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东北考古综述_蒋秀松

2013-06-22 10页 pdf 883KB 80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5325

暂无简介

举报
东北考古综述_蒋秀松 东 北 考 . 古 综 述 蒋 秀 松 东北地区具有一定规模的考古工作 , 是到本 世纪三十年代才开始 , 迄至解放前夕 , 整个工作 只局限于为数不多的几个地点 , 而且多属地表上 的零星采集 , 所得到的资料 , 无论从质 上 或 量 上 , 都远远不足以使人们对这一地区古代的整个 文化面貌形成 比较系统、 比较全面的认识 。 直到 解放后 , 东北地区的考古工作才全面、 深入地开 展起来 , 进行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和清理 发 掘 工 作 , 从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东北考古所取得的 成就 , 直接为东北地方史的研究提供...
东北考古综述_蒋秀松
东 北 考 . 古 综 述 蒋 秀 松 东北地区具有一定规模的考古工作 , 是到本 世纪三十年代才开始 , 迄至解放前夕 , 整个工作 只局限于为数不多的几个地点 , 而且多属地上 的零星采集 , 所得到的资料 , 无论从质 上 或 量 上 , 都远远不足以使人们对这一地区古代的整个 文化面貌形成 比较系统、 比较全面的认识 。 直到 解放后 , 东北地区的考古工作才全面、 深入地开 展起来 , 进行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和清理 发 掘 工 作 , 从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东北考古所取得的 成就 , 直接为东北地方史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 成为地方史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 因此 , 本 篇将就这一地区旧 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青铜 时代、 铁器时代及其各历史时期为考古发现 , 作 一简略的介绍 。 一 、 旧石 器时代 建国以后 , 在东北地区先后发现了一些旧 石 器时代的遗址 , 其中主要有本溪庙后山、 营口金 牛山 、 喀左鸽子洞 、 锦县沈家台、 凌源八间房、 建平南地乡 、 东沟前阳洞穴、 榆树周 家 油 房、 安图明月沟、 呼玛十八站、 满洲里札责诺尔‘黄 山、 顾乡屯和阎家岗等遗址 , 初步确立了东北旧‘ 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序列 , 揭开了这一地区远占 人类活动的奥秘。 本溪宙后山遗址 , 该遗址位于辽宁省本溪市 山城子公社庙后山之南麓 , 系洞穴遗址 , 高出现 在地面三十余牛, 距太子河一里左右 。 经过两期 发掘 , 获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七十余种 , 主要 有中华搞霞狗 、 最后剑齿虎、 梅氏犀、 硕称猴 、 李氏野猪、 三 门马 、 肿骨鹿、 变种狼等。 同时还 出土旧石器十余件 , 多以灰绿色 石英 砂岩 为材 料 , 主要器型有刮削器、 砍砸器、 石 片、 石核 等 , 其特征 : 打击石片基本用锤击法 , 一 尚无修理 台面技术 , 自然台面居多数 , 第二步加工较少 , 大部分器型不甚规整 , 种类不多 , ‘ 制造粗糙 , 这 都反映其原始性质。 在可靠地层中还发现不少烧 灰和烧骨 , 说明当时人们已使用火。 经过对这些 材料的分析研究 , 确定它为旧 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遗址, 而且是迄今表东北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旧 石 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 营口金牛山遗址。 该遗址位于辽宁省营口县 永安公社西田屯村西一孤立的山丘土 , 山丘海拔 七十米 。 这个遗址分上、 下两个文化层 。 在上文 化层 (地层堆积的 1 一 3 层 ) 中 , 发现更新世晚 期的哺乳动物化石三十五种 , 还出土了一段人的 上臂骨化右和两件骨器, 在下文化层 ( 地层堆积 的 4 一 6 层 ) 中 , 发现汤物化石三十二种 , 已灭 绝的动物占44 % , 内有中更新世时期代表性的种 属 , 如三门马 、 肿骨鹿 、 变种狼、 硕称猴等 , 还 发现烧土、 灰烬、 烧灰、 烧骨等 , 同 时出土 了 一些右器、 骨器和右片材料 , 石器材料以石英和 脉石英为主, 打制用锤击法和砸击法 , 第二 步加工痕迹清楚 , 主要器型有刮削器 、 小型尖状 器、 石片等 , 从右器类型和特征看 , 都具备我国 旧石器时氏早期为将 l氛. 据研究结果 , 下文化层 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 , 而上文化层属于旧 石器时 代晚期 . 喀左鸽子洞遗址。 该遗址位于辽宁省喀左县 水泉公社之大凌河右岸 , 也是洞穴遗址 , 高出河 面三十四米。 洞内堆积可分六层 , 大量遗物出自 1 1 2 第三层, 即灰岩角砾层和灰烬层 。 在19了3一 1976 年的三次发掘中, 获得石器三百余件, 发现大量 的用火遗迹以及三十多种哺乳动物化石。 石器材 料以 石英岩为主 , 打制方法用锤击法和砸击法 , 多数利用自然台面打制 , 也有打击台面的 。 石器 种类较多 , 以石片石器为主 , 石核石器也占一定 比例。 用火遗迹丰富{ 灰烬层最厚可达 一 米 以 上, 内含大量烧骨 、 烧炭。 ‘在烧骨 中 , 以 普氏 羚羊化石最多。 动物化石 , 多数属东北地区猛玛 象一一披毛犀动物群的成员 , 也有少数是华北地 区更新世常见的动物 , 如沙狐、 直隶狼等。 从各 方面看 , 这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遗址 , 距今 约十五万年左右。 沈家台遗址。 