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鄱阳湖区两套水面数字的解读——以余干县大塘乡的资料为例

2017-12-12 15页 doc 33KB 1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0122

暂无简介

举报
鄱阳湖区两套水面数字的解读——以余干县大塘乡的资料为例鄱阳湖区两套水面数字的解读——以余干县大塘乡的资料为例 鄱阳湖区两套水面数字的解读——以余干 县大塘乡的资料为例 第28卷第2期 Vo1.28NO.2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 JournalofPingxiangCollege 2011年4月 Apr.2011 鄱阳湖区两套水面数字的解读 以余干县大塘乡的资料为例 汤艳萍,汤韬 (1.江西省新建二中;2.太平人寿江西分公司,江西南昌330000) 摘要:本文以鄱阳湖在社会生活里为考察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所获得的族谱,官方档案,口述资料 等,力求能够更...
鄱阳湖区两套水面数字的解读——以余干县大塘乡的资料为例
鄱阳湖区两套水面数字的解读——以余干县大塘乡的资料为例 鄱阳湖区两套水面数字的解读——以余干 县大塘乡的资料为例 第28卷第2期 Vo1.28NO.2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 JournalofPingxiangCollege 2011年4月 Apr.2011 鄱阳湖区两套水面数字的解读 以余干县大塘乡的资料为例 汤艳萍,汤韬 (1.江西省新建二中;2.太平人寿江西分公司,江西南昌330000) 摘要:本文以鄱阳湖在社会生活里为考察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所获得的族谱,官方档案,口述资料 等,力求能够更加深入地反映湖区人群在历史时期的生存状态,为湖区更加和谐持续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鄱阳湖,两套数字;解读 中图分类号:F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O07—9149(2011)02--0067一O5 区域社会史,生活史研究是史学研究的重要内 容,许多论着对此都有涉及.近年来对鄱阳湖区社会,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也吸引了各领域专家学者们 的关注,但是以鄱阳湖区社会生活史为考察对象,特 别是湖区渔民的社会生活史一直少有人涉足,把湖滨 的一个渔业大乡与这个乡的一个大族结合起来进行 研究考察,对认识湖区渔业的发展,渔民生存状态及 渔民大族与国家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另外,以一个大族为切入点,也有助于更深入地求知 地方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迁过程.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所获得的族 谱,官方档案,口述资料等,力求能够更加深入地反映 湖区人群在历史时期的生存状态,为湖区更加和谐持 续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 ,大塘乡及大塘吴氏概况 大塘乡位于江西余干县西北部,鄱阳湖南岸,总 ,人口9030人,距县 面积278平方公里,户数1850户 城17.5公里.在余干县的各个滨湖乡镇中,大塘是个 很特别的地方. 其一,它拥有极广阔的水面,面积达262平方公 里,占总面积94.5%,一个乡的水域如此辽阔实属罕 见.辽阔的水面,是鱼类,贝类,水禽,水生植物繁殖, 生长,栖息的天然场所,尤其鱼类是大塘经营中的主 要产业,从事渔业捕捞人数95以上,是个名副其实 的"渔乡". 其二,大塘吴姓人口众多,势力强大,是乡中的大 族,而且吴姓在整个余干县也是仅次于张姓的大姓. 民国时期的《余干县志稿?氏族略》中,提到:"宋代分 迁以清,吴氏人文荟萃,明清两代,登文武乡榜者,至 十五人之多,科名之盛,与后街张氏相伯仲,而族口繁 衍,则推东源,大塘两村,旧称千户,与西岗,南墩张 氏,同为源岗乡惟一望族"(原文无标点,系本文作者 加),由此足见大塘吴氏之分量.