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汉娜·阿伦特平庸的恶——政治哲学视角的研究

2017-09-26 35页 doc 68KB 47阅读

用户头像

is_094025

暂无简介

举报
汉娜·阿伦特平庸的恶——政治哲学视角的研究汉娜·阿伦特平庸的恶——政治哲学视角的研究 汉娜?阿伦特平庸的恶——政治哲学视角的研究 独创性声明 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已加了 特别标注。对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撰写曾做出贡献的老师、朋友、同仁 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衷心感谢。 签字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作者:/够予并匀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汉娜·阿伦特平庸的恶——政治哲学视角的研究
汉娜·阿伦特平庸的恶——政治哲学视角的研究 汉娜?阿伦特平庸的恶——政治哲学视角的研究 独创性声明 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已加了 特别标注。对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撰写曾做出贡献的老师、朋友、同仁 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衷心感谢。 签字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作者:/够予并匀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筹可以将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 口保密期限至 年 月止。 导师张 学位论文作者张铴桶 黪 签字日期: 签字日期: 年 月 年印月日 一 .?刿『『?四『『『四? \目 录 摘要??.: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瓤 言?.. ’『入 第一章阿伦特“平庸的恶观念产生的大语境??.. 第一节阿伦特“恶”的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一、社会环境:两次世界大战之 后.. 二、历史环境:恐犹症和大屠杀?.. 第二节罪恶问题的历史追溯以及对阿伦特思想的影响 一、奥古斯丁的原罪观二、康德的根本恶? 第二章阿伦特“平庸的恶观念的核心问题??.. 第一节“平庸的恶”的提出及其内涵一、极权主义下的“根本恶”概念?. 二、“根本恶”到“平庸的恶”思想转变??. 三、“根本恶”与“平庸的恶”的关系. 第二节“平庸的恶”产生的原因? 一、暴力的“群体”的出现? 二、公共领域的衰落?..?. 第三章阿伦特“平庸的恶观念的启示与现实反思??..: 第一节阿伦特“平庸的恶”观念的启示.. 一、思考的重要性? 二、落实政治责任? 第二节“平庸的恶”所引发的现实反思? 结语 口?, 参考文献致射?..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 皇曼量曼曼曼曼曼曼曼皇曼曼曼曼皇曼皇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舅曼鼍曼 鼍詈 汉娜?阿伦特平庸的恶 ??政治哲学视角的研究 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舒杨 . ? 指导教师崔延强教授陶林教授 摘要 阿伦特一生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曾受到纳粹种族迫害身陷集中营,她 的人生经历 以及社会环境影响了她思想的形成,其中对“罪恶”问题的思考更成了她思 想的核心,一段 时间她都致力于研究极权主义的邪恶问题,并完成了《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提出了史 无前例的“根本的恶”概念,这种与极权主义同时出现的“恶”使人成为了。多余的”, 消除了人的自由性和复数性,并超出了一切人类可理解的程度。 然而阿伦特在年参加了耶路撒冷的审判,见到前纳粹高官艾希曼后,她的思想发生 了转变,认为那些骇人听闻的犯罪背后可能只是出于一些肤浅、平庸的动机,并提出了引起 广泛争议的“平庸的恶”观念。她发现恶的背后动机一点也不凶残,是人人都能理解的普通 人性弱点,这种空洞的、肤浅的邪恶也打破了恶的神秘性。像艾希曼这样的人把服从上级命 令视为最高,纪律已经取代了道德责任,成为最高的美德。她认为恶是不曾思考过的东 西,没有深度,只有善才有深度,才是本质的。恶的平庸仅是说明恶的性质,并不代表平庸 的恶的危害是微不足道,它的后果是相当可怕的,是具有毁灭性的。 本文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在于拒绝深化专制的邪恶,认识普通人所引发的集体的罪恶同样 具有毁灭性,从人性的层面考虑政治、道德领域的集体与个人的责任.另一方面,本文希望 通过对阿伦特“平庸的恶”研究,让现代人证实历史并且,勇于面对民族历史上的丑陋的一 页,让当代人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集体罪恶的再次发生。本文也试图以政治哲学为视角论证阿 ‘ 伦特“平庸的恶”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其现实意义。 , ? 关键词:平庸的恶根本恶群众公共领域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 ..................................................................... ..........曼 , ?? : : : , :仃 .“’. “”, 黜叩 ” ”“’ ‘‘”, ’ ’ . .岫 班 ”。。 . . .圮 ,’ ?.’ % ; ; 一 ’. 丘 .?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 ?曼鼍曼皇曼曼蔓鼍曼舅鼍曼曼曼鼍曼曼量鼍鼍曼鼍詈曼 曼曼曼寰曼曼曼曼蔓曼曼量 一一? . : 广 岱 ~ , ?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汉娜?