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格尔木河流域面积高程积分值的地貌学分析

2017-11-24 35页 doc 497KB 78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4283

暂无简介

举报
格尔木河流域面积高程积分值的地貌学分析格尔木河流域面积高程积分值的地貌学分析 格尔木河流域面积 - 高程积分值的地貌学分析 张敬春 ,李川川 ,张 梅 ,刘耕年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871 摘 要 : 在 SR TM - D EM 数据的基础上 ,运用 G IS空间分析技术 ,系统提取了格尔木河三级流域及部分二级流域 ( )地形参数和面积 - 高程积分值 ,探讨了面积 - 高程积分值的面积及空间依赖性 ,并对面积 - 高程积分值 H I对构 造活动性 、岩性变化 、冰川作用强度的指示意义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 : H I值具有面积依赖...
格尔木河流域面积高程积分值的地貌学分析
格尔木河流域面积高程积分值的地貌学分析 格尔木河流域面积 - 高程积分值的地貌学分析 张敬春 ,李川川 ,张 梅 ,刘耕年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871 摘 要 : 在 SR TM - D EM 数据的基础上 ,运用 G IS空间分析技术 ,系统提取了格尔木河三级流域及部分二级流域 ( )地形参数和面积 - 高程积分值 ,探讨了面积 - 高程积分值的面积及空间依赖性 ,并对面积 - 高程积分值 H I对构 造活动性 、岩性变化 、冰川作用强度的指示意义进行了研究 。研究明 : H I值具有面积依赖及空间依赖性 ;东昆南 ( ) ( )断裂 F4 - 西大滩断裂 F3以昆仑山口为界可以分为东西两部分 ,各自的活动性都是中间强往两边依次减小 ,东 ( )昆中断裂 F1的活动性变化不大 ;岩性对 H I影响表现出 ,侵入岩的抗侵蚀力最大 ,片岩的抗侵蚀力最小 ,碳酸盐岩 组合的抗侵蚀力居中 ;冰川作用对地貌发育和侵蚀程度有改造作用 ,与只有古冰川发育或无古冰川流域比较 ,有现 代冰川发育 ,古冰川作用遗迹广泛的流域 , H I值较大并会出现 U 型谷 。 关键词 : 格尔木河流域 ;面积 - 高程积分值 ;地貌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 : P931文献标识码 : A () 数字高程模型 D EM 是对地球表面地貌的数岩性变化、冰川作用强度的指示意义进行研究。 [ 1 ] () 字表达和模拟 。数字高程模型 D EM 以及相关 的 G IS空间分析技术的引入 ,极大丰富了地貌学的 1 区域与研究概况 研究手段 ,使传统地貌学研究得到深入和扩展 ,研究 尺度由微观地貌尺度延伸到宏观的造山带 、大陆板 研究区位于东昆仑山脉与柴达木盆地边界 ,格 [ 2 ] 块甚至全球构造地貌 ,使地表地貌过程的研究由 尔木河处于柴达木盆地 ,属内陆水系 ,青藏公路由格 定性转变到半定量 - 定量化阶段 。国内外许多学者 尔木市沿河向南越过昆仑山口上到高原面上。 [ 3 ] [ 4 ] 利用 D EM 对 构 造 地 貌 、夷 平 面 、流 域 地 东昆仑山在本区南北宽约 100 km , 以东 、西大[ 5 - 6 ] [ 7 ] 貌 、冰川地貌 等进行了研究。技术进步和地 滩谷地为界 , 北部为布尔罕布达山 , 山峰海拔多在 貌演化理论深入 ,使得利用 D EM 数据进行青藏高原 5 000 m 左右 ;南部为东昆仑山主脊 ,山峰海拔均在 5 000 m 以上 ,为长江外流水系与柴达木内流水系 地貌特征研究 ,深入探讨青藏高原不同地貌单元演 化过程和机制 ,为典型地区的地表过程以及隆升、剥 的分水岭 ,其主峰玉珠峰海拔 6 178 m。玉珠峰终年 蚀机制的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 冰雪覆盖 ,形成东昆仑山现代冰川作用中心之一。 本文以 D EM 数据为基础资料 , 以 A rcG IS为技 这里的冰川主要是冰斗冰川、悬冰川和山谷冰川。 术支撑 ,从格尔木河三级流域及部分二级流域中系 冰舌末端高度北坡为 4 500,4 800 m ,南坡为 5 000 统提取出各种常规定量化参数及面积 - 高程积分 ,5 150 m;雪线高度北坡为 5 150 m 左右 , 南坡为[ 8 ] 5 250 m 左右 。 东昆仑地区自元古代以来经历了值 ,结合剖面分析 ,对格尔木河流域面积 - 高程积分 值的影响因素及面积 - 高程积分值对构造活动性 、 多次复杂而强 ( ) () 收稿日期 R eceived date: 2010 - 05 - 20;改回日期 A ccep ted: 2010 - 12 - 01。( ) (() ) 基金项目 Founda tion item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 40571014 , 40971002 和 973 项目 批准号 : 2005CB422001 。 [ Suppo rted by N a tiona l N a tu ra l Sc ience Founda tion of Ch ina, No. 40571014 , 40971002 and“973 P rogram ”, No. 2005CB422001. ] ( ) 烈的构造变动 ,近东西向构造线 ,特别是系列近东西断裂 F4 等 。这些断裂多为具有复杂演化历史的 () 向的断裂构造控制着本区的基本地貌格局 图 1 。,一些断裂是具有板块缝合长期活动的区域性断裂 ( ) 主要断裂构造从北向南依次有东昆中断裂 F1 、昆线性质的区域性构造边界断裂 ,如东昆中断裂、西大 [ 9 - 10 ] ( ) ( ) 仑河- 野牛沟断裂 F2 、西大滩断裂 F3 和东昆南滩断裂和东昆南断裂 。 () 图 1 研究区地质构造简图 据文献 [ 11 ]改绘 F ig. 1 The simp lified geo logica l and struc tu ra l m ap of re sea rch area ( ) U SGS 2003年公布的 SR TM - D EM。其中 GTO 2 本区是青藏高原北部地貌第四纪演化研究程度[ 12 ] 较深地区之一。崔之久等 根据高原古岩溶及夷PO30的精度为 1 km , SR TM - D EM 的精度为 30 m ( )平面证据 ,认为中新世期间 1810 ,710 M a 的高原 () (美国境内 和 90 m 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 ( 面海拔 1 000 m 左右。上新世末到更新世早期 316 ) 区 。 ) ,017 M a,昆仑山口古湖沉积证据表明当时具有 为了更好的进行地貌类型解译及水系判读 ,使 较为温和 、潮湿的生态环境 ,处于相对稳定的构造背 用 ETM 遥感影像和 D EM 相互配合对地物进行判 景之下 ,本区海拔高度当在 1 500 m 左右。地形演 别 。