大塘姓氏始见于汪 姓,尔后,有多姓氏迁入,先后无考,不过大塘有一个 流传的说法,先有汪,陈,许,谢,后有胡,赵,李,再者 吴姓于永乐二年(1404),由康山迁入.历经繁衍,吴姓 户数居多,占总户数84.? 据2001年修《大塘吴氏家谱》记载,大塘建村始 于南宋绍兴年间(即公元1131—1161),汪姓等由安 徽迁入,居靠一大塘边而得名,故名日大塘,沿用至 今,隶属余干县.解放前(1948),追溯至清同治十一年 (1872),都区划属洪崖乡(瑞洪),民国33年,属源岗 收稿日期:2011—03—24 作者简介t汤艳萍(1983一),女,江西萍乡人,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地方史研究. ?68?萍乡高等专科学校2011丘 乡.解放后(1949—1950),村成立农民协会,属瑞洪 区;后历经变迁直到1984年改为大塘乡,沿续至今, 由大塘,西村,江家山,石门楼,陈家塘,南垅,对岸,大 塘镇,白头园等9个居民点,组成分属和平,胜利,幸 福,同心,江家山,陈家塘6个村民委员会. 带基湖 甘蔗湖 大湖里 杨润浆湖 何家湖 官赛湖 寒家湖 张天湖 晚湖 夏冲湖 东浆湖 堑公湖 祥湖场 审家湖 润其湖 傅家塘 尺安湖 杨房湖 连子湖 东西岸 看下湖 善未大湖 土湖 四面湖 门前湖 丈淡湖 坐落康山东北 坐落康山 坐落大塘背后 坐落凉山 坐落登家渡 坐落十亩里 坐落官赛湖南 坐落信河农场 坐落四义里 坐落四家青 坐落苦竹东北 坐落润其 瑞洪转身 坐落尺安村 坐落大湾头 坐落表恩 坐落同家池 坐落下风岸 坐落龙口 坐落双港余家 坐落盆家 坐落大塘门首 坐落李溪刘家 二,大塘吴氏对水面的记载 2001年新修《大塘吴氏家谱》中用较大篇幅详细 地记载了大塘湖港的具体名称,坐落起止,面积大小 等情况,现照录如下,以备进一步解读: 十万亩东外场湖坪西康山北连湖南大湖 二万亩梅溪咀北康山南后山东新口河 十五万亩北康山南大塘西新口河东李溪 十万亩 三万亩北登渡南风凰岸东菜家龙西腾里 二万亩东滕其港北十亩南寒家湖西角山港 三万亩北官赛湖西角山南富强东木西湾港 五千亩 一 万亩 五千亩, 二千亩 三千一百亩 一 万亩 四百亩 二万七千亩 梅溪嘴 五千亩 二千亩西谭头嘴大湾头北蓑衣州南三文公社 一 万亩北梅枥西表岸南树山东昊家墩 一 万亩西进贤东角山港南同家池北十亩里 二万亩北瑞洪门首东雁嘴西十亩里 廿五万亩龙口杓山南连湖未家罗古山 三千亩西大河南下埠桥东四面湖北 三千亩西大棉湖南北川湖东盆家港 五千亩西仙人贯南七眼桥东斧刀坳北大塘村 墩山下甘泉州上 将湖港的详细情况写入家谱世代传续,足可见 得在大塘吴氏看来它们的意义非同一般.此外,我们 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这些数字都是整数,这也许是汛 期和枯水期湖面面积不同难以准确描述的原因,但是 这些数字特别大,动辄上万亩,显然不符合现实情况, 将其相加更可看出大问题,总数竞超过了82万亩.据 1991年版《余干县志》载,1982年时全县水域才不过 95万余亩,而仅大塘吴姓家谱中的数额就如此巨大, 且来由不明,无法和旧谱的记载对照,因此很值得怀 疑是新修时"创造"出来的一套数字. 三,《余干县地名志》对湖面的记载 1985年版《余干县地名志》(下称《地名志》)记载 的大塘乡水面总数是"水面240平方公里",约合36 万亩,与家谱中的总数"82万亩"相差甚远. 《地名志》中的"地理实体?湖塘"项目对余干县 的湖塘情况有较详细记载,现将属于大塘乡管理的部 分摘录如下: 大莲子湖:在县北波阳与余干县分界线上,甘泉 洲北.面积21平方公里,水深3米,为鄱阳湖内湖.面 积较大且盛产莲子,因名.属大塘乡管理. 大湖:在县西北大塘乡境内,土黄坪北.面积7.5 第2期汤艳萍,汤韬:鄱阳湖区两套水面数字的解读?69? 平方公里,水深8米,为鄱阳湖内湖.因湖面大得名., 门前湖:在县西北大塘乡村东南侧.面积3平方 公里.水深2米,为鄱阳湖汊湖.以位村门前得名. 这些记载与家谱中的记载同样相差极大,特别是 大湖,《地名志》中为7.5平方公里,约合11250亩,而 家谱中却记为:十五万亩,竟相差十余倍! 由家谱与地名志中的记载比较,我们可以肯定: 在余干地方上存在着"民间的"和"国家的"两套水面 数字.那么为什么"民间"会有这么大的数字?吴氏家 族的人又想表达什么样的利益述求呢?下面,我们来 逐一解读. 四,相关档案,家谱资料的解读 1.