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GBT14684-1993建筑用砂

2012-04-29 14页 pdf 889KB 45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8123

暂无简介

举报
GBT14684-1993建筑用砂 中华人 民共 和国 国家标 准 GB/T 14684一93 建 筑 用 砂 Sand for building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用砂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堆放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和建筑砂浆用的砂。 道路工程与水利工程等用砂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引用标准 GB 177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 GB 601 化学试剂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配制 GB 6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
GBT14684-1993建筑用砂
中华人 民共 和国 国家标 准 GB/T 14684一93 建 筑 用 砂 Sand for building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用砂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堆放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和建筑砂浆用的砂。 道路工程与水利工程等用砂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引用标准 GB 177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 GB 601 化学试剂 滴定(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配制 GB 6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 6003 试验用筛 GBJ 8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3 术语 3门 砂 指粒径小于5 mm,在湖、海、河等天然水域中形成和堆积的岩石碎屑。也可以是岩体风化后在山间 适当地形中堆积下来的岩石碎屑。 3.2 泥 指粒径小于0. 08 mm的岩屑、淤泥与粘土的总和。 3.3 粘土块 指水浸后粒径大于0. 630 mm的块状粘土。 3.4 砂的细度模数(M?) 细度模数(Mx)是衡量砂粗细程序的指标,它是2.500,1. 250, 0.630,0. 315和0. 160 mm等五种孔 径的筛累计筛余百分率的总和。 3.5 坚固性 指砂在自然风化和其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3.6 碱集料反应 指水泥和混凝土的有关添加剂中的碱性氧化物质(KZO,Na,O)与砂中活性二氧化硅等物质在常温 常压「缓慢反应生成碱硅胶后,吸水膨胀导致混凝上破坏的现象。 4 分类 4.1 品种:砂按产源分为海砂、河砂、湖砂、山砂。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一,0一27批准 1994一07一01实施 GBJT 14684一93 4.2 规格:砂按细度模数(Mx)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种规格,其细度模数分别为: 粗:3. 7一3.1 中:3.0一2.3 细:2. 2一1.6 特细:1.5一0. 7 4.3 等级:砂按其技术要求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5 技术要求 5.1 颗粒级配 砂的颗粒级配应符合 1的规定。 表 1 % 竺、少ZL 筛孔,mm 一~一乏、 1 2 3 10.0(圆孔) 0 0 0 5.00(圆孔) 10- 0 10^ -0 10^ 0 2.50(圆孔) 35^ 5 25^ -0 15^ -0 1.25(方孔) 65 -35 50^ -10 25 .0 0.630(方孔) 85^ -71 70. 41 40- 16 0.315(方孔) 95^ ,80 92^ -70 85^ -55 0.160(方孔) 100^ 90 100^ -90 100- 90 注: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所列数字相比,除5. 00 mm和0. 630 mm筛档外,可以允许略有超出分界线,但总量 应小于5%e 5.2 泥和粘土块 泥和粘土块含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2 % 、霜一一嘀-4a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泥 < 2.0 3.0 5.0 粘土块 < 0.5 1.0 1.0 5.3 有害物质 砂不宜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品、煤块、炉渣等杂物。