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回到亚里士多德——麦金太尔《德性之后》的解读与启示

回到亚里士多德——麦金太尔《德性之后》的解读与启示

2018-05-19 16页 doc 33KB 53阅读

用户头像

is_083599

暂无简介

举报
回到亚里士多德——麦金太尔《德性之后》的解读与启示回到亚里士多德——麦金太尔《德性之后》的解读与启示 回到亚里士多德——麦金太尔《德性之后》 的解读与启示 2006年10月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社会科学版) 第8卷第4期JournalofNanchanginstituteofAeronauticalTechnology(SocialScience) Octo.2006 V01.8No.4 回到亚里士多德 —— 麦金太尔《德性之后》的解读与启示 杨豹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关键词】麦金太尔;亚里士多德;道德危机;德性论 [摘要】麦金太尔认为现...
回到亚里士多德——麦金太尔《德性之后》的解读与启示
回到亚里士多德——麦金太尔《德性之后》的解读与启示 回到亚里士多德——麦金太尔《德性之后》 的解读与启示 2006年10月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社会科学版) 第8卷第4期JournalofNanchanginstituteofAeronauticalTechnology(SocialScience) Octo.2006 V01.8No.4 回到亚里士多德 —— 麦金太尔《德性之后》的解读与启示 杨豹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关键词】麦金太尔;亚里士多德;道德危机;德性论 [摘要】麦金太尔认为现代西方世界已经出现了深刻的道德危机和道德理论的危机.因此,他在<德性之 后)中提出了他的德性论.他认为当代的道德危机就在于自启蒙运动以来的三百多年间,人们抛弃了具有两千 多年传统的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而走出西方伦理困境的出路就在于回到亚里士多德.就现代社会中出现的 各种伦理思潮.如后现代主义,价值中立,普世伦理,新自由主义,社群主义,民族主义,个人主义等而言,麦金太 尔的德性论研究无疑为伦理思想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和反思. [中图分类号】B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o9—1912(20o6)o4—0oO1—o5 ReturningtoAristotle'STradifionofVirtue —— TheresearchofMacintyre'sAfterVirtue YANGBao (RenminUniversityofChina,&,100872,China) Keywords:Maeintyre;Aristotle;moralcnsls;theoryofvirtue Abstract:Facingupwiththecrisisofmoralimplementandethictheory,A.Mac/ntyreputforw ardhistheoryofvirtueinhisbookAfter Virtue.Hethoughtthattherea~nforthemoralcrisiswasthatpeoplehaddisregardedAristotle' 8traditionofvirtuefor2000years sincewesternenughtenmentmovementbeganmorethan300yearsago,andthesettlementofi twa$toreturntoAristotle'straditionof virtue.IncontemporaryChinatherearevariousthoughts,suchaspost— modernism,valueneutrality,generalethics,newliberalism, socialma88view,nationalism,egoism,andSOon,andMacintyre~TheoryofVirtuecanprovi demanybeneficialinstructionsanddeep ideaswithoutdoubt. 20世纪后期现代西方伦理学界,先后诞生了两位最具影响力的伦理学家:约翰?罗 尔斯和阿拉斯代 尔?麦金太尔.其影响深远的代表作分别是《正义论》与《德性之后》,前者秉承西 方道义论,契约论的传统, 扞卫现代西方自由主义,后者则主张共同体主义,深刻批判了自启蒙运动以来的西 方自由主义.