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陈寅恪与赫尔德_以了解之同情为中心

2012-11-19 13页 pdf 660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5986

暂无简介

举报
陈寅恪与赫尔德_以了解之同情为中心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 4 期 第 21 卷 J OU RNAL OF TSIN GHUA UN IV ERSIT Y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No . 4  2006 Vol. 21 清华国学院与现代学术 陈寅恪与赫尔德 ———以了解之同情为中心 陈怀宇 (西来大学 ,  美国) ① 比如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原刊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1934 年 8 月商务印书馆 ,收入《金明馆 丛稿二编》,北京 :三联书店 ,200...
陈寅恪与赫尔德_以了解之同情为中心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 4 期 第 21 卷 J OU RNAL OF TSIN GHUA UN IV ERSIT Y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No . 4  2006 Vol. 21 清华国学院与现代学术 陈寅恪与赫尔德 ———以了解之同情为中心 陈怀宇 (西来大学 ,  美国) ① 比如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原刊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1934 年 8 月商务印馆 ,收入《金明馆 丛稿二编》,北京 :三联书店 ,2001 年 ,第 285 页)中提到“以新瓶而装旧酒”一语 ,指用新的形式来讨论旧的内容。其实 这句短语出自在西方人尽皆知的《圣经》中所谓“旧瓶装新酒”一语 : Matthew 9 :17 ,“Neither do men put new wine into old bottles : else the bottles break , and the wine runneth out , and the bottles perish : but they put new wine into new bottles , and both are preserved”;Mark 2 : 22 ,“And no man putteth new wine into old bottles : else the new wine doth burst the bottles , and the wine is spilled , and the bottles will be marred : but new wine must be put into new bottles. ” 另一个例子是傅斯年的“上穷碧落下黄泉 ,动手动脚找东西”之说 ,根据黄进兴推测 ,可能直接来自英国史学家 G. M. Trevelyn 的用语 ,参见黄进兴 :《“文本”与“真实”的概念 ———试论德希达对传统史学的冲击》,《开放时代》2003 年第 2 期 ,第 96 页。当然 ,陈寅恪对于西学概念并不是从来不加以提示 ,在讨论中国语文学上对对子的问题时 ,提到正反合三 阶段学说 ,他就提示是黑格尔的哲学。参见陈寅恪 :《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金明馆丛稿二编》,第 255 页。 收稿日期 : 2006 - 01 - 08 作者简介 : 陈怀宇 , 美国西来大学助理教授。   摘  要 : 陈寅恪著作中使用的“了解之同情”一语的源流来自德国启蒙时代的重要思想家赫尔德 ,此语特指 对古代历史、思想、艺术进行一种深入其境的理解和思考并寄予一种同情。陈寅恪使用此词来自其游学欧美的 学术阅历 ,或是翻看西方哲学书籍、史籍 ,或是借助吴宓的帮助 ,或是间接来自师友白璧德 ,以一专门学术用语从 德语语境进入汉语语境 ,作为历史背景看 20 世纪初期中国学者对西学的借鉴与运用。其次 ,陈寅恪在中国中古 史研究中颇为著名的以文化而非血缘论种族认同的种族文化观和赫尔德在种族文化问题上有共同之处 ,可能受 到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启发。 关键词 : 陈寅恪 ;  赫尔德 ;  了解之同情 ;  文化民族主义 中图分类号 : K825. 8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 0062 (2006) 04 - 0020 - 13 缘  起 陈寅恪是 20 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人文学者之 一 ,他一生游学日本、欧美 ,以学术渊源而言 ,既继 承了中国传统的四部之学 ,又深受欧美近代学术的 影响。他于经史子集无所不通 ,而成就集中在史 学 ,其史学中掺和了西方近代学术的许多因素。陈 氏虽然极少在他的学术文章中提及西方近现代学 术名家和名作 ,但在其著述中西方学术的因素往往 通过专门词汇有所彰显 ,正是这些因素使陈氏史学 超越了中国旧史学的藩篱 ,别创一新局面。陈氏所 使用的许多近代西方学术词汇或用语常常不点明 出处 ,①但颇为当代治史者采用 ,其中之一便是“了 解之同情”,有时亦被其他学者引作“同情之了解”, 其实不确。当世学者使用这一用语时 ,多指此为陈 寅恪语 ,遂致中西近代学术关系史上一桩大事淹没 无闻。其实此语于史学上的使用和发挥来自德国 近代学者赫尔德 (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 ,在 中文学术界 ,有时亦译作赫德或赫德尔 ,本文采用 赫尔德一名。要之 ,当代学人中颇有能言及陈寅恪 所用古典与今典者 , ①然陈氏所用西典亦较注意。 本文可作为研究陈氏所用西典之一例。 赫尔德 1744 年 8 月 25 日生于东普鲁士莫侬 恩 (Mohrungen) ,即现在波兰的莫拉格 (Morag) 。 他于 1762 年进入柯尼斯堡大学学习医学 ,后来在 同学影响下转向神学 ,并学习了哲学和文学。