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论文——在探索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8-12-20 13页 doc 54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1210

暂无简介

举报
论文——在探索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论文——在探索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在探索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系部 专业 数学与计算机系数学教育专业 年级 班级 07级 数教2班 姓名 学号 高鹏 070003127 指导老师 陈侃 完成日期 2010年6月8日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论文 目 录 ……………………………………………………………………………………( 1 ) 摘 要. 关 键 词………………………………………………………………………………..( 1 ) 1 前言.………………………………………...
论文——在探索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探索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在探索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系部 专业 数学与计算机系数学教育专业 年级 班级 07级 数教2班 姓名 学号 高鹏 070003127 指导老师 陈侃 完成日期 2010年6月8日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论文 目 录 ……………………………………………………………………………………( 1 ) 摘 要. 关 键 词………………………………………………………………………………..( 1 ) 1 前言.…………………………………………………………………………...( 1 ) 2 理论分析 2.1 发现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 2.2 培养学生创新的个性………………..(4) 2.3 构建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系统………………..(5) 3 结论.……………………………………………………………………………(9) 参 考 文 献.…………………………………………………………………………………….(10) 致谢…………………………………………………………………………..(11)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论文 摘要:创新是一种思维,是人类活动中最高级的形式。创新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一种特殊能力,或个体创造性的最好表征。创新也是反映个体在解决任务中有效的对原有知识经验进行加工、组合、创造新设想、新事物的能力。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形成,因此儿童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 关键词:创造力 创新性思维 发散思维 创新能力 在探索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1、前 言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国民创造力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尺。人才,尤其是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作为基础的基础,语文要培养创新性人才,已成为时代的呼声。我认为创新教育的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相对于自己而言的创新。它是指学生在解决某一问题时,采用自己以前从未采用过的途径与方法,但这却是其他同学早已使用过的方法与途径;二是相对于全体学生而言的创新。它是指学生在解决某一问题时,采用同一年龄组,甚至同一教育阶段的其他同学以前从未采用过的途径与方法,但却是社会上已经使用过的途径与方法。这两个层次的创新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无实际价值。三是相对于整个社会的创新而言,它是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采用了整个社会尚未采用过的途径与方法。由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及其他条件的限制,因而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创新教育的目标应以第一层次的创新为核心,以第二层次的创新为奋斗目标,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上我们进行创新教育就必须重点突出一个“创”字。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论文 2、理论分析 2.1 发现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数学教学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创造力的培养应成为数学教育素质的核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同志这一论断,高屋建瓴,从民族发展的角度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所以作为教师,首先应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造力,并结合学科特点、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数学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新性思维,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最终取决于培养较强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就必须注意开发智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打破思维定势,激励创新意识 据报载:外国大学生平时看上去学习不大用功,但却能时常提出一些独特的创新见解。而我国留学生平时学生刻苦,成绩也不错,遇到问题时却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追根溯源,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中,教师对学生来说,是神圣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评判者,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驾驭,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压制下,学生思想僵化,不敢越雷池一步,毫无创新可言。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性。学生的智慧火花一闪现,就要加以保护。有一个教师问学生,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大胆猜想一下,千克与克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并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猜想的, 生,:我猜千克称的多,克称的少。 生,:我根据,千米,1000米,猜想,千克,1000克。 生,:我根据千克有个“千”字,猜想 ,千克,1000克。 这种的猜想,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我们老师对于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论文 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或唯一的答案捆住学生。我们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的羁绊。在评估学生非基础知识方面的答案时,要把有无创造性摆在首位。只有这样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在头脑中闪现创造的火花。 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面积是,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以小组为单位,拼出不同的长方形,并观察小正方形的总个数与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每行摆的个数、摆的行数、分别与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就能初步体会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在学生操作、观察的基础上,让他们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展开争论,总结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一计算。