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沈启与《南船纪》

2017-12-30 16页 doc 31KB 165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7556

暂无简介

举报
【doc】沈启与《南船纪》【doc】沈启与《南船纪》 沈启与《南船纪》 《中国科技史料》第1|詹第1期(I993年)tI4,20 ChinaHislorioxlMste~islsof$cie~eandTechnologyV口JI4No.1(1993) ,? 沈罄与《南船纪》 周世德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宴研究所,北京100010) 内容提要 U 沈罄(1491—1568年),江苏吴江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水 利和造船专家.他学问渊博,尤邃于易,对于古今?隋势和变革的见解都 十分卓越,一生着作丰富,其中主要科技着作有《南船纪》,"...
【doc】沈启与《南船纪》
【doc】沈启与《南船纪》 沈启与《南船纪》 《中国科技史料》第1|詹第1期(I993年)tI4,20 ChinaHislorioxlMste~islsof$cie~eandTechnologyV口JI4No.1(1993) ,? 沈罄与《南船纪》 周世德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宴研究所,北京100010) 内容提要 U 沈罄(1491—1568年),江苏吴江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水 利和造船专家.他学问渊博,尤邃于易,对于古今?隋势和变革的见解都 十分卓越,一生着作丰富,其中主要科技着作有《南船纪》,"畏江水利 考》等."南船纪主要记载明朝的造船工料定额,十分详尽,是根有价 值的古代连船技术典籍. 关键调:沈苍,明朝,"南船纪,水利,造船 一 ,沈甾的生平 沈罄(149I—l568年)字子由,号江村,江苏省吴江县人.1519年己卯科举人,1538年 戊戌科进士,授职南京工部营缮司主事.为人有风骨,处事干练;喜兴作功业,又机敏多智 计,长于规划善于理财,累次以他均机智为国家节资达数十万两,因而尚书来公十分倚重, 以国士相待"当其为陪生时就以才智出众而名声卓着.沈氏家产曾一度为豪势之家所霸 占,沈茁一边向各级衙门申诉,一边读书,终于胜诉恢复家产,同时也完成学业,参加应天 府乡试,中了举人.当他中进士并在南京工部任职以后,适逢嘉靖帝南巡,当时南京 工部认 为:如大修黄船而皇上改遭则空耗财币,若不加修缮而皇上突然临幸,则又将获罪,尚书镑 徨无计.沈罄建议召商人运到龙江船厂,同时派急驿不断探报皇上行踪,如大修黄船则 付给商人材料价款,如不修则将材料退还商人.结果皇上改从陆道,而工部财币得以无所耗 损,此举省费十数万两,尚书周公对沈盛大加赞赏.其后,中部的宦官又申请修缮皇陵,意 图从中渔利.宋尚书命沈盛会同锦衣卫朱指挥视察皇陵.沈学以高皇帝遗制:"皇陵不得动 寸土,违旨者死为理由加以劝阻,于是仅将围墙略加修葺,皇陵享殿一律不动,所省费 用又不下数十万两.尚书宋公十分钦佩和倚重,不以官职或姓名相称,而称"先生.三年 以后,沈茁离南京北上参加京考,宋公亲自饯行.京考结果获优等,留为北京羽部主事,旋 即升员外郎中,又擢升郎中.不久,外放浙江,绍兴府知府.绍兴府所属八县中,会稽,新 昌,萧山三县赋税与田亩不符,沈罄经过详细凋查,解决了这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难}又 先后解决了山田苦干旱.城厢多火灾等急待解决均问题.当时浙江巡抚朱纨十分赏识沈 罄的政绩和远见卓识,认为浙江全省官员中能够=三{贤矾称的,沈罄为第一人.其时因海舶通 商,当地缙坤与海客暗通互利而有损乡国,沈罄秉公处置,土豪劣绅怨恨刺骨,视沈茁如眼 . 