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013年物价形势分析

2019-01-18 7页 doc 20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6339

暂无简介

举报
2013年物价形势分析2013年物价形势分析 2013-07-25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经济正在从高增长期向中速增长期过渡,从经济转型和市场竞争加剧这些趋势性变化看,有利于物价稳定。但仍然面对货币存量规模偏大、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房价上涨压力很大、食品涨价压力很大、输入性通货膨胀风险很大等诸多挑战,物价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应按照稳健原则把握好货币政策力度。兼顾稳增长与稳物价双重目标,调节好货币供给量的增长速度。落实好稳定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增长。加快推进房地产相关税收改革,逐步完善征收细则,坚决抑制投机投...
2013年物价形势分析
2013年物价形势分析 2013-07-25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经济正在从高增长期向中速增长期过渡,从经济转型和市场竞争加剧这些趋势性变化看,有利于物价稳定。但仍然面对货币存量规模偏大、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房价上涨压力很大、食品涨价压力很大、输入性通货膨胀风险很大等诸多挑战,物价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应按照稳健原则把握好货币政策力度。兼顾稳增长与稳物价双重目标,调节好货币供给量的增长速度。落实好稳定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增长。加快推进房地产相关税收改革,逐步完善征收细则,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从建设上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关键词:物价形势,经济转型,2013年 一、经济转型总体有利于物价涨幅趋于平稳 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趋紧、要素价格提高,持续多年、以粗放、低水平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开始向集约和质量效益的方向转变,我国经济进入了重大转型期。这一变化给物价形势带来两方面影响。 第一,市场需求降温为物价稳定提供了有利条件。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需求降温、市场由供不应求转向供大于求,总体上会促进物价稳定。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 市场需求水平明显下降。2001~2007年,世界货物贸易进口额年均增长14.1%,2008~ 2011年降低到3.8%。受城镇承载能力的瓶颈约束,国内汽车、住房市场也明显降温。具体现为现有城镇空间难以承受汽车总量的快速增长,一线城市支持住房建设的土地、基础设施潜力不断下降。这些因素越来越明显地制约了汽车、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速度。2002~2010年汽车销量年均增长24%,但2011年降低为2.45%,2012年为4.3%。2002~2009年,城镇商品房销售面积年均增长19.8%,2011年降低到4.9%,2012年降低到1.8%。外贸出口 和以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活动(主要表现为汽车、住房市场的快速扩大),是经济持续高增长的两个主要引擎,也是决定市场需求水平的两个关键因素。受国际市场降温影响,外 贸出口增速由2003~2008年的29.2%,降低到2008~2012年的9.4%;汽车和房地产市场 需求增速降低,则引起了重化工原材料、装备制造、能源、交通等多个产业市场需求水平下降。这些导致市场需求水平全面下降,既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原因,也成为促进物价稳定的重要条件。在需求不足、竞争加剧的约束下,预计各类涨价行为总体趋于减少。 第二,要素价格提高使成本推动的涨价压力加大。成本是决定价格的基础。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价格本质上是由价值(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具体表现,就是成本决定价格。劳动工资、土地、水等资源价格、原材料价格是决定企业生产成本 的主要因素。这些价格不断提高,必然会不断抬高生产成本,加大涨价压力。2002~2011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货币工资由12373元/年增加到41799元/年,增长了237%;工 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上涨了70%,建筑安装工程价格指数上涨了5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上涨了35.8%。要素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提高,既是推动粗放型(又称为“三高一低” 型,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减少单位生产投入、降低消耗和排放)转变的重要原因,也加大了物价上涨压力。 综合看,经济转型使市场供不应求引起的涨价现象普遍减少了,但成本推动的涨价压力加大了,影响物价的主要因素转到成本方面。由成本上升到价格上涨的传导过程大体是:成 本提高-企业利润降低-生产数量减少-价格提高。现实经济活动中,面对利润下降,企业主 要有三种选择:第一,无视利润下降甚至亏损,继续维持生产;第二,加强技术创新、加强成本管理;第三,转向其它产品生产。在市场需求水平总体下降时,转向其它产品生产以避免利润下降的空间有限,因此企业主要会做前两种选择。其中财产责任约束不强的企业,主要会做第一种选择;财产责任约束强的企业则会做出第二种选择。这些选择都不会减少生产的数量,不会减少产品供给;做出第二种选择的企业还会通过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消化成本上升因素。总之,这些选择都不会引起价格上涨。这一分析表明,与市场需求降温同时发生的生产成本提高,主要会表现为产能过剩矛盾突出,技术进步加快和成本管理加强。因此,由粗放、低水平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的经济高增长期进入经济转型期后,物价涨幅总体将趋于平稳。 二、2013年物价上涨压力仍然不容低估 2013年经济运行仍处于由高增长阶段转入中速增长阶段的过渡期,既存在很多影响经 济增长稳定的因素,也存在较多影响物价稳定的因素,对物价上涨压力必须要有足够估计。 (一)货币存量明显偏大,社会融资增长较快 2012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97万多亿元,是2012年名义GDP的1.88倍,较2008年的1.58倍扩大了19%。表明2009年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后,尽管进行了持续调整,但累积的货币存量仍然明显偏大。2012年在货币政策预调微调背景下,货币供给量特别是 社会融资总量增长又开始加快,货币存量进一步膨胀。尽管受经济增速回调影响,市场预期不断下降,对货币的需求不断降温,但如果出现刺激预期和需求的因素,因货币过多而推高价格的风险仍然较大。 (二)地方政府的投资扩张冲动仍然比较强烈 “财政分灶吃饭”的地方财税体制,以及由此决定的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决定了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方面具有强烈的内在冲动。近年来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专项规划批复较多,利用规划赋予的“先行先试”条件,强调省情、市情、县情不同,不顾财力、不顾市场需求前景而加快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步伐的现象时有发生。近来围绕加快城镇化建设,又出现了一些缺少科学规划、长远布局考虑的造城运动。这些都表明由制度性因素支持的地方投资冲动很强烈,如果调控引导不当,就会与货币数量偏多的潜在风险结合起来,推高价格。 (三)房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 在人口大规模向城镇转移,年轻人在城市之间转移,收入增长和家庭购买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城镇刚性、改善性等自住型的买房需求发展很快;由于投资渠道狭窄、市场投资风 险加大,大量的投资性质的资金(包括企业,也包括居民家庭)看好房地产市场。各种类型的买房需求数量巨大且不断扩大,特别是这些买房需求在一线大城市比较集中。而城市住房供给能力则难以随需求等量增长,特别在一线大城市开始显现越来越突出的住房供给瓶颈。这就必然从供求关系上形成巨大的房价上涨压力。当前房价稳定主要依靠对买房需求的管理,特别是行政性的限购措施。但这些需求管理措施总体看是非制度型的,缺少稳定性。去年底到今年初很多城市房价出现了明显上涨,与需求管理效果的不稳定有很大关系。目前进一步加强了需求管理方面的措施,开始在相关税收的制度建设上迈出步伐,但效果还需要观察。如果买房需求出现扩张,就会吸引大量货币流入房地产市场,推动房价和物价水平明显上涨。 (四)食品价格上涨压力仍然较大 作为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由吃饭产生的刚性食品需求规模巨大;中国农业生产能力尽管不断稳固和提高,但“靠天吃饭”的特征并未完全改变。特别在蔬菜、水果、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生产方面,受天气影响仍然很大。在人口大规模由农村转移到城镇的过程中,食品需求的城乡布局、区域布局特点很快发生变化,而相应的农产品、食品生产供给格局并未跟进调整,食品流通体系、市场建设相对滞后。这些都决定了食品供求总体还处于紧平衡状态。另一方面,受土地生产能力的制约,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相对较慢,务农收入提高导致的工资成本增加,大部分会刚性地传导为食品价格上涨。食品涨价的这些压力,还会因为市场秩序不、价格监管不严格,演变为流通环节加价行为,进一步推动食品价格上涨。这些 是推动价格,特别是CPI上涨的刚性因素。 (五)输入性通胀风险较大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陆续推出了宽松货币政策,美元、欧元、日元发行量持续扩大,世界货币存量持续较快扩大。目前美国经济出现温和向好趋势,实体经济开始恢复,对矿产资源等初级产品的需求有可能增加。这些真实需求变化与货币存量巨大的现状结合,可能推动大宗商品现货、期货价格出现较快上涨,进而提高我国进口商品价格。此外美元等货币数量加快扩大与人民币数量平稳增长相对应,可能加大热钱对人民币的投资偏好,从结售汇渠道扩大人民币投放,加大国内潜在通胀压力。 综合以上分析,在经济由高增长期转入中速增长期的过程中,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风险不容低估。 三、政策建议 1.按照稳健原则把握好货币政策力度。兼顾稳增长与稳物价双重目标,调节好货币供给 量的增长速度。根据商业银行资金风险约束现状,特别要防控好信托等表外业务过快扩张带来的金融风险和通胀压力。 2.按照今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落实好稳定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国家粮食安 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增长。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统筹规划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布局,加快推进以城市标准化菜市场、生鲜超市、城乡集贸市场为主体的农产品零售市场建设。 3.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不放松。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措施,坚决抑制投机 投资性购房。要加快房产税试点步伐,扩大试点范围,尽快发挥制度因素对投机、投资性购房活动的约束作用;加快研究房地产交易环节的税收改革,对卖房利润开征所得税,并逐步完善征收细则,准确指向投机、投资性买房需求。积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加快 保障房建设,完善保障房的相关制度。 4.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中央财政应加大对社会公共事业、基本社会保障的统筹安排 力度。根据科学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加快改进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突出社会公共事业、社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相关指标。从制度建设上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5.抓紧完善、加强食品、药品等重大生活必需品的安全和价格监管。坚决打击各类不合 理的涨价行为,将食品、药品价格变化与生产成本变化建立内在联系,从加强管理上稳定这些产品涨价的幅度。
/
本文档为【2013年物价形势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