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景观设计必读书目_(好书推介)

景观设计必读书目_(好书推介)

2013-03-21 21页 doc 43KB 5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16655

暂无简介

举报
景观设计必读书目_(好书推介)[建议]园林书籍推荐 古典类:《园冶》计成[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是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经典书籍,比计成的"园冶"要具象生态类的:《设计结合自然》(美)麦克哈格芮经纬译(广博的知识,奠定了我们这个学科在学术界的地位。)设计理论类:[景观设计学]著:西蒙咨译:俞孔坚《景观科学理论基础和逻辑数理方法》(苏)阿尔曼德著李世玢译(看看西方人是如何数字化景观的。)《园林设计*造园意匠论》(日)小形研三等著索靖之等译(虽然老了点,但对于设计细节的探讨仍然是最好的。)《总体设计》k林奇〈风景建筑学导论〉(anin...
景观设计必读书目_(好书推介)
[建议]园林书籍推荐 古典类:《园冶》计成[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是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经典书籍,比计成的"园冶"要具象生态类的:《设计结合自然》(美)麦克哈格芮经纬译(广博的知识,奠定了我们这个学科在学术界的地位。)设计理论类:[景观设计学]著:西蒙咨译:俞孔坚《景观科学理论基础和逻辑数理方法》(苏)阿尔曼德著李世玢译(看看西方人是如何数字化景观的。)《园林设计*造园意匠论》(日)小形研三等著索靖之等译(虽然老了点,但对于设计细节的探讨仍然是最好的。)《总体设计》k林奇〈风景建筑学导论〉(anintroductiontolandscapearchitecture---MichaelLaurie)《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美)拉特利奇著王求是,高峰译(经典的“人看人”在这本书里论述得是最为透彻完善的。)《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园林设计和园林艺术--孙筱祥《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ClareCooperMarcus;CarolynFrancis主编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风景园林设计》王晓俊编评:适用于初学者「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著者:刘滨谊,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美国历史类:《西方造园变迁史》针之谷钟吉《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图解人类景观」译著者:刘滨谊,(台湾)田园城市出版社〈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林菁210.00《外国造园艺术》陈志华著,河南科技出版社评:早先曾在台湾出版,中西方园林交流一节尚有些见解,如果讲历史没法和《西方造园变迁史》相比《世界园林发展概论--走向自然的世界园林史图说》张祖刚著评:100个古今中外的实例按照时间顺序穿起来《环境设计史纲》吴家骅编著评:“景观”换成了“环境设计”,买不到《图解人类景观》的人可以看看《造园史纲》童jun评:最简短的造园史施工手册MC-GrawHill的Timesaverstandardsforlandscapearchitexture.美国景观设计的速查手册(第二版)(原版)c.w.harris和n.dines编Timesaverstandards系列〈场地施工细部手册〉n.dines著王剑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景园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吴为廉著,同济大学出版社评论:涵概了景观工程的几乎所有内容,具有较好的工具书性质。缺点:内容有些老化,新东西较少。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便携手册系列作 者: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日 期:2002-10-01开 本: 版 次:1价格:37.00景观实践类:"RoadFormandTownscape"「道路形式与城市景观」(英)JimMeCluskey张仲一、卢绍曾译中建工1992年评:对与道路(线性)相关之景观的研究透彻《德国景观设计》(1、2)辽宁出版社2000.3评:简单的工程介绍,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值得一看,在成果绘制、审美倾向等方面可以学学600元/套(2本)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含光盘)--从硅谷到中关村俞孔坚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2 书号:ISBN7-900046-12-7 定价:130.00元《日本最新景观设计1-3》大连理工和辽宁科技出版社评:东西不少,新倒谈不上。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环境艺术设计丛书”其中包括<<环境设计史>>,<><<城市绿化设计>><<城市居住外环境设计>><<现代环境设计>>(日本篇)及(美、加篇)内容不如包装的那样好东南大学出的新世纪丛书(第2辑)之《西方现代园林设计》王晓峻编写《台湾景观》98/99/2000/2001/2002系列评:佩服台湾书商,从98至今,让人感觉这小岛上到处是“景观”了!