这个遗址位于辽宁省锦县沈家 台公社之小凌河支流右岸的山坡上 。 在钙质结核 层下部的棕黄色粘土层中 , 发现六件石器和十四 种动物化袄 石器种类不多, 材料多为隧石、 玛 瑙 , 打制方法系锤击法 , 石片呈长形 , 均 较 规 整 , 趋向小形 、 细化发展 , 动物化石属于河套大 角鹿一一披毛犀动物群 , 内有中华粉鼠、 蒙古黄 鼠、 葛氏斑鹿、 虎 、 沙狐等。 据研究结果 , 这个 遗址属于 旧石器时代晚期 , 距今约五 至 三 万年 〔1 〕 。 凌源八间房遗址。 该遗址位于辽宁省凌源县 东天凌河右岸的一级阶地上。 遗址堆积厚达十二 米 , 可分为三层 , 文化遗物出自第二军下部砾石 层和沙质黄土之间, 共出土石器三十余件和动物 化石多种。 石器多以火石 、 水晶 、 玛瑙为材料 , 打制精致 , 种类有石核、 刮削器 、 尖状器和带背 石器。 动物化 石有原始件 、 普氏羚羊、 东 北 马 鹿 , 长尾黄鼠、 中华盼徽、 余北扑鼠、 斑鹿、 普 氏野马、 野鹿等。 据研究结果 , 此一遗址属旧石 器晚期之末 , 距今三至一万年, 东沟前阳遗址。 该遗址位于辽宁省东沟县前 阳公社山城村西北城子山上, 系洞穴遗址。 lgBZ 年 , 在洞穴裂隙中 , 发现头盖骨、 下 领骨、 股骨 和六枚牙齿等人类化石 , , 同层出土了十七到 , 动物 化石 , 内有欲狗 、 赤鹿、 中华盼鼠、 中华整 、 小 野猫、 狗猫、 沙狐、 东北抱子 、 南励 、 野马等。 据分析研究 , 初步认为此遗址的地质年代为更新 世晚抵 距今一万八千年左右 〔8 〕。 榆树周家油坊遗址。 此遗址位于吉林省榆树 县周家油坊 , 地处松花江和拉林河之间黄土台地 的南侧台顶平齐 , 高出松花江面五十至七十米。 1份5 1年 , 曾在当地河滩上拾到人类头骨 碎 片 两 块、 胫骨一根和一片打制石片 , 并收集到一批第 四纪哺乳动物化石。 1口TT 年 , 先后在这里发掘了 七个地点 , 除第三地点未获化石外 , 其它六个地 点皆发现相当数量的化石, 计十二种 , 属于猛玛 象一一披毛犀动物群的成员。 同时, 还出土石器 十九件 , 骨器五十件。 石器类型有石核、 石片、 尖伏器、 刮削器等 ; 骨器类型有象牙铲器、 骨圆 头刮削器 、 骨尖状器、 用雕刻器打法制 成 的 尖 状器 、 骨疙掘器等。 经研究认为 , 这是属于旧石 器时代晚期的遗存。 由于原拾到的人类骨骸曾经 过自然搬运 , 没有地层依据 , 而头骨碎片经含氟 量分析又有可能晚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所以 , 能 否以这些人骨遗骸命名 为 “榆树 人” , 尚无定 论 〔4 〕 。 安图明月沟遗址。 该遗址位于吉林省安图县 明月沟东南五华里石门山村之布尔哈通河畔, 系 洞穴遗址。 均的年 , 采石工人在这里发现了一批 哺乳动物化瓦 次年 , 有关单位组织发掘小组前 往调查, 对残存的洞穴堆积进行了清理 , 从中获 得一枚古人类牙齿化疏 动物化石共有+ 九种 , 如 鼠免、 犷、 繁 、 狐 、 棕熊、 虎、 最后盒狗、 真 猛码象、 野马 、 披毛犀、 斑鹿 、 东北野牛等 , 都 属于猛玛象一一披毛犀动物群。 据猛玛象、 披毛 犀动物化石碳 14 测定 , 距今已有二万六 千 年 以 上 , 发现的人类牙齿化石, 是右下第一前白齿 , 可 据以确定存在 盯安图人” , 他们所处的文化时 代属于 旧石器时代晚期 〔5 〕 。 呼玛十八站遗址 。 该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呼玛 县鄂伦春族公社十八站村西南 , 座落在呼玛河左 岸二级阶地上。 19了5一一 197 6年 , 曾在这里进行 考古发掘 , 出土过一批旧石器 , 19了9年 , 进行再 次发掘 , 又获得一批旧石器。 先后出土的石器多 达一千零 一七十余件 , 其类型有刮削器 、 尖状器 、 雕刻器 、 圆头刮削器、 石叶、 石核和石片等。 这 些石器的类型及其加工技术 , 跟华北地区一些旧 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器有相同或相似之处 。 据 初步研究 , 此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距今约 一万余年。 〔6 〕 。 满洲里札资诺尔遗抓 。 解放前, 曾在札负诺 1 1 3 尔地区发现过人类头骨化右 , 被称为 “札责诺尔 人” 。 19了3年以来 , 又先后发现六件人类头骨化 石 , 其中完整的二件、 破损的二件、 残片二件 , 分 属于 六 个个体。 以东露天矿为例, 在离地平均 八米的细沙层底部, 出土了骨锥、 骨刀梗、 骨鱼 膘和人工磨过的肩脚骨残片 , 还有压制石器一一 石豢、 圆头刮削器、 石叶、 石片等 , 以及较多的 动物化石, 包括猛玛象、 野牛、 羚羊等。 据研究 结果 , 此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 距今一万年左 右 〔7 〕 。 黄山 、 顾乡屯、 阎家岗遗址 。 黄山 、 顾乡屯 和阎家岗三地皆在哈尔滨市郊。 黄山位于东郊约 十五公里处 , 是一座孤立的山丘 ; 顾乡屯位于西 郊五公里左右的温泉河旁 , 三十年代以来 , 曾在 这两个地卓进行过多次发掘、 采集 , 获得不少的 旧石器和动物化石 , 但由于化石曾经过搬运 , 层 位不清 , 其年代和性质 , 一直没有定论, 阎家岗 位于西郊五十华里处 , 19 82年 , 在这 里进行发 掘 , 发现了丰富的第四纪动物群化石 , 包括猛玛 象、 技毛犀、 东北野牛、 鹿、 羚羊等, 出土的石 器有石片、 石核、 和砍砸器等 , 还出土了一块人 类头骨 ( 左枕骨 ) 。 经研究分析 , 这个遗址属于 旧石器时代晚期, 距今二万三千年左右 : 人骨化 石被有些学者定为 “哈尔滨人 ” 〔8 〕。 从上面列举的遗址看 , 东北 旧石 器时 代文 化 , 已分布于这个地区的东西南北 , 各遗址之间 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 , 时间包括了旧石器时代 的早 、 中、 晚期。 从现有的材料看 , 早期和中期 遗址分布于南部地区 , 而中部和北部地区基本上 是晚期遗址 , 这可能反映了远古人类迁 徙 的 趋 向。 二 、 新石 器时代 在新石器时代 , 人类活动范围扩展 到 更 加 广阔的地域 , 东北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 代遗梦 比旧石器时代遗址要多得多。 