在 柯大 ,他特别受益于哲学家康德。之后 ,他与哈曼 (Johann Georg Hamann ,1730 —1788) 结为好友 , 赫尔德不仅得益于哈曼父亲的高超医术得以医好 病目 ,也得益于哈曼而丰富了自己在英国哲学方面 的知识。从 1764 —1769 年 ,赫尔德在里加 ( Riga) 一所学校教书。1769 年开始游历法国 ,他的《1769 年游记》( J ournal meiner Reise im J ahr 1769)在他 死后的 1846 年才出版。在游历的终点斯特拉斯 堡 ,他遇到歌德 ,两人很快订交。1771 年起赫尔德 在贝克堡 (Bückeburg)担任监察。1776 年以后歌德 把他引入魏玛宫廷 ,使他有机会担任魏玛宫廷牧师 和掌管教育和宗教事务的总监察。② 1771 年他以 《论语言的起源》( Βber den Ursprung der S prache) 一文获得普鲁士科学院的奖励 ,这篇文章取材广 泛 ,甚至使用了法国学者在 1691 年出版的研究暹 罗的材料以及 1726 年出版的耶稣会士的材料 ,可 见赫尔德涉猎之广。赫尔德于 1803 年 12 月 18 日 逝世于魏玛。③ 赫尔德被认为是德国近代狂飙 (Sturm und Drang) 文学运动以及历史哲学的先 驱 ,在近代德国历史、哲学、文学、人类学、艺术史、 美学等领域都对后世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④ 在德国以外的地区 ,无论是西方学界还是中国 学界 ,对赫尔德的研究最近 20 年才有较大的发展 , 这可能是因为当代学术界过于重视与赫尔德同时 代的更有影响的巨人歌德与康德 ,从而忽视了赫尔 德。在美国学界 ,1985 年才成立国际赫尔德学会 , 该学会除了出版年报 ( Yearbook)之外 ,还举办两年 一届的学术讨论会 ,出版会议集刊。但是 ,在英文 学界 ,让赫尔德最广为人知的研究应该是旅居英国 的犹太思想史家柏林 ( Isaiah Berlin ,中文学界有时 译作伯林)的贡献 ,柏林在一系列研究欧洲启蒙运 动和反启蒙思潮的著作中深入挖掘并重新揭示了 赫尔德的文化多元主义思想。⑤ 在中国台湾地区 , 虽然有些研究赫尔德的散篇论文 ,但成规模的研究 始自近年。台湾哲学学会与台北医学大学医学人 文研究所 ,在 2003 年 12 月举办了赫尔德逝世 200 周年纪念研讨会 ,共发表论文 18 篇 ,但大多数与会 学者来自德文系。台湾《当代》杂志在 2004 年 3 月 12陈怀宇 : 陈寅恪与赫尔德 ① ② ③ ④ ⑤ 参见余英时 :《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台北 :东大图书公司 ,1998 年。 有关当时魏玛的历史文化 ,参见 Walter H. Bruford. Culture and Society in Classical Weimar , 1775 —1806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62) 。 赫尔德的传记较多 ,但最重要的著作是 Rudolf Haym , Herder nach seinem Leben und seinen Werken dargestellt 2 vols. (Ber2 lin : R. Gaertner , 1880 —1885) ; 最重要的英文著作是 Robert T. Clark J r. , Herder : His L i f e and Thought , Berkeley : Uni2 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55 ;笔者这里提供的赫尔德简短生平介绍主要参考了克拉克的这本著作。赫尔德的主要著述 包括 : Fragmente über die neuere deutsche L iteratur , 1767 ; Kritische W¾l der , 1769 ; J ournal meiner Reise im J ahr 1769 ,1769 ;Βber den Urs prung der S prache , 1772 ; A uch eine Philosophie der Geschichte z ur B il dung der Menschheit , ein Beyt rag z u vielen Beyt r¾gen des J ahrhunderts , 1774 ; I deen z ur Philosophie der Geschichte der Menschheit , 1784 —1791 ;这些著作都收 入 Bernhard Suphan , Carl Redlich , Reinhold Steig 等人编辑的 S ¾mmtliche Werke (Berlin : Weidmannsche Buchhandlung , 1877 —1913) , 这部 33 卷的集子成为最标准最被广为引用的赫尔德文集。 有关赫尔德与现代人类学的关系 ,参见 Murray J . Leaf . M an , M ind , and Science : A History of A nthropolog y ,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1967 , pp . 80 82 ; Alan Barnard. History and Theory in A nthropology , Cam2 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0 , p . 48 ; Benjamin W. Redekop . Enli ghtenment and Comm unity : L essing , A bbt , Herder and the Quest f or a German Public , Montreal : Mc Gill2Queens University Press , 2000 , pp . 46 64 , pp . 171 230 ; John H. Zammito . Kant , Herder , and the B i rth of A nthropology ,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2002 , pp . 137 177 , pp . 309 345。 著作中有些思想的表述是含混的 ,前后不一 ,不够清晰。