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三章 教育功能

2019-04-12 28页 doc 58K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037433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三章 教育功能第三章教育功能 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功能的含义。 2、了解不同维度教育功能的类型。 3、举例说明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表现。 4、分析教育负向功能的表现、成因及可能消除的对策。 5、依据对教育功能的理解,分析我国确定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依据。 第一节教育功能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概念 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在与其内外环境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反应能力。教育功能主要由教育的内部结构和属性决定,但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教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又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在系统内部,教育功能表现为教育对受...
第三章 教育功能
第三章教育功能 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功能的含义。 2、了解不同维度教育功能的类型。 3、举例说明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表现。 4、分析教育负向功能的表现、成因及可能消除的对策。 5、依据对教育功能的理解,分析我国确定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依据。 第一节教育功能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概念 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在与其内外环境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反应能力。教育功能主要由教育的内部结构和属性决定,但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教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又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在系统内部,教育功能表现为教育对受教育者发展的影响作用,它由教育者借助教育中介影响受教育者,从而促进其发展。从宏观角度考虑,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其他系统共同构成完整的社会结构,教育通过对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作用而表现出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 二、教育功能的分类 (一)依据教育作用的对象,可分为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1.教育的个体功能。又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或教育的固有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由教育要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教育要素相互作用的性质影响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方向和性质;教育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影响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可能达到的程度和水平。 2.教育的社会功能。又称为教育的工具功能,指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可以是教育直接对社会各子系统的影响,也可以是教育通过培养人而对社会各子系统产生间接的影响。 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教育的个体功能是社会功能的依据,没有教育的个体功能就谈不上教育的社会功能。 (二)依据教育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1.教育的正向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积极促进作用。通常我们所说的教育功能主要是指教育的正向功能。 2.教育的负向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和社会所产生的阻碍作用或消极影响。教育的负向功能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表现,如因教育结构失调而造成的学生学非所用或大材小用;因一味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而造成的学生负担过重等。 从正负这两个方向来划分教育的功能是对就功能认识的深化,有利于提醒或引导人们更科学更全面地对待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世界上最早提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这一对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R.K.merton)。他认为正向功能有助于一个系统的适应或顺应,而负向功能则会削弱系统的适应或顺应。 (三)依据教育作用的呈现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1.显性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任务和价值,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如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 2.隐性功能。是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如不公正的教育复制了现有的社会 关系,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就转变成了显性教育功能。 日本学者柴野昌山运用默顿关于功能划分的理论,提出了学校教育功能的理论分析框架。把学校的教育功能分为四大类,既显性正向功能、隐性正向功能、隐性负向功能、显性负向功能。柴野昌山还举例说明了这四类功能现象的存在,比如,他认为,考试及成绩报告单作为教师学生学习效果和强化学生学习的欲望的工具,具有显性正向功能。但是若教师仅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便会导致学生产生书呆子型成就中心的偏向,此可谓隐性负向功能;又如学校中的表扬及晨会之类的仪式性活动的本来目的只是为了帮助学生区分正误,但作为副产品,也可能会出现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意识、促进群体整合之预料外结果,这种结果便是隐性正向功能;至于显性负向功能,学校一开始就竭力避免,但由学生群体的反学校、反教师的亚文化而导致的各种不良行为或越轨行为则属于显性负向功能。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实施时必须考虑教育功能的各种可能性,努力争取正向的教育功能,并避免出现负向的教育功能。 (四)从教育作用的性质看,可分为自我保存功能和自我更新功能 对教育功能作自我保存与自我更新功能的划分,最早见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一书。该书指出:“教育能使自己再现,也能使自己更新。”①在该书看来,教育具有传递传统价值的功能,它倾向于构成一种时间上和空间上密封的体系。其基本特征是重复,即重复地把上一代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知识经验传递给年轻一代。有人从三方面分析了教育的自我保存功能:一是就教育的源泉来讲,教育作为传递社会文化的工具,自身不能不落后于它所传递的文化本身。二是就教育的过程来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相对固定,它倾向于形式化、公式化,教育的微观结构不能不具有相当大的稳固性,并影响到教育的中观、宏观结构的稳固性。三是就教育的结果来讲,教育“产品”的检验过程复杂而漫长,这不仅由于教育活动的周期长,而教育活动的成效要在活动周期结束后较长时间才能充分显示出来;而且因为个人的成长受到主客观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难从一个人的成长中把教育的功效所占比重精确计算出来。教育成果检验不易,可能成为教育保守的正当理由。但是,与此同时,教育也能使自己更新。它一方面附属于社会,反映着那个社会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它也受外部压力的影响,从而不断改革和更新自身。