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常见急症的中医救治方法

常见急症的中医救治方法

2019-11-18 7页 doc 20KB 3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9254

暂无简介

举报
常见急症的中医救治方法常见急症中医救治方法学习目标:1、掌握中风针灸治疗的穴位2、掌握厥脱的中医治疗方法一、中风病中医救治方法【定义】中风又名卒中。因本病起病急骤,症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本病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歪僻不遂为症的一种疾病。中风包括现代医学的脑梗死和脑出血。【临床表现】重症具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謇涩等特定的临床表现。轻症仅见眩晕,偏身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发病之前多有头晕、头...
常见急症的中医救治方法
常见急症中医救治方法学习目标:1、掌握中风针灸治疗的穴位2、掌握厥脱的中医治疗方法一、中风病中医救治方法【定义】中风又名卒中。因本病起病急骤,症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本病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歪僻不遂为症的一种疾病。中风包括现代医学的脑梗死和脑出血。【临床现】重症具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謇涩等特定的临床表现。轻症仅见眩晕,偏身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发病之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木等先兆症状,常有眩晕、头痛、心悸等病史,病发多有情志失调、饮食不当或劳累等诱因。【临床分型】中医分型1、中经络: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但意识清楚。2、中脏腑:昏不知人,或神志昏糊、迷蒙,伴见肢体不用。中脏腑闭证属实,证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脱证属虚,可见神志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等。【中医治疗】中风的治疗原则:中经络以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中脏腑闭证,治当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泄热;脱证急宜救阴回阳固脱;内闭外脱之证,则需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兼夹,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平肝熄风,化痰祛瘀,滋养肝肾,益气养血并用。1、中成药物治疗中经络:疏血通注射液1~6ml加入0.9%NS250ml中静滴或银杏注射液10ml加入0.9%NS250ml中静滴。中脏腑闭证:醒脑静10-20ml加入0.9%NS250ml中静滴;清开灵40ml加入0.9%NS250ml中静滴;60滴/分钟,每天一次。中脏腑脱证: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0.9%NS250ml中静滴。2、针灸治疗风火上扰清窍,痰热内闭清窍:百会、人中、足三里、太冲等。痰湿蒙塞心神,元神败脱,心神散乱:百会、气海、足三里。以昏迷为主:人中、神聪、内关、涌泉、太冲。以半身不遂: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二、胸痹(心绞痛)【定义】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中医胸痹多属于现代医学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范畴。【临床表现】心胸痛是真心痛最早出现、最为突出的症状,其疼痛剧烈,难以忍受,且范围广泛,持续时间长久,患者常有恐惧、濒死感。严重者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律失常,可发生猝死。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饮多食、感受寒冷而诱发。【临床分型】一、心绞痛分型、稳定型心绞痛:2、不稳定型心绞痛:包括静息性心绞痛;初发性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二、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表现I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心绞痛”,例如行走和上楼。费力、快速成长时间用力才引起的心绞痛。行走,情绪激动发作心绞痛、或仅在睡醒后数小时内发作。III级:“日常活动体力明显受限”,以一般速度在一般条件下平地步行100-400m或上一层楼梯时受限。IV级:“不能进行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即可出现心绞痛综合征。【中医治疗】胸痹的治疗原则:本病的治疗原则应先治其标,后顾其本;先从祛邪入手,然后再予扶正;必要时可根据虚实标本的主次,兼顾同治。祛邪治标常以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为主,扶正固本常用温阳补气、益气养阴、滋阴益肾为法,综合治疗。1、急性处理:加快心脏传导:心宝丸1-2丸,每天三次。减慢心脏传导:稳心颗粒9g,每天三次。改善心肌缺血:田七口服液10-20ml,每天三次;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加入0.9%NS250ml中静滴,每天二次;丹红注射液0.5g加入0.9%NS250ml中静滴,每天二次。心阴不足:滋心阴口服液10ml,每天三次;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0.9%NS250ml中静滴,每天二次。心阳不振:补心气口服液10ml,每天三次;参附注射液40ml加入0.9%NS250ml中静滴,每天二次。2、针灸治疗:常用穴:①心俞、内关;②厥阴俞、膻中。备用穴:间使、足三里、神门。三、厥脱证【定义】厥脱非单纯之厥证或脱证,是指邪毒内陷,或内伤脏气,或亡津失血所致的气血逆乱,正气耗脱的一类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休克。