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2018-09-21 48页 doc 106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4976

暂无简介

举报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及其发展阶段 目的要求:本章将在掌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通过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基本方法,以及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的分析,揭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历了自由竞争到垄断的演进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历史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及其发展阶段 目的要求:本章将在掌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通过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基本方法,以及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的分析,揭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历了自由竞争到垄断的演进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 主要内容: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二、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三、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教学重点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方法 二、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三、剩余价值的分配形式 四、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教学时间:6课时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分配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这一实质得到充分反映。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对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的分析和对劳动力商品理论的阐述,是揭示剩余价值生产本质的理论前提,也是马克思实现政治经济学科学革命的重要内容。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资本最初表现为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货币与资本的区别在它们各自的运动形式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运动形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 作为资本的货币运动形式是:货币—商品—货币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G—W—G) 二者的区别包括:第一,流通的形式不同。商品流通公式是先卖后买,资本流通公式是先买后卖。第二,流通的目的不同。在商品流通公式中,货币是媒介,商品所有者出卖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另外一种自己需要的商品,是为了使用价值,是为买而卖。在资本流通公式中,商品则成为流通的媒介和跳板。货币所有者先买进W的目的是为了把它再卖出去,重新取得货币,是为卖而买,从而取得价值。第三,流通的限度不同。商品流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不同质的使用价值,是为了消费。只要交换到所需要的使用价值,流通就结束了,转而进入消费过程。所以简单W流通是有限度的;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为了价值增殖,必须不断的运动,因此其流通是无限的。第四,流通的内容不同。在商品流通公式中,两端虽然都是商品,价值上相同,但却有着不同的使用价值,如羊和斧子;在资本流通公式中,两端都是货币,虽然在质上是相同的,但价值的量却不同,收回的货币有了一个增殖额,使货币发生增殖是其运动的实际内容。 因此,资本流通公式应是G—W—G’,其中G’=G+,G,,G是运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额,马克思称为剩余价值(m)。 当货币被资本家用来作为获取更多货币的手段时,货币就转化成了资本。所以,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G—W—G’这个公式,适用于一切形式的资本,它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的共同特点,它是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运动的总公式。 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是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因为按照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原则,不应该有价值增殖,这样剩余价值就无从产生。要解决这个矛盾,关键在于说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由那里产生的。 首先,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能改变价值形式,而价值量不变;不等价交换只能使原有价值在不同人手中重新分配,全社会价值总量没有任何增加,不会产生剩余价值。在市场上,不等价交换无非有这样三种情况,一种是贵卖,一种是贱买,还有一种是既贱买又贵卖。我们分别看一下这三种情况能否产生m。先看第一种情况,假如有人贵卖,明明100元的商品,他却卖120元。表面上看他多得了20元,可这是暂时的。因为你能贵卖给别人,当你向别人买东西时,别人也能贵卖给你,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正好相互抵消;第二种情况,假如有人贱买,明明100元的商品,他却只花了80元买来。既然你能贱买别人的商品,别人也可以贱买你的商品,也只能是相互抵消;第三种情况,假如有人特别狡猾或者聪明,是既贱买,又贵卖,他是赚钱了。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市场上必定有个愚笨的人是既贵买又贱卖。所以,这种情况仅仅是改变了商品总价值量在不同的资本家之间的分配,并不能增加原有的社会价值总量。因此,不等价交换也不能产生m。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 其次,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商品生产者既不买,也不卖,只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一份劳动形成一份价值,不会有超出商品价值的余额,即不能在创造价值的同时又创造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脱离流通领域。既然在G—W—G’的运动过程中,买(G—W)的过程和卖(W—G’)的过程以及G本身都不产生剩余价值,那么,剩余价值只有可能从W中寻找。W的实物形式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而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发生价值的转移,不会发生价值增殖,所以,只有劳动力商品才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 2.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通常用字母A表示。劳动力在各个社会都存在,只要有人类,就有劳动力。但劳动力并非天然就是商品,它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成为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劳动者有完全的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并且始终只按一定时间出卖劳动力。他只是在一定时间内让渡劳动力的使用权,而不放弃对劳动力的所有权,否则,他就不是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而成为卖身的奴隶了。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这两个条件不是自然形成的,劳动力所有者和货币所有者的关系也不是自然的关系,而是一种社会关系。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人类经济关系多次变革的结果。 劳动力商品和其它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必须维持劳动者的正常生活,消耗必要的生活资料,使劳动力得到恢复、保持、延续等。因此劳动力的价值可以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还原为使劳动者正常生存下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由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具体说来,劳动力价值包括三个部分:?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如衣、食、住、行的费用。?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任何一个劳动者都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作为一个自然人,都要经历衰老和死亡,劳动力的再生产必须要有“接班人”。因此,在劳动力的价值里面必须包含维持劳动者家属子女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高科技的发展,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仅靠一点简单的劳动技能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另外,现代厂商为了取得更多的利润,也必须不断提高广大在职员工的劳动能力,因此,加大对员工的教育训练的力度,已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也是企业在竞争中取得发展的需要,所有这一切费用也要归入到劳动力的价值中来。 此外,劳动力价值还应包括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所谓历史因素,指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样,生产力水平也高低不同,因而维持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数量、质量、品种、类型、价格等也都不一样,生产各种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不尽相同,这些最终都会影响到劳动力价值的高低。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受到两种倾向相反的因素影响: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各种生活资料的价值日益降低,从而使劳动力的价值趋向下降;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也日益提高,从而使劳动力价值趋于上升。 所谓道德因素,指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各自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道德不尽相同,也往往会引起每个劳动力对其他家庭成员所尽义务的不同,因而引起维持劳动者家属子女所需生活资料价值的变化,从而最终影响到劳动力的价值。如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人们在对待年满18周岁后的、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的抚养上,道德标准是大不相同的,这往往会引起劳动力价值的差异。 在一定的国家、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劳动力的价值,即生产、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总是相对确定的,并且有一个最低限度。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主要是体现在它的使用价值上。一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般商品在被使用时,其价值也随之消失或转移,如面包,满足了人的充饥需要,实现了它的使用价值之后,其价值也就没了;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即劳动,能创造出新价值,并且在量上能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由于这个特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除了能够收回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外,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从而使货币变成了资本。可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这部分价值就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因此,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后,便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在资本家的工厂里,开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1.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首先也是一般社会劳动过程,即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加工劳动对象,创造出适合人们需要的物质财富的过程,劳动过程的这种一般性质是任何社会经济形态下所共有的。除此之外,它还具有两个显著特点:?资本家购买了工人的劳动力后,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劳动,其劳动也属于资本家。?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而不归直接生产者所有。这两个特点决定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强制性和奴役性。 劳动过程只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一个方面。