解读关于大塘乡与康山乡"械斗"的口述材料 辽阔的水面给了大塘乡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 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多一分湖面就多一分与他们发 生利益冲突的群体,所以,大塘在历史上曾屡屡发生 与周边乡,村争夺湖面,草洲的纠纷,严重时甚至大动 干戈.其中,有一次械斗冲突在大塘人甚至整个余干 人的心目中记忆犹新,那就是大塘与它西面的邻居之 一—— 康山乡为争夺渔业资源而发生的一次大规模 械斗.笔者在66年编《余干县志》查到,清光绪二十 六年(公元1900年),本县大塘与康山的一次械斗,单 大塘一村,就有一百零八名群众因参与争夺权势断送 了性命.这与乡民口中的传说故事几乎完全吻合,特 别是"牺牲"的人数更是分毫不差,可见,乡民们对这 一 惨重代价一直刻骨铭心. 2.解读1984年大塘乡政府向县里的申诉报告 1980年代,党中央开始重视农村的经济体制改 革,在广大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1O 月27日,江西省委,省政府也作出《关于加快渔业生 产发生的决定》,指出积极发展联营,是综合开发大, 中型水面的根本途径.@ 而人们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动. ,大塘 这种变化在下面的案例中亦有深刻反映.1984年 与其西面的另一个邻居——东源乡因遮(按:地名志及 家谱中均写为"柘")连湖的所属权问题发生争执,甚至 发生打架事件.柘连湖,在县西北东源乡望陈山西侧,面 积0.6平方公里,因紧连一片柘树林,故名.?现将乡政 府向县里的申诉报告引录如下,以待: 关于请示解决遮连湖所属权的报告 县政府: 遮连湖位于我乡东南部,面积约150o亩,湖口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是发展种植业的良湖.为了加快多种经 营的步伐,今年我乡双合村等15联户已对湖面进行了开发性生产,播鸡头米种500余斤,目前,鸡头米果实累 累,丰收在望,但是,东源乡少数群众见财眼红,强行收割遮连湖的鸡头米,并强言遮连湖是东源乡所管辖的湖 面,因此,双方群众争执不休,甚至发生打架事件. 遮连湖从历史以来都是属于大塘乡的,从1953年的协议[指《江西省鄱阳湖草洲渔港管理处瑞洪办事处第 一 届渔民代表会议纠纷协议》中的第15条——余干六区大塘乡与五区富源乡(即今东源乡)关于钩网问题的第 二点规定:在蔗连湖东至布连湖,嘴内可用奶网和大塘共同取鱼.余干县档案馆,案 卷号7号.]可见,遮连湖只 能由东源乡群众用奶网取鱼,其他任何取鱼工具均不能使用,同时,大塘乡群众不仅用奶网在遮连湖取鱼,而且 一 切合法的取鱼均可以使用.1953年的协议来历是从解放前发生的一些事情而产生.解放前,东源乡群众同西 江村群众发生械斗事件,而西江村群众迫使东源群众不能出湖捕鱼,由于大塘乡群众同东源乡群众是同姓,又 是邻村,当时,为了给东源群众一条生活出路,大塘乡的老者,就同意东源乡群众在遮连湖取鱼.(指只能用奶 网).解放后,就形成了1953年的协议,由此可见,遮连湖是东源乡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 其次,东源乡群众说他们既然可以用奶网在遮连湖取鱼,而遮连湖我们或多或少总有一部分.这种说法也 是毫无道理的.如果说,要是能取鱼的地方,所属权均是他们的话,那么,大塘乡的看下湖,官赛湖等等湖面均属 于波阳,进贤,古竹的了.因此,遮连湖根本不存在什么权属问题了,而是东源乡少数群众财迷心窍,蓄意侵占大 塘乡15联户的劳动果实,当然我们是不能答应的,也是不允许的. 再次,大塘乡15联户对遮连湖进行开发性种植,既不违背1953年的协议,又不影响东源乡的捕鱼习惯和 范围,为何遭受阻止和破坏,为此,特此告县政府和主管部门,请示解决遮连湖的纠纷问题,根据历史事实,重申 遮连湖是大塘乡的所属权. 特此报告 1984.10.23 由上可以看出,大塘人认为东源人眼红大塘在遮连湖进行开发性种植所获的"湖利",进而促使东源 ?7O?萍乡高等专科学校2011年 方面提出遮连湖他们也有所属权,申诉报告表达了大 塘人对东源乡挑战遮连湖的所属权所难以容忍的愤 怒,并强烈要求县政府重新申明遮连湖的所属权归大 塘.他们的申诉条理清楚,有根有据,字字确凿,似乎 让人不得不相信,但是,他们口中的遮连湖大约1500 亩,而《地名志》上的数字却为0.6平方公里(合900 亩),明显存在矛盾之处,这种夸大很可能是要引起上 级对东源"侵权"行为的重视,以求尽早解决这一事 件.从表面上看,这也许只是两乡对所属权的争执,实 质上是他们各自对自身利益的扞卫. 