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资本与价值增殖

资本与价值增殖

2017-11-10 32页 doc 62KB 4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4168

暂无简介

举报
资本与价值增殖资本与价值增殖 第三章 资本与价值增殖 前面论述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本章将在这个基础上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获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及其经济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剩余价值理论仍然是剖析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科学依据。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产生了货币,而货币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资本家,首先必须掌握足够的货币,用以购买生产资料和雇佣工...
资本与价值增殖
资本与价值增殖 第三章 资本与价值增殖 前面论述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本章将在这个基础上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获取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及其经济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剩余价值理论仍然是剖析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科学依据。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产生了货币,而货币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资本家,首先必须掌握足够的货币,用以购买生产资料和雇佣工人,才能开始资本主义的生产经营。但是,这并不是说货币本身就是资本,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内容。 (一)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 货币和资本的区别,通过它们具有不同的流通形式表现出来。一种是商品流通形式:商品—货币—商品(W—G—W)。商品生产者出卖商品换得货币,再用货币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另一种是资本流通形式:货币—商品—货币(G—W—G)。资本家预付一定数量的货币购买特定的商品,然后再出卖商品换回货币。 这两种流通形式的区别:(1)买和卖的顺序不同。前者是先卖后买,后者是先买后卖。(2)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前者起点和终点是商品,后者起点和终点是货币。(3)流通中充当媒介的东西不同。前者是货币,后者是商品。(4)流通的内容不同。前者是不同使用价值商品的交换,后者是流通终点的货币数量大于起点的货币数量。(5)流通的目的不同。前者是取得特定商品以满足商品生产者自己的需要,后者是获得更多的货币。 通过以上两种流通形式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资本流通的完整形式是:G—W—G′,即资本家先用货币购买商品,再出卖商品换回更多的货币,从流通中取得的货币 ?52? 政治经济学原理 在数量上大于最初预付的货币。这里G′=G+?G。?G是运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额,称为剩余价值(m)。可见,资本流通的根本特点就是货币在运动中能够带来剩余价值,发生了价值增殖。这时货币已不是普通的货币,而是转化为资本,成为资本的存在形式。所以,资本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G—W—G′。这个公式,对一切形式的资本都适用。不仅商业资本的运动直接表现为先买后卖的过程,而且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运动基本过程也是这样,它们不过是在这一公式基础上的补充或是简化。因此,这一公式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的共同特点。所以,它表现为资本的总公式。 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是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这个矛盾表现在:按照价值规律,商品交换应按其价值进行等价交换,因而在流通过程中,商品价值量不能变化,不能发生价值增殖。但是,资本总公式呈现出来的现象是,经过流通过程,资本价值量却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二)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 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在于说明价值增殖是在什么条件下,从哪里产生的,也就是要说明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是怎样实现的。首先,价值增殖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货币上,因为这里的货币作为购买手段或是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其价值量没有增殖。其次,价值增殖也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上,这里商品的价值是已定的,也不会因商品的出卖而发生价值增殖。最后,价值增殖必然是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它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并在生产劳动时发挥出来。无论在任何社会,劳动力都是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但是,劳动力大规模地作为商品买卖,却只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才存在的现象。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才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有完全的人身自由,是自己劳动能力的所有者,有权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并且劳动力只是按一定时间出卖,而不是终身出卖为奴隶。第二,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也没有其他生活资料来源,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第三章 资本与价值增殖 ?53? 来换取生活资料。如果劳动者拥有生产资料,自己能够生产和出卖自己的劳动产品,那它就是一个小商品生产者,而不是雇佣劳动者。第一个基本条件意味着劳动者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第二个基本条件意味着劳动者除了自己的谋生本领——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小生产者日益分化,以及资本原始积累,大批生产者丧失生产资料沦为无产者,资产阶级不断占有和集中社会生产资料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可见,劳动力商品是一个历史范畴。 (二)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这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由于劳动力是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须要以活的人体存在为前提。只有当人消费了各种生活资料和服务,使身体处于正常状态,才能不断地提供劳动力。所以,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还原为生产所必需的食物、衣服、住房等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换言之,由于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是维持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的物质文化生活过程,所以,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这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还原成维持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物质文化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具体来说,劳 )为维持劳动者本人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内容:(1 的价值。(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因为劳动者会衰老、死亡,为了保证劳动力源源不断地供应,必须供给劳动者抚养家属、延续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3)为使劳动者掌握必要的生产技术所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总之,“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 来决定的。” 构成劳动力价值的上述各种物质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与其他商品不同,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还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由于各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道德等不同,从而造成了各个国家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在范围、种类以及质量上都存在差异。