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审美感知的碰撞_评诺瓦利斯对歌德_威廉_迈斯特的学习时代_的反思

审美感知的碰撞_评诺瓦利斯对歌德_威廉_迈斯特的学习时代_的反思

2013-02-01 11页 pdf 404KB 67阅读

用户头像

is_444612

暂无简介

举报
审美感知的碰撞_评诺瓦利斯对歌德_威廉_迈斯特的学习时代_的反思 2010年11月 2010年 第6期 外国文学 Foreign Literature Nov.2010 No.6,2010 审美感知的碰撞 ———评诺瓦利斯对歌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反思 韩瑞祥   内容提要:诺瓦利斯对歌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批评,以及他的浪漫小说《海因 里希·封·奥夫特丁根》的创作,并不是直接针对歌德的;这里体现的是传统诗学思想与审美感 知的对立和碰撞。作为浪漫派作家,诺瓦利斯借以反思的,是以歌德为代表的启蒙理性和古典 现实主义诗学原则。他强调在无限中感悟诗的真谛,从诗学...
审美感知的碰撞_评诺瓦利斯对歌德_威廉_迈斯特的学习时代_的反思
2010年11月 2010年 第6期 外国文学 Foreign Literature Nov.2010 No.6,2010 审美感知的碰撞 ———评诺瓦利斯对歌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反思 韩瑞祥   内容提要:诺瓦利斯对歌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批评,以及他的浪漫小说《海因 里希·封·奥夫特丁根》的创作,并不是直接针对歌德的;这里体现的是传统诗学思想与审美感 知的对立和碰撞。作为浪漫派作家,诺瓦利斯借以反思的,是以歌德为代的启蒙理性和古典 现实主义诗学原则。他强调在无限中感悟诗的真谛,从诗学观念和创作实践上把有限与无限的 关系浪漫化。他以至高无上的想象力使诗的境界充满“夜”的神奇和美妙,使梦想中的理想家园 成为诗人永远感知和追求的目标,为德国浪漫派文学的发展和辉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诺瓦利斯 歌德 《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 审美感知 中图分类号:I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529(2010)06-0044-10   18世纪末,德国文学进入了一个影响 深远的发展时期,伴随着古典主义的兴盛 和发展,以反思启蒙运动为主要宗旨的浪 漫派文学异军突起。在一个可谓百家争鸣 的文学氛围中,古典主义与浪漫派之间形 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首先突出 地表现在年轻一代浪漫派作家对歌德的长 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以下 简称《学习时代》)的接受上。无论是褒扬 还是批评,都说明了这部被誉为德国“成长 小说”(Bildungsroman)典范的长篇大作,给 新生代所带来的强烈影响和深刻思考。早 期浪漫派代表人物F.施莱格尔甚至把歌德 的这部小说与法国大革命和费希特的“知 识论”一起,视为“当代最伟大的三种倾 向”。(F.Schlegel,1979:366)而同为早期 浪漫派代表人物的诺瓦利斯则对此持批评 态度,尽管他开始也加入了对浪漫派赞美 的行列之中,并视歌德为“当今世界上诗学 精神的真正化身”。(Novalis,1989:318)但 是热情的赞许不久便转化成了尖锐的批 评,在潜心研究了这部小说以后,诺瓦利斯 认为《学习时代》不过是一个“诗化了的市 民和家庭”,(Novalis,2000:226)他要 ·44· 与之相对,决定写一部自己的小说来表现 不同的诗学认识,这部小说“或许包含着一 个民族的学习时代”。(Jens:531)诺瓦利斯 因此而创作的小说,就是他未竟的传世之 作《海因里希·封·奥夫特丁根》(以下简 称《奥夫特丁根》)。 从此以后,无论在文坛上还是在评论 界,《学习时代》和《奥夫特丁根》似乎成了 不可或缺的对立参照物。在对《奥夫特丁 根》的研究中,大都停留在小说创作层面上 来认识,认为诺瓦利斯自觉地接受了歌德 这部小说的影响,把它当作自己从事小说 创作的对立面,“在形式上模仿歌德的成长 小说,在内容上却反其道而行之”,从而创 作了一部“反《迈斯特》小说”。(范大灿: 110)当然,歌德这部小说对浪漫派作家的 影响是不可否认的,然而他们的接受绝对 不仅仅停留在对小说认识的范围内。诺瓦 利斯对歌德小说的批评是对传统的审美意 识的挑战,具有更为广泛的针对性,《奥夫 特丁根》是其追求新的审美主张的必然实 践。如果说古典主义时期的歌德立足于现 实主义的审美原则,完全采取启蒙理性的 认识模式,力图使主人公迈斯特在实实在 在的现实人生经历中成长为完美的人的 话,那么诺瓦利斯则是要以理想主义的审 美原则克服歌德的时代现实主义,超越《学 习时代》这个 “理性的产物”,(Novalis, 1989:475)在充满幻想的诗意世界里去追 求“蓝花”的神奇和美妙,去追求无限的彼 岸。歌德的审美感知是现实的,而诺瓦利 斯的审美感知是浪漫的。 审美感知的冲突: 诺瓦利斯与歌德   18世纪末,歌德已经成了蜚声文坛的 大师,而诺瓦利斯才崭露头角。虽然他们 有过几次短暂的见面,但由于文学取向不 同,他们之间难以形成真正的交往和深层 的交流。 