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表格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表格版)

2019-03-03 31页 doc 2MB 15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我本菩提

从业20多年,业务熟练,多次被评为技术能手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表格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课题: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课时总第(1)教时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 教学目标 1.熟记鲁迅的有关知识。2.理解并运用描写景物的手法。3.学习并运用联系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4.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百草园生活是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生动体现。2.学习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手法。3.掌握“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 重点难点 学习抓住...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表格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课题: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课时总第(1)教时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 教学目标 1.熟记鲁迅的有关知识。2.理解并运用描写景物的手法。3.学习并运用联系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4.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百草园生活是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生动体现。2.学习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手法。3.掌握“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 重点难点 学习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法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1)范读录音;(2)有关图片。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课题引入 第一的文章多是反映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学过后会勾起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在生活的反思,还会有新的感触和更深的认识。启发:童年生活在你的心目中有什么特点?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 (一)板书课题,作者。回顾有关鲁迅的知识,口答明确:原名及籍贯、地位、主要作品及学过的作品、本文的出处。(二)释题:从题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确本文有两部分内容:1.百草园生活。2.三味书屋生活。)(三)听范读录音(或默读)。要求:听后分别概括两种生活的特点。(四)整体感知。1.概括特点(参考:百草园生活:自由快乐、丰富多彩、有无限趣味;三味书屋生活:单调枯燥、乏味、受束缚)2.找出两部分的起止句及过渡段。3.体味:最喜欢哪部分,简述理由。(五)细读百草园部分,划出中心句。1.小组讨论:乐园中使鲁迅感到有无限趣味,包括哪几方面?(提示:从不同角度概括。参考:从看的听的吃的玩的角度或植物动物角度或季节等)2.延伸:展示:(1)有关百草园图片;3.齐读第二节,思考:重点写的是百草园的哪个位置,用什么句式来体现?运用: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仿写一段话。 课堂练习 (1)划出表现哺鸟动作的动词,推荐两小组分别上台表演。(提示:一人口述原文,一人演鲁迅,两人演小鸟;要求模拟出以下动作,鲁迅:扫开、支起、撒、系、牵、看、拉、捉拿;小鸟:飞翔、落下、啄食、飞走、罩住。)(2)观察表演者动作,要求用上系列动词描述。 其它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百草园生活是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生动体现。学习了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手法。 本课作业 1.抄录课后所列字词并用两个成语造句;2.比较所搜集的童年生活材料。 本课教学后记(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课题: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2)课时总第(2)教时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 教学目标 1.理解主题2.运用联系比较法,加深对生活对学习的认识3.比较对照手法的仿写 教学内容 第二部分 重点难点 理解主题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味法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课题引入 (一)检查:1.听写并用画线词造句:菜畦鉴赏确凿臃肿轻捷人迹罕至人声鼎沸2.为多音字注音并组词:3.口答有关鲁迅知识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 (二)指名读过渡段1.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表达的是什么感情。2.思考:练习二(2)推测原因之多,说明了什么?(明确:衬托对百草园的难舍之情。)(三)细读写三味书屋生活的部分1.讨论:哪些内容形成了对比,说明了什么?如:(1)玩耍时与读书时不同气氛;(2)师生读书时不同态度。2.质疑问难:为何写学生读的文字没加标点,先生读的加了标点?(明确:学生没读懂,说明所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3.延伸:有无独到发现或新的感悟? 课堂练习 1.比较所掌握的不同人的童年生活,说说有何感触。2.对照自身的学习、生活,有何新的认识?提示:(1)与百草园比照: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2)与三味书屋比照: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寻找并体验学习中的乐趣。(3)结合自身经历与体验,仿照本文结构,用“从……到……”作题,写两个生活片段。提示:可从空间或时间的变化上选材,以场景描述为主,体现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 其它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中心,完成练习一,交流有哪些收获。 