即使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内容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资本主义早期,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只是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后来逐渐变成除满足生存需要外,还要满足其发展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制约一个国家劳动力价值变化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已纳入雇佣劳动者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二是生活资料的构成和数量。前者与劳动力价值成反比,后者与劳动力价值成正比。考察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劳动力价值,需要把这两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分析。譬如,考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价值的变化趋势,既要看到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下,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1 ?54? 政治经济学原理 生产生活资料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使劳动力价值趋向下降的一面。同时又要看到,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对工人一定文化、科学技术知识要求的提高,以及这些国家的垄断资产阶级为缓和阶级矛盾而采取的一系列改善社会福利和社会文化教育的政策措施等。所有这些又扩大了生活资料的范围和数量,使劳动力价值有提高的趋势。因此,劳动力的价值是一个变数,而不是一个常数。但在一定国家一定时期,必要生活资料的基本种类和平均数量是一定的,因而劳动力的价值又可以确定为一个平均的水平。 劳动力商品不仅有着特殊的价值规定,而且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一般商品在被使用或是消费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它的价值也随之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创造出新的价值来,劳动力商品则不同,其使用价值的使用或是消费就是劳动过程,劳动不仅能保存旧价值,还能创造出新价值。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就是为了利用它的这种特殊使用价值来使资本价值增殖。科学技术愈是进步,劳动力素质愈是提高,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愈大,创造的剩余价值就会愈多。所以,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中进行的。在这里,拥有货币的资本家与拥有劳动力的工人双方是作为自由的、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缔结契约,彼此作为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实行等价交换。从表面来看,这是自由平等的,其实,资本家当把劳动力商品买来之后,一经离开流通领域,情形就完全变化了。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在前;劳动力所有者变成了雇佣劳动者,尾随在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萎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蹂躏,给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显然,这里的“自由”、“平等”,实际上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自由”,是资本家阶级压迫和剥削工人阶级的不平等。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一)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 第三章 资本与价值增殖 ?55?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要素都属于资本家,资本家在购买劳动力之后,就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过程了。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让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并且使价值增殖。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劳动力的支配使用权属于资本家,工人是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服从资本家的安排,并且要遵守劳动纪律。二是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这两个特点,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对于工人来说,是一种经济强制性的劳动。 (二)资本主义的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另一个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这是它的根本特征。为了弄清价值增殖过程,首先要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来考察。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全部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它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工人支出的活劳动,而且包括过去已经消耗在生产资料上的物化劳动。这样,价值形成过程既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又是物化劳动即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过程。这两重过程是以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为基础。 首先,分析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过程。在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它原来的使用价值已不存在,但是,它的价值并没有丧失,而是转移到新的产品中,构成了新产品价值的一部分。这种转移是由具体劳动实现的。 其次,分析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工人在生产中消耗了一定的体力和脑力,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就形成价值,这是新创造的价值,其数量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量。这就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假定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等于劳动力的价值,那么,资本家将得不到剩余价值,资本价值增殖的目的并没有实现,这种生产过程只是一种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而不是价值增殖过程,它对资本家是毫无意义的。价值形成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基础,资本家必须使价值形成过程变成价值增殖过程。以棉花纺成棉纱为例来说明价值形成过程。假定某工厂生产10斤棉纱,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为12元;又假定购买工人劳动力的资本价值为6元,而工人每天劳动6小时,每小时创造的新价值为1元,每天共创造新价值6元。在生产过程中,纺纱工人通过具体劳动将生产资料的价值12元全部转移到新产品棉纱中去,同时,因耗费6小时抽象劳动而形成的6元新价值也全部加入到新产品棉纱中去。这样,资本家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和购买工人劳动力的价值共18元,在新产品棉纱中全部得到价值补偿。在这里,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18元并没有得到增殖,这就是纯粹的价值形成过程。显然,资本家没有得到任何收益,是决不会这样干的,因为其生产的目的就是使价值增殖,它必定会使价值形成过程变成价值增殖过程。 ?56? 政治经济学原理 现仍以棉花纺成棉纱为例来说明价值增殖过程。假定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时间由6小时延长到12小时,工人劳动时间增加了1倍,生产20斤棉纱,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为24元;工人原来每天劳动6小时、每小时创造的新价值为1元,而现在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创造的新价值为12元。这样,新产品棉纱所包含的价值是:(1)转移到新产品棉纱中来的生产资料(棉花、机器损耗等)的价值共计24元;(2)工人劳动12小时创造的新价值12元。这两部分价值之和是36元,也就是说:新产品棉纱所包含的价值是36元。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即:生产资料价值为24元+购买工人劳动力的资本价值6元=30元,而将棉纱全部出售后收回了36元,收回的货币与预付的货币差额为6元,这6元就是价值的增殖即剩余价值。