砂中云母、硫化物与硫酸盐、氯盐和有机物 的含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 3 % .zfi }一一一~巡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云母 < 1 2 2 硫化物与硫酸盐(以SO:计) < 0.5 1 1 有机物 合格 合格 合格 氯化物(以NaCl计) < 0.03 0.1 GB/T 14684一 93 注: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接触水体或潮湿条件下的混凝土所用砂,其氯化物(NaCl计)含量应小于0.03%. 5.4 坚固性 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试验,砂样在其饱和溶液中经5次循环浸渍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表4的规 定。 表 4 % 等级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项目 质量损失 5.5 密度、体积密度、空隙率 砂密度、体积密度、空隙率应符合如下规定: 密度大于2. 5 g/cm3 ; 松散体积密度应大于1 400 kg/m3 ; 空隙率小于450o. 5.6 碱集料反应 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砂制备的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试件养护6个月龄期的膨胀 率值应小于0.1%a 6 试验方法 试样和试验用筛 每项试验的取样量应符合表5的规定。 试验用筛应符合GB 6003的规定,孔径为0. 080,0. 160,0.315,0.630,1. 25 mm(方孔)和2. 50, .00,16. 0 mm(圆孔)。 表 5 序 号 试 验 项 目 砂试样取量,kg 1 颗粒级配 3.0 2 泥含量 5.0 3 粘土块含量 8.0 4 云母含量 0.5 5 有机物含量 2. 0 6 硫化物与硫酸盐含量 2.0 7 抓化物含量 2. 0 8 坚固性 2. 0 9 密度及吸水率 5 0 10 含水率及表面含水率 2.0 11 体积密度与空隙率 10.0 12 碱集料反应 3. 0 6.2 颗粒级配测定 6.2.1 仪器设备 。. 天平:称量1 kg,感量1 g; b. 套筛:孔径为0. 080,0. 160,0. 315,0. 630,1.25 mm和2. 50,5.00,10.0 mm,并附有筛底和筛 盖; 摇筛机:电动振动筛,振幅为。.5士0. 1 mm,频率为50士3 Hz; 搪瓷盘,毛刷。 GB/T 14684一93 6.2.2 试验步骤 6.2.2.1 按 6.1条规定取样,试样先用孔径10. 0 mm筛筛除大于10 mm的颗粒(并算出其筛余百分 率),然后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 g的试样两份,放在烘箱中于105士5'C烘至恒量,冷却至室 温。 6.2-2.2 取试样500 g置于按孔径从大到小组合的套筛上,附上筛底,将砂样倒入最上层筛中,然后进 行筛分。 6.2-2.3 筛分用摇筛机,套筛摇10 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 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通过的砂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 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6.2-2.4 称取各号筛上的筛余量,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200 g,超过时应将该筛余试样分 成两份,再进行筛分,并以两次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6.2.3 结果计算与评定 6.2.3.1 计算筛余百分率: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与试样总量相比,精确至0.10o0 6.2.3.2 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每号筛上的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 0.1%。 6.2-3.3 砂的细度模数按式(1)计算,精确至0.1. Mx (A,+ A,+ A,+A,+ A,)一 5 A, 100一 A, ⋯⋯。....····⋯⋯ (1) 式中: Mx— 细度模数; A,、 AZ......A6— 分别为5.00,2-50 ......0. 160 mm孔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6.2-3.4 取两次试验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筛分后,如每号筛上的筛余量与底盘上的筛 余量之和同原试样量相差超过1%时,须重新试验。 6。3 泥含量的测定 6.3.1 仪器设备 a. 夭平:称量1 kg,感量1 kg; b. 筛:孔径为0. 080 mm及1. 25 mm筛各一只; c, 容器:要求冲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洗砂筒(深度大于250 mm). 6.3.2 试验步骤 6.3.2.1 按6. 1条规定取样,以四分法缩分到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士5℃烘干至恒量冷却至室 温。 