本文使用的格尔木地区 ETM 遥感影像由多景 化过程 : 11在 316,116 M a,位于昆仑山口的羌塘古 遥感影像拼接而成 ,并以 7、4、2 波段进行假彩色合 湖最大 ,地形属于半高原性质 ,高度约 1 500 m。北 () 成 图 2 。在影像上 ,山脉 、盆地、冲积扇等宏观标 侧布尔罕布达山形成 ,有玄武岩喷发 。21 在 111 , 志清晰可见 。水系呈蓝色、蓝紫色 ,线状 ; 山脉呈紫 017 M a,早期“昆仑 - 黄河运动 ”发生 , 羌塘古湖已 红色 ,带状 ;洪积扇呈浅紫色或浅紫与浅绿相见的颜 消亡 ,昆仑河和东大滩之间的中间山地隆起 ,东西向 色 ,扇形 ;冰川呈白色、淡蓝色 ,条带状 。 昆仑河谷形成 ,向东雪水河 ,向西野牛沟是其延续 。作者对主要河段的河流地貌和源区冰川地貌进 31在 017 M a前后 ,主“昆仑 - 黄河运动 ”期 ,高原面 行了野外实地考察 ,研究区冰川地貌图参考伍永秋 [ 18 ]抬升至海拔 3 000 m ,并发生最大冰期。纳赤台沟组 () 等 的编绘 见图 2 。 ( ) 016 ,014 M a,厚约 100 m ,为一套以泥石流沉积 将以上各种数据资料经过几何校正、配准、重采 物为主的沉积物。41 从 015 M a 至今 , 中期昆仑 - 样 ,转换到统一的 W GS - 84 坐标系下 ,精度控制在 黄河运动致使西大滩 - 东大滩拉分断陷 ,东 - 西大 ( ) 015 个像元 < 15 m 以内 。 ( 滩谷地产生 , 玉珠峰隆升 。三岔河组 014 ,0106 1 流域提取 )M a堆积 , 厚度超过 60 m , 为一套中更新世至晚更 流域水系网络和亚流域盆地的提取 ,地貌形态 新世时期河流沉积的地层 ,显示谷地自中更新世以 参数的获取以 A rcG IS 912 为技术平台 ,利用现有的 来一直处于一种缓慢下沉的状态 。 ( )嵌入水文分析模块 H yd ro logy实现。 [ 13 - 14 ] 王国灿等 探讨了东昆仑东段的成山作用 21211 水系网络提取过程 ,提出东昆仑山系成形于第四纪 ,支持成山作用 对原始 D EM 数据进行洼地填充、水流方向提 [ 15 ] [ 16 ] 随时间由北向南推移 。李长安等 、王岸等 探 取 、汇流累积量计算后通过反复比较 ,将汇流累积量 讨了昆仑山东段水系的发展过程 ,水系发展与构造 2的阈值设为 1 000 m时 ,得到的格尔木河流域河网 隆升、气候变化的关系及其演化趋势。 已有的大多数研究都是从地层剖面的沉积记 与实际较为符合 ,同时结合 ETM 遥感影像 ,对不符 14 录、生物组合入手 , 通过 ESR、TL、O SL、C、TCN 等 合实际情况及拓扑关系错误的个别河网进行调整 , 测年手段 ,着重从地貌特征和沉积环境方面讨论它 () 得到格尔木河流域水系网络图 图 3 。 水系级别的[ 17 ] 们与构造运动、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曹凯等 引 [ 6 , 19 ] 定义采用 Strah le r 分类系统 。 ( )进河流长度 - 坡度参数 SL 参数 和 H ack剖面 2个 Strah le r分级是将所有河网弧段中没有支流的河网 能够有效反映区域新构造活动的地貌参数 ,论证昆 弧段定为第 1级 ,两个 1 级河网弧段成的河网弧段 仑河 - 野牛沟断裂和东昆中断裂第四纪以来存在构 造活动性 ,第四纪以来强烈的构造差异隆升作用控 为第 2 级 ,如此下去为第 3级 ,第 4级 ,,一直到制了东昆仑地区的地貌水系发育格局。这给该区地 河网出水口 。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但该不能对各个 21212 亚流域盆地获取 断裂内部活动性的差异进行探讨 ,另外该文并未讨 要获得准确的水系流域盆地 ,首先要定义汇水论气候变化的影响。 点的位置 ,所谓汇水点是指沿水系的分水岭方向 ,相 对较窄 ,并且是整个盆地内流水以及沉积物最终集 中的地区。汇水点在河流地貌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 它是河流的侵蚀基准面 ,起着控制上游河段下切的 2 研究方法和地形数据作用。通常情况下 ,汇水点位于河流主流 ,流域盆地 的级序也相应地等同于盆地内最高一级水系的级 1 合研究方法 序 。 本研究利用的数据取自美国地质勘探局 图 2 研究区 ETM 7、4、2波段合成影像及冰川地貌分布图 F ig12 The ETM im age com b ined by band 7 , 4 , 2 and glac ia l landfo rm d istribu tion 本文将昆仑山与柴达木盆地的结合处南山口定- 高程积分值提取 。面对目标流域进行了面积 ( )义为整个格尔木河流域的汇水点 ,而相应各亚流域 积 - 高程积分 H yp som e tric In tegra l, H I的分析方法 [ 19 ] 盆地的汇水点 ,则分别定义为位于格尔木河主流上 由美国地貌学家 Strah le r于 1952 年提出 ,目前被 的各支流汇入格尔木河主流的交汇点。据此 ,本文 广泛应用在侵蚀地貌发育阶段定量研究中。高程 - (系统提取了三级及部分二级流域的亚流域盆地 图 面积积分值的通常计算方法是 : 设全流域面积为 A , ) 流域内某条等高线以上的面积为 a, 该等高线与流4 。 21213 地貌形态参数获取 在成功提取格尔木河水域最低点的高差为h, 流域最高点与流域最低点的 系网络 、亚流域盆地的 高差为 H, 记 X = a / A , Y = h / H, 显然 X , Y 均在 ( )基础上 ,各亚流域盆地的最大高程、最小高程、相对 [ 0, 1 ]内取值 。根据一系列 X , Y 值 , 以 X 为横坐 高差、流域面积等也可以通过 A rcG IS的要素拓扑获 标 , Y 为坐标绘出的曲线即为面积 - 高程曲线 , 曲线 得 左下方与坐标轴之间的面积即为面积 ,结果见表 1、表 2。 - 高程积分 [ 20 ] ) 21214 面积 - 高程积分值(5 。值 图 因此比较各亚流域 H I的高低 , 判断 H I异常偏高或 偏低的地区 , 便可以推测各亚流域构造的活动性。 除了构造因素外 , 岩性的不同代表了流域不同 地区的抗侵蚀性差异 , 其亦可能影响流域面积 - 高 程积分的高低 。在通常情况下 , H I在小空间尺度上 深刻地受到岩性的影响 , 但从大空间尺度来看 , H I 更多地体现了构造运动的强度 ,这就是高程 - 面积 [ 28 ] 积分值的面积依赖性。如 L ifton 与 Cha se在加州 ( San Gab rie l山区的研究 ,显示较大尺度流域 1 000 2 )km面积 - 高程积分受构造活动影响较显著 ,小尺 2 ( )度流域 100 km则明显较受岩性影响 。 [ 22 ] 陈彦桀等 对这一现象给出了模型解释 。因 () 图 5 面积 - 高程积分值的计算方式 据文献 [ 19 ] 此 ,在讨论面积 - 高程分析所反映的构造活动性、岩 F ig. 5 The comp u ta tion of H I value 性变化时 ,需要考虑亚流域的面积大小。 1 面积 高程积分值所反映的构造活动性之间所夹的体积 , 即流域未被侵蚀掉的物质体积 ; V 2( )本区主要断裂构造 F1、F2、F3和 F4 穿过格尔 为流域的不规则曲面在流域高程最大值所在的水平 () 木河三级流域及部分面积较大的二级流域 见图 4, 面上的水平投影面之间所夹的体积 , 即流域被侵蚀 其面积适合用来解析各个断裂内部活动性的差异 。 