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教学大纲

2017-12-02 13页 doc 28KB 102阅读

用户头像

is_554469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教学大纲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教学大纲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课程编号:0223318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政 教 先修课程:政治学、中国政治思想史 后续课程: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总 学 分:3 教学目的与要求: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体与政体的形成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变革与沿袭,并加以科学而客观的认识与评价,从而加深对当前国际国内政治制度的认识,认识到当前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以...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政治史课程教学大纲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课程编号:0223318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政 教 先修课程:政治学、中国政治思想史 后续课程: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总 学 分:3 教学目的与要求: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体与政体的形成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变革与沿袭,并加以科学而客观的认识与评价,从而加深对当前国际国内政治制度的认识,认识到当前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辅以讨论、社会调查。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 序号 章目名称 序号 章目名称 讲授 实验 讲授 实验 第四章 中央行政体制的演1 导论 2 5 10 进 第一章 古代国家政体的演第五章 地方行政体制及其2 4 6 10 变 运行机制 3 第二章 元首制度 6 7 第六章 监察制度 6 第三章 中央决策体制及其4 10 8 第七章 人事 6 运行机制 导 论(2学时) 一、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科特征、研究对象与任务 二、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分期 三、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四、传统政治制度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第一章 古代国家政体的演变(4学时) 第一节 我国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一、早期国家的形成 城邑国家。形成时间。 二、中国早期国家的发展阶段与基本特征。 1、中国早期国家的发展阶段 2、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古代国家政体的演变 一、贵族君主制 1、典型的贵族君主制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君主制的瓦解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君主丞相制 1、君主丞相制的特点 2、君主丞相制的发展演变 三、隋唐宋元时期的君主宰辅制度 1、君主宰辅制的特点 2、君主宰辅制的发展演变 四、明清时期的绝对君主制 1、绝对君主制的形成 2、绝对君主制的特点 3、变相的宰辅制度 本章重点:古代国家政体的演变 难点:古代国家政体的演变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二章 元首制度(6学时) 第一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王权 一、五帝与三王 二、夏“后” 三、商王 四、周王 第二节 春秋时代的国君 一、春秋时期的历史状况 二、国君的称号和权力 1、国君的称号 2、国君的权力 三、贵族专政与国人参政 第三节 战国时代的王权 一、战国时代的历史状况 二、王权的强化 第四节 皇帝制度 一、皇帝的名号 1、皇帝称谓的由来 2、皇帝一词的意义 3、皇帝的其他称谓 4、皇帝的庙号、谥号、陵寝号 二、皇帝的亲属 1、太上皇制度 2、后宫制度 3、外戚制度 三、皇太子继承制度与东宫官系统 1、皇太子继承制度 2、东官官系统 四、宦官制度 1、宦官及其产生 2、宦官专政 3、宦官制度的特点 本章重点:皇帝制度 难点:皇帝制度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三章 中央决策体制及其运行机制(10学时) 第一节 王权时代的的中央决策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一、夏、商、西周时期的中央决策集团与运行机制 1、中央决策集团 2、运行机制 二、春秋战国时期决策方式的发展 1、春秋时代朝议制度的形成 2、战国时代决策方式的发展 第二节 秦汉时代中央决策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一、中央决策体制 1、二府三公辅政体制 2、尚书台体制 3、朝议制度 二、决策的依据 三、决策的程序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决策机构与决策方式的演变 一、决策机构的演变 1、丞相、相国及三公、八公 2、中书省的设置与职权 3、门下省的设置与职权 二、决策形式的演变与特点 1、演变 2、特点 第四节 隋唐五代中央决策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一、隋唐五代中央决策体制的结构 1、最高层次决策——御前决策会议 2、宰相决策会议 3、御前会议与宰相会议决策内容的区别 二、隋唐五代决策机构逐步多元化 1、宦官参与决策 2、翰林学士职权的扩大 3、唐末、五代枢密院的设置及演变 三、隋唐五代决策的程序与依据 1、诏令的颁行程序 2、决策的依据 第五节 宋元时期中央决策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一、宋朝中央决策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朝参 2、百官奏事制度 3、 政事堂、都堂会议 4、批示百官奏章 二、元朝中央决策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元朝的宰辅机构 2、忽里台与怯薛歹 第六节 明清时期中央决策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一、明朝中央决策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宰辅的废弃与内阁制度的演变 2、司礼监的构成及其机制转换 3、中央决策体制的运行机制 二、清朝中央决策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中枢行政机构的变迁 2、决策形式 本章重点:隋唐五代中央决策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难点:宋元时期中央决策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四章 