阿伦特 ,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之 一。作为一名生长在德国的犹太人,阿伦特一生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曾受 到纳粹种族迫害身陷集中营,于年逃往美国。这些特殊的人生经历也影响了 她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其中关于罪恶问题的思考也成为阿伦特思想研究的核心。 虽然奥古斯丁、康德、尼采、马克思、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都对她关于恶的理 论形成产生了影响,但阿伦特却做出了自己独创性的理论。年《极权主义的 起源》一书出版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她在该著作中开始探讨了罪恶问题,并将 。 纳粹和斯大林统治下的极权专制邪恶定义为一种“根本的恶 阿伦特认为这种邪恶是:不可罚、不可恕和不可知的。直到年阿伦特以《纽 约客》记者的身份到耶路撒冷见证了纳粹分子阿道夫?艾希曼的审判,让她对罪 恶问题又有重新的认识,随后她在年发表了《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关于平庸 的恶的报告》一书,并提出了充满争议的“平庸的恶的概念,“恶的平庸性的观点最初是由她的丈夫布吕歇尔提出。她提出了普通人 的罪恶同样具有毁灭性,并从关注极权统治下的专制罪行到对政治、道德领域的 集体与个人的罪责进行思考。此外,阿伦特的主要著作还有《人类境况》、《精神 生活:思考.意志》、《过去和未来之间》等也都从不同角度思考了“平庸的恶这 个政治伦理概念。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术界一直以来都十分热衷于对阿伦特政治哲学思想的研究,其中主要 研究领域包括极权主义、罪恶与责任、政治行动与人类生活、公共领域、民主自 由和正义平等的问题等等。尤其在欧美和德国出现了大批追踪阿伦特思想的理论 家,如菲利普?汉森 、克劳德?福勒尔 、阿洛 伊斯?普林茨 等。当阿伦特最有争议的著作《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一关于平庸罪恶的报告》出版后,国外学者又开始针对“平庸的恶这一主题进 行了激励争论。其中更是涉及政治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诸多领域。 ,她在年 阿伦特的支持者中有她的好友玛丽?麦卡锡 月号的《党派评论》上发表了长达页的文章,认为外界对阿伦特的围攻达到了 “集体迫害”程度。卡尔?雅斯贝尔斯 ,曾以阿伦特对艾希 曼审判的报道为例写一本书,表明“思想的独立性”。他在回答记者关于阿伦特“恶 的平庸的谈话中说“汉娜?阿伦特是根据人类的水准、一种高水准来衡量、评 价纳粹分子的。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文献综述 伊丽莎白?杨布路厄 在《阿伦特传??爱这个世 界》中,分析了阿伦特如何从“根本的恶”向“平庸的恶”的认识转变,极权体 制下受害者如何丧失人性以及整个社会的道德丧失。她认为“阿伦特并不否定人 常从卑劣动机采取行动”。 此外一些社会心理学家也同样关注阿伦特“平庸的恶的思想。斯坦莱?米 尔格兰姆 在年出版的著名实验报告《服从权威》中就是 对“普通人心中都有个艾希曼”的发现。米尔格兰姆通过对普通的志愿者进行虚 假惩罚的试验,发现人类残酷行为来自于服从权威的社会心理结果,与人的个性 并无太大关系。“执行自身角色被理性体系所赋予的任务,哪怕任务看起来是如此 地不具有理性,但理性系统的分工,已经让不具有理性的任务衍生了理性的缘由: 服从。这个实验也叫做“艾希曼实验。英国社会学家鲍曼 的《现代性和大屠杀》,也受到了阿伦特学术思想的影响,不仅注意纳粹制度社会 结构功能问题,而且也从“平庸的恶’’、个人自身的责任来探讨大屠杀。鲍曼认为, “大屠杀中表现出的人的残酷性,与执行者的个性关系很小,与将权力和服从视为 常态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却非常密切。 阿伦特“平庸的恶’’的思想在获得了许多支持的同时,也遭受到了一些学者 的抨击。他们认为这个概念其实淡化了个人责任,历史学家格勒.曼年在《时 代》杂志上愤怒表态“阿伦特描述的抵抗的特征包含着卑鄙无耻的诽谤”随着《艾 希曼在耶路撒冷》的发表,她的许多好友也与她产生分歧甚至断交。杰哈特?肖 .莱姆 认为阿伦特和德国左翼知识分子一样缺乏“对犹太人的 爱,以及质疑阿伦特对阿道夫?艾希曼的罪责程度的提及。 英国著名学者伯纳德?瓦萨斯坦 认为阿伦特内心对 犹太人充满敌意,并在审判艾希曼的报道中指责犹太人。他也指出阿伦特的追随 者努力调和“极端的恶’’和“平庸的恶”两者的不一致性,但这两者始终存在自 相矛盾。美国《纽约观察家》报专栏作家罗恩?罗森鲍姆 曾写 过一篇《罪恶的平庸化一阿伦特和海德格尔令人担忧的新发现》,他认为使用“恶 的平庸化”这个术语的人只是“试图假装拥有深刻思想的浅薄者罪恶,一个人一 定知道他所做的事是否是罪恶的,做了罪恶的事却不知道的事很少的。总之,阿 伦特“平庸罪恶的概念引发了国外学术界极大地争论,主要也是从阿伦特关于 恶的定义,个人良知与罪恶的关系,罪责的判断等方面进行讨论。 二、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对阿伦特思想的关注与研究日益增多,年我国学者张汝伦教 授在《读者》第六期发表了《正义是否可能》的文章,主要介绍了阿伦特的《艾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文献综述希曼在耶路撒冷》这本书的“结语部分,关注的是阿伦特强调的“正义”,认为 耶路撒冷的审判并没有完全的诠释正义,艾希曼是一个普通人在极权主义体制下 犯了反人类罪,而“一个普通人如何犯下了这样骇人听闻的滔天罪行”这个问 题至今也是研究者一直关注的核心。 年同样在《读者》第八期刊登了学者徐贲的《平庸的邪恶》,,他主要介 绍了阿伦特如何从“极端的恶”的概念转向“平庸的恶这个政治伦理概念, 首 先他介绍了极权主义下的“极端的恶的具体特征,探讨了阿伦特关注的“邪恶 是什么以及谁来执行人类的罪行接着,由于艾希曼事件,使阿伦特对罪恶的认 识有了极大转变,。“邪恶的动机是平平常常的人性弱点,邪恶的动机人人能懂,并 不需要高远深奥的理论解释。徐贲同样强调要区分法律上的犯罪和政治、道德 的责任问题。他认为从政治道德的角度谈邪恶的平庸性,要避免深化邪恶,更要 担当专制制度下的个人道德责任。 