相比之下,教育由于其自身具有保守倾向,其自我保存功能一般要强于自我更新功能。 三、教育功能的特征 (一)客观性 任何系统都有其功能,只是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存在逐步深化和拓展的问题。自然生物界和社会中的各系统都呈现这个趋势。事实上,没有功能的系统不可能存在,也没有必要存在。教育作为一个系统,也必然具有其自身的功能。教育功能是客观存在于教育这一事物之中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另外,教育功能不同于教育价值和教育目的。教育价值和教育目的是人们对“好”教育的一种期待,它反映了人们认为的“教育应该干什么”;而教育功能是指教育的实际效果,它反映的是“教育已经干了什么”和“教育能够干什么”。如果说教育价值和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应然”表现的话,那么教育功能则是教育的“实然”表现,它是教育实际上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因此,教育作为系统,必有功能存在,教育功能具有客观性,并非主观的期望,而是客观的结果。 (二)整体性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5页。 教育功能的整体性是指教育功能中的各种效应总是相互关联并综合地产生作用。教育的个体功能有其整体性,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有其整体性。而且,从总体上来说,教育功能是一个有机构成的复合体。各种功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因此,如果只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功能,以为借此可保证愿望得到实现,其结果将适得其反:不仅被忽视的功能没有得到实现,就是被强调的这一方面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育功能中任何一方的残缺都会造成另一方以至整体性的损失。当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也要主要合理地调节教育功能的价值取向,使教育功能适度偏重于某一方面,以此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对中国的教育来说,根据历史的经验,要特别注意防止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之间的极端性摇摆,要警惕有意无意地把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对立起来的倾向。 (三)层次性 教育功能的层次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从作用对象来看,可将教育的功能分为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直接功能是在具体教育过程中直接表现出来的教育作用,间接功能则是产生在教育过程之外的由直接功能引起的效果。就教育在同人的关系及同社会的关系中表现出的功能而言,教育的个体功能是直接功能,而教育的社会功能则是间接功能,后者是前者的间接效果。从教育功能产生效果的持久程度来看,可分为长期功能与短期功能。前者的功效是长期的,后者则相对是短期的。实际上,这两种功能是相互关联的。多次的短时功能的效果可积累成为长时功能所具有的影响力。长时功能的实现,可视为许多具有短时功能的教育行为汇集而成,往往依赖于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四)迟效性 教育功能的迟效性体现在个体功能上,也体现在社会功能上。从个体功能来看,个体对于教育所提供的外部影响需要经历一个吸收、消化,从而向自身素质转变的过程。因此,对个体的教育难以一蹴而就,表现为实现一个完整的教育目标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教育社会功能的迟效性是指教育的社会功能一般要经过较长的人才培养周期之后才能得以显现教育,与其是基础性、普通性和理论性的教育,更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其社会功能具有明显的迟效性。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是不符合教育功能的这个特点的。 第二节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的个体功能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教育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自发地进行的,并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形态,而是处于“不知而行”的状态,当然也就更谈不上有意识地发展个体。但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单个人显得比较全面,那正是因为他还没有造成自己丰富的关系,并且还没有使这种关系作为独立于他自身之外的社会权利和社会关系同他自己相对立”。在教育成为一种独立形态的古代社会中,学校教育的功能主要是为巩固政治制度服务的,教育为个体发展服务的功能是附属的,并为统治阶级利益所制约。近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把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对立起来,把促进个体身心潜能的发展,培养敢于蔑视社会成规,具有独立、自主、自由的反叛精神的人,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但他们的理想是乌托邦式的,因为这一时期社会的发展是以牺牲个人的发展为前提的。在当代,社会发展的根本是为了人的发展,二者不存在根本的对立和冲突。正如马克思所期望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因此,现代教育的本质才回归到人自身。 促进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所预期的正向功能,即显性正向功能。这一功能是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的体现,因此也被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成为派生其他功能的源泉,在教育功能系统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他既是社会的人,又是个体的人,教育使其与他人不同,也使其接受的教育前后不同。前者表现为人具有社会性,它追求个体的共同性;后者表现为人具有个性,它追求个体的独特性。社会性和个性是相互对立而又矛盾统一的,人是社会性和个性的双重统一体。个体发展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包含着两个矛盾方向的变化,而又重新系统化的过程。教育就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化和个体的个性化,促进一个生物体的自然人成为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的人。因此,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和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一)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个体从自然体到社会活动主体的变化,就是通过个体社会化过程来实现的。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个体社会化过程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从婴儿期到老年期,不断地调整个体的观念和行为,以适应社会生活变化的要求。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①接受一定社会的文化价值与社会规范;②使个人追求的目标与社会要求相一致;③掌握个人获得社会成员资格和追求目标所必须的技能;⑤学会认同身份和在每一场合下自己所处的角色。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场所,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途径,其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1.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人的行为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思想意识是支配人行为的内在力量。意识虽然为个体所具有,但它不是个体思维的产物,而是社会的产物,个体意识必须反映并符合社会的规范和要求。所以,个体的思想意识本质上是社会价值规范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教育代表一定社会的要求,传播社会中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受这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学生就易于形成与主流社会文化要求一致的思想意识,从而认可并自觉维护现成社会的种种关系。