收到任孜槁13期lI993年1月IO日 1期沈罄与《南船纪'15 中钉,而又不敢明斗,乃勾结当朝显要暗中排挤,沈拦为官公正廉明,又无罪名可加,于是 沈罄竟得善迁,升任湖广按察司副使.沈启}宦浙时曾建白:"海禁四议",最后也因此与朱 轨一同被劾而罢官.沈整晚年居仙人山从事着述,年七十八卒,赠都御史.《吴江县 志"中录有沈秘所作"三白荡"诗一首可以见其艏操,诗云: "一迈征帆岁月徂,烟波犹拟洞庭湖}遥村雨晴灯灭,低树天连岸有无 唤客春愁三荡草,可人秋味十斤鲈,方舟不竞怀先德,推让遗风独在吴." 沈整为人尚仁好义,学问渊博,经史诸子,阴阳历律,天文地理,以及水利等经世之学 无所不窥,于《周易更有深刻的研究.所着有"吴江水利考》五卷,?南船纪四卷以章 《南厂志,《牧越议略,《家居稿*,《南北稿,《西台净稿,《越吟稿,《楚 吟稿,《鸡窠峙稿》,《杜律七言注》,《晴窗便览等若干卷.在沈整的诸多着作中, 最具代表性的首推《吴江水利考》和《南船纪》.《吴江水利考*以渊博称,共五卷;卷一 为水图考,水遭考,水源考,卷二为水官考,水测考,水年考,堤水岸式,水蚀考,水治 考,水栅考,卷三,卷四,卷五均为水议考.沈整在书中评论了单锷,苏东坡,夏原吉,归 有光,海瑞以及林水阴等历代先贤治理太湖流域的策略,条分缕析,颇得其理《吴江.水利 考》一书对当时和后世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万历五年(1577年)巡按御史林应训着三吴 水利考,崇祯八年(1635年)巡抚都御史张国维着吴中水利全书》,两书均效法沈越的 《吴江水利考*.其后八世徐大椿在《重刊吴江水考后序》中称颈沈盟的书是"东南水 利不刊之典}并指出沈罄着书的要旨:"不执古以律令,亦不泥今而忘古,总以不塞水 性,有益田畴为本,此公之所以若是书之意也.徐大椿的话十分清楚地表明了沈嵇 对古今 情势的态度,这是极为明智的态度. 二,《南船纪》的主要内容和主导思想 《南船纪既是我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造船技术典籍,也是沈启i一生当中重要的着作. ((南船纪"共四卷;第一卷载各船图数,包括船图及全船各项构件和船具的尺寸,以及用料 数量,记载极为详尽.计有大,小黄船,各种战巡船,风船,快船,桥船及裁革船等.第二 卷载各船因革例,主要为各卫额设船只和修造规定,以及历年裁革和添造情况.第三卷志典 司,记主管官员和各类工匠等人员组织以及船厂所属地产等,包括南京工部都水司,龙江提 举司及龙江船厂地产册.第四卷载造船例和收船之例,收料之例,料余之例及稽考等案例. 造船案例主要记各船所用各类工数. 沈罄在书中对各船的,功用和沿革等均有论述,颇具卓识.《南船纪一书向有锓 本,历八世其仍孙沈守义重行刊印.沈守义重印((南船纪和吴江水利考1))两书的时间相 隔不久,而他重印《吴江水利考则是因为1728年雍正帝遣大臣修治东南水利,偏求诸书, 有取该书进献的,于是引起了其后裔重行刊印的想法.沈守义说;"自恨付梓不早,几乎坠 失先绪,乃取旧藏本校勘重印,庶先诅经世之略不终湮没."这是雍正十二年(3-734年)的 事,而重印《南船纪》则是乾隆六年(3-741年),两书重印相隔七年,但上距《南船纪初 印本(I541年)已经历时二百年,再历二百年又甚为稀少,如今全国仅北京图书馆藏有乾隆 六年沈守义刻本一部,可称国宝.该馆又复制一部供人阅览.1989年l2月中国造船 工程学会 船史研究会曾制作少量影印本,作内部交流. 中国科技史料? 沈罄撰着本书的主旨在于昭示法制,规定工料,从而杜绝弊端.日为务求堵塞漏洞,放 所记极为详尽.沈整编撰本书的具体措施则为:图之形像以便效法,析之度数以便量材, 条之因革以便考信,别之章程以便计功.可称图文并茂.由此上推至明初,当时南京龙江 船厂所造各类战船数量庞大,所造海船也不在少,动辄制造数百艘.成化间(约当1465— 1483年间)郑和下西洋宝船档案为兵部郎中刘大夏焚毁}嘉靖三年(1524年)起又停造海 船,只造各类战船和宫廷所用大小黄船,海船数据付诸缺如.但仅仅逸长江运河所用船只的 数据已经非常珍贵,这是一部我国古代留传下来的最完备的造船工料定额,其数据之详尽堪 称绝无仅有.根据这些数据即可施工造船.而有心者也不难揣摩出各构件之间的比例关系. 