众所周知,经历了狂飙突进的歌德坚 决反对文学主体化倾向,称其为矫揉造作, 从而走上了古典主义的创作道路,其诗学 原则一反青年时期个性和情感的张扬,主 张表达情感和理性的和谐,以典型化来对 抗个性化。在这种诗学观念中,现实是文 学创作的基础,个别或特殊的东西中隐含 着普遍的东西、体现着整体的东西,并且因 此赢得了道德、精神和教育的责任。审美 的程序化成为新的审美模式。 而在同一时期产生的德国浪漫派,其 诗学观的指向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反对艺 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依赖、尤其是把道德 和理性当作感觉和主观的规则。浪漫派作 家们既不赞成启蒙运动的理性独尊,也不 赞成狂飙突进无限张扬个性自由的狂热, 同样也不认同古典主义主张的理性与情感 的和谐。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费希特 的哲学思辨,奉行的是二元对立的认 知模式,即有限与无限的对立和变化原则。 A.W.施莱格尔批评启蒙运动由理性所决 定的实用主义思想限制了人的一切超越逻 辑的感觉,他强调事物的双重性,即光明与 黑暗、可理解性与不可理解性、有限与无限 的对立关系,特别是世界混沌而神秘的一 面应该成为浪漫艺术关注的焦点。(A.W. Schlegel:22—55)诺瓦利斯在其早期的断 片中就区分了自然诗和人工诗(Natürliche und Künstliche Poesie),其中人工诗服务于 确定的理性逻辑和“一定的意图”,而自然 诗则不受任何限制,这才是真正的浪漫主 义和诗人应当追求的 方 式。(Novalis, 1981:393)浪漫派理论家F.施莱格尔把“浪 漫文学”看成是“动态的万象文学”,这种文 ·54· 韩瑞祥 评诺瓦利斯对歌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反思 学包罗了一切文学类型和存在领域,始终 处在变化中,永远也不会终结。如果说迄 今的文学都追寻着一定的表现意图的话, 那么诺瓦利斯则同其他浪漫派作家一样, 在无限中看到了一切文学的目的。他把文 学不再看作是对世界的模仿,而是一个有 创造性的主体的产物。诺瓦利斯的审美意 识赋予小说创作以独立的地位和空间,把 艺术主体的想象力和美的独立性提高到一 个新的层次。对他来说,文学艺术应当脱 离传统的规则,抛弃所有模仿、再现和实用 的观念。由此可见,诺瓦利斯的诗学意识 与歌德的美学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他 们的审美感知必然是对立的。可以说,在 批评歌德的《学习时代》和创作《奥夫特丁 根》时,诺瓦利斯立足于已经确立的审美感 知基础之上,始终以歌德这部具有普遍代 表性的小说为参照,要表明的是一种与古 典主义不同的新诗学观念,而《奥夫特丁 根》正是这种诗学理念最集中的体现。 当然,由于两人截然不同的诗学取向, 他们对于所谓“古典的东西”(das Klas- sische)和“浪漫的东西”(das Romantische) 这两个核心概念大相径庭的认识,也表明 了他们在审美感知上不可避免的对立。诺 瓦利斯认识世界的基础就是内化式的“浪 漫化”原则,但他并不拒斥理性、纯粹向往 神秘的黑暗。他把理性同样看作是自我完 善能力的基础,因为对他来说,“理性是最 值得播种的———它为我们指明道路”。(No- valis,2009:276)他只是坚决反对纯粹用理 性决定一切的方式来解释世界。诺瓦利斯 认为,“我们还不了解我们精神的深处——— 神秘之路是通向内心的”。(Novalis,1989: 298)从这种个性化原则出发,他提出了自 己诗学的核心思想:“这个世界必须浪漫 化。只有这样,人们才会找到本原的意义 ……所谓浪漫化,那就是自我给普通的东 西赋予崇高的意义,给平凡的东西披上神 秘的外衣,使熟悉的东西获得未知的尊严, 给有限的东西以无限的表象。”(Novalis, 2000:51)诺瓦利斯的“浪漫化”,就是要让 个性去认识自身内在的秘密和诗的力量, 在内心世界中寻找外部世界的“本原意 义”,这无疑构成了诺瓦利斯审美感知的核 心。在他看来,人本身就是充满神奇的秘 密王国,理解自己就是理解世界,而外部世 界杂乱无序,像一个阴影世界。诗走向内 心就是要让人预感到一个无限的领域,以 及超理性和超经验的东西,而理性所捕捉 到的外部世界只是经过概念和逻辑过滤过 的、毫无神奇可言的东西。因此,诺瓦利斯 在他的断片中多次强调要以诗来呼唤读者 批评的判断能力。正因为如此,诺瓦利斯 把“浪漫化”的诗看成是个性化的、有创造 力的,而“一切古典的东西都是非个性化 的”,都是经过实用原则加工而成的,是不 自然的。(Novalis,1989:306)在《花粉》断 片集中,他把浪漫的人和理性的人分别称 为“迷惘的人”(der Verworrene)和“有序的 人”(der Geordnete):“迷惘预示着超常的 力量和能力,是不完善的关系;有序则预示 着完善的关系,是可怜的能力和力量。因 此,迷惘的人是不断发展的,有能力达到完 美的境界,与之相反,有序的人则早早就作 为庸人停滞不前了。”诺瓦利斯又特别强 调:“迷惘的人通过自我认识能够达到那美 妙无比的透明性、自我的大彻大悟,这是有 序的人难以企及的。真正的天才把这些 极端有机地联系起来。”(Novalis,1989: 305) 诺瓦利斯所主张的浪漫审美感知无疑 是对理性原则的挑战和超越。而歌德对 “古典的东西”和“浪漫的东西”所持的态 度,也完全显示出他们在诗学思想上截然 不同的认识。尽管歌德的创作与浪漫派文 ·64· 2010年                  外国文学                  第6期 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他始终把“古典 的”与“浪漫的”对立起来。