年孙传钊出版了一本名为《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伦理的现代困境》一书, 其中主要整理以及节选了一些国外学者著作的译文段落,都是围绕阿伦特“平庸 的罪恶”这一概念。比如有布劳曼、希凡合著的《赞美不服从一“专家’’阿道夫?艾 希曼》的第一部分,列维纳斯的《自由与命令》节选以及雅斯贝尔斯的采访谈话 等。这本书让我国读者更全面的了解了阿伦特“平庸的恶。 此外复旦大学陈联营的《汉娜?阿伦特的恶的观念》首先介绍了阿伦特的人 生经历,她的政治思考以及历史背景对她思想形成的作用。其次,讨论了 极 ,权主义的特征以及如何一步步消除了人的多样性,使人成为多余的。陈联营主要 分析了阿伦特所定义的这种使人不能行动和判断,人的本质被改变的“极端的恶’’。 接着,作者继续对引起争论与误解的“平庸的恶’’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恶的平 庸性只是对艾希曼的个人恶的行为的定义,并不是概括整个大屠杀的罪恶行径。 并对引起这种可怕的“平庸的恶的原因归结为无思想性,不能判断。最后他着 重介绍了阿伦特“ ’’这个概念,认为现代人缺乏现实感,以及现实感丧失 的原因和与罪恶的关系,并讨论了阿伦特希望借助于莱辛的悲剧愉悦感解决由极 权政治造成的人类困境。 谢仁生的《思考与罪恶??汉娜?阿伦特论“精神生活”》一文主要讨论了“无 思想与罪恶的关系,要求思考者不断反省自己的所做所为,并且对教条和准则 要审查与质疑以免盲目服从权威引发罪恶。此外,刘英的《汉娜?阿伦特关于“恶 的理论》主要也是分别介绍了“根本恶’’与“平庸的恶”的涵义与产生原因,并 讨论了两种恶的相互关系,认为两者并不是完全对立,“平庸的恶”的人是在“根 本恶”的社会下产生的。 国内对于阿伦特的研究从世纪年代开始,到年代后期我国学术界越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文献综述 来越重视,尤其是对阿伦特政治问题的探讨是近些年政治哲学研究的热点,关于 阿伦特“平庸的恶’’这一概念在政治哲学方面的研究虽然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进 行思考,却缺乏从整体上把握“平庸的罪恶”这一政治伦理概念。并且,研究阿 伦特“平庸的恶”的一些论文主要是阐述其理论内容和确切涵义,把“无思想” 性看成恶的平庸性产生的原因,却很少从其他方面对其原因的产生进行系统分析。 同时,由于阿伦特著作的中译本多少存在一些翻译或理解的错误,让入感觉晦涩 难懂,同样影响了读者对其思想的正确理解。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前言 .?‘? 刖 罱 汉娜?阿伦特 ,作为一名美籍德国犹太人,也是世纪最重 要的政治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之一。曾师从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并在海德堡 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阿伦特一生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曾受到纳粹种族迫害 身陷集中营,于年逃往美国。十年的难民生涯之后,阿伦特开始对极权主义 制度下的邪恶现象进行反思与批判。年,她出版《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并 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她在该著作中开始探讨了罪恶问题以及提出了“根本恶”概 念。对于“恶’’的探讨其实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出现了,而在西方传统道德哲学中, 恶被看成是善的缺失,一种非存在,苏格拉底就提出“没有人会自愿趋向恶或他 认为是恶的事人天性是向善的,恶是由于无知,没有认识到善。到了中世纪, 奥古斯丁认为人是有“原罪,但人有“自由意志”选择为善还是为恶,因此,在 他看来,恶的产生是人“自由意志的选择。无论是古希腊时期还是基督教神 学对于“恶’’的理解尽管存在差异但在一点上是一致的,就是人本性是善的,直 到康德提出了“根本恶”思想,指出人有先天的趋恶倾向。阿伦特虽然借用了康 德“根本恶’’的概念,但其内在涵义却完全不同,她认为这种邪恶现象是与极权 主义制度同时出现,阿伦特认为“根本恶是“不可罚、不可恕和不可知的,她 把这种恶称之为“极端的、“根本的”原因也在于极权主义制度下的“恶”使人 丧失了人的自由性、个体性,不择手段地毁灭大多数人类主体性存在的意义,使 ,一切成为可能的。 直到年阿伦特以《纽约客》记者的身份到耶路撒冷见证了纳粹分子阿道 夫?艾希曼的审判,让她对罪恶问题又有重新的认识,随后她在年发表了《耶 路撒冷的艾希曼一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一书,并提出了充满争议的“平庸的恶” 的概念。阿伦特所说的“平庸的恶改变了原先对恶的看法,她认为邪恶的动机 具有其肤浅性、空洞性,但这种罪恶的后果却是具有毁灭性的。恶与思想是相对 立的,恶的平庸就在于它的“无思想”,丧失对善恶的判断。当阿伦特“平庸的恶’’ 一提出也引起了国内外对于罪恶与责任问题的思考,其中更是涉及政治学、哲学、 历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诸多领域。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计划以阿伦特对艾希曼 审判的报道为例写一本书,表明“思想的独立性。他在回答记者关于阿伦特 “恶 的平庸”的谈话中说“汉娜?阿伦特是根据人类的水准、一种高水准来衡量、评 价纳粹分子的。斯坦莱?米尔格兰姆在年出版的著名实验报告《服从 权威》中也提出了“普通人心中都潜藏了艾希曼”,他通过实验发现人类残酷行为 来自于服从权威的社会心理结果。阿伦特对罪恶问题史无前例的理解是从人性的 层面考虑政治、道德领域的集体与个人的责任,并打破了恶的神秘性。阿伦特思前言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想的核心也是源自于她对罪恶问题的思考。 因此,本文通过全面、系统、深入的梳理和研究,对阿伦特“平庸的恶观念 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了介绍,并对罪恶问题进行了历史追溯,而本文的重点也是 希望从政治哲学视角研究“平庸的恶的内涵,以及从社会机制、群众心理和政 治形式等方面试图找到这种集体无意识背后的原因。本文的现实意义也在于希望 通过对阿伦特“平庸的恶’’研究,让现代人证实历史并且勇于面对民族历史上的 丑陋的一页,让当代人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集体罪恶的再次发生。