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新课改背景下苏科版数学教材的特色分析及使用概况

新课改背景下苏科版数学教材的特色分析及使用概况

2018-02-17 9页 doc 28KB 53阅读

用户头像

is_180829

暂无简介

举报
新课改背景下苏科版数学教材的特色分析及使用概况新课改背景下苏科版数学教材的特色分析及使用概况 教育论丛 文 化 新课改背景下苏科版数学教材的特色分析及使用概况 闵 正年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年 月 日 , 苏 科版数学教材编写组 ( 以下简称教材编 活和社会 发展的联系 。 2001 9 17 写组 ) 成立 ,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 《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 实 ( 3 ) 注重相关 内容的总体设 计 , 体现教材的 整 体性 、 系统性 。 验稿 )》( 以下简称 《 标准 》) 的理念和要求 , 开始着手编写 《 义务教育 注重引导学生 ...
新课改背景下苏科版数学教材的特色分析及使用概况
新课改背景下苏科版数学教材的特色分析及使用概况 教育论丛 文 化 新课改背景下苏科版数学教材的特色分析及使用概况 闵 正年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年 月 日 , 苏 科版数学教材编写组 ( 以下简称教材编 活和社会 发展的联系 。 2001 9 17 写组 ) 成立 ,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 《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 ( 实 ( 3 ) 注重相关 内容的总体设 计 , 体现教材的 整 体性 、 系统性 。 验稿 )》( 以下简称 《 标准 》) 的理念和要求 , 开始着手编写 《 义务教育 注重引导学生 “ 做 ” 数学 4.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数学 》( 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教材 《 标准 》 指 出: 数学学习的内容 应当 是现实的 、 有 意 义的 、 富有 ( 以下简称苏科版数学教材 )。 20 03 年 , 本 套教材经教育部全国中 挑战 性的, 这 些内容要有 利 于学生主动地进 行观察 、 实验 、 猜 想、 验 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 , 并于 2004 年 9 月 进入实验区使 证 、 推 理与 交流 等数学活动 „„ 动手实 践 、 自 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是 用 。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一、 教材特色 根据 《 标准 》 的要求 , 本套教材 各章节 的内容, 较多地采 用了 苏 科版数学教材共有 6 册 , 供 义务教育七 ~ 九 年级的学生使 “ 学生 ‘ 做 ’? ?? 在‘ 做 ’中 感受和体验 ??? 主动获取数学知识 ” 的方 用 , 教材的编排体系 、 结构如下 : 式呈 现, 在学生通过 ‘ 做 ’获得感受的基础上 , 揭 示具 体 ‘ 事例 ’的数 学本 质 , 然后再明晰 有 关 知识。 例 如, 在七年级下 册第 七 章 “ 7.5 多边形的内角 和 ” 中 , 教材设 置 了对从 特殊 四边形到一般 四边形、 从 四边形到五边形、 六边形 „„ 的观察 、 尝试、 填表等活动引导学生在 “ 做 ” 中 发现规律, 获得 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 。 另外 , 在每章 的章头图 中 , 除了简 明 的“ 导读” 外 , 还结合学生 现实生活和学习基 础, 提出一些与本 章 有 关 的问题( 活动) 供学生 “ 做 ”, 在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的同时, 让学生在 借助已有知识和经 验 “ 做 ” 数学的过程中 发现新的问题, 引入本 章 主题。 