参见 Isaiah Berlin ,“Herder and the Enlightenment ,”in Three Crit2 ics of the Enli ghtenment , ed. Henry Hardy , 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2000 , p. 236。 刊出了《德国狂飙文学的点火者赫德专辑》(199 期 3 月号) 。在中国大陆 ,有关赫尔德的研究极少 ,除 了苏联学者古留加的《赫尔德传》(上海人民出版 社 ,1985 年) 、德国学者卡岑巴赫的《赫尔德传》(商 务印书馆 ,1993 年)之外 ,直到 1999 年才出版了赫 尔德的名著《论语言的起源》的汉译本 (商务印书 馆) 。因此可以说赫尔德的研究方兴未艾 ,本文也 算是研究赫尔德的一个侧面 ,即赫尔德的历史、社 会哲学思想在中国的影响。 本文以发掘“了解之同情”一语的德国学术来 源为例看近代西方学术与思想传统的东渐。对专 门术语的来源研究在德文中被称作是 Quellen2 forschung ,也是近代学术一种重要方法。本文将 主要利用陈氏著作和他的师友白璧德、吴宓等人 的学术著作或日记作为背景资料 ,挖掘陈寅恪和 赫尔德之间对于历史文化认识与了解的联系 ,并 将陈氏的种族文化观和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思 想进行比较 ,结合现代西方学者特别是当代重要 的思想史家柏林对于赫尔德思想的阐发 ,试图发 现二者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反映了陈氏的史学 思想部分地继承自德国思想家赫尔德。 一、了解之同情 本文将首先检出陈寅恪在著述中提到了解之 同情一语 ,探讨其意义及其反映的陈氏史学思想 , 然后将陈氏史学思想与赫尔德之思想进行比较 , 揭示其类似之用语与说法 ,最后挖掘陈寅恪传承 此种思想的时间、路径与学术史背景。 陈氏使用的“了解之同情”一语 ,来自德文 Einfühlung ,即是英文 feeling into 或者 feeling oneÄs way in。这一德文术语在中文学界常常以 “移情”或“神入”的翻译形式出现在心理学和艺术 批评理论作品中 ,有时有关历史主义的论著也会 使用“移情”来翻译。① 学界常常亦有人将所谓出自陈寅恪的这一用 语写成同情之了解 ,其实不是陈氏使用的短语了 解之同情。陈寅恪并未使用同情之了解 ,在此有 必要把同情之了解加以阐发 ,以证明其并非德国 历史主义者使用的了解之同情 ,了解之同情强调 感性的情 ,同情之了解强调理性的解 ,故而一些西 方学者把德文原文 Einfühlung 用英文译成 em2 pat hy 很有道理。同情之了解强调了解的一面 , 用英文 empat hic understanding 译更合理 ,它译 自德文 nacherleben 一词 ,原意其实是 relive ,是 社会科学术语 ,指研究者“重新生活”于当时的情 境之中。其使用来自社会科学的奠基人韦伯和狄 尔泰。② 狄尔泰已经提到赫尔德的了解之同情这 一历史模式的贡献。③ 这一理论常常出现在伦理 学、个性理论以及历史学和社会学研究之中。西 方学者把同情之了解和了解之同情加以区别 ,了 22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① ② ③ 事实上柏林主张以了解之同情来理解赫尔德 ,在发掘赫尔德思想闪光点的同时 ,亦不讳言赫尔德。刘志伟、陈春生在 《移情与史学研究 ———读〈柳如是别传〉》一文中已经提示了陈寅恪的移情史学思想。参见《〈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 究 ———纪念陈寅恪教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5 年 ,第 122 页。但他们没有点出这是源自赫 尔德的思想。他们在文中说 :“史学研究中的移情 ,不是一二文人遣情寄怀的游戏 ,也不是史家偶尔借用的工具 ,而是 一种在强烈而伟大的历史感之下 ,对古人及其时代的洞察力和同情心 ,这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体验。移情所达 致之境界 ,固然与史家之学养及所下的功夫有关 ,但可能更得益于某种天赋。史学研究中的移情理解 ,在东西方学术 传统中均有深厚的渊源 ,植根于古今史家广博而深刻的人文关怀 ,这种关怀在 20 世纪所谓的科学时代更显示出其价 值和魅力。”本文的目的之一即是揭示刘志伟和陈春生在其文章中提示的这种移情史学的西学渊源。 Max Weber. Methodolog y of S ocial Sciences , t rans. Edward A. Shils and Henry A. Finch , Glencoe , Ill . : Free Press , 1949 , p . 54 ; Maurice Natanson. L iterature , Phi losophy , and the S ocial Sciences : Essays in Ex istentialism and Phenomenolog y , The Hague : Martinus Nijhoff , 1962 , pp . 162 163 ; Fritz Ringer. Methodology : The Uni f ication of the Cultural and S ocial Sciences , Cambridge , M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97 , p . 27 (the empathetic reproduction of an immediate experience 即刻经验的同情式再现) , 43 (understanding as a reexperiencing 作为一种再经验的理解) ; Karsten R. Stueber ,“Understanding Other Minds and the Problem of Rationality ,”in Hans Herbert KÊgler and Karsten R. Stueber edit , Boulder , CO : Westview Press , 2000 , pp . 144 162 , esp . 183. 