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国当代史讲稿电子版

中国当代史讲稿电子版

2012-07-30 50页 doc 581KB 1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754122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当代史讲稿电子版中 国 当 代 史 讲 义 湖北师范学院历史系徐旭阳 导言 一 关于1949年10月1日以后中国历史的名称问题 1、中国当代史 2、中国现代史 3、中国现代史建国后部分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分歧的核心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即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界线问题,是1919年还是1949年。 二 关于中国当代史的分期问题 分为四个时期:也就是我们教材上的四大章节 1、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0—1956.9 又分为两个阶段: ① 1949.10—1952.12 ,...
中国当代史讲稿电子版
中 国 当 代 史 讲 义 湖北师范学院历史系徐旭阳 导言 一 关于1949年10月1日以后中国历史的名称问 1、中国当代史 2、中国现代史 3、中国现代史建国后部分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分歧的核心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即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界线问题,是1919年还是1949年。 二 关于中国当代史的分期问题 分为四个时期:也就是我们教材上的四大章节 1、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0—1956.9 又分为两个阶段: ① 1949.10—1952.12 ,即三年恢复时期 ② 1953.1—1956.9 , 即四年建设时期 2、十年建设时期:1956.9—1966.4 3、十年文革时期:1966.5—1976.10 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6.10——现在 第一章 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 社会主义的建立 (1949.10—1956.9) 讲四个专题 1、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2、抗美援朝战争 3、高饶事件 3、过渡时期总路线 第一讲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1、建国初期的国内形势和主要任务 ①总任务、总方针:彻底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注意区别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和联系 ② 建国初期的形势和任务 形势错综复杂,困难重重。 主要任务: ① 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② 没收官僚资本并把它们改造成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③ 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进行土地改革,彻底摧毁帝官封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④ 统一财政经济,稳定市场,控制物价,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的基本好转,为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准备条件。 史学界对建国后这七年中国社会性质的讨论: 有三种提法: ① 认为这七年中国社会基本上仍然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 ② 认为1949年10月后中国即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即这七年中国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 ③ 认为这七年中国社会既非社会主义社会,也非新民主主义社会,而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但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我赞同第一种观点。 二 建国初期的经济困难 建国初期,我国社会经济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表现在: 1、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全面急剧下降。 2、流通领域极其混乱,物价飞涨,通货膨胀,投机盛行。 3、国家财政极其困难。 三 肃清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之一 四 没收官僚资本——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之二 五 争取财政经济的基本好转——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之三 五大措施: ① 取缔奸商,打击投机,稳定金融。 ② 调运物资,集中抛售,稳定物价——“两白一黑战争”。 ③ 发展生产,发展流通。 ④ 发现公债,弥补财政赤字:胜利折实公债2亿单位。 ⑤ 统一国家财政经济。 六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时间:1950.6.6——6.9 背景:新中国建立大半年时间,全国经济秩序刚刚结束旧体制,进入新体制,国家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国民经济百废待兴,财政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已有所好转,但还没有基本好转,财政经济困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和主要困难。因此,当时全党全国的主要任务是争取财政经济的基本好转,并通过财政经济的成绩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主要内容:毛泽东代表中央所作的《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和《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前者是讲的财政经济问题,它是中共当时的经济纲领,《不要四面出击》是讲政治问题,它是中共当时的政治纲领。前者提出,中共在今后三年内的中心任务是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不要四面出击》提出我们现时不能树敌过多,必须在某些方面作出让步,集中力量攻击主要敌人。