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创伤膏促进大鼠创面修复的实验研究

2017-12-29 10页 doc 28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983143

暂无简介

举报
创伤膏促进大鼠创面修复的实验研究创伤膏促进大鼠创面修复的实验研究 2007年3月第2期 No.2Mar.2007 河南中医学院 JOURNALOFt~NANUNIVERSffYOF(]-IINE~MEDICINE 第22卷总第129期 Vld.22SerialNo.129 创伤膏促进大鼠创面修复的实验研究 EIIlpicaJStudyofWoundOintmentonrestorationtheRawSurfaceofRats 薛远亮xueY~diang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 AffiliatedHospitalo...
创伤膏促进大鼠创面修复的实验研究
创伤膏促进大鼠创面修复的实验研究 2007年3月第2期 No.2Mar.2007 河南中医学院 JOURNALOFt~NANUNIVERSffYOF(]-IINE~MEDICINE 第22卷总第129期 Vld.22SerialNo.129 创伤膏促进大鼠创面修复的实验研究 EIIlpicaJStudyofWoundOintmentonrestorationtheRawSurfaceofRats 薛远亮xueY~diang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 AffiliatedHospitalofShando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inan,Shandong,China,250011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创伤膏对大鼠创面修复的影响,初步探讨创伤膏促进创面修 复机制.方法:将大鼠背部左右侧各切取直 径2cln大小的皮肤,深及皮下筋膜,肌肉,造成创面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 对照组,龙珠软膏组,创伤膏组.进行形 态学观察,创面面积测量,组织学观察(光镜和透射电镜)及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 果:创伤膏明显促进创面愈合,防止瘢痕 挛缩硬化及过度增生.结论:创伤膏对创面修复有一定的疗效. Abstract:Objective:Toapproachtherepairmechanismofwoundointmenttofacilitatetherawsurfacebyobservingtheeffectof woundointmentonrestorationtherawsurfaceofrats.Method:thewoundmodelwasfoundasfollow:2cmrawsurfaceweYecutin rightandleftonratsbackanddeeptOsuperficialfascia.Ratswererandomlyallocatedtothreegroupsasfollows:control,Japanese tubocapsiculndragonpearlherbointmentandwoundointment.Themorphology,rawsurfac eareas,histologyandbacterialculturein rawsurfaceexcretionwereobserved.Result:woundointmentshavethefunctiontOfacilitate therecoveryofrawsurface.prevent sclerizationandspasmofthecicatricle.Conclusion:woundointmentshavetheeffecttOreco verytherawsurface. 关键词:创伤膏;创面;修复;大鼠 Keywords:Woundointment;Rawsurface;Recovery;Rat 中图分类号CLCnumber:R632.1文献标识码Documentcode:A文章编号ArticleID:1672—6839(2007)02—0027—03 创伤后的组织修复,是医学中最古老的课题之一j.随 着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外伤性创面越来越多见,并且伤 情也越来越严重和复杂,治疗起来更加困难,尤其是患者本 身患有糖尿病,静脉曲张等疾病时,其创面治疗更加棘手. 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并促进创面修复是我国创伤修复研究 的特点.创伤膏是众多祛腐生肌类药膏的一种,是山东中 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传统制剂,经过长期临床检验效果确 实可靠,但是缺少现代技术手段的检验和微观观察.本实验 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其作用,并对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动物 选用雌雄各半的Wistar大鼠30只,月龄5,6个月,体 重220--260g.由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造模方法 使用2O%乌拉坦100mg/lO0g体重腹腔麻醉,背部去 毛,2%碘酊,70%酒精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在背部脊柱左右 侧各切取直径2cm(约1角硬币)大小的皮肤,深及皮下筋膜 肌肉,造成创面模型. 