另外,从报告中我们可以得知,大塘与东源本是 同宗吴姓,原本是一家人,可是却因为争夺湖面产权 而产生严重纠纷甚至流血事件,这可能也是大塘人特 别不能容忍之处吧. 3.解读吴氏族谱中对处理结果的记载 第二年,县里对上述争执作出了处理意见,吴氏 家谱将其收录在内: 关于东源乡与大塘乡争执柘连湖鸡公段处理意见 东源大塘人民政府 为了迅速发展我县水产生产,切实解决我县水面使用权属问题,五月六日至七日,常务副县长胡浦江同志 主持召集有关单位认真讨论研究了柘连湖和鸡公段的权属政治问题,会议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最后拍板 定案,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根据湖港分局资料记载,双方在柘连湖共有六种捕捞工具作业,其中大塘有五种,东源有一种,经双方面协 商,现判决定如在此湖搞种植业,其收入按六股分成,大塘得六分之五,东源得六分之一. 双方争执鸡公段的使用权属问题为了有利于管理,现规定:从东门塘到公路止为鸡 公段范围,由东源乡白 家村管理使用. 此件自发出之日起,务必坚决执行,不得违抗,否则从严追查肇事者的责任. 政府的处理意见似乎比较折衷,并没有肯定哪 方具有遮连湖的所属权,而是将在此湖经营种植业的 利润进行了按股分成,经了解,这一意见后来得到了 较好的落实,大塘与东源后来也未因遮连湖的原因发 生过冲突,它之所以能够行得通说明它基本符合了双 方的需求,也许利益的部分共享正是东源,大塘双方 所更想追求的吧. 4.大塘乡的困难 前面已经说到,大塘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山川秀 丽,水域辽阔,看起来似乎就是一个土地肥沃的"鱼米 一 九八五年六月一日 之乡",其实不然,大塘乡境东南山丘连绵不断,西与 田畈草洲连片,北是受康山大堤保护的鄱湖区.这里 山重水复,地势低洼,易涝易旱,几乎是个天生"营养 不良"之地.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洪涝灾害频 繁,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耕地少,严重缺粮;钉螺 密布,血吸虫病泛滥,严重危害乡民身心健康.这在很 多档案材料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恰恰从另一方面 为我们解释了为何会存在一套与"国家"数字不同的 "民间"数字,为何吴氏家族如此重视扞卫其水面界线 等问题. (1)洪涝灾害 我社因居住在信河下游,鄱阳湖的边沿,地势较低洼,是个易涝易旱的地方.生产收 入很不稳定,特别是今 年上半年的雨量下得既多又猛,所以湖水汹涌的上涨(近62年的水位).在此同时, 伏水没有下落秋水又接到上 涨,而使我社今年遭到严重的水灾威胁,生产收入较去年大大的减少,因此社员的收入也相应的减少,给社员的 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缺少耕地和粮食 团结公社大塘管理区,共有800多户,3300多人.在这样一个村大人多的地方,仅有水田1600余亩,出产 粮食不多,就拿今年(59年)粮食产量来看,除种部分经济作物以外,仅产粮食9O万余斤.按照销量仍需向政府 要粮120余万斤.实实在在是一个缺粮大户. "大塘自有天灵公以来(天灵公是大塘的先祖宗),就是一个缺粮的地方". 1600余亩就被地主占有了60,劳动人民虽有渔业可搞,但鱼价低来米价高,鱼贱米贵还不算,并无买卖 之地.许多渔民以鱼作餐,难以度日,被饿的东窜西奔. 第2期汤艳萍,汤韬:鄱阳湖区两套水面数字的解读?71? (3)血吸虫病, 我社位于信河下游,波阳湖的南岸,…四面环水,素有"大塘岛"之称.全社周围土地肥沃,是粮棉水产盛产 区,又是什?草丛生,钉螺密集,血吸虫病策源地,危害人民极大,所以,过去在群众中流传四句话是:"有女莫嫁 大塘郎,三年困了两年床(生活不好,两头摸黑生产),二年吃了三年的粮(晚上要吃一餐去摸鱼),还会肚大痛肝 脏"(有血吸虫害).…由于人多田少,加上血吸虫病的长期威胁所以人丁和生产总不如别的公社兴旺,…我们根 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经过干群大胆设想,反复讨论研究,一致认为:堵塞湖汊,扩大耕地面积,保护村庄人口, 这是一条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根本上策.… ,予计可收益从最坏的方面来看,如果圩堤万一缺口,我们估计可捕捞鲜鱼2O万斤七万元,这样可为国家 大大地减少生活生产的代款. 