掉的物质体积。( )( ) 东昆南断裂 F4 和西大滩断裂 F3 实际为同 因此 , 只要计算出 V和 V便可以计算出面积 1 2 一条左旋走滑断裂带 ,其在昆仑山垭口处分为南北 - 高程积分值。可以借助 A rcG IS 912 软件平台中() 两支 北支即为西大滩断裂 。以昆仑山垭口附近 A rcToo lbox中的 Su rface Vo lum e模块进行计算。 分为界 ,将该断裂带分为东西两部分。 别计算格尔木河各三级流域及部分二级流域 西侧 : 从 西向 东 依 次 穿 过 P320、P321、P333、 的最低高程 、最高高程、相对高差、流域面积及面积P204、P205、P312、P206、P207、P208、P209、P311 , H I () - 高程积分值 见表 1、表 2 。 依次为 01218、01222、01422、01437、01470、01433、 01576、01611、01451、01391、01350。可以看出该段 3 讨论断裂活动性大致变化的规律也为 : 弱 ?强 ?弱 。活 动性最强的流域为 P207 ,两侧的活动性依次减小。 利用流域的面积 - 高程积分值 ,可以表示流域( ) 东侧 : 东 昆 南 断 裂 F4 从 西 向 东 依 次 穿 过 地貌面受侵蚀的程度 ,并以此判断流域的发育阶段 。 P305、P306、P307、P308、P309、P330、P331、P332、 但流域地貌发育并非全按 D avis地貌旋回理论进 P328、P327、P326 , H I 依次为 : 01308、01330、01467、 行 ,在流域地貌发育过程中 ,因构造 、岩性 、气候等因 01526、01449、01319、01213、01204、01198、01276、子的突变 ,导致地貌过程的突变和形态的转折 。作 01304。H I值大致变化的规律为 : 小 ?大 ?小 ,因此 为地形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面积 - 高程积分分析 该段断裂活动性大致变化的规律为 : 弱 ?强 ?弱。 成了检验构造活动性 、岩性变化、冰川作用强度在地 ( ) 西大滩断裂 F3 从西向东依次穿过 P305、P306、 貌演变过程中的相对作用强度的有用手段。 P307、P308、P309、P334、P323、P324、P325、P337、此外 ,流域的高程 - 面积积分值还具有面积依 P338 , H I 依 次 为 : 01308、01330、01467、01526、[ 22 - 24 ] 赖、空间依赖等特性 。所以在探讨高程 - 面积 01449、01424、01532、01391、01317、01265、01237。积分值所反映的地貌学意义时 ,要综合考虑各种因 H I值大致变化的规律为 : 小 ?大 ?小 ,因此该段断 素对 H I值的影响。 裂活动性大致变化的规律为 :弱 ?强 ?弱。综合 F4 近年来 ,许多学者在面积 - 高程分析的影响因和 F3可以看出 , 该段左旋走滑断裂带活动性最强 素及其地貌学意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并取得了许 的流域为 P308 ,两侧的活动性依次减小。 [ 21 - 27 ] 多新认识 。一般认为 ,构造活跃地区 ,水系的 发展常受到干扰 ,流域常具有幼年期的特征 , H I偏 高; 构造稳定的地区 , 为各支流水系提供了足够的发 ) ( 从西 向东依 次 穿 过东昆中断 裂、 P317、P315、P314、P313、P201、P202、P310、P203、P210、P211、P213 三个二级流域 ,该地构造活动不明 [ 31 ] P322、P212、P214、P215、P217、P304 , H I 依 次 为显 。 P210流域分布的岩层主要是奥陶纪纳赤台 () 群 ON ,岩性有片岩 、基性火山岩 、硅质岩、结晶灰 01185、01253、01188、01338、01434、01421、01380、 岩 ; P211流域分布的岩性主要是加里东晚期 - 燕山 01438、01433、01411、01499、01492、01420、01399、(γ) 早期侵入岩 ; P213 流域分布的岩层主要是新 - 01429。可以看出除该段断裂左侧的 P319、P317、 ( ) 中元古代万宝沟群 P tW , 岩性有碳酸盐岩、中 2 - 3 P315 的 H I较低外 , 其余流域的 H I相差不大 , 因此 基性火山岩。从流域 H I值的相对大小来说 , P211 该段断裂活动性变化不大。 ( ) ( ) ( ) 01545 > P213 01462 > P210 01347 。根据这三 个二级流域 H I 值的大小可以得出其抗侵蚀力为 : ( ) 昆仑河 - 野牛沟断裂 F2 的活动引起区域性 P211 > P213 > P210。由此可以推断出 : 侵入岩的 下沉 ,形成了野牛沟断陷谷地。它刚好处于野牛沟 抗侵蚀力最大 ,片岩的抗侵蚀力最小 ,碳酸盐岩组合 南北两侧亚流域交汇的地方 ,因此它主要起到较低 的抗侵蚀力居中。这可能反映该地区处于高寒干燥 野牛沟南北两侧亚流域侵蚀基准面的作用。它没有 的气候条件下 ,基岩剥蚀主要以冻融风化 ,河流机械 直接穿过亚流域 ,因此本文没有讨论昆仑河野牛- 剥蚀为主。 ( )沟断裂 F2 内部活动性的差异。在构造活动性变化不大的地区 ,如昆仑河北侧 ( ) H I的空间依赖性 :以东昆南断裂 F4 - 西大() 的二级流域 P212、P214、P215 见图 6 ,同样反映了 ( ) ( ) 滩断裂 F3 、东昆中断裂 F1 为界 ,将格尔木河三此规律。 P212 流域的岩层主要是流域分布的岩性 级流域划分为上游 、中 游、下 游三段 。上游包 括 (γ) 主要是加里东晚期 - 燕山早期侵入岩 ,其次是 P305 - P309、P311、P312、P316、P318、P320、P321、 () 奥陶纪纳赤台群 ON ; P214 流域的岩层主要是新 P323 - P341 ,其平均值为 01328。中游包括 P304、 P310、P313 - P315、P317、P319、P322 , 其平均值为 01335。下游包括 P301 - P303 ,其平均值为 01350。 ( ) - 中元古代万宝沟群 P t W ; P215流域的岩层主2 - 3 若以构造活动性解释 ,则从上游 、中游到下游 ,构造 () 要是奥陶纪纳赤台群 ON 。小流域的 H I值相对大活动性逐渐增强 ,这显然与现阶段对该区域活动性 ( ) ( ) 小 为 : P212 01499 > P214 01492 > P215 [ 29 - 30 ] ( ) 01420 。也显示出岩石的抗侵蚀力 : 侵入岩 >碳 的认识不符 。1979、2002 年的 2 期水准测量 酸盐岩 >片岩。值得注意的是 P212 仅稍大于 P214 资料表明东 、西大滩以南的昆仑主脊、以北的中昆仑 的 H I值 ,这可能是由于 P212 流域内有容易风化的 [ 29 ] 山以及昆仑河以北三者隆升强度的依次递减 。 ()片岩 ON 的缘故 。 西大滩断裂和东昆南断裂表现出明显的活动性 ,现 1 面积 高程积分值所反映的冰川作用强度代活动性非常强烈 ,地震活动频繁 ,沿断裂发育地裂 已有研究表明 H I值可以用来指示冰川作用的 缝和地震鼓包 , 东昆南断裂在 2001 年曾发生 M S [ 32 ] 强度 。