整个推导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当了一次“小发明家”,品尝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参与创造性活动的信心和勇气。。 (2)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 创新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教会学生去多角度思考问 题求得多种设想和答案。科学家的发明或创新都离不开探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能通过现象看到本质是一个有创造能力的人的显著特点,但没有追根求源的探索精神就无法实现这一目标。为此,我们放弃“注入式”和“结论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探索和发现的机会。例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时,学生知道了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的约数是有限的。那么,每一个 数的约数的个数又有什么规律呢,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这个问题。 生,:,的约数只有,。 生,:有的数的约数只有,和它本身。 生,:有的数的约数除了,和它本身,还有其它的约数。 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索,是他们悟出了事物之间的规律以及探索新知识的方法,从而激发并增强了他们创新意识。 (3)重视实践操作,增强创新思维意识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论文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识规律,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操作、演示、实验等方法去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够增长才干,发挥创造性。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面积是,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以小组为单位,拼出不同的长方形,并观察小正方形的总个数与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每行摆的个数、摆的行数、分别与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就能初步体会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在学生操作、观察的基础上,让他们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展开争论,总结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一计算公式。整个推导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当了一次“小发明家”,品尝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参与创造性活动的信心和勇气。 2.2 培养学生创新的个性 儿童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创新仅仅是为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那么,只有当它与创新性人格相结合时,才能使创新性的发展成为现实。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做到: (1)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心理学研究发现,好奇心与创新性的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仅对儿童,就是对科学家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好奇心既是发明创新的源泉,又是创新性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动力。因此,在教学中,保护儿童的好奇心能促使他们对语文课拥有浓厚的好奇心,从而促进其创新性思维的进行。 (2)解除怕犯错误的心理。儿童怕犯错误是阻碍独创性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往往会因为怕犯错误而不去尝试,从而失去发挥其创新性见解的机会,因此在知识武装学生的同时,解除他们怕犯错误的恐惧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努力进行尝试。 (3)鼓励学生向有创新性的人学习。中年级的学生模仿尝试的欲望极强,让学生与有创新性的人接触或讲一些爱迪生、居里夫人、达尔文等科学家的故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染。增强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这对学生创新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跟一个人的知识、智力有关,而且和一个人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论文 的个性品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勇敢、勤奋、谦虚、韧性等均有利于创新性的发展。值得我们去培养。例如韧性,这是创新能力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任何进取创造的必备素质。伟大的创新都是在崎岖的道路上无数次攀登的结果,没有足够的韧性,必将一事无成,何谈创造,数学教学有着韧性培养的最好素材,为了求真,布鲁诺锲而不舍;为了求学,宋濂迎难而上,苦学终成,我们解析这些范例,训练学生做题的同时,应不断引导他们努力把模范人物的坚韧精神移植到自己身上,克服脆弱,勇敢地迎战挫折,拼搏进取,只有具有良好的创造个性,我们创新能力的提高才有了可能。创新思维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高级过程,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创新性的思维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除了专门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训练以外,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发现并培养学生勤思、善思和敢思的习惯。古人云:“善思则疑。”一切发明创造都始于问题。疑就是问题,疑产生于思。尤其是注重儿童独立思考的习惯,决不能有依赖性。 (2)要发现并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开拓知识的新的知识观。克服那种“只夸多识而不求新知”的旧观念,向学生输入大量的死记硬背的知识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只有去应用知识和对知识进行加工,才能导致新的创造。 (3)要创造一种自由思考的环境。英国科学家John Stuart Mill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的呼吸”。为了培养创新性思维,一定要大力倡导思想自由,对于学生的各种天真纯朴甚至幼稚的想法千万不要嘲笑、否定甚至打击、压制。无论是何种想法,毕竟是他们自己特有的想法。他们或许正期待着你的肯定、赞扬或是指导。因为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是不能冒出具有创新性思想的火花的。 2.3构建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系统 (1)讨论模式体系 讨论模式是一种合作模式,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共同的教学材料或问题,在教师引导下,开展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程序如下: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论文 其讨论形式可以同座二人,前后四人,分组讨论、全班讨论等多种方法,在分组中还可以按学习水平层次,同层分组或搭配分组,采用何种形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认知和情感方面的成长,以适应将来信息化社会对人才合作精神和能力的要求。 (2)辅助模式体系 随着投影仪、计算器、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引入,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动手操作开展数学实验,提高课堂效益开拓了新的途径。在教学模式上可以分为演示模式和实验模式,演示模式主要是指以教师演示为主,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猜想、推证、系统化等教学环节。 实验模式是让学生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结合教材内容,自主地去参与实验与发现的 过程。