作为一般商品生产过程,不仅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是生产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作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决不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全部内容。如果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恰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那只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显然不符合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一方面作为具体劳动,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使之成为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创造了产品本身;另一方面作为抽象劳动,创造了新价值,使之成为产品价值的另一组成部分。只有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时间以上,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才会超过劳动力价值,才会有剩余价值。 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还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举例说明:假定某工厂生产10斤棉纱,需要生产资 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料价值24元,劳动力价值1元/小时,工人需劳动6小时,每小时创造的价值为1元。那么资本家投入的资本是24元的生产资料价值加6元的工人工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劳动6小时,其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是24元,同时工人的抽象劳动形成的新价值是6元。根据劳动价值理论,这10斤棉纱的价值就是:被转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24元+新创造的价值6元=30元。如果货币所有者就到此为止,那么,这10斤棉纱的价值同货币所有者最初投入的价值正好相等,整个生产过程就只是价值形成过程,货币所有者将一无所获。显然,货币所有者是不甘心的,他必须有点赚头才行。他发现付给每个劳动力一天的工资是6元,而他们每天只劳动6个小时,这太不合算了。于是他要求劳动者每天要劳动12个小时,劳动者就会生产出20斤棉纱,这时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就是12元,20斤棉纱的价值=24元×2+12元=60元,而货币所有者只付出了54元,价值增殖了6元。此时的商品生产过程就成了价值增殖过程。马克思把增加了的6元,称为剩余价值。由此可见,剩余价值的产生就是由于货币所有者把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使劳动力创造的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这也是资本增殖的秘密。所以,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从上例我们也可以看出,所谓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其实就是劳动者劳动力的价值。如果新创造的价值正好等于劳动力价值,那就只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新创造的价值多于劳动力的价值,那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要使价值增殖的,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在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之后,我们就得到了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办法了。货币所有者在经过G—W—G′后获得?G或剩余价值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货币所有者在购买劳动力及各种生产资料时,或者在出卖他的商品时,都是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进行的,只不过是由于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所具有的特殊的使用价值,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多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从而使新商品的价值量多于货币所有者的最初投入,因而在流通过程结束后,便出现了一个?G。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一天的劳动时间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以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剩余价值。所以,剩余价值从质上看,是剩余劳动的凝结,是物化的剩余劳动;从量上看,是超过原预付货币额的一个增殖额。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拥有的厂房、机器、原料、产品和货币等等,都是资本的存在形式。从现象上看,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但物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货币和生产资料被资本家占有,用来作为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手段时,才成为资本。可见,资本作为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从本质上说不是物,而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这并不等于说,资本的所有部分都能发生增殖。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也不同。因此,马克思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不变资本,用“c”表示;一部分叫可变资本,用“v”表示。 不变资本(c)是指以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增殖。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变换它的使用价值形态,同时把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自身价值量不变。可变资本(v)是指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被用来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并被劳动者购买了生活资料而在生产过程以外消费了。但这部分价值将在生产过程中由劳动者再生产出来。而货币所有者购买劳动力的核心原因在于: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不仅能将相当于工资部分的价值生产出来,而且还能生产出超过工资部分的价值,实现价值增殖。 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在整个资本中,真正生产剩余价值的是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条件,并不能带来价值增殖,只有可变资本才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为考察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的价值实际上分为三部分,即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用公式表示就是c+v+m,其中C是转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v+m是工人在生产中新创造的价值。既然剩余价值只是可变资本产生的,那么考察资本增殖的程度时,就不能用剩余价值和全部资本作对比,而应 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该用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作对比。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就叫做剩余价值率(m’),公式是: m’= m / v 由于可变资本的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内由必要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是在剩余劳动时间内由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所以剩余价值率还可还原为: 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剩余价值率准确地反映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因而又叫剥削率。 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 资本家提高剩余价值率的办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主要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它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劳动日的绝对长度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 由于劳动者的工作日分为两大部分,即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用以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剩余劳动时间用以生产剩余价值。所以,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而又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剩余劳动时间就被绝对地延长了,因而也就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例如,原来的工作日是12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也是6小时,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6?6=100%。在必要劳动时间6小时不变的情况下,把工作日延长为15小时,剩余劳动时间就变为9小时,剩余价值率也就变为9?6=150%,和原来相比整整提高了50个百分点。 工作日虽然是个可变量,但它的长度有一定的限制,它受生理因素和社会道德因素的限制。在一个工作日之内,劳动者不可能连续不停地进行劳动,而必须有吃饭、睡觉、休息的时间,才能保证劳动力供应的持续性。另外,作为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劳动者,还要有一定的时间照顾家庭、抚养子女,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以及读书、看报,进行必要的文化娱乐活动,这样才能满足劳动力发展的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这种需要能满足到什么程度,则是由一国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工作日的实际长度取决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力量的对比。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延长劳动时间越来越受到工人反对。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大多实行5日工作周,工人每周劳动40小时左右,有的国家甚至更短。那么,为什么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特别是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作日会逐步缩短呢,因为,首先,工作日缩短主要是工人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和长期坚持斗争的结果;其次,劳动强度的提高同劳动时间过长不相适应;第三,工人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需要一定的受教育时间;第四,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也要把工作日限定在一定范围,正如对土地的盲目掠夺会使地力枯竭一样,过度地使用劳动力对资本主义国家不利;第五,工作日缩短可以降低生产费用,提高生产效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整个劳动日长度一定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叫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假定工人的工作日为12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6小时,剩余价值率是6?6=100%。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怎么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呢,就要相对地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增加剩余劳动时间。假如把上例中6小时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在12小时的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剩余劳动时间就被相应地延长为8个小时,剩余价值率也就变为8?4=200%,比原来提高了100个百分点。 相对剩余价值形成的关键是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因为必要劳动时间就是用来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首先要降低维持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庭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因为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由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怎么样降低,我们前面讲过,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低,它们之间成反比关系。因此,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这些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时,生活资料的价值中还包括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这些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也会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这就要求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造成所有生活资料价值的下降。