人们根据这些遗存 的不同特征, 区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 。 在辽西 , 初步区分出林西沙窝子类型、 红山类型、 富河类 型和小河沿类型 , 在下辽河流域 , 区分出新乐下 层类型 , 在辽东半岛 , 区分出以土珠子遗址为代 表的新石器时代三层文化 , 其下层与沈阳新乐下 层较接近 , 中层受大汉口文化影响, 上层与龙山 文化有联系 〔。〕 。 此外, 在吉林省发现的新右 器时代文化遗址 , 主要的有浑春大六道沟和吉林 虎头硷子等 : 在黑龙江省 , 主要的新石器时代文 化类型有铜钵好责、 昂昂溪 、 新开流和莺歌岭下 层等。 林西沙窝子类型 林西沙窝子位于今内蒙古 昭乌达盟林西县城附近 。 195 6年 , 在这里发掘和 采集到一批新石器和陶片等。 石器有打制的砾石 砍伐器、 石核、 石片和磨制 的 石 磨盘 、 石磨棒 知 其中石核石器较多 , 细石器多圆锥石核 ; 陶 片为粗黄褐色陶 , 纹饰有素面、 堆纹、 凸弦纹 、 纵孤线纹 、 唇部波浪形压印纹等。 这些遗物较附 近分布的江山类型和富河类型遗存具有明显 的原 始性 , 可能代表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较早的一 个阶段 〔1 0 〕 。 红山类型 , 或称红山文化 . 它是辽西地区较 早发现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 19 35年 , 日本人 在赤峰红山后第二住地进行了发掘 , 原报告称之 为赤峰第一期文化 , 后来我国学者命名为红山文 化 , 此一文化分布地域甚广 , 内蒙的诏乌达盟 、 哲里木盟南部 , 辽宁的朝阳 、 锦州地区和河北北 部的燕山地带都有发现 。 其中主要遗址有巴林左 旗南杨家营子、 赤峰水泉村、 敖汉旗四棱山和三 道湾子、 喀左东山嘴、 凌源牛河梁、 奈曼旗满德 图等。 在出土的淘器中 , 泥质陶路多于夹砂陶。 泥质陶主要是红陶, 器形 有 钵 、 盆 、 瓮 、 长颈 深腹罐、 小口双耳罐等 , 在 部 分钟、 盆、 罐和 瓮的表面有彩绘纹饰, 纹样主要有平行直线或斜 线、 三角形、 平行斜线组成的三角形、 菱形 、 鳞 形、 涡形纹等, 夹砂陶的器型简单 , 主要是大口 深腹罐 , 其特点是大口小平底 , 腹壁口 弧 度 明 显 , 外表多数饰有横或竖压的 “之” 字形线纹 。 石器多大型农业工具 , 有较多的磨制石器和细石 器 , 其中以磨制叶形大石 “犁” 和压制三角形徽 最富特征。 有的遗址还发现保存较 好 的 房址 , 皆为半地穴式 , 平面略呈长方形 , 门 向 东南 , 房内有椭圆形大灶坑。 农业工具和 居住 址 的 现 , 说明农业在当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 要 的 地 位 〔1 1 〕 。 特别引人注目的 , 是喀左东山嘴的 大型石砌祭坛遗址 , 凌源牛河梁的女神庙、 积石 象群以及一座类似城堡或方型广场的石砌围墙遗 址。 在这些遗址中 , 先后出土了陶质妇女裸体小 1几4 塑像、 和真人尺寸相仿的女神彩塑头像 , 以及有 批大小不等的泥塑女性裸体像残坟 , 同时出土的 还有成批磨制的动物形玉饰、 石饰及大量的陶器 等。 据淡14 测定和树轮校正 , 这些遗址距今已有 五千多年历史 〔1 2 〕 。 富河类型 , 或称富河文化 , 这是西拉木沦河 以北、 不同于红山文化的另一种新石器时代的文 化 , 因196 2年富河沟门遗址的发掘而得名石 其分 布的范围也较广 , 西拉木伦河以北的沼乌达盟和 哲里木盟境内皆有发现。 富河沟门遗址位于巴林 左旗北部乌尔吉木伦河东岸的山岗上。 经考古发 掘 , 在这里发现房址三十七座 , 有方形仁圆形两 种 , 前者居多, 内有柱穴、 灶坑和筹火痕迹 。 出 土的陶器以黄褐色夹砂陶最多, 灰褐色次之 , 质 地疏松 , ’火候不高 , 皆手制 , 多以泥条盘 筑 成 器 , 器形以筒形深腹罐为多, 另有钵、 小杯、 圆 足暑攀穿, 纹饰以压纹为主 , 压出呈 “之” 字型的 孤线纹 。 石器以泥岩为材料 , 大型石器系打制而 成 , 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砍砸器 , 尖状器、 锄、 斧、 镑、 凿等器类 , 都经过精致的打制加工 , 还 有琢制的石磨盘 、磨棒等。 骨器很多 , 种类有钉、 橄 、 刀柄、 针、 匕、 有齿骨条、 鱼钩、 鱼镖、 骨 饰等 . 此外 , 还发现一些 卜骨 , 系利用鹿的肩脚 骨 , 未经修整 , 仅有灼而无钻 , 据碳14 测定 , 此 遗址距今为4了36 土 110 年 ( 半 衰期值 57 30 ) ,树 轮较正年代为3 30 0 士14 6年 . 〔l a〕 小河沿类型 。 这是在辽西地区发现的一种不 同于红山文化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 , 分布在辽 西 、昭盟一带 . 与红山文化类型的遗址往住交错而 存在 , 其时代晚于红山文化 。这一文化类型的代表 性遗址有敖汉旗小河沿公社白斯朗营子村的南台 地和翁牛特旗解放营子公社石棚山基地。 出土的 陶器除泥质红陶 。彩陶外 , 出现磨光泥质黑陶 , 钵 较少 , 而楼孔豆 、双耳壶形器多见 , 夹砂直腹罐饰 划纹、 细绳纹和细绳纹组成的菱形回字纹 , 不见 压印 “之” 字纹‘ 石器中以磨光石器为主 , 器形 有石斧、 石镑、 石凿、 带孔石铲、 石球等 , 仁下石 器箭头和骨柄刀 嵌入物多通体细加工 。 石辄山墓 地发现七十多座墓 , 皆仰身屈肢葬, 随葬物品数 量差别较大 , 随葬生产工具大多数在男性葬 , 还 有男女二人合葬墓 , 这表明原始公社开始解体。 一 叶般认为, 小河沿文化类型可能是对红山文化的 { { 承袭不!1发展 〔a 4 〕 。 新乐下层文化 。 此一文化类型 , 是因对沈阳 市郊 新乐 工厂 遗址的发掘而得名。 197 3年 , 在 此进行考古发掘 , 发现了两种文化的堆积层: 上 层是青铜时代的住址 , 下层是新石器时 代 的 住 址。 在下层文化中, 发掘出一座房址, 其平面略 呈方形 , 属半地穴式 , 门向东南 , 房内中央有一 灶坑 。 