《“点起结构主义的明灯”---丹.凯利》夏建统编译杂文:<<说园>>陈从周「理想景观探源」著者:俞孔坚《风景》光明日报出版,李斯翻译的评:语言优美<景观形态学>吴家骅评:中西方在景观历史方面的比较,特别是英国与中国园林发展史的比较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景观规划」著者:李敏,中建工,1999〈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李敏著2002.5248元〈城市绿地规划设计〉贾建中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景观表现图类1《建筑平面表现图解》第5版蔡红翻译美daviddavis,theodorewalker中建工出版社评:虽然封面上写着建筑平面,其实原名是plangraphics泛指平面涵盖面比较广的。2《园林环境艺术与小品表现图》天大出版社评:因为杂所以算不上“好”书,但也因为杂所以是景观表现初入门的比较合适的范本,最近有新增版本。景观教育类:1《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俞孔坚俞先生把以前的相关文章(有自己的也有别人的)选摘了一下再加上网上下载的许多国家高校的教学,搞了个集子,我买下权当做复印资料;2《景园设计》天大02年,杨北帆张斌编著彩图多于文字,大概是平时上课放的幻灯片的集合;对景观的看法不太客观,说景观太随流,景园才确切;3《现代景观设计教程》中国美院出版社,冯炜等编著[现代环境设计教程丛书],章节安排倒还合理和我讲课的提纲非常接近,但是每个小节就一两个例子过于平淡。对景观的看法不太客观,对园林的认识还停留在古典园林阶段,说园林是少数人享用的,不允许概念有发展吗?4《景观建筑》洪得娟,同济出版社插图水平太差了其他类《人,诗意的安居》海德格尔《建筑的永恒之道》亚历山大《城市意向》凯文林奇《建筑的伦理功能》卡斯滕哈里斯《现代建筑语言》布鲁诺塞韦《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彭一刚《现代城市游憩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吴承照《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小逻辑》黑格尔《艺术哲学》丹纳《美的历程》李泽厚推荐:JamesCorner,TakingMeasuresAcrosstheAmericanLandscape(YaleUniversityPress,1996,2000)JamesCorner,ed.RecoveringLandscape:EssaysinContemporaryLandscapeArchitecture(PrincetonArchitecturalPress,1999)AnitaBerrizbeitia&LindaPollak,InsideOutside:BetweenArchitectureandLandscape(RockportPublishers,1999)[按:Corner乃宾州大学景观建筑系新任系主任;Pollak在哈佛大学教学;Berrizbeita以前在哈佛、现在在宾州大学任教。]哈佛大学DumbartonOaks研究中心景观建筑学科25周年学术会议,回顾造园史学的研究成就:MichelConan,ed.PerspectivesonGardenHistories(DumbartonOaks,1999)法文方面出版很多,其中有一本小小的书LaMouvancedujardinauterritoire,cinquantemotspourlepaysage,parAugustinBerque,MichelConan,PierreDonadieu,BernardLassusetAlainRoger(Paris:EditionsdelaVillette,1999)ISBN2-903539-49-9由五位法国知名学者阐述景观建筑学当代言论中五十个专词。90年代主持法国景观建筑博士班多年的BernardLassus于1998年退任,当时一些参加博士班教学的学者合写此书以示敬意。好书推介:《交往与空间》  [丹麦]扬.盖尔著          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这本书时刻提醒我们,建筑学不仅要满足景观方面的特殊需要,也要考虑到人们个人或群体的平凡、甚至是琐碎的日常需要。只有与这两方面完美地结合,建筑学这门非常实用的艺术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潜力,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另外,我们还必须记住,正是这些日常状况构成了我们生活与城市的主要内容,因而值得重视。“好书推介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的确是本好书                前言  本书讲述的内容有关城市的面貌,以及它的重要性和可变性。城市的景观,在城市的众多角色中,同样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赋予城市视觉形态是一种特殊而且相当新的设计问题。  在检查这个新问题的过程中,本书着眼于三个美国城市: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提出了一种我们由此可以开始在城市尺度处理视觉形态的方法,以及一些城市设计中的首要愿则。  这项研究背后的工作,由CyorgyKepes教授和我本人进行指导,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城市和区域研究中心完成。几年来,这项工作一直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慷慨资助。