所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相对剩余价值形成的前提。 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如下图: 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提前提前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通过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 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的差额。当个别企业率先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个别价值就会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如按社会价值出售,个别企业的资本家就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如前例,假定社会上一般企业生产20斤棉纱,商品总价值为60元,这样1斤棉纱的个别价值就是60/20=3元,由于这是社会上生产棉纱的普遍情况,因而1斤棉纱的社会价值=个别价值=3元,无超额剩余价值。现在假定有一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则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该企业将生产40斤棉纱,商品总价值为96c+6v+6m=108元,一斤棉纱的个别价值为108/40=2.7元,按照1斤3元的社会价值出售,则该企业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为40×0.3=12元。 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是个别企业资本家获得的,它是以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条件。而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获得的,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全体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途径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个别企业在劳动时间没变的情况下,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改变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因而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范围。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也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三、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一般再生产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建立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之上的。一个社会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消费, 1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也就不能停止生产。社会生产总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地进行,这种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就是再生产过程。 社会再生产从内容来看,首先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因为每一次生产过程都要消耗一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又会生产出一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为下一次生产提供物质条件。社会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为任何一次生产过程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随着生产的不断更新和重复,这种生产关系也会不断得到维持和发展。因此,社会再生产就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的统一。 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就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则是在扩大了的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扩大再生产就其实现方式可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数量和扩大生产场所来扩大生产规模叫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依靠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要素质量的改善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规模叫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举例说明。 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一次孤立的生产过程中所看不到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一些重要特征,从而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第一,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即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如果单独从一次生产过程来看,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好像是掏自己腰包里的货币垫付的,是资本家养活工人。其实只要把生产过程看作是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过程,就会发现,工资不过是工人在以前的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所以,是工人靠自己的劳动,既创造了可变资本,养活了自己,同时又为资本家创造了剩余价值,养活了资本家。 第二,资本家的全部资本经过一定时期都会成为剩余价值的积累物。例如,某资本家有100万元资本,每年能带来20万元剩余价值,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这20万元剩余价值每年全部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5明年后资本家总共消费掉100万元,与其原有资本量相等。实际上他原有的资本 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已全部消费掉了,但他手里还有等量的资本,很明显,这个资本是工人在5年里所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转化来的,都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可见,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靠剥削工人的劳动得来的。 第三,工人的个人消费也从属于资本家,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如果孤立地从一次生产过程看,工人用工资购买各种消费资料以满足自己生活需要是在生产过程以外进行的,好像完全是个人的事情,与资本主义生产无关。但是,如果从再生产的角度来考察,工人进行个人消费,不过是为了恢复被消耗了的劳动力,以便继续出卖给资本家,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得以不断进行。可见,工人个人消费的实质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出可供剥削的劳动力。 以上这些特征表明,在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中,不仅生产商品、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和一无所有的劳动者,即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再生产出来了。因此,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不是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一部分转化为新的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举例说明。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扩大再生产,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具体表现在:不仅资本家的全部资本是工人创造的,而且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从一开始就是资本化了的剩余价值,是工人的无酬劳动创造的。资本家的追加资本不仅是剥削工人的结果,而且是进一步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资本家用追加资本来购买劳动力,实际上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来换取更大量的工人活劳动,以便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叫做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举例来说,假设某资本家有资本100万元,其中不变资本80万元,可变资本20万元,剩余价值率为100%,于是生产过程结束后,工人创造出20万元剩余价值。如果资本家只把剩余价值的一半,即10万元用于个人消费, 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另外10万元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不变的条件下,就会有8万元的不变资本和2万元的可变资本分别追加到原有资本中去,于是资本总额增为110万元,其中不变资本8.8万元,可变资本2.2万元。随着资本的增大,资本家便可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雇佣更多的工人,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和重要源泉。 资本积累的动因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是由两方面原因决定的。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决定了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为了获得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除了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外,还必须不断增加资本总额,即进行资本积累,来扩大生产规模。因此,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贪婪就成了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竞争规律作为一种强制力量,也迫使资本家必须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和更有效地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在生产、销售等方面取得比较优越的条件,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竞争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剩余价值既然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那么,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就与剩余价值量的多少有着直接的联系。资本家从雇佣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越多,在其个人消费部分的比例不变的条件下,资本积累的规模也就越大,而资本积累的规模越大,就越可以剥削更多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在m量已定的情况下,积累的数量取决于m分割为积累和资本所有者个人消费的比例;在剩余价值中资本家用于积累和用于个人消费的比例不变的条件下,资本积累的数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量,从而一切影响剩余价值量的因素,都会影响到资本积累的数量。主要因素有: 第一,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即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越高,等量的可变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积累的数量也就越多。 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增大资本积累的数量,这是因为:首先,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价值降低,可以使劳动力价值下降,剩余价值率提高,剩余价值量增加,从而有利于增大资本积累的数量。 1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其次,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价值降低,等量资本可以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便于资本家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增加资本积累的数量。再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价值降低,资本家就可以在不减少甚至增加他的个人消费的情况下,增加资本积累的数量。最后,在劳动生产率提高条件下,当更新原有的生产资料时,可由效率更高和价格更便宜的生产资料代替旧有的生产资料,从而资本家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或相对剩余价值。 第三,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差额的大小。所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全部投入使用并发挥作用的资本。所费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实际耗费掉的资本。