罗蒂认为 《德性之后》是现代西方伦理学研究的新的转折点.《德性之后》是麦金太尔历 经十年沉思的结晶.他集中 阐述了其德性论的思想.随后,他在《谁之正义?哪种合理性?》和《三种对立的探 究观》等着作进一步完善. 麦金太尔认为,当代以情感主义为特征的道德理论与实践已陷入深重危机,其原因 就在于自启蒙运动以来的 三百多年问,人们抛弃了具有两千多年传统的亚里士多德伦理谱系,而走出西方伦 理困境的出路就在于回到 亚里士多德. 1当代道德危机的特征及其根源:情感主义与启蒙运动 麦金太尔(后简称麦氏)主张回归亚里士多德的传统道德谱系,其思想的出发点就 在于当代西方社会的 道德危机和道德理论的危机.一方面,随着西方物质财富的积累,人们盲目追求肉体的感官享乐.随之而来 的是精神价值的失落,道德无序而混乱.人.]Ft益生活在物质文明极度富裕的精神荒岛上.另一方面,社会 [收稿日期】2006-07—18 [作者简介】杨豹(1968一),男,湖北武汉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伦理学专业2005级博士研究生. 2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社会科学版)2006年 道德的沦丧表现为道德理论的危机.当代道德理论的危机表征为情感主义的兴起."情感主义是这样的一 种学说:所有的评价性判断,尤其是所有的道德判断,就其本性上,它们是道德的或是评价性的而言,都不过 是爱好,态度或感情的表达.当然,一具体判断.出许是道德成分和事实成分的统一体."情感主义者认为, "事实判断有真有假,并且,在事实判断的领域里,我们在真假问题上确保达成一致意见的合理标准.但是, 表达情感和态度的道德判断,无真也无假,没有任何合理方法来确保道德判断上的一致,因为这里根本没有 这种方法.假如_定有的话,也是靠对有分歧者的态度和情感造成某种非理性影响."? 麦氏认为情感主义的理论存在明显的失败.一方面,它把道德归结为个人的主观情感,也就无形之中取 消了道德的存在.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我的情感设定自己的道德标准,整个社会道德必将陷于无序之 中.另一方面,自我也必将消失于情感主义之中.依麦氏看来,"任何一种道德哲学都以某种社会学为前 提,情感主义也不例外."从社会学角度看,情感主义的兴起是现代人把所有信仰,评 价都视为情感发出的 主观命令.正是在这种现代社会中,情感主义自我成了不具任何必然社会内容和必然社会身份的民主化的 自我,能够是任何东西,能够扮演任何角色,采纳任何观点,因而这个自我本身什么也不是,什么目的也没有. 究其原因,麦氏认为,自近世以来,道德哲学摆脱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且独立出来,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 以人性取代了神性.他们从他们所理解的人性出发,推出关于道德,戒律的权威性.尽管其建立在其人 性基础上的道德理论各有不同,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丧失了对伦理学的本真理解.在古希腊伦理学的奠基 者亚里士多德那里,伦理学是一门以目的论为基础的人性美德论."在这种目的论体系中,存在着一种'偶 然成为的人'与'一旦认识到自身基本本性后可能成为的人'之间的重要对照.因此,伦理学是一门使人们 懂得如何从前一种状态转化到后一种状态的科学.根据这种观点,伦理学具有人性的"三重结构",即"未受 教化的人","合理伦理戒律","认识到自身目的后可能形成的人性概念".而其中每个因素都必须参考另外 两个因素才能理解.由于启蒙思想家们在对中世纪神学的批判中,也摈弃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向度:取消了 "认识到自己真实目的后可能成为人"的概念.结果,排斥后的道德体系由两种因素构成,它们原来的关系 就变得模糊不清.一方面是某些道德的内容,即被剥夺了目的背景的一组禁令;另一方面是某些未受教 化的人性观点.但人的目的性消失了. 麦氏认为,"当人的目的或功能这一重要概念从道德中消失了的时候,把道德判断视作事实陈述便开始 显得不合理了."而现代情感主义及伦理学的伟大发现和学理基础正是在道 德判断与事实陈述之间 划分严格的界限,并由此否定道德判断的真实性和普遍性.事实上,早在18世纪,情感主义的鼻祖休谟就已 经指出从"是无法推出"应该".换而言之,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危机早在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就已种下了 祸根. 2解决危机的出路:尼采还是亚里士多德 自启蒙运动以来,现代性的道德合理性的证明已彻底失败,而这种失败由情感主义充分地表现出来, "情感主义是一种声称对任何价值判断作出的理论"J,麦氏揭示出这种理论的错误.