1.3动物分组 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3组分别给予不同处 理:创面空白对照组;龙珠软膏组;创伤膏组.所有创面均用 大于创面面积凡士林油纱无菌纱布覆盖,纱布边缘与背部皮 肤用7号丝线间断缝合固定. 1.4实验步骤 分别于术后1d,3d,7d,14d和30d随机从3组中各抽 取2只大鼠,处死后进行下列观察:?大体观察.大鼠一般 情况,创面渗出,肉芽生长,上皮覆盖,计算创面愈合率等修 复情况.?组织形态学观察.10%福尔马林液,固定标本区 软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后,常规HE染色,普通光镜观察.另 选部分创面软组织,先经戊二醛固定液固定,再经1%锇酸固 定,梯度乙醇脱水,环氧树脂812包埋,超薄切片,经醋酸双 氧铀,枸橼酸铅双重染色后,在日本JEOL公司生产的JEM 一 1200EX透射电镜(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电镜室提供)观察. ?换药前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 2结果 2.1大体观察 造模后所有创面均有出血,渗出和周围组织水肿.这些 血液和渗出物迅速凝固,形成凝块充填创面.术后3d,空白 组:创面几乎全部为血凝块覆盖,颗粒状肉芽很少,创面周围 组织水肿仍较为明显;龙珠软膏组和创伤膏组:创面在创缘 可见少量颗粒状肉芽,创面周围组织水肿有所减轻.术后 7d,空白组:创面较为干燥,分泌物较少,创面仅有37%被肉 芽组织充填;龙珠软膏组和创伤膏组:两组创面较为湿润,分 泌物较多,分别约有48%和50%被肉芽组织充填,创面边缘 可见部分薄层上皮生长;术后14d,空白组:创面仅90%被肉 芽组织充填,上皮生长较少,毛发长出较少;龙珠软膏组和创 . 27. 2007年3月第2期河南中医学院NAI.?NANUNIvERS不Y0?NE旺?叻IcINE No..007创伤膏…EmpiricalStudy…薛远亮…XueYuanliang… 第22卷总第129期 Vo1.22SerialNo.129 伤膏组:创面均完全被肉芽组织充填,大部分有上皮生长,可 见有较多毛发长出.术后30d,三组创面均为瘢痕组织充 填.空白组毛发较为稀疏,瘢痕触之较为僵硬,弹性差,活动 度小.龙珠软膏组和创伤膏组毛发较为密集,瘢痕触之较为 柔软,弹性好,活动度较大.各组创面愈合面积经统计学处 理:创伤膏组和龙珠软膏组与空白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创 伤膏组与龙珠软膏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即创伤膏组和龙 珠软膏组创面愈合明显快于空白组,见表1. 表1大鼠创面第3,7,l4天愈合率(?S)% 注:与创伤膏组与龙珠软膏组相比,*P<0.05. 2.2组织形态学观察 2.2.1光镜观察各组动物造模术术后1d,光镜下均可见 创面表层组织坏死崩解为红色无明显细胞结构的坏死分解 物,其下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带.术后3d,空白组:镜下未见 有明显的新生的毛细血管芽和成纤维细胞增生;龙珠软膏 组:镜下可见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 胞等炎性细胞浸润,细胞间质疏松,有新生的毛细血管芽和 成纤维细胞增生;创伤膏组:镜下可见表层坏死组织,其下为 炎性细胞浸润带,细胞间质疏松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带下方 可见小血管扩张,有新生的毛细血管芽和成纤维细胞增生; 术后7d,空白组:镜下可见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浆细胞和淋 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细胞间质疏松,成纤维细胞很少,细 胞体较大呈星状者较少,大部分细胞体较小呈梭状;龙珠软 膏组:镜下可见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炎 性细胞浸润,有较多成纤维细胞,其细胞体与创伤膏组相比 较小;创伤膏组:镜下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 胞等炎性细胞浸润,有大量呈星状或梭状成纤维细胞,胞体 较大,细胞质丰富,有较多突起,胞核较大,呈椭圆形,核仁明 显;在相同倍数下,各组标本均任取5个视野,计数每个视野 内成纤维细胞的数目,经统计学处理,即在相同倍数下创伤 膏组和龙珠软膏组视野内成纤维细胞数目,明显比空白组 多,见表2. 表2100倍光镜视野内成纤维细胞个数(士s) 注:与创伤膏组与龙珠软膏组相比,*P<0.01. 术后14d,空白组:镜下可见仍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细 长梭状的纤维细胞排列紊乱,细胞间质水肿明显,胶原纤维 增生不明显;龙珠软膏组:镜下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细长 梭状的纤维细胞排列不规则,胶原纤维呈束状放射状增生分 布;创伤膏组镜下可见大量细长梭性纤维细胞和大量束状排 列胶原纤维增生;术后30d,空白组:镜下可见仍有少量炎性 ? 28? 细胞浸润,纤维细胞少且排列不规则,有较多胶原纤维增生. 呈不规则分布,细胞间质疏松明显;龙珠软膏组:镜下可见大 量细长梭状的纤维细胞呈束状排列,细胞间有大量淡粉红色 胶原纤维增生,胶原纤维较为细小;创伤膏组:镜下可见大量 粗大粉红色胶原纤维呈束状排列,细长,细胞质很少的纤维 细胞散在于胶原纤维之间,胶原纤维粗大,网状纤维胶原化. 