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阿伦特“平庸的恶”观念产生的大语境 第一章阿伦特“平庸的恶观念产生的大语境 对于一个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政治哲学家,一个曾经身陷恐怖集中营的犹太 人,阿伦特核心思想的形成肯定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尤其是二战 的爆发,纳粹分子犯下了惨无人道的罪行,多万无辜的犹太人被残杀。世界格 局开始两极化,“冷战’’的出现更加剧了局势的恶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阿伦 特开始思考“罪恶问题,而在西方传统思想中,“善恶’’问题也一直占有一个重 要地位,因此,本文第一章将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了解阿伦特“平庸的恶观念 产生的大语境。 第一节阿伦特“恶”的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社会环境:两次世界大战之后 年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退位,不久, 作为战败国的德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条约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 军事制裁,德意志帝国失去了%的国土和%的人口,取缔了国家的武装部队, 夺取了德国在欧洲及海外的有价值的土地,如此苛刻的赔偿条约使德国经济面临 了危机,生活十分艰苦,国家陷入了极为可怕的政治动乱中。战争的失败也引 起 了非常严重的危机。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君主政体的崩溃、内战和多年的政治 动荡,使那些原本对德国胜利充满信心的普通民众感到巨大震惊,德国国民对《凡 尔赛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引发了德国普通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 情绪,一战的经历也使一些年轻人倾向于对国家主义的夸大以及对军国主义的赞 颂。在经历了短暂的平稳期后,内忧外患的魏玛共和国在年的经济大萧条中 又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特别是恶性通货膨胀使德国货币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后, 中产阶级文化更是处在崩溃的边缘。历史学家康拉德?海登称这次经济的毁灭为 “金钱的死亡’’、物质富裕的美好前景的结束以及对社会进步所保持的宗教信仰的 终结。德国在经历了如此剧烈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方面的动乱后,并没有反省 自己的战争责任和给邻国带来的灾难,而是对社会环境感到愤慨并急于找到替罪 羊。这段时期加速了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和新生恐犹症的产生,日益强大的右翼极 权主义也渐渐威胁着这个国家,其中由阿道夫?希特勒所领导的德国国家社会主 义工人党简称纳粹党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了。希特勒宣称德国的困境之根 源来自于战后强加给德国的严厉条款、懦弱的魏玛共和国以及被称握有国家经济 命脉的犹太人。越来越多德国人开始支持他的理论,到年时纳粹党已经从一 个微不足道的小党一跃成为国内第一大党。 德、意、日法西斯统治的国家为了摆脱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走上了国民经济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阿伦特“平庸的恶”观念产生的大语境曼曼曼皇曼曼曼皇曼曼寡 曼皇曼毫量曼曼曼曼曼曼曼蔓曼曼曼 军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开始向外扩张和发动局部战争,妄图 靠战争重新瓜分世界。年月日,德国对波兰发动了闪电战,随后英法 两国被迫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经过数年的浴血奋战,终 于打败了德、意、日等法西斯轴心国。这场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是人类 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的全球性战争。二战以后世界的政治经济格 局也产生了重大变化。 二战以后,欧洲的实力严重下降,美国在二战之中由于没有把战争引向国内, 而且通过战争迅速积累财富,所以美国经济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面对经济 严重衰退的欧洲经济,经济强国美国试行马歇尔计划,使西欧各国不得不在经济 上依附于美国,确立了美国在欧洲的地位。此外,世界格局也开始两极化,欧洲 各国在美国和苏联的影响下,开始出现东欧和西欧的对立,而经济在此起了重要 的作用。在西方的经济取得快速增长同时,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同样发展迅速。 苏联在二战中崛起,战后初期成为世界军事和政治大国,欧洲、亚洲一系列国家 也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战后,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 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美国的“冷战 政策其实是一种遏制政策,防止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利用政治、经济、文 化和意识形态等手段,使东欧脱离苏联的影响。虽然美苏双方没有正面开战,但 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对其它国家发动战争,如美国的越南战争,苏联的阿富 汗战争;文化上苏联推行共产主义,美国推行民主主义。