所用资本如机器、设备、厂房等劳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是全部地被使用着,但它们只是逐渐地、部分地被消耗着,因而它们的价值也只是一部分一部分地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这样,在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便形成了一个差额,这个差额的大小,取决于劳动资料的质量和数量。劳动资料的质量越好,越经久耐用,所费资本就越少。劳动资料的一部分就如同自然力一样,无代价地为生产服务。当产品产量不变时,其所费资本减少,产品的个别价值就降低了,因而必然引起商品社会价值的降低,就个别资本家而言,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就整个资产阶级而言,可获得相对剩余价值。这样,也就会增加资本积累的数量。 第四,预付资本的大小。在剥削程度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一定的情况下,预付资本增大,可变资本就相应增大,被剥削的工人人数就会增多,创造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资本积累的数量就越大。 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的构成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一方面,从物质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构成,它们之间的比例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的,这种反映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另一方面,从价值形态看,由于生产资料的价值表现为不变资本,劳动力的价值表现为可变资本,因而,资本又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资本的价值构成以技术构成为基础,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价值构成。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着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用公式C/V来 1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表示。 在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同发展时期,资本的有机构成是不相同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的有机构成也在不断提高。因为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在竞争中战胜对手,就要想尽一切办法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反映在资本的技术构成上,表现为工人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增加;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则表现为不变资本的增大和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同时,资本积累使资本不断增大,也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见,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个别资本的增大为前提的。而个别资本的增大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两种形式来实现的。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自己的资本积累,即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的区别是:从量上看,资本积累是追加的不变资本和追加的可变资本部分;资本积聚是原预付资本与追加的不变资本和追加的可变资本之和。但是,二者又是紧密联系的,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基础,资本积聚又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它采取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的形式或组织股份公司的形式,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来实现的。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有明显的区别:资本积聚是通过个别资本积累实现的,它会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量。资本集中则是现有社会资本重新组合,不会增加社会资本总额。资本积聚一方面受自身积累量的限制,另一方面还要受社会提供的追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限制。资本集中则不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通过资本积聚来增大个别资本的速度比较慢,而资本集中的速度则很快。资本积聚直接反映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而资本集中反映资本家之间的吞并和联合关系。 二者的联系是:资本积聚可以促进资本集中,而资本集中的迅速扩大,又会加速资本的积聚。 四、剩余价值的分配形式 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资本存在着多种具体形态,有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银行资本等。与不同的资本形态相对应,剩余价值也分割为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银行利润,以及资本主义地租等多种具体形式。分析剩 1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整体上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1.平均利润的形成 资本主义成本价格 资本主义企业所生产的商品价值,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工人的具体劳动所消费的生产资料而转移到商品中去的旧价值,即物化劳动的耗费(c);二是工人抽象劳动凝结到商品中去的新价值,即活劳动的耗费(v+m)。所以,商品价值是生产商品的实际劳动耗费。(W=c+v+m) 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不从事劳动,生产商品所耗费于他们的,仅仅是资本。所以,对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即资本主义生产费用(也叫所费资本),就是成本价格(k)。 成本价格形成后,商品价值(W=c+v+m),就转化为W=k+m,从而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本区别,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商品价值在成本价格以上的增加额,即资本家所费资本的产物。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不仅被看作商品价值在成本以上的增加额,而且被看作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一个增加额。预付资本中未被消耗的那部分不变资本也被看作是剩余价值的源泉。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商品价值就由成本和利润(p)两部分构成。 如果用P表示利润,那么,商品价值的公式就由W=c+v+m转化为W=k+p。 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一个东西,量上也相等,只是当把剩余价值看作不同资本的产物时,在观念上就产生出两个概念:一个是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是本质;一个是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是具体表现形式。因此,剩余价值转化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同时,剩余价值率也就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用P’代表利润率,大写C代表全部预付资本,利润率的 1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公式为P’=m/C。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区别 反映的关系不同:前者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后者则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量上不同:前者总是大于后者。所以,利润率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利润率既然是资本增殖程度的标志,所以,追求尽可能高的利润率,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对此,马克思曾引用19世纪英国一位评论家登宁格的一段话:“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不同企业、不同时期的利润率是不同的。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有: 剩余价值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按相同方向变化。剩余价值率高,利润率就高。 资本有机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与有机构成按相反的方向变化。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则降低。 资本的周转速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年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按相同的方向变化。资本周转速度加快,资本年利润率提高。 不变资本的节约。利润率与不变资本的节约程度按相同的方向变化。在可变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率已定时,不变资本越节约,同量剩余价值与较小的总资本相比,利润率就越高。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形成平均利润率:假定整个社会有食品、纺织和机械三个工业生产部门,它们其他条件都相同,而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三个生产部门的有机构成分别为:90c:10v、80c:20v、70c:30v。每个部门均投入资本100万元,剩余价值率都是100%,假定三个部门的不变资本在一个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到商品价值中去。那么,三个工业部门生产的商品价值分别为:食品部门130,纺织部门120,机械部门110。如果按商品价值出售,它们的利润率分别为30%、20%、10%。 列表说明。 正是由于不同部门的利润率高低不同,必然引起部门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资本转投,即资本家总是把资本投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资本将从机械部门抽出,转投到食品工业 1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部门,其结果是:机械部门由于资本减少,生产能力减弱,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率上升;食品工业部门则由于资本增加,生产能力增强,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率下降。利润率的变化直至两部门趋向平均化,资本转投才会暂时停下来。一旦不同部门的利润率又出现差异,表现为资本转投的部门之间的竞争又重新开始,再次使利润率趋向平均化。 可见,平均利润率是不同部门的资本所有者,通过竞争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结果,其源泉仍然是剩余价值。从本质上看,平均利润率就是把社会资本作为一个整体时所得到的利润率,即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资本的比率。 用P’表示平均利润率,其公式是: P’=剩余价值总额?社会资本总额。 上例的平均利润率就是(30+20+10)?(100+100+100)=20%。 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就意味着等量资本大体上可以获得等量利润。各个预付资本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即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用P表示平均利润,其公式为P=P’?C。其中,C是预付资本。 平均利润率形成过程,同时就是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各部门资本家通过竞争,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和要求,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各部门实际获得的利润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在量上存在差异。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并不排斥各部门中少数先进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因为前面分析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时,我们是把每一个部门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因而是以每一个部门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和平均周转速度为前提的。事实上,同一部门中各企业之间在这方面的差别,则是客观存在的,而且由于这种差别的存在而引起的各个企业利润率高低不同是必然的。其中少数先进企业可以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而有的企业却得不到平均利润,只有多数处于中等水平的企业可以获得平均利润。因此,在利润率平均化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部门内部各资本所有者之间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而进行的激烈竞争。 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剥削关系 本来,剩余价值转化 1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为利润就已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但两者还存在着量上相等的关系。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各部门获得的利润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在量上就不一定相等了。呈现出这样一种假象,利润的大小只与投入的资本量有关。所以,利润的本质和真正源泉进一步被掩盖了。 