而且,由于教育所传播的文化价值观念的系统性和深刻性,还由于教育活动组织的计划性和严密性,教育形式的活泼性,就易于使学生接受这种价值观念,并形成完整的思想观念体系。教育促使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特别表现为个体的政治化。 2.教育促使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人的行为要符合所属群体或社会的要求,这个要求就是社会规范。教育通过社会规范的传递,使人们认识社会规范的意义和内容,认识到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防止个体行为偏离社会的轨道。在日常生活中,教育还具有生活指导功能。它授予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需的知识技能,如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帮助人们学会协调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使人们首先学会生活、适应生活。 3.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和角色 职业是社会化的集中体现,人生活在社会中,要以一定的职业为生,这就决定了为就业和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必须能够促进个体的职业化。对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而言,培养人的职业意识、技能是其核心要求。基础教育作为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也负有职业指导和职业定向的重要。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结合国家的需要、确定自己的未来理想,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二)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人与人之间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相同的一面表现为人的社会性,社会性反映的是人对社会的适应性是社会化的结果;不同的一面表现为人的个性,个性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它是个体个性化的结果。个性化是一个尊重差异性的求异过程,它反映的不是对社会的适应,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变革和创造,因而个性化的核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形成。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人的主体性的表现。主体意识是人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的自觉意识,它包括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主体能力是主体认识、改造外部对象世界的能力。主体意识是主体性的观念表现,主体能力是主体性的外在表证。无论是主体意识的形成还是主体能力的获得都要通过教育。因为人要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必须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相应的知识、能力,从而达到变革客观世界的目的。因此,对个体而言,教育是一个受教育者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能力的过程。 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个体的独特性表现在人的个性心理上,诸如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人的遗传素质蕴涵着个体的差异性,如气质类型的差异、智能优势的差异等。个体由于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影响的不同,即使是相同的遗传素质,也会形成不同的发展结果。教育作为有目的的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发展特征,选择适合他的发展道路,设计适合他的教育。因此,教育能够尊重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帮助不同的学生充分开发其内在潜力,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人的个体的生命价值是针对人对社会的贡献与作用而言。每个人如何展现其人生的价值归根结底是通过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大小来衡量。人应该成为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人。教育使人意识到生命的存在并努力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教育赋予人创造生命价值的信心与力量。创造性是人的个性的核心品质,是个性的自主性、独特性的综合体现。它是个体在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自主、独特、与众不同的心理倾向。创造活动是人生产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活动。人们在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不仅是个体独特的自我意识的体现,同时也是符合社会价值的要求,具有社会性。因此,创造性是自我性和社会性的连接,它虽然是个人才能的最高体现,但这种才能的发挥要受到社会的制约,要以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 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一)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是指通过教育,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为他们谋生创造条件。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在性质上不同于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着眼于主体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完善的发展,是成“人”的教育。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着眼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对人的知识技能的要求,是成“才”的教育,是“人力”的教育。当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成“人”,但成“才”是成“人”的必要环节,同时,成“人”必须通过成“才”表现出来。 教育是通过知识经验的传授而促进人的发展的,促进人的发展虽然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但不是教育的惟一目的。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使人获得了谋生的本领。古代社会,生产相对简单,劳动者所需要技能可以靠师徒式的模仿获得。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社会,个体谋求某种社会职业必须要以接受相关的教育和训练为前提,并对教育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要求劳动者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要求劳动者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子)要求劳动者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并受过职业化训练;现代的信息革命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要求越来越多的人受过专门的高等教育训练,而且教育的层次也在不断提高。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在性质上不同于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着眼于主体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完善的发展,是成“人”的教育。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着眼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对人的知识技能的要求,是成“才”的教育,是“人力” 的教育。当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成“人”,但成“才”是成“人”的必要环节,同时,成“人”必须通过成“才”表现出来。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一方面可以通过个体社会化,将社会文化行为规范传递给新生一代,使他们获得未来社会生活或职业生活相应的角色和意识,以便他们在进入社会生活时能尽快地适应新环境。另一方面教育要传授“何以为生”的本领。