在他看来,“古 典的东西是有条件的(实实在在的、人性化 的)”,而“浪漫的东西不是自然的东西、本 原的东西,而是一种矫揉造作的东西、可以 追求的东西、故意拔高的东西、夸张无比的 东西、奇异古怪的东西,甚至是滑稽可笑和 漫画式的东西”;古典的东西是“理性的”、 “和谐的”,而“现代的东西是彻底无节制 的、想入非非的;古典的东西只是展现为一 种理想化的现实,而浪漫的东西则展现的 是不现实的东西、不可能的东西”;古典的 东西是“真实的”,而浪漫的东西是“迷惑人 的”;“古典的东西是近乎严肃的东西、有价 值的东西”,而“浪漫的东西是近乎可笑的 东西”;古典的东西既“有风格”,又“有品 位”,而浪漫的东西也许“有风格”,但“没有 品位”。从歌德这些充满对立的议论中不 难看出,正因为古典的东西具有这么多无 与伦比的优点,是现实的结晶,所以它才成 为歌德艺术追求的最高目标。而浪漫的东 西之所以被否定,被视为不可取,因为它是 脱离了现实基础的“矫揉造作”。(Goethe: 500)就是到了晚年,歌德也始终坚守着自 己这种美学评判,“把‘古典的’叫做 ‘健康的’,把‘浪漫的’叫做‘病态的’”。(歌 德,1997:188)。 显而易见,在如何对待“古典的东西” 和“浪漫的东西”上,诺瓦利斯与歌德的态 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凡是歌德赞成的, 正是诺瓦利斯要批判的;凡是歌德排斥或 者否定的,也正是诺瓦利斯要主张和坚持 的。从这些议论似乎可以看出,在审美感 知上,歌德偏爱的是一种静态的和谐,而诺 瓦利斯倡导的则是一种对立变化的冲击。 所以说,诺瓦利斯对《学习时代》的批评绝 对不是直接针对这部小说本身的,而是源 于他与古典主义不同的诗学理念和审美 感知。 对《学习时代》的批评: 诺瓦利斯审美感知的自白   如果说诺瓦利斯的浪漫诗学思想,是 对以歌德为代表的古典现实主义原则的反 思和挑战的话,那么诺瓦利斯对《学习时 代》的批评,无疑是建立在这样的审美感知 基础上的。当然,诺瓦利斯的批评不像F. 施莱格尔,他并没有撰写过专门的文章来 系统地评论歌德的这部小说,而是有意地 采用了断片形式。 断片是德国早期浪漫派作家最钟爱 的、独一无二的表现形式,构成了他们阐述 艺术理想、审美感知和价值观念的核心。 断片体现的是开放性,不讲究铺垫和过渡, 不看重因果和推导,它以直接而简洁的方 式表现出思想灵感的火花,因为浪漫派的 审美原则就是反对和排斥一切封闭的体 系。浪漫派推崇的万象诗从根本上说是动 态的、发展变化的,这种开放性也正是浪漫 诗的生命力所在。可以说,断片就是这种 开放式体系的缩影。尤其是F.施莱格尔, 他在《雅典娜神殿》中以其无与伦比、充满 哲学思辨和震撼力的断片,奠定了浪漫派 诗学思想的基础。同样,作为早期浪漫派 代表之一,诺瓦利斯始终把断片视为诗学 理想的摇篮、容纳百川的大海,要让思想在 其中自由自在地奔涌,让诗在其中永远保 持生机勃勃的活力。他的断片表面上显得 缺乏关联,凌乱驳杂,但其彼此相通、息息 相关和灵动多变的内在思想,绽放出诗人 对诗的独特理解,是引发与读者互动的 契机。 诺瓦利斯对歌德《学习时代》的批评同 样散见于他的断片中。诺瓦利斯的批评表 ·74· 韩瑞祥 评诺瓦利斯对歌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反思 现出他对世界、对人和对诗的理解。在这 些断片里,诺瓦利斯批评的一个焦点就是 把歌德及其这部小说与启蒙理性联系在一 起。他称歌德是个“实用的诗人”,因为歌 德的文学创作是由“天生的实用”意识和 “通过理性而赢得的高贵品位”所决定的。 诺瓦利斯尽管承认“这部小说的哲学和道 德是浪漫的,最普通的东西以浪漫反讽的 手段被看作和表现为最有意义的东西”。 (Novalis,2000:226)然而,他从根本上认为 它就是“为了理性和从理性出发而创作 的”。(Novalis,1989:224)因此,他把这部 小说看成是“理性的产物”,是按照由理性 “这个奇怪的概念”结构起来的,其中“想 象、机智和判断力都不过是用来为之当陪 衬的”。在批判地分析这部小说时,诺瓦利 斯始终意识到浪漫诗学新时代的到来,这 种新诗学反对把理性当作普遍的认识原 则,用现存的自然法则来解释世界。他深 信,从新一代浪漫派作家中将会“涌现出美 妙无 比 的 艺 术 作 品”。(Novalis,1989: 474—76) 诺瓦利斯批评启蒙理性原则的核心, 是不赞成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片面地看成是 有限的、可以理解的。他认为,世界是有限 的,又是无限的;是可以理解的,又是不可 以理解的;二者相互对立,充满了神秘和未 知,纯粹靠理性是解释不了的。诺瓦利斯 思考和认识世界的方法,主要源于浪漫哲 学家费希特在其《知识学》中对自我与非我 对立关系的论述。他专门研究了费希特的 哲学,可以说是费希特的哲学唤醒了他对 诗的思考,为他打开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世 界。他把费希特二元对立的哲学方法创造 性地运用到他的诗学理解中,在理性与情 感、有限与无限的相互制约和影响中超越 了片面和偏见,感知到了那开放而灵动的 浪漫诗所要表现的对象。诗成为其认识和 把握世界的手段,是诗人的使命,更是诗人 存在的意义。诺瓦利斯在《夜颂》中表现的 昼与夜和光与暗的对立,就是其诗学理念 非常经典的表现。在这里,他更强调夜的 神秘和伟大,因为夜是无限的,既预示着昼 的必然来临,又包含着昼的归宿。夜与昼 对立,又不可分割。夜既象征着人的内心 世界,又是融合万物的本原状态,同时也是 世界作为整体的体现。夜无疑代表着浪漫 派永远追求的精神境界,这个伸手可及却 又神秘莫测的本原状态,单凭理性逻辑是 不能完全认识和理解的:“我们永远都不会 完全理解自己,可是我们将会和能够认识 的自己则远远超越对自己的理解。”