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同时,商品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用公式表示: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k)+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列表。 生产价格形成后,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生产价格与商品价值存在差异,只有资本有机构成代表社会平均水平的生产部门的商品,其生产价格才会大体上符合于价值。 生产价格形成后,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但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已。其理由是:第一,社会商品价值总额必然和社会的生产价格总额相等。第二,从各个生产部门看,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可以高于或低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但从全社会看,整个资产阶级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额仍然等于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第三,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价值的变动,两者变动方向也一致。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重大意义 在理论上,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是劳动价值学说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科学地解决了劳动价值论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这种现象之间的矛盾。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资本家之间在瓜分剩余价值上虽然也存在矛盾,但他们在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问上,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工人不仅受所在部门资本家的剥削,而且受社会各部门的资本家共同剥削。所以,无产阶级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必须团结起来,推翻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2.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的形成和职能 商业资本也称商人资本。它是从产业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即商品资本独立化为商业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总要有一部分资本经常处于商品形态上,这为商品资本从产业资本中独立出来,成为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业资本提供了可能。 1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商业资本是指投在流通领域中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独立资本形式。 商业资本形成必备2个条件:首先,商业资本的职能必须由专事流通的资本家承担,而不能由产业资本家一身二任。其次,专事流通的资本家必须有自己的独立资本,有其特定的运动公式,并且能为资本家带来增殖。商业资本形成后,它执行的职能,仍然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即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商业资本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产业资本家来讲,可以节约投入流通中的资本,扩大生产资本;可以节省流通费用;可以缩短流通时间,加快资本周转。所以,商业资本对于产业资本家专心经营生产、增加利润具有重大作用。 商业利润及其来源 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为产业资本家推销商品,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商业资本的运动公式是G—W—G’,其中G’为G+?G,这里的?G即为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的来源,表面看,是产业资本家从产业利润中让渡出的一部分。实际上,是产业资本所有者转让给商业资本所有者的、由生产领域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商业利润也是平均利润。因为商业资本家也参与部门之间的竞争,商业资本作为社会总资本的构成部分,也参与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这时,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的公式变为: 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产业资本+商业资本)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产业利润+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作为社会总资本的构成部分,参与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其实质是瓜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过程。所以,商业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商业利润是通过买卖商品的价格差额而实现的。产业资本家以出厂价格(生产成本+产业利润)将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而商业资本家再以生产价格(成本价格+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卖给消费者。所以,价格之间的差额,就是商业利润。 例如:假设在一年里,整个社会预付产业资本是900,资本有机构成为720c+180v,剩余价值率为100%,不变资本的价值在一年内全部转移到生产品中去。那么,到年终时, 2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总额就是:720c+180v+180m=1080,这时产业资本的平均利润率为:180?900=20%。根据前面我们讲过的,社会生产价格总额与社会商品价值总额相等;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平均利润总额相等,那么,社会生产价格总额是1080;平均利润总额就是180。现在这价值1080的商品要在市场上销售,假定销售商品的任务全部由商业资本家承担,为了销售商品,商业资本家投资为100。这时,由于有商业资本投入,社会资本总额,就由900增加为1000了。但是,商业部门的纯粹买卖行为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仍为180。这样,180的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就必须在1000的社会总资本之间进行平均分配,平均利润率就由原来的20%变为18%了。按照这个平均利润率水平,产业资本家就获得了900×18%=162的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就获得了100×18%=18的商业利润。在这种情况下,产业资本家以低于生产价格的出厂价格,即按照900+162=1062的价格,把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即1080的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样,商业资本家就从购买价格1062和销售价格1080的差额中获得1080-1062=18的商业利润。这个商业利润就是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在量上它等于商业资本家根据社会平均利润率,按他的投资量所取得的平均利润。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商业利润不过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商业资本参加剩余价值的分割后,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的公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时,平均利润率公式就由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资本总额(产业资本总额)变为: 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资本总额(产业资本总额+商业资本总额);剩余价值也就分解为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这二者都是平均利润的具体形式;这时,生产价格公式就由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变为生产价格=成本价格+产业利润+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家参加剩余价值分割以后,社会平均利润率就降低了,这似乎会使产业资本家获得的利润有所减少,对产业资本家是不利的。其实不然。因为,商业资本家若不垫支商业资本专营商品销售业务,产业资本家自己也必须在预付产业资本以外,另增加一笔资本支出,或者减少生产中的资 2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本,抽出一部分资本来经营商品买卖。产业资本家无论是选择增加买卖商品的投资,还是选择压缩生产资本,都会影响到他对更多利润的获得,因而都是不可取的办法。现在,由商业资本家专门经营商业,不仅可以使产业资本家专门经营生产,而且还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减少流通中的资本量,节省流通费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商业资本虽然不创造剩余价值,表面上看会使产业资本家的利润减少,实际上是能够为产业资本带来更多剩余价值的。 商业资本家雇佣商业职工从事商品买卖活动,这种活动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能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职工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成为商业利润被商业资本家无偿占有。 3.利息 借贷资本的形成 借贷资本是一种生息资本,是借贷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息暂时转让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其运动形式是G—G′。 借贷资本产生的社会条件是对货币资本的借、贷双方同时存在:在再生产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暂时闲置下来的货币资本需要贷出去,同时出现由于货币资本短缺需要借入和补充。于是,双方就形成了借贷关系。 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1)固定资本更新之前所提取的折旧费。(2)暂时闲置的部分流动资本。资本家准备用于购买原材料或支付工资的流动资本,会暂时闲置。(3)用于积累但还没投资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也会形成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 这些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既然停止运动,也就不能为它的所有者提供利润。这样,货币资本的所有者就要为它寻找发挥作用的出路。而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各个个别资本的循环是相互交错的,当某些资本家的资本在循环中出现闲置资本时,另一些资本家由于相反的情况恰恰需要补充货币资本,如需要固定资本更新,需要购买原材料或支付工资,扩大再生产需要追加资本,等等。于是,拥有闲置货币资本的资本家,就把手中的资本贷给需要补充货币资本的职能资本家去使用。职能资本家借入的资本到一定时期必须归还,而且要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以利息形式作为报酬支付给贷方。这样,从职能资本的运动中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便转化为借贷资本。 总之,借贷资本是从产业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 2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本形式,它一方面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还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利息和利息率 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支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就是利息。借贷资本家贷出货币资本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一定的报酬,借入和使用货币资本的职能资本家,到期必须连本带息偿还给货币资本所有者。所以,职能资本家的平均利润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企业利润,一部分是作为使用借贷资本的报酬,即利息。 可见,利息的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仍然是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利息量的大小由当时的利息率决定。利息率是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 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一般必须低于平均利润率,但最低界限不能等于零。 决定和影响利息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各国、各地区的习惯、法律、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及物价变动情况等。 4.银行利润 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特殊企业。资本主义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充当借贷款中介的资本主义企业。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资本主义银行的作用是充当借贷双方的“简单中介人”。银行的借贷活动有利于加速资本运动,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银行资本是指银行所支配的货币资本,它包括两部分:一是银行自有资本,二是吸收的社会各种存款,包括:职能资本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食利者阶层的货币财富;劳动者的小额存款。 