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送别诗诗歌

2017-10-11 26页 doc 49KB 8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3097

暂无简介

举报
送别诗诗歌送别诗诗歌 送别诗的常见意象 摘要:送别诗是古代诗歌中一个重要的题材,历来受到人们的传咏。送别诗无论是叙友谊,还是叹离别;无论是记别,还是抒情,都可以通过丰富的意象来表现。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而古诗的意象,很多有相对固定的寓意。把握了这些寓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很有益处。而在古典诗词中,离别的意象就有很多,下面挑选其中应用较为广的稍加阐述。 关键词:送别诗 意象 1. “唯有垂杨管别离”:古代送别诗中常常映照着青青柳色。 杨柳是古代诗词之中最具代表性的离别意象,并广泛应用。因折柳赠别本...
送别诗诗歌
送别诗诗歌 送别诗的常见意象 摘要:送别诗是古代诗歌中一个重要的题材,历来受到人们的传咏。送别诗无论是叙友谊,还是叹离别;无论是记别,还是抒情,都可以通过丰富的意象来现。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而古诗的意象,很多有相对固定的寓意。把握了这些寓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很有益处。而在古典诗词中,离别的意象就有很多,下面挑选其中应用较为广的稍加阐述。 关键词:送别诗 意象 1. “唯有垂杨管别离”:古代送别诗中常常映照着青青柳色。 杨柳是古代诗词之中最具代表性的离别意象,并广泛应用。因折柳赠别本就是古人的风气,看到柳,就联想到别。而且因为“柳”与“留”谐音,更能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在唐朝,折柳送别更是盛行,长安灞桥,甚至专门种植了许多杨柳,供人们离别时候攀折。“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唐人这两句诗,说的就是灞(亦作霸)桥折柳。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1 ——白居易《杨柳枝词》 白居易诗说明了杨柳与离别的密切联系。“唯有垂杨管别离”,古代送别诗中常常映照着青青柳色。《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汉代以降,杨柳便成为送别诗中的突出意象,以“折柳”表惜别之情,风靡有唐一代,流风波及两宋。 杜牧《送别》:“溪边杨柳色参差,攀折年年赠别离。”施肩吾《折柳枝》:“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杨柳,哀婉凄切的别离意象。离别之时,所以要折柳相赠,一是“柳”“留”谐音,赠柳寓挽留之意。二是随风摇摆之柳条与行行复止的离人在形象上有某些相似之处。三是柳生命力强,赠柳意味着祝愿离人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四是柳随处皆有,柳垂于地,也便于折取。“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折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褚人获《坚瓠集》)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 李商隐之作将“送”与“归”联系起来。诗人祈望,折柳不必折尽,留下一半,归还时回看送行时留下的半截柳枝,则更有意味。诗作写出“折柳”新意。 柳意象在诗人笔下有着创造性的运用和发挥,其意蕴丰富 2 充盈。诗人笔下,由杨柳派生的柳丝、柳叶、柳絮等。皆与别情产生了联系。“江柳断肠色,黄丝垂未齐。”(戎昱《赋得江上柳送人》)“风静杨柳垂,看花又别离。”(李白《送友生游峡中》)“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白居易《杨柳枝词》)诗人极尽想象之能事,以柳丝代愁思,以软条拟柔情,以细叶状愁眉,以飞絮零落状人生飘零,标新立异,描写细致,令人目不暇接。郑谷之诗状写杨花,令离情别恨转化成可视可触的“杨花”物象: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淮上与友人别》 友人乘舟而行,诗人依依不舍,思念之情犹如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杨柳渡头”之杨柳,点染环境,烘托气氛,那漫天飞舞的零落杨花,“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刘禹锡《柳花词》),也正是人生飘零的一种象征。 2.“今日送君须尽醉”古代送别诗中常常飘逸着浓浓的酒香。 有人曾说分别就是两种水,一种是眼泪,一种是酒。 窃以为此言不虚。正所谓“眷言一杯酒,凄怆起离忧”1,分别之时的酒筵又岂能无酒相伴,只有在酒的聒噪下才能让人不断忆起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才能忘却凡尘俗世,仅仅拥抱这难得的感情。 3 酒,实为别离之必备。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送李侍郎赴常州》 “今日送君须尽醉”,贾至诗作中飘逸着浓浓的酒香。酒是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杨载《诗法家数》:“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寄怀,寓相勉之词以寄意。”这一说法为众多诗作证实。岑参《送杨子》:“惜别添壶酒,临歧赠马鞭。”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温庭筠《送人南游》:“唯以一杯酒,相思高楚天。”诗人酒杯中装载的是浓浓的情谊。 酒意象大量出现于送别诗,主要是因为酒本身具有沟通情感的作用,诗人们把酒作为表情达意的上佳载体。临别之时,设宴饯行,殷勤劝饮,酒可以默默传递朋 友的情谊,暗暗消释离别的痛苦。“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樽岁酒且留欢,三峡黔江去路难。”(权德舆《献岁送李十兄赴黔中酒后绝句》)一杯浊酒之中,寄寓着送者的殷殷深情,而远行者饮下所劝之酒,即是领受了送行者一片心意。刘禹锡送别贬谪边州的张贾,便以樽酒致意: 谪在三湘最远州,边鸿不到水南流。 如今暂寄樽前笑,明日辞君步步愁。 4 ——刘禹锡《送张员外贾》 “不独别君须强饮,穷愁自要醉如泥。”(白居易《北楼送客归上都》)“世上只有情难说,今夜应无不醉人。”(顾况《送李侍御往吴兴》)酒又具有使人情绪亢奋或使人沉醉不醒的神奇力量,饮酒特别是超量饮酒后,容易产生心理幻觉,淡化以致忘却了远行的忧愁悲伤。赵嘏洞庭送客,便希望行者饮酒以忘忧: 处处云随晚望开,洞庭秋入管弦来。 谢公待醉消离恨,莫惜临川酒一杯。 ——《同州南亭刘侍郎送刘先辈》 酒乃诗之媒。送行的水酒激发诗人的创作激情和灵感,而诗歌更令送行之酒脱俗而雅化。诗人们在酒后沉醉中体验人间的离愁,于是,“酒语诗情替别愁”(元稹《沣西别乐天》),就成为送别诗的一大特色。 3.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古代送别诗中常常驻足在凄清的长亭。 古人长途远行,由于道路崎岖,水陆交通都不发达,山河阻碍,跋涉艰难,且风餐露宿,路上有各种危险,亲故分别,再见难期,而饯行送别是古人怅惋兴悲、触动心灵之事,因此各地都有自己的送别之地,以长亭居多。