(Noval- is,1989:296) 正是在这样的诗学思考基础上,诺瓦 利斯在断片中往往以歌德的《学习时代》为 例,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诗学观念和感知 模式。他批评这部小说的表现“无诗意”, 因为“浪漫的东西”、“自然诗”、“神奇的东 西”在其中消亡了,“自然和神秘彻底被遗 忘了”,“理性像天真的幽灵一样”无处不 在。在他看来,“艺术的无神论”成为贯穿 这部小说始终的内在精神,“实用”和理性 战胜了诗,诗意地表现了“无诗意的素材”, 是用“稻草和木屑”烹饪了一道“可口的菜 肴”,组合起了“偶像”。因此,歌德的迈斯 特在他的成长旅行中每前进一步,诺瓦利 斯就看到他越来越远离了青春的幻想、目 标和理想,最后在理性的生存中成长为所 谓完美的人,也就是歌德希望每个有教养 的人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在诺瓦利斯眼 里,歌德利用小说来美化这种理性的生存, 甚至是在滥用诗。《学习时代》结尾,随着 纳塔利亚作为美的象征出现,与追求完美 境界和商人地位的迈斯特融于一体,实现 了作家的真正理想。诺瓦利斯则认为这是 由理性所决定的“二律背反的合二而一”, ·84· 2010年                  外国文学                  第6期 对他来说,这种关系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 “不是迈斯特必然脱离商人身份,就是追求 诗的境界必然趋于毁灭”,二者必居其一。 (Novalis,2000:225—26)基于二元对立的 认识原则,诺瓦利斯始终认为这样的冲突 是不可调和的,更不可能达到歌德所主张 的完美和谐。 诺瓦利斯在批评歌德这部小说的同 时,他所理解的诗与F.施莱格尔的如出一 辙,就是要超越传统的诗学界线,重新统一 诗被割裂的各种类型,成为不受理性原则 限制、包罗万象的浪漫诗,因为“只有浪漫 诗才是无限的,正如只有浪漫诗才是自由 的、才承认它的第一法则,那就是诗人的想 象力容不得任何凌驾于自己之上的法则”。 (F.Schlegel:22)诺瓦利斯尤其强调诗与哲 学的融合:“哲学把诗升华为基本原则。它 教诲我们去认识诗的价值。”(Novalis, 2009:378)他打破了诗与哲学的界限,让诗 的表现呈现出哲学的思辨,使哲学成为“诗 的哲学”。他把诗的绝对真实看成是自己 “哲学的核心”,而且“越是诗的,越是真 实”。(Novalis,1989:481)对诺瓦利斯来 说,理性和想象只有通过诗才能以神奇的 方式在更高的层面上融为一体。诺瓦利斯 的浪漫诗是走向内心的,是对神秘的探寻, 是理想主义的,与歌德的《学习时代》格格 不入。它创造了施莱格尔所说的“新神 话”,使自我在精神的深处领悟到一切现 实;它诗化了生存,使自我在创造性的精神 活动中感受着存在的神秘和诗的力量,“因 为诗 构 建 起 了 美 好 的 社 会———世 界 家 庭———宇宙美好的生存家园”。(Novalis, 2009:401) 《奥夫特丁根》:浪漫诗的典范   不言而喻,诺瓦利斯对《学习时代》的 反思和批评促使他在创作中去实现自己的 浪漫诗学思想,小说《奥夫特丁根》即是如 此,力图在诗学追求上超越和克服歌德的 小说。在诺瓦利斯看来,“浪漫小说”是“神 奇的”、变化多端的,它包容了一切形式,是 实现浪漫派“不断发展的万象诗”最合适的 形式。尽管这部小说在结构形式上或多或 少地模仿了歌德的《学习时代》,但从根本 上它表现出了一个与之截然不同的艺术视 角:歌德的小说世界是现实的,故事情节是 由理性逻辑结构而成的,而诺瓦利斯的则 是浪漫的,是由放纵的想象力的断片组合 起来的,相互独立的事件穿插交错,没有发 展,也没有因果,显得杂乱无序;迈斯特是 在与现实的融合和磨练中作为人成长起来 的,而海因里希则是在心灵感知中作为诗 人走向成熟的;前者追求的是现实的生存, 后者则向往幻想的家园。在诺瓦利斯的小 说中,自我和世界与对一个充满爱、和平与 和谐的无限王国的意识相互渗透,相互交 融。诺瓦利斯在这里不是要把所谓有限的 东西理想化,而是要使无限的东西成为诗 的现实。小说开卷的“献词”展现的就是一 个完美的诗的境界,也奠定了这部浪漫诗 表达的基调:诗唤起了“我”内心的艺术灵 感,使“我”摆脱了“尘世的痛苦”,让“我” “吮吸着生命的乳汁”,插翅“飞向”诗的“怀 抱”。(Novalis,1997:7) 像年轻的迈斯特一样,年轻的海因里 希也踏上了旅程,这是父母给他安排的旅 程,是要指给他进入成人生存之道的旅程。 但就在这漫游之中,表现出了诺瓦利斯对 于人的成长所特有的态度。如果说迈斯特 的旅程是为了脱离开狭隘的市民生存而去 闯荡社会的话,那么海因里希则是在用心 灵经历和感受着一切天然的契合,因为他 天生就是诗人;迈斯特在社会现实中经历 了持续的成长过程,而海因里希则是在神 ·94· 韩瑞祥 评诺瓦利斯对歌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反思 奇的“断片”世界里追求着诗人的理想。 与《学习时代》相比,首先,《奥夫特丁 根》的故事不是发生在一个普通的世界里, 而是一个理想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没 有生存的艰难曲折,一切都自然而然地趋 向完美。这里要表现的“不是理想化了的 现实,而是现实化了的理想”。(Schulz: 691)歌德的迈斯特满脑子装着各种不切实 际的理想,步入艰难坎坷的世界里闯荡人 生,伴随着一次次失望和失败,最后从理想 中留存下来的,无非就是在现实中可以实 现的东西,经历的是理性不断决定一切的 成长过程。