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1820-1903)曾经将“个人完美生活的准备”作为教育的目的,认为“为我们的生活做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这在个人本位教育家看来,虽然具有功利主义的色彩,但它确是现阶段社会的需要。因为现代社会还没有发达到生产力高度发达和对产品的各取所需,劳动既是人需要,更是人谋生的手段。教育,尤其是普通教育基础上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就是要造就和培养具有谋生本领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成为推动社会生活发展进步的人力资源。个体谋生的需要,要求教育必须教人“学会生存”,在当代,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还是整个终身教育的职责。 (二)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指向外在社会的要求,个体把教育作为一种生存手段和工具。这只是教育功能的一方面,此外教育还具有个体享用功能。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指通过教育,受教育者需要得到满足,求知欲得到实现,获得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进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对学校教育而言,受教育过程是一个通过促进个体发展不断追求自由的过程。一个人受教育越多,对外界必然性的认识就越深刻,就越能按照事物本身的规律,体现自己的意志自由。教育通过知识的传授,教人“求真”、“向善”、“粹美”,促进人的知情意、德智体全面发展,从而造就一种自由人格,造就活动中的自由人。受过教育的人,是自由之人,也是幸福之人。幸福是完美人性的展示和表现,这种人性融智慧、情感、道德于一体,教育通过使受教育者人格的提升和完善,使他们体验到精神上的幸福。 教育固然教人知识,但获得的知识有外在和内在的不同价值。知识的外在价值转化为一种力量或一种生产力,成为谋生的手段。知识的内在价值在于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造就完满的自由人格,使人成为自由之人,幸福之人。所以,教育的享用功能是教育个体发展功能的必然延伸。 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有极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主导着人的发展。然而,这种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的教育都能发挥正向的促进作用。正如《学会生存》所指出的“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甚至有的教育还在摧残儿童。 在应试教育下,为了追求高分数,特别强调标准化教学。标准化的教学、考试如同温柔的陷阱,过于追求客观化,规范化而束缚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成为扼杀创新新精神的最大凶手。现存教育由于某种异化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实现。第一,过重的学业负担、惟“智”是举的做法,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第二,现存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中,大部分学校对学生进行刚性的规范管理,重视校长和教师的权威,运用各种、规范,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而不管学生是否口服心服。更有甚者,采取体罚和变相体罚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这样做只能使学生规规矩矩,学生富有活力的生命在规范的框架中遭到压抑,限制了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第三,教育的功利性使教育丧失了对生命的关怀,教育中学生感受到的不是幸福而是一种痛苦、恐惧和沮丧。 针对已经出现的负向功能,不是回避,而要认真分析原因采取积极措施去克服和矫正。针对上述例子,克服教育负向功能的关键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 首先要把人看做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把学生的个性发展看做教育的唯一出发点和归宿,而不是为了外在的目的(如遵守纪律,保持安静)而迫使学生就范。以人为本的教育,把人看做具体的、能动的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生命,以积极的目光期待他们、赏识。一位家长这样说: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的孩子,做父母的也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拥抱、赞美他,为他而自豪。做老师的对欣赏何尝不应该也是这样呢? 第三节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在对教育之外的其他社会子系统作用,包括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但历史地看,这些方面不是同时出现的。人口是社会的生态基础,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文化是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出现的,人的生命形式必须通过文化来获得,即便是在人类早期,教育处在自发的阶段,不可能不凭借语言,文字等手段传递社会生产、社会经验。所以,文化是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文化传递的形式、手段和工具,古今中外的教育概莫能外。对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而言,教育社会功能的发生是由政治功能到经济功能,而学校教育的出现一开始就是统治阶级的特权。学校教育通过传授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培养新一代的剥削统治者。教育与生产力联系,必须诉诸于科学就是,提高生产劳动的科技,提高生产劳动的科技含量,也即只有需要技术科学武装的那种生产才同教育发生内在联系。所以,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教育从过去主要传授统治阶级的意识和为统治阶级培养官吏,转变为主要传授科学技术知识,为社会生产劳动力。因此,现代教育生产劳动力,进而发展经济的功能日益凸显出来。 在当代社会,社会的现代化不仅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教育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其社会功能也由单一的功能论发展到综合的功能论,全方位地发挥作用。 教育的社会功既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主要表现在教育对社会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教育对社会的正向功能 (一)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国民素质的功能 人口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地区的个体的总合,其状态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教育对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都有着重要作用,但与这些功能相比,教育对改善人口质量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表现得更直接,在当代尤为突出。 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根本途径。人口质量是一个表明人口各方面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的概念,它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准。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当社会生产力处于较落后的状态下,生产劳动主要以体力劳动为基础,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劳动力的增加,人口的数量显得特别重要。而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达到高度科学技术化以后,经济的发展就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知识、智力的积累与发展,人们就强调人口质量。可以说,人口质量成为现代生产发展和经济起飞的关键因素。因此,国民受教育程度和水平也就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尽管影响人口质量的因素很多,但是,教育对提高人口质量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为人口质量主要体现在人的科学技术水平、文化修养和思想觉悟、道德水平等精神因素,教育作为促进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活动,其直接的效果就是提高人口质量。 (二)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文化的含义及其广泛。从广义讲,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文化是指有别于经济、政治的所有精神生产的成果,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伦理道德、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 教育与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就教育与文化各自所包含的范围来讲,教育是文化的 一部分,是文化的构成体。就教育与文化间的关系来讲,一方面,教育的制度、内容和方法受一定文化传统的影响。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特点决定了教育的特点。另一方面,教育又是文化传递和积累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1、教育文化功能的演变 人类的文化与人类教育是一对孪生姐妹。因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可能没有文化,而文化的传递和发展又依赖于教育。 在原始社会中,人类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传递各种文化特质的,传递文化的教育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本身是在同一过程中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文化特质,如部落礼仪、通婚习俗、原始宗教,虽然可以传递下来,但很难得以筛选、整理、交流和提高。进入奴隶社会后,人类的文化开始丰富起来,出现了优美的青铜器、宏大的建筑、复杂的宫廷礼节和一些著名的思想家。特别是文字的形式长久地固定起来。为了适应文化更加丰富,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它不仅加强了传递、选择、整理文化的功能,而且,融合、发展文化的功能也日益突出地显示出来。目前,各国的教育机构已名副其实成为传递、交流、融合世界文化的重要场所。 2、现代教育的文化功能 第一:选择、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人类文化说到底,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产物,但同时又是人们新的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生活的风俗与规范,人们的审美情趣,总之,人类文化的所有特质,不可能通过遗传的方式获得,而只能通过传递的方式继续并发展下去,因此,教育从一开始就成了传递和保存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实质上,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永恒的范畴。 自从人类走出原始社会,文化就大大丰富起来。到了现代社会,借助于书刊文字、胶片和磁带,以及各式各样的实物,人类文化已经积蓄成一个浩大无比的宝库,这是一个方面。从另一方面看,随着现代化视听设备的发展,文化交往的时空界限已经被冲破,人们可以通过收音机、电视和录像等真切地感受到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各种文化。另外,随着世界性民主运动的兴起和人民物质生活的丰富,各种以年龄、兴趣、职业和阶层为媒介的团体不断涌现,随之也出现了各具特色的亚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都面临着这样一些矛盾,从文化运动本身来看,如何处理核心文化与亚文化的关系,使亚文化既符合核心文化的主流方向,又给核心文化增添新的富于活力的特质;从人与文化的关系看,就是如何处理一个人掌握文化容量有限和人类文化浩大无比的关系。这使得人们更加重视教育在选择、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方面的功能。 教育之所以能够担负上述任务,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教育离不开确定教育内容,而确定教育内容的过程,实际就是选择文化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用最精粹的文化要素去武装青年一代。这是解决人脑容量有限与文化浩大无比这对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教育离不开编写教材,这实际上是整理人类文化精粹的过程。把知识用人们最易接受和理解的形式分别组织起来,可以帮助人们学到更多的人类文化。这是解决上述矛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第三,青年时期是一个人长知识、长身体和形成各种观念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通过教育向青年一代灌输什么样的文化体系,对今后社会文化的发展至关重大,成功的教育往往可以帮助青年一代掌握住社会核心文化的主体,从而使各种亚文化与核心文化保持谐调。 第二: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虽然教育已经显示了对文化发展的巨大影响,但上述几种方式主要是植根于原有文化的基础上。仅仅依靠它们远不能适应世界文化迅速更新发展的需要。就是说,与传统教育比较起来,现代教育具有更为强大的创造和更新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为社会文化的不断更新发展,提供大量的、具有创造活动的人才。 人类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的结晶,没有人类就没有人类文化可言;同样,没有具有创造活力的人才,人类文化也就无法更新和发展。例如,在封建社会中,由于社会经济的主体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其社会文化运动是封闭式的自循环形式,即在一个独立的文化区内,人们年复一年地重复某一独立文化模式,忠实于古老的文化传统。加之,这一时期某一独立文化的总量总是有限的,因此,文化发展对人的创造力的要求并不迫切。所以,传统教育崇尚呆读死记的方式,注重古人遗教,藐视新意扼杀人的创造力。在现代,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国、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加,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竞争也在激烈进行。各国学者纷纷研究本民族道德、民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体系的优劣之处,促使其不断更新,向科学的方向发展。其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呈开放型、竞争式。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想发展,就必须有一大批具有创造才干的新人去发明、去创造,使本民族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体育及整个社会思想意识体系,走在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从另一方面看,现代社会也面临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战争威胁、环境污染、粮食匮乏、人口爆炸等等,人们必须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迎接这些新的挑战。一份来自世界各国专家组成的罗马俱乐部的报告说:应当深表怀疑的是,人的传统学习过程是否仍然是足够的。从传统上说,我们的社会和个人都曾采取了一种不间断的维持性学习的模式,只有在主要由外部事件的冲击引起的暂时创新时期,这种学习才有过打断。维持性学习就是通过学习获得原先已经确立的观点、方法原则,以对付已知的或重复发生的情况。但是,沿着上述道路走下去,其结果是:人类将不断地落在事件的后面,并服从危机的任意摆布。为了要长期地生存下去,尤其是为了要在动乱、变化或不连续的时代中长期生存下去,另一种形式的学习是更为必要的学习。这是一种可以带来变化、更新、重建和重新系统地阐述问题的学习——将称它为创新性学习。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现代教育把培养青年一代的创造力,当作教育科研的一个十分重大课题,各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不断提出培养青年一代创造力、智力和个性发展的新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开展以实现上述目标为宗旨的教育实践。人们普遍期望,学校是一个新文化创造者的摇篮,用新方法培养出来的一代人,能够超越他们的前辈,这些新人有强烈的创新愿望,懂得预测、模拟、情景描述、模型等技术,能够创造性地解决人类当前所面临的难题和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实际上,也正是建立在教育的这种发展趋势下,当今世界文化才有过去所无法比拟的在速度。(2)现代教育与文化创造紧密结合,成为促使文化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军。 