最后以苏联解体为 ?标志结束冷战格局。 战后,战胜国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如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许多暴行不 断遭到清算。其中关于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施的骇人听闻的罪行更是引起了全世 界震惊。因此,阿伦特关于“恶的思考也是以当时的社会环境为基础,对罪恶 以及政治、道德上的责任问题进行了研究。 二、历史环境:恐犹症和大屠杀 年月日,阿道夫?希特勒发动了两次世界战争,其中一场主要针对欧 洲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战争,犯下了现代史上独一无二的最深重的罪行。一个现代 化的工业国用流水线的作业方式屠杀了多万犹太人,一个种族被宣称为劣等 人种,是世界上恶魔的代表和化身,携带致命的社会病菌,并被指责是德国人民 一切不幸的根源,整个犹太民族无论男女老少都被集中起来进行屠杀。面对历史 上如此罕见的滔天罪行,不仅是德国人民,全人类都有责任对其进行深刻思考。 如此进步的西方文明怎么会产生如此罪行纳粹大屠杀的后果是否由全体德国人 来承担犹太人大屠杀似乎毁灭了传统的道德准则,也是一切人类存在意义的终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阿伦特“平庸的恶”观念产生的大语境 结。因为它不仅杀害了无数无辜民众,还使西方人不再相信有合乎常理的规律存 在,有发现客观真理的可能。阿伦特的核心思想关于极权主义的理论以及对“恶” 的思考都与大屠杀的背景是息息相关的,因此为了系统深入的探究阿伦特关于“平 庸的恶”的思想,我们需要重新对德国反犹太人的历史进行反思。 犹太民族在历史上比任何一个名族都要历尽坎坷,基督教十字军战士在进行神 圣的东征前,对数以千计的犹太人进行杀戮;宗教裁判所将他们驱逐出伊比利亚; 波兰人和沙俄对他们进行了恶毒的屠杀;德国人屠杀万犹太人更是达到了历史 顶峰??早在中世纪耶稣受难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罪责就落到了犹太人身上。在 基督教《新约全书》中记载了公开控诉犹太人的最有力的证据“他吸了我们和我 们孩子的血”。犹太人被指责是上帝的谋杀者,是所有美好事物的敌人,只能从 事基督教徒认为的卑贱职业,如放贷业也因此被称为吸血鬼、寄生虫,受到主流 社会的歧视。圣?.奥古斯丁也在《反犹太人》中将犹太民族描述为被上帝摒 弃而 必须永生受罚的民族,终将被选定的民族取代。到中世纪末期,大部分现代恐犹 症的要素都已形成,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恐犹症是基督教信仰者对于所信仰的 宗教从内心产生的疑虑的表达;减缓此种疑虑的一种方式就是将犹太人钉在十字 架上,向他们发泄基督徒们的疑虑、恐惧和憎恨。”因此,犹太人在精神上是邪恶 的这个观念并不是纳粹创造的,教会已经展示了犹太人的这个特征。纳粹为这个 虚构的观念所添加了许多有关其由来的种种解释,与犹太人的宗教无关,认为这 种精神上的邪恶已融入了犹太人的血液。在十九世纪后期,出现了一种新的排犹 主义,不仅再次激起全欧洲对犹太人的厌恶和憎恨,而且孕育了纳粹思想的发展, 这就是生物种族主义。它是对达尔文理论所进行的曲解和利用,以符合自己意识 形态的需要。例如,反复提到达尔文的学术术语“自然选择”、“适者生存’’、“遗 传等。种族主义声称各个种族有优秀低劣之分,并和优生学运动连接起来, 提 出了国家社会主义的理念。而犹太民族不仅被看成是劣等民族,而且被认为是具 有破坏性的社会力量。这种观念也是几十年后纳粹主义的雏形。 一战过后东欧和俄罗斯是迫害犹太人最严重的地方,那里的政府已公然颁布 歧视犹太人的法律。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运动的兴起使德国文化中一直存在的病 态恐犹症得到释放。德国把自己所受的一切不公平待遇,都诉诸到犹太人身上, 把德国的战败和经济困境归咎于支持和平、民主的犹太人,许多恐犹者将犹太人 推出来当替罪羊,指责他们逃避服役,联合外敌密谋毁灭德国,并为了自己的物 质利益剥削国家的经济资源。纳粹用一切现代化的手段向德国人民灌输种族主义 思想,宣称犹太人是德国民族复兴的主要障碍,公开掀起了反犹主义浪潮。德国 马太福音,: 德克劳斯?费舍尔.德国反犹史.钱坤.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第页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阿伦特“平庸的恶”观念产生的大语境 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皇曼鼍 。皇曼曼皇 的“安乐死计划”可以说是大屠杀的序幕,为了清除掉德国优秀基因的污染物, 如同性恋者、智障、严重残疾患者和犹太人,从年到年,德国成立了 一个高度机密的?工作小组对外伪称为“严重遗传病科学登记帝国委员会,参 与者均为医学专家和权威人士。他们负责实施消灭有残疾的儿童和执行成人的安 乐死计划,这基本和后来犹太问题的“最终解决一样,也成为大屠杀的重 要原型。当德国入侵苏联开始的那一天也同样是大规模屠杀犹太人的开始, 年月日,特遣部队展开了血腥的狂暴行动,所有的犹太人无论男女老少,只要 被发现都必须被清除。集体屠杀的一个典型是刽子手让乡镇的犹太人在沟渠或战 壕旁一字排开,然后枪杀,就地掩埋。除了这些亲自参与的刽子手们,大量的普 通民众也奉行和参与了对犹太人的暴行。许多乡镇的当地居民甚至十分快乐的成 为了屠杀行动的观众,“当地的暴徒们用铁棍将犹太人乱棍打死,旁边就有母亲携 带孩子津津有味地观看,士兵们挤在一处像看球赛一般欣赏这残暴的场面。真 正大规模灭绝犹太人的地点是在波兰的死亡集中营,为了实施这一可怕计划, 在 奥斯威辛集中营诞生了全新的、更有杀伤力的化学武器。犹太人向牲口一样被赶 进货车里,运往各个集中营。到年,这些集中营都配好了一天可以清除掉. 万人的毒气室。毒气更是由氢氰酸代替了以前低效的柴油机废气杀人,只需通过 一个小孔将氢氰酸制成的蓝色小球投入毒气室,致命的毒气在至分钟内就可 将人杀死。这种毒气攻击持续到年中旬,除了一些阻碍希特勒种族灭绝计划 的国家以外,欧洲大部分犹太人都遭遇了如此悲惨的下场。毒气杀人在年底 结束了,但死亡却一直持续到了年月的解放。当二战即将结束的几个月前, 纳粹用尽一切方法来掩藏其罪行,尽可能地炸掉毒气室,毁灭可以控告他们的证 据,为了阻止这些被囚禁的犹太人落入盟军手中,有近人被迫从奥斯威辛集 中营进行死亡迁徙,.万人从斯达候夫进行迁徙。当盟军进入德国领土时,士兵 们看到那堆满恶臭味尸体的集中营,所有人都愤怒震惊。