正如黑格尔所说,“这样的学习 时代,到头来就是主体变得成熟起来,带着 自己的愿望和看法熔炼于现存的环境及其 理性之中,连接到世界链条里,并在其中求 得合适的立身之地”。(Hegel:568)而海因 里希理想的实现可谓一帆风顺,没有经历 挫折,也没有经历失败,一切都以神奇的方 式无可挑剔地顺应着他的愿望。其次,迈 斯特的旅程是幻想不断被新的经历打破的 旅程。他离开父母后,外出经商的目的日 益淡漠,相反,他组织起一个剧团,直到剧 团散伙。他遭到形形色色的女人欺骗,历 尽周折,最终达到了目的,却又放弃了。迈 斯特的旅程错综复杂,就像扫罗一样:“他 外出寻找父亲的驴,而得到了一个王国。” (歌德,1999:538)而海因里希所谓的成长 旅程从头到尾都是如愿以偿,他的成长不 是在自己的幻想与生存现实的冲突中实现 的,而是一个在幻想中所瞄准的计划自然 有序地深化。在开始的蓝花之梦中,他预 感到一个确定的目标,那就是诗与爱向他 的召唤。他井然有序地先后穿越过神秘的 远古时期、东方之国和战争、大自然、人类 的历史、诗的境界和爱情,这样的成长几乎 是毫无例外地通过别人的讲述和谈话实现 的,而不是通过亲身的经历和感受。既无 抗争,也无失望,是童话般的感知,天堂般 的存在。再则,从爱情方面来看,迈斯特的 爱情经历了一连串的挫折和失望。当他无 奈地看着玛丽阿纳处于金钱的诱惑而与商 人诺贝格保持着关系时,第一次爱情便随 之破灭了。放荡的菲利纳戏弄他;迷娘让 他晕头转向,不知所措;心灵阴暗的奥莱利 利用他,直到他最后作为一个饱经世故的 成熟男人找到了娜塔利亚。海因里希则截 然不同。他在第一章里梦见了玛蒂尔德, 第六章里就把她搂在自己的怀抱里,第八 章里他们就为永久的爱情海誓山盟。其中 没有观望,没有犹豫,没有情感交流,也没 有真正的性爱,一切都自然而然。海因里 希的爱是柏拉图式的,他看到和渴望的不 是个体的玛蒂尔德,而是透过她窥见了一 个原始图像:“你的尘世形象不过是这个图 像的影子……这个图像是一个永恒的原始 图像,是那个未知而神圣的世界的一部 分。”(Novalis,1997:119)梦幻和童话成为 理想世界存在的基础。蓝花之梦、大西岛 童话和柯灵索尔童话,这三个断片式的叙 述似乎构成了海因里希诗的境界的核心, 也与《学习时代》的表现方式形成了鲜明的 对照。 梦中的蓝花是贯穿小说始终的一条主 线,蓝花象征着诗与自然融为一体,是诗的 最高境界。小说一开始,海因利希听到一 个陌生人讲述了神秘的远方和神奇的蓝 花,内心突然升起了一种强烈的渴望,于是 蓝花成了梦中吸引他的目标: 他唯独只看到这蓝花,怀着不可名状的神 情,久久地注视着它。他终于想去接近它。 这时,它突然开始动起来,变化着;花瓣越 来越光彩夺目,偎依在长起来的花茎上。 这花向他探过来,花瓣变成了一个敞开的 蓝衣领,中间浮现出一个娇柔的面庞。(No- valis,1997:11) ·05· 2010年                  外国文学                  第6期 海因利希觉得,蓝花之梦“像一个巨大 的轮子旋转在我的心灵之中,催人振奋”。 对他来说,蓝花的出现绝对不是偶然的,而 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契合,意味着神秘的召 唤和启示、一种冥冥之中更高的生存境界, 于是他朦胧地感到一种使命感,作为天生 的诗人,对蓝花的渴望与追求就是诗的使 命。然而,海因里希走向成熟的道路不同 于迈斯特,他没有主动采取行动,没有陷入 冲突,也没有经历坎坷。整个旅程中,他听 到的各种远古的传奇和美妙的童话、他经 历的各种事件,这一切都在海因利希的内 心深处呼唤着一个充满图像的渴望,使他 越来越意识到诗的神秘和力量。海因里希 到达目的地奥格斯堡后,认识了诗人柯灵 索尔和他的女儿玛蒂尔德。他一下子就被 玛蒂尔德吸引住了,因为她就是自己梦中 曾经看到的蓝花:“她将是我那深不可测的 灵魂、我那神圣之火的守护女神。我在内 心深处感觉到多么永恒的忠诚啊!我就是 为崇拜她、永远效力于她、思念她和感知她 而生的。”(Novalis,1997:105)从“崇拜”、 “效力”、“思念”和“感知”这些用意深刻的 词语可以看得出,在海因里希眼里,玛蒂尔 德显然是一个融诗、爱和美于一体的化身, 代表着诗人灵魂的“原始形象”(Urbild),把 他带到了诗的境界里。当然,玛蒂尔德的 死无疑是诺瓦利斯浪漫反讽表现的必然结 果,因为对于他来说,玛蒂尔德同时也是一 个幻想的化身,幻想则永远是虚构的,是不 可能变成现实的;浪漫化的诗的境界永远 只是追求的目标,却永远不可企及。正因 为如此,小说下部的“实现”则发生在一个 “新神话”里,所有的人物都变成了“黄金时 代”里的童话形象。 如果说梦中的蓝花象征着海因里希所 追求的诗的理想境界的话,那么他在童话 中对诗的经历就是这种象征的延伸。小说 中,陪伴海因里希及其母亲回奥格斯堡的 几个商人朋友首先充当了诗的教诲者,他 们讲述的神奇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海因里希 的内心,让他明白了世界的伟大关联,促使 他形成了展示“诗的精神”的内在力量,给 他指出了浪漫诗人的使命。尤其是大西岛 国王童话,使他感悟到了诗与权力和自然 的融合。童话中,逃出宫门的国王独女和 一个远离尘世、在大自然怀抱里成长并深 谙其神奇的小伙子结合。公主从小伙子那 里知道了这个世界是怎样通过神奇的和谐 产生的,而小伙子则从公主身上学到了美 妙的音乐艺术,唱出了悦耳动听的歌声。 他们后来带着自己的孩子,即艺术与自然 融合的结晶,出现在孤独的国王面前。歌 曲《回归永恒的黄金时代》成了诗与整个世 界融合的象征;诗人的歌谣绽放出美妙的 和谐。 这个童话所表现出的诗的境界与诺瓦 利斯在“信仰与爱”的断片中所阐释的认知 和内在一脉相承:只有诗的精神与权力如 此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诗意的”国家、“美 好的”社会。