所谓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比较一下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可以看出,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工人整个的劳动时间超过这个一定点,即超过补偿他的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因此,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叫做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做剩余劳动时间。这就说明,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通过上述分析,揭示了剩余价值生产的全部过程,也最终解决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在直接生产过程之前,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使用创造了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的商品。然后,资本家按商品价值出卖商品,不仅收回了资本的价值而且获得了剩余价值。这样,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整个过程,既在流通领域进行,又不在流通领域进行。它是在流通过程中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价值增殖做准备,并通过流通过程出卖商品而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而价值增殖则不是在流通过程中,而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全部过程都符合价值规律,资本家无论购买商品或是出卖商品,都是以价值为基础的等价交换。整个过程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它的使用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二、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中,资本家所拥有的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品,如机器、厂房、原材料和货币等。然而,货币和生产资料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资本主义条 第三章 资本与价值增殖 ?57? 件下,货币和生产资料被资本家占有,用来作为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手段时,才成为资本。可见,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从本质上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只是这种关系采取了物的形式,使人们产生了一种错觉,似乎资本就是物,增殖价值是资本的天然属性。这种把资本关系物化和神秘化的观念,就是资本拜物教观念,它是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的更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竭力宣扬资本拜物教观点,把生产资料和资本混为一谈。在他们看来,资本是手段和工具,更有甚者,英国的托伦斯上校说,“在野蛮人用来投掷他所追逐的野兽的第一块石头上,在他用来打落他用手摘不到的果实的第一根棍子 ?资上,我们看到占有一物以取得另一物的情形,这样我们就发现了资本的起源。”产阶级经济学家抓住经济生活中的表面现象,把资本说成是物而不是社会生产关系,其目的是掩盖和歪曲资本的本质,掩盖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实质。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的本质时,深刻地批评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谬论。指出“资 ?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不同的形式。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即由机器、厂房、设备、原材料等构成的那一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不同方式参加产品的生产,消耗自己的使用价值,转移自己的价值。例如,机器、厂房、设备这一类生产资料,可以使用许多年,参加多次生产过程,每次生产过程只消耗和磨损一部分使用价值,并将它们的价值按其磨损的程度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原料、燃料、辅助材料这一类生产资料,则都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被消耗,其价值也是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但是,尽管这些生产资料参加产品的生产以及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的价值都被保持下来,并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转移的价值都是以它们加入生产过程以前具有的价值为限,决不比原价值大。因此,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存在于生产资料形式上的资本,只变换它的物质存在形式,其价值只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资本中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部分,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作用:一方面,作为具体劳动,改变生产资料的形式,创造出具有使用价值的新产品,并同时把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保存下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作为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这个新价值除去补偿劳动力的价值以外,还有一个剩余,即剩 ? 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9 ? 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34 ?58? 政治经济学原理 余价值。所以,马克思把用于购买并转化为劳动力的这一部分资本叫可变资本。 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马克思的伟大功绩。它表明: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从劳动过程看,从物质形态看,表现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即生产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从价值增殖过程看,则表现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作为不变资本的生产资料自身并不能成为剩余价值的源泉,只有可变资本所转化的劳动力才是剩余价值的源泉,直接提供剩余价值。可见,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对于揭露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和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及其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剩余价值率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投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即c+v,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剩余价值m,结果生产出价值为c+v+m的产品。其中剩余价值只是可变资本产生的。为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应该用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相比,因此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表示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以m′表示剩余价值率、m表示剩余价值,v表示可变资本,那么,剩余价值率用公式表示就是:m′=m/v。例如,某资本家在一次生产过程中预付可变资本20万元用于购买劳动力,为资本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是40万元。那么,剩余价值率就是200%。 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另一公式表示: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上述两种公式是以两种形式表示同一剩余价值率。前者以物化劳动形式计算,表明在雇佣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占多少份额。后者采取活劳动形式计算,它表明在工人的一个工作日的全部劳动时间中,有多大部分用于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多大部分用来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是决定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量多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资本家总是要千方百计提高剩余价值率。在现实生活中,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剩余价值率也在提高。