似于“如何”,反推文段应提出具体对策,文段未提及提出具体对策、做法,仅论述降低死亡率有好处,只是点出大方向,没有具体的做法,排除。【选A】【注意】1.本题的提问方式若改为“接下来有可能论述的是”,则应选D项,契合尾句话题,且与尾句不重复、不冲突,文段并未提及应该怎么做,只是说这么做有好处,接下来可以说具体应该怎么去做。252.把握“有效途径”相当于“如何”,如果出现,反推文段应出现具体的方式或方法。20.(2016江苏)通俗地说,暗物质就是宇宙中看不见的物质。有迹象表明,宇宙中还存在大量人们看不见的物质,它们不发出可见光或其他电磁波,用天文望远镜观测不到。但它们能产生万有引力,会对可见的物质产生作用。暗物质中的“暗”,不仅在于其“没有正常物质的光谱”,还在于“人类对其的未知”。这段文字未涉及的是:A.暗物质如何被发现B.暗物质的基本特点C.关于暗物质目前所知甚少D.暗物质大量存在于宇宙之中【解析】20.问“未涉及”,为细节判断选非题,注意不要答非所问。文段论述暗物质的具体特点、特性。A项:“如何”反推文段应有具体的方式、方法,文段未提及具体的方式、方法,仅介绍了暗物质的特点,未提及如何去找,选项“如何”无中生有,有的同学对应“但它们„„产生作用”,这是暗物质的特性、特点,当选。B项:“基本特点”对应文段“暗物质就是„„产生作用”,排除。C项:“所知甚少”对应文段尾句“人类对其的未知”,即了解不多、所知甚少,排除。D项:“大量存在于宇宙之中”对应文段“暗物质就是„„看不见的物质”,排除。【选A】【注意】1.中心理解题和细节判断题的方法可以融会贯通、结合使用,不仅局限于中心理解题。2.出现选项特征时可反推文段。26【答案汇总】16-20:BABAA【注意】反推法:1.如何、原因与区别:文段与选项对比记忆。(1)正确答案是如何:文段具体给对策(第19题、第20题)。(2)正确答案是原因:文段往往是因果。(3)正确答案是区别:文段往往是并列(第18题)。2.对策、危害及意义:对比选项和文段,通过选项反推文段,如果和文段相符,则当选;若不相符则为干扰项。(1)正确答案是对策:文段问题或对策(第19题),即对策选项出现了,反推文段要么有问题,要么出现明确的对策,若都没有,则该对策不能选。(2)正确答案是危害:文段可能批评你(第17题),即文段论述不好,色彩消极。(3)正确答案是意义:文段可能表扬你(第16题),即文段色彩积极。3.纠结时用反推法,对比选项和文段。中心理解题中心理解是基础,提文选项三步走,词和脉络都是宝,缺少一个不得了。一字一读不能要,详略结合是王道,27背景例子不重要,略读略读记大脑。主题对策留心挑,使坏给你挖坑跳,火眼金睛要分清,套路满满要辨明。【注意】怎么去做中心理解题:中心理解是言语题型的基础,非常重要,很多方法可以融会贯通,先看提问方式,再看文段,最后看选项,关键词和行文脉络结合使用。重点把握中心句,可以反复去看,背景、原因等分述句非重点,可略读节省时间。主题词要看是否有偷换、范围扩大或缩小的情况,对策选项要看是否能解决文段问题。细节判断题分类:细节主旨化、典型细节题常见错误选项类型:1、无中生有2、偷换概念(替换、混搭)3、偷换时态(将来时、完成时、进行时)4、程度轻重(相对绝对法)【注意】细节判断题:1.分类:细节主旨化、典型细节题。两类题型不需刻意区分,只要文段读完后,有契合文段主旨的选项,优选契合文段主旨的,没有的再一一对应选项与文段。2.常见错误选项类型:细节判断题难度不高,较为耗时,故要把握常见错误选项特征。(1)无中生有:中心理解题中也有,即文段未提及,选项提及了,则为无中生有。(2)偷换概念:①替换:文段论述“小胖”,选项偷换为“大壮”,不能选。②混搭:文段论述“小胖吃苹果,大壮吃鸭梨”,选项改为“小胖吃鸭梨,大壮吃苹果”,即“张冠李戴”。(3)偷换时态:把握引导时态的标志词。28①将来时:引导的标志词如“将、要、即将、亟待、亟需”,引导对策的往往是将来时,即将来要做的。②完成时:引导的标志词如“已经、已、了、完成、过去”等。③进行时:引导的标志词如“在„„中、正在„„、„„着(吃着、看着、想着)”,若文段为进行时,选项偷换为将来时或完成时,则为偷换时态。(4)程度轻重:相对绝对法。