毛的这个讲话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处理好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不能现在就和他们闹翻。 七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顺利完成 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经济秩序有了根本好转,财政经济困难得到基本克服。 第二,工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大发展。 第三,人民社会水平由了较大提高。 可以说,到1952年,中共新政权三年恢复国民经济的计划基本完成,为国民经济的大规模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第二讲 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军队第一次出国作战的战争(当时,中国军队团以上的干部都曾到朝鲜战场轮流作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又一次世界性的战争。这场战争从1950年10月25日开始,到1953年7月27日结束,历时两年九个月,共计1005天,我军出动100余万,以损失36万(内含16万被俘人员)代价,取得歼敌70万(连同朝鲜人民军三年多的作战,合计歼敌109万人,其中美军39.7万人)的胜利。这场战争对新中国来说,是一次现代化战争的尝试,是一次海陆空军的立体战争,它对新中国的建设和国际地位的提高都有重大的影响。 一、战争的起因 1、美国介入朝鲜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首先是由朝鲜内战起的。二战以后,苏美以北纬38度为界占领朝鲜,1948年8月、9月南北朝鲜政府先后成立(类似于东德和西德)。苏美军队分别于1948年12月和1949年6月撤出南北朝鲜。1950年6月25日,南北朝鲜发生战争。早在1948年12月24日,美国政府就同南朝鲜李承晚集团签订了秘密协定,准备越过“三八”线,进行所谓“北伐”。同年,李承晚集团狂言:“朝鲜和美国的军队在解放了我们北部领土后必须穿过辽东半岛进抵哈尔滨”。然而内战爆发后,李承晚集团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自以为有美国的全力支持,用闪电式的突然袭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占领朝鲜北部。他们叫嚣说:“三天完成北伐”,要在“平壤吃午饭,在元山吃晚饭”。但是,北朝鲜人民在金日成的领导下,英勇反击,6月27日,就击溃了越过“三八”线的李承晚军队,接着转入了大规模的战略反攻。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把战线从“三八”线迅速地推向南部,直至大邱、釜山一隅,解放了汉城等南朝鲜90%以上的地区。李承晚集团处在瓦解之中。 究竟是哪一方先打起的,一种认为是南朝鲜先侵略北朝鲜;一种意见认为是北朝鲜先打南方。现在大多数学者同意后一种意见。但不论怎么说,朝鲜内战是朝鲜人民的统一战争,是其民族内部事务,别国不应干涉。由于南北朝鲜的分裂对峙,是美苏等大国一手制造的,也关系到苏美等国利益。因此朝鲜内战一打起来,必然会越过三八线,朝鲜内战不可避免地国际化。 果然,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就着手扩大战争,6月27日,美国宣布派兵入朝作战,并宣布派遣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这样,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不仅立即参战,也把中国拖入战争。7月7日,美国利用苏联代表缺席的机会,在安理会通过决议,指责北朝鲜为侵略军,并决定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联邦等16国组成联合国军入朝作战,由麦克阿瑟为总司令,挑起全面战争。 为了挽回李承晚集团的败局,美国集中了5万人的兵力,在300多艘军舰、50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趁朝鲜人民军后方空虚之际,于9月15日在朝鲜中部西海岸仁川登陆,截断朝鲜人民军的后方交通,继而疯狂大举向北进犯。10月2日越过了“三八”线,21日侵占平壤,接着向我国东北边境的鸭绿江和图门江逼进,把侵略的战火烧到我国东北大门。这时,美国还不断地派出空军入侵我国东北领空,深入到临江、安东等地区进行扫射和狂轰滥炸。美国的军舰还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在公海上炮击我国商船。他们还狂妄叫嚷,什么“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把两国(中朝)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美国军队必须超过北朝鲜,进入目前为中共军队所占领的满洲”。美国侵略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在东京宣称:“麦克阿瑟可以指派他所统率的作战部队到任何地区作任何必要的工作”。侵略气焰极为嚣张。 2、金日成的请求。本来,在朝鲜内战初期,由于北方兵力强于南方,战争一开始,北方军队迅速南进。但是,在内战过程中,金日成对美军的干涉准备不足,盲目冒进,后方空虚,这样9月15、16日两天,美国海军陆战队仁川登陆成功后,战局迅速变化,极不利于北方。到9月底,敌人逼近三八线,朝鲜北方岌岌可危,金日成派外相和内务相到北京,要求中国出兵援助。10月1日深夜,金日成又紧急召见中国驻朝大使倪志亮,要求中国尽快出兵援助。 3、中美对立情况。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本无意介入,只是到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才不得不派兵入朝参战。并不象一些西方人士所说的那样:苏联和中国参与策划了朝鲜战争。这一点随着大量史实的披露,已为大多数西方和韩国学者所承认。正如美国罗德兰海军战争学院战争史教授斯蒂芬恩所说:“中国人从来不希望战争,是麦克阿瑟 逼迫他们这样做的,-----他们没有介入最初的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的起因,也是中美长期对抗的结果。可以说中美是世仇,自近代以来,美国一直不断侵略中国。抗战结束后,美国又支持蒋介石同中共打内战,自此同中共结成深怨。 考察美国对中共的政策 ,也有一个转变过程。我们知道,自抗战以来,美国政府虽然一直是扶蒋反共,但是美国政府内也有一部分人对蒋介石的腐败认识较清楚,十分不愿扶蒋。例如,抗战时期的史迪威将军便是一例,他们认为蒋介石政府政治腐败,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因此,新中国成立前夕,美国政府对中共政权仍然是持观望态度。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很多国家驻国民党政府的大使都撤离,苏联大使也回国了,但是,美国大使司徒雷登没有立即撤走,他还准备以燕京大学校长的身份到北平同中共进行试探性的会谈。