据统计,美国加工工业的剩余价值率在19世纪末为114%,145%,战后初期为145%,182%,到20世纪70年代前后,已增加到260%,375%。 剩余价值率是决定剩余价值量的一个因素,另外一个因素是雇佣工人数量或是可变资本总量的多少。如果资本家雇佣工人总数是一定的,则剩余价值率越高,他获得的剩余价值量也越多;如果剩余价值率是一定的,则雇佣工人总数越多,他获得的剩余价值量也越多。用M代表剩余价值量,则M=m/v×V=m′×V。可见,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一般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和增加可变资本总量。 第三章 资本与价值增殖 ?59?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 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主要是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来进行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者的工作日由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构成。由于必要劳动时间一般是个限定的量,因而,资本家就可以通过延长工作日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来增加剩余价值量。假定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工作日的长度为12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为6小时。如果必要劳动时间不变,仍为6小时,而资本家把工作日延长到15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便由6小时增加到9小时。剩余劳动时间的这种变化如下图所示。 0 6小时 12小时 15小时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可见,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剩余价值量随着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增大。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多,剩余价值量就越大。我们把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称之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这种使用价值的方法,称之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马克思写道:“把工作日延长,使之超出工人只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的那个点,并由资本占有这部分剩余劳动,这就是绝对 ?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总是力图延长工作日。工作日虽然是个可变量,但它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变动,工作日有它的最低和最高界限。它的最低界限不能确定在工作日只等于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上,因为这样就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工作日的最高界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劳动者的生理界线。劳动者在一天24小时内总要有一部分时间用于休息、睡眠、吃饭等,以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和恢复劳动力。二是社会道德界限。劳动者在一天之内,除了劳动以外,还要有阅读书报、娱乐、照顾子女以及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7 ?60? 政治经济学原理 参加社会活动等时间,以满足其精神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的范围和数量由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决定。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具有很大的伸缩性。资本家在必要劳动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作日的长度总是一个确定的量。它的长度不是由理论来确定,而是取决于劳动力商品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一方面,资本家按照劳动力的日价值购买劳动力,取得了劳动力一天的使用权,他就会尽量延长工作日,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劳动者也会以劳动力商品所有者的资格来反对资本家过度地延长工作日,过度地使用他的劳动力。因为劳动力存在于劳动者的身体之中,他能否连续地出卖,取决于劳动力能否正常地维持和再生产。这样,资本家坚持买者的权利,要求尽量延长工作日,劳动者则坚持卖者的权利,要求正常的工作日。“于是这里出现了二律背反,权利同权利相对抗,而这两种权利都同样是商品交换规律所承认的。在 ?因此,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资产阶级和平等的权利之间,力量就起决定作用。” 无产阶级之间围绕工作日的界限,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工作日的实际长度,取决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力量的对比。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资本家之所以主要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来增加剩余价值量,是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技术以手工工具和手工劳动为主要特征,只有依靠延长工作日才能增加剩余价值量。同时,那时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还不够强大,单纯依靠资本家的经济力量还不足以制服工人,因而,不得不借助于国家政权,通过国家立法手段,强制的延长工作日。例如,英国政府就曾在1849年和1863—1864年先后多次颁布过延长工作日的强制性法律。当时的工作日一般都超过12小时,产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排挤小生产,破产的小生产者大量涌入雇佣劳动者大军,而由于资产阶级经济力量的增强,大机器生产成为一种延长工作日的强有力手段。通过饥饿的“纪律”,把工作日延长到最大限度。这时,工作日已经不再是12小时,而是14小时、16小时,甚至18小时以上。资本家除用公开延长工作日的办法外,还采取各种隐蔽的手段,变相的增加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例如:提前上班,推迟下班,侵占工人的吃饭时间和休息时间等。 过度延长工作日,使工人过度劳累,寿命缩短,工伤事故增加,工人特别是女工、童工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工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展开了缩短工作日的斗争。1866年英国工人阶级第一次提出8小时工作日的要求。同年,在第一国际日内瓦代表大会上,根据马克思的建议,提出了争取8小时工作日的战斗口号。随后,各国工人阶级相继展开了一系列缩短工作日和要求标准工作日的坚决斗争。这种斗争要求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形式下,才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得到实现。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62 第三章 资本与价值增殖 ?6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工人阶级斗争的加强和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作日比战前缩短了,但是,无论工作日的绝对长度如何,工作日仍然是由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所构成,雇佣工人只能在为资本家提供剩余劳动的条件下,才能获得工作的权利。同时,工作日缩短的程度远远低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 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工作日长度总有一定界限,延长工作日会遭到工人的反抗,而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限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不能满足他的贪欲。因此,资本家还要采取另外一种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这就是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例如,工作日长度为12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 2小时。若把必要劳动时剩余劳动时间为6小时。如果工作日的长度不变,仍然为1 间缩短为4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就相应地延长为8小时。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这种变化如下图所示。 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变化前 4小4小时 6小时 12小时 0 时 变化后 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我们把工作日长度不变,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称之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这种剩余价值的方法,称之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建立以后,直到当代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榨取剩余价值和增加剩余价值量的主要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即减少再生产工人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时间为前提。