根据该区域的古冰川及现代冰川分布范 811 级地 震 , 在 山 前 形 成 > 350 km 的 地 表 破 裂 ()[ 30 ] 围 图 2 可以将亚流域分为没有冰川作用的流域、 带 。而东昆中断裂地震活动记录并不明显 。这 只有古冰川作用的流域 、既有古冰川作用又有现代 说明在以大流域为研究对象时 ,必须考虑河流上、下 冰川的流域 。本文以 P216、P213、P205 三个二级流 游不同河段的主要河流作用并不相同 ,上游以侵蚀 域为例 ,探讨面积 - 高程分析所反映的冰川作用强 作用为主 ,下游则以堆积作用为主 ,其 H I可能会受 () 度 图 7 。 到影响 , 因此不能通过比较亚流域 H I的高低 , 直接 P216流域没有冰川作用 ,它所在的区域构造活判断流域上 、下游构造活动性的差异。这与陈彦桀 [ 22 - 23 ][ 24 ] ( 动不明显 ,岩层主要为泥盆纪牦牛山组 Dm: 中基3 等 在台湾西部及赵洪壮等 在天山北麓所做 ) - 中酸性火山岩、碎屑岩 和二叠 - 石炭纪布青山 的跨越山地 、丘陵和平原流域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 群 、格曲组和浩特洛哇组 C1: 中基 - 中酸性火山 1 面积 高程积分值所反映的岩性变化 ) 为排除构造活动的影响 ,主要从构造活动不明 岩 、碎屑岩 。 P213流域只有古冰川作用遗迹 ,它所 显及构造活动性变化不大的流域探讨岩性变化对面 在的区域构造活动不明显 ,岩层主要为新 - 中元古 积 - 高程积分值的影响。图 6 可以看到 ,面积稍小 ( ) 代万宝沟群 P tW , 岩性有碳酸盐岩 、中基性火 2 - 3 的二级流域内岩性比较单一 ,其面积适合讨论岩性 山岩。 P216、P213 的区域构造条件及岩性相差不 变化对面积 - 高程积分值的影响 。 ( 1 ) 大 。值 的 相 对 大 小 为在昆仑河南侧的小南川至纳赤台地区分布着 ( ) 01345 。 P213 受侵蚀的程度小于 P216。这反映 出冰川作用能够减小流域受侵蚀的程度 。这与 Si2 [ 32 ]mon H1 B rock lehu rst等 在 Sie rra N evada, Ca lifo rn ia 和 Sangre de C risto R ange, Co lo rada地区所取得的认 [ 33 ] 识相一致 。 Kirkb ride 等 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 因是 :随着冰川作用的加强 ,流域的纵剖面会更加平 滑、下凹 ,横剖面会出现 U 形 ,会有更大比例的区域 处于较低的高程 。因此流域的 H I 值会相对较大 。 分别在 P216、P213中选出典型的河流作用的沟谷 、 古冰川作用的沟谷 ,作沟谷的横切线 A - A ’、B - B ’ () 图 7 中 ?和 ?,使用 A rcG IS的剖面分析功能作 () 出其剖面图 图 8 。图中可以看出冰川作用对地 ( 貌的改造 :与河流作用的沟谷会出现 V 型谷不同 A ) ( - - A ’, 冰川作用过 的沟 谷会出 现U 型谷B ) B ’。 图 7 小干沟 P216、纳赤台 P213、野牛沟 P205流域 ETM()遥感影像及地质构造简图 图例见图 1、图 4 F ig17 The ETM im age and simp lified geo logica l m ap of the second o rde r ba sin s P216 , P213 and P205 值的变大 ,因此无法推断这两种因素对 H I值贡献的 相对大小。但从 P205 与 P213 流域典型冰川作用沟 () 谷的横剖面来看 图 8 ,随着冰川作用的加强 , P205 ( ) 流域 U 型谷 C - C ’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冰川作 用确实会对地貌有改造作用。 () 图 6 P210- P215流域地质构造简图 图例见图 1、图 4 F ig16 The simp lified geo logical and struc tu ral m ap of the second o rde r ba sin s P210 - P215 由于本区既有古冰川作用遗迹又有现代冰川的 流域 ,基本上都在构造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 ,因此无 法在排除构造活动影响的情况下 ,探讨冰川作用更 强时会对流域的 H I值及地貌产生的影响。如 P205 流域既有古冰川作用又有现代冰川 , 冰川作用比 ( P213 流域更强。岩层主要为志留纪赛什腾组 Ss: 变 )砾岩、砂岩、千枚岩夹中酸性火山岩 和加里东晚 期 (γ) - 燕山早期侵入岩 ,岩性和 P216、P213 两个 流 域差别不大。但它所在区域的构造活动比 P216、 ( ) P213 活跃 。H I 值的相对大小为 : P205 01470 > 图 8 小干沟 P216、纳赤台 P213、野牛沟 P205流域 A - A ’、( ) P213 01462 。由于 P205 区域的冰川作用程度及 () B - B ’和 C - C’剖面图 A - A ’、B - B ’和 C - C’的位置见图 7 Fig18 The transection of A - A ’, B - B ’and C - C’in the second order ()basins P216, P213 and P205 A - A’, B - B’and C - C’are shown in Fig17 构造活动均大于而这两种因素都会导致 don: John W iley & Son s L td. P re ss, 2000: 1 - 367 [ 2 ] Zhang H u ip ing, Yang Nong, L iu Shaofeng, e t a l. R ecen t p rogress in 4 结论the D EM - ba sed tec tonogeomo rp h ic study [ J ]. Geo logica l B u lle tin ( ) of Ch ina, 2006 , 2 5 6 : 660 - 669 [张会平 ,杨农 ,刘少峰 ,等. 数 本文在SR TM - D EM 数据的基础上 , 提取了()字高程模型 D EM 在构造地貌研究中的应用新进展 [ J ]. 地质 ( ) 通报 , 2006 , 25 6 : 660 - 669 ] 格尔木河亚流域各种常规定量化参数及面积 - 高程[ 3 ] Hong Shunying, Shen Xuhu i, J ing Feng, e t al. A n ana lysis of geo2 积分值。分析了流域面积及空间分布的不同对 H Imo rp ho logy cha rac te ristic s of the A lta i Moun ta in ba sed on D EM [ J ]. 值的影响 。探讨了 H I值与构造活动性 、岩性变化及 ( ) R emo te sen sing fo r L and R e sou rce s, 200 , 3 : 62 - 66 [洪顺英 ,申 旭辉 ,荆凤 ,等. 