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在现代教育中,教育者对作为教育内容的文化素材,已不是简单机械的照搬,而是根据教育原理和各种文化素材的特点进行加工和再造。另外,现代学校总是用科学的眼光看待民族文化中的一切特质,否定其中丑恶的东西,倡导科学的民俗习惯和价值观念。其二,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形式的文化创造活动,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据1975年统计,日本大学科研机构为1302所,约占国家科研机构总数的1/2左右,大学科研人员占日本科研总数的70%。另据统计,1969年,西德高等学校各种科学研究总量占联邦德国整个科研量18%左右,其中基础科学研究部分约占整个基础科研的75%。据1983年统计,在我国自然科学奖中,由高等学校得的占45.2%,在国家发明奖中,由高等学校获得的占25.3%。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学校里集中了一批具有创造潜力的优秀人才,是进行文化创造的生力军;二是现代文化发展的步伐太快,若把教育与科研完全割裂开来,学生就无法学习最新的知识并掌握先进科学研究的方法。 第三:吸收、融合世界先进文化的功能 各民族文化的广泛接触和交流,为人们对各种文化进行比较提供了条件。而战争、经济竞争、文化竞赛又极容易暴露出本民族文化的落后方面。这些加快了各民族文化相互吸收的 过程。而现代教育在这方面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例如,日本明治维新后,开始了现代化步伐,他们大量吸收西方先进国家的文化成就,学习他们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制度,甚至于衣着饮食习惯。东西方两种文化进行的这种广泛地接触、交流和融合,大力加快了日本现代化的进程。日本教育专家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曾明确指出:“在促进文明开化方面,公共教育扮演了先锋的角色。许多西方人士被邀请到日本来,努力向他们学习,寻求现代化领域的新知识。这些努力使政府和社会得以高度西方化。再如,美国移民来自众多国家,同时带来不同民族文化,正如许多美国学者指出的那样,美国教育名副其实地成为民族的大熔炉。显然现代教育的这种功能,与传统教育那种趋于保守,对异种文化主要采取排斥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当然,现代教育不是融合各民族文化的惟一途径。移民、贸易往来、旅游事业的兴起、文学作品、电影电视的相互交流,都可以加速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吸收。但唯有教育是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首先,通过教育来吸收其它民族的文化,一般有一个积极的选择过程,去其劣质,求其精华。力求把外民族某些文化特质纳入到本民族核心文化的体系中。从而大大减少吸收的盲目性,提高青年一代的民族自尊心。其次,在青年一代的思想中,传统的文化模式毕竟较少。他们喜欢作各民族间的横向比较,对一切新的东西都很敏感,容易接受新的观念与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这种心理趋势对吸收和融合其它民族的文化无疑是极为有利的。通过教育融合、吸收各民族的文化通常采取下列途径:吸收各民族的文化精华作为教材;互派教师进行考察、讲学和研究;互派留学生。特别是近些年,到西方发达国家留学的人越来越多。 3、现代教育文化功能的发展趋势 第一:现代教育将大力促进与现代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相适应的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现代化运动虽然已经有了很长的时间,但仍然不断地受到来自传统文化的阻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很不平衡,既有已经相当先进的民族和国家,也有仍然充满传统文化色彩的国度,传统文化仍然具有广泛的存在和传播市场;二是传播文化具有巨大的滞后性,当然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后,经过数千年形成的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要求发生冲突,诸如有:建立网络型社会结构的要求同传统文化中大一统观念的冲突;贯穿于网络型社会结构之中的平等原则同中国传统文化中贵贱等级原则的冲突;法治要求和人治传统的冲突;个性的全面发展与共性至上的群体原则的冲突;创新需求和保守心理的冲突;等待。毫无疑问,今后的教育将积极地向青年一代灌输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新文化思想意识,用科学打碎一切不相适宜的传统观念。它将用新的教育方法帮助青年一代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第二:现代教育将大力促进东、西方文化在高层次上的相互借鉴和吸收 总的来说,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西方社会起步早些。工业社会带来的巨大财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东方各民族看到了西方文化的力量。因此,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特点是东方文化学习西方文化。但是,近些年世界文化的发展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据一些专家分析:目前,西方社会与文化发展的进展,面临深刻的矛盾和转折。传统的西方文化思想和基本观念正经历根本性的变化,例如,从强调“生存竞争”、天人对抗转向注重生态性的变化、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从创导物质生活进而重视内心生活的建设,以求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从绝对尊重个性自由、个人与社会对抗,变为个人与群体协调;从直线式的进化观转向螺旋式的发展观;从静观的知性分析方法转向能动的知行结合方法等等。这种变化都显示出某种程度上背离西方固有的文化思想,向东方文化传统靠拢的趋向。由此看来,人类文化史的进程将会打破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独盛的局面,开始更高层次上的东 西方文化的相互借鉴和吸收。 在这种新的形式下,各国教育都必须重新考虑向青年一代灌输什么样的文化意识,如何建立一套新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把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与其它民族的文化精华有机地结合起来。实际上,一些国家的教育已经显露出了这种发展势头。例如,日本最近开展了一场培养“国际人”的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多种外语,了解其它民族的文化传统,以适应未来日益广泛的国际交往的需要。 可以预言,今后各国虽然继续强调本民族的一些文化传统,但在学校里,文化隔离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学校培养的青年一代在文化上更趋于接近,他们之间更易交流。 (三)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当代经济发展已由依靠物质、资金的物力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人力和知识资本增长的模式,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现代社会经济的增长证明了: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这就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W.Schultz,1902-)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所谓人力资本就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经验、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一种经济价值十分显著的资本。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人力资本理论把提高人口质量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把教育投资看成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教育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增长的“法宝”,“教育先行”成为当代教育的一大趋势。教育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1.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 (1)普通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潜能 民族素质是一个综合概念,既包括人的身体,也包括人的文化素质。人作为社会生活或社会生产的主体,从古代社会到现代社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对文化素质的要求却逐步提升。研究表明,一个受过初等教育的工人可以使劳动生产率提高30%;受过完全中等教育的工人在技术创造上的积极性,比没有受过同等教育而工龄相同的工人要多4-5倍。