后来,由于美国国内一派的反对而未成行。对于兵败退守台湾的蒋介石,美国政府要求它尽快收缩兵力,不要滥提反攻大陆,从沿海岛屿撤退,主守台湾,但蒋介石不大愿意,他被迫从海南岛、大小陈岛撤退后,却没有从金门撤退。 1949年7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外交上一边倒,完全倒向苏联。自此,美国对中共彻底绝望,转而全力支持蒋介石,结束观望的态度。自此,美国便以台湾、日本、朝鲜、越南、缅甸等地对中国形成包围,中美进入泠战时期。 自解放战争以来,中共对美国一直是怀着戒备心理的。中共认为在蒋介石快倒台时,美国有直接出兵干涉中国革命的可能,中共为此作了充分的准备。1949年1月18日,毛泽东在《目前的形势和党在1949年的任务》的报告中就明确提出,我们从来就是把美国直接出兵占领中国沿海若干城市并直接同我们作战考虑在我们的作战计划之内的。1949年4月,中共不顾苏联的劝阻,毅然渡江作战,这表明中共并不在乎美国直接出兵干涉。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中共考虑到美国有可能出兵干涉,便将刘邓的二野配合陈毅的三野,部署在华东地区,以对付美国登陆干涉。当时中共估计美国有可能在三个地区同中共发生冲突:朝鲜、台湾、越南。1949年5月28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预防美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的对策的指示》的党内指示,明确 指出要提防美国的干涉和封锁,并在华北、华东部署大批兵力。1950年5月30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准备解放台湾,为防止美国的干涉,中央军委决定,抽调四野的第38、39、40三个军组成战略预备队,驻在郑州,主要用来对付美国的干涉,向南向北到越南、朝鲜都很方便。 可以看出当时中共对美国的对华政策的估计是十分清楚的,并敢于与美国较量。中共认为,美国远离本土作战,并且力量分散,在欧洲驻有重兵,士气低落。中共当时也愿意同美国干一场,认为迟打不如早打,反正是要打的。另外,当时中共也高唱世界革命的高调,想搞一个世界反帝大革命。以上便是朝鲜战争爆发前,中美对抗情况。 4、美国的横行与中国的安全。 近年来,抗美援朝的话题又达到一个高潮。特别是1998年10月,我国举行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兼朝中联军司令员彭德怀元帅诞辰100年暨志愿军归国40周年的纪念活动,以及2000年纪念这场战争爆发50周年的活动,有关抗美援朝的议论在此前后骤然增多,其中包括许多有争议的观点。如抗美援朝的国际意义历来为国内外所公认,然而这场战争究竟是否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几十年来却争议不绝。美军越过三八线以后,国内以高岗、林彪等中央领导人为代表的一派意见就坚决反对出兵朝鲜:新中国刚成立,需要时间来恢复经济;“联合国军”陆、海、空三军的装备水平占绝对优势,我军参战必须有起码三四倍于对方的装甲兵和炮兵以及空中掩护,而这些条件我国根本不具备;朝鲜不过相当于中国一个省那么大,让它亡几年无关大局。所以出兵援朝是惹祸上门,引火烧身。林彪为此而称病去苏联疗养,推托志愿军司令员的职务任命。他们认为此战中国可打可不打,主要顾虑是打不赢而不一定不该打。90年代以来,在国际学术界颇有市场的观点是“抗美援朝得不偿失”。其中有一条近似三段式的基本思路:美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曾准备作出外交承认,可惜没有得到中方的及时回应;美国干涉朝鲜战争,旨在解决朝鲜问题,对中国仍然没有敌意;假若中国在朝鲜战争期间当观众的话,完全可以与美国发展关系,抓住对外开放和国家发展的历史机遇。 近年来开放的许多信息又显示,杜鲁门政府没有进攻中国本土的意图。“联合国军”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强烈要求动用台湾国民党军队支援朝鲜战场,甚至轰炸中国沿海城市,杜鲁门不予批准(因为杜担心麦克阿瑟的极端主张会招致苏联的干预),并最终撤了他的职,战事也基本局限在朝鲜境内……等等。那么美国究竟为什么而打仗?或者说,让美国在朝鲜为所欲为,对我国的安全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以历史和地缘眼光来审视,无论美军在朝鲜战争期间是否跨过鸭绿江,美国的干涉行动都决不会没有更大的目标。在亚太地缘政治舞台上,朝鲜属于一个战略要冲,它位于俄、日、美、中几个大国之间,构成太平洋列强登上中国大陆的一块结实的跳板。在近现代历史上,无论日美或者别的什么国家,入侵朝鲜都不过是继续扩张的序曲。日俄战争期间,日本从仁川登陆后,不等拿下整个朝鲜便直取辽东半岛的俄军。所以人们常说,朝鲜与我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得不把对朝鲜的任何外部入侵视为敌对的行为。当然,由于时空条件和国情的差异,1950年的美国不敢向驻东北的苏联陆海军部队实行“热战”,进而吞并中国,但可以肯定,其动机决不限于解决朝鲜问题,而是发动针对中国和苏联的地缘攻势。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指出:“国家和民族的大大小小的利益毫无疑问都是极为复杂地和变化多端地交织在一起的”。试想假若其它某个强国入侵墨西哥,并声明与美国无关,美国政府会无动于衷吗?1962年苏联把导弹部署在小小的古巴后,肯尼迪总统为什么会连续失眠,美国政府为什么反应如此强烈? 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的军事行动并不限于朝鲜半岛。对朝鲜和台湾的入侵行动是同步实施的,侵台构成美国参战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美军占领台湾的意图而言,最明显的一点当然在于保护、支持与新中国处于内战状态的国民党,企图从政治上遏制新中国。国民党自大陆撤退后,台湾问题就成了美国制约中国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至今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必须入朝作战。如果我们对朝鲜战争袖手旁观,将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假若美国一统朝鲜后,东亚的均势将被打破,我国的周边环境发生激变,各方的利益摩擦和冲突加剧。根据历史的经验和时代条件,我们明显地可以看到以下几种结局: 第一,美台南北夹击。如在军事上,1948年辽沈战役结束后,由于同苏、朝两个友邦为邻,四野总部奉中央之命率所有四个主力兵团南下作战,一直打到天涯海角,仅由东北军区的地方部队留守。现在这个“不设防”的大后方突然变成了前线,即使从其它大区调兵来补防,也只能救一时之困,正如周恩来所说:“鸭绿江一千多里防线,需要多少部队!而且年复一年,不知它哪一天打进来”。 在政治上,新生政权立足未稳,在广大的新解放区,由于长期接受国民党宣传的各阶层民众对新政府将信将疑,还有无数国民党残军武装和半封建帮会组织淌未解散。正如毛泽东所说:共产党虽然坐了天下,也不过是中国的第二大党,封建会道貌岸然门才是第一大党。如果一旦与美台势力里应外合,就会使整个社会安定和政治进程受到破坏,政权的基础甚至可能受到冲击而被削弱。 在经济上,东北、华东和华南即我国的东半部,属于人口稠密、物产丰富而有一定工商业基础的先进地区,届时全部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中。