本课作业 课后习题二 本课教学后记(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课题: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3)课时总第(3)教时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 教学目标 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 练习 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 教学方法 分析讲解 学习方法 自主练习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课题引入 本节课我们来巩固上两节课的内容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不必说的菜畦,的石井栏,的皂荚树,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螯,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在文中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恰当的一组是()。  A.碧绿、高大、光滑、紫红  B.碧绿、光滑、高大、紫红  C.紫红、高大、光滑、碧绿  D.紫红、光滑、高大、碧绿  2.对“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个句式的作用有四种理解,正确的一句是()。  A.表明前后内容并列,都有趣味。  B.表明可写的内容很多,前面的略写,后面的详写,是为了突出后面“单是”的内容。  C.表明前面的内容是次要的,后面的内容是主要的。  D.表明前面的内容不需要说,只需要说“单是”后面的内容。  3.这段百草园的景物描写层次清楚。从描写的对象上看,先写,后写,再写;从描写的范围看,是先写,再写;从感官的角度看,既有视觉又有、、。  4.这段文字中的哪句话可以概括百草园的特点?  答:  5.少年时代的作者,把百草园看成“我的乐园”这是因为()。  A.百草园中的草木虫鱼有的色彩鲜明,有的形态有趣,有的叫声动听,这些景象都吸引着他的好奇心。  B.他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的生活。  C.他不愿意学习文化知识,把枯燥的学习环境和百草园相比,更觉得百草园是乐园。  D.在百草园里有各种动植物,有美女蛇的故事,能够捕鸟。  6.模仿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各写一个句子。  比喻句:  拟人句: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练习。  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荫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自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鹏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1.用一句话概括上面语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3.文中写《千家诗》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引用很多古人描写春夏秋冬四季风光的名句,你能另外再默写四句吗?  春:____________________  夏:____________________  秋:____________________  冬: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片断训练  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  谈收获: 课堂练习 其它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本课作业 本课教学后记(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课题:2爸爸的花儿落了第(1)课时总第(4)教时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线索2、整体把握文章的情感,体味父亲的形象3、体会学习插叙的写作手法 教学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线索 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叙述线索,体味父亲的形象2、体会学习插叙的写作手法3批文入情,体味父爱,体味成长。 教学方法 品味法诵读法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布置预习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课题引入 人们夸赞最多的是母爱,最不能忘怀的也是母爱,可是今天我们也为我们的父辈唱一首赞歌,他们同样让我们难以忘怀,同样陪伴我们成长。我们曾学习过朱自清《背影》里,写了一位深切关爱儿子的父亲,《走一步再走一步》里写的是一位教儿子学会坚强的父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写一位父亲,这位父亲又怎样呢,待我们读完课文再来解答。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 一、走近作者林海音,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回到台湾,当时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她的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在北京长大,毕业于北京新闻专科学校,后任《世界日报》记者。1948年8月同丈夫回到台湾任报社编辑。本文节选自《城南旧事》,《城南旧事》是一篇短篇小说。写的是20年代末,北京城南的事情。二、且读且思,理清文脉1自读课文2、文章写了哪些事情,其中哪些是眼前的事,哪些是过去的事?3、作者是怎样叙述、安排这些事的?4、文章线索?5、说说课题的含义明确:1、文章所写事件眼前的有:参加毕业典礼(典礼前,典礼开始,韩主任讲话)、回家所见;过去的事:到医院看爸爸、赖床、爸爸爱花、给陈叔叔寄钱2、作者运用插叙的写作手法,以毕业典礼为主线穿插叙述了对往事的回忆。到医院看爸爸爸爸生病不能管花给叔叔寄钱典礼前----------典礼开始---------------韩主任讲话------------------回家所见赖床不起爸爸爱花3、双线结构:毕业典礼,花4、一语双关:a爸爸种的花儿凋谢了;b爱花的爸爸生命凋谢(含而不露,哀而不伤) 课堂练习 课后习题一 其它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思路。 本课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 本课教学后记(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课题:2爸爸的花儿落了第(2)课时总第(5)教时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线索2、整体把握文章的情感,体味父亲的形象3、体会学习插叙的写作手法 教学内容 整体把握文章的情感,体味父亲的形象 重点难点 整体把握文章的情感,体味父亲的形象 教学方法 品味法诵读法 学习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课题引入 问题引入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 四、品读人物,体会深情说说爸爸1、从全文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体味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怎样的感情?