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电影自修课-006-周传基弟子会会刊

电影自修课-006-周传基弟子会会刊

2012-11-22 18页 pdf 1MB 7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2619

暂无简介

举报
电影自修课-006-周传基弟子会会刊 电影自修课 曾治天主编 第 6 期 周传基弟子会内部刊物·非卖品 统一赞助账户支付宝 kabadaga@gmail.com 周传基:我的目的就是消灭综合论 2 荒唐年代里的周传基 乡村骑士整理 网友发贴 周老师还记得跟人家讨论康德而被训话吧, 找了下没找到,我记的是在百度,网页,然后输入 " 周传基 " 挨个看,找到的,大概意思是说:同学说康德世界是主观的,周周过 去把人家打了,老师拉去问为什么,周周说那是他主观的,我没打他 啊。 基本是这意思。 不知道有这事没有。 周老师回复 反右的伎俩。你是这里的中...
电影自修课-006-周传基弟子会会刊
电影自修课 曾治天主编 第 6 期 周传基弟子会内部刊物·非卖品 统一赞助账户支付宝 kabadaga@gmail.com 周传基:我的目的就是消灭综合论 2 荒唐年代里的周传基 乡村骑士整理 网友发贴 周老师还记得跟人家讨论康德而被训话吧, 找了下没找到,我记的是在百度,网页,然后输入 " 周传基 " 挨个看,找到的,大概意思是说:同学说康德世界是主观的,周周过 去把人家打了,老师拉去问为什么,周周说那是他主观的,我没打他 啊。 基本是这意思。 不知道有这事没有。 周老师回复 反右的伎俩。你是这里的中学木材教育的典型产物。歪曲事实。偷樑换柱。 这是你们的老本行了。先是在“说话”上做文章。我们说,视听语言首先要练 的是“把话说清楚”,在这种人的嘴里就变成了学电影的人“都在学说话”。 反右时提倡的唯中国独有的土匪作风。我的一个好朋友方诗,在反右初期,作 为一个学习小组长,禁止有些人的断章取义的歪曲别人的发言,第二天,他就 成了右派。印象太深了。我在这里待了六十年,这种家伙见多了。 然后又是,“周老师还记得跟人家讨论康德而被训话吧”。在追问下,又 变成了“找了下没找到,我记的是在百度,网页,然后输入‘周传基’挨个看, 找到的,大概意思是说:同学说康德世界是主观的,周周过去把人家打了,老 师拉去问为什么,周周说那是他主观的,我没打他啊。” 前面他卑鄙地编造了一个“学说话”,这里他又编造了一个“被训话”。 中国人有一句话,人有脸,树有皮。你们可以看看六十年来的习惯。在讨论康 德的时候,有人同意主观意识决定存在。我问他,我的存在也由你决定,那我 现在是否存在。他说我不存在。我一拳打过去。不是老师拉去问,真会编造。 那同学告到训育长那里,我跟训育长说,他认为我不存在,我怎么会打他。训 育长笑了。他说哲学问题讨论不要动手。我没等走出门口就对那同学说,如果 你现在认为我不存在,我还要揍你。什么叫被训话,什么叫老师拉去问为什么。 六十年来你们这帮人就会编造。从来不说人话。 建议不了解情况的人可以到图书馆里去借 1958 年前后的《大众电影》杂 志的合订本来看看,当是反右期间的发言。 再跟我们这里的这位 L 先生的发言比较一下,他的真面目,他的那付卑鄙 的嘴脸也就暴露无遗了。 我们先分析一下 L 先生的行为。他首先提“周老师还记得跟人家讨论康德 而被训话吧,”他歪曲当时的事实,来诋毁周某的人品。康德是哲学学,在讨 论康德的哲学时他被训话了。后面他还补充了,被都拉去问话了。他却没有提 3 是因为某人认为我这个人不存在,不存在的人怎么会打人,为什么要告到训育 长那里,而训育长却没有批评周某人。这一拳是明打下去的。可以看得出伤来。 训育长却没有批评训斥周某人。道理简单极了。一个不存在的人怎么会打人。 然后是在“说话”上做文章。我们说,视听语言首先要练的是“把话说清楚”, 在这种人的嘴里就变成了学电影的人人“都在学说话”。依靠这种技俩,反党 反社会主义的帽子就可以扣上来了。就变成,那周某面上反对文字,但是他 在暗地里却要学生“学说话”,在反右的时候就是利用这一点,如果“文字” 是反动派的话,那就变成了,周某人表面上反对反动派,但是暗地里却要求学 生学习反动派。比如说,你提出意见来说,董存瑞的叙事太拖。这句话的罪名 就是拖是借口,骨子里的反革命,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反右时多少人因此被 扣上反党反苏反社会主义的罪名。这是我经历的反右运动里提倡的,(反右以 前的做法我没有经历过,所以不发言)唯中国独有的土匪作风。接着,迫害就 要来了。 你们以为这位 L 先生就干了这两件事吗?更恶毒的是这件事:如果爱因 汉姆是这里的某领导,于是事情就变成这样,“周老师说过阿恩海姆观察极其 敏锐观念极其落后。恶意攻击领导,借领导工作上的一点小缺点,反党,反社 会主义。事实如何呢? 我说的是爱因汉姆的艺术观是保守落后的。在他这里就变成了说他的观 念极其落后。我的根据是,爱因汉姆不承认有声电影是艺术,他认为只有默片 才是电影艺术,他的根据就是似动。似动体现在银幕的平面上是变形的,这就 是电影艺术与生活的距离。而声音的传播是高保真度的。跟生活里的原型一样, 所以不是艺术。这是纪录艺术出现以前的传统艺术观:高于生活,大于生活。 他也反对彩色电影是艺术,因为那更接近生活了,他也反对宽银幕,因为那更 接近生活了。可是事实上,他反对的都存在下去并发展了。现在大家都在看彩 色宽银幕。他电影观念的落后,但是他的观察极敏锐,他说声音不是艺术,因 为声音的纵深感比视觉平面的银幕强多了。这个纵深感观察是对的,但是他的 这个观察对他来说,正是反对有声电影能成为艺术的根据。他说对话在电影里 是苍白无力的,太对了,但是他因此反对有声电影。他说色彩更接近生活了, 这是对的。他说宽银幕出现后蒙太奇失去作用了,精辟!因此他反对色彩和宽 银幕。这是传统的艺术观,不适合于电影。 另外,我讲的是爱因汉姆在他的那本“电影作为艺术”一书的观点。我 在发表这个观点的时候“艺术与视知觉”一书的中译本尚未出版。那本书里没 有谈电影,只谈了视知觉。所以我没有涉及那本书。L 先生的别有用心是昭然 若揭。 他在这一个讨论里一口气就干了这几件事,这与似动有什么关系呢?表 面上老师,老师的。虚伪加卑鄙!遗憾的是,你的这些勾当鄙人在半个世纪以 前已经领教过了。 四十四万人就因为 L 先生的先辈之流的人的一句话被打成右派,被迫跳 楼,自杀,被关进监狱,被进行劳改,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今天,半个世纪以后,你还想来这一套啊。