本书还是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联合城市研究中心出版的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这个中心是由这两所学院组成的一个城市研究活动机构。  任何智力工作,其内容的来源都多种多样,很难描绘。有几位同行的相关研究对本书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他们是,戴维·克兰,伯纳德·弗雷顿,威廉·阿伦索,弗兰克·霍奇基斯,理查德·多博,玛丽·艾伦·彼得斯(现在是阿伦索夫人)。对他们所有人,我都万分感激。  还有一个名字应该和我的名字一起放在标题页上,只是他不必为本书的不足之处负责,他就是GyorgyKepes。本书细节的发展和具体的研究是由我完成的,但作为基础的概念是与Kepes教授交换多次后产生的。如果没有他,就不可能有我的观点。对我来说,这些年来我们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凯文·林奇  麻省理工学院  1959年12月目录  第1章环境的意象1  -可读性2  -营造意象4  -结构与个性6  -可意象性7  第2章三个城市10  -波士顿11  -泽西城18  -洛杉矶24  -共同主题33  第3章城市意象及其元素35  -道路37  -边界47  -区域50  -节点55  -标志物60  -元素的相互关系64好书推介:  (转abbs论坛)  《TheoryinLandscapeArchitecture,aReader》editedby宾州大学,这本书对于初学者以及其它文化的读者了解西方当代的景观理论的来源和发展有相当价值。    第一部分理论对于景观设计的意义有Eckbo(号称“哈佛三杰”之一)等老一辈景观师的文章,约1990年代初期,宾大的jamescorner等人提出修正生态作为景观领域的唯一的主张,反映“生态热”作为战后的一个总体社会现象(1960-1980)的降温。第二部分设计过程涉及方法论问题,以及设计过程(创造性,可控性?道德上的价值?)的意义,有sasaki,凯文林奇,麦克哈格、哈尔品等人的文章为第一阶段,可以看到,以凯文林奇的著作为代表的建筑师对于景观的关注反映的不仅仅是设计对象的区别,而是一种对于居住环境的“设计”本质上是一种“走出去”和“放大”的眼光的认识,这实际上是整个建筑领域的现代主义背离古典传统(将建筑视为一种高等文化)的必然结果。由此也界定了景观的地位——和我们常常理解的相反,景观并不完全等于:做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剩下的那一部分。九十年代可以看成是景观理论全面内缩的过程,lassus(法国景观师)的文章显示出文化传统对于某种离经叛道之论的反动,从正面意义上来说,它努力为一种走极端的想法增加某种丰富性,使其等全面合理。第三部分形式,意义和经验对于一线的设计师,如Laurieolin,peterwalker,往往关注形式和意义的直接关系,因为这是传统上景观具有可理解性的最直接的手段,可以将这个问题理解为“向后看”而关注于设计的具体操作方法(目前还可以算是景观师的基本功)的问题,以《图解人类景观》的作者G杰里科为代表,讨论意义如何产生于那些我们熟知的形式,而形式,意义又是如何包蕴人类社会过去所积累的生活经验。在第四部分的新理论背景下,对于意义的理解获得了一种新的可能(从静止到动态)。第四部分社会,语言和景观的再现[representation]representation一词过去常常翻译为表现[expression],并不确切,再现问题本来主要还是一个哲学化的问题,和形式/意义问题相关,但是,在七十年代以来的“新艺术史”中,再现问题的讨论被运用以社会学的视角讨论艺术问题(这样就和上面关心意义的一种传统拉开了距离),一个着眼点为,“再现”不仅是现,而是再-现,代表着一种积极的重构现实的努力,这样战后现代主义渐渐被抛弃的对于形式的倚重就获得了复兴的可能(以哥伦比亚大学为尤)。对于景观而言,传统的绘制规划图等等不再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对绘图过程中的渗入的关注的研究实际上使再现变成了一种有意识地控制设计的方向和意义的手段。这种关系永远都只能是和社会的权力关系,意识形态,文化建设外在相关(比如美洲奴隶主在规划种植园和当代中国所谓老百姓工程的市政建设的区别)。第五部分生态设计,可持续性发展的审美基础我对这个问题没有研究,仅仅知道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个科学问题,对于“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这样的问题,对于环境问题从来就没有特别特别严重(至少是相对于咱们而言),可持续性发展的审美基础和他们的宗教和伦理信念之间的关系,和我们这里的情形不太一样(如果是皇帝需要,把所有的树全砍光了看来也没有什么)。另外一个我想起的问题就是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是亲近自然”的神话。为什么?值得深思。相应于七十年代的消极保护论,近来有所谓“自适应性系统”的说法,意谓生物系统其实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脆弱-我觉得还是先不要向我国介绍这种理论-我觉得这种在美国比较流行的说法里有他们九十年代盛行的享乐主义文化的影响。第六部分整合基址site场所place和地区region这一部分可以视为当代美国景观的主流思想,第三、四部分的讨论着眼于微观,学理上,而这一部分是直接从美国设计界的实践中产生出来的具有规模意义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师个体并没有在规模上控制设计的能力,其基础还是美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八九十年代)使然。