父亲对“我”有殷切的希望、严格的要求、温暖的关怀、热忱的鼓励;作者对父亲的怀念,挚爱,崇敬。3、你认为文中爸爸的哪些做法或哪些话语对我影响最大?为什么?以“我是在爸爸的下长大的”句式说一段话。例如:“我”是在爸爸的热忱鼓励下长大的。“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闯练,闯练,英子。”正是爸爸的鼓励使“我”战胜了困难,拥有独立的精神。“我”是在爸爸的细心关爱下长大的。尽管因赖床不起而受到爸爸惩罚,但爸爸却破例让“我”坐洋车去上学。爸爸还把花夹袄送到学校来,“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这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了阵阵涟漪,使“我”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够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说说英子1、英子在风里、雨里、在爱的港湾里漂流,在一次次的磨练中渐渐长大,你能找出英子成长的足迹吗?2、英子的成长与父亲有怎样的关系?英子六年后我的当上学生代表,再也没有迟到,能独立处理很多事情,得知父亲去世很坚强 。正是父亲严格的教导和关爱使我很快地成长期来。由此明确文章的主旨:本文记叙“我”的童年往事:父亲对“我”的期望与教诲,以及父亲的去世令“我”成长起來,抒发“我”对父亲的怀念及不得不长大的无奈。五、回归生活,感悟成长我和父亲——不得不说的故事故事要求:注意表现充满爱意的语言、表情、动作。你怎样在父亲的关怀、支持、鼓励、鞭策下成长,叙述好自己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 课堂练习 深入研究,拓展延伸,领悟成长的真正含义。1、在英子的成长足迹中,大家觉得成长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由具体事例上升到一定深度,如:“成长是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成长是独立地承担家庭重任”等等。2、说说同学们的成长故事。(1)、以“成长是”的句式谈谈对成长的理解。(2)、结学们的亲身经历,说说各自成长中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对成长深入思考,并作理性概括。述说成长中感人故事,再次体验真挚的亲情。 其它 课后习题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我们在父亲的关爱下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的人物英子却失去了敬爱的父亲。题目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生命如花,纵使多情而美丽,但有一天,它会无奈地凋谢,殒落枝头,但一个飘香的灵魂却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在另一个心灵继续散发为阵阵幽香,在爱的缅怀中得到永生,永远绽放在另一个心灵之中。父亲的花儿谢了,但结出的果实却是沉甸甸的。 本课作业 本课教学后记(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课题:2爸爸的花儿落了第(3)课时总第(6)教时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 教学目标 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 练习 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 教学方法 分析讲解 学习方法 自主练习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课题引入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 1.给加点字注音。衣襟()掸子()骊歌()花圃()蒲公英()玉簪花()廊檐()挪窝儿()2.在书写有误的汉字下面画上横线,并在括号内订正。(1)静默藤条雨蓬遮盖()(2)寄款辨论抽搭茉莉()(3)肿胀白暑灌水蹲下()(4)赖惰踢拖包袱石榴()3.结合语境,解释下面这段话中加横线的词语。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骊歌:徘徊:知交:零落:4.在下列括号内填入合适的汉字。带戴缘原(1)()在我衣袖上的三道杠,()给我无尽的遐想,它让我记起了第一次()上红领巾,老师()着我们宣誓的情景。(2)不知()起于什么时候,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因,班上的男孩们爱上了写小说,而()先爱踢足球则似乎与他们()分已尽,再也不见踪影。课文语段阅读题阅读语段,回答问题。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你说什么?老高。”“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tì()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gù()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内填人合适的汉字。2.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3.选文开头为什么反复写“快回家去”的心理活动?4.“我”进入家门之后见到了怎样的情景?这些情景预示着什么?5.爸爸不在了,“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可见植物也有灵性,在哀悼它的主人。这样理解对吗?为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6.“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这句话该怎样理解?7.文中“爸爸的花儿落了”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它与文章要表现的中心有什么关系?8.对于“长高了变成大人”,你是喜欢还是害怕?或者两种兼而有之?说说你的想法。 课堂练习 其它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本课作业 本课教学后记(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课题:3丑小鸭第(1)课时总第(7)教时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 教学目标 1、识记并运用“丑陋、讪笑、嫉妒、来势汹汹”等词;2、介绍安徒生的生活经历,理解丑小鸭的形象就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3、合作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感悟童话的思想意义。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想,体会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5、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教学内容 介绍安徒生的生活经历,理解丑小鸭的形象就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合作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感悟童话的思想意义。