根据教学条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使用计算机可以一人一机,两人一机,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分合结合地教学。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形象、测量、证明的功能,让学生运用现代化技术实践数学发现的过程,它为学生知识、能力、个性的充分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拓了广阔的天地。它的程序与发现模式一致,只是利用现代技术辅助,并由学生自主完成。 (3)结合教学模式体系 结合教学模式是指把课内外教学结合起来的模式,它比只局限在课堂上的教学具有更 大的开放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查研究、查询、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撰写论文、师生等教学环节有的可安排课上进行,有的在课下完成,形式手段多样化,把课上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举例如:钟面上时针与分针之间夹角的计算公式与应用(初一) 钟面上时针与分针之间夹角的计算在新课标教材七年级数学习题中常常出现。我们在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论文 教学过程中按探究性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将钟面角计算转化为钟表行程问题,让同学们通过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做数学”得到了计算钟面角的公式,使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具一般性和更易于操作。 下面是我们关于《钟面角计算》的探究性教学过程: 教材背景:学习了角的画法,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会画角的和、差、倍。 :,时钟在12点20分时分针、时针成多少度的角, 创设情景1 分析引导:时钟在12点时分针与时针重合,设为射线OA,分针、时针绕O点旋转,时钟在12点20分时,时针旋转到OB,分针旋转到OC,此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COB = ?COA,?BOA。 时针的速度V时针 = 0.5?,分,分针的速度V分针 = 6?,分,时间t时针= t分针=20分,而路程=速度×时间,所以若将分针与时针之间的夹角看作是分针与时针的距离,则: ?COA = V分针×t分针 ?BOA = V时针 ×t时针 ?COB = V分针×t分针 , V时针 ×t时针 解:设12点20分时分针、时针所成角为α α = V分针× t分针 , V时针 × t时针 = 6?,分×20分,0.5?,分×20分 = 5.5?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论文 同学们很快就\找到等量关系:?COB = ?BOA,?COA 时钟在4点10分时分针、时针所成角为α α = V时针 × t时针,V分针× t分针 ×60分,10分),6?,分×10分 = 0.5?,分×(4 = 65? 创设情景3:时钟在m点n分时分针、时针成多少度的角, 经过同学们的热烈讨论,找到了计算时钟在m点n分时分针、时针夹角α的公式: α =?V时针 × t时针 , V分针× t分针? =?0.5?,分×(m×60分,n分),6?,分×n分? =?30?×m , 0.5?×n,6?×n? =?30?×m , 5.5?× n? 同学们探究得到这一公式后,所有钟面角计算问题就变的十分容易了。 人教版三年制初中几何第一册(2001年5月第一版)复习题一A组习题12:时钟在8点时分针、时针成多少度的角,8时30分呢,利用上述公式 解:设8点时分针、时针所成角为x,设8点30分时分针、时针所成角为y。 α1 =?30?×m,5.5?×n? =?30?×8 ,5.5?×0? = 240?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论文 表示为0?,180?的角: x = 360?,240? = 120? m , 5.5 y = 30?× 3、结 论 创新与人格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高创造力的人具有一些有利于其创新发展和创新性地完成任务的人格特点。教育家评定出的高创造力的人格特征有好奇心,思想行为的独创性,个人主义,想象力丰富,不随大流,顽强坚韧等等。创新人格的成长,有赖于长期的综合性的陶养与熏染。在这点上,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所以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中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核心。从思维种类上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它们的综合作用,辩证发展才能产生创新思维。 另外,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精神环境,是创新人格成长不可或缺的养料与气候。只有在民主的氛围当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有创造潜能的迸发。而传统的师生关系多为管制和被管制的关系,教育气氛紧张,沉闷,学生的思想行为被压制,而语文课是蕴涵人文内蕴,情感价值和审美趣味的学科,需要富有个性的灵动的思想,丰富的情感来主动积极地参与,渴望直觉、灵感与顿悟的出现。这种紧张压抑的气氛、不自由的被动状态显然是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束缚,对直觉、灵感与顿悟的抑制,因此,数学课尤其要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数学教师要由教学操纵者变为引导者,变居高临下为平等交流,把自己与受教育者放在一起,与他们共同体验,共同感受。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论文 以上几点是我对数学教学如何发现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浅显认识,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下,给学生充分自由的思维空间,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巧用方法,引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塑造学生创新性人格,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教育是为一个未知的社会培育新人,教师只有创新性地教育,才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以教人者教己”的原则,因此,教师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首 先得自己做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1. 张武生主编《教育创新论》,上海出版社,2001年1月。 2. 林崇德、俞国良主编《创造力与创新教育》,华艺出版社1999年。 3. 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4. 朱正义、张士华主编《中小学特色化、多样化的理论与操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5.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6. 石中英、王卫东著《基础教育新概念创造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 7. 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学习》,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第一期。 8. 刘义兵《试论创造性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第一期。 致 谢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论文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陈老师,他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 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感谢我的同学们,从遥远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姐妹般的感情,维系着寝室那份家的融洽。三年了,仿佛就在昨天。三年里,我们没有红过脸,没有吵过嘴,没有发生上大学前所担心的任何不开心的事情。只是今后大家就难得再聚在一起吃顿饭了吧。没关系,各奔前程,大家珍重。也祝福大家都顺利的毕业~ 在此还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他们在我的工作和学习上给了我莫大的支持,让我有了很多的勇气和信心。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
本文档为【论文——在探索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