银行的业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负债业务,主要是以吸收存款的方式借入资金;二是资产业务,主要是通过放款贷出资金;三是中介业务,主要是帮助资本家买卖黄金等,收取手续费。 银行利润是银行资本家投资于银行业所得的利润,它相当于平均利润。因为银行自有资本与工业资本或商业资本一样,如不能取得平均利润,资本同样会发生转投。 银行利润是通过利息差额实现的。即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经营费用。可见,银行利润不外是瓜分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这种瓜分是通过剥削银行职工的剩余劳动来实现的。 2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银行利润率=(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自有资本。 5.地租 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经营权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凭借其土地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收人,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劳动者的经济关系。 资本主义地租有两种形式,即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级差地租是指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形式。绝对地租是指农业资本家无论租种好地还是坏地,都绝对必须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地租。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的有限性,并存在优劣之别,即土地的肥沃程度、地理位置不同。 农业生产中,土地存在好坏之分,投在不同等土地上的同量资本,会有不同的生产率。投在好地上,农产品产量高,因成本价格减少而个别生产价格降低。经营好地的农业资本家之所以能稳定地获得超额利润,就是以土地这种基本生产资料的有限性为条件的。 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地决定,是因为有限的好地或中等地被一些人经营后,其他人就只能经营劣等地,但经营劣等地也必须以能获得平均利润为前提。否则,会将资本转投其他部门,使劣地荒芜,农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升。这种上升趋势直至将劣地经营起来获得平均利润时才停止下来。 由于租种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土地所有者缴付的超额利润,是由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决定的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构成的,所以,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从上述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的分析,不难看出:级差地租的唯一源泉是农业工人创造出的超额剩余价值。 由于级差地租产生的具体条件不同,又分为两种形态:第一形态(叫级差地租?)和第二形态(叫级差地租?)。 列表说明。农产品按每吨30元的社会生产价格出卖,中等地和优等地分别得到30元和60元的超额利润,它们即是级差地租?。 2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列表说明。在优等地上追加同量投资100元,因而多生产了5吨,每吨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为24元。社会生产价格仍按30元出售,则追加资本获得30元超额利润,形成级差地租?。 需要说明的是:在租约期内,追加投资形成的超额利润归农业资本家占有。当租约期满,重新缔结租约时,土地所有者会考虑追加投资的效果而提高地租,使这种超额利润全部或部分地归土地所有者占有。所以,土地所有者与农业资本家之间在签订租约期限长短的问题上存在斗争。 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上表中,农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20元转化为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农业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只有在此条件下,农产品的价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才会产生差额。农产品按其高于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就会使农业资本家获得超额利润。这样,超额利润便可转化为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产生的经济原因是农业中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正是由于土地不能由资本自己创造或自由支配,独立于资本之外,造成了资本向农业部门转投的障碍。农业部门的剩余价值不参与利润率的平均化,农产品能按其价值出售,这样,农产品价值超过生产价格以上的余额截留在农业部门,转化为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的源泉仍然是农业工人创造出的剩余价值。 至于绝对地租量的变动,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农产品的供求状况,二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历史阶段。17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已变成了垄断的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已由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发展。 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和追逐剩余价值的竞争,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日益加快了步伐,在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已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列宁分析了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指 2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出:“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引起垄断。” 生产集中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劳动力以及产品的生产日益集中在少数大企业手中的现象。生产集中的迅速发展,首先是社会生产力自身发展引起的。19世纪70年代前后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使重工业代替轻工业占据了重要地位,使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要求企业在更大范围内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协作,从而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其次,竞争和信用作为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极大地促进了生产集中的过程。竞争的结果,使大资本吞并了中小资本,加速了资本的集中。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使得股份公司等形式的大企业集中起越来越多的分散资本,从而强化了生产集中。此外,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频繁的经济危机,造成了大批中小企业破产,也推动了生产和资本向大企业手中的集中。 生产高度集中必然引起垄断。因为第一,生产的高度集中,为垄断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当一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和销售被几个或十几个大企业占有时,彼此间容易达成协定。而且大企业实力雄厚,有力量操纵控制该部门。第二,少数大企业之间为避免竞争中的两败俱伤,有必要彼此暂时达成协议或进行联合,共同操纵生产和销售,以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第三,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在一些部门已经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企业,其他中小企业难于与之匹敌,创办能与这些庞大企业相抗衡的新企业所需资本巨大,因而难以产生,这些大企业就自然地形成了垄断。 生产集中引起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的和基本的规律。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获得高额垄断利润,通过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和市场的控制。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最主要的标志和最基本的经济现象。 2.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 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因而垄断统治的确立也就成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根本的经济特征。垄断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统治地位,实质是保证垄断资本家取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动机和目的,它主要是通过 2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垄断价格实现的。 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或购买生产资料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垄断价格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垄断高价是垄断组织销售商品时规定的市场价格,它大大高于商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垄断低价是垄断组织向非垄断的中小企业购买原料、初级产品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市场价格,它低于商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 垄断价格虽然由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来制定,但也会受一些因素的制约。在垄断条件下,为争夺市场占有率的竞争,为防止产品的积压,迫使垄断组织必须对市场的容量、价格与需求的关系等进行估测,而不能任意定价。 垄断价格的出现,使一些商品的价格经常高于或低于商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但这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因为第一,垄断价格并没有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垄断组织不能任意定价,垄断价格仍受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第二,垄断价格并没有改变整个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与商品价值总额的一致性。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利润,是中小企业的资本家失去的部分剩余价值以及其他劳动人民的部分收入;第三,垄断价格的变动,归根结底要受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动的影响。可见,垄断价格的出现,使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歪曲地表现为大部分商品的市场价格采取了垄断价格的形式。 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利润,仍然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甚至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垄断利润的来源是:本企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在流通领域中通过垄断高价销售消费品所占有的工人和劳动人民的一部分收入;通过垄断高价销售产品和垄断低价购买原材料所占有的中小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和小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价值。通过国际贸易、资本输出等形式占有的其他国家人民的一部分财富。通过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和信贷,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占有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国民收入。 垄断和竞争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作为竞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但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垄断的产生并没有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因而垄断阶段必然存 2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在着争夺高额利润的竞争。第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存在由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企业的绝对垄断。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存在大量的非垄断企业,它们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内竞争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有:垄断组织内部为争夺产销份额和领导权的竞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非垄断中小企业的竞争等。 