【待续】本书目录:"HowtoStudyLandscape"--J.B.Jackson"DesignProcess"--HideoSasaki"SitePlanning"--KevinLynch"InventiveAnalysis"--BernardLassus"Form,Meaning,andExpression"--LaurieOlin"MinimalistLandscape"--PeterWalker"MustLandscapesMean?"--MarcTreib"ReadingandWritingtheSite"--JohnDixonHunt"TheExpandedFieldofLandscapeArchitecture"--ElizabethMeyer"DesignwithNature"--IanMcHarg"TheGraniteGarden"--AnnWhistonSpirn"PrinciplesforRegionalDesign"--MichaelHough好书推介:《德国景观设计》--------------------------------------------------------------------------------在城镇、乡村以及田野,我们会目睹和体验到景观建筑师们的非凡业绩,但对于他们本人我们却知之甚少。其他的一些专业组织也曾较成功地将建筑师的名字与他们规划设计的诸多作品相联系。然而,这些联系却很少涉及到景观建筑师本人。尽管相关文献对景规建筑学在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方面的重要性也都有所阐明,但事实上景观建筑师并不受重视。在地区、国家及国际性的园艺博览会上,会议组织者、主办城市,甚至相关园艺业协会都会为人所了解,而惟有那些真正做出必要贡献的景观建筑师们却默默无闻。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使得景观建筑师被忽略了,他们至多会被咨询有关植物的问题。即使在特别注重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以及景观建筑师三者合作的设计竞赛中,后者也只是在设计的最后阶段才会被召至。在行政裁员时,越来越多的市政园艺部门被减掉,而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是经验丰富,有着自己设计风格的优秀人才。这些人被合并到城市规划部门,也就是说,将全部园艺工作者与街道清洁工、垃圾倾倒工并为一体,称之为“后勤部门”。地方政府也试图减少那些在公共绿地方面“为城市的形象及生态设计”负责的人,并且他们还忽视了这样的事实,即经济与生态,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体,它们对城镇及社区的居民生活来说至少是同样重要的。长此以往,城市,乡镇和村庄(特别是空间较大的)的规划质量会下降到令人惊恐的程度,与此同时景观建筑学——这门有着几百年历史并且造就无数风格各异城市的学科也会一起消亡。所以说,这本由HMNelte出版社主编,广泛记录男女景观建筑师作品的书,是一场令人啧啧称赞的及时雨。这本书中景观建筑师们展示了在乡村和城市背景下丰富的设计思想。景观建筑师的工作范围很广很杂:研究大型建筑工程的生态问题;城市及乡村的开发利用;工商企业内花园的专业设计,公共交通的建筑规划;地区及国家园林的长期规划;各种规模公共花园及绿地的设计;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学校的环境设计;工业区非常规的景观美化;具有历史意义园林的重建及谨慎的再开发;以及私家花园的设计等等。在以上所有这些工作中,人——作为园林的使用者,始终是设计的中心。同时,景规建筑师必须能够在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尊重生态环境,而只有那些接受过景观设计及自然科学训练的景观建筑师们才能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规划中的所有上述问题。令人感到高兴的是,在这本书中收集了很多学科间合作的典范设计。在这些设计中,景观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建筑工程师和其他参与到开发及规划中的人都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他们相互配合,互通有无。实践证明,有一些来自其他领域的规划设计者已经意识到景观建筑师的作用,他们把景规建筑师更多地看做是一位重要的合作伙伴,而不是一位令人讨厌的对手或警告者。他们中很多人都遵循了著名的建筑师RichardNeutra在他本人的著作(《植物、水、石头和光》)中所说的那句话:“景观建筑学,如果给它下定义的话,是比建筑师年长的合作者,在最基本的问题上,他的建议至关重要,值得特别关注!”-----------------------------------书名:德国景观设计(1,2)编者:[德]维勒格译者:苏柳梅、邓哲出版: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次:2001年3月第1版ISBN7-5381-3399-2TU986.651.6定价:600.00元(套)好书推介:《明日的田园城市》--------------------------------------------------------------------------------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Howard,1850~1928)的《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CitiesofTo-morrow)是一本具有世界影响的书。它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全世界。田园城市运动也发展成世界性的运动。