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想,体会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合作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感悟童话的思想意义。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想,体会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速读法、小组自学练习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 教具准备 布置预习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课题引入 聪小到大,我们读过很多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比如说《皇帝的新装》讲述了一个爱虚荣又愚蠢的皇帝受骗上当、当众出丑的故事。你能用一句话言简意赅地说说你所喜爱的安徒生童话吗?如果你认为同学说的不够精彩,也可以用更出色的语言来表达你的最爱。参考:(《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拇指姑娘》、《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一枚银毫》等)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追寻丑小鸭的成长足迹。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 一、夯实基础(一)字词过关“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丑陋:(相貌或样子)难看。讪shàn笑:讥笑。嫉jí妒:忌妒。来势汹汹: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大。(二)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一个多么伟大而知名的人呀,但,你知道他当初多么……,我们暂且不谈,还是先看看课文。(留下疑团,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二、文本学习(一)整体感知从题目我们就知道本文肯定讲的就是丑小鸭,那么,请同学们以较快的速度浏览本文吧。进行小组研究性学习:①你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吗?(  理线索)      以 丑小鸭的流浪足迹为线索②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  请分别找出来。(明结构)   沼泽地--老太婆家--灌木林里---老农家---花园里③简要概括它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丑小鸭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的?请联系具体的语句来回答。(知内容)     沼泽地:( 同情、 歧视)     老太婆家:(被嘲笑)      灌木林里:(向往美与幸福)     老农家:(被追打)     花园里:(被赞美)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始终不屈不挠,相信自己,以乐观的态度对待艰难困苦。他相信即使身处逆境,经过不懈追求,努力进取,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实现,幸福一定会来到身边。当变成天鹅后也不骄傲。④找出童话中的若干人物(动物)形象,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辨形象)参考:老师看到了仁爱的农夫,是他在冰天雪地里救回了丑小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善良仁慈乐意帮 助别人的人。(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可悲的、可笑的、可鄙的、美丽的……可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认识猫绅士与鸡太太)⑤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是什么吗?在文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 (悟主题)关键句子:A、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B、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D、他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点拨分析:丑小鸭之所以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天鹅,是因为他心中有着恒久的梦想:向往美好,不懈追求,自己也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并为着目标而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金子总是要发光的”。丑小鸭感到难为情,一方面是觉得自己卑微、无力和渺小,另一方面是只有他自己清楚,他还是原来的他,只是环境不一样了。“一颗好的心”指善良的、美好的、有理想、有追求的心。⑥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可板书学生的精彩发言)参考:能够勇敢地离开那个让他饱受欺凌的出生之地,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能够舍弃所谓的温暖舒适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它对自己的认识发现过程说明,没有对美好境界、理想生活的追求,不经历那么多的磨练,就不会发现自己其实也可以成为生活的一个奇迹。(二)研读重点段落研读“要是只讲他在这严冬所受的困苦和灾难……完”部分学生练习,稍作点拨:1.选段第①段写丑小鸭“认出这些美丽的动物”时,为什么“心里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难过”?2.丑小鸭为什么拼死拼活也要飞向美丽的天鹅?3.选段第①段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找出选段第②段中描写自然景物的句子,并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5.怎样理解“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在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这句话?6.丑小鸭变成天鹅后,处境有怎样的变化?7.面对赞誉,丑小鸭表现如何?8.面对丑小鸭的生活经历,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参考:1.它认为自己是粗笨的,丑陋的,不配接近美丽的天鹅。2.