同自由竞争阶段相比,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竞争呈现出许多特点:首先,竞争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平均利润或一般的超额利润,而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其次,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化。在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手段主要集中在价格和产品质量上,而在垄断阶段,除了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外,还采取各种强制手段,甚至不惜采用暴力。再次,垄断阶段的竞争,由于垄断组织拥有巨大的经济、政治力量,因而表现得更为激烈、持久,破坏性也更严重。最后,竞争的范围也由国内扩展到国外,由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随着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融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通过这种融合,国家手中集中了一定数量的社会资本,形成了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同时,国家垄断资本又通过金融、生产、商业和财政等渠道,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运动。它的经济意义在于利用国家政权,充分发挥国家的经济职能,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干预,以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最早出现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初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已进行了某些干预,并产生了一些国有或半国有企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应付战争需要,交战国动员和集中了全国的经济力量,开始直接控制和调配一些重要部门的产品、劳动力和原材料,控制和掌握了一些主要的交通工具和运输力量。国家通过军事订货、发行战时公债等手段,资助了私人垄断企业,也兴办了一些军事工业和将某些私人企业“国有化”。战争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一度有所发展,但战后却又有所萎缩。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史上出现了空 2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前猛烈的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紧密结合起来,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但危机过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尚未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支配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迅速而持续的发展,并在经济生活中占据了支配地位。其主要表现是“国有化”。“国有化”是资本主义国家在企业内部直接参与再生产过程、干预经济活动的一种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国有化”首先发生在能源、交通运输等部门,并逐渐向其他部门扩展。 “国有化”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渐增强。90年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出现了“非国有化”浪潮,但这只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形式上的一种变化,并没有削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统治。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持续、迅速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和深化。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使战后新科技革命涉及到能源、航天、海洋开发、新材料工业、信息技术、生物等诸多领域。新科技革命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力质的飞跃,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大为提高,但垄断的发展却使生产资料的占有日益集中在少数垄断资本家私人手中。生产的社会化与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尖锐化起来,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矛盾。这些矛盾不可能由私人垄断资本来解决,只有凭借国家的力量才能得到暂时缓解。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客观上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要求作为总资本家的国家加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上,生产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大规模的生产建设,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现代化的公共基础设施,都需要巨额的长期投资。这就遇到了单个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的限制。而国家垄断资本的参与,能够在相当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需要。 其次,生产迅速发展与市场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加深,导致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资本家单靠自己的力量已无力克服,要求国家采取反危机措施,如国家采购、社会福利政策、出口补贴等。国家的干预对于扩大总需求、缓解市场矛 2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盾,减轻经济危机的程度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运行在事实上已经离不开国家的调节和政策干预。 再次,伴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发生的劳资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单靠个别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也是无法解决的。这就要求作为总资本家的国家,从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个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采取各种调节政策和措施,以缓解各种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 可见,解决上述问题是私人垄断资本实现其利益的需要。战后私人垄断资本日益发展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正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必然结果。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适应了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需要,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国家作为经济实体,在直接参与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从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全面调节和干预社会经济,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和发展,保证整个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虽然以国家的面貌出现,但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大部分生产资料仍掌握在私人垄断资本家手中,特别是极少数金融寡头手中。国家垄断条件下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仍然资本主义私有制。国家垄断资本的出现,以及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垄断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结合,提高了当代垄断资本的社会化程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私人垄断资本。因此,以私人垄断资本占有制为基础的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仍然存在着根本的对立。 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现了国家与垄断资本的融合,但它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根基,相反却加速了资本主义积累的进程和规模。国家垄断资本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干预,实际上是作为全社会总资本家的资本来运用和发挥作用的,因为它受垄断集团所支配,是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的。国家垄断资本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从根本上缓解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国家垄断资本投资兴办 3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的国有企业,主要宗旨在于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需要。 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代表垄断资产阶级整体利益的。资产阶级国家作为垄断资产阶级的总代表,理想的总资本家,与私人垄断组织的狭隘眼界不同。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它必然要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在社会范围内积极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以缓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各种矛盾,必要时它还会对私人垄断组织的某些垄断行为进行一定的限制,但其最终目的还是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与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创造了物质条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尽管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之适应于生产社会化和科技革命发展的需要。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各种矛盾,而且也为未来社会形态的发展创造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三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发生调整和变化。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政策也有了相应调整,但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变化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以生产资料使用、生产过程及产品社会化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由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对社会生产进行统一组织、协调和管理,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却使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何时生产,都服从于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的需要, 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存在着深刻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克服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着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 1.资本所有关系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第一次调整发生在19世纪后期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中,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由单个资本家私有制调整为联合的资本家私有制,出现了股份公司。第二次调整发生在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由联合的资本家私有制调整为集团的资本家私有制,产生了私人垄断资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的第三次调整,就是国家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的融合,产生了国家垄断资本,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即集团的资本家私有制有了新的特点。综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发生的调整,我们可以看到,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具有的一些新的变化。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资本占有权出现了一个重大变化,即产生了法人资本所有制。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由直接、有形和全部占有,开始向股份和债券等形式的间接、无形和局部的占有转变。资本占有权的这一变化基本与股份制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迅速发展相适应。其主要表现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法人持股率上升,个人持股率下降。各种公司、企业、银行、基金会、保险公司等纷纷进行股票投资。与此同时,对家族性大财团、大财阀进行限制的法律的颁布和各种公司的多元化的经营,也促进了法人持股。法人相互持股成为证券交易中的主要力量。