你就是现代年轻人中的败类。 你道歉什么?莫明其妙。你什么地方需要道歉?你需要道歉的不是在电 影是什么这个问题上。你需要道歉的是你的品质问题。你的作风跟反右时的作 4 风一样恶劣。到现在没有人对当时的作为表示过道歉,你也可以再一次跟他们 学习,不做任何道歉。 打动人们的心灵?那你的确走错门了。我们这里是只教一种媒介的基本功。 什么心灵不心灵,那是你学会了基本功以后你自己的事。 出现我的网上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反综合论。综合论是什么这是很清楚 的事。一个非科学的东西只要指明它是非科学的就足够了。综合论没有说明电 影是什么,它只在说电影像什么。电影是什么,电影是用电影手段来实现的文 学。有科学头脑的人,一听就知道那根本不是什么学问。you put everything into cinema, and cinema is not cinema. 另外一种人就是综合论者。他们只有心灵问题。所以听到科学的解释心里 就非常不舒服。他们把批判听成是骂。骂什么了,拿出具体地来。拿不出来。 所以只能旁敲侧击地搞诬蔑。他们对这里一再提到的综合论者群体的意见,“大 家说,不要津津乐道于电影是什么,还是更好地考虑怎样为人民服务服务吧。” 他们对最早提出扔戏剧拐棍的人进行政治性的攻击。当代电影的主编陈播在当 代电影编辑部跟别人讨论要不要发钟惦棐的文章时说“钟惦棐是扔戏剧拐棍 的。”,他说这话时我在场。电影艺术杂志的主编于敏 1983 年在大学电影教 员暑期进修班上讲电影的本性时说,电影的本性是党性 。这两位分别是当时 中国大陆主要的电影学术性杂志的主编。他们都是综合论者。你们的态度如何 呢。不敢提吧。市侩。请问,面对这种所谓的电影理论,如何分析?一句话也 没吗? 我们可以看看这位 L 先生的阴暗的心理。没有办法的,这是他的第二天 性了,就在他说他道歉的,他谢谢的时候,他的第二天性也再次发作。就你那 阴暗的心灵,算了吧。不说出来倒也没有那么恶心。 我们为什么要画亚历山大石膏像,要学生自己动手用心地把明暗面画出来, 增加学生的明暗透视的意识,综合论不讲明暗面,他们认为那是可有可无的技 术,所以国产片的镜头平面居多。可我们认为这是观念问题。学电影的学生必 须有纵深意识。而为什么要画一个镜头的背景?道理是一样的,要学生用心地 去创造背景。学美术的学生掌握整个画面的能力比学电影的学生强。通过画可 以加强纵深景的关系。那只是画,不叫学画。画得不好,我也没有去纠正他们, 只要画了就行了,只要他动手去画背景了,那就达到目的了。这是一个观念问题。 学音乐,只要把一段具体的总谱背下来就行了,我要他们感觉到的是共振,是 和声,是配器。电影本身就是一种配器。学舞蹈,那是以音乐为基础的动态造型, 这是加强视听关系的节奏训练。目的不一样。真像俗话说的,改不了的就是改 不了。反右运动是最典型的,在统一的领导下,一个个极尽其诬蔑诽谤之能事。 赛着做。可惜 L 先生不是生在当年,要不然的话一定飞黄腾达。对这种人是没 有办法的,他是 改不了 的。大家可以注意他的再次发言。我把话说 在前头,改不了的。L 先生,我们对你更清楚了。他自己认为他的这种行为是 崇高的。他的确是这样认为的。对的,那是一流的。 至于基本功,那谈不上是几流的。你说,算几流的。那汉奸狗腿子不 也上过小学吗?你搞清楚了没有啊。你的思想真是一塌湖涂。你唯一清楚的就 是进行诬蔑诽谤。 跟这种人交道可要小心。在反右的时候,这种品质就暴露无遗了。反右时 5 人人都得发言批右派,表示划清限。当时的情境使我想起纪录片里萨达姆开会 的情况,所有的人都在疯狂地喊萨达姆,其实他们都是在想保命,你管你喊得 多响,只要萨达姆说出一个人的名字,那个人就拉出去毙了。谁都说两句,我 都不记得那些人说的是什么话了。可是有一两个人,过去是我最好的朋友,我 还帮过他很大的忙。他们会把你过去跟他们说的心里话加以改造,变成了反革 命言论,这不是出卖,出卖是他把你跟他说的话如实揭出来,但没有编造。这 种人不是,他们是捕风捉影,找出一点东西来编造。你们再回去看看 L 先生的 发话属于那一类。诬蔑诽谤。不管你跟的关系好到什么程度,一旦到了利害关头, 他就露了真面目。记得在大革文化命期间,王阑西的那个张秘书,把王过去的 事揭得一塌糊涂,没有想到大革文化命之后,王官复原职。这下这位张秘书就 着了慌。他还想去当秘书呢。请走!当年他把我的女儿变成关管杀的子女来对 待。后来他怎么死的,我不太清楚,反正是死了。有意思的是,那些过去整我 的人只剩下两个人,其他全都死光了,一个不剩,包括那两个给我编造故事的“好 朋友”,活着的两个中有一个被牛压断了腿,我不明白一个不是农妇的女人家 去惹那牛干什么。另外一个大概是在家闲待着,也只有我还记得他。我没有报仇, 他只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他是奉命整我。可是在大革文化命时期,他的两个 孩子饿得没饭吃,还是我帮了他们一把。大革文化命之后,他从监狱里出来, 还特为来找我。我要的也不是这个。他的儿子跟他有什么关系。我反的是诛连 九族。 这种人的如此下场有一定的道理,他们只会干这种事,没有别的本事。这 种人不可交。 周自齐墓及其他 找到一点资料 偶然看到这个,是不是跟周老师有些渊源,不知道文章所写是否准确,但 是关于周自齐出殡纪录片的部分,的确令人感叹,这些真正珍贵的史料,不知 道官方的“相关部门”有没有。他们只重视那些根据长官意识摆拍的“纪录片” 的“jfj 进 bj”。原帖地址:http://weizhouping.blshe.com/post/203/14569 一、周自齐及其墓地有关情况   北京市门头沟区有许多名胜古迹,仅城子村西九龙山的山坡上,原来就有 两处。一处是龙泉寺;一处是周家坟。 “龙泉寺”(崇化寺)位于城子村西(偏北)二里许的“春化庄”(崇化庄)。 该寺原为潭柘寺的下院。此寺具体建于何年,不详。但好像绝不会晚于元代。 笔者记得,1958年前,这座寺院还有残破不堪的院墙(上有“潭柘寺下院”字样, 字黑色、二尺见方、褚遂良体;横排)、山门、大殿和数间禅房(当时已经作 了生产队的牲口圈),院中有一棵巨大的银杏树和清流湍涑的山泉,寺院后山上, 有两三座残存的小佛塔和经幢,这些小佛塔高约不足两米,形状极像白塔寺的 白塔。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僧人的坟墓了。笔者少年时常来这里玩,总体印象是, 6 这座寺当初的规模,一定不亚于现今的广济寺和白塔寺。