为此,就必须降低劳动力的价值。诚然,资本家可以用把工人的工资压到劳动力价值以下的办法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但这不是降低劳动力的价值,而只是侵占了必要劳动时间的范围。这一点在理论分析上应予以排除。因为在探讨剩余价值生产的一般规律时,仍需要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以劳动力按价值支付为前提。这样,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唯一的办法就是直接降低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而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并同时提高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各部门的劳动生产 ?62? 政治经济学原理 率,降低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能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例如,要降低衣服的价值,就既要提高生产衣服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又要提高生产棉花、棉纱、织布机、缝纫机等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只有除生产军火和奢侈品等少数部门以外的社会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生活资料的价值才能普遍下降,劳动力的价值才能降低,从而必要劳动时间才能缩短,剩余劳动时间才会相应地延长,才能有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但是,必须把资本的一般的、必然的趋势同这种趋势的表现形式区别开来。追求相对剩余价值,这是资本的内在冲动和一般的经常的趋势。这种趋势不是资本的直接要求和运动的结果,而是每个个别资本直接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自发地运动的结果。所谓超额剩余价值,就是个别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按社会价值出售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例如,社会上具有一般技术水平的纺纱厂,每个工人在12小时内生产10公斤的棉纱,总价值30元,每公斤棉纱价值为3元,它代表着当时每公斤棉纱的社会价值。假定一家纺纱厂改进了技术,把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该厂的一个工人劳动12小时能生产20公斤棉纱,总价值为54元(40元的棉花+8元的纱锭+6元的新价值),每公斤棉纱的个别价值为2.7元。现按每公斤3元的社会价值出售,20公斤棉纱共卖得60元,这样,该厂资本家就获得6元(60元-54元)的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正是为了追求这种超额剩余价值,才不断改进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 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如上所述,一般纺纱厂一个工人12小时生产棉纱10公斤,总价值为30元,其中新创造的价值为6元,劳动力价值为3元,剩余价值3元。现在,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的纺纱厂,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每个工人12小时生产棉纱20公斤,总价值为60元(按社会价值计算)其中创造的新价值为12元,而资本家支付给每一纺纱工人的劳动力日价值仍为3元,则该厂的工人只要用3小时的劳动就可以创造出这个劳动力日价值的等价来。这样,就等于必要劳动时间由6小时缩短为3小时,剩余劳动时间由6小时延长到9小时,剩余价值由3元增加到9元。 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因为追逐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和竞争的外在压力使其他资本家也要采用新技术。一旦新技术被普遍采用,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的社会价值降低,最先采用新技术的企业所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就会消失。不过,这时又会有别的使用更先进技术的企业出现,它仍会得到剩余价值。因此,从整个社会来看,超额剩余价值的追逐,引起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引起劳动力价值的下降,从而使得整个资产阶级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扩大,是资本家不断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运动的结果。 资本家为了增加剩余价值量,除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种 第三章 资本与价值增殖 ?63? 基本方法外,还通过提高劳动强度的方法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劳动强度是指劳动紧张和繁重的程度,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劳动力的消耗程度。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提高劳动强度就是“迫使工人在同样的时间内增加劳动消耗,提高劳动力的紧张程度,更紧密地填满劳动时间的空隙”。从个别企业来看,提高劳动强度,同延长工作日具有相同的作用。延长工作日是增加劳动的外延量,提高劳动强度是增加劳动的内涵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的内涵量与外延量可以相互转化和换算。假如工作日长度相同,一个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日,比一个强度小的工作日,需要消耗工人更多的体力和脑力,包括更多的劳动,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体现为更多的价值。如果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劳动力价值不变,或者虽然有所提高,但不足以补偿劳动力的耗费,资本家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可见,资本家把压缩劳动时间的外延量转化为内涵量,由此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实质上仍然是绝对剩余价值。从另一方面看,无论是在个别企业、个别部门或是一切生产部门,提高劳动强度又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相同的作用。因为它也能够缩短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为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当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强度时,它可以给资本家带来超额剩余价值。当某一部门普遍提高了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该部门的平均劳动强度,并成为决定该部门商品价值量的根据时,就会引起单位商品价值量的下降。若这种商品构成工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那就会引起工人劳动力价值的局部下降,使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当社会各生产部门普遍提高劳动强度时,社会平均劳动强度提高,使一切商品的价值下降,于是引起工人劳动力价值的全面下降,使整个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这样,由普遍提高劳动强度而给资本家增加的剩余价值,又具有相对剩余价值的性质。 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的源泉 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创造了更高级更完善的机器设备,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特别是由电子计算机等组成的控制系统,把机器连结成自动化生产体系。这样,机器代替了人的一部分体力和脑力劳动,以至在生产现场大量减少进行操作的劳动者,出现了所谓“无人车间”,“无人工厂”。于是,就提出了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的问题,即剩余价值是否仍然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的问题。 生产资料本身只是生产价值的条件,而不是价值的源泉。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的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仍然只能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第一,机器再先进也仍然是机器,即使是机器人之类的自动化装置和自动化的机器体系,它们在生产过程中也只是当作劳动资料发挥作用,决不能取代劳动的作用。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只是转移到新产品中,而不会增殖。由于自动化 ?64? 政治经济学原理 机器的使用,可以提高劳动效率,使每个劳动力运用的生产资料增加,从而改变生产中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比例。