如: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5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南浦别》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江淹《别赋》 “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当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有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4. “人自伤心水自流”:古代送别诗中常常荡漾着寂寂水波。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流水无情只管载着离人不停流去,日暮客散,送行者依然伫立江头,刘诗以无情的水流反衬难堪的孤独,极写无可奈何伤心之情。 “人自伤心水自流”,古代送别诗中常常荡漾着寂寂水波。 6 舟船是古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津口渡头,常常成为友人劳劳相望各依依的场所。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古人出行,常走水路,水埠津波,成为送别诗的创作环境;寂寂流水,成为送别诗的创作媒介。水的悠悠流淌,象征离情的缠绵不绝;流水一去不返,象征行人的渐行渐远;水的清寒冰冷,象征离别的凄凉悲苦。正因为水有多种象征意义,诗人才将送别之情投射于水意象之中。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江水、湖水、河水、溪水是送别诗状写离情的常见意象,水之轻柔、深渺、清寂和离情之缠绵、悠长、凄切异质同构,有着天然联系。诗人钱起即坦陈“汉水东流是寸心”: 斗酒忘言良夜深,红萱露滴鹊惊林。 欲知别后思今夕,汉水东流是寸心。 ——《秋夜送赵冽归襄阳》 “淡淡长江水,悠悠远客情。”(韦承庆《南行别弟》)“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雍裕之《自君之出矣》)自然界中,水是与人关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水牵离恨,波载愁绪,在世人心目中,流水与人世间的恩恩怨怨纠缠在一起。诗人又常将清寂之水转化为一种人生体验: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7 ——韩琮《暮春浐水送别》) 友人辞别凤城,诗人依依作别,心情颇不宁静。这宫前之水,不仅流尽了有为之士的大好年光,而且流尽了日薄西山的唐王朝的国运。诗人以流水寄怀,抒写了对个人际遇和国家运命的感伤。漫漫人生,碌碌仕途,无休止的别离和无穷尽的哀怨,尽在这寂寂流水声中。 5. “明月有光人有情”:古代送别诗中常常笼罩着凄凄月光。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李冶《明月夜留别》)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孟郊《古怨别》)“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高悬天际之月,跨越时空,沟通古今,阅尽沧桑,见证兴衰。明月与别离的联系极为紧密。“明月有光人有情”,古代送别诗中常常笼罩着凄凄月光。一方面,月亮的阴晴圆缺与人间的悲欢离合极其相似;另一方面,月光普照大地,天涯海角无处不在,是离人们异地 同心的见证,是人们遥寄情怀的信使。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王昌龄《送胡大》)“只因明月见,千里两相思。”(杜牧《偶题》)月亮,寄托着离人的悠 8 悠别情。皎洁无私的月亮照我亦照人,音书断绝声讯不通,借月问候就成为诗人怀人的一种独特方式: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人隔两地,难以相见,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李白将自己的思怀之情寄与明月。诗作借月抒怀,内蕴丰赡。一说心中愁思诉之明月,一说明月无私友我同照,一说借月捎愁托附离情。本来无知的明月,竟成了诗人的知心朋友,李白将对迁谪朋友的思念托一轮皓月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 月亮高悬苍穹,分离之人尽管山川阻隔,仍能见到同一个月亮,这就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减轻了因分离造成的痛苦。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送柴侍御》) 明月目睹着离人的痛苦,见证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在古人送别诗中,明月常用来烘托和强化离别怅惘之情,这时月亮便蒙上了寒冷孤寂的色彩。江月寒楼映衬着离人的别绪,月亮意象凝聚着诗人的审美体验。 柳、酒、亭、水、月这五种借以表现别离主题的意象,在送别诗中起了渲染环境、传达心声、扩大意境、深化主题的 9 重要作用。它构成了形象之美,增强了送别诗的艺术魅力。除此之外,草、雁、雨、舟、风、云、烟、山等意象,也频频出现在送别诗中。这些意象的和谐组合,构成优美的意境,形成令人难忘的艺术境界。 篇二:关于送别的诗句 关于送别的诗句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唯见长江天际流。 2、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为一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4、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 5、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6、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8、送元二使安溪 王维 渭城朝雨沪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9、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11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 11、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12、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3、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14、别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 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 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 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 离别何足叹。 