事实上,从现代 逻辑学的角度看,一种理论强大到能够解释一切,即能得出A,又能得出非A,则其内部必有自相矛盾之处, 而情感主义恰是这种貌似"可以解释一切"的理论. 现代性道德哲学追求一种凌驾或超越于民族文化传统的普遍规则,而这种追求不过是哲学家们个人在 一 定社会历史中的自由情感的外化.尼采首先洞察了现代道德的"普遍性规则幻觉",他比任何哲学家更清 楚的理解到原来旨在作为客观性来诉诸的普遍规则,事实上是主观意志的表达.他一方面嘲笑把道德构筑 于道德情感和良心之上的理论,另一方面,又嘲笑了试图将道德建造在康德的绝对命令和具有可普遍化性质 的其他基础上的思想.他认为,就道德来说,除了意志之外,别无他物,道德只是自我意志的产物,因此,自然 权利,功利,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等不过是一种虚构. 麦氏指出,现代道德学说认为伦理学的主要问题是规则问题:我们应当遵循什么规则?为什么应该服从 第4期杨豹:回到亚里士多德3 这些规则?规则俨然是道德哲学中最基本概念.至于善的生活目的问题,他们认为个人可以自由地表达赞 成什么,反对什么显然,他们继承了启蒙运动以来的思想,把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从道德世界中驱除出境. 他们认为德性的正当性取决于规则和原则的正当性,换而言之,规则先于德性,忽视了内在德性的重要性. 尼采看到了规则伦理学的谬误.他的功绩在于彻底摈弃了现代规则道德观,但是,尼采的"上帝"—— 超人在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的任何地方都无法寻觅到.超人只关注自己,超人的超越只是他自己;超人本人 就是权威,他自己为自己颁布新规则以及新的德目表.显然,尼采的"超人"也是一个伪概念,尽管它或许并 不总是指称着一个虚伪的东西.但它反映出现代道德哲学囿于困境的反抗与无奈. 既然现代西方已出现道德危机和道德理论的危机,尼采仅是指出了问题而没有解决问题,那么现代西方 道德的出路何在?麦氏认为,我们要回到亚里士多德.首先,亚里士多德思想不仅因为它在西方历史具有重 要的地位,而且它历经岁月的考验,能够与许多不同立场的思想相互融合,吸收.在古希腊和中世纪,尽管它 总是与其它的立场的思想处于冲突中,尽管其它各种生活方式都曾有过自己的最好理论的某种解释,都有智 慧超群的理论先行者,但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历经岁月沧桑,在广阔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显出了强大的生命 力:希腊的,伊斯兰教的,犹太教的,基督教的文化中都渗透了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精髓.众多史实证明:亚里 士多德在哲学上是后现代伦理思想中最强大的形态,已成为一股不容回避的巨大力量.其次,现代西方伦理 学的失败根源在于以规则为中心的理论思想,而亚里士多德所阐明的德性伦理正 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在麦氏看来,只有那些具有相应德性品格的人,伦理规则才可能产生实际的道德意义,而对于毫无德性的人 而言,所谓伦理规则只能是外在的,缺乏内在约束力的.简而言之,亚里士多德的道德谱系为我们指明了摆 脱"现代性"危机的出路一重塑德性权威,规则的功能与权威要通过亚里士多德之德性才能理解.追溯从 英雄社会到中世纪的德性论历史,麦氏进一步指出德性要置于实践之中,它是人对内在利益的追寻;德性要 置于人的最好生活之中,是人对善的探索;德性要置于社会传统之中,不能与历史相分离.换而言之,德性先 于规则;德性要体现在实现各种内在于实践的善所必需的人类合作关系上,体现在一个人寻求作为他整个生 活之善的生活形式上,体现在给实践生活和个体生活提供它们必需的历史背景的社会传统上.只有这样,才 有益于实现道德和伦理将"未经教化的人"教化为"充分认识到自己真实目的后可能形成的人",才能走出伦 理危机. 3解决危机的展望:戈多抑或圣?本尼迪克特 然而,麦氏已清楚地看到:道德已为残片,传统已然断裂,尽管尚有简?奥斯汀,科贝特,雅各宾俱乐部成 员都曾是古典德性传统的伟大继承者,但近现代以来的大潮早已将遥远的文化和社会道德共同体冲刷得支 离破碎,那曾经荣耀的亚里士多德德性已是千年一页,回归亚里士多德难道只是天方夜谭? 麦氏在《德性之后》一书的结尾回答道:"近来我们也进人了那个转折时刻.在这个阶段的问题是地方 形式的共同体的建构,在这种共同体中,文明,知识分子和道德生活能够度过已经降临的新的黑暗时代而维 持下来.如果德性传统能在上一个黑暗时代的恐怖中继存下来,那我们就不会完全失去希望的基础.不过, 这次野蛮人不是仍然远在边疆等待,他们控制我们已有相当一段时间.