但是,这种变化并不能改变生产资料的作用,它不可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第二,自动化的机器虽然代替了人的一部分劳动,但是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的劳动,更不能改变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和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机器再完善,也是由人来使用的。自动化的生产,首先要有人产品的、规格及工艺过程,然后编制生产程序,再输入控制生产系统的电子计算机。在生产过程中,机器的运转也需要有人来监督、调节和维修保养。当然,在生产现场进行直接操作的劳动者会大量减少,但在现场以外的劳动者增加了;体力劳动减少了,脑力劳动增加了。这表明生产的分工协作和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马克思指出:“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 ?这里所说的“总体工人”,既包括直接进行生产操作的劳动者,又包括与物了。” 质生产有关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剩余价值是由他们共同创造的。而且,在“总体工人”中,劳动的复杂程度大为提高,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第三,个别企业的资本家首先采用自动化的机器体系,或是采用比其他企业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机器体系,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雇佣工人数量,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这是因为该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其来源是该企业的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特别高的劳动。 第四,如果自动化生产在某个部门得到普及,成为该部门的正常生产条件,则资本有机构成大为提高。由于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将从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转过来一部分剩余价值,这样,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不仅来自本部门工人的剩余劳动,而且来自其他部门工人的剩余劳动。如果生产自动化在社会范围内得到普及,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则全体资本家都可以得到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这仍然是由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四、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第一,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这主要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一种客观必然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归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以资本的要素存在,而资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6 第三章 资本与价值增殖 ?65? 本的使命是进行价值增殖。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必然是服从追求剩余价值这一目的,资本家一切活动的目的和动机,都是为了榨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都服从于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受剩余价值规律支配。资本主义的生产是为了创造剩余价值,生产的种类和数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的多少,生产上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流通过程是为了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和实现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分配实质上是瓜分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雇用工人的个人消费从属于剩余价值生产,是为资本家再生产提供剥削的劳动力;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也受剩余价值生产的制约。 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在追逐剩余价值的动机驱使下,资本家扩大生产规模,改革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却遇到了广大劳动群众的购买力相对于生产规模而缩小的矛盾,限制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必然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从而表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它最终必然要为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因此,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成功和失败的全部过程。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这一学说,是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依据,成为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资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可变资本是资本家以工资形式购买劳动力、支付给工人的资本部分。正是由于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收入采取了工资的形式,因而也往往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剩余价值的来源。因此,不了解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就不能彻底揭露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使剩余价值理论最终确立。 在资本主义企业里,工人给资本家做工,劳动一天,得到一天的工资。表面看起来,工资好像是“劳动报酬”或是“劳动的价格”,似乎工人得到了全部劳动的报酬。其实,这完全是一种假象。 资本主义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因为,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或价格。 ?66? 政治经济学原理 为什么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或价格呢,这是因为: 第一,商品的价值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的凝结。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它就有价值,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12小时劳动的价值,是由12小时劳动来计量的。显然,这完全是毫无内容的同义反复。 第二,作为一种商品,它必须是劳动产品,在出卖之前就已经存在。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它也必须在出卖之前就独立存在。可是,当工人作为卖者与资本家在市场上相遇时,资本家购买的只能是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因为这时工人还没有开始劳动,一旦劳动开始了,工人就已经是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劳动,劳动已属于资本家,而不属于工人自己了,工人也就不可能把劳动当作商品来出卖了。 第三,劳动者要使他的劳动能独立存在,他必须占有生产资料,把自己的劳动凝结在自己的产品中。如果是这样,他就是一个小商品生产者,而不是雇佣工人,他出卖的是劳动产品,而不是劳动。 第四,如果说劳动是商品,有价值,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那么劳动的出卖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如果是等价交换,资本家就必须付给工人全部劳动报酬,工资就等于工人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这样,资本家就无从占有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制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如果是不等价交换,则违背了价值规律,而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仍然要遵守价值规律的要求。因此,如果劳动是商品,其结果就会出现像马克思所说的“或者消灭那个正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才自由展开的价值规律,或者消灭那种正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 ? 本身”。 可见,劳动不是商品,工资也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只是自己的劳动能力,工资只能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所以说,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一种转化形式。