而这对年轻夫妇带给国王的 孩子才是真正意义上诗的境界的象征,因 为他是自然与诗的精神融合的结晶,又是 与权力或政治结合的中介。海因里希在倾 听着这个童话时,越来越意识到了自己作 为诗人的使命:“他所看到和听到的一切, 仿佛只是在他内心开启了一把把新锁,为 他打开了一扇扇新窗户。”(Novalis,1997: 43)诗的童话使他感悟出世界上的一切都 着眼于那个在诗人们的吟诵中一再召唤的 伟大的和谐,因此,他越来越清楚地感受到 诗的境界就是他追求的最终目标。 小说上部结束时,诺瓦利斯把诗的全 部意义都融汇到诗人柯灵索尔讲述的童话 里。柯灵索尔教诲海因里希什么是诗的完 美境界:“诗人不可或缺的就是对自然的感 ·15· 韩瑞祥 评诺瓦利斯对歌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反思 悟。”因此,“无智性的激情是无用和危险 的。如果诗人自己为奇迹而惊叹的话,那 么他就不会创造出太多的奇迹来。”(Nova- lis,1997:110)柯灵索尔讲的是一个通过诗 的力量拯救世界的童话。大角星王国自从 把战神之剑扔到尘世、王后“智慧”下凡人 间传播永恒的意识以来,王国就被冰雪封 冻,女儿“和平”沉睡不起。代表理性的书 记员乘虚烧死爱神的母亲,霸占了王国。 “寓言”作为诗和爱的化身成为这场伟大的 行动真正的组织者,因为她的每句话都经 受住了神灵的考验,闪耀着逢凶化吉的光 芒。他与爱神兄妹联手战胜了书记员,平 息了理性的叛乱。爱神的母亲心灵尽管免 不了火刑的命运,可从火刑场上喷发的火 焰吞没了太阳。于是时间停滞了,永恒来 临了。大家饮着母亲的骨灰化作的圣水, 一个充满美好的春天立刻弥漫在大地上。 沉睡的“和平”被唤醒了,爱神与“和平”作 为国王和王后登上了王座。而“寓言”此刻 吟诵着:“永恒的王国建立了,/争战在爱与 和平中结束了,/漫长的痛苦之梦过去了,/ 索菲永远是心灵的女神。”(Novalis,1997: 151) 在这里,一切在思想和情感上、意识和 下意识上打动了诺瓦利斯的东西,都以神 奇的方式汇聚在大角国童话里,诗的精神 体现为“永恒王国”的核心。诺瓦利斯以不 同凡响的艺术形式,从精神的深层创造了 一个施莱格尔所说的“新神话”。这个新神 话“一定是从精神的最深处形成的,必须是 一切艺术作品的佼佼者,因为它要包容其 他一切艺术,它是那古老永恒的诗的本原 的新温床和容体,而且本身是无限的诗,隐 含着其他一切诗的萌芽”。(F.Schlegel:83) 柯灵索尔的童话既是神秘的,又是开放的, 它为海因里希进一步感悟诗的境界提供了 一个无限的空间。可以说梦和童话构成了 海因里希感悟诗的境界的核心。诺瓦利斯 借着主人公从内心感知诗的真谛而走向成 熟,成为读者解读其诗学理想和审美感知 的范例。这种感知像神话一样,既神秘,又 富有内涵,因为诺瓦利斯同样认为:“神话 与诗,二者为一体,不可分割。”(F.Schle- gel:83) 无论是诺瓦利斯对《学习时代》的批 评,还是他的小说《奥夫特丁根》,都不是直 接针对歌德的,而是两种诗学思想的对立、 两种审美感知的碰撞。作为浪漫派作家, 他反思的是传统,挑战的是以歌德为代表 的启蒙理性和古典现实主义诗学思想。他 批评理性的片面性,强调在无限中感悟诗 的真谛。他从诗学观念和创作实践上把有 限与无限的关系浪漫化了。可以说,歌德 的诗学思想是现实主义的,因为它立足现 实,又直接作用于现实;而诺瓦利斯的诗学 观念则是浪漫的,因为它把目光投向了一 个无限而神秘的王国。歌德的审美感知是 理性的,因为它深深地扎根于对具体事物 的观察中,始终在追寻着普遍存在的逻辑 原则;而诺瓦利斯的审美感知则是非理性 的,因为它把想象力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 步,让生存获得了无限的空间。歌德的迈 斯特是个现实中的人,因为他在实实在在 的生存环境中追寻着走上完美的成长之 路;而诺瓦利斯的海因里希则是理想中的 人,因为他在完美的幻想中不断在内心感 悟着彼岸的家园,“永远走在回家的路上”。 诺瓦利斯的诗学理想充满“夜”的神秘 和美妙,就像他那些睿智而神秘的断片一 样。他认为现实不是首先可以通过行动改 变的,而是可以通过全面地反思重新给以 解释,也就是说,生存的改变是在个性和意 识中进行的。他在《基督教或者欧罗巴》一 文开头所描述的那个“光辉灿烂的时代”、 ·25· 2010年                  外国文学                  第6期 那个充满无限信仰和伟大神奇的基督教世 界,就是他理想化的天堂、梦想的家园、诗 的境界。可对“永远走在回家的路上”的诺 瓦利斯来说,这个完美的境界过去不存在, 现在不存在,将来也不会存在,而只存在于 他内心的渴望中。这也正是构成浪漫派作 家认知核心的浪漫“反讽”的根本所在。 □ 参考文献: 1.Goethe,Johann Wolfgang. Gedenkausgabe der Werke,Briefe und Gesprche,hrg.von.Ernst Beu- tler,Bd.22,Goethes Gesprche 1,Zürich,1964. 2.Hegel,Georg Wilhelm Friedrich.sthetik,Berlin/ Weimar,1965,Bd.1. 3.Jens,Walter (Hrg.).Kindler Literaturlexikon, Kindler Verlag,1996,Bd.12. 4.Novalis,Dichtung und Fragmente.Reclam Leipzig, 1989.   5.— ,Die Welt muss romantisiert werden,in Herbert Uertings(Hrg.),Theorie der Romantik.Reclam Stuttgart,2000. 6.