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广东10大讲古佬

广东10大讲古佬

2018-03-10 11页 doc 26KB 208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2336

暂无简介

举报
广东10大讲古佬广东10大讲古佬 粤语说书简介+广东10大讲古佬+新生代粤语「讲古佬」-梁子刚 本文来自:绿城社区 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话说上次讲到..... 粤语说书俗称「讲古」。粤语说书是艺人用广州方言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和讲演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 民间说书,古已有之,清代以前,广州地区的说书多是民间工余饭后群众性的自娱自乐活动。明朝末年,江苏泰州说书大师柳敬亭(1587,1679)出任抗清将领左良玉的幕客,在随军南征时把说书艺术传来广东,此后,广州出现职业说书艺人,并尊柳敬亭为祖师。 说书是个体讲演,艺人只凭一把折扇...
广东10大讲古佬
广东10大讲古佬 粤语说书简介+广东10大讲古佬+新生代粤语「讲古佬」-梁子刚 本文来自:绿城社区 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话说上次讲到..... 粤语说书俗称「讲古」。粤语说书是艺人用广州方言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和讲演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 民间说书,古已有之,清代以前,广州地区的说书多是民间工余饭后群众性的自娱自乐活动。明朝末年,江苏泰州说书大师柳敬亭(1587,1679)出任抗清将领左良玉的幕客,在随军南征时把说书艺术传来广东,此后,广州出现职业说书艺人,并尊柳敬亭为祖师。 说书是个体讲演,艺人只凭一把折扇和一块醒木做道具。广州说书的艺术特点是以(第三者旁述)为主,讲究语言的韵律性和节奏感,大量运用本地的民间成语、谚语、谶语、俗语和大众化的生活语言,以及借鉴戏曲中的一些表演技巧,对书目进行加工润饰。早期的说书艺人,多在寺庙门口对香客讲演「劝世文」,后来艺人自搭简陋的「讲古寮」或在街头「开街档」,有些则在中下等茶楼设点。 建国后,广州文化公园及一些文化宫、俱乐部多有开设固定说书台。广州的电台历来设有说书栏目。除邀请说书艺人开讲外,也邀请著名话剧演员和新文艺工作者播讲古典和现代题材书目。 上一排,岭南地区10多位「讲古」大师首次齐聚南海,为如何振兴岭南「讲古」艺术把脉。不仅广东著名的「讲古」大师林兆明、缪燕飞、颜志图等到场,80多岁高龄的「讲古」前辈李我先生也专程从香港赶来。他们一致认为:好剧本难寻、报酬低、后继无人等是岭南「讲古」艺术面临的困扰。老一辈「讲古」大师表示要发挥余热,做好传、帮、带,积极培养扶植新人,同时也希望作家们多创作适合「讲古」的长篇小说,让岭南「讲古」艺术发扬光大。 剧本难寻成困扰 1 粤语说书俗称「讲古」,是艺人用广州方言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和讲演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岭南地区的「讲古」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搬上电台,成为深受听众欢迎的节目。改革开放初期,著名话剧演员张悦楷、林兆明播讲的《三国演义》、《杨家将》、《西游记》等将电台「讲古」推向了顶峰,出现了万人空巷「听古仔」的盛况。但随着「讲古」大师们的去世和隐退,一些「讲古仔」的艺人转向其他方面发展,「讲古」艺术面临后继无人局面。 剧本难寻是困扰「讲古」人的一个大问题。