例 如, 在八年级下 册 “ 第十章 图 形的相似 ” 的章头 活动中 , 通 过 把熊猫图案 、 多边形放大等操作 活动, 使学生感 悟到: 将图 形( 图 案) 放大或缩小 后所 得到的图 形( 图案 ) 与原图 形( 图案 ) 的形状相 同。 在度量两个 多边形对应 的边和 角 的基础上 , 引导学生通过 “ 操 作 ??? 观 察??? 探索??? 交 流 ” 等数学活动 , 发现这两个 多边形的 苏科版数学教材区别于其他版本教材的主要特色有以下几方 一些性质 。 面: 本套教材除在课 文 中的 “ 做 一做 ”、“ 练一练” 等栏目外 , 还设置 1. 以 “ 生 活? 数学 ” 和 “ 活动? 思考” 为主线 了“ 数学实验 室”、“ 数学活动 ”、“ 课题学习 ” 等多种形式的“ 做 ” 数学 本套教材遵循 《 标准 》 的理念 , 以 “ 生活 ? 数学 ” 和 “ 活动? 思考” 栏目, 并编写了与教材 配套的 《 数学 综合与实 践 活动》 实验教材等 , 为主线展开课程内容 , 注重体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 为学生提供看 为学生能 真正地参与数学活动提供 可能。 “ 数学 综合与实 践 活 得到、 听得见、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 ; 注重创设问题, 引导学生在活 动” 是学生 “ 做 ” 数学的 另一种重要 途径。 它是为了落实 《 标准 》 中的 动中思考 、 探索, 主动获取数学知识 ,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 的转变 。 “ 综合与实 践运 用 ” 的教学目标 , 体现数学的 “ 好玩、 有用 、 易学 ” 等 力求有效地实现 《 标准 》 提出的“ 知识与技能 、 数学思考 、 解决问题、 特征, 使学生进一 步地感受生活中 处处有数学 , 数学对生活是 大有 情感与态度” 等四方面的课程总体目标 。 教材既注重创设情境 , 增 帮助的, 并 且数学是 很容易学的 , 从 而使学生增加学好数学的 信 加教学过程的活动性 、 连贯性、 逻辑性, 又注重在情境中展示数学 心 。 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 也力求“ 生活化 ” 与“ 数学化 ” 的结合 , 形 式 5. 注重引导教 师理解 《 标准 》 的理念 , 并 把理念转化为教学 行 与内容的统一。 为 注重“ 过程 ” 和 “ 数学思想 ” 2. 广大教 师能否真正理解 《 标准 》 的理念 , 并 把它转化为教学 行 “ 过程 ” 是丰富多彩的,往往隐含了基本数学思想 、 体现数学的 为, 是课 改取得成功的重要 保证 。 为引导教 师更好地理解 《 标准 》 的 价值, 结论是重要的 ,但结论的获得离不开过程 。 因而, 对于那些较 理念 , 教材编写 时进 行 了一些探索。 好地体现基本数学思想的教学内容 , 教材适度地展开了过程 。 ( 1 ) 关 注“ 数 学与 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 ” 的论述, 以 “ 生活 ? 数 教材在 “ 阅读” 栏目中 , 除了介绍一些数学史料和知识性的内 学 ”、“ 活动? 思考” 贯穿全书 ,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 , 感受生活与 容外 , 注重对渗透 在“ 过程 ” 中的基本数学思想加以简要的介绍 。 数学的联系 , 感受知识的价值, 获得“ 情感态度” 方面的体验 。 例 如, 3. 注重课程内容的 “ 整 合” 在七年级 上册 “ 字母表示数 ” 一节 中 , 从天气预报图 标等情境出发, ( 1 ) 教 材对 《 标准 》 中 “ 空间 与图 形” 和 “ 数与 代 数 ” 内容的整 借助学生 已有的经验 , 感受“ 在数学中 , 经 常用 字母表示数 ”。 合: ( 2 ) 引导教 师把证明作 为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 和 必要 发展, 并 “ 空间 与图 形” 的内容整 合以下几部 分 :“ 走 进 图 形世界 ”,“ 平 注重协调发展学生的合理 推 理与 演绎推 理的能力 , 以 利 于学生对 面图 形的认 识( 一)、 平 面图 形的认 识( 二 )”,“ 轴 对称图 形”、“ 中 心 证明 的全面理解 。 对称图 形 ( 一)、 中 心 对称图 形 ( 二 )”,“ 图 形的全等 ”,“ 图 形的相 ( 3 ) 关 注“ 数 学是 人类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 ”, 教材结合教学 似 ”,“ 图 形与证明 ( 一)、 图 形与证明 ( 二 )”。 