但当战后人们追究罪行 责任的时候,大多数德国人都声称对此事一无所知。为什么如此残忍史无前例的 罪恶会发生在西方文明社会谁应该为大屠杀的罪行承担责任德国的民众谁否 参与了这桩罪行呢这些问题引发了学术界激烈的争论。 由于犹太人的身份,阿伦特的一生也是处在动荡流亡中,她曾经被德国警察 无端拘留过八天,被迫于年离开德国开始流亡生活,也曾被纳粹关进法国的 集中营,幸运的逃离了死亡大屠杀。因此,要想深入理解阿伦特“恶”的理论, 对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的梳理是十分必要的。下一节主要是从纵向回顾历史上 对于罪恶问题的探讨,以及对阿伦特政治哲学思想的影响。 德克劳斯?费舍尔.德国反犹史.钱坤.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第页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阿伦特“平庸的恶”观念产生的大语境 皇曼鼍皇曼寰. 曼皇皇寰皇曼 曼 皇? . ..? 曼曼曼一 ? 一 一;?皇曼曼曼 第二节 罪恶问题的历史追溯以及对阿伦特思想的影响 “善恶”问题的探讨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出现了,在西方传统道德哲学中,恶被 看成是善的缺失,一种非存在,比如苏格拉底就认为没有人会自愿趋向恶或他认 为是恶的事。人天性是向善的,恶是由于无知,没有认识到善。柏拉图同样赞成 苏格拉底对“恶’’的认知,可是到了基督教时期,上帝成了万物的创造者,也是 至善、至高的,奥古斯丁认为人是有“原罪,但人有“自由意志’’选择为善 还是 为恶,因此,在他看来“恶”的产生是人“自由意志’’的选择。无论是古希腊时 期还是基督教神学对于“恶的理解尽管存在差异但在一点上是一致的,就是人 本性是善的,直到康德提出了“根本恶’’思想,指出入有先天的趋恶倾向。本小 节将重点对奥古斯丁和康德的罪恶观进行阐述并了解他们对阿伦特思想的影响。 一、奥古斯丁的原罪观 罪恶问题在基督教神学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基督教神学家对于罪恶 理论的思考都源于《圣经》的启示,而“原罪在基督教信仰里更是一个基本信 念。如使徒保罗说“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大卫对上帝坦白说:“我 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根据《圣经》的记载,人类的 共同祖先亚当与夏娃接受了蛇的诱惑偷食了智慧果,违背了上帝的禁令,因此被 逐出了乐园,从此过上了艰难的尘世生活。人类的尘世生活也就是源于为自己的 罪而承担的惩罚,这个罪就是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所犯的“第一罪”,也就 是“原 罪’’。可是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违背了上帝的禁令就是有罪的呢全能和仁慈的 上帝创造了宇宙,为什么又要让世界产生罪恶呢奥古斯丁一生也都在专注于对 罪恶问题的思考。 奥古斯丁的人生都充满了对恶的体验,在他的《忏悔录》一书中回忆了自己 亲身所做的恶,这也与他解决罪恶问题息息相关。他曾回忆了青少年时期和同伴 的“偷梨事件’’,他们偷走了邻居梨树上的果子,不是为了品尝,而是喂猪了,仅 仅“是因为这勾当是不许可的。奥古斯丁认为人们为做了所禁止的事而感到欢愉, 偷盗是没有目的的,纯粹是为了作恶而作恶。这件事之后,他产生了许多困惑, 也推动他不懈思考恶的起源问题。但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首先把他带入了摩尼教, 因为当时的奥古斯丁无法理解至善的上帝创造的世界为什么充满了罪恶而摩尼 古罗马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第卷第章第节,载奥古斯丁:‘独语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 社年版,第页 毽经.串珠版.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第页 吉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北京:商务印书馆,,第页.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阿伦特“平庸的恶”观念产生的大语境 教主张善、恶属于两个对立的实体,人自身也是光明与黑暗的争斗。人作恶就是 用肉体支配人,也就是黑暗战胜了光明。而摩尼教的善恶二元论的后果是人无需 为自己的恶性负责,作恶是受黑暗之神的支配。于是,人不必承担自己作恶的后 果。近十年的信奉摩尼教生活也使奥古斯丁思想处于迷茫不定中,一直到他对信 仰的摩尼教主教福斯图斯所回答的问题大失所望,这促使他对摩尼教 的怀疑与重视,并在年到达米兰从事雄辩术教学,直至年皈依基督教。这 一时期,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关于恶的观点使他彻底走出了摩尼 教,能够把恶的起源于罪责问题联系起来,从而为他解决恶的问题带来了希望。 普罗提诺认为“恶是善的缺失,恶不是形式,是非存在的,坚持的是柏拉图传统 的思想。在皈依基督教后,奥古斯丁的思想更加成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重要的 著作《论自由意志》、《仟悔录》、《教义手册》、《上帝之城》等。在这些著作中他 对于自由意志与罪恶,“原罪”理论与上帝的恩典等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思考。 奥古斯丁首先肯定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宇宙问除了上帝以外没有任何存在 者不是由上帝那里得到存在”上帝是至高、至善的,而其他一切存有都是上帝从 虚无中创造出来的,因此万物就其“本性”而言都是善的。恶的产生就是对存在 的善的背离与缺乏,“事实上我们所谓恶,岂不就是缺乏善吗在动物的身体中, 所谓疾病和伤害,:不过是指缺乏健康而已?一同样,心灵中的罪恶,也无非是缺乏 天然之善。’’因此,万物必须服从上帝的禁令,违背了至善的上帝的禁令就是有罪。 亚当和夏娃听从了蛇的诱惑,罪就在于无视永恒者而听从低级的可变者。其次, ,人在被创造的时候被赋予了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选择不去服从,也可以选择 不被诱惑。