笔者已经有近五十年 没来过这里了,现在,怕是连印象中的这点东西也早已荡然无存了。 龙泉寺东南不远处就是“周家坟”。“周家坟”不大,但建筑极为讲究。 尤具民国时期建筑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登上一个 30 多级青石台 阶的宽阔甬道,就是一个平台。平台前面两侧分立着两根巨大华表。华表中间 是一座气派凌霄的青石牌坊。当时,这座牌坊在我们这些孩子眼里,绝不比中 山公园里的“保卫和平牌坊”逊色。石坊上刻有康有为、靳云鹏等名人的联、 句和题额。当时,笔者非常喜爱其中一幅刻联的书法,虽然其中很多字还不认 识,还是照葫芦画瓢地抄了下来了:“控山带河祭灵域,镇燕昭鲁衍华祁”(笔 者注:后来听父亲说,这是徐世昌的手笔)。穿过牌坊就是汉白玉的香案、香 炉、石墩及用铁环相连的石护栏。这些物件上面的浮雕都雕刻的别有韵致。再 往前,是一个方形柏树林带。柏树林带里是园形的墓围墙。墓围墙高约一米五, 磨砖对缝,精致的如玉镯一般。墓围墙里中心处,就是坟墓主体了。墓体直径 约 4 米多,高约 4 米多。墓体下半部,四周镶有汉白玉的雕花石板。墓顶为水 泥封盖。此墓周围松柏苍翠、山花烂漫、流泉汩汩,俊羽啾啾。景色确实很美。 50 年代,放羊、割草、采集的山民常在这坟前的石供桌、石凳上歇脚纳凉;星 期日,孩子们也常在老师的带领下,来这里或到龙泉寺过少先队队日。 当地百姓传说,“周家坟”的墓主人是晚清的一个大官,因被仇家所杀, 所以无头。墓里葬的是一颗金头。后来,才知道,墓主人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 名的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经济学家、实业家周自齐。 周自齐(1871――1923)字子廙,山东单县人,其父周镐秀,曾任广东候 补巡检。由于父亲去世较早,周自齐是随伯父周少棠长大的。周自齐自幼聪慧 好学且刻苦勤勉。20岁入广州同文馆习西语,因成绩出类拔萃,被张之洞看中, 保送其入北京国文馆学习。1896 年,又被送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其间, 侍郎张荫桓把周自齐推荐给中国驻美公使伍廷芳。后,周自齐历任驻美公使馆 书记官、参赞、驻纽约、旧金山领事。曾代理出使美、日、秘鲁等国大臣。他 在海外十余年间,坚持民族气节,做了很多有益于国家、民族的事。1898 年, 还代梁诚起草了收回粤汉铁路主权的奏章;1901——1902 年,在任哈瓦那中国 公使馆代办期间,与古巴政府交涉,制定了中古税则,维护了中国人民的利益; 1903 年,旧金山大地震时,周自齐倡导并带头募捐,赈济危难华侨,被人们广 为颂扬。 1908年周自齐从美国回国,任外务右参,不久,又迁升左参、右丞、左丞等职。 1910 年赴美任中国学部代表,监督中国留美学生。在周自齐监督的这些学生中 就有梅贻琦、金邦正、秉志、张子高;赵元任、竺可桢、钱崇澍、周仁、胡适; 姜立夫、陆懋德等人。同年,周自齐还作为载洵亲王的随员,曾去日本、英国 考察海军。 那时候的人,我们现在人是无法理解的。就像前辈人可能会觉得我们晚辈 人匪夷所思的可怕一样。比如,在维新思想兴起后,有个别华人放弃男人束辫 的传统,而仿效西方人的发式。但一般中国男人对这种“新生事物”仍采取坚 拒不受的态度。那时,在谈到华人在美国之所以受到歧视或被侮辱,归结其主 要原因竟是辫子问题。因此,有媒体和社会舆论就倡议华人都“剪发易服”, 以免被西方人嘲讽。周自齐,是剪辫的坚强支持者。但是,周虽然在美国接受 的是西方教育,可他当的毕竟是清朝的官。为了“民族尊严”,在旧金山大地 7 震之后,在美积极赈灾的清廷大员周自齐仍束发留辫。民国后,他出任山东都 督时,曾通告全民剪辫,结果引起一场大的暴力骚乱。 一群坚持束辫的民众 袭击了响应剪辫的民众,几天之内,这场骚乱就导致数十人死亡。周自齐见状 只好收回剪辫成命。因此,当今的人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调侃:“今天华人都没 有这辫子,反而在华埠的礼品店会出售一些有假辫子的中式帽子。没有了小辫 可供人取笑,那现代种族主义者又拿什么来歧视华人呢?”(美国《星岛日报》, 梁建锋 ) 1911 年袁世凯在北京组阁,周自齐任财政次长。同年 2月至 1912 年 1 月, 周自齐出任清华学堂监督。1912 年,周自齐调任山东都督兼民政长。期间,作 为清廷旧臣,周反对新兴政治势力的活动,曾在单县一带组织团丁 500 名,发 放枪支,还在鲁南韩庄一带设防,抵御革命军北进。1913 年任交通总长、陆军 总长、财政总长、农商总长。同年 8月,任中国银行代理总裁。1915 年 12 月, 周自齐积极支持“洪宪”帝制,任大典筹备处委员。因此,袁世凯称帝阴谋失 败以后,周自齐与杨度、孙毓筠、顾鳌、梁士诒、夏寿田、薛大可、朱启钤等 8 人,于 1916 年被列为 8 大“帝制祸首”。但在政府发布通缉令之前,周幸运 的得到消息,遂亡命日本。1918 年 2 月,冯国璋代理总统时,取消了对周自齐 等人的通缉令,周才结束流亡生活,从日本回国。回国后,他分别担任了熊希 龄内阁的交通总长,及孙宝琦、徐世昌、段祺瑞、靳云鹏等内阁的财政总长、 盐务署督办兼中国银行总裁、制币局督办、总裁等职。1922 年 4 月,代理内阁 总理兼教育总长(期间曾捐赠 1000 银元,赞修《单县志》)。同年 6 月 2 日 至 11 日,还代理了 10 天的大总统职务。这或许是我们近现代史上任期最短的 一任民国总统(代)了。难怪,许多资料把周自齐的这段历史忽略不计。1923 年 10 月 21 日,周自齐病逝,葬于京西门头沟城子村西面的九龙山山坡上。 二、记录周自齐殡葬实况的纪录片及其他   周自齐金头的传说,或许是其墓最终被毁的原因。 大约在 1971 年 5月中旬,在“深挖洞,广积粮”的口号下,由于“人防” 的需要,这座“反动派”的墓被“革命群众”掘开了。那石阶、部分石牌 坊等许多上好的老坑石料,都被砸碎盖了防空洞!”。笔者记得,笔者所在工厂, 同班组的一位老木匠,赵师傅(党员、城子村农民)曾受命参与了这一“重要 政治任务”。但他回来后亲口对笔者说:“作孽啊,人全头全尾儿的,哪有什 么金头。这墓早就被盗过了。我们只捡了盗墓者剩下的几件翠玉饰物交给领导。 你别说,这玩意儿还真是宝,扔在盆里,连水都能变绿呢。