这就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马克思说:“工资不是它表面上呈现的那种东西,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只是劳 ?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掩蔽形式”。 工资既然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那么,为什么它却被歪曲地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其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 第一,劳动力的买卖,也是一种“等价交换”关系。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是要工人为他进行一定时间的劳动。工人提供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力的职能,即一定的有用劳动。这种劳动,除能生产某种使用价值之外,还具有创造价值的属性,特别是能创造出大于它本身价值的特性。而人们对于劳动力商品这种独特的使用价值往往意识不到,因而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工人出卖的是一定时间的劳动,工资就好像是劳动的报酬。 第二,劳动力商品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即可以用同一单位来测量它的价值和使用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86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 第三章 资本与价值增殖 ?67? 价值。劳动力的价值是以时间来测量的,它的使用价值即劳动,也是以时间来测量的。这样,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就难以区别,因而也就容易把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看作劳动力的价值,把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看成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第三,工资并不是资本家在购买劳动力时支付的,而是在工人为资本家进行劳动之后才支付的。因此,也就会使人们把工资看成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第四,由于劳动是工人获得生活资料的手段,因而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工资就被看作是用他的劳动换来的。而且,工资本来是随劳动力价值的变动而变动,劳动力的价值又是随着生活资料价值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在劳动力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价格也会随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于是,在工作日长度和工人的劳动量不变的情况下,工资的变动也往往被看成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变动。 第五,从工资的实际运动看,似乎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不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造成这种印象的主要原因是:(1)工资随着工作日的长度而变化。例如,在计时工资的情况下,劳动的时间越长,工资就越多,反之就越少。因而,工资就好像是根据劳动的多少来支付的。(2)工资随着劳动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多少而变化。例如,在计件工资的情况下,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工资就越多,反之就越少。这样,工资也似乎是由付出的劳动数量决定的。(3)同种劳动的各个不同的工人之间,由于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不同,所得的工资也就不同,因而,工资也就像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把劳动和劳动力区别开来,明确指出工资的本质,这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由于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采取了工资的形式,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就被掩盖起来了。在奴隶社会,奴隶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但因为奴隶的人身完全属于奴隶主所有,所以,看起来奴隶为自己进行的必要劳动,也好像是为奴隶主所进行的无偿劳动,奴隶的全部劳动好像都是没有报酬的。在封建社会里,农民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是很清楚的,无论在哪一种地租形式下,农民交给封建主的部分和留给自己的部分,都是明显地分开的。可是,在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下,工作日中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划分看不出来了,整个工作日或者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工资形式消灭了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一切痕迹,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 ?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工资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真相。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90 ?68? 政治经济学原理 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 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不仅在于工资本身,而且还在于它的形式。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两种。 (一)计时工资 计时工资是按照工人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如:月工资、周工资、日工资、小时工资等。它们是劳动力的月、周、日、小时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为了阐明计时工资的本质,揭露资本家是怎样利用计时工资加强对工人剥削的,马克思批判地借用了“劳动价格”这个概念。马克思所说的“劳动价格”,是指工人劳动力每小时的价格。计算劳动价格的方法,是用工作日的小时数去除劳动力的平均日价值。用公式表示如下。 劳动力日价值(日工资额数)劳动价格= 工作日的小时数 假定劳动力的平均日价值6元,工作日长度是12小时,那么,每小时的劳动价格就是0.5元。可见劳动价格就是一小时的劳动报酬,或叫做一小时的工资单价。使用劳动价格这个概念的意义是:当我们考察资本主义工资、揭露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真实状况时,就不能只看工资数量的多少,而还有必要把工资额的大小、工作日的长短和劳动价格的高低这三个因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如果在日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延长工作日,就会降低劳动价格。资本家正是用延长工作日、降低劳动价格的方法,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的。 在日工资提高的情况下,资本家可以用延长工作日长度的办法,保持劳动价格,工人受剥削的程度和资本家的利润都不变。 在日工资提高的情况下,如果工资的增长赶不上工作日的延长,则劳动价格会下降,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也会加强。 在工作日长度和日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资本家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会使劳动价格下降和对工人的剥削加重。因为在同一时间内提高了劳动强度,工人就会支出更多的劳动,实际等于延长了工作日。 总之,资本家可以利用影响劳动价格的各种因素,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来降低劳动价格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在计时工资形式下,“存在着不减少名义上的日工资 ?或周工资而降低劳动价格的各种方法”。 劳动价格不仅是计时工资的计量单位,而且是资本家推行小时工资制的基础。在实行计时工资的条件下,资本家往往采取小时工资制来加重对工人的剥削。例如,资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96 第三章 资本与价值增殖 ?69? 本家以劳动价格为依据,规定每小时的平均工资额,但不规定工作日的长度和日、周、月的工资额。这样,资本家就可以根据其经济利益的需要,来任意延长或者缩短工作日。当产品畅销、扩大生产有利可图时,资本家就大搞加班加点,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使工人遭受过度劳动之苦。这时,虽然由于劳动时间增加,按小时计算的计时工资总额也随之增加,但由于这种过度劳动,决不是微小的工资增加所能补偿的。相反,当商品销售困难时,资本家不得不缩减生产,同时缩短工作日,按小时计算的工资总额减少了,工人则陷入半失业状态,遭受劳动不足之苦。马克思指出,资本家“可以破坏就业方面的任何规则性,完全按照自己的方便、意愿和眼前利益,使最惊人的过 ? 度劳动同相对的或者完全的失业互相交替。” (二)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是资本主义工资另一种基本形式。