著名「讲古」艺人霍沛流说,为了得到一部好作品,往往要花很多时间去书店甚至街边的书摊上找。剧本的好坏关系到「讲古」的成功与否。好的剧本不但要有好的故事,更要让听众从中懂得关于正义、关于做人的道理。 「讲古」报酬太微薄 林兆明表示,「讲古」是一门非常不讨好的职业,很累,报酬却非常低廉。讲古很累主要是因为要把一部长篇小说改成粤语口语,案头工作很多,这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很费劲。 霍沛流也认为「讲古」的报酬非常微薄,以致年轻一辈的说书人都想方设法赚大钱去了——谁愿意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苦活,著名说书艺人颜志图对此表示体谅:「学『讲古』需要很大的热情和毅力,收获的是掌声而不是钞票,因此怨不得他们,他们也要谋生。」 新人一个也没有 谈到「讲古」的将来,颜志图很担心,随着自己的老去,这门具有浓郁岭南风味的艺术将会失传,最后「讲古」和「听古」将成为人们记忆中一段模糊的「古」。 颜志图曾登广告招了10名学徒,不收任何费用。当他满腔热情地编写讲义,手把手地想把「绝活」传给他们时,徒弟们却安不下心来,在一年之内纷纷离他而去。「这20年来,『讲古』艺人越来越少,新人一个也没有。」颜志图很是伤感。 2 广东10大讲古佬 1、张悦楷(已故)—不容置疑,无论水平、艺德、作品种类涉猎之广,均列第一,《三国演义》、《水浒传》影响了广州几代人。 楷叔代表作还有<7侠5义>,颜志图代表作有<少林英雄传>(主要人物有白眉道人,至善禅师,冯道德等),中生代讲古佬 就梁锦辉和李伟英稍好点,但与张,林两位前辈比起来真是云泥之别,主要是他们本身的修养,学识,历炼,甚至到最基本的广州土话的掌握都远未达到水平。各位只要对比一下楷叔和梁锦辉讲的<鹿鼎记>就了解了。至于文工团粤语配音出身的吴克几乎忘记了广州话是怎么说的了,听他讲古就好像是听一个配音员将从煲冬瓜硬翻成广州话的台词读出来一样,毫无粤语生鬼,抵死的特色,老实说,我宁愿没古仔听都不愿听他的古。冼碧莹讲的梁凤仪的财经系列小说和<马思聪蒙难记>也可以。 2、李我讲古「包衰收尾」 八旬老翁李我现居香港,广州人可能遗忘了或者根本不知道这位乡亲,但地道「老广州」大抵会说如此一句歇后语:「李我讲古———包衰收尾~」 李我,上世纪40年代后叶广州首屈一指的电台说书人,他所讲说的故事,全部以悲剧告终,用粤方言概括,就是「包衰收尾」。为他所自创的故事情节,大多取材于他的亲身经历,他的青少年时代,委实苦过黄连。 苦过黄连 李我本名李耀景,1922年出生于广州西关柳波涌(今丛桂路)。他的母亲叶霭云理应被载入地方史志———她是辛亥革命后在政府卫生部门取得执业资格的广东省第一位女中医。这位「新女性」不幸遭一名以西医身份出现的新会籍富家浪荡子骗婚,待生下耀景,方才发觉丈夫不但在乡下有妻室,而且香巢遍及珠三角。叶霭云悲愤交集,携耀景悄然赴香港,母子相依为命,凄苦度日。耀景14岁那年,母亲郁郁病殁,他惟有辍学打 3 工。 李耀景堪称「人细鬼大」。因得母亲家教,他的古典文学修养甚好;母亲是粤剧迷,他便自会拉、弹、唱、念。才12岁,他已在报纸上发表文学作品;13岁,经母亲的票友凑趣推荐,这位神童竟有本事协助著名粤剧师爷汤晓丹写成剧本《金屋十二钗》,并缘此结识了一帮娱乐圈中人。1939年,耀景17岁,业未立却「媾女」成婚,家计赖他在骑楼底开摆出租「公仔书」档、「娃娃老婆」当「走鬼」贩卖故衣维持。两年后香港沦陷,世道艰难,耀景一家每顿饭钱悭至0.05港元。小夫妻所生3个孩子,两个夭折,一个被拐。耀景自杀未遂,爱妻则为贫贱所迫,远遁广州改嫁他人。 只一个「我」 李耀景孑然一身,衣食无着,唯有到酒楼卖唱。老板让他起个艺名,他称「李我」。老板觉得这名儿古怪,耀景黯然解释:「父不以我为子,亲不以我为戚,妻不以我为夫,朋不以我为友,世间只剩一个『我』~」 从此,李耀景以「李我」艺名行世,时为1943年。待到2003年,香港演艺界隆重举办「李我从艺60年庆祝活动」,乃缘于此。