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浅析江西民歌《十送红军》的音乐特征及其演唱

浅析江西民歌《十送红军》的音乐特征及其演唱

2019-06-04 5页 doc 16KB 342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2336

暂无简介

举报
浅析江西民歌《十送红军》的音乐特征及其演唱浅析江西民歌《十送红军》的音乐特征及其演唱 摘要:《十送红军》是由江西民歌《送郎歌》改编而来的革命歌曲。这首歌后来被选作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曲,也是由于它悠扬而凄婉的旋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情景交融,更能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笔者通过搜集和查阅《十送红军》的相关资料和视频,对江西民歌《十送红军》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以及演唱技巧有了很深的了解,受益很多。本人研究《十送红军》的目的是想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学习中,发扬红色文化教育。 关键词:江西民歌;音乐风格;演唱;情感 一、创作背景 《十送红军》是由江西民歌《送郎歌》改编...
浅析江西民歌《十送红军》的音乐特征及其演唱
浅析江西民歌《十送红军》的音乐特征及其演唱 摘要:《十送红军》是由江西民歌《送郎歌》改编而来的革命歌曲。这首歌后来被选作电视剧《长征》的主曲,也是由于它悠扬而凄婉的旋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情景交融,更能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笔者通过搜集和查阅《十送红军》的相关资料和视频,对江西民歌《十送红军》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以及演唱技巧有了很深的了解,受益很多。本人研究《十送红军》的目的是想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学习中,发扬红色文化教育。 关键词:江西民歌;音乐风格;演唱;情感 一、创作背景 《十送红军》是由江西民歌《送郎歌》改编而来的革命歌曲。它最初是在60年代初编创的,在一次歌舞剧“革命历史歌曲演唱”第三场中首演于北京,演出后受到人们的强烈喜欢,从此便被人们所认可。这首歌于1962年正式发表,之后就变成了现在的《十送红军》。 《十送红军》这首歌是由民间长期流传的“长歌”通过加工整理而来的。所谓的“长歌”,就是江西当地人民在送别亲朋好友时演唱的一种以叙事为题材的民歌。“长歌”也被后来的人写为《送郎歌》。《送郎歌》描写的是妻子送表哥 出远门,难舍难分,一边送一边唱,一唱三叹,边哭边诉,非常伤心,歌词中还有年许多方言,用作语气助词。 二、江西民歌的特点 江西的民间音乐种类很多,民歌便是最常见的一种。通常按照歌唱环境、方式、功能的不同,有号子、山歌和小调三种体裁。号子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作出来的。歌词常用二字、五字或七字句。它的曲调特点是用材少,句幅较短,多用一个节奏型。山歌和号子不同,山歌是劳动人民自由抒发感情的一种普遍歌曲。根据它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点,又分为平腔山歌和高腔山歌。山歌的旋律高亢,感情细腻。通常用真假声混合唱。总之,江西名歌最大的特点就是紧贴人民生活、主题鲜明、感情朴实。 三、歌曲《十送红军》的艺术特点 (一)歌词特点 《十送红军》的曲调婉转柔美,歌词朴实。2001年被选为电视连续剧《长征》的主题曲,表达根据地人民送别红军北上长征时军民难舍难分的感人情景。它凄婉、简单的旋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收录于《红色经典》专辑。 《十送红军》的歌词主要以叙事为主,并借叙事来表达革命根据地的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胜利的坚 定信念。还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充分体现出红军和人民难舍难分的深厚感情。 (二)曲式特点 全曲用回旋式手法,使得这首歌的风格更加完整、前后呼应。通过基本曲调移位变奏和声部转换的方法,来展现男女老少不同年龄性别的乡亲们的形象。这首民歌的曲调建立在六声音阶、徵调式,2/4拍,C调,演唱时稍慢。 该曲由呈示段、展开段和再现段组成。三个乐段组成复乐段曲式结构。这三个乐段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后面两个乐段都是由第一个乐段发展变化而来的,因而可以把曲式看作是A、A1、A2重复变化的三段式。