可我觉得,最值钱 的还得数那口金丝楠木棺材了,要是‘回回笼’(作者注:加加工、改造改造) 甭管做点儿什么,怎么也得值个万儿八千的(作者注:当时,北京市民每人的 标准月生活费是 7 元)。可领导硬是让我们把这么好的金丝楠(木)破成了一 根根椽子,盖了生产队里的驴棚!”。 至于赵师傅说的那些“扔在盆里,连水都能变绿”的翡翠物件最后都到哪 里去了,至今连鬼都说不清!多年来,笔者有感于斯,一直如鲠在喉。终于在 2000年,借当年天安门金丝楠木流失事件的讨论,写了一篇叫《金丝楠木搭驴棚》 的小文,发表在《北京日报》上。虽然这篇文字浅陋得不能再浅陋,但仍受到 了广大读者的错爱。很快,周自齐的后人通过北京日报社找到了笔者,并热情 8 邀请笔者到他的府上去看一件“宝贝”。顺从主人之命,笔者来到外交学院的 教职员工宿舍楼。在周先生家,笔者看到了记录周自齐从逝世到殡葬全过程的 纪录片。此片长约18分钟左右,英文解说词。片中,从周自齐逝世,到黎元洪、 段祺瑞、靳云鹏等政府要人的亲自祭悼,从暂厝停灵到发丧出殡,等等宏大场 面应有尽有。片中,当时北京的城市面貌、人们的着装打扮、民风民俗都得到 了真实、准确地反映。笔者问主人;“这样规格的葬礼绝不比两年后孙中山的 葬礼逊色。而且除孙中山外,民国的其他任何大总统、总理好像都没有留下这 样的纪录片。周老先生作为当时在任时间不是很长的代总理(总统),怎么能 够拍的如此清晰、气派和及时呢(按当时的摄制技术,在短期内能拍出这样质 量的纪录片,是不可思议的)?”主人对笔者说:“您问得很在行,按当年的 科技条件,先人的这种排场确是已达登峰造极。而这就是很多研究周自齐的学 者所没注意到的。今天,您意识到了这一点。我相信许多人、包括研究中国近 现代史、电影史的很多专家,可能都不知道,我祖上(周自齐)还曾是我国较 早影业公司,孔雀影业公司的创始人呢。先进的技术力量和政治、经济实力的 结合,这就是能拍成这部片子的原因。”主人这样一说,笔者才猛然醒悟到, 只有经济、技术(文化)、政治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才会产生发展的奇迹。 这部片子无论是从历史政治角度,还是从社会文化角度看,此片堪称珍贵。笔 者不知国家档案馆,或国家影视资料库有没有收藏这部片子?笔者无识,但总 感觉这样“国宝”级的资料,国家有关档案馆、博物馆是应该有藏的。 主人介绍:“由于当时科技水平所限,这部片子原始的胶片非常易燃,而 且由于年代太久,影像质量也差了许多。现在您看到的这部片子,是通过我们 在好莱坞工作的家人,用最新科技方法和先进技术,对片子重新做了处理。并 加进了英语的片头、片尾解说词的。” 主人还对笔者说:“您文章里提到的关于“金头”的说法,不完全是老百 姓的传言,应该说还是有一定史实根据的。可能是在 1921 或 1922 年时,周自 齐在上海曾有过一次被刺的险遇。这次被刺,周自齐受了重伤,因此,他休养 了好长一段时间。虽然他的逝世与这次被刺没有什么直接联系,但对他精神的 打击应该说还是不小的。由于年代久远,不知道搞这次行刺的具体是什么人, 出于什么目的干的。但据推断,这肯定是他的政敌所为无疑。” 周自齐自安葬在门头沟后,他的夫人几乎年年由北京城里来这里给他祭灵、 扫墓。那时交通非常不便,来这里一趟要花费很多精力、体力和财力的。但直 到 1966 年的清明,她还来过最后一次。城子村里有见过她的农民说:“每年, 这老太太都来上坟,她身穿一身黑衣,献上鲜花、供品(点心、水果),祭拜 完就走,从不多停留,也不跟人说话,咱也不知她是墓主人的什么人。”据周 家后人说,就在这次扫墓后的 8 月间,老太太让“红卫兵”用军用皮带活活打 死了。自此,城子村的农民就再也没见过这个老太太。 “文革”结束后,国家进入到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时代。门头沟区政 府和文化文物部门非常重视对包括周家坟在内的门头沟所属各处文物的保护工 作。尤其对周家坟作了力所能及的修葺。对墓体进行了大修;重新树立起了部 分石牌坊(笔者注:与原物比,只能说是部分,笔者前面提到的刻有对联的主 要部分就没有了),墓周围挖了排水渠,树立了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标牌,新 铺了到墓地的柏油道路等等。 周自齐的一些后人,是加入了美国国籍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周自 9 齐在美的部分后人,曾回国探亲、祭祖。据他们说,到京后,还受到了当时李 岚清副总理的接见。2000年,周自齐在京的一位后人(笔者的朋友)找到笔者,说, 希望笔者能跟门头沟的有关方面联系一下,看能否由周家出资,把墓再重修一 下。因为,他们在美国的亲眷,凡可能的,都想回来看看祖国,给祖上扫扫墓。 于是,我找到了我的两个好朋友:门头沟区文化文物局(现区文化委员会)局 长张广林先生和副局长、文物专家刘义泉先生。这两人都是精于业务,忠于职 守的学者型文化管理干部,他们的技术业务和政治思想那是没得说的。他们非 常理解周家人的心思,对修墓的事非常重视。义泉还亲自进行了精心的工程设 计和预算。为此义泉付出了许多心血和劳动。后来,由于周家没有统一好修墓 意见,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了。2001 年 6 月的一天,周自齐的这位后人突然打电 话给笔者,说他们在美的许多亲属已经到京,近日要去看看祖上的墓地。请笔 者再跟区文化局联系一下。笔者赶紧又专程去找了广林和义泉。他们还是毫不 犹豫地说:“作为同胞,咱理解人家,人家回来省亲祭祖,这是好事。咱们应 该热烈欢迎。请你转告周家人,他们什么时候来,我们什么时候像接待亲戚一 样地接待他们。”他俩的话朴质无华,非常实在。笔者相信这两位朋友,因为 笔者曾多次亲眼见过他们热情接待谭鑫培后人的场面(谭鑫培墓也在门头沟。) 那天,周家是租用了中青旅的一辆大型客车来墓地的,当时,他们共来了三、 四十人,其中大多数是金发碧眼的“美国人”。年纪最大的已经有80多岁了(听 说还曾是美国国会议员),义泉率区文化局的另几个朋友一起接待了他们。在 周自齐墓前,义泉代表门头沟人向客人们表示了热诚的欢迎,并向他们着重讲 解了我们的文物保护政策、法规和区政府对周自齐墓已有的保护措施和将来的 规划。还介绍了有关丧葬风俗和民国时期的有关历史等等。周家一位英汉双语 俱精的先生,把义泉的话一句一句翻译给他那些听不懂汉语的同胞听,笔者亲 眼见到这数十人欣喜的表情和听到他们不时发出的阵阵惊叹声和掌声。 临别,这些客人针对当时有农民家的羊在墓地放牧,及墓顶有裂纹的一些 现象,提出了对墓地保护措施的一些问题。