对这一点缺乏意识是我们陷人困境 的部分原因.我们正在等待的不是戈多(爱尔兰作家贝克特荒诞戏剧《等待戈多》中一个剧中人物所等候的 永不可能出现的人物——笔者注),而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人——圣?本尼迪克特(西方基督教隐修的 创始人——笔者注)''[】, 回到亚里士多德,重建德性权威,麦氏坚信,人类等待的不是毫而希望的戈多而是充满德性的圣?本尼 迪克特.的确,自启蒙运动以来,尼采宣称"上帝死了",许多人感到自己"无家可归"(海德格尔),物质上的 富裕并不能抿去精神上的沦落,在彻底世俗化的现代西方社会,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甚嚣尘上,个人第一,社 会第二,残酷的市场竞争"人与人像狼一样"(霍布斯),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战争.但是,人毕竟不仅是物 质存在,而且也是精神存在.精神的沦落,使人们无形之中怀念亚里士多德时代的精神追求.回到亚里士多 4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社会科学版)2006年 德,疲惫,漂泊,忧伤的现代人似乎才能够找到一个精神避难所.从此意义上说,尽管麦氏未我们指出明确的 回归地图,麦氏的坚信也不无道理. 返回麦氏思路,他指出,德性是一种品质,与实践个人生活整体,传统息息相关,而它们需要拥有道德共 同体作为德性寄生和繁荣的土壤,没有道德共同体,德性的生长发展决不可能.他坚信,重建道德共同体是 回到亚里士多德的前提.但是,他又哀叹,现代的"黑暗时代"恰恰是从传统道德共同 体的解体开始的,"现 代性诞生的一个关键时刻是生产走出家庭.只要生产劳动存在于家庭的结构中,就很容易也很正确地可以 把劳动理解为是支撑家庭共同体并支撑家庭所继而支撑那些更大范围的共同体的要素.当劳动发展到走出 家庭并为非人格的资本服务的程度时,劳动的范围就倾向于除了一方面为生物性的生存和劳动力的再生产 服务,另—力面为机构化了的贪欲服务外,和别的一切事物都分割开来了.贪欲(Pleonexia)在亚里士多德看 来是一种罪恶,现在却成了当代生产活动的动力.主要体现在上述劳动中(例如以生产流水线为基础)的目 的—手段关系,显然是外在于劳动者所寻求的利益的;这种劳动当然也被排除在本身没有内在利益的实践范 围外.相应地实践(麦氏定义的实践并非马克思理解的实践——笔者注)也接着被排挤在社会和文化生活 的边缘0"【家庭,在亚里士多德及中世纪,曾是城邦或上帝统治下尘世间的最重要的道德共同体,然而,在 近现代的演变和发展中,家庭的结构与性质已悄然发生了嬗变,契约,功利等等"现代性"概念已彻底改变了 家庭的内在结构,运行方式以及家庭成员的生活实践,尤其是现代大生产的发展,自我与角色的完全分离,人 为物役,家庭共同的内在利益的追求已然转变为一种外在契约利益的获取.生存的本能和贪欲已取代了亚 里士多德的"人类生活的整体善"的目的.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实践劳动的目的,手段绝非亚氏对善的内在 利益的追求,而是功利论对自我完善目的论的颠覆.人的实践劳动本身已不再具有德性的意义,因为其活动 所追求的并非内在利益的实践,而是外在于劳动者所追求的那些利益,比如权势,地位,金钱的获取.显而易 见,"现代性"的基本观念已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市场经济追逐外在的经济利益,而社会政治生活中 以自由人权为核心而制定的规则所构筑的官僚体制更是与麦氏的德性论背道而驰."现代政治是使用特殊 手段的内战",他说,"因为现代政治观本身在它的制度形式中体现了对传统的系统的摈弃.看来,重建传 统意义上的家庭的确任务艰巨,而重建在它之上的其它形式共同体也是任重而道远. 4启示与反思' 麦氏的德性论以其思想的震撼力在伦理学目标和基础,伦理学方法和相关知识,道德实践以及人类伦理 生活等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反思.+ 首先,麦氏认为当代道德危机的特征是情感主义,其实质是个人主义价值观情感的外化,使西方道德处 于相对主义的状态.他认为这是自启蒙运动以来抛弃亚里士多德多目的论的必然结果,先验的人类整体善 的目标的丧失使道德理论陷人深重危机之中.那么,伦理学既有目标,我们不禁要问,他的德性论的基础又 是什么?1990年麦氏的《第_原理,终极目的和当代哲学问题》出版,他指出:第一原理(本体论——笔者 注)提供了伦理基础.换而言之,他认为伦理学既有目的又有基础,由此而形成其起点与终点.当代伦理学 的理论危机恰恰在于终极目标的丧失而使个人情感随意外化,这就从根本上瓦解了伦理学理论的基础.麦 氏关于伦理学目标和基础的理论,对透视现代社会不断出现的各种伦理思潮,如后现代主义,价值中立,民族 主义,个人主义等,无疑提供了一把犀利的解剖刀. 