基于 SR TM - D EM 的阿尔泰山构造地貌特征分 冰川作用强度的关系 。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新认 ( ) 析 [ J ]. 国土资源遥感 , 200 , 3 : 62 - 66 ] 识 :[ 4 ]L iu J ing, D ing L in, Zheng L ingsen, et a l. L a rge2sca le te rra in ana ly2 11H I值具有面积依赖性。在通常情况下, H I在 sis of se lec ted region s of the Tibetan p la teau: d iscu ssion on the o ri2 小空间尺度上深刻地受到岩性的影响 , 但从大空间 gin of p lateau p lanation su rface [ J ]. Ea rth Science F ron tie r, 2006 , 尺度来看 , H I更多地体现了构造运动的强度。通过 ( ) 13 5 : 285 - 299 [刘静 ,丁林 ,曾令森 ,等. 青藏高原典型地区的研究发现 :格尔木河三级流域及部分面积较大的二 地貌量化分析 :兼对高原“夷平面 ”的讨论 [ J ]. 地学前缘 , 2006 , 级流域可以很好地用来探讨 H I值与构造活动性的 ( ) 13 5 : 285 - 299 ] 关系。部分面积稍小的二级流域可以很好地用来探 [ 5 ] Sh i W ei. D EM d ra inage ana lysis of the Shanxi - Shaanxi go rge in the 讨 H I值与岩性变化及冰川作用强度的关系。 m idd le reache s of the H uanghe R ive r and its neo tec ton ic imp lica tion s 21H I值具有空间依赖性。以跨越山地 、丘陵和 ( ) [ J ]. Q ua te rna ry Sc ience s, 2008 , 28 2 : 288 - 298 [施炜. 黄河中 平原的大流域为研究对象时 , 必须考虑河流上、下游 游晋陕峡谷的 D EM 流域特征分析及其新构造意义 [ J ]. 第四纪 不同河段的主要河流作用并不相同 , 不能根据亚流 ( ) 研究 , 2008 , 28 2 : 288 - 298 ] 域 H I值的相对大小 , 直接判断流域上、下游构造活 [ 6 ] Zhang H u ip ing, Yang Nong, Zhang Yueq iao, e t a l. Geomo rp ho logy 动性的大小 。 ( ) of the M in jiang d ra inage system Sichuan, Ch inaand its structu ra l ( ) imp lica tion s[ J ]. Q ua te rna ry Sc ience s, 2006 , 26 1 : 126 - 135 [张 31地形参数和 H I可以很好地指示同一构造带 会平 ,杨农 ,张岳桥 , 等. 岷江水系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指示 ( )形成的断块山地的隆升中心。如 ,东昆南断裂 F4 ( ) 意义 [ J ]. 第四纪研究 , 2006 , 2 6 1 : 126 - 135 ] ( ) - 西大滩断裂 F3 以昆仑山垭口附近为界 ,东、西 [ 7 ] A P Stroeven , C H atte strand, J H eym an, et a l. L and scap e ana lysis of the H uang H e headwa te rs, N E Tibe tan P la teau - Pa tte rn s of glacia l 两侧两个断块山地的活动中心位于中部 ,往两边依 and fluvia l ero sion [ J ]. Geomo rp ho logy, 2009 , 103: 212 - 226 ( ) 次减小。位于北侧的东昆中断裂 F1 的活动性相 [ 8 ] L i Sh ijie. The sed im en ta ry cha rac te ristics and depo sitiona l environ2 对变化不大 。 m en t of Q ua ternary sed im en ts in Kun lun Pa ss, Q ingha i P rovince 41该地侵入岩的抗侵蚀力最大 ,碳酸盐岩组合[ D ]. L anzhou: L anzhou In stitu te of Glac io logy and Geoc ryo logy, 的抗侵蚀力居中 ,片岩的抗侵蚀力最小 。这可能与 CA S, 1985 [李世杰. 青海昆仑山垭口地区第四纪沉积物的沉积 特征及沉积环境 [ D ]. 兰州 :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 该地高寒干燥的气候条件下 ,岩石主要以冻融风化 1985 ] 和机械剥蚀作用为主有关。 [ 9 ] Xu Zh iq in, Yang J ingsu i, L i H a ib ing, e t a l. The Q ingha i - Tibe t 51该地气候变化对地貌发育的影响主要体现 p la teau and con tinen ta l dynam ic s: a review on te rrain tec ton ics, co l2 在冰川作用对地貌的改造作用。冰川作用强度大的 lisional o rogene sis, and p roce sses and m echan ism s fo r the rise of the 流域 , H I值较大并会出现 U 型谷 。本区冰川地貌最 ( ) p la teau [ J ]. Geo logy in Ch ina, 2006 , 3 3 2 : 221 - 238 [许志琴 , 发育的流域也是构造运动活跃的地域 ,构造运动与 杨经绥 ,李海兵 ,等. 青藏高原与大陆动力学 - 地体拼合、碰撞 气候变化的耦合关系既直接 ,又复杂。 ( ) 造山及高原隆升的深部驱动力 [ J ]. 中国地质 , 2006 , 33 2 : 致谢 成文过程中 ,得到了北京大学地表过程 221 - 238 ] 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刘雪萍高级工程师 ,北京 [ 10 ] Zhang Pe izhen, Zheng D ewen, Yin Gongm ing, e t a l. D iscu ssion on late Cenozo ic grow th and rise of no rthea ste rn m a rgin of the Tibe tan 大学遥感与 G IS研究所邬伦教授 、梁子旭硕士 ,美国 ( ) P la teau [ J ]. Q uate rna ry Sc ience s, 2006 , 2 6 1 : 5 - 13 [张培震 , 田纳西大学李英奎教授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郑德文 ,尹功明 ,等. 