— ,ber Goethes Meister,in Herbert Uertings (Hrg.),Theorie der Romantik.Reclam Stuttgart, 2000.   7.— ,Werke,hrg.und kommentiert von Gerhard Schulz.München,1981. 8.— ,Werke,Tagebücher und Briefe,hrg.von Jean Gebser.Novalis Verlag AG,2009,Bd.5. 9.— ,Heinrich von Ofterdingen,Reclam Stuttgart, 1997.   10.Schlegel, August  Wilhelm, Kritik an der Aufklrung,in Otto F.Best und Hans-Jürgen Schmidt(Hrg.),Die deutsche Literatur in Text und Darstellung,Philipp Reclam jun.Stuttgart,1986, Bd.8(Romantik I). 11.Schlegel, Friedrich. sthetische und politische Schriften, Kritische Friedrich-Schlegel-Ausgabe, Bd.1,München,Paderborn,Wien,Zürich,1979. 12.— ,Progressive Universalpoesie,in Otto F.Best und Hans-Jürgen Schmidt(Hrg.)Die deutsche Lite- ratur in Text und Darstellung,Philipp Reclam jun. Stuttgart,1986,Bd.8(Romantik I). 13.—,Redeüber die Mhythologie,in Herbert Uertings (Hrg.),Theorie der Romantik.Reclam Stuttgart, 2000.   14.Schulz,Gerhard.Kommentar,in Novalis,Werke, München,1981. 15.范大灿主编《德国文学史》第三卷。上海:译林出版 社,2007。 16.歌德:《歌德谈话录》,爱克曼辑录,朱光潜译。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17.歌德:《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冯至、姚可昆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北京 100089 ·35· 韩瑞祥 评诺瓦利斯对歌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反思 HAN Ruixiang On NovalisReflection of Goethes Wilhelm Meister's Apprenticeship  44 Novaliscomment on Goethes Wilhelm Meister's Apprenticeshipand his romantic novel Heinrich von Ofterdingen are not criticism on Goethe himself but rather aimed at expressing the collision with traditional poetry and aesthetics.As a German Romantic writer,he was trying to reflect the rationalism of Enlighten- ment,with which Goethe is closely identified,and the poetic principles of classical Realism.He was devoted to pursuing the truth about poetry through an indefinite cause,thus drawing connections of the definite and the in- definite in terms of both the idea and practice of poetry.Novalis empowered poetry with the wonder and beauty of the night by his unique imagination and encouraged poets to strive toward an ideal land.He has left indelible legacy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success of Romantic literature in Germany. CHENG Qian On the Time-and-Space Crossing Narrative in Margaret Drabbles The Red Queen 54 Historical writing is one of the major themes in contemporary English literature,and it is usually set with double plots.But what is special with Drabble is that she initiates a retrospective narration of the past by aghost narrator in the first