作为一只天鹅,渴望与同类接近,那是他的本性,同时,“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是丑小鸭心中的梦想与追求,为了实现梦想,哪怕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所以,丑小鸭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天鹅。3.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4.“这儿苹果……春天的气息”,一方面,美丽的自然界与美丽而高贵的天鹅相映成趣,使故事充满诗情画意。另一方面,用自然环境的美丽来烘托丑小鸭美好的心灵,衬托人物的命运:丑小鸭变天鹅了。5.只要你不懈地追求,是金子总会闪光的。6.许多大天鹅在他周围游泳,用嘴来亲他。小孩子给他面包和麦粒称赞他是最美的。7.感到难为情,太幸福了,一点也不骄傲。8.言之有理即可。 课堂练习 课后习题 其它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一只丑小鸭处处爱排挤、嘲弄、打击,但它始终不屈地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但是,其实并非一只丑小鸭,而是作者本人。安徒生一生境遇坎坷。他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教育。他最初想做一名芭蕾舞演员,后来又想当一名歌剧演员,但都没能实现。他开始从事创作,但因出身贫贱而不断受到别人的嘲笑排挤。但是他毫不气馁,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一名享有世界声誉的童话大师。同学们,“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我们能经受得住生活的重重磨难,就能更快地成长。“金子总是要发光的”,只要我们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本课作业 本课教学后记(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课题:3丑小鸭第(2)课时总第(8)教时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 教学目标 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 练习 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 教学方法 分析讲解 学习方法 自主练习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课题引入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 1、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嫉妒( ) 挨啄(  )  讪笑(  )  沼泽( ) 骇人(  )  木jī(  ) 简lòu( ) jǔ丧(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2)他在这儿躺了一夜,因为它非常疲乏和沮丧。(3)他来到一个简陋的农家小屋。(4)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帆船,来势汹汹的向他走来。3.把下列短语中的错别字用横线画出来,依次改正在下面的田字格中。害人听闻  恭恭敬敬  兴高彩烈来势凶凶明辩是非 直接了当  毛骨耸然 委曲求全 金壁辉煌浮想联翩  4、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    、    和    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丑小鸭》选自《    》作者是    国的    (作者名字)。★★努把力,下面的能力提升题我也会做好。5.简答。(1)联系课文,想一想丑小鸭遭到了那些歧视和打击?请简单归纳。                                                                                (2)丑小鸭身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请用几个短语来概括。(3)学习了这篇童话之后,你得到了那些思想上的启示?将你的想法写下来。                                        【实践应用】★★★学习了知识,你会用吗?一定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各题要是只讲他在这严冬所受的困苦和灾难,那么这个故事也就太悲惨了。当太阳又开始温暖地照着大地的时候,他正躺在沼泽地的芦苇里。百灵鸟唱起歌来了——这是一个美丽的春天。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过去他遭受过那么多的不幸和苦难,可是现在他感到非常高兴。他现在清楚地认识到,幸福和美正在向他招手。许多大天鹅在他周围游泳,用嘴来亲他。花园里来了几个小孩子。他们向水上抛来许多面包片和麦粒。最小的那个孩子喊道:“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幸福!”6、二段写丑小鸭“认出了这些美丽的动物”时,为什么“心里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难过”?7、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美丽的天鹅?8、划出第二段中描写自然景物的句子,并说一说这样描写的作用。9、划线句子有什么含义?10、在别的孩子和他们的爸爸和妈妈大声赞美:“这新来的一只最美!那么年轻,那么好看!”时,按理说丑小鸭应该感到激动、高兴,可他为什么感到难为情?11、“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你认为这句话中,“一颗好的心”是指什么样的心?12、简要概括丑小鸭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 课堂练习 其它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本课作业 本课教学后记(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课题:4.诗两首第(1)课时总第(9)教时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识记“瞬息、幽寂、延绵、荒草萋萋”等词;2、了解两位诗人,理解两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过程与方法:3、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熟读《未选择的路》。4、分析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直抒胸臆的手法、《未选择的路》的象征手法。情感与德育:5、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内容 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熟读《未选择的路》。分析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直抒胸臆的手法、《未选择的路》的象征手法 重点难点 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熟读《未选择的路》。分析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直抒胸臆的手法、《未选择的路》的象征手法 教学方法 诗歌四步教学法。读诗——说诗——悟诗——品诗,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同步提高。比较鉴赏法。