中央行政体制的演进(10学时)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中央行政体制 一、夏朝 1、外廷官吏 2、内廷事务官 二、商朝的内服职官体制 1、百僚与相 2、内服职官 三、西周的中央行政体制 1、百官之首:“三公” 2、外廷政务官 3、内廷事务官 四、春秋时期的中央职官体制 1、执政 2、各部门职官 五、战国时期的中央行政体制 1、相与将 2、各类事务性职官 第二节 三公九卿体制的形成与演变 一、秦汉中央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三公与丞相制度 2、御史大夫与太尉 3、中央其它行政机构及其职能 4、西汉中期以后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及其职能转换 二、魏晋南北朝中央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尚书省(台) 2、秘书省 3、列卿 第三节 三省六部体制的巩固与发展 一、隋唐五代的政务中枢——尚书省 1、主要官员 2、职能 二、隋唐五代的政务宫——六部二十四司 1、六部组织 2、二十四司 三、隋唐五代的事务宫——九寺五监 1、九寺 2、五监 3、秘书省 第四节 三省制向一省制的转变 一、宋朝中央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宰辅制度 2、中央行政机构及其职能 二、元朝中央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从札鲁忽赤到宰相 2、中书省 第五节 内阁六部体制的形成与瓦解 一、明朝中央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六部机构 2、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 二、清朝中央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六部及其特点 2、其他行政机构 本章重点:三省六部体制的巩固与发展 难点:内阁六部体制的形成与瓦解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五章 地方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10学时) 第一节 先秦时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进 一、夏、商、西周的部族方国和外服诸侯 1、地方行政体制 2、中央王朝与地方诸侯的关系 二、春秋时期的地方行政组织与郡县制的萌芽 1、地方行政组织 2、郡县制的萌芽 三、战国时期郡县制的正式形成及其补充形式 1、郡县制的形成 2、封君制度 第二节 从郡县制到州郡县三级制 一、秦汉地方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郡县与王国 2、乡里制度与户籍按比制度 3、秦汉地方行政体制的特点 4、秦汉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二、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州 2、郡、县 第二节 从州县二级制到道州县变相三级制 一、隋唐五代的道及其机制转换 1、唐前期监察性“道” 2、中唐以后地方行政实体性“道” 二、隋唐五代的府、州(郡)、县 1、都督府与都护府 2、府、州(郡)、县、乡、里 三、隋唐五代地方行政体制的特点 第三节 从路的机制转换到行省制度的建立 一、宋朝的地方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府州军监、县二级体制 2、中央派出机构及其机制转换 3、宋朝地方行政体制的特点 二、以行省统辖路府州县的元朝地方行政体制 1、大蒙古国时期的基层行政组织 2、行省制度的确立 3、行省的下属机构 4、乡都、社与户籍管理制度 第四节 省府(州)县体制的巩固与发展 一、明朝的布政司、府(州)、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南北两京及京畿 2、省、府(州)、县及县以下行政组织 3、三司六道及中央派出机构 4、明代地方行政体制的特点 二、清朝直省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政区的划分与各级政府机构 2、行政体制特点 本章重点:从路的机制转换到行省制度的建立 难点:省府(州)县体制的巩固与发展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六章 监察制度(6学时) 第一节 先秦时期监察职能的萌芽以及御史司监察和谏官的产生 一、夏商西周时期王对臣下的监察活动 1、王的亲自巡察 2、王派臣下进行监察 二、以贵族为主体的国人对国君的监督 1、师保监督 2、朝会议政 3、国人的舆论监督 三、春秋时御史司监察之职的由来和谏官的产生 1、春秋时御史司监察之职的由来 2、谏官的产生 第二节 秦汉以后监察机构的发展 一、御史台系统的发展 1、秦汉时期 2、魏晋南北朝时期 3、隋唐五代时期 4、宋元时期 5、明清时期 二、谏官系统的发展 1、秦至南北朝时期 2、隋唐五代时期 3、宋元时期 4、明清时期 三、其他中央监察官员的设置 1、汉代的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 2、东汉至隋唐尚书台省中掌监察的官员 3、三国时的校事、刺奸、监军使者和弹曲 4、北魏前期的候官 5、隋代的司隶和谒者大夫 四、地方监察机构 1、秦汉时期 2、魏晋南北朝时期 3、隋唐时期 4、宋元时期 5、明清时期 第三节监察的内容和方式 一、监察的内容 1、弹劾不法 2、谏诤建言 3、封驳诏书 4、申复案牍 5、监督礼仪 6、法狱平冤 7、专项监察 二、监察的方式 1、组织方式 2、职能履行的方式 第四节 监察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一、监察制度的特点 1、依附于皇权 2、监察机构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 3、监察百品卑权重 二、监察制度的作用 1、御史台系统的作用 2、谏官系统的作用 3、监察制度的局限性 本章重点:秦汉以后监察机构的发展 难点:监察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六章 人事管理制度(6学时) 第一节 官员的选拔 一、以世卿世禄为主体的夏商西周选官制度 1、世袭为官的世官制度 2、官学选土制度 3、乡举里选制度 4、贡士制度 二、春秋战国时期选官制度的变革 三、秦汉时期察举与征辟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察举 2、征辟 3、任子 4、官学入仕 四、以九品中正为主体的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2、察举与官学入仕 3、入仕杂途 五、以科举制度为主体的隋唐至明清的选官制度 1、科举制度 2、科举与学校相结合 3、制举与征辟 4、荐举与保举 5、入仕杂途 第二节 官吏的任用程序 一、 册命 二、铨选 三、掾属自辟 第三节 官员任用类别、任期与任用限制 一、任用类别 二、任 期 三、任用限制 第四节 宫员的等级与俸禄 一、位、品、阶、爵与散官、勋官 二、俸禄制度 第五节 权力行使的凭信与公文程式 一、 玺印绶 二 、符节钺 三、公文程式 本章重点:官员的选拔 难点:官员的选拔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教材: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主要参考书目: 1、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 2、 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 执笔:王勇
/
本文档为【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教学大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