它为我国古代造船模数制留下了十分具体和精确的原始资料.我国古代技术传统,诸如造 船,造车以及房屋建筑等均实行模数制.如造船技术,平底船以大面梁为基数,尖底船以 龙骨为基数,所有备类船舶各项构件的尺度,均与该船龙骨或犬面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这些数据中完全可以明白无误地看出何者是主要构件,何者是重要构件,何者悬_诙要 构件,同时也显示出中国术帆船船舶结构的特点?. 西方木帆船船体的纵向强度依靠龙骨,横向强度依靠肋骨,而中国木帆船?更为丰富多 采.我国南方闯,粤等省的尖底船纵向强度也依靠龙骨,而横向强度则依靠隔舱顿以及面 粱,脚梁,如福建大型赶缮船龙骨全长六丈,分三段t中壹参龙骨长三丈,头皓龙骨长二丈, 尾格龙骨长一丈,俱高一尺一寸,阔一尺.可见龙骨十分粗壮,是全船的主宰.但平底船剐 不然,如《南船纪所载平底船,或完全依靠两侧的大掇,或同时依靠两侧的大掇与船 底的龙骨.平底船的所谓龙骨并不像尖底船的龙骨,断面成正方形或十分接近正方形,十分 圈1预备大黄孵 口 1期沈甚与'南船纪'l7 粗壮.大多数平底船的龙骨基本上仍是平板,不过较其他船底扳稍厚面巳,并且不是一根, 或二或四或更多在船底中线并列.所以平底船船体的纵向强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左右 船舷犬{j《l的夹持.《南船纪所载可见一斑: , 预备大黄船(见图1)船底根厚三寸五分,龙骨四根方五寸;廉术二路厚六寸五分,魔 术厚于龙骨,可见纵向强度是依靠康木(见图2,3).-. 囤2船舶外部结构目 1~t'3船j9白内部结构图 小黄船船底板厚二寸二分龙骨四路阔七寸,厚三寸五分,廪术阔六寸,厚三寸五分. 可见左右廉术与船底龙骨共同担荷船体纵向强度. 路阔六寸,厚四寸,廉术二路阔六寸,厚三寸(疑 大黄船船底板厚二寸五分,龙骨四 有误). 四百料战座船船底板厚三寸,龙骨四路阔六寸,厚五寸,左右廪术二路,阔七寸,厚五 l8中国科技史料?卷 寸. 轻浅便利船船底板厚一寸八分,龙骨二路闻四寸,厚二寸五分,左右廊木二路,阔七 寸,厚四寸. 中国木帆船船体的横向强度,主要依靠面梁,脚梁以及众多的隔舱板的支撑,隔舱板叉 称线梁.如预备大黄船,梁十七座,每座板四块,长一丈三尺,阔一尺三寸,厚二寸五分. 大黄船梁十六座,每座板五块,长一丈三尺,闼一尺三寸,厚二寸五分. 小黄船梁十六座,每座板五块,长一丈三尺,阔二尺,厚二寸. 四百料战座船梁十七座,每座板五块,长一丈五尺,阕一尺二寸,厚一寸五分,等等. 历朝历代的造船"都料匠"(相当于总工程师兼师——笔者注),有才智的往往备 显神通,不断改进,致使各型船舶呈现出千差万别,丰富多采的局面. 从?南船纪》的各项具体记载当中,读者若反复仔细阅读,再掩卷深思,便可察知船船 结构的大体布置,《南船纪》所录各种船舶均有外形图,而总图则示知船体各部结构名称, 何处构件比较粗壮或比较密集,亦即受力较大之处. 而海船,包括远洋航行海船及近诲海运船,或档案焚毁,或停止建造,日久无案可稽, 仅保存有一千料海船和四百料钻风海船用科总数的记载.如一千料海船共用杉木三百二根, 杂木一百四十九根,楠木二十根,榆木舵杆二根,栗木二根,橹梭兰十八枝,丁线三万五千 七百四十二个,杂作一百六十一个条,桐油三千二斤八两,石灰九千三十七斤八两,船麻一 千二百五十三斤三两二钱.船上什物:络麻一千二百九十四斤,黄麻八百八十五斤, 棕二干 一 百八十三斤十二两,自麻二十斤. 上开数字中"桐油三千二斤八两",原文为"桐油三十二斤八两".舱船石灰数量达九千 余斤,而桐油何能仅用三十二斤?似乎违反了造船常规,两者相差太过悬殊,且船体遍搓桐 油用量亦颇巨,"三十二斤疑是"三千二斤"之误,手民误刻本属在所难免.(南船 纪一书系江宁黄子俊刊船,李成怀,吴省南,张廷献刻字——笔者注.)向来技勘专家有 本枝,他技,理枝等诸般手法,且以本枝证之.查预备大黄船油鲶用桐油八百斤,石灰一千 六百斤.油灰比为l:2,二百料一颗印巡船油灰比为1:4.4,金水河渔船油灰比为l:2.7, 参考以上各数采用1:3的比例似乎较为台理,且四百料钻风海船用桐鱼油一千一斤十五 两,石灰三千五斤十三两,也正是l:3的比例.