其次,在伦理学方法和相关知识方面,麦氏以其跨学科的各种方法的应用,充分显示了社会,历史,文化, 宗教,心理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丰富学识尤其是他将伦理学与社会学相结合,揭示出情感主义兴起的社 会内容和社会背景条件;以历史编纂学和文学叙述结构理论来阐释人的角色和功能及人类道德演进;显示了 伦理学研究的多学科方法交叉性运用.由于多种跨学科方法和知识的应用,在麦氏的伦理学着作中,我们可 以追寻遥远的历史,探索已逝的传统,聆听久远的神话.麦氏推崇总体综合的方法来研究,反对孤立地描述 事件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学,环境科学,政治学医学,等学科都有 第4期杨豹:回到亚里士多德5 了长足的发展,既带来了新的研究方法,又引发了新的伦理问题,伦理学研究就要广泛吸收和借鉴其它学科 方法,一方面加深对伦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不断开拓探索伦理学的研究领域. 再次,麦氏的德性论认为德性必须与实践的内在利益相联系而非外在利益,他认为,外在利益如金钱,权 力,地位等,当我们获取这些利益时,它们的特性决定了某人得到的多,则意味着其他人得到的少.而追求内 在利益是追求活动过程的"卓越"和"创造性",其特性是它们的实现有益于参加实践的总体.麦氏把德性和 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强调道德实践中的内在利益,对于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显然具有警醒作用.自从实行市 场经济以来,外在的经济利益成为许多人的终极目标,人生似乎就是为经济目标而存在,人的内在利益与外 在利益(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异化为单向维度,人成为了单向度的物质.因此,麦氏强调内在利益,重视群 体和整体价值,对于限制现代社会中崇尚外在利益的盲目扩张,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的.当然,他只重视内在 利益,鄙视外在世俗利益,只重视整体和群体价值,鄙视个体价值,否定了个体独立性的合理地位,是有其缺 陷的. 最后,麦氏主张超越情感主义的相对主义,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我们知道,在人类伦理生活的构建方 面,较诸情感主义的相对主义倾向,麦氏追求人类生活整体善,显然是一种整体取向.任何一门学科的成立, 其特征就在于普遍性,伦理学也是如此.情感主义的相对主义的盛行,无形之中就否定了伦理学作为学科存 在的科学性和必要性.因此,麦氏主张超越情感主义的相对主义,这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我们也应该 看到,麦氏的整体取向并非某些人所解读的,他试图用一种至圣至尊化的终极图示来统一现代多元开放生 活.麦氏否定情感主义的相对主义倾向,并非因为其多样性,而是因为这种伦理学理论没有善的形上基础, 曲解了伦理学的本真意义,而主观情感的外化有形或无形之中容易腐化社会道德风尚,败坏个体德性.他主 张回归亚里士多德,就是要回到亚里士多德创立伦理学的本真意义上来理解伦理学的现实性和超越性,而这 些正是情感主义所缺乏的.他的目标是从历史,从传统中重新理解道德,摆脱当代道德危机.他认为,要加 强对话,消除不必要的道德偏见,防止那种认为在认识论和价值问题中,加强双方对话解决争论永远只是一 种幻觉,只能诉诸武力,或认为争论无共度性,从而取消对话的可能.他要使道德哲学由独白走向对话.所 以,麦氏在《德性之后》中文本序言中提出一个问题:"一个社会的成员们是否有可能以某种不同于启蒙运动 及西方后继者们的方式在基本的道德问题上达到真正合乎理性的一致."后来,他 在继着《谁之正义?何一 种合理性?》的致中国读者(中文本序言)结尾处明确地回答道:"欧洲人和中国人都会慢慢通过更好地理解 对方的理智传统来更好地理解他们自己的理智传统——(我)尽到哪怕是微薄之力,那么,它就会是一件非 常有意义的事业.这是我对它的希望所在.", [参考文献] [1儿2儿3儿4儿5][6儿7儿8][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6,31,76,16,330,286,321,1. [9][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5.
/
本文档为【回到亚里士多德——麦金太尔《德性之后》的解读与启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