有关狄尔泰的 nacherleben 思 想研究 ,参见 H. A. Hodges. Phi losophy of W il helm Dilthey , London : Routledge and Paul , 1952 , pp . 116 159 , chapter five ; Charles R. Bambach. Hei deg ger , Di lthey and the Crisis of Historicism , Ithaca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1997 , pp . 127 185 , chapter five : Wilhelm DiltheyÄs Critique of Historical Reason (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 。 Wilhelm Dilthey. Die Geisti ge Welt : Einleitung in die Philosophie des Lebens , Stuttgart : B. G. Teubner , 1957 , pp. 326 327. 解之同情 ( Einfühlung)理论被认为是植根于康德哲 学。20 世纪初心理学家李普斯 ( Theodor Lipps) 发 展了心理学上的移情理论 ,把 Einfühlung 在心理 学上的意义加以阐释。① 有学者认为韦伯、狄尔 泰以及李普斯的理论均受到 18 世纪初维柯 ( Gi2 ambat tista Vico)的有关重建过去的思想启发。② 德国现代历史学家迈纳克 ( Friedrich Meinecke) 即在《历史主义的兴起》一书中把历史理解中了解 之同情模式的创造者归于赫尔德 , ③从而把这一 术语和历史主义联系起来。 陈氏对所谓“了解之同情”最为透彻的解释见 于他在 1931 年 3 月发表在《学衡》第 74 期上的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一文 ,在此陈 氏两次提到此语。陈氏说 : 窃查此书 ,取材谨严 ,持论精确 ,允宜列 入清华丛书 ,以贡献于学界。兹将其优点概 括言之 ,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 ,其对于古人 之学说 ,应具了解之同情 ,方可下笔。盖古人 著书立说 ,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 , 所受之背景 ,非完全明了 ,则其学说不易评 论 ,而古代哲学家去今数千年 ,其时代之真 相 ,极难推知。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 ,仅为 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 ,欲藉此残余断片 ,以 窥测其全部结构 ,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 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 ,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 与对象 ,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 ,必神 游冥想 ,与立说之古人 ,处于同一境界 ,而对 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 ,表一 种之同情 ,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 ,而无 隔阂肤廓之论。④[1 ] 279 此段中有两点值得关注 ,首先 ,陈氏认为研究历史 要如同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和雕刻一样 ,去理解 对象 ;其次 ,陈氏强调和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去神游 冥想 ,以期达到真了解。这两点和赫尔德的思想 关联紧密 ,赫尔德也重视发源于希腊、罗马的古典 艺术。因为陈氏所谓了解之同情 ,指史学研究包 括哲学史研究中必须在材料不足的情况下 ,能以 想象和内心的深刻体会 ,与古人站在同一立场和 情境中 ,才能感同身受 ,深刻地理解古代的历史 ; 与历史上的人物有着同样的情感和思想 ,才能更 真实 地 接 近 历 史 的 真 实。这 和 赫 尔 德 的 Einfühlung 思想真是极为接近 ,乃至在很大程度 上可以吻合。赫尔德对其“感同身受”思想的详尽 阐释见于他《关于人类塑造的另一种历史哲学》 (1774)一书 ,赫尔德说要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 ,必 须进入那个时代、那个地点、那个人民的整个历 史 ,应该感觉自己完全进入了那个民族的生活之 中。他还说 ,仅仅理解希伯莱语经典非常不够 ,还 需要把自己送到那个遥远的地点和时代 ,把这些 经典当作犹太人的民族诗歌来阅读。⑤ 这种阐释 历史的思想主张不仅要研究一件文本本身使用的 语言 ,还需要研究它的历史、地理和社会背景 ;同 时 ,阐释者还需要到达一种境界 ,能够想象地重建 作者当时写作文本的有知觉的和有感情的感觉 (perceptual and affective sensation) 。⑥ 这个“有知 觉和有感情的感觉”正是了解之同情的最好表达 , 因为此处了解就是知觉 ,同情就是有感情的感觉。 因此 ,研究历史和阐释历史必须以了解之同情去理 32陈怀宇 : 陈寅恪与赫尔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S. L . Frank. M anÄs S oul : A n I nt roductory Essay in Phi losophical Psycholog y , t ranslated by Boris Jakim , Athens , O H : Ohio University Press , 1993 , pp . 206 236 , chapter seven. 但该书未提到赫尔德的贡献。 Charles Edward Gauss ,“Empathy ,”in Philip P. Wiener ed. , The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 deas , vol. 2 , 1973 — 1974 , p . 