义泉针对这些问题,给予了耐心、 细致的解答。听完义泉的解释,客人们都怀着满足、满意的心情离开了这里。 临行前,他们说,他们明天就去长江三峡。去看看自然界的这一壮美奇观和人 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笔者相信,等他们下次再来扫墓时,周家坟一 定会用新的容颜接受这些海外子孙的祭拜的。 注: 1. 由于有关笔记遗失,有关数字、时间等全凭记忆,若有出入,请知情 的有关先生批评指正。 2. 参考了《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中国广播出版社)、《旧金山地 震百年杂谈:活历史》(中国侨网)、《逝者如斯 23:周自齐》(南海盲公谭 的 BLOG)。 3. 笔者愚钝,只会凑合敲几个字,不会发照片。若想看周家坟的照片, 清点击 google 或百度。 小王 发表于  2006-08-31 19:23:09 IP:221.196.81.* 魏先生,您好! 我是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研究生。我曾经在查阅一些其他资料时 试图搜集些关于周自齐的。但一直没什么收获。看到您的文章,我觉得非常翔实。 10 不知道您有没有进一步做一些周自齐研究的意愿。希望能和您联系一下。我的 电话 02223763202. 信箱:shwzh2004@126.com 希望得到您的 其他联系方式。 王志辉(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300387) 魏洲平 发表于  2006-09-01 00:04:32 IP:221.219.95.* 王先生,您好,能认识您我非常高兴。如我的博克简介,我的主要精力是 研究我的老师的。因此,而旁及到民国时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当然, 如果有条件,我很乐意再写点周自齐的文字。我现在退休在家,比较封闭。很 惭愧,我不会用手机,电脑也仅能敲字而已。邮箱不常用,早被注销了。我们 只好打电话联系了。 周家豪 发表于  2006-10-15 15:51:09 IP:60.209.113.* 魏先生您好 周自齐是我的太爷啊。我好高兴能在这里见到您。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请 打电话:0532-89660288 家豪先生:看了您的留言别提有多亲切了。原先我都是与周义岐、周灿岐 二先生联系的。今天又跟您取得了联系,真是太高兴了。代我问候全家安好。 周传让 发表于  2006-10-25 22:15:57 IP:222.133.120.* 魏先生,您好! 我是周自齐的孙辈,在山东菏泽市委党校工作。现在我正续修《周氏族谱》, 很想通过您和周义岐、周灿岐以及上文提到的外交学院的周先生取得联系,敬 请帮忙。谢谢! 我的电话:0530-5062321 5928258 信箱:zhouchuanrang@163.com 侯先生 发表于  2006-12-28 16:08:09 IP:222.135.206.* 魏先生你好 , 我是周自齐山东老家 [ 原单县周郑庄村 ] 现在属成武县孙寺 镇郑庄村 , 临村侯楼村人 , 不知道你知道否 , 现在他的老家还有一个小儿子 , 当地人都叫周玉官 , 也许是小名 , 据村里老人讲是周自齐先生的小夫人所生 , 这个夫人 2003 年才去世 . 还会写毛笔字 , 看书 , 现在你剩下周玉官一个人 , 神经有些不正常 , 孤苦一人没有结婚 , 都 70 多岁了 , 你如果能和他的亲人联 系上和我们孙寺镇政府办公室联系 .电话是 0530--8673018 周传让 发表于  2007-01-20 19:01:53 IP:218.81.144.* 魏先生,你好! 我就是成武县孙寺镇郑庄村人,和周玉琯同村。周玉琯 实名传琯,玉琯是乳名,为周福岐的小老婆所生,论辈分玉琯应该叫周自齐爷爷。 因此,上面的帖子所提供的信息是错误的。  周老师回复 1946 年我到北平,就住在我大爷周自齐家东总布胡同弘同观,后门是贤 孝牌。我们总是从后门出入,我的七叔,三伯母都住在那里。当时我准备考大 11 学,我的大表叔是燕京大学英国文学系毕业的,我也相考燕大英国文学系,于 是我想让他介绍我一些燕大的英文读物。他那时好像还在重庆,记不清了,总 之他告诉我他的书都存在西厢房,于是我跟三奶奶要了钥匙到西厢房里去打书。 在西厢房里我无意看到一张纸,拾起来一看是黎元洪委任周自齐为代总统的委 任状。我可不敢乱动我奶奶的东西,于是仍然把它摆回到地板上。六十年后, 我在旧金山见到我三姑,就是周自齐的第三个女儿。吃饭的时候我问她,大爷 爷当过代总统吗?她说当过。我问她当了多久。她说,当时学生闹风潮,黎元 洪避难逃离了北平,三天之后,事情平息了,他又回来了。所以你大爷爷只当 了三天的代理总统。 大波妹找到的资料非常宝贵,可是有些地方发好像是有意回避一些历史事 实。我认为没有必要。我很讨厌那种弄虚作假的行为。要么是打成反革命,要 么是捧上了天。这种恶习非常要不得。周自齐所在的那个政府是北洋政府。孙 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就没有成功,被那批清朝的宦官压了权。袁世凯就是清朝 的官。我大爷爷也是。我父亲曾认为他的大叔不是一个好官,所以我们小时候, 家里从来不提这个大爷爷。我是在高中以后断断续续听说的。袁世凯搞复辟, 我大爷爷当时号称是袁世凯的四大金刚之一。那是很丢人的事。我不认为现在 要为他说什么好话。北洋政府就是跟孙中山唱对台戏的。北阀伐的就是北洋政 府。 民国总理周自齐 周自齐 (1871 年一 1923 年 ),字子虞,山东单县人,一生活跃于晚清民 国政坛。在晚清时期出使海外,创办清华学堂 ( 清华大学前身 )。民国初历任 山东都督、中国银行总裁、交通总长、陆军总长、财政总长、农商总长、盐务 署督办等要职。1922 年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教育总长,代行过民国大总统职 务 11 天。作为一个受过西方教育的旧官僚,他有爱国的一面,维护国家利益, 发展农工商金融业,做过大量对民生有益的事情;同时他又拥护袁世凯复辟帝 制。在当时军阀混战武夫当国的特殊年代,正是这种动荡的社会,铸就了他矛 盾而又复杂的传奇人生,留给后人许多人生第一。    