这位传奇人物确乎是穗、港演艺界的「叔公辈」,平生自创自讲长篇话本百多部,编导并兼参与演出粤剧、话剧、电影不计其数,不单饰演男角,也能反串女角。 却说二战后期,香港已成「死港」,李我遂与一群同类凑成草台戏班,上广州挣命。短短脚程,边行边演边乞,竟蹭了3个多月;其间连番遭逢日寇、汉奸、大天二、地头蛇欺凌勒索,艰辛无法言状。 灰头土脸捱到广州,戏班散伙,李我屈身于文明路朋友家。他混过诸多行业:教员、乐手、侍应、厨师、海味店伙记、轮渡水手,但较多的还是游走在各个戏班充当临时演员。 峰回路转 抗战胜利那晌,23岁的李我在一出由他编剧的时装粤剧《黄金偿薄命》里担纲主角,表演出色,被刚成立的私营电台「风行电台」节目部主任相中,邀他到电台「讲古」。李 4 我接受邀请,但郑重声明:「我不讲『古』,只讲『今』———讲当代故事~」 中国近现代文艺史家似乎没有哪位垂注过李我曾说的这几句表面简单的大白话,但我认为,这是「说书史」上的一个划时代宣言。传统说书,题材从来是历史演义或民间传说,有意识地把当代故事引入说书艺苑,始自广州人李我~ 主任有胆识,同意了李我的「反传统」要求。李我顺手便把《黄金偿薄命》改编成可讲述的话本,每天在风行电台播讲,连讲数月。新风清劲,效果奇佳。 予生也晚,没听过「包衰收尾」的「李我讲古」,但先父曾对我追述过当年李我讲古风靡广州的盛况———快到节目开始之际,上班一族骑自行车不要命地飞奔回家,家家户户收音机响,而通街的商店、凉茶铺门前挤满各式男女,个个听得如醉如痴~ 李我自此一发不可收拾,1946年至1949年,讲述长短话本十余套;因通过电波输传,被喻为「空中小说」。敝乡广州人黠慧而且诙谐,素来精于把某些闻人的逸事锻造成为机锋闪烁的歇后语;艺伶而被歇后语珍藏,据我所知,唯李我一位。「李我讲古———包衰收尾」,这是广州的乡亲父老为杰出的本土语音表演艺术家李我所立的一座巍巍口碑~ 仅1947年,李我的年收入是港元100万~ 借「古」倾情 李我的成功自有因由在。 的确,他具备罕闻的拟声天赋。李我讲古,与众不同,他一人分扮多个角色,依角色的性别、年龄、个性、社会存在而变出维妙维肖的缤纷腔调,至于旁白,则是他的本声。在不可视的情况下,听众凭他口技,便恍恍然若置身于事件发生的现场。 同样重要的,是他选取的题材。李我所讲的故事,全部由他自创。较诸「因距离而产生美感」的历史题材,紧贴生活实际的当代题材更能引起受众共鸣,这本来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此平台之上,李我把选题范围收窄,主要地以女主人公受邪恶势力诱骗、迫害而沦落风尘并最终惨死为框架,经他独特的音色渲染,从而达凄情、苦情、煽情于极致。 尽管当时李我年仅廿四五岁,但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已足以鼎持他源源不绝的创作 5 需求。李我讲古没有底本,只凭寥寥数十字的一纸提纲作临场发挥,这位奇才其实是借讲古而尽情倾吐自己的满腹苦水。且看他的3部代表作———《萧月白》。男主人公是个狼心狗肺、专事渔色的浪荡子,其原型就是李我的父亲。《凌霄孤雁》。讲受尽人间磨难的母子俩,其原型就是飘零的李我和他薄命的母亲。《雪影寒梅》。其基本情节乃是李我本人被妻子抛弃的婚姻悲剧。「天若有情天亦老~」唐代早夭诗人李贺的这声泣血长吁,李我在讲古时必加引用。 光怪陆离,这是抗战胜利后迄解放前中国国统区的社会特色。李我于粤味十足的悲情故事之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众生相,热播8个多月的《萧月白》尤为其中经典(按,该话本后经李我整理成书,发行量600万册,在海内外掀起狂购旋风)。眼下年过七旬的广州叔婶,此刻小侄重提《萧月白》,会不会勾起诸君对自己既逝韶华的百味追忆, 「收尾」靓丽 李我既属于广州,也属于香港。1949年底,27岁的李我受「丽的呼声」电台诚聘,偕同也是著名语音演员的新婚妻子萧湘赴香港发展,这对神仙伴侣远未终结的「收尾」极其靓丽,本文限于篇幅,恕不叙说。但有一桩关乎未见成书的《中国广播艺术史》的里程碑式大事,无论如何应作讨论——— 李我在广州首创了「天空小说」,一人分讲数角。