教育正是通过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不仅为生产发展提供了合格的工人,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经济发展的良好背景,这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战后德国、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2)职业和专业教育直接生产劳动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的支持。 普通教育与职业或专业教育的区别就在于,普通教育传授一般的文化知识,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职业或专业教育旨在传授从事某一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技能,提高人的劳动能力。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因此,“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而且劳动能力的提高,可使他们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中提高对生产过程原理的理解程度和劳动技能、技巧的熟练程度,提高新技术的运用能力和对生产的改造能力,提高技术的创新能力等。 现代教育通过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专门劳动力的培养,对经济的发展直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力资本理论指出“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其作用是远远超过被看做实际价值的建筑物、设施、库存物资等物力资本的”。舒尔茨通过计算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的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教育经济学家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知识、人才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教育负有促进经济增长的直接重任。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再生产新的科学技术,二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人类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结晶,是人类不断积累、继承和创新的结果。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要得以传播,尽管有许多途径,但教育是最有效的途径。因为教育能够对科学技术加工改造,成为简约化的“精华”内容。教育可以高效再生产科学技术,它通过有效的组织和方法来缩短再生产科学技术所必须的劳动时间,通过教师的传播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技术为更多的人所掌握,扩大了传播的范围,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他们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不竭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只是马克思所说的“一般的生产力”。所谓一般的生产力,是指科学技术通常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潜在的、可能的生产力。这种潜在的、可能的生产力要转化成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就必需借助于人的掌握,把科学技术渗透到物质生产过程中,发挥它的力量。而教育恰恰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是科技第一生产力由潜在性变为现实性的前提和条件。 教育不仅能够生产科学技术,还能将科学技术这种一般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所以,教育还创造新的生产力。生产力的要素的变化,今天都与科技、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教育是生产力变化的“因”,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果”。 (四)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 民主问题是现代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核心。在古代社会,教育融合于政治之中,教育活动是从属于政治的。近代以来,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以否定古代社会的专制和特权为特征的,并以“民主、自由、平等”等作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统治的口号。顺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要求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得资本主义的教育不再是专制统治的附庸好工具,“自由教育”“民主教育”应运而生。但资本主义学校教育的双轨制,在取消了封建社会血统等级制后,又代之以金钱为标准,这是“用貌似民主的词句作为烟幕掩盖了真正的不平等”。人类出现社会主义后,民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不承认任何形式的专制和特权,把政治的民主、平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民主问题成为教育联系政治的着眼点。 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通过培养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 教育通过人才的培养,服务于社会的政治,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是教育发挥政治功能的一个最基本的途径。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广大人民进行政治和意识形态教育,促进他们的政治社会化,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二是培养政治人才,以补充社会管理层的需要,直接参与统治阶级的管理,执行统治阶级的意志,为统治阶级服务。现代社会,世界各国都在学校开设有政治类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如:“社会课”、“公民课”、“政治课”、“品德课”、“法律课”等,其主要内容都是向学生介绍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主导的意识形态、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旨在使每个人形成该社会所要求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信念,成为社会所期望的合格的公民。在普通高等学校中,专门设置一些相关的专业,直接培养社会的管理人才和政治人才。 2.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 学校是一个宣传和传播文化的场所。一定社会的文化体现该社会的政治要求和思想,所以,学校通过文化的宣传和讲解,使统治阶级的思想由少数人掌握逐渐为广大人民所知晓。而且,教育者的宣讲具有一定的说服性,不仅使受教育者了解这一思想,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一思想。 学校还是一个营造社会舆论的场所,因为学校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聚集地,他们思 考人生,关注社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学习人类的文化,追求自由、民主和进步,对社会的发展会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反应;他们具有很强的政治敏感性,比较激进,但有时也比较单纯,缺少社会的政治经验。所以,在政治急剧变革的时期,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从制造舆论开始,往往走在政治的前列,极端时甚至组织学生直接参与政治运动。在社会和平稳定的时期,教育通过知识的传播,对文明和进步的追求,营造一种小的气候,由学校扩展到社会,由师生扩展到每个公民,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发挥其舆论制造的功能,引导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3.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既然民主的问题成为教育与政治的核心问题,那么,教育的政治功能最主要的就是促进政治的民主化。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古代社会,教育始终是统治阶级愚昧人民的精神鸦片。