除了英国建设的莱奇沃思(Letchworth)和韦林(Welwyn)两座田园城市以外,在奥地利、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波兰、俄国、西班牙和美国都建设了“田园城市”或类似称呼的示范性城市。在当今的城市规划教科书中几乎无不介绍这本名著。然而,这本书很少被正确理解。有些人喜欢以田园城市的支持者自居,却很少读,或者没有读过这本书;有些人按自己的主观想像或出于自己的需要,对它误解或曲解。只有少数人认识到田园城市理论对城市规划事业发展的深远意义,一再提醒人们对它的注意。在中国,由于长期没有一个公开发行的中译本,情况更是这样。不仅在报纸、杂志上,而且在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的教课书上,都常见到没有读过这本书,或者没有真正理解这本书的人所写的似是而非的文章。有些人习惯于把“GardenCity”翻译为“花园城市”。在杂乱、拥挤的城市中,谁不想有一个花园般的生活环境?于是不少人望文生义,以为这本书表达了他们的愿望并大加赞扬,从而把一种全新城乡结构形态的伟大设想,降低为一般人常有的憧憬目标。书中有几幅构图简单但奇义深刻的图解,如“三磁铁图”。“田园城市图”、“田园城市——分区和中心图”以及“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图”。这些图解被广泛引用,广为流传,使人们习以为常,甚至包括引用这些图解的人在内,有多少人真正认真研究了图中的文字、数字,并领悟了它们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目前,我国还处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我们完全有可能吸取全世界的经验和教训,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好。然而,由于对发达国家城市现状的盲目崇拜,对国内实践中已经出现的各种迹象缺乏科学的分析,也有可能失去这难得的机遇。此时此刻,看一看《明日的田园城市》走过的曲折历程,还它以本来的面貌,认真阅读它,并真正领悟其生命力之所在,将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思考。---------------------------------------该书自1898年10月以《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APeacefulPathtoRealReform)的书名出版以后,到目前为止,在英国共出过6个版本。霍华德最初打算把他的著作称为《万能钥匙》(TheMasterKey),为此他绘制了一张封面草图(见第一则“评论”)。尽管由于书名的变更,这张图当时没有发表,但是它却简练地反映了霍华德的主张和抱负。图的上部是一把钥匙。从钥匙和开榫除去部分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在总体上主张什么和反对什么,而且也生动地表达了霍华德深入浅出的概括能力。这有利于我们掌握全书的思想核心。1902年发行的第二版,书名改为《明日的田园城市》,内容有所删节和调整:比如说,删除了“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地主地租的消亡”、“行政机构图解”和“新供水系统”等4幅图解和若干引语,以及“行政机构——鸟瞰”一章(约2页,是对“行政机构图解”的);把住宅建筑的最小用地面积从16英尺X125英尺改为20英尺X1O0英尺;在“社会城市”一章中增加了一段文字和一张图以介绍澳大利亚阿德莱德(Adelaide)城市合理布局和发展的经验。总的印象是,书名变动极大,掩盖了社会改革的实质,但是正文基本保持了原貌。这一版的书名和正文一直被以后各版延用至今。1922年和1946年分别发行了第三、四版,第四版由美国著名城市规划思想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1895~1990)撰写的导言《田园城市思想和现代规划》(TheGardenCityldeaandModernPlanning)。这一版是根据1902年版编辑的,但是恢复了一些霍华德在1898年版中取自其他作家的引语,同时增加了作者的3张照片和1张手稿、莱奇沃思的2张照片和1张规划图、韦林的2张照片和1张规划图、以及1张1944年大伦敦规划图,图下标明:“田园城市思想运用于伦敦。”1965年发行了第五版,其内容几乎和第四版完全相同,只是在序言中增加了一条关于莱奇沃思田园城市的脚注。1985年发行了第六版,删除了第四版和第五版新增加的全部照片和规划图,恢复了被第二版删除的“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地主地租的消亡”、“行政机构图解”等3幅图解,还增加了1幅在第一版中未采用的图解“万能钥匙”。可以说,这一版是最接近第一版的版本。这六个版本,一方面说明人们对它有经久不衰的热情,另一方面,各版之间的变化也反映了社会对它在认识上的变化。这是很值得研究的。1902年的第二版更改了书名,在封面上消除了社会改革的痕迹,突出了模棱两可的田园城市概念;删除了部分引语和插图,在形象上有所缓和;然而,正文基本维持原貌。能不能认为,这种外柔内刚的特征,是一种在社会压力下的战略退却呢?外观上的让步适应了上层社会的胃口,使正文得以延续至今达一百多年。这纵然使不求甚解的人引发误解,但终究没有被历史淹没。这使我们有可能透过扭曲的印象和不同的解释,无须“考古发掘”,就能依靠自己的判断来研究霍华德的真实思想。这是不是他的重要贡献之一呢?罗伯特·比弗斯(RobertBeevers)在《田园城市乌托邦——埃比尼泽·霍华德评传》(TheGardenCityUtopia:ACriticalBiographyofEbenezerHoward,MacMillan,1988)中作了如下评述:“霍华德自己显然勉强同意了为本书取个新名字,突出田园城市的名称,消除对改革的联想,也使克兰封面上的中世纪公主增添了一分柔情。田园城市运动在社会上取得了好名声;然而它所得到的仍然是使人犹豫不定。”