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四名话说死病人

2019-03-26 5页 doc 17KB 11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575

暂无简介

举报
四名话说死病人四句话说死病人-医生的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由“四句话说死病人”想到的 一个从乡下长途跋涉来县城看病的患者,好不容易借了点钱,在他认为“水平最高”的县医院挂了一位专家的号,一见面,这位专家看了看检查报告,第一句话就说:“你来晚了”。第二句话说:“没治了。”第三句话说:“回家吧。”这时,病人精神上已经快受不了了,急忙央求医生说:“大夫,您给看看还有没有其它办法,求求您了。” 医生的第四句话,让这个病人当场就站不起来了:“你早干什么去了?” “上面这个故事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
四名话说死病人
四句话说死病人-医生的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由“四句话说死病人”想到的 一个从乡下长途跋涉来县城看病的患者,好不容易借了点钱,在他认为“水平最高”的县医院挂了一位专家的号,一见面,这位专家看了看检查报告,第一句话就说:“你来晚了”。第二句话说:“没治了。”第三句话说:“回家吧。”这时,病人精神上已经快受不了了,急忙央求医生说:“大夫,您给看看还有没有其它,求求您了。” 医生的第四句话,让这个病人当场就站不起来了:“你早干什么去了?” “上面这个故事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的案例。我们叫它‘4句话说死病人’。”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导师刘志平说,“因为这位农民患者,还没出医院大门就一命呜呼了。” “穿上白大褂,就不能乱说话,就要对自己出口的每个字、每个情负责。”曾任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医院副院长的刘志平,脑子里装了大量这样的故事,每一个都能让他的医生学员们重新审视一回自己的职业。 (二)别让我们觉得我们只能等死 “从那以后,父亲再也不配合护士吃药了,他拒绝治疗,而且对所有医护人员的话很反感。” 参加人文医学培训的新疆医科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孟勤,在课堂上就回忆起一个她本人的亲身经历。 那一年,她的父亲——73岁的孟老突然感觉胸口有些憋气,走路有些喘。但又不那么明显。学医的女儿,还是带老父亲到医院检查了一番。 “肺源性心肌梗死,最好马上手术治疗。”当心脏科医生经过一番检查、化验之后,将这个结果就这样硬邦邦地甩给他们时,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孟老嘣的一下坐在医生办公室的椅子上,半天没站起来。 “这场面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虽然父亲已经离开我们3年了。”孟勤回忆道,“我也是医生,我不明白那天那个医生为什么那么直白,他的话对父亲来说太突然了。”虽然事实很难接受,但坚强的孟老仍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他相信,只要快点手术,自己就能获救。 等了一天,一位负责医生说,“需要会诊讨论治疗”。等了两天又说需要请一位专家来加入方案讨论。第三天、第四天……孟老等待着,猜测自己病情的严重程度。终于,在入院一周后,医生跟孟老说: “你也看见了,我们这么多专家一起讨论了很长时间,你的病要想治好是不可能的了,因为你年岁太大,如果手术,麻醉这关你就挺不住。” “从那以后,父亲再也不配合护士吃药了,他拒绝治疗,而且对所有医护人员的话很反感。我理解他,他一定是认为自己这个病只能等死了,没必要费那么多事。”孟勤说。 医护人员拿孟老没办法,不得已叫来了科主任。科主任来到孟老的病床边:“孟老,您好,我是心内科主任,今天来看看您,听说您遇到点小麻烦。别着急,看我能不能帮助您。” 孟老把一肚子的怨气朝他发泄了出来。 科主任听完后,耐心地说:“肺源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慢慢积累成的疾病,所以您之前没觉出这个病的严重性,是可以理解的。您想马上手术,我很佩服您的勇敢,但现在遇到点特别的情况,因为手术需要全身麻醉,您目前的身体情况,恐怕承受不住麻醉药对您心脏的考验。不过,孟老,您别着急,手术这个办法咱们使不了,但是也可以药物治疗啊。