87. Friedrich Meinecke. Die Entstehung des Historism us , Munich : R. Oldenbourg , 1965 ,2d ed. , p . 357. 此文又提到“今欲求一中国古代哲学史 ,能矫傅会之恶习 ,而具了解之同情者 ,则冯君此作庶几近之”。此文后收入 1934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 Johann Gottf ried Herder. A uch eine Phi losophie der Geschichte z ur B i l dung der Menschheit : B eit rag z u vielen B eit r¾gen des J ahrhunderts , in S ¾mtliche Werke , vols. 1 —2 , Karlsruhe : Im Büreau der Deut schen Klassiker , 1820 — 1829 , pp . 307 312 , 502 503. 柏林的解读参见 Isaiah Berlin ,“Herder and the Enlightenment ,”in Three Critics of the Enli ghtenment , ed. Henry Hardy , 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2000 , p . 211。 参见 Michael N. Forster.“Introduction ,”in : J . Herder , Philosophical W ritings ,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Michael N. For2 ster ,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2 , p. xvii。 解政权、宗教、社会以及个人所发现的历史现象。① 赫尔德的了解之同情思想最初是用来认识 和理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以及《圣经》的方法 , 后来推广到其他历史阶段及其他地区的文化 , 更从历史推广到社会、艺术、民族等对象 ,目的 是要抓住认识对象的核心精神 ,赫尔德用术语 Volksgeist 来表示民族这个概念。现代西方学 者对于赫尔德的理解也相当真切地表达了赫尔 德的这种对历史采取的了解之同情的态度。但 是 ,赫尔德这种对历史采取了解之同情的思想 在西方学术界之被重视 ,和思想史家柏林分不 开。柏林在《赫尔德与启蒙》一文中对赫尔德的 这一思想有所阐发 ,指出赫尔德提倡对希腊、罗 马等古典文化应该有了解之同情或感同身受才 能抓住其精义 ,并认为虽然后来李普斯、狄尔 泰、克罗齐 (Benedetto Croce , 1866 —1952) 等皆 使用 Einfühlung 一词 ,其发明者应是赫尔德。② 在为《观念史辞典》撰写的“反启蒙”词条中提示 了赫尔德的历史思想。 赫尔德相信理解任何事情都应在其个体 性和发展中去理解 ,这要求一种赫尔德所谓 对外在以感同身受 ( Einfühlung ,英文 feeling into)的能力 ,进入一种艺术传统、一种文学、 一个社会组织、一群人、一种文化、一段历史 的个体特征。为理解一些个人的行动 ,我们 必须理解一个社会的组织结构 ,只有这样 ,其 成员的精神、活动和习惯才可能被理解。像 维柯一样 ,他相信理解一种宗教、一件艺术 品、一种国民性 (national character) ,一个人 必须进入到它的生命的诸独特条件 ( unique conditions)中去。③ 显然 ,这一西方现代学者对赫尔德思想的阐 述中 ,所谓“感同身受”就是陈氏话语中的“了解之 同情”。可见二人在史学精神上完全是相通的。 在《柏林谈话录》中 ,柏林也有相同的表达 ,他说 : “当我们认为理解了那些与我们在文化上有很大 差异的群体的时候 ,即意味着某种强大的富于同 情心的理解、洞察和 einfülen (共感 ,赫尔德发明 的一个词)的存在。即便其他文化排斥我们 ,依靠 移情的想象力 ,我们也可以设想 ,为什么他们会产 生这样的思想和感情 ,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达到预 定的目标。”[2 ] 34柏林接着在讨论文化相对主义和 人权时又说 : 如果你确实了解了个人之间、团体之间、 民族之间、各个完整的文明之间所存在的差 异 ,运用想象进入他们的思想、情感世界 ,设想 你自己置身于他们的生存环境会怎样认知世 界并审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那么 ,即使你对 所观察到的东西很反感 (全部了解当然并不等 于全部谅解) ,也肯定会减少盲目的偏执和 狂热。[2 ] 34 这里所谓运用想象进入他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 设身处地去认知自己和他者的关系 ,即是赫尔德 的了解之同情思想。柏林还这样评论了赫尔德的 历史观 :“可就他的历史观而言 ,他只相信经仔细 观察过的东西。他全心想弄清楚人们究竟是什么 样的 ,因此他主张必须学会他们的语言 ,阅读他们 的书籍 ,体察他们的忧虑、希望、想象和集体的观 念。”[2 ] 98这其实也反映了赫尔德了解之同情的思 想。研究德国史学思想史的学者伊格尔斯 ( Georg G. Iggers) 指出 :“赫尔德坚持欧洲的与 42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① ② ③ K. Michael Seibt .“Einfühlung , Language , and HerderÄs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Karl J . Fink and James W. Marchand ed. The Quest f or the New Science : L anguage and Thought in Ei ghteenth2Century Science , Carbondale , IL : Southern Illinois U2 niversity Press , 1979 , p. 22. Isaiah Berlin.