出土的陶器多为夹砂红褐陶 , 陶质疏 松 , 火候较旅, 另有少量的泥质陶片, 夹砂陶的器形 以大口 i奇形深腹罐最多, 可分大、 中、 小三种 , 还有少量的与红山文化相似时斜口 筒形罐 , 陶器 l表面的饰纹 , 以竖 “之” 字形线纹和弦纹为其特 色 。 石器可分为细石器 、 打制石器和磨制石扩 , 细石器有石铁 、 尖状器 、 刮削器、 石叶 、 石 找 等 , 打制石器有刮削器 、 敲砸器、 网坠 、 石 犷 等 , 磨制石器有石斧、 石凿、 石犷、 磨盘、 磨棒 等. 住址中的木炭经碳 14 测定 , 距今创4 5土 12 0 年 , 树轮校正距今6 80 0 士14 5年 〔1 6 〕。 土珠子遗址。 近些年来 , 在辽东半岛发现了 许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 一般以土珠子遗址为 其代表。 该遗址位于旅大地区长海县广鹿岛土珠 子地方 , 经考古发掘 , 发现了有明确地层迭压关 系的三层文化。 其下层文化以一种压印 “之” 字 形编织纹和压印条纹直腹罐为其主要陶器形制 , 1 陶质为夹砂、 红陶或红褐陶 , 多 含 滑 石扮 , 属 手制。 出土的石器 , 属打制的有石片石器和石网 坠等 , 磨制的有斧、 刀 、 磨盘、 磨棒等 , 还有用 滑石陶片加工成的陶纺轮 。 发掘出的房址为方形 圆角半地穴式 。其中层文化 , 陶器仍以夹砂红陶 、 红渴陶为主 , 但滑石陶已少见 , 。 而细泥 红 陶 增 多j 纹饰 , 大多数为刻划纹 , 内有平行斜线、 人 字网格等 , 不见压印 “之” 字形编织纹 , 器形 , 除直腹罐外 , 出现了实足誉、 三足孤形杯 , 以及 圆谁足的筒形鼎、 豆 、 益等器类, 还出现彩陶 , 有涡纹黑彩和平行斜线黑彩。 出土的石器 , 磨制 的有斧、 铲 、 方刑刀 、扁平柳叶式铁 、磨盘 、 磨棒 等 , 打制的育石网坠 、铲 、 扁平陶纺轮等 , 房址也 是方形圆角半地穴式 。 其上层文化 , 以夹砂黑褐陶. 泥质黑陶为主 , 有一定 数量的磨光蛋壳黑陶 , 制 作方法 , 已出现快轮制法 , 器形多扁凿足和环形 足的盘式鼎、 镂孔豆 , 出现袋足弩, 器表以素面 磨光为主 , 刻划纹不多见 . 出上的石器 ,多为磨制 , 1 1 5 有扁平石斧、 有段石箭、 双孔石刀 、 石镰、 盘形 石网坠和扁平凹底三角形石猴等 , 具有浓厚的龙 山文化特征。 房址为圆形 , 出现木骨草拌泥土结 构的墙。 据研究认为 , 这三层文化 , 其中、 上层 受山东原始文化影响较强烈 , 下层则与忱阳新乐 下层不电西诸新石器文化类型较为接近 〔1 6〕 。 大六道沟遗址。 该遗址位于吉林省挥春县大 六道沟的南团山上 , 揭露出的房址多为长方形 , 另有方形 和不规整圆形的 , 皆半地穴式 , 四角分布 有不匀整的柱窝 , 无门道 , 屋内无固定灶址 , 仅 见簧火痕迹 。 出土的陶器 , 以素面的红褐色或红 色砂质陶为主 , 器形有大口直壁、 瓮、 罐、 碗、 钵、 杯等, 石器多为打制, 有斧、 磷 、 砍砸器、 刮削器等 , 加工粗糙 , 不规则的石片数量很多。这 一类的遗址 , 还发现于挥春的圈河和解放 村 等 地 , 是吉林省东部地区新发现的一种新石器时代 文化类型 , 从文化面貌看是比较早的。 〔1 7 〕 虎头砒子遗址。 此遗址位于吉林市南丰满公 社阿什大队 , 与它同类型的还有吉林市北郊的二 道岭子、 永吉县的星星硝和松花湖西岸的张家湾 等遗址。 六十年代有人在研究吉林市郊 古 文 化 时 , 已注意到这些遗址的文化特征 , 曾单独作为 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提出来了. 关于这种文 化的内涵 , 现今了解荃J的主要是打制石器、 细右 器和纹饰陶。 有无磨制石器 , 因只凭地面调查材 料 , 尚未正式发掘 , 故不可骤定 。 现获得的石器 可分为三类 : 一 是用砾石和打片制作的大石器 , 如敲砸器、 砍伐器、 舌d削器等 , 还有束 腰 、 束 首 、 有肩和长条板状石镐 ( 锄 ) 、 网坠等 , 二是 细化石器 , 有多面体石核 、 不规则形 石片、 刮削 器、 尖伏器及银、 矛等 , 兰是压制细石器 , 有 石 核 、 尖状器 、 刮削器、 银、 锥钻、 雕刻器等。 陶 器未见完整器物 , 多为纹饰陶片 , 褐色细砂质 , 胎壁较薄 , 纹饰主要分压印之字纹和刻 划 纹 两 系 , 有时二者结合使用 , 堆纹极少见。 从陶片观 察 , 均是平底 、 大口 、 直唇器 , 多为灌 、 碗 、 杯 、 钵类小犁器物。 . 据研究认为 , 此一文化类型 与新乐下层文化 、 红山文化有联系 , 含有相近的 因素 〔1 5 〕 。 铜钵好贵类型。 其遗址位于新巴尔虎左旗铜 钵庙古河道畔 。 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压制石器 , 个体多较大 , 有石锥、 长刮器、 圆头刮削器、 石 叶、 圆锥形和圆柱形右核 、 石核刮削器等。 压制 石链的形式比较原始 , 仅将长石片一端 压 制成 锋 。 大型打制敲砸器和盘状器还保持着一些旧石 器的特征。 陶器未见完整器物 , 仅见陶片 , 数量 很少 , 呈黄褐色 、 夹砂、 素面 、 厚壁 。 从发掘墓 葬看 , 以单人屈肢葬为多 , 随葬品极少 , 仅有数 量不等的河蚌 。 据研究认为 , 此一遗址的下限已 跨入新石器时代 〔1 9 〕 。 昂昂溪文化。 1 930年 , 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 粱思永先生在齐齐哈尔昂昂溪考古发掘 , 发现了 这一文化。 出土的陶器器形比较简单, 有 盆 、 钵、 罐等 。 属手制 , 陶色不纯 , 呈灰褐色, 陶土 未经淘洗 , 夹砂 , 有的含蚌壳粉 , 纹饰以附加堆 纹、 凸条纹为主 , 还有三角形刻划纹 、 小长方格 蓖点纹等。 石器以压制石器为主 , 种类多 , 形制 繁 , 数量大 , 考古学界曾称之 为 “ 细 石 器 文 化” 。 石链大多两面压制 , 最乡的是凹 底 、 平 底、 带挺等形制。 有圆头、 圆形、 高脊刮削器 , 还有有脊长石片、 长谁形 、 短尖尖状器等 , 以刀 形切割器和石叶最具有代表性 。 生产工具中, 渔 猎工具居多数。 在发掘的墓葬中 , 男性墓随葬的 渔猎工具有骨枪头和骨鱼标 , 女性墓则有压制凹 底石做和圆底石链。 这表明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 以渔猎为主。 这一文化广泛地分布于松嫩平原 , 而嫩江沿岸最为密集 。 