雷·托马斯在1985年版的序言中更直截了当地指出:“修改霍华德思想始于1899年田园城市协会的建立。霍华德把‘田园城市’用来专指‘社会城市’的一个局部。但是协会却把‘田园城市’用作象征霍华德思想的通用名词,并把它作为1902年本书第二版书名的一部分。把书名从《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改变为《明日的田园城市》,并删去了社会城市、地主地租的消亡和新城行政机构等3幅图,迈出了小小的,但是重要的背离霍华德思想的步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适应大规模城市建设的需要,帕特里克·艾伯克隆比(PatrickAbercrombie,1879~1957)在1944年编制的大伦敦规划方案中,在中心区外围的绿带以外设置了8个新城,试图减轻中心区过度发展的压力。据称这是体现了霍华德的规划原则,西方的许多著名规划师也都同意这种说法。1946年出版的第四版恢复了第二版删除的引语,是重大的进步。然而,编者在书中增加了一张大伦敦规划图,并在图下标明:“田园城市思想运用于伦敦”,正反映了当时城市规划界的一种普遍认识。其实,这只是与田园城市形似而不是神似,根本没有触及社会改革的实质。只不过是用发展卫星城的办法,继续推进大城市的发展。1965年出版的第五版和上一版几乎完全相同。只是在编者序言中新加了一条关于莱奇沃思的脚注:“(建设初期的贷款)尾数已于1946年付清;1956年去除了对利润的限额,但是根据1962年莱奇沃思田园城市公司法,这块地产于1963年变成了公共财产(publicproperty,根据英国法律,应该理解为国有财产)。”这条脚注传递了两条重要信息:一是去除了对投资者经营利润的限额,二是田园城市公司不再拥有土地所有权和土地经营利润的支配权。这就意味着,霍华德所倡导的一切试验,已经终止。1985年出版的第六版恢复了,除“新供水系统”图外,被第二版删除的全部插图,在内容上是最接近第一版的版本,而且还增加了过去没有发表过的《万能钥匙》封面草图。这至少是一种信号,有人已经认识到有必要重新开始,原汁原味地研究霍华德思想。出于上述动机,中译本在正文上沿用了自19OZ年以来一直未变的内容;除“新供水系统”图外,书中保留了各版本中所有出自霍华德之手的内容,去除了后人增加的附图和照片。(据该书中译本译序)---------------------------------------书名:明日的田园城市著者:[英]埃比尼泽·霍华德译者:金经元出版:商务印书馆版次:2000年12月第1版ISBN7-100-03130-3定价:12元好书推介:《环境空间——国际景观建筑》--------------------------------------------------------------------------------该书的目的在于为环境建筑提供一个全球性的视野。书中部分工程作品在此之前从未发表过。工程项目的趣味性和震撼力是该书选材的主导标准。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工业之后,公园与休闲,生态与保护,都市设计与住宅,以及办公室与机构组织。这些分类并不意味着独立和互不相通。如作为工业之后的拜斯比填筑地园林和坐落于杜伊斯堡以北的保护钢铁厂便同时属于公园范畴。在千年之交,这些有趣的分类只为了反映环境规划设计发展思潮的若干动向。随着古旧的工商业区渐渐衰败废置,如何描绘19世纪和20世纪城市的未来便成为环境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之一。在巴塞罗那的利托雷尔公园中,马托利尔·波海加斯·麦奇的设计方案以空间扩展的手法赋予旧码头以新生,以大规模的重新发展元素来重组都市的交通运输网络。而在洛杉矶的城堡,马莎·施瓦莎却在一间旧轮胎厂的框架上创造了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零售商业区。在整个欧洲和北美,新的城市广场不断兴建,旧的则相继改造,曾日益萧条的旧商业区渐露生机(例如:纽约的布赖恩特公园,洛杉矾的珀欣广场)。而在其他地方,城市设计的模式被视为郊区和新居住区设计中的核心(如:位于巴塞罗那萨瓦德尔的卡塔龙亚公园,澳大利亚西部的诸达勒普公园)。诸达勒普公园体现了当年环境规划设计的另一主题:利用大自然或野生区的素材作为设计的基础,再将设计融入自然进化之中。在澳大利亚西部,天然的热带大草原只允许节俭地使用水源,且无法承受太多的人为因素,如何开发和完善这一园址而不损其固有风貌无疑是一项挑战。而在美国,乔治·哈格里夫斯在旧的填筑地上创造出符合自然进化的区间:露、蔽、湿、干,融合交替,地形园貌与生态进程和谐相融且不乏诗意。同样,在卡特克的约翰·莱尔斯和学生一起在填筑地上建造的再生研究中心,已作为一所研讨土地的再生、再用和保护问题的实验室。环境规划设计是富有启发性和实验性的。在人类发展中,土地是有限的资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都市化进程使土地的循环利用和价值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当代环境规划设计的另一主题仍是对几何形式的重视。彼得·沃克在加利福尼亚奥兰治县广场大厦的设计作品,确切地表达了西萨·佩里设计中的广场外观的设计意图。在以巧妙运用曲线和几何图形而闻名的荷兰,西8公司的阿德里安·古兹在奥斯德斯卓特堰堤上的贝壳工程中,以贝壳堆积成一系列的黑白线条,但是天气更替和风沙侵袭会致使这些线条发生变化,甚至消失。有时,园林建筑师的工作方式是富有诗意的。如乔治·哈格里夫斯或孙密奥·马逊奴,后者的国立冶炼研究所广场预示了采矿业发展的前景。而有时,诗人、美术家和园林建筑师一道并肩作战,书中有两例印证了这一程序。苏格兰的美术家兼诗人伊恩·汉密尔顿教授和园林建筑师乔治·彭克一起将史卡路斯·格利温博莱公园建造成为饱含文学色彩和夸张手法的园地,耐人品味。言词颇富诗意,园林更丰富了其内涵。金尼尔姐妹,林恩和苏珊,分别是建筑师和画家。林恩将其妹妹的画作为赫林斯街游乐区的气质和色彩的灵感来源。而在路易斯安那湖园,利·诺加德和维贝克·霍尔斯彻以及意大利雕塑家埃菲奥·博南诺一起携手,使园中的雕塑宛如从地上生长出来的一样。