有关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扩展与隆升 胡斌博士的热情帮助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 ( ) 的讨论 [ J ]. 第四纪研究 , 2006 , 26 1 : 5 - 13 ] [ 11 ] Zhang Xue ting, Yang Shengde. The regiona l geo logy of Q ingha i P rovince: A gu ide to the geo logica l m ap of Q ingha i P rovince [ M ]. B e ijing: Geo logical Pub lish ing Hou se, 2007 [张雪亭 ,杨生德. 青海 ( ) 参考文献 R efe rence s , 2007 ] [ J ]. ) ( ) [ 12 ] Cu i Zh ijiu, W u Yongq iu, L iu Gengn ian, e t a l. A bou t Kun lun - 湾 , 2005 , 39 : 53 - 69 ] ( ) H uanghe Movem en t[ J ]. Sc ience in Ch ina: Serie s D , 1998 , 2 8 1 , [ 23 ] Yen2Ch ieh Chen, Q uocheng Sung, Kuang2Yu Cheng. A long2strike 崔之久 ,伍永秋 ,刘耕年 ,等. 关于“昆仑 - 黄河运动 ”. 53 - 59 [va ria tion s of mo rp ho tec ton ic fea tu re s in the W e ste rn Foo th ills of Ta i2 () ( ) 中国科学 D 辑 , 1998 , 28 10 : 53 - 59 ] wan: tec ton ic imp lication s ba sed on stream 2grad ien t and hyp som e t2 [ 13 ] W ang Guocan, Hou Guangjiu, Zhang Kexin, e t a l. Moun ta in ric ana lysis[ J ]. Geomo rp ho logy, 2003 , 56: 109 - 137 B u ild ing and its dynam ic tran sition since m idd le P le istocene in east [ 24 ] Zhao Hongzhuang, L i You li, Yang J ingchun, e t a l. Influence of a r2 of Ea ste rn Kun lun, no rthea st Tibe t p la teau [ J ]. Ea rth Sc ience: ea and sp ace dep endence fo r hyp som e tric in tegra l and its geo logica l ( ) Jou rna l of Ch ina U n ive rsity of Geo sciences, 2002 , 2 7 1 : 4 - 12 ( ) imp lica tion s[ J ]. Geograp h ica l R e sea rch, 2010 , 2 9 2 : 271 - 282 [王国灿 ,侯光久 ,张克信 ,等. 东昆仑东段中更新世以来的成山 [赵洪壮 ,李有利 ,杨景春 ,等. 面积高度积分的面积依赖与空间 作用及其动力转换 [ J ]. 地球科学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 2002 , ( ) 分布特征 [ J ]. 地理研究 , 2010 , 29 2 : 271 - 282 ] ( ) 2 7 1 : 4 - 12 ] [ 25 ] X in Zhongbao, Xu J iongxin, M a Yuanxu. H yp som e tric in tegra l a2 [ 14 ]W ang Guocan, W u Yangling, X iang Shuyuan. Moun ta in bu ild ing na lysis and its sed im en t yie ld imp lica tion s in the Loe ss P lateau, Ch i2 p roce ss and geomo rp h ic m igra tion of easte rn Kun lun moun tain s du r2 ( ) na [ J ]. Jou rna l of Moun ta in Sc ience, 2008 , 26 3 : 356 - 363 [信 ing Q uate rna ry [ J ]. Ea rth Sc ience: Jou rnal of Ch ina U n ive rsity of 忠保 ,许炯心 ,马元旭. 黄土高原面积 - 高程分析及其侵蚀地貌 ( ) Geo sciences, 2003 , 28 6 : 583 - 592 [王国灿 ,吴燕玲 , 向树元 , ( ) 学意义 [ J ]. 山地学报 , 2008 , 2 6 3 : 356 - 363 ]等. 东昆仑东段第四纪成山作用过程与地貌变迁 [ J ]. 地球科 [ 26 ] J iang L uguang, Zhang Zu lu. A ltitude2a rea ana lysis on the d ra inage ( ) 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 2003 , 2 8 6 : 583 - 592 ] landfo rm in the L uzhongnan Moun ta inou s region [ J ]. Jou rna l of [ 15 ]L i Changan, Yin Hongfu, Yu Q ingwen. Evo lu tion of d rainage sys2 ( ) Shangdong No rm a l U n ive rsity: N a tu ra l Sc ience, 2003 , 18 1 : 63 - tem s and its deve lopm en t trend in connec tion w ith tec ton ic up lift of 66 [姜鲁光 , 张祖陆. 鲁中南山地流域地貌的高程 - 面积分析 ( ) ea ste rn Kun lun M t [ J ]. Ch ine se Science B u lletin, 1999 , 44 2 : ( ) [ J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 1 8 1 : 63 - 66 ] 211 - 214 [李长安 ,殷鸿福 , 于庆文. 东昆仑山构造隆升与水系 [ 27 ] Zhao Hongzhuang, L i You li, Yang J ingchun, e t a l. Geomo rp ho logy ( ) 演化及其发展趋势 [ J ]. 