“Herder and the Enlightenment ,”in Three Critics of the Enli ghtenment : V ico , H amann, Herder , ed. Henry Hardy , 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2000 , p . 197. 该文曾在 1976 年发表在柏林的文集 V ico and Herder : Tw o S 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I deas (London : Chatto and Windus Ltd. , 1976) 一书之中。 Isaiah Berlin.“The Counter Enlightenment ,”in The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 deas : S tudies of Selected Pivotal I de2 as , edited by Philip P. Wiener , New York : Charles ScribnerÄs Sons , 1973 —1974 , vol. 2 , p . 105. 笔者给一些重要的术 语加上了英文原文。柏林还指出赫尔德主张“每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重心 ( Schwerpunkt ,英文 center of gravity) ,除 非我们抓住这个重心 ,否则无法理解其特性和价值”。其实这个所谓文化的重心 ,胡适和陈寅恪都在著作中使用过。 非欧洲的、原始的和文明的文化都同样值得研究 , 原始文化可能更接近于特定人民的原创天才。任 何使用抽象工具来理解民族文化的企图都是机械 的和非历史的。作为生命的历史只能通过了解之 同情 (mitfühlen)被抓住。”①这里伊格尔斯使用英 文 empathy 来翻译德文的 mitfühlen ,其和柏林使 用的英文词一致。不管是 mitfühlen 还是 einfühlen , 在赫尔德的文本里都是指了解之同情。 赫尔德的这种对历史的了解之同情的思想为 许多西方历史哲学学者所继承 ,特别是欧洲学者 , 包括兰克 (Leopold von Ranke , 1795 —1886) 、朵伊 森 (Johann Gustav Droysen , 1808 —1884) 、②克罗齐 及柯林武德 (Robin G. Collingwood) 等人。③ 其中 柯林武德在其史学著作《历史的观念》中指出 : 在历史学思想能做出更进一步的任何进 展之前 ,有两件事是必要的 :首先 ,历史学的 视野必须放得开阔 ,以一种更同情的态度去 研究被启蒙运动看作是未启蒙的或野蛮的并 听任它默默无闻的那些过去的时代 ;第二 ,人 性作为某种一致的和不变的东西这一概念 , 必须加以抨击。正是赫德尔首先在这两个方 面做出了实质性的进步 ,但是就前一方面而 言 ,他得力于鲁索的著作。④ 这里所谓以一种更同情的态度去研究那些过去的 时代 ,其实不过是赫尔德所谓了解之同情的另外 一种表达。 陈氏关于对历史应举了解之同情的思想虽然 可以溯源至赫尔德 ,但其直接来源或许是白璧德 ( Irving Babbit t , 1865 —1933 ) 。陈氏 1919 至 1921 年留学哈佛大学 , ⑤结识吴宓并成为知交。 陈氏亦在吴宓介绍下结识白璧德。载有论了解之 同情思想的陈氏审查报告最先发表在 1931 年 3 月出版的吴宓主编的《学衡》杂志第 74 期上 ,后来 在 1934 年 8 月商务印书馆出版冯友兰《中国哲学 史》时再次刊行。白璧德在其 1908 年刊行的大著 《文学与美国的大学》一书中指出 : 赫尔德与鲁索的相似之处在于 ,他的作 品的外在意义经常大于其内在的价值 ,他作 为开风气之先者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他可 能也比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提倡以同情和想象 的方式来阐释过去的历史 ,并为历史方法的 胜利铺好了道路 ———现在业已证明 ,这种方 法强有力地消解了基督教和古典主义的教条 思想。⑥ 此处值得注意的是 ,白璧德所谓“以同情和想象的 方式来阐释过去的历史”,其实就是柏林后来发挥 的赫尔德的“了解之同情”思想。这一思想及其实 践在赫尔德的著述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体现 ,以至 于赫尔德被看成是西方思想史上的历史主义之 父。⑦ 以对《圣经》研究的态度为例 ,赫尔德主张 52陈怀宇 : 陈寅恪与赫尔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Georg G. Iggers.“Historicism ,”The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 deas : S tudies of Selected Pivotal I deas , edited by Philip P. Wiener , New York : Charles ScribnerÄs Sons , 1973 —1974 , vol. 2 , p . 459. Georg G. Iggers. German Conception of History : The N ational Tradition of Historical Thoughts f rom Herder to the Pres2 ent , Middletown , CT :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 1968 , pp. 104 115. 对德国浪漫主义史学与历史主义思想的关系 ,当代学者有一些讨论 ,参见 Frank R. Ankersmit ,“Historicism , An Attempt at Synthesis ,”History and Theory 34 (1995) , pp. 143 161 ; Georg G. Iggers ,“Comments on F. R. AnkersmitÄs Paper , ‘Historicism : An Attempt at Synthesis’,”History and Theory 34 (1995) , pp . 