一般认为 , 昂昂溪文化属 新石器时代前期 〔2 。〕 。 新开流文化。 该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县兴 凯湖与小兴凯湖之间的湖岗上。 出土的陶器仅有 罐 、 钵等 , 多为夹砂灰渴陶 , 夹砂黄褐陶次之 , · 陶罐大多上腹直径略大, 下腹缓收成平底 , 分直 口 、 敛口 、 侈口 、 折沿罐 , 以及筒形罐, 纹饰有 鱼鳞纹、 菱形纹、 网纹、 水波纹等。 石器以压制 的烟石器为主 , 有石锵 、 石叶、 石钻、 石核等。 此外, 还有较发达的骨、 牙 、 角器 , 其 中骨 鱼 镖 、 鱼卡、 两端器、 骨 ( 角 ) 穿针、 牙力、 牙饰 等皆颇具特色。 从发掘的墓葬看 , 有一次葬和二 次葬 , 又分仰身直肢葬与屈肢葬 , 随葬物品有针 器、 牙器和石器。 经碳 14测定 , 此一遗址距今 6 0 8 。 士 1 3 。年 , 是一种年代较早的新石器文 化 。 其分布范围也较广 , 北抵黑龙江下游 , 东至 日本海 , 南到穆棱河下游 , 西 至 蚂 蜒 河 流 域 〔2 1 〕 。 11 6 莺歌岭下层类型 。 该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宁安 县镜泊湖东南岸 , 分上、 下两层。 其下层文化属 于新石器时代 。 出土的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 , 系手制 , 器类单一 , 仅见罐和碗之类; 纹饰却较 复杂 , “之” 字蓖点议和 “人 ” 字形划纹为主 , 还有回纹 、 锥刺纹等 。 石器多为汀制, 有肩 (或 亚腰 ) 石锄、 板状砍伐器等。 此外 , 还 出 土 骨 器 , 有骨针、 骨锥等 〔2 2 〕 。 三 、 青铜时代 据考古界的看法 , 东北地区青铜文化起步的 年代整个看来并不比黄河流域的涣。 他们认为 , 这里的青铜文化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系统 : 一 个系统以辽西地区的享家店下层文化和商周青铜 文化为代表 , 属于黄河流域古代青铜文化 , 呈现 着较高的发展水平, 另一系统青铜文化的分布一 般稍稍偏北 , 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类型有夏家店上 层文化 、 西团山文化、 白金宝类型 、 汉 书 类 型 等 , 其发展也达到相当水平 〔2 3〕 。 夏家店下层文化。 这一文化 , 以六十年代初 发现于赤峰夏家店而得名。 它分布的范围很广 , 余到辽河 , 南至京津唐地区 , 北抵西拉木伦河。 巳发现的遗址多达数百处, 其中赤岭、 朝阳 、 承 德地区较密集 , 弓发掘的遗址有十余处 , 主要的 有赤峰夏家店 、 宁城小榆树林子 、 北票丰下、 建 平水泉和敖汉旗大甸子等。 发掘表 明, 这是一种 长期定居的农业文化 , 石制农业工具类型多而定 型 . 趋向小型 化 , 其中属磨制的有肩石沪是最多见 的一种 , 属打制的亚腰石助和横我面呈三棱形石 刀也很有特点 。 尤其引人注目的 , 是这一文化有 一组别具风格的陶器群 , 其中陶扁和y 互n 的数量 很多, 型式也复杂。 扁有直腹、折腹 、鼓腹多种。 直腹扁侈 口宽沿 , 体态修长, 下安锥状实足尖 , 是这一文化最典型的器物之一 。 另外 , 还有折腹 盆 、 瓮、 罐、 豆等 。 纹饰以绳纹和绳纹加划纹为 主 , 还流行在磨光陶器上绘制各种图案的彩绘。 不少遗址都发现小件青铜器 , 其合铸技术巳达到 一定的水平 , 曾出土陶范一件 , 它有合范的母样 和刻划符号。 有的遗址还揭露出成群的房址 , 已 使用土坯砌墙 , 多有附属建筑和防御性设施 , 如 窖穴、 围森 壕沟等。 发掘的墓葬 , 内有专门放 置随葬品的壁皇 , 随葬猪、 狗的数量、 组合, 彩 绘陶器的使用 , 都言固定规格。 在东北地区 , 这 一文化属于早期青铜文化 。 其族属 , 当前有 “先 商文化 ,, 和 “先燕文化” 两种说法 〔24〕 。 商周青铜文化 。 这个时期 , 以商周之际的青 铜器为主 , 据辽宁考古界的同志说 , 从19“年喀 左马厂沟出土了以燕侯盂为主的西周早期窖藏铜 器群以来 , 又先后在马厂沟附近大凌河两岸的北 洞 、 山湾子 、 小波汰沟等地出土了商周铜器群 。 此外 , 朝阳木头城子、 大庙 , 赤峰西牛波罗和西 拉木伦河南岸的克什克腾旗天宝同 , 以及抚顺市 郊 , 都先后出土了这一时期的青铜瓶 可见 , 其 分布范围较广 , 已遍及辽西 , 东界越过辽河。 器 物甚多 , 马厂沟铜器有鼎一、 y云n 二 、 盖二 、 盂 一、 卤二 、 壶一 、 典一、 鸭形尊一 、 盘一 , 北洞 一号坑有瓶一 、 典五 , 二号坑有鼎三、 基一、 典 一 、 “斗 ” 一 。 仅此两处 , 就计有二十四件。 据 说 , 在发现的青铜器中 , 朝阳地区收集的一件弦纹 鼎 , 是商代中期的典型器物 , 克什克腾旗天宝同 出土的弦纹y a 。 , 是目前我国商器出土最北 的一 个地点 , 北洞一号坑所出五旗* 扳 , 都是商代晚 期器物。 西周早期铜器主要是喀左出土的几批 , 如山湾子出土的 “伯矩” y孟n 和小波汰沟出土七的 “围” 篮分别同北京琉璃河燕墓所 出 “ 伯 矩 ” 晶和 “围” 鼎为同一族组器, 表明两地之间的密 切联系。 除以上青铜器外 , 抚顺还出土过环首铜 刀 , 新民出过里式斧 , 兴城出土翼式戈 , 朝阳地 区曾收集到鹿首刀 , 这些铜器都是商周时期的。 197 0年 , 还在朝阳魏营子首次发现了西周早期墓 地 , 凡此 , 说明了商周北部疆域 已达 一到 长 城以 j匕〔25〕 。 夏家店上层文化 , 这是迭压在夏家店下层文 化之上的一种文化类型 , 据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的 文章说 , 早在 1956 年 , 曾在赤峰市美丽河收集到 一批青铜器 , 有铜胃、 少 、 短剑和圆饰牌等物 , 系同出于一座石停墓内的 。 同时还在宁城县头道 营子公社松树梁的一处遗址中出土了一件铜鼎 , 鼎上铸有简单的夔龙纹 , 与洛阳出土的东周铜鼎 极为相似。 次年 , 又在宁城县南山根发现了两座 石掉墓 , 出上了一批青铜器 。 直到拍砚年 , 经发 掘后 , 证明这些铜器是出于夏家店少层文化遗址 内为墓葬中, 才弄清这一类型文化的基本内涵。 