因而改正为"三千二斤八两,似乎比较 可信(初印本不复得见,或许是初印本的失误亦未可知——笔者注). 这显然是?南船纪》的失误和不足之处,然而由此却又可产生一些想法.首先它使我们 知道本枝,他技,理棱等虽然是校勘工作之法,但实际也是读书之法.由于?南船纪》具有 记载详尽这一特点,我们正可利用《南船纪》这一特点来对一些如龙江船厂志》',《漕 船志》等同类的书甚至非同类或近似的书作进一步的理解,使南船纪》成为理解其他一些. 书籍田基础或桥梁.其次,它也可以作为改进工作韵参考.因为?南船纪》记录了"预备大 黄船","四百料战座船","四百料巡座船"等船的详细数据,一般船舶由于船体不大, 空间甚小,往往对于空间的利用十分珍惜,可以说船舶是高度利用空间的典垂,因 而它在某 种程度上可以作为房屋建筑的特例参考,特别是一些专门用途的站,所,台等类建筑,至于 船上的门窗,木工,油漆等项也可作为参考,加以比照. 再谈《南船纪》酊记载,该书所记一千料海船和四百料钻风海船的用料总数记载各为七 行,而大黄船和四百料战座船的用料记载和构件尺寸详数则分别为一百九十一行和一百八十 1鞠沈塔与《南船纪'1B 二行,可见极为详尽.其中大小构件和物件,如大桅面梁长一丈五尺,阔一尺五寸,厚五 寸,大桅川杉木一根,围四尺五寸,长五丈五尺.小构件如斗机板阔九寸,长二尺五寸,厚 七分.短桶丧二尺七寸,阔一尺九寸等大小构件无不备载,甚至膳桶,水挽,吊桶圈,舵串 钉,灯笼圈,瓦灰,香油等均有记载,可称巨细无遗.如此巨大而复杂的建造工程需要怎样 复杂而细致的管理工作也就可想而知. 古代造船事业中往往弊端百出,在管理工作上太宽则国家耗资过巨,太严则旗甲赔累不 堪.沈罄鉴于小民的困境,曾经慨叹说t"匠班芦课虽田夫杼妇之膏既穷;包作揽头肆市虎 道狼之心来厌.为了"澄本植源",经过精打细算,铢研寸究,才厘定了这一部详尽的工 料定额,务求规定合理,切实可行,这在历史上极为少见.编纂过程中因为船只制度不同而 材料相同,或材料相同而制度不同等种种原因,诸多难处,作者曾经煞费苦心,经过 详细推 求,才达到,完成着书的主旨因此,?南船纪既对当时的造船事业发生很大影响, 也对后世的造船事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其后,李昭祥所着《龙江船厂志》中,多处引用了 沈罄南船纪中的记载和论述.由此可见,沈罄既是一位贤明的地方长官,又是一位历史 上有名的水利和造船专家.昔太史公司马迁曾自述其抱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 一 家之言."在《南船纪中也可以看到沈罄对变革的见解是卓越的,他不愧是一代贤士, 水工宗师,能够通古今之变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沈壁在?南船纪》卷一"预备大黄船按语"中说:"变则通,通则久.此乃千古 不易之理.沈越对易经》有深刻的研究,很能掌握易经*的中心思想.他之所以能有如 此通达深远的变革思想,与其逮于易当有较大关系.沈氏于周易》深有会心. 沈璺又在《南船纪卷一裁革船图之五导言"中首先发挥了他所具有的高瞻远瞩的气 度沈罄说:"器以利用,制以趋时,物不得而违焉l故因革损益,君子亦唯随时以尽变通 之利而已.何也?利也者时之所便而安者之谓也.或有利于古而不利于今者,君子从而革 之,非君子有心于革也,利之穷也.或有不利于今而利于后者,君子从而兴之,非君子有心 于兴也,利之通也.……向使其不利也,于何举之?使其利也,于何废之?故日:时也. 沈罄这样说表明了他对于变革的见解是何等通达?l对于变革的阐述又是如此精辟! 对于海运,沈罄认为不能轻易废除,他认为应当保留海运的制度,等待以后有能掌 握时 势通晓利弊的人.沈罄对于海运,造船,水利等都是非常关注的,而这些又都与水有关,这 或许与他居住在太湖流域的水网地区有较大关系.众所周知,水面约占地球面积的四分之三 左右.研究治理和;FU用水,是人与自然关系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沈罄在从事"究天人之 际时已经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在封建社会中,能有上述通达的变革思想,更属难能可 贵,光照千古j他不像太史公司马迁世守史业长达七,八百年,又通读古代典籍,周游名山 大川,他以吴中一士而能有此卓识,尤为不易!