内容融入了 相关 的数学 文 化及人文 素材 , 引导教 师重视数学 文 化 本套教材中的 “ 从 面积 到乘 法公 式”、“ 勾股 定理与 平 方根 ”、 及人文 素材的教育价值 。 “ 数 量 和 位置 的变化” 三章 , 把“ 数与 代 数 ” 与“ 空间 与图 形” 的部 分 例 如, 八年级下 册 “ 第十 一章图 形与证明 ( 一)” 章头图 中的 欧 内容进 行 了整 合。 在其他有 关章节 中 , 也注重了“ 数与形 ” 的整 合。 几里得的《 原本 》; 七年级 上册 中的苏 轼赞美庐山 的诗句; 九年级 上 ( 2 ) 在教材的 各章节 内容中 , 注重了数学与其他学科 ( 如物 理 、 册 的巴金海上 日出的 描绘; 八年级下 册 中的 黄金分割及八 年级 上 生 物 、 政治 、 语文 、 英语 、 地理 、 历 史、 音乐 、 美 术 、 体育 „„) 以 及 生 册 中的 勾股 定理与 平 方根 的章头图 等, 为教材增 添了人文 色彩。( ) 注重解决问题的策略 , 避免把数学知识的应用变为单纯的 教师 深刻 理解新课程理念和教材 意图 , 并将 之落 实 到 课 4 题 型操作 , 而忽视解决问题中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的错误倾向 。 在应 堂 教学中 , 是实施新课程 改革 过程中 最 为关 键 的问题 。 只 有 围绕真 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 , 教材进行了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主 实的课 堂 开展研究和教材培训 , 才 能使教师在 具体 的 环境 中 体 验 线 、 而不按 “ 题型分类 ” 的编写尝试 。 和感 悟 新课程的理念 , 他们 的教 育 观念和教学方 式才 能真正 得到 ( 5) 关注 过程性目标及其 转 变 。 为 此 ,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 教材编写组和江苏科学技 为了突出过程性评价 , 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 、 态度 、 术出版 社 联合各 地教研 部门 , 通 过 形式 多样 的教材培训 ( 如会 课、 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 教材设置了以 “ 数学活动评价表 ” 来引导教师 集体 备课、 专 题研训等 ), 引导教师进行实践 反 思 , 促 进教师的观念 克服评价中只关注知识技能的倾向 。 和角色 的 转 变 。 ( 6 ) 关注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2 .建立实验基地学校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既要关注先进的信息技术 , 也用重视 为 了进一 步加强 教材 建 设 , 发 挥核心 学 校 与 骨干 教师在地区 简易的设备器材 ,因为后者更易于大面积地被采纳 。 本教材中较多 乃至全 省的 示 范和引 领 作用 , 我们 组建 了 首批 32所 “ 苏科版数学 地利用了折 、 剪、 拼、 搭以及利用方格纸或网格线 ( 以下简称 “ 网 教材实验 基 地学 校 ”。 基 地学 校 定期 与教材编写组 就 教材实验的 有 格”) 等简单易行的手段 , 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关情 况 开展 交流 活动 , 同时 , 基 地学 校 在 初中数学教材编写组和 教材对如何引导教师在教材的使用中更好地理解 《 标准 》 的理 省、 市教研 部门 的 支持 和指 导下 , 有 组织、 有 、 有步骤 地进行教 念,进行了一些探索 , 力求使本套教材成为 《 标准 ( 实验稿 )》 的理念 材实验 , 带动 各 教材实验区开展教学研究和新课程的教学实践 。 与教学实践之间的 “ 桥梁”。 3 .多途径开发教学资源 ( ) 编 制培训资源包 二、教材使用范围和人数 1 苏科版数学教材自 2004年 9月进入江苏、 安徽、 陕西、 广东和 从 2004年苏科版数学教材进入实验区使用以来 , 我们系 统地 广西等省市的实验区 , 目前使用该教材的学生人数稳定在 200万 录制了一 批 教材培训 光盘和教材培训资 料, 并 进行 有 效地整合 , 制 左右。 