尊重学生鉴赏主体地位,以个人欣赏体验为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并说明理由,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 教具准备 朗读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课题引入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的叮咛和嘱咐。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美国现代诗人弗罗斯特向我们表达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 一、夯实基础(一)字词过关参考:“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及补充: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幽寂:幽静,寂寞。延绵:绵延。荒草萋萋:形容野草长得茂盛的样子。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忧郁:忧伤,愁闷。因是诗歌,牵涉的字词很少,教学时也应从快从简。(二)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铿锵有力。”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也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由教师介绍,学生适当笔记。详细介绍见《教师教学用书》P30、P31)2、写作背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第二节,诗人表达了心儿永远向着未来的积极人生态度,并告诉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这是诗人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生活的真谛。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做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做对路的选择。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未选择的路》有着特别的意蕴,它正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二、文本学习(一)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读诗采用的方式:范读或听读,抽读,齐读。教学时注重读诗的节奏和重音。2、说诗①诗的主题是什么?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②从诗中你能看出作者告诉我们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过去、现在、未来吗?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不可挽回,只是怀念;现在只是暂时的,一切都将过去;将来才是永久,我们要面向未来。③假如把这首诗分成两部分,请各用一个词来概括其内容。劝告希望教师小结:这首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八句,都是劝告的口吻──按常理这是诗歌创作要尽力避免的,但这首诗却以说理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意象—意境)3、悟诗①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明确: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②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各持己见。4、品诗你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这两句诗道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通的感觉。诗人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反对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从另一个角度说,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二)学习《未选择的路》方法步骤同上,学生自主学习。练习及参考:1.作者为何以“未选择的路”为题?这首诗实际是写人生道路。诗人写作重点不是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点对未来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2.本诗主要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象征3.诗中流露了作者一种怎样的复杂感情?对已选择的路的不满,对未来选择之路的向往。4.本诗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人只能选择一种人生道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自己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课堂练习 二 其它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想法。也希望同学们的人生之路上走出精彩,走出成就。 本课作业 练习题三 本课教学后记(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课题:4.诗两首第(2)课时总第(10)教时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 教学目标 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 练习 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 教学方法 分析讲解 学习方法 自主练习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课题引入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 1、给加点字注音。忧郁___      瞬息___      伫立___      涉足___诱人___      延绵___      旅人___      幽静___2、给形似字组词诱:___      伫:___      恋:___      绵:___     绣:___      贮:___      蛮:___      棉:___      3、根据示例填空示例:荒草(萋)(萋)白雪(   )(   )岁月(   )(   )人海(   )(   )神采(   )(   )温情(   )(   )得意(   )(   )野心(   )(   )忧心(   )(   )4、在横线上填上成语所缺的字跋山___水    曲径通___   ___息万变    人迹___至___然无声    ___而不舍    举___不定    一如___往5、整体感悟两诗后回答(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的主题是什么?(2).《未选择的路》一诗中“路”包含了什么深刻含义,你从中悟出什么人生的哲理?