person.The perspective of the ghost violates the established narrative pat- terns,and frees the narrator from time and space limitation.This endows the author with broad perspective and free narration of her tale.With such an authority of fiction,the narrator travels through multiple times and spaces,between this life and the last one,reality and history,the west and the east,carrying out a his- torical dialogue and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ges,regions and cultures.In the unique nar- rative across time and space,the author manages to reveal universal human characteristics,to enrich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novel,and to assert her own ideal of humanism. GENG Liping A Review on Keiths Canadian Literature in English 63 The recent book by W.J.Keith(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anada and Professor of English at Toronto),Canadian Literature in English (2volumes),published in December 2006by the well-known Porcupines Quill Press specializing in publishing Canadian literary works,gives an authoritative account of 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Canadian literature.This study offers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a- chievements of Canadian fiction,poetry,drama,and criticism during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Its judi- cious comments on all the significant Canadian writers and their major works depict accurately the literary landscape of Canadian literature.Keiths insights help us to se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of this new and rising literature. JIANG Ningkang The Legacy of Puritanism 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Literary Canon:On E.L. Doctorows Novel City of God 72 This paper intends to discus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egacy of Puritanism and the formation of A- merican literary canon by focusing on the review of E.L.Doctorws novel City of God.Through detailed analyses of the novels thematic concerns and postmodern narrative devices,the paper stresses a key feature of canon-formation exemplified in the novel,eg.a strong sense of the critical reflection on the American so- ciety and human nature.Like many other canonical writers in the US,Doctorow demonstrates once again the sharpness in criticising the negative aspects of American societies. ·851· 2010年                  外国文学                  第6期
/
本文档为【审美感知的碰撞_评诺瓦利斯对歌德_威廉_迈斯特的学习时代_的反思】,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