受此启发,「丽的呼声」电台于1950年尝试由多人各讲不同角色,且配上音乐,称为「戏剧化小说」,甫出笼便大受听众追捧;历半个世纪薪火相传,迄今,郭富城、张学友、陈慧琳、张柏芝等众多天皇巨星仍在满腔热忱地为它贡献才艺。难以考证始自何时何地,这一传统说书的优势变种获得了全国通用的正式「学名」:广播剧~ 我对「中国广播艺术史」缺乏研究,因而有一个模糊立论需要就教于方家———我以为,李我似应被推定为中国广播剧的奠基人~ 3、林兆明—楷叔的好拍档,代表作有《西游记》、《东周列国志》 6 4、冼碧莹—擅长播讲儿童古仔,代表作《木偶奇遇记》是儿童古仔的范本 5、梁锦辉—播讲金庸武侠小说成名,作品还有著名作家二月河的满清皇帝三部曲 6、颜志图—传统讲古佬,广东民间故事讲得最好,《伦文叙》讲得好生鬼 7、陈波声音超正,讲过《笑傲江湖》及卫斯理科幻等古仔 8、霍沛流,他的专长也是明,清时代的武侠小说还有广州本地的典故。 9、郑达,应该也算~他主要播讲戊戟先生的,传奇,系列作品( 10、李伟英都唔错噃,尤其楚留香、陆小凤,是讲古中生代代表~可惜水平只及楷明二叔50%左右。 新生代粤语「讲古佬」-梁子刚 《鬼才伦文叙》特辑问世前后花絮 专辑特点: ——中国第一套广东民间故事讲古CD集; ——中国第一套由旅行社创作、策划,唱片公司全球发行的旅途有声小说; ——加拿大华语电台全程直播的第一套广东民间故事讲古节目; ——作者是第一位创作、录制广东民间故事讲古CD集的顺德人。 一、创作背景及原因 《鬼才伦文叙》作者梁子刚是佛山市惟一的国家高级导游,现任佛山市(顺德)上游国际旅行社总经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加入旅======业起,就在带团的过程中矢志不懈地学习和研究语言表演艺术,曾屡次应邀于境内外表演,在当地的旅游界、文艺界享负盛名。2005年6月,作者藉往加拿大温哥华考察、学习之机,应当地有三十二年创办历史、 7 加拿大开办时间最长的华语电台——「华侨之声」电台邀请,担任特约主持,首创《粤语趣谈》及《空中讲古坛》等纯粹展现粤语文化艺术魅力的直播节目,其中精心改编,现场播讲的28集岭南经典民间传奇《空中讲古坛》之《鬼才伦文叙》,成为加拿大华语电台播出的第一套广东民间故事连播节目,自播出后备受关注,好评如潮。 作者当时选取伦文叙为故事题材,主要原因有四方面: 1、伦文叙在粤语流行地区几乎家喻户晓,是个知名度极高的传奇人物,其趣闻秩事传颂几百年而历久不衰; 2、作者对伦文叙这个岭南奇才极为佩服,尤其对伦的教子之道更加心悦诚服; 3、因伦文叙的故事在民间良莠不齐,积非成是,作者怀着对伦的敬意,欲正视听,故经过收集,改编、创作,形成了二十八集的《鬼才伦文叙》粤语故事(温哥华版本); 4、因作者与伦文叙的祖籍相同,故乡情结也是促成这套故事诞生的一大原因。 二、孔雀廊唱片公司为何要发行这套专辑, 答:作者在温哥华「华侨之声」现场播讲这套故事期间,引起当地华人的极大关注,当地一中文书籍发行商有见及此,有意想为作者在加拿大出版这套故事的CD集,然后在加拿大几个华人聚居的大城市发售,作者没有同意这种做法,但却由此产生把这套故事交给中国的大型唱片公司发行到世界各地的奇想,于是尝试着把在电台播出的节目片段传送到以「弘扬岭南文化艺术」为宗旨的中国目前最大型唱片公司之一的「孔雀廊」,「孔雀廊」董事长陈仁泰先生当即表示要购下这套故事的版权,并邀请作者把精华部分重新编辑、录音、制成一套十集的中国第一套以广东民间故事为题材的粤语讲古CD集,发行到全球华人地区。2006年3月,作者从加拿大回国与「孔雀廊」正式签约,并在往后的3到9月间着手对故事进行改编和录音,因为作者本身是旅行社的高层管理人员,因而在对故事原稿进行改编、录音的过程中,有意识把其集结成约半小时一集,既可每集单独欣赏,也可整套连接收听,前后共十集,相当适合游客在游程中消闲解闷、愉悦身心的中国第一套旅途有声小说,并在上游国际旅行社建社五周年的大好日子里,由唱片公司把专辑发行到全世界华人地区,开创了中国旅游界和音像界的先河,引起了各大媒体的 8 强烈兴趣,佛山电视台先后数次报道了专辑发行的相关新闻。 