其中辽宁集中了全国的重工业设施,(鞍山和本溪的钢铁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抚顺有全国最大的煤矿,有2000多家工厂的沈阳是全国的机械制造中心。)而这些设施距鸭绿江边界最远不到200公里,基本上依靠江上亚洲最大的水电站提供动力。吉林的丰满水电站原来有8台机组,基本可以解决辽宁重工业的用电,但被解放东北的苏军拆走了6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如果鸭绿江水电站被占领或被破坏,就等于拉下了我们的电闸,辽宁实际上是全国的重工业立即瘫痪。我们固然能以农为本,那工业化如何起步呢? 第二,朝鲜冲突将长期化。国内外很多人至今以为,假如中苏两国都不参战,朝鲜战争将随着朝鲜的灭亡而结束。朝鲜灭亡其实恰恰不能合理解决问题,中国、美国、朝鲜、南朝鲜三国四方将长期为此周旋,激烈冲突。因为朝鲜有机会保存党、政、军的有生力量,部分人就地上山打游击,其他人有组织地向境外转移。以地理、社会等各方面的条件而论,他们只能到鸭绿江对岸文化相近、往来频繁的我国东北地区建立流亡政府。事实上,他们早已开始向江边迅速集结,并在边境附近的江界城建立了临时首都。斯大林在拒绝让苏联出兵的同时,也曾主张金日成首相在东北建立朝鲜的流亡政府。中国身为朝鲜的友邦,没有理由不予接纳。据有人测算,在这种情况下,朝鲜流亡政府不出两三年将是一个有几百万人民、几十万军队、以半军事化方式所管理的国中之国。一旦如此,任何人也阻挡不住他们“打回老家去”的事业。那么中国政府就不得不承担起客人的大部分开支,这种负担就可想而知。同时中美对抗将不断升级。 第三,印度支那冲突也将会提前。因为朝鲜沦陷后,美国就可以腾出手来大举南下,从越南方面向中国实施攻击。这样中国将三个方向“满负荷”运转。 第四,将会承受来自苏联方面的压力。因为,我在三个方向上受到美军的直接威胁,必然对苏联的依赖程度也大在大提高。同时苏美迎头相撞,苏联必要确保并力争扩大在东北原有的优势地位。苏联的援助,不仅要偿还,而且常常带有控制性条件,反过来又威胁到国家的安全。1950年初在中国政府代表团访苏争取援助期间,斯大林坚持保留苏联在中国的某些治外法权,例如对东北铁路和旅顺港的军事占领及行政管辖,禁止其他外国人进入东北和新疆等。我方经过艰苦的谈判讨价,仍然不得不忍辱负重,作出一定的妥协。毛泽东主席归国后悲愤难平,在中央政治局投票批准中苏同盟条约时弃权以示抗议。1955年苏联完全归还了东北。但如果当时美国兵临城下之时,苏联还肯撤走吗? 从上述几个方面看,中国应该出兵朝鲜。国内外许多人至今以为,中国政府当年主要是为了朝鲜以及整个社会主义阵营而战,与本国的利益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公开的国内资料已经证明,当时的中国政府对于国家利益有充分的考虑,对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尤其美台南北夹击的险情极其敏感。 首先,中国政府以各种形式及时作出了应对。6月27日,美国决定出兵朝鲜并侵略台湾、与中国不宣而战。在6月27日前后 ,中央即命令原在郑州的第四野的38、39、40三个军所组成的战略预备队,外加42军,组成东北边防军,另增派三个炮兵师、三个汽车团和一部分工兵,集中在鸭绿江边,司令部驻丹东,任命邓华为司令员,并作各种准备,组织了6万人的后方医院,7月4日,部队从郑州出发,8月5日到达鸭绿江边待命。 外交方面,6月28日毛泽东就严正指出:亚洲的事务应由亚洲人民自己来管。这清楚地表明中国人民反对美国发动侵略朝鲜战争的立场。美军在仁川登陆后,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代理总参谋长聂荣臻对印度驻华大使阐明了中国政府的态度:“一旦战争打起来,我们除了起而抵抗之外,是别无他途可循的”。10月2日,中国得知美军已决定越过三八线继续扩大侵略,于是10月3日凌晨,周总理紧急约见一直在中美之间穿线的印度驻华大使潘尼加,更明确地表明中国政府的态度:南朝鲜军越过三八线,那是朝鲜人自己的事情,如果联合国军队超过三八线,中国不能坐视不顾。遗憾的是,美国领导人被仁川登陆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们太轻看了中国,认为中国不具备单独“干涉”的能力。10月11日杜鲁门与麦克阿瑟在威克岛会见时,麦完全否定了中国参战的可能性,他说:“如果中国共产党的军队越过鸭绿江,我将对他们进行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屠杀”。杜认为周的声明“只是对联合国的恫吓”。于是美军气势汹汹,一直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美国飞机超过中朝边界对中国东北狂轰滥炸,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此时金日成也要求中国出兵援助,中国政府 面临重大决策。 在上述情况下,10月1-5日,中央连续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援朝问题。大家普遍认为,出兵朝鲜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如果我军在朝鲜境内和美军打起来,就要准备美国宣布和我国进入战争状态,就要准备美国至少可能使用其空军轰炸我国许多大城市及工业基地,使用其海军攻击我沿海地带。从军事力量的对比来看,当时朝鲜战场上敌人的总兵力为69万多人,(其中美军41万人,李承晚的军队为24万,其他仆从国军队为4万人),并拥有庞大的海空部队。美帝国主义又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工业强国,1949年钢的产量是7千多万吨,1950年达到9800多万吨,拥有原子弹和现代化装备以及大量雄厚的战略物资。我国建国只有一年,国家政权尚不巩固,社会秩序尚不安定,镇压反革命运动刚刚开始,全国大部分农村的土地改革还没有进行,国民经济尚未得到恢复,工农业生产十分落后。1949年钢产量只有15吨,1950年也只达60万吨。志愿军的装备基本上还是步枪加手榴弹,一无飞机,二无军舰、坦克,只有少量大炮。我们是以装备差的陆军对付美国现代化装备的海、陆、空三军。显然美国是处于军事上的优势地位,这是对我们不利的方面。 毛泽东在会上让大家摆了出兵的不利情况后说:“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样说,心里也难过。”同时毛泽东认为,如果这时我们不出兵朝鲜,等到美国全部占领了朝鲜并立即宣布朝鲜的所谓“统一”时,我们的志愿军就会了出不去,这对朝鲜、对东方、对全世界都是很不利的。彭德怀认为:“美国占领朝鲜与我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华东。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它既要来侵略,我们就要反侵略。不同意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最后取得一致意见:美军占领台湾后已经威胁华东、上海,如果再压到鸭绿江边对我更为不利,敌对势力将气焰高涨,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站将被控制。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密切注视着美国出兵印度支那的动向,更强烈地意识到我国已经无路可退。