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夏多布里昂

2019-04-19 10页 doc 29KB 103阅读

用户头像

is_954223

暂无简介

举报
夏多布里昂夏多布里昂(1768~1848) Fran?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 生平简介 19世纪法国作家。1768年9月4日生于圣马洛,1848年7月4日卒于巴黎。父亲是个没落贵族,靠做生意发财而购置了贡堡的地产。夏多布里昂的青少年时代常在这里度过。中学毕业后乘船去美洲探险。这次旅行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回国后由于参加了孔德亲王的侨民团而逃亡到布鲁塞尔和伦敦,在近8年的流亡中写出了《革命论》等著作。1800年回到法国,1801年发表《基督教真谛》中的一章《阿达拉》,1802年,包括《阿达拉》和《...
夏多布里昂
夏多布里昂(1768~1848) Fran?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 生平简介 19世纪法国作家。1768年9月4日生于圣马洛,1848年7月4日卒于巴黎。父亲是个没落贵族,靠做生意发财而购置了贡堡的地产。夏多布里昂的青少年时代常在这里度过。中学毕业后乘船去美洲探险。这次旅行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回国后由于参加了孔德亲王的侨民团而逃亡到布鲁塞尔和伦敦,在近8年的流亡中写出了《革命论》等著作。1800年回到法国,1801年发表《基督教真谛》中的一章《阿达拉》,1802年,包括《阿达拉》和《勒内》在内的《基督教真谛》全文发表,大获成功。并为此受到拿破仑赏识,出任驻罗马使馆秘书,后因对处死昂吉安公爵感到愤慨,辞职去东方旅行。1814年发表《论波拿巴和波旁王室》,受到波旁王朝的重用,出任驻柏林、伦敦大使和外交部长,直至1830年七月革命后才结束政治生涯,自此闭门写作6卷巨著《墓畔回忆录》。 ◆贡堡的童年 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子爵出生于圣马洛一个古老的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曾是船长。幼年时与父母分开,3岁时,父亲在布列塔尼购回家族曾经的领地贡堡(le chateau de Combourg),夏多布里昂便在这里度过剩余的童年时光。夏多布里昂的父亲性情阴郁,沉默寡言,因此夏多布里昂的童年是在一种压抑和沉闷的气氛中度过的。他和他的姐姐吕西儿的关系很好。 l 到美洲旅行 1784年到1786年间,夏多布里昂出于谵妄状态,痴情于自己虚构的“文学的女精灵”。他曾经在成为海军军官和神父之间犹豫,甚至想去印度(被父亲阻止),但最后还是选择了从军。1786年,他父亲去世,同年,他在纳瓦尔团得到了一个少尉的职务,不到两年便晋升为上尉。1787年,他遵从哥哥的意愿来到巴黎,被引荐入宫廷,并当上路易十六的狩猎侍从,但他对此并不热心。但在巴黎的沙龙里,他见到了当时文学界出名的人物,。不久法国大革命开始。夏多布里昂一开始对革命持同情的态度,但当巴黎的暴动越来越严重时,他决定远离法国,到美洲旅行。 l 流亡时期 1792年,夏多布里昂回到巴黎,在家庭方面的压力下,他娶了一位他从未谋面的同样来自圣马洛的一个小贵族家庭的少女塞蕾丝特(Céleste Buisson de la Vigne)为妻。夏多布里昂与塞蕾丝特之间关系并不密切,数度与其他女子发生风流韵事,但塞蕾丝特始终对他保持忠诚,两人一直没有离婚,一同度过晚年。接着,夏多布里昂到科布伦茨参加了由保皇党流亡者组成的军队。为此,塞蕾丝特以“流亡保皇党人的妻子”的罪名被逮捕,关押在雷恩,直到热月9日才被释放。在Thionville战役(法国革命军和保皇党军队的一场遭遇战)中,夏多布里昂负伤,被送到泽西岛疗养,他的行伍生涯到此结束。 此后,从1793年起,夏多布里昂一直生活在伦敦,与居住在布列塔尼的塞蕾丝特隔绝音信。因为生活窘迫,他开始靠给人上法语课和为书商翻译作品为生。1797年,他出版了《论古今革命以及它们与法国革命的关系》(简称《革命论》)。在这本书中,夏多布里昂阐述了他对政治和宗教的见解。这些理念与他以后的实践并不一致,但展现了他作为作家的才能。 l 回到巴黎 1798年和1799年,夏多布里昂的母亲和姐姐朱莉先后去世,这使得夏多布里昂重新燃起对宗教的热诚。1800年5月,由于执政府对流亡保皇党人的大赦,夏多布里昂得以回到法国。他担任了杂志《法国莫丘利》(Mercure de France)的编辑。在这本杂志上,1801年,他发表了小说《阿达拉》(Atala),大受欢迎。不久他又发表了《勒内》(René),这是一部带有忧郁色彩的幻想式的作品,成为后来浪漫主义的榜样。1802年4月14日,他的抒情散文集《基督教真谛》发表,《阿达拉》与《勒内》是其一部分。这本书发表在拿破仑与罗马教皇签订“政教”之际,符合拿破仑复兴天主教的意图,抓住了法国人民在大革命动乱之后希望恢复宗教的社会心理。1803年,拿破仑派夏多布里昂以大使秘书的身份随红衣主教约瑟夫·费什到罗马。不久两人发生争执,夏多布里昂被改派到瑞士的瓦莱州。1804年,他听到了昂基安公爵被处死的消息。这使得他立刻辞去了职务,并公开反对拿破仑。 ◆东方之旅 辞职后的夏多布里昂重新投入文学创作,他打算写一部基督教兴起时期的史诗(即《殉道者》)。为此,1806年,夏多布里昂游历了希腊、小亚细亚、巴勒斯坦、埃及和西班牙。1811年,《巴黎到耶路撒冷纪行》发表。他在西班牙的见闻也促成了他的第三部小说:1826年出版的《最后的萨拉只家族的传奇》。回到巴黎之后,他发表了一篇尖锐的对拿破仑的批评,将后者比作古罗马皇帝尼禄,并预言记录他的暴行的新的“塔西佗”必将出现。拿破仑立刻将他驱出了巴黎。 ◆狼谷 遭驱逐的夏多布里昂开始在B巴黎西郊的一处他称为“狼谷”的地方和塞蕾丝特一起隐居。在狼谷,他完成了散文体史诗《殉道者》,1809年发表。同时,他开始着手编写自己的回忆录。 1811年,夏多布里昂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但他在就职演说中强烈批评大革命中的某些暴行,结果被禁止坐上交椅,直到王朝复辟之后才正式入选。 ◆辉煌时期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夏多布里昂对此十分欢迎。百日王朝期间,夏多布里昂随路易十八出逃至根特,这使得他担任了路易十八的内务大臣一职。拿破仑下台后,他成为贵族院议员、内阁部长。然而不久后他发表的对路易十八的批评使他失宠,只得转投极端保皇党,支持未来的查理十世。 1820年,贝利公爵的谋杀案使夏多布里昂再次站到了朝廷一边。同年,他出任法国驻柏林公使。1822年,他出任法国驻大不列颠大使,接着,又任维罗纳会议的全权代表,并不顾英国的反对,决定镇压西班牙革命。回国后,他就任外交大臣。镇压西班牙革命取得了成功,但由于与内阁部长德维列不和,他在1824年被解职。自由主义的反对派下台后的夏多布里昂又一次站到了朝廷的反面,但这一次是作为自由主义者。他在巴黎议会和辩论报上猛烈抨击德维列。这个时期的他以捍卫报章自由和希腊独立的形象而大受欢迎。德维列下台后,他被查理十世指派为罗马大使,但在波利尼亚克亲王任首相后,夏多布里昂又一次辞职。他的政治生涯从此结束。 ◆退出政治 1830年的法国七月革命后,对君主制不再抱有幻想的夏多布里昂拒绝对路易·菲利普效忠,退出了政治界。之后的他重新开始文学创作,偶尔对新政权发表一点尖刻的评论。夏多布里昂的晚年是在完全隐居的状态下度过的,塞蕾丝特一直陪伴着他。1831年他发表了《历史研究》,想说明基督教对社会的改革作用。1833年他发表的《对贝里公爵夫人的监禁的回忆录》使他被告上法庭,尽管最后被宣告无罪。 夏多布里昂从1811年起就准备开始写自己一生的回忆录,直到去世前不久,他仍在继续这项工作。他把这本自传性的巨著题名为《墓畔回忆录》(或译《墓外回忆录》,法文:Mémoires d'outre-tombe,直译为“坟墓外的回忆”)。《墓畔回忆录》不仅描述了夏多布里昂坎坷多舛的一生,也记录了他所处的变化巨大的时代,记录了他对这个时代各个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对于当时文学的看法。这本回忆录原计划在他死后出版,但是一直纠缠着夏多布里昂的贫困使他不得不提早出卖版权。 1848年,塞蕾丝特去世18个月后,夏多布里昂在巴黎去世。他的遗体按他的遗愿,葬于圣马洛港口的格朗贝岛(Grand Bé)上。 文学意义 夏多布里昂可以说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对大自然的描写和对自身情感的抒发成为了一代浪漫主义作家的榜样。他首创的“情感浪潮”的写作方法成为了浪漫主义作家常用的滥觞。他的思想和政治行动多有矛盾,一方面推崇王政主义,一方面又崇尚自由,就连他自己也感到困惑。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 世纪病 “世纪病”是孕育于18世纪末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一种典型形象,风行于19世纪初,蔓延于20世纪世界文坛的一种文学现象。或者在拿破仑时代长大,仰慕父辈的战绩与辉煌,但王权和神气权的恢复使他们失去信仰,无所追求,在厌倦和无聊中打发日子;或者生性孤僻,内向,忧郁,与现实环境格格不入,在孤独的漂泊中消磨生命。都是些富有才华的人,但悲观失望,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代表了一代青年人的精神状态。 简介 一般认为,英国诗人拜伦的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和法国作家缪塞的长篇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是19世纪“世纪病”文学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名篇,法国作家加缪的中篇小说《局外人》是20世纪“世纪病”文学的上乘佳作,而哈洛尔德、奥涅金、沃达夫和默尔索则是“世纪病”患者的典型代表。 浪漫主义作家往往从个性受到压抑,个人才能得不到发展,个人愿望和抱负得不到实现等角度,表现人物在这种矛盾状态中的感情、行动和悲剧。浪漫主义文学热衷于描写个人失望与忧郁的“世纪病”,并颂扬以个人与社会的徒劳的对立为表现形式的反抗。 