科学通报 , 1999 , 44 2 : 211 - 214 ] cha rac te ristic and tec ton ic re spon se of the no rthe rn Tian shan rep re2 [ 16 ]A n W ang , Jacque line A. Sm ith , Guocan W ang, e t a l. L a te Q ua2 sen ted by hyp som e tric in tegral [ J ]. Jou rna l of Moun tain Sc ience, te rna ry rive r te rrace sequence s in the ea ste rn Kun lun R ange, no rth2 ( ) 2009 , 2 7 3 : 285 - 292 [赵洪壮 ,李有利 ,杨景春 ,等. 天山北麓 e rn Tibe t: A com b ined reco rd of c lim a tic change and su rface up lift 流域面积高度积分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J ]. 山地学报 , 2009 , 2 7 [ J ]. Jou rna l of A sian Ea rth Sc iences, 2009 , 34: 532 ? 54 3 ( ) 3 : 285 - 292 ] [ 17 ] Cao Ka i, W ang Guocan, W ang A n. The ana lysis of the tecton ic s [ 28 ] L ifton, N A , Cha se, C G. Tec ton ic, c lim a tic and litho logic influ2 and the behavio r of the longitud ina l sec tion of Kun lun rive r in east ence s on land scap e fracta l d im en sion and hyp som e try: imp lica tion s Kun lun [ J ]. Earth Sc ience: Jou rna l of Ch ina U n ive rsity of Geo sci2 fo r land scap e evo lu tion in the San Gab rie l Moun tain s, Ca lifo rn ia ( ) ence s, 2007 , 3 2 5 : 713 - 721 [曹凯 ,王国灿 ,王岸. 东昆仑山昆 [ J ]. Geomo rp ho logy, 1992 , 5: 77 - 114 仑河纵剖面形貌分析及构造涵义 [ J ]. 地球科学 : 中国地质大学 [ 29 ] W ang Q ingliang, W ang J ianhua, Zhu Gu izh i, et a l. V e rtica l de2 ( ) 学报 , 2007 , 3 2 5 : 713 - 721 ] fo rm a tion s of the ea ste rn Kun lun fau lt zone and we st of Kun lun [ 18 ] W u Yongq iu, Cu i Zh ijiu, L iu Gengn ian, e t a l. Glac ia tion se2 Moun ta in Pa ss M s 8. 1 ea rthquake [ J ]. Seismo logy and Geo logy, quence s in the Kun lun Pa ss a rea [ J ]. Jou rna l of Glac io logy and ( ) 2004 , 2 6 2 : 273 - 280 [王庆良 ,王建华 ,朱桂芝 ,等. 东昆仑山 ( ) Geoc ryo logy, 1999 , 2 1 1 : 71 - 76 [伍永秋 ,崔之久 ,刘耕年 ,等. 昆断裂带及昆仑山口西 8. 1 级地震垂直形变研究 [ J ]. 地震地质 , ( ) 仑山垭口地区的冰期系列 [ J ]. 冰川冻土 , 1999 , 2 1 1 : 71 - ( ) 2004 , 2 6 2 : 273 - 280 ] 76 ] [ 30 ] Xu X iwe i, Chen W enb in, Yu Gu ihua, e t a l. Cha racte ristic fea tu re s ( ) [ 19 ] Strah ler A N. H yp som e tric A rea - A ltitude ana lysis of e ro siona l ( ) of the su rface rup tu re s of the Hou Sa i HU Kun lun shan ea rth2 topograp hy [ J ]. B u lle tin of the Geo logica l Soc ie ty of Am e rica, () quake M s 8. 1 , No rthe rn Tibe tan P la teau, Ch ina [ J ]. Se ismo lo2 1952 , 63: 1117 - 1142 ( ) gy and Geo logy, 2002 , 24 1 : 1 - 13 [徐锡伟 , 陈文彬 , 于贵华 , [ 20 ] H a rlin. W a te rshed mo rp hom etry and tim e to hyd rograp h p eak [ J ]. ()等. 2001 年 11 月 14 日昆仑山库赛湖地震 M s 8. 1 地表破裂带 Jou rna l of H yd ro logy, 1984 , 67: 141 - 154 ( ) 的基本特征 [ J ]. 地震地质 , 2002 , 2 4 1 : 1 - 13 ] [ 21 ]W ang L in, H e Zhongtai, M a B aoq i. Geomo rp h ic evo lu tion and its [ 31 ]W ang A n, W ang Guocan, X ie D efan, e t a l. F ission track geoch ro2 imp lica tion fo r the fau lt ac tivity in the D a iha i d rainage ba sin [ J ]. no logy of X iaonanchuan P lu ton and the mo rp ho tec ton ic evo lu tion of ( ) Q ua ternary Sc ience s, 2008 , 28 2 : 310 - 318 [王林 , 何仲太 , 马 ea stern Kun lun since L ate M iocene [ J ]. Ea rth Sc ience: Jou rnal of 保起. 岱海流域地貌演化及其对断裂活动性的指示意义 [ J ]. 第 ( ) Ch ina U n ive rsity of Geo sc ience s, 2007 , 32 1 : 51 - 58 [王岸 , 王 ( ) 四纪研究 , 2008 , 2 8 2 : 310 - 318 ] 国灿 ,谢德凡 ,等. 东昆仑山小南川岩体裂变径迹年代与中新世 [ 22 ] Chen Yen2Ch ieh, Cheng Kuang2Yu, Sung Q uocheng. Influence of 晚期以来的构造地貌演化 [ J ]. 