基于这些考虑,中共中央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在这期间,即10月2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告知中国准备出兵朝鲜,同时希望苏联配合,斯大林答应说,如中国出兵,苏联可派空军支援,这更促使了中国派兵决心。 当时中央派谁去当司令员呢?应当说志愿军是原四野林彪的部队,派林彪去比较合适,但林彪推说身体不好,毛泽东决定 派彭德怀去。彭德怀当时任西北军区司令员兼西北局书记,9月底,他接到中央开会通知后,立即飞往北京,后得知开会是讨论出兵朝鲜问题。当时 在会上毛并没有宣布派谁去,会议结束后,毛要彭留下,想了解一下彭的态度,毛也不好直接派他去,要等他同意后才好说。因为在历史上,井冈山时期和1936年红军东渡黄河时,彭同毛有过激烈的争论。彭留下后,毛向彭交了底,说准备让他当志愿军司令员。毛说时间紧迫,可以给2小时考虑时间,一小时后,彭便同意了。10月8日,毛泽东下令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彭当天飞往沈阳,10日到达丹东,整装待发。但10月15日左右,彭接到毛泽东速回北京的电报。什么事情呢?原来斯大林变了 ——答应给中国空军支援,因故取消了。10月16-17日,毛泽东派周恩来、刘少奇去莫斯科见斯大林,斯大林对他们说,他十分希望中国人打美国人,但他又担心苏美直接对抗,打起第三次世界大战,他说中国给他出了大难题。当时刘、周见了斯大林后,不好直接问苏联为何不出动空军,而是绕了几个大圈子后,才提到空军问题,斯大林说,苏联出动空军不适合。刘少奇说,可让苏联空军穿上中国志愿军的服装。斯大林说,那被俘后怎么办?这样,苏联原答应的空军支援便落空了。刘周空手而归。毛得知斯大林的态度后,也十分紧张,命令志愿军暂缓出动,要彭回京商量。后经中央讨论决定:不管苏联是否出动空军,中国还是出兵朝鲜。这样10月19日夜,中国军队第一批6个军共18个师隐蔽地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紧接着又派第二批,10月25日,第三批,也是最后一批志愿军出国,前后三批共计约100万人。 几十年后,1985年5月,美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约翰•托兰在谈及中国参战问题时这样评论道:“中国出兵朝鲜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是不得已的。如果苏联侵略墨西哥,那么美国在五分钟之内就会派军队去的。”由此可见,是美国的侵略战争把中国拖进反侵略的战争。 其次,中美两军在朝鲜交手之前,不用说外国,就是我国政府事实上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在内的党政军领导人普遍担心,解放军从未经受过现代战争的考验,不知能否顶住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猛攻。他们制订了美军破关而入、直冲腹地的应急计划,是怀着一种破釜沉舟的悲壮心情出阵的,正如彭德怀元帅所说“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不惜冒这么大的风险,只能说明他们认定袖手旁观风险更大。此外,许多外国学者注意到,“联合国军”逼到家门口中国才出兵,在军事上错过了在朝鲜蜂腰部组织防线的最佳时机。他们据此判断,中国参战的主要动机显然在于保境安民。 所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动员口号完全符合实际,概括得非常准确。国内外的舆论界之所以产生广泛的曲解,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国内相关的宣传并非无懈可击。长期以来抗美援朝的国际义务提得多,而且日益增多,保家卫国的丰富内涵讲得少,而且日减少,因此两者内在联系并未得到广大群众、乃至广大干部的真正理解。现在似乎到了重新考虑的时候。 就抗美援朝对于国家利益的得失而言,国内的出版物早已指推进了国防现代化,以及锻炼了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等。国际上的着眼点与之大不相同,甚至高于国内——将抗美援朝视为中国进入世界强国之林的里程碑。国际人士普遍相信,从古至今,强国的崛起都必须经过战火的洗礼。能够打败或打平某个世界一流强国的新兴国家,就被公认为新的强国。例如在1588年全歼欧洲海上霸王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英国,数败以英国为首的欧洲联军的拿破仑法国,战胜法西斯德国和日本的美国和苏联等等,出于这个理由,许多外国学者把顶住了世界“大哥大”美国的抗美援朝也列入其中。例如美国的军事史专家赫尔姆斯说:“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中国已成为一个可怕的对手。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他们还强调,中国通过战争中的出色的表现扩大了自己的影响,提高了对苏联的独立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已经在经济方面形成了应有的忧患意识,并对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在国家安全方面,我们的社会同样应该形成一种必要的忧患意识。无论对于理解抗美援朝还是国家的其它安全决策来说,这种意识都是不可缺少的主观条件。因为国家民族如果连安全都不能保障,发展又从何谈起呢? 5、补讲对战前美、苏、国、共四方面的决策心理的几点分析 ①美国对形势估计不足,认为中国没有实力出兵。如当时麦克阿瑟说:“中国的经济是贫乏的经济”,“只要用空军轰炸中国工业基地和大城市,用海军来破坏中国的沿海港口,就可以使一大部分人民发生骚乱和不满,这种国内紧张情绪对破坏中共作战的可能性将大有帮助”。他说:“和中国共产党对峙,我们有强有力的海军和空军,人们应该把压力加到他们身上,他们国内又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抵抗的。”因此,他极力主张把战争扩大到中国。又如对周恩来的声明,杜鲁门认为只是外交的威胁和讹诈,他认为苏联有可能出动空军。这样,可以说,在出兵交战前,美国已先输一步。 ②苏联的对中国的支援:前面讲过,斯大林首先答应出动空军支持,后来又半途动摇,自食其言。据说,斯大林是怕中国人打不赢美国,把苏联拖了进去,当他得知中国人在没有苏联的支持下仍决定出兵的通告后,斯大林这位咤吒内云,威震世界的一代骄雄也不禁潸然泪下。战争暴发后,苏联虽未直接出兵,但是给了中国56亿卢布的贷款,相当于13.4亿美元。另外也派了一些空军到中国东北,作一些防御作战的准备,防止美军侵犯东北。苏联这56亿卢布贷款,在中苏关系后来破裂后,苏联又要回去了,而在整个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花费了100多亿美元的战费,付出了几十万人的生命代价,苏联的援助同这个数目比起来,那就不值一谈了。 ③蒋介石的梦想:国民党对朝鲜战争的暴发,真可欢呼麻雀跃,欣喜异常。本来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海南岛(50.5)后,准备发起台湾战役,解放台湾,国民党是吓坏了。可以说在朝鲜战争爆发前,蒋介石是坐卧不安、心惊肉跳。现在朝鲜战争一爆发,美国直接插手远东事务,派兵进入朝鲜,并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共进攻台湾,蒋介石怎不高兴呢?