“原罪表明了人有这种不服从的能力,也就是上帝赋予了人自由意志, “人自己能够支配、主宰、决断自己意志的能力。’’每个人被赋予了自由意志,允 许根据自己的意志决定行动和生活,自由地选择为善或者为恶。奥古斯丁在《教 义手册》中把恶分为三类,即“物理的恶、“认识的恶’’和“伦理的恶,而他 “原罪理论的核心就是对“伦理的恶’’的讨论,“伦理的恶不是因为万物的不 完善性或者人理性的缺乏,而是指由人的自由意志选择了作恶,违背了崇高的万 物主。此外,奥古斯丁认为人的自由意志和“原罪”理论是密切相关的,自由意 志是“原罪说”成立的必然前提,人因有自由意志,才有能力背离上帝的旨意, 也因为有自由意志,人才会犯罪。上帝早就预知了人会受诱惑,因为人有肉体的 存在,而自由意志使人有能力抵抗诱惑,选择正当的生活。没有自由意志,一切 存在都出自本性,人的生活和动物的生存是相同的,人的行动不存在犯罪与不犯 古罗马奥古斯丁.教义手册.第页,参见西方蜇学原著选读上册,第页 古罗马奥古斯丁.教义手册.第页,参见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册,第页 叶秀山.西方哲学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第页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阿伦特“平庸的恶”观念产生的大语境 皇量皇曼曼曼曼曼曼暑 一一一 曼曼窖曼曼寰量曼曼鼍曼皇皇曼曼曼 一??一.. 罪的问题。而奥古斯丁这里的自由意志并不必然以善为目的,它也可以把恶作为 对象,意志可分为“善良的意志”与“恶的意志”,善恶取决于人自身的决定,所 有“自由意志是中等问之善”。“意志得幸福之赏或得不幸之罚乃是依据它的 功德,每人选择去信奉哪一类,全在于意志。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本意是要人 正当生活,可是由于人误用自由意志做出不正当的行为,这是人自己的选择,需 、 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奥古斯丁的“原罪说”里,一个重要的原则性思想就是“惩罚罪行,酬赏 善举”。人类因为原罪而受到惩罚生活在尘世,与上帝处于一种疏离状态,而死亡 是上帝对人类犯罪最严厉的惩罚,而人的尘世生活结束并没洗去身上的罪,只有 上帝才能决定是否洗去人类的恶,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做善事,就有机会 获得上帝的恩典获得幸福被拯救。奥古斯丁成熟时期对于人的自由意志有了改变, 认为自亚当堕落后的人类没有了真正的善,上帝的恩典才能消除自己的无知,从 恶的束缚中脱离出来,获得自由。 奥古斯丁的思想影响了阿伦特思考“生命的意义,以及对她进一步理解罪 恶问题有很大促进作用。虽然阿伦特主要成就是探讨极权主义的社会历史原因, 但在后来她还是回到了“以人的条件为主题,从积极生活,对现实的思考到倡 导人们行动起来参与公共生活。尤其是当亲身经历艾希曼的审判,认为“平庸的 恶的产生与人的无思想以及脱离公共领域有关,促使她重新回到哲学。早年阿 伦特就以《论奥古斯丁的爱的观念》为题作为她的博士论文,通过对奥古斯丁眼 ,中爱的各种变体,试图寻找人的真实存在。奥古斯丁认为生命是永恒的,没有终 点,绝对的“善”就是超越我们存在的“永恒。阿伦特也认为生命趋向永恒存在, “人的意志、内在性同时产生在爱的经验通过解读奥古斯丁,我们发现阿伦特 从他的思想中得出了自己崭新的生命观。在《人的境况》开头就提出“我们推翻 人类活动的层次,可能会造成恶果,同时会威胁、损害思想和生命‘ 二、康德的根本恶 另一位对阿伦特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家就是康德,他们两者都对“根本 恶”这个观念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阿伦特从康德那借来了这个 概念,但对其具体内涵的理解与康德完全不同。而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可能也 是第一个认为人的本性是根本恶,将伪善与虚伪放在一切恶行之上。否定了恶的 叶秀山.西方哲学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第页 同上 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第卷第章第节,载奥古斯丁:‘独语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年版。第页 . 【】. ,.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阿伦特“平庸的恶”观念产生的大语境 ?鼍量曼曼曼 蔓蔓曼皇璺?????????????????一鼍鼍鼍曼??曼???一一. 产生是“善的缺乏”或其他邪恶力量的作用,邪恶不是视其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而单视其动机而言就是恶的。康德毫不留情的指出,“人由本性就是恶的,这也 使人们无法接受。阿伦特认为康德对“恶’’的定义太理性化,给本来难以理 解的 人的邪恶找到了理由与动机,而使人们失去了防备之心。因此,在研究阿伦特“恶 的理论之前,对康德的“根本恶观念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康德在《单纯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一书中提出了“根本恶的概念,但并不 是指人的自然属性是恶的,“自然性好,就其自身来考虑是善的,就是说,不是耻 辱的事情,根除它们不仅无益而且这样做会有害且该受责各。’’在道德善恶问题上, 康德认为人的“本性或自然”与人的自由意志,人的准则并非相对立的, 而是理解为人自己选择行为准则的自由的意志人的本性不是人的自然天 性,是人在一切经验活动中自由的运用作为基础,出生伴随着自由选择善恶的倾 向,而不是原因,因此人的自由才引起了人的本性。康德以前的西方思想家大多 都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早在古希腊,苏格拉底就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没有 人会自愿作恶,恶的产生就是由于无知,人们只有通过不断的求知达善才能远离 恶。中世纪基督教坚信至善的上帝造人,人由于违背上帝的指令而有罪,需要赎 罪才能重返天堂。康德意识到如果善是人性的本质,又为何还要去实现善呢 人 哥 不断的寻找失去的善难道不是回到原来的起点吗因此,他坚信恶才是使人类走 向进步,才需要人类努力向善。