可以说:沈壁是能够深刻体会司马迁精神, 而又能很好地加以发挥的,历史上少见的政治家,水利和造船专家.?南船纪是很有价值 的古代造船技术典籍. 参考文献与注释 [1][踞)王世贞:氍沈罄传赞》,载于[明]沈群原着,[请]黄象曦增辑《增饵舆江水和考》.光绪二十苹丰. (2],[3],厨[1]. 中国科拄史料l4卷 (4)[清)倪师盂,扎搿纂,陈蔓擅恬,《吴汪县志》,台湾髟印乾隆十二年庠. [5)馀大椿I《舆汪承考后序.茕于傀师盂等藁《舆江县吉》卷五十五.第5l页. (6)太橇或棘太廉,又称庸木,谯肚,掇于乃是左右船拄朐前后纵通材- (7]裁革船图之五一千料海船,厕求甫船纪》卷一 [8)见l9盯年南京中央图书馆影印的《直览堂丛书接集. (g]《易经?系辞下. $HENQlANDR_ECoRDOFS0UTHERNSHIPS ZhonShide Abstract Mentionedinhistoryasawe1l-knOWnstaresmall,irrigationistand shipbuilder,ShenQi(1491—1568)wasamanofgreatlearningespecially notedforhisProfoundknowledgeofBookoyChanges.HisviewsOnpast andContemporarycircumsta12cesandthechangesw'erebrillianttoo.Th— roughouthislife,hehadwrittena】argeam.nntofbooks,includingRecord o,SoulhemShipsandTextualResearchonlheWaterConservancyoyWu- jiang.Amongthesebooks,RecordoYSouthemShipsmainlyputsdownin detnilthequdtaofmaterialandlabourinshipbuildingduringtheMing DynastyandmaybelookeduponasaveryvaluableworkOnancientShip— building. Keywords,ShenQi,MingDynasty,Record0,SouthernShips,water conservancy,shipbuilding 阜新发现距今三干五百年的灌溉水渠 1992年4月至l1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阜新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在配台阜新 闹德海 输水管线工程的考古工作中,发现一处距今3500年前后的高台山文化类型的古人 工灌溉水 菜.灌渠基本保存完好,纵横交错,相互沟通,可分为主干渠,支渠,毛渠,总长约245米 灌渠人工挖修成上宽下窄,两壁斜直的倒梯形.干渠上宽1.5—8米,底宽0.5一l米, 深 0.9一1.2米支渠上宽l—1.5米,底宽0.4一O.5米,深0.5—1米毛渠上宽O.5一l 米,底 宽0.3一O.5米,深0.3—0.5米.在千渠与支渠相交处发现三处柱洞遗迹,推测当时 在灌渠间 设置有蓄水,排水及泻水设施.在揭露出的灌渠东北角处还有一三角区,干渠与支 渠的水通 过此区分流.这些纵横交错,相互贯通的水渠将田地分割成若干长方形.渠与渠,地 与地之 间有着明显的水落差.这是我国目前发现较早,较完整的一处古代农田灌溉系统,它与我国 古代稻作有着密切关系,这一重要发现将填补我国农业考古中的一项空白,对研究古代稻作 和农田灌溉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中国文物报》,1993年2月7日,单菁菁)
/
本文档为【【doc】沈启与《南船纪》】,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