该书是对90年代全球环境空间设计发展进程的回顾。任何此类回顾皆带有其选择性,就取舍原则而言,该书中的工程项目应是已付诸实践的建筑或规划。印第安纳波利斯的怀特河州立公园却是一个例外。它只是一份改造现存磨坊和筒仓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然而,其潜能形迹可见,有极强的演示性。它可被视为其他地方的参照物,并为其他的工业园林设计提供参考。所征选的最新工程作品大多完成于1995年中期,部分项目将延至21世纪(如:杜伊斯堡公园和约翰·莱尔斯再生研究中心)。事实上,再生研究中心的精髓亦在于它是一个恒变常新、生生不息、集教育和研究于一体的社团组织。环境设计应引入规划概念,尤其是长期变化的原则,而不是静止或停滞不前。大部分工程项目是由园林建筑师所为。概念上,该书并非专业观念狭窄,因为环境设计艺术涵盖多方因素,尽管建筑是其主心骨,建筑设计师、环境专家和规划师的工作亦常是平分秋色的。仅仅处于起步阶段的西班牙环境建筑行业令人瞩目。国家公园、花园和城市空间环境规划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扩展,而其大部分设计都是由建筑师包揽的。基于实体设计的准则,该书对园林建筑师作品中的非设计性内容未作说明。尽管安斯彻公园通过生态设计和发展可带来大规模的经济效益,然而这仅仅是区域规划的一种形式。至今,对于环境的影响力,仍缺乏准确评估,规划分析仍未成风气。该书所选内容均为已实施的实际工程的设计,L·布朗将其描述为“空间制作”。这一进程尤如高低起伏的地形,间或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例如,彼得·沃克和马莎·施瓦莎作品中的某些方面就带有自己的风格。有时,成功的设计仅仅是在原地做少量新型开发,这一点在生态旅游方案中极为明显,阿纳姆兰德的七灵野生园位于澳大利亚北端,其生态系统工程便是一例;由阿斯平沃尔·克劳斯顿吉隆坡办公室在马来西亚的凌家卫岛海滩所建造的旅游度假区更是将其展露无遗;而环境设计合营公司在卡拉哈里沙漠边缘的堂姆纪念碑工程中则隐秘地运用了生态旅游的主题。无论是七灵野生园还是堂姆纪念碑,其设计方案都是为了推动就业和提高经济效益。其他一些工程项目采用了合作的方式。例如,约翰·莱尔斯和他的学生一道在洛杉矾创设的再生研究中心。学生的工作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更为启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创造了条件。展望未来,极具前瞻性的设计方案包括了扎根于伦敦的杰米·利物斯兹在荷兰阿纳姆的教育广场。而从东欧和俄罗斯以前的计划经济中亦可窥见明朗的前景,毕业于莫斯科建筑学院园林专业的学生作品便是明证。苏维埃时代末期的莫斯科儿童公园设计方案,亦预示了全球园林建筑辉煌的明天。书名:环境空间——国际景观建筑   ENVIRONMENTALSPACES--InternationalLandscapeDesign编著:(英)罗伯特·霍尔登翻译:蔡松坚出版:百通集团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版次:1999年8月第一版ISBN7-5337-1686-8TU·69定价:150元好书推介:  《景观设计学:一本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这是一本能用简洁明了且实用的术语勾划出场地规划过程的书。它使我们理解自然是一切人类活动的背景和基础;描叙了由自然和人造景观的形式、力量和特征引发的规划限制;向我们灌输了对气候的感觉及其在设计中的意义;讨论了场地选址和场地分析;指导可用土地及相关土地利用区的规划;考虑了外部空间的容积塑造;探讨了场地一建筑组织的潜力;寻找出富表现力的人居环境和社区规划及近代规划思潮的历史教训;提供了在城市和区域背景下,创造更有效且更宜人的生活环境的导则。它并不期望每一位读者都将成为土地规划的专家。在其他领域的训练中,经验来自长期的学习、旅行、观察和职业经历。然而,读者将会从此书中获得对周围环境有效而敏锐的关注,以及许多有用的知识。这些知识可用于设计住房、学校、娱乐区、购物商场、交通……或其他适于其景观环境并通过规划与之相得益彰的项目。这正是该书明确的目的。摘录:猎人与哲学家从前有一个猎人整日带着他的枪和狗在北达科他无垠的草原上追踪猎物,有时还会带一个恳求能小跑着跟在后面的小男孩。这一天早上,猎人和小男孩来到草原深处,他们坐在那儿凝视着出现在眼前的一块高地,上面是一个土拨鼠的聚落。一只小小的花上拨鼠一次一次从它的洞口跳到草丛中,一忽而又两腮鼓鼓地带着食物冒出来。“多聪明的土拨鼠”,猎人说,“它们是如此精心安排它们的聚落环境,每到一个土拨鼠聚落,你总会发现它近旁有一片谷子地,因而有取食之便利;总是临近溪流或沼泽,因而有饮水之便。它们决不在柳树或赤杨林附近安家,因为那里常栖息着可怕的天敌——猫头鹰和隼,它们也不在乱石堆中做窝,那里经常潜伏着另一个天敌——蛇。它们把家建立在土丘的东南坡上,每天有充足的阳光使它们的洞穴保持温暖和舒适。冬天,西北坡的土壤在凛冽的寒风中变得干硬,而在东南坡却有一层厚厚的松软的积雪覆盖着上拨鼠的家宅。”“当它们打洞时,”猎人接着说,“你猜它怎么做?它们先向下打一个二、三英尺的陡坡通道,然后折回在近草根的干上层中做窝。冬天可避开寒风而沐浴温暖的阳光,不必远行寻找食物和水,又有同类相依为伍,它们确有一番精心的规划。”“我们的村镇也是建在东南坡吗?”小孩深思地问。“不”,猎人皱着眉头说,“我们的村镇建在北坡,任凭冬天寒风的施虐,冷如冰窖。即使在夏天,凉风也并不施惠于我们。我们新建的那个亚麻厂,是方圆40英里中唯一的工厂,可它所占的地点恰恰是夏天每次来风的必经之地,工厂的黑烟吹遍全镇,吹进我们敞开的窗口。”“但至少我们的镜子是建在河边和靠近水的呀!”小孩争辩道。“不错”,猎人回答说,“可那是怎样的靠近水呵!那是在低洼的河床上呵!每年春天,草原上的雪融化,河水暴涨,村镇每家的地下室中都浸泡在水中。”“上拨鼠规划得一定比这好。”小男孩肯定地说。“对”,猎人说:“土拨鼠更聪明些。”“拨鼠在规划自己的家园时,似乎比人做得更好”。小孩做出了富有哲理的推断。