创办清华第一人    清华大学,我国名校,即将迎来百年华诞,周自齐是其首创者。1908 年, 周自齐从美国留学回国,任职外务部。同年美国政府决定退还庚子赔款中的部 分款项,用于办学校和送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清政府在 1909 年 6 月成立了 游美学务处,周自齐出任总办;他又主持筹建游美肄业馆(后改名为清华学堂), 聘请教员,招收学生 460 人,在这里按美国标准对学生进行短期训练,然后择 优送去美国留学。清华学堂于 1911 年 4 月 29 日正式开学,周自齐是学堂的监 督 ( 校长 )。从选定校址、购地、建校,到聘任教员,周自齐费尽心血。清华 学堂于辛亥革命后改为清华学校,1928 年正式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周自齐可 12 说是清华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对以后清华大学的赫赫盛名有开创之功。周自齐 在任游美学务处总办和清华学堂监督期间,亲自主持选拔工作。他选拔留美学 生的原则是“宁缺勿滥”,学生的中文要通达,身体要强壮,品行要纯正,家 世要清白,还不能有破相。经过考试和精心挑选,前后共选派三批、180 名留 美学生。这些留美学生中很多人以后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如梅贻琦、赵元任、 竺可桢、胡适等。    “二十一条”密约最先曝光者    “二十一条”密约是一战结束后日本欲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更 是引发伟大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导火索。1915 年 1 月,日本驻华公使日 置益奉命向袁世凯政府提出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密约。袁为赢得日本对他 称帝的支持,竟冒天下之大不韪,命外交总长陆征祥、次长曹汝霖与日置益秘 密谈判,准备予以承认。为使谈判不被世人察觉,日置益曾恶狠狠地警告袁世 凯说:“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得泄漏给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和英国。否则, 日本将被迫出面干涉,即使你大总统也难免于牢狱之灾 !” 英国《泰晤士报》在华记者端纳得知日本向中国提出无耻的“二十一条” 后,决心查个水落石出,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他与许多同情中国的外国人一样, 认为在日本的侵略要求面前,中国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把这件事公开, 以激起全世界的巨大反响,迫使日本人缩手。 端纳与北洋政府的高层人士有密切的关系,其中与财政总长周自齐尤为莫 逆。他来到周府,对周自齐说:“我写出我认为日本可能提出的所有要求。你 用铅笔划掉错的,保留对的;如有漏掉之处,也请你暗示一下。我再拿这张纸 到其他政府官员那里去,同样搞它一遍。我迟早会得到‘二十一条’的正确文本, 而人们却永远不知道我的消息是从哪里弄来的。”周自齐不由得哈哈大笑,叹道: “高明!”他们坐在周府花园的荷花池畔,像是推敲学术问题似的,开始工作。 端纳开始猜写。满洲、山东 ? 聘请顾问 ? 改组军队和警察 ? 兵工厂 ? 铁路 ? 然 后加上一些主语、定语或动词,就变成了一句句比较完整的条款,凑满二十一 条为止。周自齐手捏铅笔,这里画画,那里点点,看看八九不离十,掷笔而去。 随后,端纳拿着这张不成熟的条款,挨个找了一些知情者。“这就是二十一条?” 端纳疑信参半。但他相信,这份猜写的文本八九不离十。一旦披露,同样会引 起中外舆论的极大轰动。他立即向英国《泰晤士报》和美国《纽约时报》发去 电讯,披露了这则内幕消息。同时,他又往访美国公使芮恩施,请其将“二十一 条”密约的内容转告美国务院,期望美政府对日本有所行动。此后,端纳怀着 一种大功告成的喜悦,等待着两报会以大字醒目地刊出他的报道,轰动世界…… 从伦敦传来了回音。《泰晤士报》主编致端纳电报:“请告消息来源,我 才发表你的报道。日本驻英使馆已予以否认。”端纳如遭当头一棒。他费尽心 机搞来的重大内幕消息,竟被人弃如敝屣。正在端纳彷徨无策之际,端纳想到 了澳洲同乡、袁世凯政治顾问莫里循。 莫里循早年也担任过外国报纸的驻京记者。后被袁世凯聘为政治顾问,是 个著名的“中国通”。他广泛参与了北京政府的核心机密,对袁世凯与日本政 府的政治交易感到不安,多次劝袁慎重,惟收效甚微。他的确拥有一份“二十一 条”密约的副本,深锁于保险箱中。 13 端纳与莫里循,当年同为澳洲名记者,一南一北,饮誉中华。他们相互之间, 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后莫氏脱离报界,但对端纳的一举一动,仍十分关注。 当端纳前来拜访莫里循时,莫氏已经心领神会。一番寒暄之后,他站了起 来,一双手按在办公桌的一堆文件上,另有深意地望着端纳:“对不起,我到 书房去一下就来。”端纳颇为紧张,不知这项“”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 他估计,莫里循去书房,是金蝉脱壳之计。他的一双手按在办公桌的文件上, 是否就是一种明显的暗示 ? 等莫里循推开内室的门,走了进去,端纳快捷地从 沙发上站起来,一边在身上搜摸雪茄,一边挪到了办公桌旁。他的一双眼睛紧 紧盯住那堆文件,恨不得伸出手,统统把它抓进自己的皮包里。第一份,不是, 第二份,也不是。身后的门吱呀一声打开。端纳马上回来,原来是一位身穿白 色长袍的中国仆役,端着茶壶和茶杯进来。“就放在这里吧。”端纳指着茶几说。 仆役冲好茶,仍肃立在屋内。端纳从兜里掏出一点小费,塞进仆役的手掌,又 说:“去给我拿一盒火柴来。哦,附近还有卖雪茄的吗?”仆役退了出去。这次, 端纳不再犹豫,也不再细看,索性从桌子上抽了好几份文件,塞进皮包里。稍 顷,莫里循又走了进来。“对不起,老兄,让你久等了。”莫里循搓着手说。“没 关系,乔治。无论如何我该走了。” 回到下榻的东方饭店,端纳关好门,外挂“有事,请勿打扰”的小牌子, 开始检视“偷”来的文件。