1 1 7 出土的石器仍以农业生产工具为主 , 有打制粗糙 的石锄 , 磨制的石沪、 石斧、 半圆形石手镰 , 也 有极小量的细石器 . 陶器 , 质地有细泥红陶、 夹 砂橙红陶及褐陶 , 还有少量的灰陶。 火候较高的 泥质红陶 , 多为壶、 罐、 勺枯碗等小型容器; 火 候较低的夹砂陶 , 多为夏、 y 二n 、 豆 、罐 、 侧 、 盆 等炊具 , 骨器制作较精致 , 有骨锥 、骨锥 、骨针、 骨梭、 骨 匕等。 有的遗址还发现房址 , 有圆形和 方形近抹角的 , 系半地穴垒砌石块 。 这些遗存 , 反映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 , 兼营畜牧 狩猎业 。 一般认为 , 这一文化与夏家店下层文化 之间 , 并没有明显 的继承性和连续性 , 有人推测 它可能是早期东胡族的文化遗存 〔2了〕 。 西团山文化。 这一文化 , 是因吉林市郊西团 山遗址发掘而得名。 它包括已清理发掘的吉林市 西团山、 两半山 、 一长沱山、 骚达沟、 土城子 、 永 吉汪起电、 星星哨、 杨屯、 学古东山和蛟河山头 l屯等遗址 , 出土的陶器为手制素面的秒质 渴陶 , 器形有鼎、 哥、 豆 、 颧 、 袱 、 罐、 碗、 钵 、 杯 等 , 其中筒腹谁足得: ‘、 分诌欺足夏、 桥状横耳亚 皆颇具特色 , 而鼎、 万、 豆 、 数等器 , 是在中原 文化影响下产生的 , 生产工具主要是磨制石器, 有斧、 镑、 凿 、 刀、 磨盘、 矛、 铲 、 剑和环状石 器等 , 以长大的半月形石刀和棒伏石斧 最 富 特 色 . 发现的青 刀、 斧、 扣和 器 , 数 量 不 多 , 有矛 、 短剑、 珠形装饰品等 , 其中矛和短剑直 刃的形制与中原 器物相似 , 而双曲刃式的具有东 北地方特色 , 揭落的房址多分布在江河岸边山坡 上 , 系半地穴式 , 多为圆角长方形 , 量内地面多 经焙烧 , 有石块围筑的灶址 , 有的还有窖穴。 发 掘的墓葬 , 为石决或石板砌成的石棺 , 有的还有 盛放陶器的副馆, 葬式多仰身直肢 , 有的石棺随 葬有猪下领骨 , ~ 一量不等 , 男性多随葬锹、 斧、 ‘凿等 , 女性多随葬纺轮、 石刀。 石棺有大小 , 随 葬物品有多寡 , 反映性别分工和贫富分化 , 据碳 14 测定 , 距今约二 到三千 年 , 其族 属有 “溜犯 说” 和 “肃慎说 ” 两种看法 〔2 8〕 。 白金宝类型 , 这一文化类型以黑龙江省肇源 县白金宝遗址发掘而得名 , 分布于松嫩平原 , 尤以 凝江下游和松花江上中游为多。 它可区分为早晚 两个类型 , 即早期的白金宝类型和晚期的望海屯 ( 位于白金宝附近 ) 类型 , 两者陶器有共性 , 为 泥质黄褐陶、 泥质灰褐陶、 细砂灰褐陶。 主要器 类有烹、 支座、 罐 、 盆 、 钊、 碗、 杯等 ; 纹饰有 细密几何鲍纹 、 蓖点几何纹 、 绳纹 、 附加堆纹、 指甲纹等 ; 器耳多样 , 有桥状耳 、 小横贯耳、 小 圆突纽 、 圆拼形器耳、 环耳等。 由于望海屯类型 是在白金宝类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故两者各 具一定特征。 出土的生产工具以骨、 蚌器为主 , 其中以蚌刀、 蚌镰较多 , 还有骨制的铎一、 矛 、 鱼 镖等, 石器较少 , 仅见压制石钉、 舌悄U器、 磨制 石斧、 短身禅形石淤 。铜器 , 白金宝仅见一件椭圆 铜饰 , 随后的遗址渐多起来 , 还出土了 铜 器 铸 范 , 房址为半地穴式 , 呈方形或长方形 , 东南设 斜皮门道 , 内有潞圆形大灶坑 , 还另设小灶。 墓 葬为长方形土坑墓 , 有男女合葬 , 随葬品有铜动 物钟、 铜针、 玉珠、 骨管、 蚌珠、 牙形铜饰、 角 针、 骨梦 、 陶壶 、 陶罐等。 据白金宝一号房址碳 14 测定 , 年代距今ZTg O士 36年。 其族属 , 有人认 为 , 这是谬貂北支索离人的遗址 〔2 8 〕 。 除上述文化类型外 , 林西大井铜矿遗址和各 地青铜短剑出土 , 也是东北青铜文化的 重 大发 现。 林西大井铜犷遗址 , 规模甚大, 包括露天开 采、 选矿、 冶炫、 铸造等全套工序 , 距今约两千 七百年至两千九百年 , 对于 了解东北青铜文化的 发展和传播 , 具有重大意义 , 青铜短剑是东北青 铜文化中常见的文物 , 其类型多样 , 分布的范围 相当广阔 , 延续的年代较长 , 而且常常出现在不 同文化类型的遗存中 , 所以 , 尽管它本身具有鲜 明的特色 , 但作为一种比较普遍的遗物 , 其族属 不大可能是单一的 。 〔2 9 〕 铜声连 四 、 铁器时代 战国‘一两汉一一南北朝 东北地区的铁器时代 , 是写燕、 库、 汉在东 北地区建立统治相联系的。 换句话说 , 犷、 穿、 汉势力在东北地区的扩展 , 迎来了当地的铁器时 代。 燕秦以来 犷郡县建置在东北南部地 区 的 确 立 , 汉人的移入和繁衍 , 使这里的文化呈现出与 中原一样的面貌 , 而其影响深入扩展到东北中部 和北部地区 。 反映这二历史进程的考古发现 , 主 要有燕秦长城及其 “边塞” 遗迹、 秦汉郡县城址 及村落遗址、 大量墓葬及出土文物等。 此外 , 还 有晚期西团山文化和东宁团结文化等。 工1 8 「 熟秦长城及其 “边塞” 遗迹。 燕秦长城是这 一时期的著名遗迹 , 对于它的走向 , 从前的学者 多据文献推论 , 与事实距离较大。 经过多年的调 查, 基本上弄清了这条长喊的真实情 况 , 它西起 独石口 , 经围场、 赤峰北至敖汉旗的南半部进入 奈曼旗的忙牛河上游 , 东进库伦旗南部 , 再继续 住东蜿蜒达阜新县北部 , 过彰武、 法库 东 抵 开 原 , 开原以东则以障塞形式一直伸延到朝鲜半岛 之龙岗 ( 揭石 ) 〔3 0 〕 。 长城的构 筑 , 有 土 筑 , 有石筑 , 因地制宜 , 高山以石垒 , 平地用夯 筑 , 保存尚好的地段 , 至今 尚残存 1 一一 2 米 高 , 底宽 6 一一 8 米 , 在这条长城的沿线 , 发现 许多城址、 遗云 出土了一批文物 , 其中有 明确 的秦代文物 , 如赤峰蜘妹山遗址和奈曼旗沙巴营 子古城址 , 出有印秦始皇诏书的陶量器 , 赤蜂三 眼井和敖汉老虎山出有秦代铁权 , 重量都在30 公 斤以上 , 三眼井铁权也有秦始皇诏书铸文。 这再 次表明东北地区已纳入奉工 朝 的 管 辖 之 内, 〔3 1 〕 郡县城址 。 燕国在东北地区曾设右北平、 辽 西、 辽东三邵 , 秦汉因袭。 汉又增设玄芜郡 , 设 郡县达四十多个。 