合理地吃药,也可以让您的身体恢复起来。” 科主任的一番解释之后,孟老当天就开始配合护士用药了。 “虽然父亲最终还是走了,但这件事给我很多感触。如果一开始医生就像科主任那样耐心地讲解,父亲可能会更积极地配合治疗。”孟勤说,”所以,我想替全中国的患者向医生们说:‘您的一句话,对我们真的很重要,它能让我们清楚地了解一下自己的病,让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还能做什么,别让我们觉得我们只能等死!” (三)“如果病人走出你的诊室以后不能够做到病情得以减轻1/3,你就不是一个好医生。” “不管是‘4句话说死病人’,还是孟老的故事,都说明一个问题:我们许多医生不懂得怎么‘回应’患者。”刘志平说,“回应,其实就是给与相应的行动。比如病人脸部表情很紧张,那么医生要以安慰的话语来回应;如果病人表现得很希望得到救助,那么医生要首先用语言和表情回应以努力帮助。没有回应相当于漠视。只能给病人心情雪上加霜,不仅对病情没有帮助,还会使得医患关系恶化。” 回应患者,最重要的还是医生的语言。没有一个医生不是真心想把病人治好的。然而现实中,医患矛盾的产生,往往就是在关键时刻,医生们“不会说话”——不知道怎样向患者解释病情。”刘志平说,“这里面学问大得很。” 比如,患者一进诊室的门,医生就微笑、点头,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起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信任。“让患者感觉到你是他可以依靠的 人。” 然后,耐心地让病人叙述自己的病情,面临的困惑,尽情释放内心的恐惧和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医生应该频频地点头、用一些“嗯、嗯”的语气词,表示理解,让患者感受到尊重。 在向患者解释病情时,医生要注意病人的背景,农民患者对医生的话较为言听计从。教师人群则被很多医生公认为“最难听话”的病人,因为他们有很严谨的探讨精神,喜欢追根求源弄个明白。 那么,就请医生在治疗方案的选择、药物副作用与药效的比较、手术与保守治疗的利弊衡量上,一定要注意解释决策的过程。“总之,言不在多,有爱则灵。”优秀的医疗技术、高新的医疗设备,并不总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医生良好的语言,不是药物胜似药物,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让他更加配合治疗。 “如果病人走出你的诊室以后不能够做到病情得以减轻1/3,你就不是一个好医生。”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卫生局长,人文医学学员郭开同说。 (四)“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还有一类医生,不是“不会说话”,而是“不爱说话”。 有一个做鼻腔手术的病人,手术很成功,术后,病人被护士推向病房。病人鼻腔里的支撑管要到病房才能卸下。刚走到楼道,家属发现病人表现出很憋气的样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家属就急忙拽住楼道里迎面走来的一个穿白大褂的医生:“大夫,您看他怎么喘不过气来了?”那个医生应付了一句:“没事儿!” 谁知,病人鼻腔里的支撑物这时已经掉进并堵住了气管,等护士和麻醉师从急诊科叫来了医生,病人已经去世。 在病人家属眼里,医院里穿着白大褂过往的就是医生,就是他们能寻求到的可以求助的人。可是,这个穿白大褂的医生随便一句“没事儿”,就回应了他们的信任,导致一场本来成功的手术,最后以患者丧命而告终,实在让人寒心。 从某种意义上讲,手术做得漂亮,并不能说明就是尽职的医生,体察病人情绪,关心病人一切情况的医生才算尽职尽责。“不爱说话”常常导致漫长而艰苦的治疗功亏一篑。 刚刚成功做完支架手术的一位老人,出院当天,小孙子来病房接爷爷回家,老人一高兴,弯腰抱起迎面跑来的小孙子,当时就病症复发去世了。事后,悔恨的医生们自责:“要是早点说一句术后注意,也许就 不会这样了。 同样是刚手术完的老人,家人接老人回家,抬着担架上6层楼时,由于忽上忽下地摇晃,老人冠心病复发。抢救无效而身亡。事后医生们悔恨:“要是说一句话,让他们抬轮椅上楼,也许就不会这样了。” 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一片墓地中的一块墓碑上,镌刻着一位名医特鲁多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这些话,值得所有的医生记一辈子。
/
本文档为【四名话说死病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