康德意识到人并非天生就具有美德,那只是人行 动产生的经验性的后果,真正要探讨的是产生这些后果的根据。他并不认为人从 ,出生就带来了恶的本性,而是人有为恶的习性,自由本身选择违反道德法则。他 指出“人是恶这一观点仅仅是指:他知道道德法则,但是却因此接受违规法则的 行为准则。因此,康德的“根本恶就是明知普遍存在的道德律而故意违反的主 观倾向,这种恶不是一种经验的事实,只是在本体中存在。对于一个任何坏事都 没做过的人,这种“根本恶”仍然无法被摆脱,不是出现了偷盗、贪婪、奸淫等 等这些恶的行为才被定义为恶,只要有恶的动机、倾向就判断为恶。他认为人与 生俱来就有伪善和自欺,那些自认为自己是清白、无罪的人,一旦有这种念头, 就是自欺的,也是一切恶的根源。这种人性本质固有的恶被分为三个层面:一是 人性的脆弱,就是人意识到感性肉体的恶却不知道怎样运用自由意志去抗拒它, 这也是许多人产生罪恶感的原因。其次,动机的不纯。这种层面的人是有能力按 照道德准则行动,却参杂了其他复杂的动机,并不是单纯为了善而行动。康德认 为这种有利己目的的不纯洁的恶是一种罪恶。最后一种就是“蓄意的罪,也是最 可怕的恶,是由于人的恶意。人明知道道德法则,却自由的将某种动机作为自己 康德.单纯理性界限内的宗教.李秋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页 喻青.康德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第页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阿伦特“平庸的恶”观念产生的大语境 鼍曼曼曼?. . . . 一 ?皇曼皇皇曼曼葛 一一 一一 一一. 的准则,有意作恶违背道德法则。甚至自以为自己是无辜的,这是真正的心灵 的 堕落。人类历史上所有重大的浩劫都是由这种反人道的恶造成的。康德对恶的这 三个层面的恶区分表明了恶是人性固有的,看似非常清晰,但在真正实际判断中 也很难适用。就以在耶路撒冷法庭被审判的前纳粹党卫军中校阿道夫?艾希曼为 例,这个自称只是服从上级命令,恪尽职守的普通人,如何去判定他具有哪种作 恶的自然倾向假设他的证词是真实的,对于一个执行者,他把服从命令认为是 至上的准则,而对于他的选择可以说是没有自由的,那他的恶是否就不能定义为 “根本恶呢阿伦特在这里批评了康德的观点,提出来了与之相反的“平庸的 恶”。这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内容。 康德既然认为人性本质是恶的,难道人类就注定无法摆脱邪恶吗事实上, 康德相信人可以克服根本之恶,自我改善而使自己得救。人类如何面对自己所犯 的如大屠杀这样残忍的罪恶,以及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实现善呢康德首先认为人 类选择善的原则只能从心灵层面实现,而不是从肉体上改变。因此他批判了斯多 亚派的禁欲主义,并不能只注意肉体的欲望,而应关注入的信仰,也就是通过我 们的自由意志信仰基督,也是信仰自己的人性原型。这种对至高无上的高于人的 理想原型的信仰,只是一种道德上和实践上的信念,这样才使这一理念具有道德 价值,因为“把这样一个圣人提高到超出人的本性的一切软弱性之上,倒会妨碍 我们按照所理解的一切把他的理念用于我们实践的效仿”其次,康德认为正是理 性与责任使人能够以理性道德为意志,将人生的奋斗目标设定为对善的追求。这 里的理性道德又被康德称为绝对律令,要求所有人都需要遵守,是指包括自己在 内的每个人都要对人类负责。人的“善’’就是这个通过理性判断和行为所产生的 一种本质法则,并不是权威的命令和戒律。而善并不来源于经验,只能来自于心 底对邪恶的厌恶,对良知的诚信。我们心底自由与良知的福音就是上帝,我们理 性道德追求的必然结果就是确认上帝的存在,对上帝的信仰“是人目标坚定,并 且使人自觉地在道德进步中始终不变信仰使我们用博爱、宽容、负责的实际行 动获得上帝的恩典,使我们相信上帝在我们之中,也就是有人的自由意志的推动, 以及对上帝信仰过程中,恶被克服、消除,使人不断完善。康德的“根本恶在 阿伦特看来是一种可理解性的概念,恶的产生是人性本身为了“自然性好”,对道 德律的悖离倾向,是对理性的颠倒。他留给阿伦特的问题是这种“根本恶”是否 深深植根于人的本性之中虽然康德的回答是肯定的,但这个判断却不断引发后 人对恶的思考。 邓晓芒.康德哲学诸问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页 张政文.康德批判哲学的还原与批判?.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阿伦特“平庸的恶”观念的核心问题 第二章 阿伦特“平庸的恶”观念的核心问题 通过第一章对阿伦特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从一战以后到 五十年代苏联“解冻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是以前和以后的分水岭,也是一次根 本性的断裂。人类多样性遭受到了攻击,对于政治话题以及政治行动的兴趣急剧 降低。阿伦特在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十年的难民生涯之后,开始对 极权 主义制度下的邪恶现象进行反思与批判。年,在她出版的《极权主义的起源》 一书中提出了史无前例的“根本的恶概念,这种邪恶现象是与极权主义制度同 时出现,一切人都变成了“多余的”。然而在参加了年的耶路撒冷的审判,见 到带着德国官腔的艾希曼后,阿伦特的思想发生了转变,认为那些骇人听闻的犯 罪背后可能只是出于一些肤浅、平庸的动机。她认为人们的“无思想’’,缺乏思考 能力导致了这种“平庸的恶”。虽然这个观念受到了极大的质疑,或是彻底的误解, 但它却是阿伦特思想的催化剂。如果把阿伦特“平庸的恶’’观念作为她所有作品 的向导,它可以让我们深入阿伦特思想的核心以及终身所关注的问题,对我们现 在的思考和行动都有启示作用。本章将针对“平庸的恶”这一理论的提出、主要 内容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 第一节“平庸的恶”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极权主义下的“根本恶概念 在阿伦特的一生中,对她的政治思想影响最深的事件就是国家社会主义在德国 的胜利,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数百万同胞被屠杀,阿伦特在亲身经历 了
/
本文档为【汉娜·阿伦特平庸的恶——政治哲学视角的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