地球科学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 a rea and sp ace dep endence fo r hyp som e tric in tegra l and its geo log2 ( ) 2007 , 32 1 : 51 - 58 ] ( ) ica l imp lica tion s[ J ]. Jou rna l of Geograp h ical Science Ta iwan , [ 32 ] Simon H B rock lehu rst, Ke lin X W h ipp le. H yp som e try of glac ia ted 907 - 926 land scap e evo lu tion: the B en O hau R ange, N ew Zea land [ J ]. Ea rth [ 33 ] Kirkb ride M , M atthew s D. The ro le of fluvia l and glac ia l e ro sion in Su rface P roce sses and L andfo rm s, 1997 , 22: 317 - 327 Geom orpholog ic Ana lysis of the Golm ud R iver D ra inage Ba sin Ba sed on Hypsom etr ic In tegra l Va lue ZHAN G J ingchun, L I Chuanchuan, ZHAN G M e i, L IU Gengn ian ( )C ollege of U rban and Environm en ta l S ciences, Pek ing U n iversity, B eijing 100871, C h ina A b stra c t: The in te rac tion be tween tec ton ic s and c lim a te on landfo rm ha s sp a rked m uch in te re st ove r yea rs. The ( ) hyp som e tric in tegra l H Iva lue cou ld reflec t bo th tec ton ic ac tivity and c lim a te change, and m igh t be a p rom ising too l tha t link s tho se two a sp ec ts. B a sed on SR TM - D EM da ta, th is p ap e r w ithd raw s the m ea su ring ind ica to rs of the landfo rm and hyp som e tric in tegra l from the th ird o rde r ba sin s and som e of the second o rde r ba sin s in the Go l2 m ud rive r d ra inage ba sin u sing G IS sp a tia l ana lysis, d iscu sse s the a rea and sp ace dep endence fo r hyp som e tric in te2 gra l, and p re sen ts its sign ificance in ind ica ting tec ton ic s, litho logy and the degree of glac ia l e ro sion. The re su lts ( ) ( ) show: the H I va lue dep end s on a rea and sp ace; the sou the rn fau lt of ea st Kun lun F4 - X ida tan F3 fau lt can be d ivided in to two p a rts, the ea st and the we st, by the Kun lun Pa ss; bo th of them show sim ila r scena rio tha t the ac tivity dec rea se from the cen te r to the side s; the re is no app a ren t change in the ac tivity of the cen tra l fau lt of ea st ( ) Kun lun F1 ; in tru sive rock show s grea te st e ro sion2re sistance wh ile sch ist show s lea st and ca rbona te rock s show s mode st, re sp ec tive ly; glac ia l p roce sse s cou ld rewo rk the landfo rm and change the degree of e ro sion; the d ra inage ba sin w ith mode rn glac ie r and /o r w ith exten sive ly d istribu ted p a leo2glac ie r is of h ighe r H I va lue and deve lop s U - shap ed va lley, comp a red to tho se w ithou t o r w ith lim ited p a leo2glac ie r. Key word s: Go lm ud rive r d ra inage ba sin; hyp som e tric in tegra l va lue; geomo rp ho logic ana lysis 消息 1:《山地学报 》网上投稿系统已试运行 尊敬的作者及审稿专家 ,《山地学报 》网上投稿审稿系统开通了 ,请登录站点 h ttp: / / shand ixb. p ap e rop en.com。我们的投稿系统网特别开辟了网上科普知识和考察游记栏 ,欢迎广大作者 、读者赐稿。目前本系统处 在试运行阶段 ,希望提出改进意见 ,帮助我们使其更加完善 。 ()然子桐 file:///D|/我的资料/Desktop/新建文本文 档.txt Appliance Error (configuration_error) Your request could not be processed because of a configuration error: "Could not connect to LDAP server." For assistance, contact your network support team. file:///D|/我的资料/Desktop/新建文本文档.txt2012-07-12 20:42:52
/
本文档为【格尔木河流域面积高程积分值的地貌学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