所以蒋介石也要求派十个步兵师,三个炮兵师共3万3千人参加联合国军队入朝作战,并派孙立人为司令员(孙是两点军校毕业生,有民主思想,容易为美国人接受)。因为蒋介石认为,朝鲜战争必定会异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暴发,他可在乱中打回大陆,靠美国的支持,来打败中共。但美国对蒋的要求,没有同意。其原因: A、国民党出兵会使形势复杂化,引起中共出兵。 B、怀疑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 C、如在朝鲜战争中国国民党军队削弱,使中共有可能解放台湾。 D、会增加美国的负担。 这样台湾的国民党军队就没有参加朝鲜战争。 ④中共对形势的估计和策略的运用: A、中国出兵朝鲜,是一个正确的军事行动,当时中国出兵,虽有可能引火烧身,但中共已作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当时中国估计到有三种可能: a:战争暴发后,国内太平。 b:战争暴发后,国内出现动乱。 c:战争暴发后,美军在中沿海地区登陆,把战火引向大陆。当时中共力争第一种可能性,应付第二种,第三种的可能性。 B、中国出兵是用“中国人民志愿军”名义,而不是用解放军的名义,志愿军是自动自发组织的,好象不是政府的军队。同时,我们的口号是“打一场局部战争”,留有余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很好,有有利于人民支持战争,策略正确,很有分寸。 C、我们只讲反美,而没有讲“反帝援朝”,虽有十几个国家参加战争,但我们把打击目标放在美国身上,有利于分化敌人。 D、我们的目标是把美国赶出朝鲜,没有讲统一朝鲜,也留有余地,说朝鲜的统一让朝鲜人自己解决,我们是保家卫国,防止了过左,避免了是战争贩子的印象。所以当年朝鲜停战协定签定后,志愿军不久就陆续撤出北朝鲜(1958年撤完),而美军却赖在南韩不走。 二、朝鲜战争的三大阶段: 1.1950.6.25-1950.10.25朝鲜内战暴发美军入侵,中国准备出兵阶段 2.1950.10.25-1951.5.21五大战役阶段,志愿军入朝7个月,发动五次战役,歼灭美李军23万余人,其中美军11万余人,把敌人从鸭绿江、图门江边打回到三八线附近,从根本上扭转朝鲜战局。51年4月21日,麦克阿瑟被撤职,由李奇微接任。6月30日,李表示愿意谈判和平解决朝鲜问题。 3.1951年7月10日-1953年7月27日,边谈边打,以打促谈的阶段。(1952年4月28日由克拉克接替李奇微) (60见笔记:①军事分界问题②停战!休战!国际监督问题③交换战俘问题) 当年志愿军参谋长解方将军在1997年《纵横》杂志第1期撰写了《忆朝鲜停战谈判》一文,生动描写了当年谈判的情形。大家有时间可以阅读一下。解方的文章有五个小标题:①经过5次战役,美军认识到,中国决心把朝鲜战争进行下去,即使付出重大代价也在所不惜,美国想用武力来灭亡朝鲜是办不到的。(正如联合国军副参谋长魏德迈哀叹:“朝鲜战争是个无底洞,看不到联合国军胜利的希望。”)②李克农(外交部副队长,谈判代表团党委书记)满怀信心地说:“我相信,我们共产党人外交方面的才能决不低于敌人。我们既能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场上打败敌人,也一定能在谈判中学会谈判赢得谈判的成功”③美军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在谈判中也休想拿到。我们要做两个准备,一个是战争,一个是和谈;一个是战场,一个是会场。二者要相互配合。④这场斗争必须针锋相对。当敌人提出无理要求时,我们一定要比他们更强硬;当敌人要到战场上“辩论”时,我们在战场上也必须寸土必争。 [如敌人提出海空优势论:即联合国军是三军——海、陆、空军,因此在划分界线时,其海空优势必须在地面上得到补偿。意即我军要从三八线向北撤退1200平方公里土地。我方代表马上把美军顶回去了。我们的理由是: 我们只有一军就把你们打得这般情景,我们若是三军作战你们早就完了。这一点美军是怎么也无法驳倒的。又如,美方在谈判中接受了“以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的后,双方在战场上争夺是十分激烈的。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就是一例。1952年10月24日-11月25日的43天中,美方投入6万多兵力,中方投入4万余人,在不到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进行激烈的争夺,敌人发动了900多的冲击,倾泻炮弹近200万发,出动飞机3000架次,投弹5000多枚,把上甘岭的山头削平了2公尺,岩石被炸成了1米多厚的粉末。最终以我军歼敌25000多人而取得胜利,美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无法前进一步。] 经过艰苦的谈判,双方在1953年7月27日签定停战协定:在板门店双方首席代表南日将军(朝鲜人民军参谋长)和哈里逊在9份用朝、中、英三种文字书写的停战协定文本上签字。接着金日成、彭德怀分别在平壤和开城与对方签字。至此,历时3年零1个多月的朝鲜战争,以中朝人民的胜利和美帝国主义的惨败而告结束。 最后一任“联合国军”司令官克拉克悲叹道:“我执行政府的指示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望: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美国国防部长马歇尔懊丧地承认:朝鲜战争“是美国所进行的一次代价最大、流血最多的战争”,是选择了“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对象,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神话已经破灭。美国原来并不是人们所想像的那样一个强国”。美国的报纸在评论朝鲜战争时也承认:“美国在朝鲜受到了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失败”。 意义: ①它沉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维护了 远东和世界的和平 ②这是中朝人民用劣势装备打败头号强国美国的胜利,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精神。 ③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当时全国有80%以上的人参加了抗美援朝的爱国运动。“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口号响遍全国,工人提出“工厂就是战场,机器就是枪炮”的口号,农民提出“多产棉花多打粮,打败美国野心狼”的口号,开展爱国增产节约竞赛运动,以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仅从1951年6月-1952年5月的一年时间,全国各族人民共捐献了相当3710架战斗机价值的款额。)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一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有关三八线趣闻 ①1945年8月10日,由美国务院、国防部、海军协调会通宵达旦举行会议,最后提出了在朝鲜以北纬38度为美苏受降日军的分界线,“北苏南美”。从地图看38度线将朝鲜半岛正好均分。 ②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地点之一是在三八线附近的板门店。据说谈判桌的中心刚好在三八线上,并用一个标记表明。在数百次会议中,一方代表从不进入对方的地盘。双方都不使用放在桌子中间的烟灰缸。(《青年文摘》1989年10月。) ③朝鲜战争结束时,按停战协定规定,南北朝鲜的临时军事分界线大致在北纬38度线附近。虽然此时的临时军事分界线走向与三八线已不重合,但习惯上人们仍称其为三八线。(《文摘报》1989年8月31日。) ④停战协定签字后,战争结束。临时军事分界线两侧10公里范围成为严禁南北双方进入的“非武装”地带,但谁曾想到几十年后的今天,“人迹罕至”的三八线区域,竟成为珍禽野兽公然游嬉栖身的乐园。据统计,三八线内的野生动物至少在394种以上。其中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组织保护的濒临灭绝的朱鹭、丹顶鹤等鸟类。这也许是战争带来的意想不到的结果。(《黄石日报》1989年11月19日。) 朝鲜战争中美双双损失人数 朝鲜战争双方地面部队损失表(上) 朝鲜战争,还是双石的资料全面客观一些…… 7月27日,中朝联合司令部发表战绩公报。公报称: 自1950年6月25日至本日止,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毙伤俘敌1093839名,其中美军397 543名,击落击伤和缴获敌机12 224架,击毁击伤和缴获敌军坦克3 064辆,击毁击伤和缴获敌军各种炮7 695门,击沉击伤敌军舰艇257艘。 其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的战绩为: 毙伤敌671 954人,俘敌46 088人,劝降435人,共计718 477人,其中美军290 000余人;击毁击伤敌坦克2 006辆、汽车3 165辆、装甲车44辆、飞机10 629架、各种炮583门;缴获敌坦克245辆、汽车5 256辆、装甲车51辆、飞机11架、各种炮4 037门、各种枪73 262支(挺)。 这是一个丰硕的战果。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果统计方面的严肃性是有口碑的,即或是对手,也常有称道之语。孟良崮战役攻占孟良崮后,因清点战果时发现了尚有万余人漏网,粟裕即令部队重新投入战斗,方将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和整编第八十三师一部全歼,就是一例。在军委作战局工作过的张清化、雷英夫等老同志也回忆说,当时毛泽东、周恩来等军委领导对统计的准确性非常重视、非常仔细、非常认真。 淮海大战时曾为歼灭黄维兵团的骑兵究竟是一个营还是一个团就不厌其烦地往返电报与参谋人员反复核实。毕竟这关系到对战场形势的基本估计,也必须认真核实。 然而在朝鲜战场上,双方大多数时间都处在阵地战状态,任何一方绝对控制战场或缴获对方全部挡案的情况都很少,除俘虏人数外,对对方的杀伤数字只能靠估计和推测。在使用远射程攻击武器时尤其如此,所以双方对战果统计数字出现误差都是难以避免的。 笔者认为,中朝军队对歼灭美军的估计数字可能偏高,美军当时虽然先后有120余万人参战,兵力最高时亦有58万之多,但在朝保持的地面部队人数最高时也只有40余万人(韩军最高兵力达到64万余人)。而对韩军的估计数字可能偏低,韩军不易捕捉,败阵后即化装四散奔逃,往往统计数低于其实际损失数。战争初期尤其如此。 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重大的伤亡。 自1950年10月25日参战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共阵亡114 000余人,医院救治战斗和非战斗负伤的伤员383 000余人次,其中救治无效致死者21 600余人,去掉伤员因第二、第三次负伤而造成统计上的重复数字和救治无效死亡以及非战斗负伤者,故最后确定的战斗伤亡减员总数为366 000余人。 除伤亡减员外,志愿军还有29 000余人失踪,失踪者中除在美方战俘营中的21 400余人外,尚有8 000余人下落不明,估计多已在战地或在被俘后死亡。 如此可以确定,加上失踪,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共计战斗损失390 000余人。 除战斗损失外,医院还收治过患病住院的军民450 000余人次,其中病亡者13 000余人,加上阵亡、因伤救治无效死亡等明确死亡者和失踪后估计已死亡者,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军民因各种原因死亡的人数在156 000余人左右,这是一个巨大的牺牲。 加上朝鲜人民军的伤、亡、失踪数字,中朝军队共付出628 000余人的兵员损失代价。 在战争中,中国军队共消耗各种物资560万吨,其中弹药一项即达25万吨,开支战费62亿元人民币。中国军队共战损坦克9辆、飞机231架、各种炮4 371门、各种枪87 559支(挺)。对于一个新生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相当昂贵的支出。 为了最宝贵的独立、自主和国家安全环境,这个支出,值! 联合国军的数字与中朝方的统计大相径庭,而且前后不一。 1953年10月23日,美联社曾发表了一个数字,称联合国军方面的伤亡和失踪/被俘总数为1 474 269人,其中美军战斗伤亡及失踪人数为144 360人。 1957年,在朝鲜战争中曾担任过美步兵第七师师长、后来又先后担任过美国远东战区司令官、美国陆军参谋长、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莱曼·兰尼兹尔上将曾在汉城对此说予以认同。但韩国方面后来声称,这个数字包括平民的伤亡。 韩国军队报出的战损数字最为混乱。 根据美联社公开的数字,韩国方面共损失1 312 836人,其中阵亡415 004人,伤残425 868人,失踪459 428人,被俘12 536人。 而1976年韩国国防部战史编写委员会出版的《韩国战争史》则声称,联合国军方面的伤亡及失踪/被俘数字是1 168 160人。而韩国军队的损失为984 400余人,其中阵亡227 800余人,负伤717 100余人,失踪43 500余人。 这个数字与中朝方估计杀伤韩军的数字相差不算太远。但韩方另外的资料声称这其中包括非军事人员的伤亡数字。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大校认为,细究起来,韩国方面承认的最低的军人战斗伤亡约为30余万人,失踪10万余人,失踪人数中作为战俘遣返者仅7 800余人。 战争期间,韩军曾多次陷入整体性混乱,其统计数字水分很大。美国军方的数字虽然也有过变动,但相对来说前后比较一致。 据美国方面近年的数据统计,在整个战争中,美国军队共计阵亡33 629人,其他原因死亡20 600余人,负伤103 248人,被俘后遣返3 746人,另外尚有8 142人失踪,估计也只好归于死亡一类。共计损失169 300余人。 战史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大校认为,相对于韩国军队来说,美国军队这个统计数字要更可靠一些。按美国的国家体制,在死亡人数上不太可能出现大的差错,否则如果有人没有列上阵亡名单,刻上朝鲜战争美军阵亡将士纪念牌,那么死者家属肯定会折腾,一折腾,舆论界掀起的轩然大波会让合众国政府极为难堪。 笔者与徐焰教授持相同看法。不过对于美军的伤者数字,笔者认为或有偏低之嫌,按常规战争的一般规律,伤与亡的比例大致符合一比三的统计概率,而美军的战场救护条件较好,伤者所占比例似应更高,中国军队战场救护条件远不如美军,伤者比例似应更低。 