现代社会,教育通过传播科学真理,启迪人的思想意识,提高人的民主观念,鞭打愚昧和落后,成为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因为只有具有民主意识的公民,才能建立民主的社会和民主的政体。 (2)教育民主化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民主化是现代教育改革的目标,它表现为教育权力的平等和教育机会的均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实践运动,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力量。作为教育民主化重要体现的全民教育,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 (3)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民主的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国民的政治素质,推动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和能力,通过提高领导阶层的文化素质促进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更重要的是民主教育本身的实践影响每个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在民主教育中增强民主的意识,使民主在一代人的心中开花、结果。 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以上都是谈的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教育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是未必都是这样。有学者指出,“教育这个改造社会的有力工具,如果只用于保守固有文化,就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如果不顾当前事实的需要,硬用这个工具灌输不能实现的幻想,也足以增进社会的混乱。”②这时的教育对社会发展就表现出负向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是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出现失调乃至冲突的状态,它是教育外部的异常条件使教育正向功能的实现受到严重阻碍,结果派生出来多种偏离行为,产生许多期望之外的不良功能,结果对社会维持和发展起到一种“损害”性的作用和影响。 教育的负向功能有些是整体的,有些是局部的,这取决于社会的性质。当社会的发展处于负向时,教育总体上发挥的是负向功能;当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由于教育系统和社会其他子系统关系失调,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就业、用人制度的不完善等,导致教育出现局部的负向功能。当然,这种局部的负向功能,不只是社会的原因,也可能是教育落后于社会的变化所致。 (一)当社会发展处于负向功能时期,教育对社会出现总体的负向功能 发展是一个矢量,具有方向性。社会发展的方向是通过组成社会的个体人的发展来表现的。凡是在现实基础上沿着使人得到更大的解放的方向变化,称为社会的正向发展;凡是在现有基础上沿着阻碍乃至降低人的解放程度的方向变化,称为社会的负向发展。③当社会处于正向发展时期,社会更重视个体独立人格的自由发展。教育通过培养人的主体性,促进社会的正向发展,教育总体上发挥着正向功能。但若社会处于倒退状态,反动势力得势之时,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也是消极的,这时教育发挥的是负向功能。欧洲中世纪和我国的封建宗法 ②陈翔林,教育社会学概论【M】,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93:10 ③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11 统治时期都是一个反动的和复辟的时代,教育培养了野心家式的人物和他的顺民,这些人维护反动的统治,阻止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社会的倒退和灾难。当然,社会最终要向前发展,这是历史的规律,但为了冲破黑暗,个体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文艺复兴时期坚持真理而英勇牺牲的伽利略、哥白尼,中国革命斗争中的无数英勇先烈,虽然他们付出了生命代价,但唤醒了更多的个体,最终成为摧毁黑暗的坚强力量,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所以,社会发展处于负向状态时,教育总体上呈现的是负向功能,维护反动势力的统治,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二)当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总体上是正向的,但也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与社会的外部关系失调,出现了局部的负向功能 教育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所制约,所以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衡量教育与社会关系协调与否的准绳。违背这一规律,必然出现教育的社会负向功能。比如,由于教育内容陈旧,学校所输送的人才并没有受到恰当的训练,因而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这就出现了教育成果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社会拒绝使用学校的毕业生,这一方面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还会酿成社会问题,严重时会危及社会的安定。 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物质生产提供相应的基础性条件,如果超过了物质生产所能提供的底线,就会出现教育的负向功能。如盲目的教育先行,就是不顾本国经济发展的现有水平,过度地投资教育而导致国民经济的失衡,工农业生产投入降低,反而抑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盲目的教育先行还会带来一系列负效应。首先,教育的盲目发展可能培养出过多的大学毕业生,而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又不能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和足够的岗位,致使这些毕业生无法就业,或无相应的岗位就业。这些毕业生在国内无法就业,造成社会的压力,就可能成为影响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产生教育的负向社会功能。同时,他们中的部分人就可能流向国外,这时的教育对经济的发展不但没有多大作用,反而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流失和浪费。其次,劳动者的素质应与生产中的技术水平相适应,只有这时,提高受教育水平,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如果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它就不需要那么高的劳动者素质,而教育提供的大学毕业生只能就低工作,这不仅使人才浪费,而且因为大批高学历人才没有流向有限的高职位,而被迫在第一线消极工作,还有碍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在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教育的负向社会功能总体是轻度的,是可以减少和避免的。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并遵循教育规律,合理安排教育活动,协调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负向功能,增强正向功能。 学习思考: 1.名词解释:教育功能、正向功能、负向功能、显性功能、隐性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 2.为什么说教育具有个体享用功能,它与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有什么联系? 3.简要论述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 4.简要论述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5.简要论述教育对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6.为什么说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负向功能,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7.分析中小学教育现状,列举对学生发展起负向功能的表现,找出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
/
本文档为【第三章 教育功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