“对”,猎人若有所思,“就我所知,大多数其他动物也是如此,有时,我感到奇怪,不知这是为什么”。附:该书目录前言猎人与哲学家1.基础知识人的动物性/自然/生态基础/大地景观2.气候行星的结构/气候与反应/寒带/寒温带/暖湿带/干热(类沙漠)带/微气候学3.土地土地遗产/土地资源/土地出让/土地权益/土地测量/土地利用4.水水资源/自然系统/管理/与水相关的场地设计5.植物自然中的植物/植物鉴别/植物栽培/引入的种植园/植被消失/重建6.景观特征自然景观/建成环境7.地形等高线/剖面/模型/测量/地形测量的详细/补充数据8.场地规划策划的形成/选址/场地分析/综合土地规划/概念规划/规划-设计过程/计算机技术9.场地开发场地-构筑物的表达/场地-构筑物规划的形成/场地-建筑的统一/场地系统/场地开发导则10.景观种植目的/过程/导则11.场地容积空间/底面/顶面/垂直物12.可视景观视景/透景/轴线/对称规划/非对称规划/视觉资源管理13.交通运动/步行运动/汽车/火车、飞机及水路旅行/人流传送设施/综合系统14.构筑物共通之处/构成/景观中的结构/界定的开放空间15.居所居所-自然的关系/人类的需要和居所/居住地的构成要素16.社区规划群居的必然性/问题/可能的改进之处/新动向17.城市设计城市景观/城市图解/无所不在的汽车/人的场所/都市中的绿色和蓝色/新都市文化18.区域景观相互关系/区域形式/开放空间框架/绿色通道和蓝色通道/要点/区域规划/管理19.规划的环境哲学取向/新的规划秩序/需要想像力/高瞻远瞩20.展望质疑和探索/成果/启示/演化和变革/规划的体验一  国内  01.《中国古典园林史》作者:周维权清华大学出版社二、国外03.《西方园林》作者:郦芷若,朱建宁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04.《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作者:王向荣,林菁中国建工出版社06.《外国造园艺术》作者:陈志华河南科技出版社理论类07.《景观设计学》作者:西蒙兹中国建工出版社08《人性场所》编者:克莱尔&amp;#8226;库珀&amp;#8226;马库斯(译者:俞孔坚等)16.《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作者:彭一刚中国建工出版社18.《建筑空间组合论》作者:彭一刚中国建工出版社22.《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作者:刘滨谊东南大学出版社23.《景观形态学》作者:吴家骅东南大学出版社24.《理想景观探源》作者:俞孔坚田园城市出版社25.《景观:生态.文化.感知》作者:俞孔坚中国建工出版社2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者:李敏中国建工出版社实践类01.《德国景观设计1-2》02.《日本最新景观设计1-3》03.《台湾景观设计98/99/2000/2001/2002/2003》04.《世界景观大全》05.《环境空间—国际景观建筑》作者:罗伯特霍尔登中国建工出版社07.《90年代日本环境设计50例》作者:章俊华河南科技出版社08.《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作者:俞孔坚中国建工出版社14.《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作者:刘玉杰中国建工出版社15.《植物造景》作者:苏雪痕中国林业出版社16.《植物景观造园应用实例》作者:薛聪贤浙江科技出版01.世界园林艺术博览丛书《梦中的天地—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编者:夏建统云南大学出版社《内心的庭院—日本传统园林艺术》编者:王向荣云南大学出版社《永久的光荣—法国传统园林艺术》编者:朱建宁云南大学出版社《户外的厅堂—意大利传统园林艺术》编者:朱建宁云南大学出版社《情感的自然—英国传统园林艺术》编者:朱建宁云南大学出版社《理性的浪漫—德国传统园林艺术》编者:王向荣云南大学出版社《对岸的风景—美国现代园林艺术》编者:夏建统云南大学出版社02.贝森文库—建筑界丛书《平常建筑》作者:张永和中国建工出版社《此时此地》作者:刘家琨中国建工出版社《工程报告》作者:崔恺中国建工出版社《营造乌托邦》作者:汤桦中国建工出版社03.《寻求伊甸园——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作者:周武忠东南大学出版社04.《西方现代园林设计》编者:王晓俊东南大学出版社05.《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编者:黄亚平东南大学出版社06.《图解城市设计》作者:金广君黑龙江科技出版社07.《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作者:俞孔坚中国建工出版社08.《现代建筑语言》作者:布鲁诺塞韦09.《城市空间美学》编者:周岚东南大学出版社10.《中国建筑美学》作者:侯幼彬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1.《当代建筑美学意义》作者:赵巍岩东南大学出版社12.《园林美学》作者:周武忠13.《新技术庭园》14.《非常建筑》作者:张永和中国建工出版社杂志类:01《中国园林》(水平越来越烂,现基本每期浏览一遍就完了)02《世界建筑》03《世界建筑导报》(偶比较喜欢的,有好几期知名设计公司如COX、GMP、SASAKI、EDSA等等的专集,值得收藏)04《新建筑》05《时代建筑》(还可以,有几期专门讨论景观的专集69)06《建筑师》07《规划师》08《城市规划》09《LANDSCAPEARCHITECTURE》(美                                            10《景观设计》(日)
/
本文档为【景观设计必读书目_(好书推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