所谓计件工资是指资本家按照工人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或者作业量来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同计时工资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以劳动力的价值为依据。如果说计时工资是劳动力日、周、月等价值的转化形式,那么计件工资又无非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因为,资本家在确定每件产品的单位时,正是把工人一天的计时工资与一天生产出来的产品或完成的作业量进行比较而确定的。 假如,劳动力的日价值为6元,工作日的长度为12小时,生产的产品是30件,在实行计时工资时,每小时的工资为0.5元,一天的工资额为6元;实行计件工资时,每件产品的工资单价为0.2元,一天的工资额仍为6元。 计件工资是资本家克扣工人工资和进行欺诈的重要手段。实行计件工资,资本家规定了产品的质量标准,产品只有合乎质量要求,工资才能得到完全支付。因此,资本家在验收产品时,往往针对产品的质量故意进行挑剔刁难,以产品质量不合格为借口,克扣工资,使工人得不到应得的计件工资,工资低于劳动力的价值。 实行计件工资,资本家总是以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为尺度,来确定生产一件产品的标准时间和每一件产品的工资单价。如果工人达不到这种工作效率,就不仅得不到维持生活所必需的工资,而且还可能被解雇。 由于计件工资本身具有控制工人劳动强度和劳动质量的作用,因而资本家就可以不必有更多的监工和手段来维持劳动纪律,甚至资本家还可以把一些产品交给分散的家庭劳动者去生产,从而节省了资本家的开支。同时,家庭劳动还可以广泛吸收妇女和儿童参加,又可以大大降低计件工资单价。 实行计件工资,资本家把产品的生产整批地包给中间人,中间人再把产品分给家庭劳动者去生产,或者由资本家与工头签订,规定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以及工资单价,再由工头去招募工人,组织生产,发放工资。中间人和工头就从中进行层层剥削,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97 ?70? 政治经济学原理 使工人和家庭劳动者的生活更加困苦。 在实行计件工资的条件下,工人的收入与劳动成果有直接联系。工人为了多挣得一点工资,就要尽可能地增加产品的数量,也就不得不加强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日。当大多数工人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都增加了的时候,资本家就会进一步降低计件工资单价,使工资水平降低。同时,由于劳动强度增加,劳动生产率提高,工作日延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同量资本所雇佣的工人人数就会减少,劳动力就会过剩,资本家就可以进一步压低工资。 计件工资发展了工人之间的差别性和各自的独立性,突出了工人的个别利益,模糊了共同利益。计件工资还加强了工人内部的竞争,那些劳动能力较低的工人就会被排挤出去。实行计件工资,使家庭劳动得到发展,生产带有分散性,有碍于工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紧密团结。所有这些,都削弱了工人对资本家的共同斗争,有利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虽然计件工资对资本家有许多好处,但是,工资形式只是他们剥削工人的一种手段,哪一种工资形式对他们有利,他们就采用哪一种形式。 三、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和相对工资 名义工资又叫货币工资,即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额。实际工资是工人用货币工资所能够买得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物价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同方向变动。但是,当社会发生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工人同一数额的货币工资所能够买得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就会减少。即使当名义工资有所提高,当它提高的速度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时,也会导致实际工资的减少。因此,考察工资量的变动趋势,不能只看名义工资的变动情况,更重要的是要考察实际工资的变动情况。只有实际工资才能真实反映工人的实际收入和生活状况。 相对工资是指同资本家所得到的剩余价值相比较的工人的工资。它反映的是:在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v+m)中工人所占份额和资本家所占份额相比较的工资。在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已定的条件下,资本家的利润增加,工人的工资就会减少;工人的工资增加,资本家的利润就会减少。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小,而资本家占有的份额却越来越大。相对工资降低是工资变动的趋势,因为工资增长的速度赶不上剩余价值增长的速度。 第三章 资本与价值增殖 ?71? 四、资本主义工资的变动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实际工资呈现出一种缓慢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需要的扩大,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而构成劳动力价值的生活资料的实物量及其价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人原来消费的基本生活资料增加了。据统计,1945—1970年,美国每人每年平均白糖的消费量增加了31磅,牛肉增加了28磅,家禽肉增加了1倍以上。 第二,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增加,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内容和范围扩大了,曾经是高档商品的某些耐用消费品也成为一般社会需要而进入工人的必要消费领域。例如,随着现代化城市的日趋扩大,人口不断集中,工厂区和居住区的距离增大,如没有必要的交通工具,工人不能按时上班,就会影响生产,因此,小汽车就成为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据统计,在美国,1910年,1%的家庭有小汽车;1958年,30%的家庭有小汽车;到了1980年,1 000个居民中有525辆汽车。又据统计,从1929—1979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中用于汽车的支出增加了30倍,而用于食品和衣着等方面的支出增加不超过10倍。 第三,垄断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劳动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门技能。而要成为发达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劳 ?动力的教育费随着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劳动复杂程度的提高,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教育费用增加了。并且这部分费用在工人全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也提高了,而其他必要消费品,如衣、食等方面的支出所占的比重下降了。例如,据原联邦德国1978年8月30日《世界报》报道,该国一个中等水平的四口之家,1950年每月开支为305马克。其中食品饮料占46%,衣服占13%,房租、电费、暖气费占15%,家具、交通、文娱费占26%;1978年,每月生活开支2 640马克,其中食品饮料占22%,衣服占7%,房租、电费占17%,家庭电器设备和文化娱乐占54%。又如日本,一个工人家庭1970年平均每月消费支出中食物所占比重为29%,1979年下降为25%;1970年居住费所占比重为10.1%,1979年下降为8.2%;1970年,医疗、保险、交通、通讯、教育、娱乐、等所占比重为37.6%,1979年上升为41.4%。 第四,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斗争的加强和社会需要的增加,社会保险费、社会福利费、公共教育费等都有所增加。这可以从个人收入中转移支付部分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95 ?72? 政治经济学原理 的增长情况来说明。以美国为例,1945年,转移支付中的老年、丧失劳动能力及健 416亿美元,增康保险费和政府失业保险费这两项共计为7亿美元。1979年增加到1长了200倍,其中老年、丧失劳动能力及健康保险费这项增长最快,从1945年的3亿美元,增加到1979年的1 318亿美元,增加了400多倍。这些转移支付,对一般工人来说,也是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是工人阶级直接工资收入以外的一种间接工资。这是劳动力价值支付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化的一种表现。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的产生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 2(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3(简述资本的本质及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概述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4 5(概述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6(为什么说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7(概述工资的本质及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性质与形式。
/
本文档为【资本与价值增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