●强化提高题阅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后回答6.从诗中你能看出作者告诉我们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过去、现在、未来吗?7.假如把这首诗分成两部分,请各用一个词来概括其内容。8.你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9.学完此诗后,你有什么感悟?阅读《未选择的路》一诗后回答10.作者为何以“未选择的路”为题?11.本诗主要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12.诗中流露了作者一种怎样的复杂感情?13.本诗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课堂练习 其它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本课作业 本课教学后记(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课题:5伤仲永第(1)课时总第(11)教时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如“隶、异、奇、利、扳、文理、稍稍、宾客、环谒、泯然”等,掌握它们的读音、词义。  2.了解常用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3.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了解王安石的人才观。能力目标  1.学生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文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认识人的知识才能并非一成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在造就人才方面起决定作用这一道理。 教学内容 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认识人的知识才能并非一成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在造就人才方面起决定作用这一道理。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知识。2.理解本文中方仲永五岁能诗,但到二十岁却“泯然众人”这一变化的原因。 教学方法  1.文言文八步教学法。初读课文,正音正字;复读课文,读清句读;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评读课文,自主评价作者的观点;品读课文,探究文章美点,体味其妙处;背读课文,延读原文,深化课堂所学知识,拓展视野。 2.讨论法。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通过生生互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大胆发表意见,倾听他人看法,学会思考,学会倾听,学会与人交流。 3.竞赛法。适合年龄特点,在竞赛中激发他们的赶超意识。 4.美点寻踪法。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 教具准备 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课题引入 天才,什么是天才?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天才是打倒一百次仍站立着的人”,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努力”。世上没有绝对的天才,只有勤劳、不懈追求的普通凡人。今天,我们学习《伤仲永》,看看王安石为何“伤”仲永呢?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 二、作者简介三、朗读课文,翻译课文,把握文意  1.初读课文,准确认读。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掌握字音。  教师提示一些字词的读音。  隶(lì)扳(pān)谒(yè)  泯(mǐn)称(chèn)卒(zú)  请一名学生认读并领读。  2.复读课文,读清句读。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1)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6)余闻之也/久。  3.译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把学生分为两大组,展开小组竞赛,共分3轮竞答:第一轮翻译课文,第二轮认读课文,第三轮文言知识大评比。每一轮比赛底分均为100分,每发现一处错误扣5分,扣完即止。  第一轮:翻译课文  每组每次选一名代表,口头翻译课文。第一段由第一小组选代表翻译,本组成员补充,第二小组成员质疑、评价。第2段由第二小组选代表翻译,本组成员补充,第一小组成员质疑、评价。第三段再由第一小组第二名代表翻译,依次类推。  第二轮:认读课文  显示: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求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 已耶  这是一段尚未标点的文章,由学生在时间内认读。先从第二小组开始,比赛方法同上,两组选代表交错认读。  第三轮:文言知识大评比    (1)解释加粗的字。  ①世隶耕②未尝识书具  ③并自为其名④指物作诗立就  ⑤稍稍宾客其父⑥或以钱币求之  ⑦环谒于邑人⑧不能称前时之闻  ⑨泯然众人矣⑩受之于天  贤于材人远矣得为众人而已耶  (2)一词多义。    (3)词类活用。  邑人奇之宾客其父父利其然伤仲永父异焉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②得为众人而已耶?  每一道测的单数题由第一小组代表完成,双数题由第二小组代表完成。如有困难,教师点拨。仲裁权归教师。  明确:(1)①属于 ②曾经 ③题上 ④完成 ⑤渐渐 ⑥有的(人) ⑦四处拜访 ⑧相当 ⑨完全 ⑩承受 胜过 能够  (2)其:①他的,指方仲永的 ②代方仲永写的诗 ③这样 ④他 ⑤他的 ⑥他  之:①代“节具” ②代“仲永” ③代“仲永写的诗” ④代“仲永的诗” ⑤“方仲永很有才这件事” ⑥结构助词“的” ⑦调节音节,无意义  于:①引出对象 ②在 ③表示比较 ④介词,从  (3)奇:对……感到惊奇  宾客:把……当作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  利:认为……有利  伤:为……哀伤  异:对……感到惊异(诧异)  (4)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4.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  教师设计相关题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用意何在?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3)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自由发言。  明确:(1)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闻”和“见”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贪利之举却导致他才能衰退。后两
/
本文档为【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表格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