15、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16、谢亭送别 12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7、送李侍赴安西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18、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9、送别诗 隋 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2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 13 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 篇三:送别类诗歌练习 送别类诗歌 1.【长春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送魏十六还苏州皇甫冉?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皇甫冉,唐代诗人。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即“姑苏”)到常州(即“毗陵”,唐时常州为毗陵郡)方向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相送。?阴虫,指蟋蟀。 (1)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2)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4分) 2. 阅读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泛菊:饮菊花酒 ?吹梅:吹奏《梅花落》 14 ?“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作者在本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3. 阅读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 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 (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4.阅读下面这首诗(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苏轼 15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注】本诗写于被贬黄州的第二年,潘、古、郭三人是作者在黄州结识的好友。 (1)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颈联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有人认为,尾联没有扣住题中的“送”字,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为什么,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问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一肠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送别诗答案 1、(1)【答案】表达了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沉重与感伤,也表达了设想别后而流露出的留恋、孤独和惆怅。(答出一点给2分,语意完整给1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艺术形象的能力。 (2)【答案】诗中的“实”是诗人送别友人时秋夜的环境, 16 “虚”是诗人想象别后的明天,自己在归舟中回望苏州只见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了送别友人时的感情(留恋、孤寂和感伤)。(答出“虚”和“实”各给2分,答出“拓展意境”和“深化感情”各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2、(1)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 (2)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3.(1)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2) 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 ,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4. (1)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杨柳摇曳、冰雪消融、春草返青的生机盎然的初春美景图。(2分)虽不免有离愁相扰(1分),但更多的是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消释了人生旅程的孤苦和寂寥。(1分) (2)不同意。尾联回忆被贬黄州,初经此地时内心的孤苦与凄凉。这些回忆是因送别场面而引发。(3分)两相对比,更显友情之深厚,感慨之深沉。(3分)同意。本诗是送别诗,而尾联却同忆去年被贬时的情景,未能扣住送别。 17 (3分)送别诗一般在结尾直抒胸臆,而此诗的尾联却是回忆往事,表达的情感与朋友相送之情似乎不符。(3分) 5.“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送别诗答案 1、(1)【答案】表达了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沉重与感伤,也表达了设想别后而流露出的留恋、孤独和惆怅。(答出一点给2分,语意完整给1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艺术形象的能力。 (2)【答案】诗中的“实”是诗人送别友人时秋夜的环境,“虚”是诗人想象别后的明天,自己在归舟中回望苏州只见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了送别友人时的感情(留恋、孤寂和感伤)。(答出“虚”和“实”各给2分,答出“拓展意境”和“深化感情”各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2、(1)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 (2)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18 3.(1)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2) 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 ,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4. (1)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杨柳摇曳、冰雪消融、春草返青的生机盎然的初春美景图。