2.2.2透射电镜观察创伤膏组术后7d电镜像:成纤维细 胞呈蛋白合成活跃象,细胞体较大,外形不规则,细胞核也较 大,常见双核仁,细胞质内可见大量的呈明显扩张状态的粗 面内质网,线粒体丰富并且基质致密,游离核糖体密集,高尔 基复合体和溶酶体等较为多见,胶原纤维生成不明显.创伤 膏组14d后电镜像:胶原纤维大量增生增粗,于成纤维细胞 周围呈纵向,横向密集分布如小草样,成纤维细胞外形较小, 细胞核固缩,细胞质减少,粗面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复合 体等较为少见.空白组14d后电镜像:成纤维细胞呈蛋白合 成活跃象,细胞体较大,外形不规则,细胞核也较大,细胞质 内可见大量的呈明显扩张状态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丰富并 且基质致密,游离核糖体密集,高尔基复合体和溶酶体等较 为多见.成纤维细胞周围可见胶原纤维初步形成,数量较 少,纤维较为细小. 2.3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 各组创面在不同时期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均发现有细 菌生长,种类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少数还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变形杆菌和不动杆菌等.经统计学处理各组间无显着性差 异.所有创面均未发生感染,最终均顺利愈合. 3讨论 李竞等提出皮肤溃疡创面的愈合规律是"腐去肌生" 和"肌平皮长".所谓"腐去肌生"即:腐为坏死及失活组织; 肌是肉芽组织.所谓"肌平皮长"是指腐肉已脱净,肉芽组织 长出,但是在肉芽组织尚未填平缺损之际,上皮较难(或缓 慢)从四周向心性爬越肉芽而覆盖创面.从而提出平整肉芽 创面,上皮才会顺利生长.李竟等提出"煨脓长肉"是中医传 统的疗疮愈伤的法则.此"煨脓"之"脓"是指使用生肌膏等 外用中药治疗创面时,在生肌长肉期渗出大量黄而稠的脓 液.临床实践证明,溃疡疮口经中药换药后,其黄稠无味的 脓液分泌增多,同时疮面肉芽组织新鲜,生长旺盛,伤口愈合 快,愈合后瘢痕挛缩轻.《内经》云:"有土无水,万物不生", "脓少清稀口不敛".溃疡疮面修复需要一个有津液的湿性 环境,津液有滋润和濡养皮肤肌肉等作用. 创伤膏促进创面渗出,使药物在创面上自然循环流动代 谢,通过多个途径创造了一个不利于细菌菌群失调而过度繁 殖导致疾病发生的环境,从而提高了创面的抗感染能力.创 伤膏接触创面部分受皮温液化为液体,经与创面物质反应变 化后,在创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屏障,阻断细菌所需营养物质 的摄入,封闭和隔离了创面,减少了外界环境的感染,中药药 膏受皮温后逐步液化,药物不断供应创面,在创面上形成一 个自然流动的代谢循环,使创面不结痂,(下转第31页) 2007年3月第2期 No.2Mar.2007 河南中医学院 J0URNALOFI~qANUNIVERSITYOFc}?NRSEMEDICINE 第22卷总第129期 Vo【_22SerialNo.129 体的表达.HG颗粒可以显着降低模型大鼠血清TGFt3.含 量,表明其抗纤维化作用与降低血清TGFp.含量有关. 参考文献: [1]肝脏病学会肝纤维化学组.肝纤维化诊断及疗效评估共识[J].中 华肝脏病杂志,2002,10(5):327—328. [2]程明亮,刘三都.肝纤维化的基础研究及临床[M]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1996:1—3. 13JF6edmanSL.Hepaticfibrosis.in:SehiffER,SorrellMF.Maddrey WC,eds.SchiffsDiseasesofLiver.8thed[M].Philaddphia:Lippncott— Raven,1999:371,386. [4]付沛藩.&JL乙肝胶囊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J].中国中西 医结合肝病杂志,I999,9(3):25. [5]王祯苓.四种中药预防肝硬变发生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 合肝病杂志,1992,12(6):357. [6]杨彦芳王氏抗肝纤方治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 结合肝病杂志,2000,10(3):19. [7]李五林.血清总羟脯氨酸的碱水解法测定[J].临床检验杂志, 1988,6(2):69. [8]姚希贤.病毒性肝炎[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30—241 [9]姚欣,姚希贤,孙泽明,等.强肝胶囊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防治 作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1,10(3):223,225. [10]孙玉凤,姚希贤,崔东来.益肝浓缩煎液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2,10(2):84—85. [11]姚希贤,姚欣,修贺明,等."益肝浓缩煎剂"等活血化瘀药抗大鼠 肝纤维化作用实验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1,10(3): 217—222 [12]康有为,姚希贤,姚洪森.