【临床表现】神志淡漠,但欲寐,或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或潮红或发绀,四肢厥冷,汗出不止,气息微弱,或气促息粗等症,脉沉细无力,或脉微细欲绝,或不能触及,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80mmH,g脉压差小于20mmH,g有高血压者,收缩压低于平时血压的l/3以上,或收缩压降低30mmH,g尿少(30ml/h),指压再充盈时间长于3s。发病特点发病急,变化快,迅即逆转。病因病机特点:因感受邪毒,或内伤五脏,失血亡津,创伤剧痛,导致气血逆乱,阴阳耗脱,发为厥病。【临床分型】1.轻度:神清或烦躁不安,手足不温或肢端发凉,汗出过多,脉沉细(数)无力,血压下降;收缩压<80mmH,g脉压差<20mmH;g有高血压者,收缩压低于平时血压的1/3以上,或收缩压降低30mmHg•中度:神志淡漠,手足冷至腕踝,大汗淋漓,脉微弱或虚大,收缩压在50mmH以下,脉压差<20mmH。•重度:意识朦胧,或神志不清,肢冷超过腕踝6cm以上,或全身发冷,冷汗如珠,脉微欲绝,或不能触及,收缩压在30mmH以下。【中医治疗】厥脱的治疗原则:厥脱乃危急之候,当及时救治为要,醒神回厥是主要的治疗原则。1、中成药物闭证:醒脑静10-20ml加入0.9%NS250ml中静滴,每天二次。脱证: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0.9%NS250ml中静滴,每天二次。2、针灸治疗:一般来讲,针灸治疗对于厥脱的抢救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如针刺人中、涌泉。3、放血疗法:十宣放血,手法要强。一般十宣放血三指即可收效。但此法适用于闭证。4、灸法:对于脱证则可用灸法,如百会、神阙、关元、足三里等。四、中暑证【定义】1、中医定义:暑厥是指在长夏季节,感受暑热之邪,伤津耗气而骤然发生的以高热、汗出、烦渴、乏力或神昏、抽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热病。2、西医定义: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临床表现】1.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C。2•轻度中暑: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C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3.重度中暑:(l)中暑高热(热射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散热困难,体内积热过多所致。开始有先兆中暑症状,以后出现头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体温在40C以上。(2)中暑衰竭(热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发生水及盐类丢失引起血容量不足。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神志不清,腋温低,肛温在38.5C左右。(3)中暑痉挛(热痉挛):大量出汗后只饮入大量的水,而未补充食盐,血钠及氯降低,血钾亦可降低。患者口渴,尿少。肌肉痉挛及疼痛,体温正常。(4)日射病:因过强阳光照射头部,大量紫外线进入颅内,引起颅内温度升高(可达41〜42C),出现脑及脑膜水肿、充血。故发生剧烈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意识障碍,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体温可轻度升高。上述情况有时可合并出现。【临床分型】1、暑热(内郁)证:壮热,烦躁,头痛,头晕,口渴多饮,汗多,体倦,面赤气粗,舌质红,苔黄少津;脉洪大。2、暑热闭神证:发热口渴,神志躁扰不宁或昏迷,身灼热,尿短黄,息粗气喘,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沉实。3、暑热动风证:壮热不退,躁扰不宁甚或神昏,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双目上视,面赤息粗,舌红苔黄少津,脉弦数。4、暑闭气机证:发热无汗,烦躁,胸闷脘痞,恶心呕吐,剧烈腹痛或头痛而胀,甚或神昏、耳聋、肢厥,舌红苔黄,脉弦或沉伏。5、暑伤津气证:发热,口渴,汗多或无汗,心烦,神疲思睡,气短乏力,尿短黄,舌红,苔黄少津,脉细数无力。6、阳脱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神志不清,尿量减少,面色苍白,呼吸浅促,脉细欲绝。回阳固脱。7、阴虚动风证: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胸闷汗出,四肢抽搐或痉挛疼痛,或肢体麻木、震颤,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8、暑伤肺络证:感受暑热,骤然咳血、衄血,身热,口渴,咳嗽气喘,头目不清,舌红,苔黄,脉洪数无力。【中医治疗】1、中药汤剂暑热(内郁)证:祛暑清热,白虎汤加参须、淡竹叶,西瓜翠衣等:暑热闭神证:祛暑开窍。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暑热动风证:祛暑熄风。羚角钩藤汤加减,配服紫雪丹。暑闭气机证:祛暑开闭。木香顺气散,配服玉枢丹,或行军散。暑伤津气证:清暑益气。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阳脱证:回阳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阴虚动风证:滋阴熄风。三甲复脉汤加味。暑伤肺络证:清暑宣肺。犀角地黄汤合清络饮加减。2、中成药物醒脑静、清开灵等,行清热、解毒、镇静、解痉、开窍之功。伴多汗、低血压、循环障碍者,加用生脉注射液静滴,益气敛神,生脉固脱。3、针灸轻症:头痛头晕,汗多,皮肤灼热,气粗,舌燥,口干烦渴,脉浮大而数。治法:取督脉、手厥阴、阳明经穴为主(大椎、内关、曲池、委中)针刺用泻法,以泄热祛暑。重症:先头痛,烦渴,呼吸喘息,继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汗出,脉沉而无力。治法:取督脉经穴为主(水沟、百会、十宣、曲泽、委中)针刺用泻法,以开窍、泄热、祛暑。4、刮痧适用于中暑轻证,用光滑平整的汤匙蘸食油或清水,刮背脊两侧,颈部,胸肋间隙,肩臂,胸窝及腘窝等处,刮至皮肤出现紫红色为度。5、放血少商、商阳
/
本文档为【常见急症的中医救治方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