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一年的交易额中,有90%左右是在法人机构和法人团体之间进行的。 二是股权高度分散化,部分劳动者掌握少量股份。战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推行职工股份制,一些上市公司发行法人股、小额股票。 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创造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者已经与早期主要是体力劳动的雇佣劳动者有很大不同,知识、技术和智力因素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资本家对员工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的要求,需要的是脑力、智力、才力的综合发挥。即使是生产一线的劳动者,过去只是被视为机器的附属物,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而战后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的兴起,表明各个层次生产者的积极性对于提高企 3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企业越来越重视激发员工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如鼓励提出合理化建议,赋予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等。现代企业逐渐以民主化管理为主导。雇佣劳动者参与生产管理等活动,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也创造了更多的剩余价值。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以及接受教育更新知识等诸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具体表现如:以劳动力最低价值为基础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实行,而且实际工资总体上呈不断上升趋势;早期提高劳动强度和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早已让位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生产技术的改进来获得,因而,劳动者不仅普遍实行8小时工作日和周五工作日,另外还有不少企业实行带薪休假等制度;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工人及其家庭文化教育水平提高,普遍受到教育或职业培训,国家包括一些企业出于长远利益的考虑,对劳动者进行教育投资的比重不断增大。 劳动力再生产条件的改善,有利于解决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的矛盾;有利于缓和劳资冲突和社会分配不平等的矛盾;也使资本的利润得到实现。 2.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 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个人消费已成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为了保证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长远利益的需要,资本主义国家出台了内容广泛的社会福利政策。社会福利是通过政府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家不仅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而且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私人企业获得的剩余价值量,从而改变了平均利润的一般形式,并在不同程度上也参与了剩余价值的分割。通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干预,一方面使各阶层居民的收入不致过于悬殊,使贫困者、失业者,以及失去工作能力的人也能有起码的生活保障,从而使社会矛盾不致激化,社会秩序得以维护。另一方面,社会福利的增加,也可以使部分居民消费能力有所增强,消费市场有所扩大,从而促进经济较稳定地发展。 战后,社会福利政策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也相继完善起来。其中瑞典、美国、日本较为典型。 瑞典社会保障体系完备,保障程度较高,保障范围十分广泛。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瑞典的保障 3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制度以全体国民为对象,内容涉及到学龄前儿童的年度津贴、学生的生活津贴、职工病休日的保险和病休津贴、生育子女的家长津贴、雇员的住房津贴、失业救济金和医疗保险等。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以全民为对象。对雇员实行社会保险,即雇员就业期间强制性地被收缴一定的保险税,失去收入后可按规定领取一定的保险金。对生活无保证者实行社会福利补助,即对丧失劳动能力而无法生活的人实行救济。 日本的社会保险制度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才逐步发展起来。其内容是:收入保障,对丧失收入或收入减少者给予物质帮助。医疗保障,通过社会保险筹集医疗费用。社会福利,对生活能力弱者提供福利和服务。公共扶助,通过现金和医疗补助,保障最低标准的贫困家庭的生存。 以福利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关系的调节,使劳动力的再生产得到了一定的社会保障,相对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社会矛盾,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 “社会安全网”的作用。 二、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 在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中,无论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怎样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调整,无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都不可能消除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关系,不可能改变雇佣劳动者的阶级地位,也不可能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条件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客观条件。 第一,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提供着最重要的物质准备,即生产走向最全面的社会化。战后,在新科技革命的基础上,社会生产更集中于少数最大的垄断企业,垄断特别是国家垄断使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所有环节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一切经济活动都同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通过国际调节影响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使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化不仅在企业内或国内得到更大发展,而且越出了国界,使生产走向最全面的社会化。生产社会化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这种必然的趋势已经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自我“扬弃”中顽强地表现出来了。 第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提供着社会化管理机构的准 3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备,即垄断组织和国家垄断。战后,在新技术革命的基础上,除了像银行、邮政、运输等这类全国规模的管理机构日益发展和完善外,在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中,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领域里,各种现代化的社会管理机构和组织形式更充分更广泛地发展起来。国家作为经济实体直接介入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它通过国有企业和财政收入直接和间接地掌握和控制着很大一部分社会生产力和社会财富,并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社会性的管理机构作了充分的准备。 第三,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提供着资本变为社会财产的过渡点,即股份公司和垄断资本。股份公司应当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 股份公司和股份资本的产生与发展,是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的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它越是扩大,越是侵入新的生产部门,它就越会消灭私人产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使资本社会化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达到最高限度,标志着有相当大的资本已经取得了社会性质。但这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现实迫使资产阶级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范围内所进行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这种调整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对抗性矛盾,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用同生产社会化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社会化、管理社会化、资本社会化愈是发展,它就愈是接近自己的历史终点,越是接近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复杂性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但是必须看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灭亡和它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相比较而言,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过程会更加漫长,更加曲折复杂。 第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的同时,生产社会化等客观因素会迫使资产阶级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愈来愈把资本的生产力当作社会的生产力看待,从而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改进统治方式,达 3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到延缓矛盾激化的目的。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为资产阶级提供了缓和矛盾的物质条件。这样就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时而激化、时而缓和,呈现复杂性、曲折性的特征。 第二,资本主义制度自我调节的能力尚未穷尽,当代资本主义暂时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资本主义演变的历史表明,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仍有可能调整其经济制度的某些方面来适应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运行的实际情况表明,资本主义的发展还将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三,庞大的世界体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逐步的、复杂的过程。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有已经走上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某些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不可能在这些国家同时实现。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逐步的、曲折的、复杂的历史过程。 第四,社会主义本身还是一个年轻的制度,它的完善和巩固需要一个历史的过程。社会主义实现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对以往一切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制度的根本否定,这个否定比任何一次社会变革都更复杂、更艰巨,因而这个否定过程是长期的较量过程,充满矛盾和斗争,需要几代人、几十代人的努力。同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首先在落后国家取得了胜利,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方面,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社会主义需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能充分显示自身的优越性,更需要建立起自己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进而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这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由此决定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资本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是在旧社会内部已经形成了的新社会的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终将彻底冲破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关系,实现对资本主义的再否定,最终建立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公有制。 3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案: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37
/
本文档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