益肝康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 的保护作用及超微结构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2,10 (2):76,78. [13]蒋森林,李校天,姚希贤.益肝康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J].中国全科医学,2002,5(7):525—527. [14]姚希贤,康有为,姚冬梅,等.益肝煎剂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 I,?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9(3): 263—267. [15]康有为,姚希贤,修贺明.益肝煎剂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9(3):347—348. [16]贾维东,王宝恩,董忠.中药861合剂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预防 作用及治疗效果[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6,4:28. [17]付沛藩.&JL乙肝胶囊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J].中国中 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9,9(3):25. [18]王祯苓.四种中药预防肝硬变发生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 结合肝病杂志,1992,12(6):357. [19]杨彦芳.王氏抗肝纤方治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 医结合肝病杂志,2000,10(3):19. [20]JUANROSA]阿克曼外科病理学[M].第8版.主译:回允中,沈 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185. [21]成令忠.组织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0—31. 编辑:程延安 收稿日期:2006—11—01 作者简介:毕红征(1975一),女,河南鲁山人,博士研究生,讲 师,从事中药药理学教学工作. (上接第28页)并及时将创面渗出物和引流物排出,即有自 动引流,净化创面的功能,从而破坏了细菌生长的繁殖环境. 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及水肿,从而不利 于细菌寄生繁殖.创伤膏脓液渗出增多,可激活巨嗜细胞表 面补体,或促进受抗原刺激后的B细胞加速转化为能合成各 种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增加局部抗体浓度,或提高毛细血 管再生能力及其通透性,诱导活化细胞和免疫活性因子从微 血管迁移至脓液中并相互作用,增强局部免疫功能.创伤膏 促进创面渗出,渗出液体可稀释毒素,促进白细胞吞噬作用, 为局部消炎,组织重建创造条件. 创伤膏可促进肉芽组织细胞机能活跃,使细胞分裂增殖 能力增强,从而促进肉芽组织增生,起到长肉生肌,敛疮收口 之功.创伤膏外敷换药后,创面表皮细胞再生能力增强.当 创缘上皮迅速生长时,创El中央常有由幼稚细胞分化成的表 皮的基底细胞而逐渐增生,分化形成的"皮岛"出现,加速了 创面的愈合.活血生肌促进创面血管再生,改善微循环.外 用中药可促进创面血管再生,改善局部微循环淤滞状态,促 进血流恢复,增加局部血氧供应,加速创面新陈代谢,促进毛 细血管生成及胶原沉积,或促进在表皮再生中起支持和营养 作用的创面纤维渗出,便于新生表皮向创面移动,提高愈合 组织的抗断裂能力. 通过对创面脓液成分研究发现,外用中药后脓液中有利 于组织修复的9种中性氨基酸,6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增高, 为创面"生肌"提供了基建物质.此外还可调节创面修复基 质(纤维结合蛋白等)形成及其创面微量元素(Zn,Cu等)的 含量,改善局部修复环境,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表皮形成. 创伤膏可促进表皮细胞生长发育,愈合后的新生皮肤表 皮层较厚,表皮细胞体积大,数量多,间隙宽,毛囊及皮脂腺 发达,皮下胶原纤维松散,从而形成松软弹性好较平整的瘢 痕组织,并且很少发生挛缩现象.调节胶原合成和降解间的 平衡状态,逆转瘢痕组织的纤维化,防治瘢痕形成. 参考文献: [1]王正国.创伤后组织修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创伤杂志, 1995,l】(3):131—133. [2]付小兵,盛志勇.我国软组织创伤修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 华医学杂志,1999,79(4):317—318, [3]李守俊,崔玉萍.创伤膏的临床应用[J],山东医药,1996,36(1): 57. [4]李竟.中国疡科大全[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3— 59. 编辑:韦大文 收稿日期:2006—10,24 作者简介:薛远亮(1972一),男,山东宁阳人,硕士学位,主治 医师,讲师,从事骨伤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 31?
/
本文档为【创伤膏促进大鼠创面修复的实验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