19世纪上半期,西欧文学史上出现了一批描写“世纪儿”的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夏多布里昂的《勒内》、拜伦的《恰尔德·哈洛尔德》、贡斯当的《阿道尔夫》、缪塞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尽管产生于不同国家、不同作家的笔下,经历和个性也不尽相同;但总体来看,精神世界是相通的,都有者苦闷彷徨、孤独忧郁的相似病态性格,都陷入忧郁迷茫的情绪而不能自拔。众多作家对“世纪儿”进行的一种似乎是达成共识的形象塑造,使其成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内的带有普遍性的文学现象。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曾说:“19世纪早期的忧郁是一种病,这种病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个国家所独有的,它是一场由一个民族传到另一个民族的瘟疫,就象中世纪常常传遍整个欧洲的那次宗教狂热一样。” 在文学史中正式塑造“世纪儿”形象(即世纪病患者)并以“世纪儿”命名的史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写于1805年的中篇小说《勒内》的主人公勒内即为“世纪儿”的典型代表。勒内是布列塔尼的一个青年贵族,自幼在忧郁孤寂中长大,由于失去了财产继承权,生活拮据,成为“人群中的无名之士”。由此孤独、伤感、厌世,成人后离开家乡漫游,但无论到何处,都感到孤独寂寞,慨叹自己“孤零零活在人间”,看不到任何希望。于是感到“人们都从虚无中来,亦将归返虚无中去”最后在绝望中死去。 对世纪儿的研究: “世纪儿”产生并存在于19世纪,但这并不说明其有效性存在时间只限于19世纪,也不能简单地称其为“19世纪”的“无父私生子”。文艺复兴时期的哈姆莱特、堂吉坷德,18世纪的少年维特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被视为“世纪儿”的祖先。而稍晚于“世纪儿”出现在俄国的“多余人”更可看作是其兄弟姐妹,而其后代香火更远播到中国、日本等国,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鲁迅笔下的“孤独人”,日本文学中的“畸零者”可以被看作为“世纪儿”的子孙后代。当然还有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局外人”。可从欧洲文学著作中的“世纪儿”、“多余人”、“局外人”这些或多或少有些“病态”或“畸形”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对这些“世纪病”患者进行研究探讨。 文章节选 "Mais comment exprimer cette foule de sensations fugitives que j'éprouvais dans mes promenades ? Les sons que rendent les passions dans le vide d'un coeur solitaire ressemblent au murmuremngb que les vents et les eaux font entendre dans le silence d'un désert : on en jouit, mais on ne peut les peindre. 那些散步时瞬间涌上的种种思绪与感触,如何才能说清呢?在一颗孤独心灵的空地上,那些激情迸发的声响,就如同在沙漠的静寂当中,人们听到的风声与水声的喃喃低语:我们沉浸其中,却无力将其描绘。 "L'automne me surprit au milieu de ces incertitudes : j'entrai avec ravissement dans les mois des tempêtes. Tant?t j'aurais voulu être un de ces guerriers errant au milieu des vents, des nuages et des fant?mes ; tant?t j'enviais jusqu'au sort du patre que je voyais réchauffer ses mains à l'humble feu de broussailles qu'il avait allumé au coin d'un bois. J'écoutais ses chants mélancoliques, qui me rappelaient que dans tout pays le chant naturel de l'homme est triste, lors même qu'il exprime le bonheur. Notre coeur est un instrument incomplet, une lyre où il manque des cordes et où nous sommes forcés de rendre les accents de la joie sur le ton consacré aux soupirs. 秋日踏着犹豫不定的步伐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我满心迷醉的走入暴风雨的时节。