结论 1.存在两套数字的原因及其反映的问题 通过上述事实,我们可以肯定在余干县存在两套 不同的"国家的"与"民间的"水面数字,究其原因,我 的解释是:传统社会当人们发生纠纷时,家谱中的记 载往往可以成为有力的证据,哪方有"证据"便明显占 据优势,这样能够有效地确保家族的利益不受到无端 的"侵犯".在84年的纠纷中,家谱里的记载也许就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在湖区,由于水面"枯水一线, 洪水一片"的特性使其面积难以准确测量,数字的准 确性也就难以把握,这应该是存在两套不同数字的又 一 个重要原因.而这两种数字的矛盾,同时又是造成 湖区纠纷不断的重要因素. 2.争执发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的不同反映出的 时代特色 从上述两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发生争执的原因 都是双方对水面的争夺,换言之就是对利益的争夺. 只要存在利益关系,双方便会进行无休止的争夺,但 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 自然变迁,山崩湖满,污染,酷渔滥捕等原因,人均耕 地,水面等生产生活资源大大减少,1983年9月28 日,在进贤县召开的"坚决制止酷渔滥捕,保护增殖鄱 阳湖渔业资源"紧急会议,要求对湖区所有渔船,渔民 进行全面清理和整顿,@可见湖区生态环境恶化,渔 l964.6.30 业资源受到极大破坏,民众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人 际关系自然日益紧张.另外,8O年代以后,新的渔具 渔法兴起,大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按历史习惯捕捞的渔 业生产,养殖业的兴起使得传统的农业村也能进行渔 业生产,渔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而发生的纠纷也 与日俱增正如余干县另一个渔业大村——西岗村的 一 位老者所描述的那样:"1983年后,定置网勃兴,传 人鄱湖,渔具优于老渔具,88年普及民间,加上河床变 迁,旧例冲破,高网,嫩网由兴而衰而绝,定置网取而代 之,农村变为渔村,纠纷日多,遂有养殖之发展."~1984 年的纠纷就是由于东源群众对湖面的开发性利用"眼 红"引起的,而不是因为捕鱼界线的问题. 注释: ?《大塘吴氏家谱》之《大塘纪实》.2001年修. ?余干县志编委会.余干县志稿EM].第二册第一章,一 九六六年未刊稿,藏余干县档案馆. ?李国强,何友良.当代江西5O年[M].江西人民出版 社,1999年9月第1版,第398页. ?余干县地名编辑部.余干县地名志之"地理实体?湖 塘"部分[M].1985年12月版,第275页. ?李国强,何友良.当代江西5O年[M].江西人民出版 社,1999年9月第1版,第396页. ?余干县西岗村张继良着.残丝随笔[M].第5页. [责任校对:吴侃民) UnderstandingTwoSetsofWaterSurfaceNumeralSinPoyangLakeArea TangYanping,TangTao (1.XinjianNo.2MiddleSchool,Nanchang331000,China; 2.TaipingLifeInsuranceCo.,Ltd,JiangxiBranch,Nanchang330000,China) Abstract:WiththeobjectofsociallivinghistoryinPoyangLakearea,onthebasisofprevious study,combiningtheacquiredclanpedigrees,officialrecordsandoralinformation,toshowth e existingconditionofthehumanbeingintheLakeareainhistoricalperiods,thepapergives suggestionstotheharmoniousandcontinuousdevelopmentintheLakearea. Keywords:PoyangLake;twosetsnumerals;understanding
/
本文档为【鄱阳湖区两套水面数字的解读——以余干县大塘乡的资料为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