每段都有24个小节,每个小节的节奏都有相似之处。这三段都为方整性的平行乐段,整曲是收拢性结构。 四、歌曲《十送红军》的演唱处理 (一)气息 气息对于我们平时来说,可能没太大感觉。不过,对于演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演唱时吸气要快,要非常自然,呼气动作要慢,假如遇到很长的乐句,要保证气息的充足。《十送红军》中“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大都是六个字,所以气息就不要求太深,但一定要与头、胸结合,不能单独只用一部分,这样出来的声音会特别白,没有穿透力。虽然中低声区比较方便,但在高音区却很吃力,更缺乏表现力,使声音失去自然优美的色彩。在实际练习和演唱中,我们要保持高度集中,积极地、向上地、兴奋地“吸气状态”, 就像受到惊吓一样。换气时,不要完全松懈,仍要有少量气息。当两肋未完全收缩,马上进行下一次吸气。在大多数音乐作品中,每首歌的音域都不全一样,所以我们一定要控制好气息。在平常训练中就要做到这些要求,那么在演唱曲目时就能水到渠成了。 (二)咬字与吐字 歌唱的咬字和吐字对于歌曲演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歌曲的美感与表达。咬字就是要唱好声母的发音。就像《十送红军》这首歌中的“包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子”和“种”作为半句的最后一个字,咬字一定注意,不能放松。“包”字唱的时候,上唇和下唇合拢阻碍气流形成的发音。而歌唱的吐字就是注意韵母的演唱方法。如歌《十送红军》中的“问一声亲人,红军啊......”里面的“一”属于齐齿呼,发音于口腔前部,用力在齿和舌尖部。而“啊”和“一”又不太一样,它的发音着力于口腔后部,用力在牙。 所以,在歌唱中声母的发音应该清晰、准确、短促、有力,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发音练习,以便准确地掌握二十一个声母的发音方法及发音位置。准确的、恰到好处的咬字、吐字能增强歌曲演唱的表现力,并将这一技能与歌唱中的气息运用。掌握好歌唱的咬字吐字方法,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表现歌曲,给人增添美感。 (三)情感 歌唱的本质是情感的表现,情感是歌唱艺术的核心。“情”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是通过内心活动表现出来的。欣赏一首歌的好坏与否,就看它是否有感情。歌唱艺术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它要求必须有娴熟唱功,并且要把自己对歌词和音乐的理解,用优美的歌声传达出来。一首歌的情感一般从音色、力度、速度三方面体现。 每个人的音色都不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专属音色。不过通过科学的训练,可以改变自己的音色。速度在演唱中也是比较好控制的,就如《十送红军》这首歌,歌曲比较委婉,就需要中速,太快感情不能充分流露。而力度是情感表现比较难的一部分,它要求我们要根据歌曲的需求,表现不同的情绪。 五、总结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树树里格梧桐叶落尽,愁绪里格万千压在心间,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十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这首《十送红军》是多么好听,让我们在送离别的氛围中,体会红军与军民的情真意切,在悲怆中所蕴涵坚定信念。让我们永远记住这首经典的歌曲,它不仅是历史的重温,也是文化的结晶,更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这首歌是无法替代的,它是力量的凝聚,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净化,艺术的魅力,历史的回响。(作者单位:邵阳学院音乐系) 参考文献: [1]孙伟.《十送红军》的历史真相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02). [2]周锦涛.周喜珍.《十送红军》一首革命历史的颂歌[J].湘潮出版社,2010(09). [3]张士燮.朱正本.《十送红军》――电视剧《长征》片尾主题歌[J].2001(09). [4]许文言.为《十送红军》正名[J].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06).
/
本文档为【浅析江西民歌《十送红军》的音乐特征及其演唱】,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