有时,我想成为那些战士中的一名,在狂风,怒云与幽灵间穿梭游荡;有时,我却羡慕牧人的命运。我曾看见他在树林旁,将荆棘点燃微火,温暖着双手。我听到他那忧郁的牧歌,这让我想起,无论在何处,人们自然吟唱的歌曲总是充满忧伤,即便在歌唱幸福之时依然如是。我们的心好似一件不完整的乐器,一架缺了弦的竖琴,努力在那表达叹息的声调上,奏出愉快的歌谣。 "Le jour, je m'égarais sur de grandes bruyères terminées par des forêts. Qu'il fallait peu de chose à ma rêverie ! une feuille séchée que le vent chassait devant moi, une cabane dont la fumée s'élevait dans la cime dépouillée des arbres, la mousse qui tremblait au souffle du nord sur le tronc d'un chêne, une roche écartée, un étang désert où le jonc flétri murmurait ! Le clocher solitaire s'élevant au loin dans la vallée a souvent attiré mes regards ; souvent j'ai suivi des yeux les oiseaux de passage qui volaient au-dessus de ma tête. Je me figurais les bords ignorés, les climats lointains où ils se rendent ; j'aurais voulu être sur leurs ailes. Un secret instinct me tourmentait ; je sentais que je n'étais moi-même qu'un voyageur, mais une voix du ciel semblait me dire : " Homme, la saison de ta migration n'est pas encore venue ; attends que le vent de la mort se lève, alors tu déploieras ton vol vers ces régions inconnues que ton coeur demande. " 那天,我迷失在怒放的欧石南花丛中,花海一直延伸到森林边上。微不足道的一点什么也能引起我无限的遐思!微风送到我面前的一枚枯叶,炊烟袅袅缭绕树梢的一座小茅屋,橡树干上在风中战抖的一片青苔,偏僻处的一块怪石,芦苇沙沙作响,荒无人烟的一处湖泊!山谷远处矗立的那座孤独的钟楼经常吸引我的视线;我经常久久注视那在我头顶飞过的鸟群。我想象着它们飞向的那不知名的海港和那些远去的季节:我愿在它们的翅膀上自由翱翔。我内心一种秘密的声音一直缭绕不去;我总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旅行者,但天上的一个声音似乎在对我说:“人啊,你迁徙的季节还为来临;等那死亡的风吹起,你就可以飞翔,到你心灵一直向往的陌生地方。” "Levez-vous vite, orages désirés qui devez emporter René dans les espaces d'une autre vie ! Ainsi disant, je marchais à grands pas, le visage enflammé, le vent sifflant dans ma chevelure, ne sentant ni pluie, ni frimas, enchanté, tourmenté et comme possédé par le démon de mon coeur. 快起来吧,期盼已久的风雨会带着勒内到另一生命的地方!如此说着,我快步前行,脸庞在燃烧,风在我的发间呼啸,丝毫感不到雨水风霜,我像被内心的魔鬼附身般,狂喜的同时又痛苦异常。 "La nuit, lorsque l'aquilon ébranlait ma chaumière, que les pluies tombaient en torrent sur mon toit, qu'à travers ma fenêtre je voyais la lune sillonner les nuages amoncelés, comme un pale vaisseau qui laboure les vagues, il me semblait que la vie redoublait au fond de mon coeur, que j'aurais la puissance de créer des mondes." 夜,当朔风摇撼着我的茅屋,暴雨捶击着我的屋顶,当我透过窗子看到月亮在堆积的云层中穿行,如同苍白的船只划破波浪,这时,似乎生命在我内心不断增长强壮,似乎我有了创造世界的力量。 Chateaubriand, René, 1802 夏多布里昂 《勒内》1802
/
本文档为【夏多布里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