目前 , 在辽宁地区发现的汉代 城址 , 已有二十多处 , 包活辽东郡的襄 平 、 居 就、 险涉、 平郭、 高显 、 候城、 辽盯 、 武次、 西 平安 、 无虑、 新昌 , 辽西郡的柳城、 临 愉 、 徒 河、 昌黎 , 右北平的白狼、 宇纂 、 石城 等 。 例 如 , 汉西安平县址即今丹东凌河尖村城址。 它位 于鸭绿江下游北岸 , 城近方形 , 东西扣O 米 , 南 北6 00 米 , 城墙存高1 米左右 , 城中凸起的土台 上有密集的灰陶绳纹板瓦和西汉五铣钱等 , 城东 有西汉墓葬 亡3 2 〕。 吉林省文物工作队曾发掘 沙巴营子古城 。 这个古城位于奈曼旗南湾子公社 三一大队善宝营子屯东半里的忙牛河泞 , 城近方 形 , 夯土版筑 , 今高 4 米左右 , 周长约 1 , 3扣米 。 城 内市局井然 , 有人认为 , 这是西汉辽西邵文成 县故址 〔3 3 〕。 村落遗址 。 汉代的村落遗址 , 可以辽阳三道 堆遗址为代表 , 在这里 , 曾发现七座宅院址 , 都 是包括房址和土窖、 畜栏、 厕所、 猪圈、 水井等 附属建筑的独立单元 ; 每座宅院又都货现有成套 铁农具和日用陶器及其它生活用品 , 在宅院间有 铺石大路 , 附近有烧砖字址。 从这个遗址可看到 当时辽东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 〔3 4 b 墓葬 , 战国时期墓葬 , 已发现的有赤峰初头 朗、 凌源安杖子 、 , 喀左眉眼沟和沈阳市热闹街等 地 , 皆为小型墓 , 却都有鼎、 豆、 壶或鼎、 扩 、 壶的成组陶器随葬。 两汉墓葬发现较多 , 以沈阳 一一辽阳一一旅大这一带最为密 集 , 135 3 一一 19 5 5年‘即在辽阳三道壕、 唐户 屯、鞍山东地、 海 城大屯等地发掘了上千座两汉墓葬 , 多数用石板 和青砖筑室 , 其中东汉墓葬大都随葬陶大、 灶、 仓、 房、 尊、 灯、 案、 耳杯等 。 195名一 196了年辽 阳棒台子清理的两座汉魏之际墓葬 , 是青石板结 构的多室墓 , 内有馆室、 回廊、 耳室和小室 , ‘ 墓 壁绘有车骑出行、 杂技舞牙、 府厨等内容的大幅 墨彩壁画 〔3 5 〕 。 在战国一一两汉的遗址中 , 普遍发现铁器 , 特别是铁制农具 , 例如 : 鞍山羊草庄战国村落址 中出有铁制铲 、 话 、镬 、 镰等 , 今制刊大泥洼遗址之 战国文化层中出有铁等、 铁钟 , 抚顺莲花堡出土 战国时期的铁器达八十余件 , 吉林桦句横道河子 战国时代的岩石竖穴墓内发现 自铁制的镰、 攫 、 针等 , 海城大屯汉代遗址中出有铲、 兹、 锄 , 台 安孙城子汉代古城址内发现铁桦、 铁镬、 刀和五 殊钱等 , 奈曼沙巴营子古城内发现铁器达八百二 十五件, 吉林市学古东山遗址出有汉代铁镬、 铁 斧、 铁镑、 铁锥等 , 吉林榆树大波汉代墓葬出有 铁镬 、 铁枯、 铁丫、 铁钻、 环首刀等 〔3 6 〕 。 晚期西团山文化遗址和东宁团结遗址 , 是东 北地区偏北的两个铁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 当引起 人们的注意 。 在晚期西团山文化遗址附近 , 曾发 现过西汉的村落遗址和墓葬 , 出土了一批汉代的 陶器和铁器 , 说明汉代遗址已远抵吉林市一带 , 同时又发现了晚期西团山文化和汉文化 “共生” 的现象 , 在晚期西团山文化遗址中不仅出土了轮 制泥质灰陶豆 、 钵等汉陶 , 还有部分手制褐陶器 是仿照汉代陶器的形 制烧造的 , 如长颈汇、 豆和 钵等 , ’表明晚期西团山文化的居民引进或吸收了 汉文化的因素 〔3 7 〕 。 团结文化 。 这一文化 , 是因黑龙江省东宁县 团结遗址的发掘而得名。 其分布范围 , 西起老爷 岭 , 东到日本海 , 北自兴凯湖、 穆棱河一带 , 南 抵图们江 , 以绥芬河流域较为密集 。 代表性遗址 有东宁团结 、 大城子、 通沟、 和平、 道 河 、 庙 土1 9 岭、 库春一松 亨、 汪清百草沟、 延吉小营子等 , 与苏联学者在绥芬河下游、 兴凯湖滨等地发现的 克罗乌诺夫卡文化内涵相似, 这一文化类型的共 同特征是 : 陶器为手制 , 器壁较厚 , 大都素面 , 最具恃色的器物有喇叭形高两豆 、 往状豆 、 多孔 或单孔的毓以及小平底的大瓮、 罐 , 磨制石器继 续存在 , 骨器很少 , 已使用铁制工具 , 有 斧 、 抓、 铆、 针 、 乞一 、 刀等 ; 房址为半地穴式 , 呈长 方形或近方形 , 多有用土和石板筑成的 “烟道一 火墙式 ’ 取暖设施。 其时代初定为公元 前 五 世 纪至公元一世纪 。 一般认为 , 这 是 沃 沮 文 化 〔3 8 〕 。 (未完待续 ) 注释 : 〔1 〕参见付仁义 : 《辽宁旧石器时代文化 概述 》 , 载 《辽宁文物 》 1 9 8 0 年 1 期 ; 〔2 〕张镇洪 : 《辽宁地区远古人类及其文 化的 初 步 研究》 , 载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 第19卷 2 期。 〔3 〕 《东沟发现 “前 阳 人” 化 石 》 , 载 《辽宁日报 》19 8 2年 11 月 6 日第 1 版。 〔4 〕参见孙建中等 : 《吉林偷树周家汇‘坊 旧石器文化遗址 》 , 载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 第均卷 3 期 , 吉林省文物工作队 : 《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的历史见证 》 , 载 《文物考古工 作 三 十 年 》 , 〔5 〕姜鹏‘ 《吉林安图人化石 》 , 载《古 脊椎动物和古人类 》第2D 期 。 〔6 〕魏正一、 干志耿 : 《呼玛十八站新发 现的旧石器 》 , 载《求是学刊 》19 81 年第 1 期, 〔7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 《黑龙江文 物考古三十年主要收获 》 , 载 《文物考古工作三 十年》 , 文物出版社IO7e年 〔8 〕参见 谭英杰 : 《黑龙江旧石器时代考 古的回顾与展望 》 , 载 《黑龙江文物丛刊》 19 82 年 1 期 ; 《黑龙江省旧石器时代考古 的重 大突 破 》 , 载 《黑龙江史志 》1 98 4年 1 期 。 〔9 〕参见王承礼等 : 《东北考古的主买收 获 》 , 〔1 0 〕吕遵愕 : 《内蒙林西考古调查》 , 《考古学报 》 198 0年第 1 期。 〔1 1 〕参见刘观民 、 徐光翼 《辽河流域新 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与认识 》 。 