下表是历年来苏科版数学教材的使用范围和使用人数统计 : 成苏科版数学教材培训资源 包, 免 费配发 给实验区广大教师使用 。 ( 2) 录制“ 送优质教学资源下 乡工 程 ” 教学 光盘 2008 年, 在 江苏省教 育厅 的组织下 , 录制了 “ 送优质教学资源 下乡工 程 ” 教学 光盘 116 课时 , 并借 助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学 科教学网 站和“ 凤凰数学网 ”( 教材的 专业 网站), 将 其 推广到 江苏 省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 , 有 效地提升了 全 省的 初中数学教学 质量, 促 进了苏 南、 苏北, 城市、 乡村中学的 均衡发展 。 ( 3) 编 写教学 指 导用 书 教材编写组研发了一 系列初中数学教学 指 导用 书, 如《 教师教 学用 书( 含光盘)》、《 初中数学课 堂 教学 有 效性的设计研究 》、《 数学 综合 与实践活动研究与开发 》 和《 数学 综合 与实践活动 》 等。 这些产 品有 的在操作 层面 上对教材进行 深 度解 读, 阐释教材的编写 意图 , 还有 的为教材的使用 营造学术型 、 研究型的 良好氛围, 促 进了教师 的 专业 发展 。 ( 4) 创办《 中学数学月 刊( 初中 )》 期刊 为了 配合 苏科版数学教材在实验区的使用 , 年, 江苏科 2009 学技术出版社与苏 州大学 合 作 , 创办了 《 中学数学月 刊( 初中 )》 期 刊, 期刊 的 创办为广大教师搭 建 了一 个 教材研究成果 交流 的平 台。 ( 5) 建 立教材 支持 网站 教材编写组于 2005年建 立了 “ 凤凰数学网 ”( .fh sx ) 。 网 站的 建立 为一线教师 、 广大学生和 家长 提供了一 个 大信息量的数 学教与学的资源平 台。 同时 , 在 “ 凤凰数学网 ” 上传有 大量优秀论 文、 优秀教学 案例、 多媒体 课件等, 供广大一线教师免 费下载使用 。 三、教材培训和资源建设 另外 , 网站还 提供了一 批 学科 专家 的 讲座视 频和优秀课视 频, 供 教 为 了帮助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新课程实施的水平 , 教材编写组 、 师 们 学 习提高。 网站自 年建 成以来 , 规模及 影响逐步扩 大, 现 2005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和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共同组织开展了 已拥有 注 册用 户 8 万余人, 总访问 量达 7 20万次。 省级和地市级 160 多场次培训活动 , 100余名 学 科专家 先后参 与 苏科版数学教材的使用 已近 10年, 江苏科学 技术出版社和教 授 课, 接受 培训的教师 约有 5.2万人次。 此外 , 还承担 了新课程 骨 材编写组 依靠江苏的省 、 市、 县区教研 系统和广大一线教师的支 干 教师 国家 级远 程培训的 部 分 任务 。 具体 培训情 况 如下表 : 持, 随着各项工 作的 推进, 教材的 质量在不断地提高 , 教材 所体现 的标准理念和 特色 也得到 学生的 普遍欢迎和广大教师的 普遍认 同, 为新课程的进一 步改革奠 定了 坚实的 基础 。 参考文献: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 学课程标准 ( 实 验稿 ) [M]. 北 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杨 裕前 , 董林伟 .义 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M]. 南 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1. [3] 杨 裕前 , 董林伟 .义 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师 教学用书 [M]. 南 京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1. 为了进一 步 提高苏科版数学教材的 适宜 性 , 还 围绕 以下 几个 方面开展了一些 工 作 : 1.开展多 形式 的教材培训活动
/
本文档为【新课改背景下苏科版数学教材的特色分析及使用概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