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快速做细节判断题,若要求选正确的,优先验证相对化表述,如出现“可能、也许、或”等温和表述,作为正确答案的概率较高;若要求选错误的,优先验证绝对表述,如“一定、全都、替代、完全”等,作为错误答案的概率较高,验证若符合则选择即可,能节约时间。3.若文段为并列结构,如A与B并列,选项论述A比B更重要、A决定B,或出现因果,也可优先验证,往往为错误的。21.(2017广州)巩固计算思维是每个教育阶段的重要目标。只有这样,学生的能力才能在前一个水平的基础上向上发展。计算思维有助于任何领域问题的解决。比如,把一个大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通过推理设计小型实验的可行性路径,以及与他人共同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不同环境下采用这些策略,可以让学生明白计算思维远比计算机有用。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A.培养计算思维是教育的重要内容B.应当减少学生对计算机的依赖C.任何领域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计算思维D.可以通过分阶段的方式培养计算思维【解析】21.问“理解准确的”,选正确的。“比如”进行举例,文段论述计算机思维挺好、挺棒的。A项:契合文段主旨,对应文段首句,“是每个教育阶段的重要目标”强调培养计算思维很重要,“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都是很重要,若纠结细节可对比其他选项,当选。29B项:“应当”提出对策,反推文段应有问题或对策,文段仅论述思维比计算机有用,而不是要抛弃计算机,选项无中生有,排除。C项:“任何”“都”“有赖于”均为绝对化表述,文段仅论述“有助于”,如上节课的战略威慑题,文段论述“有助于”,选项偷换为“打赢”,程度较重,本题选项“有赖于”意为没它不行,程度过重,排除。D项:有的同学将“分阶段的方式”对应文段“把一个„„小问题”,前为“比如”,为例子内容,要与前文内容一致,前文论述计算机思维有助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如何培养计算思维,选项无中生有,有的同学将选项对应到文段首句,“通过„„的方式/措施”为对策表述,反推文段应有具体的问题或对策,文段首句和后文并不是论述如何培养计算思维的对策,而是强调重要性、意义、作用,A项“重要内容”即是作用,更匹配文段中心,故排除D项。【选A】【注意】1.本题为“总-分”结构,强调计算思维的重要性,后文“发展”“有用”均强调它很重要。2.“只有„„才”中间是重点,“这样”指代首句,故文段重点为计算思维很重要。22.(2016联考)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原理非常简单,光亮代表1,光灭代表0,亮灭的组合就携带了信息。不过,由于可见光的频率远远高于无线网络通信信号,其传播的直线性很强,稍有阻挡就会导致通信中断。考虑到技术发展趋势和产品实用性,可见光通信不大会替代无线网络而在家庭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这并不是说这种技术没有实用价值。这种技术在广播式的公共通信中有着令人兴奋的应用前景。运用可见光通信技术,发光二极管信号灯可告诉司机前方直行有拥堵现象,建议右转走另外的道路。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推出:A.可见光通信技术的使用将使得城市真正变成智能之城B.目前可见光通信的核心技术
/
本文档为【强化练习言语2李玟冰(笔记)(2020省考笔试大班山东1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