162 167 ; Frank R. Ankersmit ,“Reply to Professor Iggers ,”History and Theory 34 (1995) , pp . 168 173. 柯林武德 :《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 ,第 98 页 ;在此书第二节柯林武德以 赫尔德的《人类历史哲学的观念》( I deen z ur Phi losophie der Menschengeschichte)一书为基础讨论了赫尔德的历史观 , 但并没有着重了解之同情思想。 参见蒋天枢 :《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年 ,第 41 —44 页。 Irving Babbitt . L iterature and the A merican Col lege : Essays in Def ense of the H umanities ( New York and Boston :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 The Riverside Press ,1908) ,参见白璧德 :《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张沛等译 ,北京 :北京大学 出版社 ,2004 年 ,第 121 页。 Friedrich Meinecke. Die Entstehung des Historism us , II , München und Berlin : R. Oldenbourg , 1936 , pp . 383 479 ; 同作者 Historism : The Rise of a N ew Historical Outlook , t ranslated by J . E. Anderson , revised by H. D. Schmidt , with a Foreword by Sir Isaiah Berlin , London , Routledge and K. Paul , 1972. 《圣经》应像其他人类文献一样根据其产生的自然 条件被研究。通过对其历史背景的研究 ,将能证 明《圣经》是古代犹太人语言、传统和信仰的产物。 他还认为《圣经》是古代民歌 ,是古代犹太人用一 种文学形式来表达他们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感情。 赫尔德认为民歌是极富价值的 ,因为它们是一个 民族意识的真切表达 , ①这种历史主义思想影响 到了德国史料学派大师兰克。② 兰克的传人里斯 (L udwig Riess , 1861 —1928) 在日本的弟子白鸟 库吉 (1865 —1942) 即接受了兰克的思想 ,主张以 历史主义的态度对待中国的传统儒家经典 ,将其 从传统的意识形态中剥离出来 ,在历史文化背景 中恢复其真实性。③ 而现代有不少学者特别谈到 兰克的史料学派对陈氏的影响。其实 ,陈氏接受 的更可能是赫尔德的历史主义思想 ,即对历史的 对象采取一种历史主义的态度 ,重视历史表象之 后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对待古代典籍的研究态度 为例 ,陈氏强调历史的眼光 ,他说 :“中国古代史之 材料 ,如儒家及诸子等经典 ,皆非一时代一作者之 产物”(《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 。[1 ] 280和冯 友兰不同 ,陈氏对中国古代经典的看法更强调这 些经典作为古代思想史材料的意义 ,这更接近于 章学诚所论六经皆史的立场。陈氏的立场也接 近于赫尔德 ,后者将《圣经》当作理解古代犹太 人思想感情的重要史料。而章学诚也强调为古 人设身处地着想 ,他说 :“不知古人之世 ,不可妄 论古人文辞也 ;知其世矣 ,不知古人之身处 ,亦 不可以遽论其文也。”④可见章学诚在主张认识 历史方面也有和赫尔德所谓了解之同情类似的 思想。 从前面征引的白璧德之语来看 ,结合陈氏在 哈佛的学术经历 ,陈氏可能自白璧德处了解到赫 尔德的思想 ,而陈氏之认识白璧德 ,又是吴宓的介 绍。吴宓在哈佛学习期间 ,往来最为密切的老师 是白璧德 ,而同学则是陈氏。据吴宓保存的留学 日记 ,两人之间的学术切磋十分频繁 ,两人和赫尔 德的友人歌德也十分熟悉。 陈氏对于赫尔德在魏玛宫廷的朋友歌德是非 常熟悉的 ,他在谈论比较方法时提到歌德 ,“盖此 种比较方法 ,必须具有历史演变及系统异同之观 念。否则古今中外 ,人天龙鬼 ,无一不可取以相与 比较。荷马可比屈原 ,孔子可比歌德 ,穿凿附会 , 怪诞百出 ,莫可追诘 ,更无所谓研究之可言矣” (《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 。[ 1 ] 252此处出现了中西文 化史上的数位名人 ,显然陈氏对他们的作品不会 太陌生。如果陈氏对歌德不算陌生 ,那他在游学 德国或美国时对歌德的朋友赫尔德也应有所耳 闻。即使陈氏本人不太了解歌德 ,他也一定从吴 宓处得到许多关于歌德的知识。吴宓在哈佛大学 主修比较文学 ,对歌德十分熟悉 ,这反映在他留下 的日记中。1919 年在哈佛大学读书时 ,吴宓已经 熟知歌德的名作《浮士德》。[3 ] 44吴宓在 1926 年 11 月 28 日的日记中又说 :“宓现决仿 Goethe 之 Wilhelm MeisterÄs Lehrjahre 及 Wilhelm MeisterÄ s Wanderjahre 两书大意 ,撰大小说一部 ,而分为 前后二编 ,各一百回。”[4 ] 257 258 1927 年 6 月 13 日 , 吴宓再次在日记中谈到了歌德 ,并引述了歌德的 名言 :“Goet he 曰 :人欲求安心而有所成就 ,必须 一定之范围内 ,切实用功。”“Goet he 又谓人苟能 秉持以下之三事 ,而常保勿失 ,则随处皆可行 ,而 生涯不致虚耗。三事者 , (一) 决断 (Decision) 。 (二 ) 公 平 ( J ustice ) 。 ( 三 ) 宽 恕 ( Toler2 ance) 。”[3 ] 354加上日记中频频记载吴宓与陈氏常 62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① ② ③ ④ Frederick C. Beiser.