当他翻检到第三份时,不由得眼睛放光,这不是他 日思夜想的“二十一条”正式抄本吗 ? 同他原来猜写的文本相比较,内容出入 并不大,主要是他对日本人的苛刻条件有所低估。他说:“日本人的恶毒程度, 是每一个真正的人难以想象的 !”端纳立即把“二十一条”文本提交给英、美 两国公使,并得到他们的确认。美国《纽约时报》首先刊出了来自北京未署名 的关于“二十一条”的头条新闻。    任职最短的总统与主持译制第一部影片等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后,周自齐被通缉逃亡国外。逃亡回国后,受到北洋 政府的继续重用。1920 年曾任职靳云鹏内阁财政总长,1921 年 12 月 6 日,作 为出席华盛顿会议代表高等顾问周自齐电请辞职,维护了国家主权。1922 年 4 月 8日,被徐世昌任命为署理内阁总理兼教育总长。同年6月 2日至 6月 11日, 徐世昌被逼下台后,周自齐带领内阁阁员摄行大总统职,这是我国历史上任职 时间最短的总统,但在当时却避免了中国的“无政府状态”。黎元洪复职后, 周当了财政整理委员会的挂名职务。此时,他对政治已心灰意冷,遂退出政界, 去美国游历。其间他考察了美国的电影工业,筹办孔雀电影制片公司。他邀请 中国第一部电影年鉴的主编程树仁担任译制工作,译制了第一部影片《莲花女》, 这是外国影片配上中文字幕的开端,对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历史开 创意义。 此外,1918 年 2 月,他还参与创办了天津扶轮公学;1918 年 12 月周自齐 为南开大学创办认筹 40 万元公债票;1920 年 7 月,改组北洋保商银行,任董 事长;同年,创办中国经济讨论处,实为中国近代政府经济调查之滥觞;1921年, 投资枣庄矿区中兴矿局;周自齐对家乡《单县志》的编修极为关心,并于 1922 年 4 月捐赠大洋一千元,亲任督修,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前最完备的善本;周自 齐十分喜爱李簧的诗,亲自校点李簧《梅楼诗存》,并编印作跋。 14 我国植树节的最早呈准者    3 月 12 日,是中国现在的植树节。而中国最早设立植树节,是由周自齐 呈准大总统设置的。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 辛亥革命后,民国四年 (1915 年 ),在孙中山的倡议下,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 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 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7 月 21 日批准后,通令全 国如期遵照办理。 民国十七年(1928年 )北伐完成后,4月 7日由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嗣 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十八年 (1929 年 )2 月 9 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 条。而 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民国 十九年(1930年 )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 9日至 15日一周间为“造 林运动宣传周”,于 12 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北方地区以 3 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 3月 12 日举行外, 造林宣传运动周延至清明节行之。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 宣传周大纲》7条,以便全国照办。    周自齐墓地及我国最早的记录遗体告别镜头    1923 年 10 月 21 日,周自齐病逝,葬于京西门头沟城子村西面的九龙山 山坡上。 北京市门头沟区有许多名胜古迹,仅城子村西九龙山的山坡上,原来就有 两处。一处是龙泉寺;一处是周家坟。 “周家坟”不大,但建筑极为讲究。尤具民国时期建筑特色,具有很高的 历史文物价值。 当地百姓最初并不知道这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教育 家、经济学家、实业家周自齐的墓地,只知道墓主人是晚清的一个大官,因被 仇家所杀,所以无头。墓地多次被盗,传说墓里葬的是一颗金头。周自齐金头 的传说,或许是其墓被盗的原因。 2000 年,借天安门金丝楠木流失事件的讨论,一篇叫作《金丝楠木搭驴 棚》的小文,发表在《北京日报》上。虽然这篇文字浅陋得不能再浅陋,但仍 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错爱。周自齐的家人通过北京日报社找到了笔者,并热情邀 请笔者到他们的府上去看一件“宝贝”。在他们的府上,记者看到了记录周自 齐从逝世到殡葬全过程的纪录片,这是我国最早记录殡葬全过程的纪录片。此 片长约 18 分钟左右,英文解说词。片中,从周自齐逝世,到黎元洪、段祺瑞、 靳云鹏等政府要人的亲自祭悼,从暂厝停灵到发丧出殡等等宏大场面应有尽有。 片中,当时北京的城市面貌、人们的着装打扮、民风民俗都得到了真实、准确 地反映。这样规格的葬礼绝不比两年后孙中山的葬礼逊色。而且除孙中山外, 民国的其他任何大总统、总理好像都没有留下这样的纪录片。周自齐作为当时 在任时间最短的代总统,怎么能够拍的如此清晰、气派和及时 ? 按当时的摄制 15 技术,在短期内能拍出这样质量的纪录片,是不可思议的。由于当时科技水平 所限,这部片子原始的胶片非常易燃,而且由于年代太久,影像质量也差了许多。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部片子,是通过周自齐在好莱坞工作的家人,用最新科技方 法和先进技术,对片子重新做了处理,并加进了英语的片头、片尾解说词的。 “文革”结束后,门头沟区政府和文化文物部门非常重视对包括周家坟在 内的门头沟所属各处文物的保护工作。