载 《中国考古瑞全 会第一次年会集 》 。 〔1 2 〕 《拜西发现五千年前文化遗址 》 , 1 9 8 6 年 7 月 2 4 日新华社沈阳电讯 。 〔1 幻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 , 20 队 : 《内蒙古巴林左旗富河沟遗址发掘简报 》 , 载 《考古》 19 64年 1期 , 《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 的考古发现与认识 》 。 〔1 应 〕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 : 《概述 辽宁省考古新收获 》 , 载 《文物考古工 作 三 十 年 》。 〔1 6 〕见 《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 现与认识 》 , 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 : 《沈阳新 乐遗址试掘报告》 , 载 《考古学报 》19 7 8 年第 4 期 。 〔1 6 〕见 《概述辽宁省考古新收获 》。 〔1 7 〕见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 历 史 见 证 》 。 〔1 8 〕刘振华 : 《吉林省原始文化中的几 种新石器时代遗存》 , 载 《博物馆研究》 1 9 8 2 年 1 期 6 〔1 9 〕见杨虎、 谭英杰、 张泰湘: 《黑龙 江古代文化初论》 , 载 《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 会论文集 》。 〔2 0 〕 同上 。 〔2 1 〕 同上 。 〔2 2 〕 同上 。 〔2 8 〕见王承礼等 : 《东北考古的主要收 获 》 。 〔2 4 〕见 《概述辽宁省考古新收获》 ; 李 经汉 《试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分期和类型》 , 载 《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 》。 〔2 5 〕见 《概述辽宁省考古新收获》 , 晏 婉 : 《北京、 辽宁出土 铜 器与 周 初的 燕 》 , 载 《考古》 1 9肠年 6 期 。 〔2 6 〕 见内蒙古文物 工 作 队 、 内蒙 古 博物馆 : 《内蒙古考古文物工 作 三 十 年 》 , (下转 4 0 页 ) 府 、 村委会和各级妇联对此都要做出极大的努力 。 党政机关、 社会团体和各行各业在招 干 、 招工和大学生分配接收方面 , 都不得给女性设置障碍 。 4 、 搞好社会宣传 , 克服对女性的传统偏见 。 各级党政部门 、 各级妇联 、 各级舆论 部门, 都要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机会 , 利用一切可 以利用的形式 , 坚持不懈地宣传马克 思主义的妇女观和妇女运动理论 , 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回潮 。 通过宣传, 要让全社 会正 视我国妇女的历史地位和处境 , 了解妇女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 承认妇女特殊劳动的社会 价值 , 认识妇女参政的重大意义 。 对于社会上歧视妇女的旧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要给予 批判 , 对于在妇女就业方面设置障碍者要给予批评 , 严重者还要受到政纪处分 ; 对于侵 害妇女权益和残害妇女吮行为要给予法律的制裁 。 妇女参政问题是历史留下来的一大课题 , 要解决它 , 需要做许许多多深入细致的具 体工作 。 愿各有关方面对此掸精竭虑 , 持之以恒 , 努力开拓 , 扎扎实实地前进 。 ¹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 》 , 第 3 8 6 页. º同上书 , 第 7 4 页 。 À 《列宁全集 》第三十卷第 2 6 页 。 ¼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第 2 9 4 页 . ½ 《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第3 3一一 3 4 页。 ¾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第 6 1 页. ¿ 《列宁全集 》第二十三卷第 3 3 7 页. À 《斯大林全集 》第十三卷第 3 0 1 页 . (本文责任编辑 马钦周 ) (上接120页 ) 载 《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 》 , 19钧年。 武家昌: 《有关夏家店上层文化诸问题 》 , 载 《辽宁省考 古、 博物馆学会成立大会会刊》 ( 19 8 1年 ) 。 〔2 7 〕见 《统一的多民族 国 家 的历史见 证 》 。 〔2 8 〕见 《黑龙江古代文化初论》 。 〔, 9 〕见 《东北考古的主要收获 》 。 〔8 。〕李殿福 : 《东北 境 内燕 秦 长 城 考 》 , 载 《黑龙江文物丛刊 》198 2年 1 期 。 〔3 1 〕见 《概述辽宁省考古新收获 》。 〔3 2 〕同上 。 〔8 3 〕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见证 》 . 〔3 魂〕见 《概述辽宁省考古新收获 》 。 〔3 5 〕同上 。 〔3 6 〕见李殿福 , 《从东北地区出土的 战 国两汉铁器看汉代东北农业的发展》 , 载 《农业 考古 》 1 9 8 8 年第 2 期 。 〔3 7 〕参见刘振华 , 《试论吉林西团山文 化晚期遗存 》 , 载 《东北考古与历史》 1 9 8 2 年 1 期。 〔3 8 〕见 《黑龙江古代文化初 论 》 , 林 坛: 《论团结文化 》 , 载《北方文物 》 1 9 8 6 年 1 期。
/
本文档为【东北考古综述_蒋秀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