“The Political Theory of Herder ,”in : Enli ghtenment , Revol ution , and Romanticism : The Genesis of Modern German Political Thought , 1790 —1800 ,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92 , p . 207. Gerog G. Iggers. The German Conception of History : The N ational T radition of Historical Thought f rom Herder to the Present Middletown , CT :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 1968 , pp . 63 89. 不过 ,伊格尔斯在这一章讨论兰克的历史 概念中没有特别提示兰克和赫尔德学术传统之间的联系。 Stephen Tanaka. J apanÄs Orient : Rendering Pasts into History ,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93 , pp . 115 152. 章学诚 :《文史通义 ·文德》,北京 :中华书局 ,1961 年 ,第 60 页。余英时论述了章学诚的史学思想 ,并将其与柯林武 德进行比较 ,参见余英时 :《戴震与章学诚》,台北 :东大图书公司 ,1996 年。结合前面提到的柯林武德对赫尔德的论 述 ,考虑到赫尔德与章学诚是同时代人 ,他们二者的史学思想比较也当有学术旨趣 ,将另撰文详论。 相过从 ,他们之间关于歌德的讨论一定也有不少 , 可惜遍检吴宓日记 ,未能发现二人对话中是否谈 到歌德或赫尔德。日记中提到陈寅恪来吴宓住处 谈或往访陈寅恪 ,常常只有一句提示 ,没有谈话内 容。从更大的背景而言 ,吴宓对德国的文学批评 与文学史应相当熟悉。留学哈佛大学期间 ,吴宓 曾选修白璧德的近世文学批评一课。①[ 3 ] 15 ,17 在 1919 年秋季学期他又选修霍华德 ( William Guild Howard) 教授的德国文学史纲 ( Hist ry of Ger2 man Lierat ure in Outline)一课。[3 ] 76无论如何 ,陈 寅恪和吴宓虽然都熟悉德国启蒙运动 ,但均未在 著述中提及德国的历史主义思潮。② 陈寅恪的同事王国维很早就注意到赫尔德 的哲学。他在《叔本华与尼采》一文中引述叔本 华的《天才论》时提到了赫尔德 ,他引用说 :“昔 海尔台尔 Herder 谓格代 Goethe 曰巨孩音乐大 家穆差德 Mozart 亦终生不脱孩气。”③[ 5 ] 464 海尔 台尔即是赫尔德。王国维对于德国哲学钻研颇 深 ,熟悉德国近代思想 ,并撰有《论新学语之输 入》和《叔本华与尼采》同收入光绪三十一年刊 行的《静庵文集》。在《论新学语之输入》中 ,王 国维认为新学问的兴起离不开新学语的输入 , 并指出国人有时在翻译西方学术著作时 ,输入 日本人翻译西文书时使用的比较成熟的术语要 好于自己创造的新学语 ,他说 :“至于讲一学治 一艺则非增新语不可。而日本之学者既先我而 定之矣 ,则沿用之何不可之有 ? 故非不甚妥者 , 吾人固无以创造为也。”[ 4 ] 530 他举了几个例子 , 其中之一是 sympathy ,严复翻译为善相感 ,而日 本学者译为同情。后来王国维在《静庵文集续 编》的自序中回忆了他学习西方哲学的经历 ,他 早年在东文学社从日本学者藤田丰八、田冈佐 代治学习 ,曾在田冈文集中见到引用康德 (王译 作汗德)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他在藤田的指导 下读过巴尔善的《哲学概论》、文德尔班 (王译作 文特尔彭) 的《哲学史》。[ 4 ] 608 609王国维在光绪二 十六年为徐有成等翻译的《欧罗巴通史》序中提 到德国人兰克 ( Ranke) ,他指出这本书原名《西 洋史纲》,系日本学者箕作元八、峰岸米造仿兰 克著作的作品。④[ 5 ] 699从 1926 年 7 月到 1927 年 5 月王国维在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任教 ,期间 和陈寅恪过从甚密。两人在学术上交往很多 , 如陈氏在二重证据法等方面和王氏有所切磋 , 但目前的材料无法反映他们曾经讨论过德国哲 学特别是赫尔德的思想 ,似乎王更关心赫尔德 的哲学 ,而陈专注于历史阐释。 其实 ,刘健明在《论陈寅恪先生的比较方法》 一文中十分敏锐地注意到陈氏史学思想受到德国 浪漫派思想家特别是赫尔德的影响 ,但没有深入 追踪陈氏了解之同情一说的渊源 ,甚为可惜。 民族精神之论调 ,以及坚信本国文化有 其独特的个性 ,不能完全为外国思想取代的 说法 ,也和赫德强调民族文化是土生土长的 , 有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及强调每个民族都有 其国民性格 (Volksgeist ) 的说法相近。寅恪 先生虽受到浪漫时期德国史家的影响 ,但浪 漫时期史家强调洞识力 ,探求内心的问题 ,重 视史家如何凭直觉去了解历史 ,寅恪先生对 这种了解历史的方法 ,却不太同意 ,他曾指出 要了解古人的学说 ,应对其所处之环境及其 所受之背景 ,有一同情的了解 ,最好能设身处 地、站于古人的同一境界去考虑 ,才不致产生 隔阂肤廓之论。但此种同情的态度 ,最易流 于穿凿附会之恶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 72陈怀宇 : 陈寅恪与赫尔德 ① ② ③ ④ 这门课吴宓的成绩是 B。 有关德国启蒙运动和历史主义的联系 ,除前引迈纳克的论述之外 ,还可参见 Peter Hans Reill . The German Enli ghten2 ment and the Rise of Historicism ,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75。 王国维并注明引文出自英译《意志及观念之世界》第三册 ,第 61 —63 页。 按 :此书可能是日本六盟馆明治四十年出版的《新编西洋史纲》,此前两人合作在明治三十七年由六盟馆出版了作为 中学校教科书的《西洋略史》。作者之一箕作原来在东京外国语学校学习英语 ,毕业后入东京帝国大学习动物学 ,后 留学德国弗莱堡大学 ,因严重近视转向史学 ,并留学法国 ,精通法国大革命史、拿破仑时代的历史 ;峰岸
/
本文档为【陈寅恪与赫尔德_以了解之同情为中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