尤其对周家坟作了力所能及的修葺。对 墓体进行了大修;重新树立起了部分石牌坊,墓周围挖了排水渠,树立了区级 文物保护单位的标牌,新铺了到墓地的柏油道路等等。    按:周自齐是周老师的大爷。难怪周老师有贵族人格。面对成千上万的影 视破落户和暴发户,周老师总能在谈笑间令其烟灭。 周老师回复 我大爷爷葬礼的纪录片是孔雀公司拍的。据所知,一直藏在我三姑(大爷 爷的三女儿)手里,大概在七八十年代,我三姑把这部片子拿出来给我二弟, 让他处理。由于那片子是硝酸片基的,没有一家洗印公司敢接,都把它当成是 炸弹。最后他终于找到一家公司愿意做的,于是就改成了不燃片基的了。我们 现在的录像都是从不燃片基的那个版本上转下来的。 至于代总统的事,我倒是亲眼看见那个委任状的人之一。那是在1946夏天, 我为了要找我大表叔在燕京大学时用的英国文学的教课书,到弘通观(好像是 15 号,记不太清了,因为我们一般都走贤孝牌的后门)二楼的西厢房(做仓库 用,因为据说那间房间经常闹鬼,我倒是听见过两次脚步声,却不见人,不是 我一人听见的,我没把那当作鬼)里去过。在找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地上有一 张卷曲的纸。我捡起来一看,是黎元鸿签字的代总统的委任状。我对此没有兴趣, 我原封不动地摆回在地板上,那是我奶奶的东西,我可不敢碰。八十年代在旧 金山见到我三姑,我问起她,大爷爷是否当过代总统,她说啊,当过。我问多久, 她说三天(不过我三姑是1922年生的,那时她还不懂事呢,她比我姐大一岁左右, 我姐是属猪的,我姐出生的时候,大爷爷还没有去世。那时她还不懂事呢)。 我说我看过委任状。她问我拿出来没有。我说没有,我哪里敢随便拿奶奶的东西。 三姑说,你如果拿出来,现在可值钱了。 说说大家族的事给年轻人听听也算一件事。我这里讲的可是事实,不是编 的电视剧。我大爷爷只有三个女儿,没有儿子,这在过去是无后为大。香火没 有人继承了。于是他就把他的侄儿当成自己的儿子,可是他的侄儿里,我三伯 父最早结婚,生了一个女儿,然后是我父亲结婚,生了一个女儿。那时我大爷 爷已经卧床不起了,我只记得我母亲告诉我,我父亲去报喜,我大爷爷只问了 一句,是男是女。我父亲回答说,女的。我是长孙,但是我是 1925 年出生的。 我母亲总说,如果你先你姐姐出生,那你是长孙,大爷爷给的遗产就会很多。 这成了我们家的一个玩笑话。只有我二姑妈当真把我当长孙看行。可是我也是 只有三个女儿。四清时,到了农村,日子长了,他们也都知道我家的情况,我 就得了个老绝户的称号。 至于修墓,我也说一段事实。我奶奶是被红卫兵砍了头的。难道那个墓会 受到重视?连我们周家人都没有去重视它。我不知是什么道理,我们是在七十 年代才从周自安,我的小爷爷那里得知大爷爷是葬在门头沟。我们老家是山东 16 单县,为什么不葬到老家去。后来我弟弟从美国回来,要去门头沟看那坟。我 一想我有一个学生是门头沟的。我就跟她打听,她说有那么一个墓,就在她们 家后面,她小的时候经常到那里去玩,去跳舞。于是就请她带路到了坟地。拍 了几张照片,也就算完了。后来我弟弟又去了一次,这次是他带了一个美国旅 游团来中国,他想抽一天空去门头沟,那些老美说,你去了我们干什么,干脆 一块去。于是浩浩荡荡一队外国人来到我们的祖坟。这下惊动了当地政府。他 们说,连洋亲戚都来上坟了,我们得好好地修整一下。托洋鬼子的福,我家祖 坟才被修饰了一番。这与我们周家就毫无关系了。我认为没有那个必要,纯属 多余。人死了就是死了。有些事说说好玩。 据说他任交通部长的时候,还雇佣过胡佛(后来曾任一届美国总统)当顾问。 另外,他在美国念完大学后,曾在中国公使馆任职,好像是参赞。据我父亲说, 旧金山大地震,他还到旧金山去为华侨赈灾。我知道的就是这么多。袁世凯复 辟有他一份,二十一条件也有他参与。所以他在我们家里是一个坏蛋的形象。 我父亲从来不提他,我是高中以后才知道一些。还遇到老家来的爷爷们老我们 家谱,我们是一无所知。连大爷爷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另附其它帖子里的往事回忆 还有一件事我没有说过,就是那世界上最大的远洋客轮 quees mary 第一 次环绕地球一周过香港时我在香港,从我们学校所在的山上看那客轮从右边的 海口由几只小拖轮拖进来,她把九龙城和尖沙嘴的客轮码头都掉了。好大啊。 她只是一个船头靠上了码头。参观还得花钱,欠只好贵,是多少港币我忘了。 我在海员工会工作时我做过一个统计,我见过六十多个国家的海员。我见 过省港大罢工时的中国海员,他们给我看他们当时的工会证。我见过德国法西 斯潜艇艇长,德国投降时他出海了。我也见过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他给 我看他手臂上的号码。一个白俄的哥萨克骑兵军官教我马术。被日本炸沉原威 尔斯亲王号我没有见过,但是我见过她的姊妹舰 duke of york. ontologyh 给我出的题目我可以完成,也早就想这么做,当时我只想把话 留下来给我的孩子和孙女孙子。估计他们也未必想听。我可是想听我父亲的故 事,因为其中必定会涉及历史。比如说,七十二烈士起义时他在广州,他说第 二天他上街还看到尸体。我想还是别自做多情,所以一直没有做这件事。 淡忘了。我奶奶是红卫兵用刀从后面砍断后颈自杀死的,我的小爷爷,哈 工大的教授是从楼上跳楼死的,奇怪的是,自杀有从后面砍后颈的,跳居然可 以落在大楼墙根。物理学的抛物线都被革掉了。好一个文化大革命。我的母校 的老校长是用铁条反绑着自己跳海自杀的。他可是跟任何人无恩无怨。他还是 江青的玩命恩人,是赵把江从她当童养媳的家里救出来的。 可以查查从1921年起,所有的红色根据地的领导人是怎么死的。很有意思, 很说明问题。 在 allen 的新一军阵亡将士公墓的贴子里有这样一段: 吕德润问孙立人“是否有需要捎带的国内物件?”孙立人沉思片刻说:“如 果你方便时看昆明街头有没有卖冥钞的,如碰上就请你代我买一些回来。”孙 立人接着说:“并不是我迷信,只是我实在不知道还能用什么别的办法去祭奠 那些为国牺牲的将士们” 17 一个真正的将军永远会记得在他指挥的战斗中战死去战士。也就是这一点, 让我们这些曾经当过他的下属的普通一兵至今在怀念他。他不是把士兵当作可 以报销的数字。他不宣扬死魂灵。他不是戈果理笔下的那个《死魂灵》中的专 门收买死魂灵的乞乞
/
本文档为【电影自修课-006-周传基弟子会会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