其它国家军队损失情况为: 英 国:阵亡710人,负伤2 278人,失踪1 263人,被俘766人,共计5 017人。 土尔其:阵亡717人,负伤2 246人,失踪167人,被俘217人,共计3 349人。 澳大利亚:阵亡291人,负伤12 40人,失踪39人,被俘21人,共计1 591人。 加拿大:阵亡309人,负伤1 055人,失踪30人,被俘2人,共计1 396人。 法 国:阵亡288人,负伤818人,失踪18人,被俘11人,共计1 135人。 泰 国:阵亡114人,负伤794人,失踪5人,共计913人。 希 腊:阵亡169人,负伤543人,失踪2人,被俘1人,共计715人。 荷 兰:阵亡111人,负伤589人,失踪4人,共计704人。 哥伦比亚:阵亡140人,负伤452人,失踪65人,被俘29人,共计686人。 埃塞俄比亚:阵亡120人,负伤536人,共计656人。 菲律宾:阵亡92人,负伤299人,失踪57人,被俘40人,共计488人。 比利时、卢森堡:阵亡97人,负伤350人,失踪5人,被俘1人,共计453人。 新 西 兰:阵亡34人,负伤80人,被俘1人,共计115人。 南 非:阵亡20人,失踪16人,被俘6人,共计42人。 日 本:阵亡数人,被俘1人 韩战美国到底死了多少人 关于朝鲜战争的许多问题可能会永远不明不白,例如有关那场战争的一个最基本问题,即美国在战争中到底死了多少人,至今仍是一笔糊涂帐。 1953年战争结束后,五角大楼公布的数字是54,260人,包括“战场死亡”的33,643人及“因其它原因死亡”的20,617人。 1989年,五角大楼开始修改这一数字,因为这一数字的中“因其它原因死亡”人数包括的是美国军队在全世界范围在那3年中的死亡人数,而不仅仅是在朝鲜半岛上及其附近的死亡人数。 1994年,五角大楼公布的修正后的数字是“战场死亡”33,652人,及“因其它原因死亡”3,262人,即总共36,914人。然而华盛顿的韩战纪念碑上的数字是54,260人,国防部韩战50周年纪念委员会在其新闻简报中用的也是这一数字。五角大楼在过去几年对死亡数字不断修改,但却没有作出解释。  2000年6月6日 多维周刊 第三讲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三大改造的完成 一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1、什么是“过渡时期”? 简单说,过渡时期就是指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建立的这段时期。 2、过渡时期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即过渡时期的总纲领和总政策。具体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为“一化三改”。 其特点是国家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即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改造同时进行。 3、评价 我个人认为不能评价太高。我们教材58页也是这样看的。 二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进行改造。主要是通过赎买的方式。 分为两个阶段:1953年以前是通过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来进行,主要形式有:工业方面的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商业方面的经销和代销。 1954年以后实行公私合营方式来进行。① 个别行业的公私合营,②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资本家拿定息。 经验教训: 1、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过渡形式,通过这种形式,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的和平赎买; 2、我们对资本主义的改造是在继续保持同民族资本阶级联盟的情况下进行的; 3、实行把原来剥削者改造为自食其力劳动者的方针,把对企业的改造同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不足之处 合并过多,对资本家和小业主甚至小商小贩未能严格区分,把一部分小商小贩也合作化了,同时,改造完成以后,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使用不当,未能发挥他们在经济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作用,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对改造他们不利,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没有好处。 三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运动 分为三个阶段: 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1、互助组阶段:解放初期——1953年底 2、初级社阶段:1954年初——1955年夏 3、高级社阶段:1955年夏——1956年底。 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特点和经验教训 1、采取了多种形式、多个阶段,由低级到高级的步骤,逐步进行; 2、实行了自愿互利的原则和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办法; 3、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我们已经开始进行了一些生产责任制的碳素工作。   第四讲 中共八大 3、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 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八大明确宣布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基本建立起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群众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要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求之间的矛盾,党的中心工作已不是阶级斗争,而是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八大的这一认识和战略决策,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符合我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八大提出了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并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新时期的社会主
/
本文档为【中国当代史讲稿电子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