(2分)虽不免有离愁相扰(1分),但更多的是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消释了人生旅程的孤苦和寂寥。(1分) (2)不同意。尾联回忆被贬黄州,初经此地时内心的孤苦与凄凉。这些回忆是因送别场面而引发。(3分)两相对比,更显友情之深厚,感慨之深沉。(3分)同意。本诗是送别诗,而尾联却同忆去年被贬时的情景,未能扣住送别。(3分)送别诗一般在结尾直抒胸臆,而此诗的尾联却是回忆往事,表达的情感与朋友相送之情似乎不符。(3分) 5.“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篇四:公开课 诗歌鉴赏之送别诗 多情自古伤离别 ----------- 送别诗鉴赏 英山第二中学 吴桂 1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已学过送别诗的回顾,总结送别诗的意象与情感,提高学生对送别诗的鉴赏能力。过程与方法:总结送别诗的相关知识,小组合作探究,归纳送别诗答题技巧,对其他送别诗进行鉴赏。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味送别诗表达的多样性的情感,感受送别诗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积累送别诗诗歌鉴赏的基本知识。 难点:在解题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学生齐唱或齐读《送别》歌 古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都不发达,每有行旅,动辄经年累月,别易会难,因此古人很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诗话别,这也使得古诗中以离别为题材的送别诗颇多感人之作。唐人好诗,多是征戌、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可以说,离情别意是古代文人骚客咏叹的永恒主题。 (二)、回顾知识 总结归纳 1、送别诗常用哪些意象, 20 2、送别诗抒发的感情大致有哪几种, (明确)空间意象:长亭、谢亭、灞陵桥(亭)阳关、南浦、劳劳亭、渡口、古道 时间意象:黄昏、月夜、清晨、秋天; 动物意象:杜鹃、大雁、寒蝉 景物意象:杨柳、柳絮、杨花、明月、夕阳、孤舟、孤帆、流水、春草、愁云 (明确)送别诗常见的情感---------- ?表达了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深情和别后的思念及孤寂惆怅之情,情调大都依恋而伤感。 ?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 ?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寄托对友人诚挚的安慰、劝勉和祝愿。 ?借送别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的,在离别之意中渗透着作者的身世际遇和人生感慨。 ?表达出诗人对友人前行或对自己未来的担忧之情。 (三)、深入剖析 探寻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探讨: 1、诗人选取的这些意象与送别诗的情感有什么联系, 2、由上可知:鉴赏送别诗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 “意象”与送别诗“情感”的关系(以“柳“与”流水“为例)一切景语皆情语。 21 抓意象-------抓关键词------析情感 (四)、真题引航 明确考点 例一 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2010年江西卷)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 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 例二 送魏二 王昌龄 (2010江苏卷)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橘柚香 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 22 请作简要说明。(4分) 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由眼前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诗的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加深远。 归纳------送别类诗歌高考考查角度:形象(景物意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情感。 (五)、学以致用 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问题。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4分 答:要表达的情感是离愁。(1分)首先,借景抒情。(1分)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杨柳”、“杨花”、“风笛”、“离亭”来抒写离愁别绪。(1分)末句直接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1分)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问题。 湖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 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 离 23 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 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 故园归去又新年。 问题1:前三句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氛围,这三句在诗中有何作用,(5分) 答: 前三句选取了暮霭、芦苇、田野、云梦、飞雪、去雁等意象(景1分),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又迷漫着 一种凄冷压抑的氛围(境2分)。前三句寓情于景,为下文“离人”句作铺垫,衬托了离别时的孤寂惆怅之情(情2分)。 问题2: “风波尽日依山转, 星汉通霄向水悬”两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分)答:用了想象这一表现手法。(1分)风波之中,星汉之下,始终有着孤舟离人 (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1分) ,流露着对友人一路艰辛的关切,是对孤舟夜渡的遥念。(情感,1分)。 注意答题规范,增强得分意识 。 归纳送别诗鉴赏要点:第一眼:注意题目是否有送别字眼 第二眼:注意诗词中是否有一些常用的送别意象或表达作者情感的关键词 第三眼:注意诗词中的景物(环境的描写)或与所表达情感的联系点 (六)课堂小结 总结送别诗特点 24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字眼; 常见意象:时间(傍晚、月夜)地点(长亭、渡口、古道、南浦等)物象(瘦马、芳草、晚风、柳树、笛声、远山、浊酒等) 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对友人的思念。 .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常用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衬托、虚实结合 (七)、课后练习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1、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分) 2、诗中作者感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分) 3、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 字好?为什么? 。(4分) 六、板书 多情自古伤离别 -------送别诗鉴赏 25 抓意象---------感意境---------析情感 篇五:送别类诗歌的鉴赏 送别类诗歌的鉴赏 周口店中学张晓东 班 级:高三五班 时 间:2007年12月25日 课 时:1课时 课 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送别诗中常见的情感和抒情方法,培养学生鉴赏送别类诗歌的能力。 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师生共同归纳出送别诗中常见的情感及抒情方法,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3(激发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兴趣,通过对诗歌中美好情感的体悟陶冶情操。 重点难点: 重点:送别类诗歌常见的情感及抒情方法。 难点:鉴赏送别类诗歌的语言。 教法分析: 本课以学生的练习、探究、归纳、整理为主,教师做总结概括,明确重点。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人说诗歌是情感的结晶,也有人说诗言志。而我们从小到大所接触的诗歌,无不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观 26 点态度。所以在高考古诗词鉴赏题中,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成为重要的考点之一。在前面的复习中,我们已经把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和观点进行了归类。 那么现在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古典诗词按照思想内容可分为哪些类别: 送别类、怀古咏史类、思乡类、战争类、闲适类、即事感怀类、托物言志类。 这节课我们就来首先了解一下送别类诗歌的鉴赏(引导学生背诵学过的送别诗)。 二、介绍送别诗的由来 人间最难舍的情就是“别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那么这些离愁别绪都包含哪些内容呢, 三、概括总结送别诗中常见的情感。 1、学生小组合作,谈论分析所给诗歌中的情感,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情感:依依不舍及对友人的关切和自己内心的孤独、茫然、失落。 27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情感:离别时的不舍及对友人的鼓励和安慰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情感:朋友间的眷恋及对友情的赞美。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情感:在不舍的离情中表达诗人志节 2、教师总结:古代送别诗一般表达怎样的情感, 共同情感:离别时候朋友之间的依依不舍之情。 个性情感:对朋友的关切、自己内心的孤独、落寞和茫然、对朋友的鼓励 和安慰、表达诗人的志节等。 四、概括总结送别诗中常见的抒情方法 我们明确了送别诗中常见的情感之后,另外一个问题又出现了,作者是怎样将这些情感展现给我们的呢,送别诗中常见的抒情方法是哪些呢, 1、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所给诗歌中划线句子作者是如何 28 表现情感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借景抒情(正衬)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借景抒情(反衬) 赠别二首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意象表情(蜡烛)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直抒胸臆 强调:几种抒情手法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 2、教师总结:送别诗常见的抒情方式 送别诗中抒情方式可分为两种:间接抒情和直抒胸臆。其中间接抒情常见的方式有借景抒意象表情。在具体诗歌中还要结合其他的技巧进行分析。 29 3、总结概括 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送别诗的鉴赏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内容我们掌握了送别诗中常见的情感类型、抒情方法以及常见的意象,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练习中能够熟练灵活的运用。 五、练习:完成练习第一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两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颔、颈两联。 答:作者通过“重帆”“归鸟”“海门”“浦树”等几个意象交织在一起,描绘了一副黄昏雨中送别的画面,意境浓重阴沉而压抑,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自己内心的凄切迷惘与落寞,两联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2、尾联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经过前面景物描写的铺垫,尾联一改含蓄的风格,直抒胸臆,送别之情迸发而出,显得真挚而深厚;并使用比喻的修辞,用“散丝”形容离别的泪水,形象而生动。 30 送别诗 隋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这首送别诗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情感的, 答:前三句作者通过描写“柳”这个独特的意象表现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最后一句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对远行者依恋和牵挂之情。 六、作业:课后认真复习本课内容并完成练习题第二题。 板书设计 送别诗的鉴赏 借景抒情(正衬与反衬) 意象表情(常见意象) 直抒胸臆 31
/
本文档为【送别诗诗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