三、该专辑共有多少个版本, 答:该专辑共有两个版本:一是广东孔雀廊唱片公司向全球发行的套装版(简称『全球版』),共有6只CD,合共十集;一是上游国旅为纪念建社五周年,主要用于馈赠游客的『纪念版』,只有单CD,共两集。 四、作者眼中的伦文叙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作者在创作这套故事的过程中,除保留伦文叙在民间中的传奇色彩外,还对某些章节作了适当润色(如第一集),而更主要的手法还是尽量把伦文叙人性化,把他塑造成天资聪颖、勤奋学好、谦恭厚道,既懂得「执生」,又极富人情味的奇才。 五、作者认为最难创作的章节, 答:第六集的「悔书弄月诗」是最难把握的,因为这段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然而其故事雏型与作者塑造的伦文叙形象相去甚远,因此作者在是否选编这一章节之前曾作了多番考虑,最后几经修改才决定采用,但怎样把它创作好却花费了不少功夫。 六、作者最喜欢哪些章节, 答:都很喜欢,但作者最喜欢和认为演绎得最好的应该是第九、第十两集,而最有趣的应该是第七集「伦李定情白云山」这一段落,因为里面要通过李春花的话去反映她的个性和对伦文叙的一往情深,几乎每一句都有不同的意蕴。 七、作者通过什么艺术手法去演绎这套粤语故事, 答:主要从四方面下功夫:厚实的情节铺垫、细致的情景描绘、丰富的心理刻划、到位的语言摸拟,致力让听众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艺术效果。 ” 关于“楷叔 要透彻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感受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切入当地人的生活,收音机也许是个法宝。在一个相对比较陌生的语言环境中更是如此。对于初到广州的人们, 9 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是他们倾听广州心声的助听器。对于老广州人来说,收音机和广东电台勾起的却是他们怀旧的情绪,就像哪条老街上随处可见的肠粉店、冰室和甜品屋。 楷叔名叫张悦楷,与刘兰芳并称“北刘南张”,在1983年到1987年整整4年间,他用粤语讲的《水浒传》、《三国演义》、《杨家将》、《晚年的毛泽东》等等小说连播,成为广东人追听的节目。多少西关“老广州”都有匆匆忙忙赶回家“听古”的经历。那劲头,只能用“废寝忘食”来形容。楷叔讲的古,尽有声语言之能事,或“骄气横溢”或“稳重不急”,或“悲愤”或“圆滑”,或“决断”或“快活”,语气生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他的开场白“原文续,书接上一回,上回讲到……”至今还回荡在老广州人的记忆里。 “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话说……”已故大师张悦楷那熟悉的开场白把广州人带到古典名着的世界里。广州人会亲切地称张悦楷为“楷叔”。可以说,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整整几代人是听楷叔讲古长大的,而张悦楷也因此成了名人。楷叔之所以受广大听众的欢迎,正是因为其模仿角色的时候所使用的腔调惟妙惟肖,讲古讲得出神入化,老太君的哭诉、韦小宝的嬉闹、烈马的嘶叫等等,在腔调处理方面功力深厚,让人一听就能分辨出是谁在独白。 特别突出楷叔,因为我曾经经常追他讲古,真系快到那个特定时间就咩都五理了,带上个耳塞的耳机仔或者系d大小小的收音机就边吃饭边听, 打算网上下载重温下,谁料下载蜗牛那么慢,晕倒!上淘宝买也是那点钱,所以买来收藏下. 10
/
本文档为【广东10大讲古佬】,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