6.3-2.2 准确称取试样500 g放入冲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20 mm,充分搅拌后,浸泡 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约1 min,把浑水慢慢倒入1. 25 mm及0. 080 mm的套筛上((1. 25 mm 筛放在0. 080 mm筛上面),滤去小于0. 080 mm的颗粒,在整个过程中应小心防止试样流失。 6.3-2.3 再次向容器中加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洁为止。 6.3.2.4 用水冲洗剩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 0. 080 mm筛放在水中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 0. 080 m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剩余的颗粒一并倒入搪瓷盘中,置于烘箱中于105士5'C下烘干至恒 量,待冷到室温,称试样的质量。 6.3. 式中 3 结果计算与评定 泥含量按式((2)计算,精确至0.M Gl一GZ 一 Gl X 100 ............·········⋯⋯(2) :Q,— 粘土、淤泥及石屑含量,%; G,— 冲洗前的烘干试样质量,9; GB/T 14684一93 G,— 冲洗后的烘干试样质量,9。 取两次试验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若两次测定值相差大于。.5%,须重新试验。 6.4 粘土块含量的测定 6.4.1 仪器设备 a, 天平;称量1 kg,感量19; b. 台秤:称量10 kg,感量10 g; c. 筛:孔径为。.630,1. 25 mm筛各一只。 6.4.2 试验步骤 6.4.2.1 按6. 1条规定取样,用四分法缩分至1 500 g,分作两份,放在105士5'C烘箱中烘至恒量,冷却 到室温,准确称取试样500 g,用孔径1. 25 mm筛筛分,取筛上试样,然后再准确称量。 6.4.2.2 将上述试样在容器中摊成薄层,加入水将其浸没,在浸水24 h后把水放出,用手压碎粘土块, 然后把试样放在0. 630 mm筛上进行水冲洗。 6.4-2.3 保留下来的试样小%."地从筛里取出,放在烘箱中于105士5'C下烘干至恒量,冷却后称量。 6.4.3 结果计算与评定 粘土块含量按式(3)计算,精确至o.1 Yo: G、一 G, G? X 100 (3) 式中:P 粘土块含id, %; G:— 试验前的干燥试样的质量,9; G4- 1. 25 mm筛的筛余试样质量,g; G,— 试验后的干燥试样的质量,go 取两次试验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若两次测定值相差大于0. 15 %,须重新试验。 6,5 有机物含量测定 6.5.1 仪器设备 a. 天平:称量1 kg,感量1 g; b. 量筒:10 ml-100 ml-,250 nil-,I 000 mL; c. 烧杯、玻璃棒、移液管和孔径为5. 00 mm的筛。 6.5.2 试剂和标准溶液 a. 试剂:氢氧化钠、揉酸、乙醇; b. 标准溶液;取2g蹂酸溶解于98 ml,浓度为10%乙醇溶液中(无水乙醇10 mL加蒸馏水 90 mL)即得所需的揉酸溶液。然后取该溶液25 mL注入975 mL浓度为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3 g氢 氧化钠溶于100 mL蒸馏水中),加塞后剧烈摇动,静置24 h即得标准溶液。 6.5.3 试样 按6.1条规定取样,筛去5 mm以上颗粒,用四分法缩分至1 000 g风干备用。 6.5.4 试验步骤 取试样500 g,在250 mL带塞容量筒中装入试样至130 ml.处,然后注入浓度为3%的氢氧化钠溶 液至200 ml处,加塞后剧烈摇动,静置24 h o 比较试样卜:部溶液和标准溶液的颜色,盛装标准溶液与盛装试样的量筒大小应一致。 6.5.5 结果评定 试样上部的溶液颜色浅干标准溶液时,则表示试样有机质含量检验合格,若两种溶液的颜色接近, 应把试样连同上部溶液一起倒入烧杯中,放在60-70'C的水浴锅中,加热2-3h,然后再与标准溶液比 较,如果浅于标准溶液,认为有机物含童合格;如果溶液的颜色深于标准溶液,则应配制成混凝土或砂浆 作进一步试验。即将一份原试样用3 Y氛氧化钠溶液洗除有机质,再用清水冲洗干净,与另一份原试样 GB/T 14684一 93 分别按相同的配合比按GB J81规定制备混凝土,测定7d和28 d的抗压强度。当原试样制成混凝土强 度不低于淘洗试样混凝土强度的5%,则此样可以认为有机物含量合格。 6.6 6.6.1 云母含量测定 仪器设备 a, 放大镜:3^"5倍放大率; b. 天平:称量100 g,感量0. 01 g; c. 钢针、称量盘、搪瓷盘。 2 试验步骤 按6.1条规定取样,用四分法缩分至30 g,放在烘箱中于105士5'C下烘至恒量,冷却至室温,称取 10g,倒入搪瓷盘,摊开,在放大镜下观察,并用钢针将云母挑出,称出云母质量。 3 结果计算与评定 云母含量按式(4)计算,精确至0.10o. _ G} 6d,一 不匕X 100 t一y7 (4) ?. ? ?. ? ?. ? ?. ? 6.7 6。了. :Q:— 云母含量,%; G,— 云母质量,g; G,— 试样质量,g. 取两次试验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测定 C。 d. g. 6.7.2 ?. ? ?. ?. ?. ? 6.7.3 仪器设备 天平:称量100 g,感量为0. 01 g; 高温炉:最高温度1 000,C; 筛:孔径为0. 080 mm; 烧杯:300和400 ml-; 量筒:20 mL和100 mL; 粉磨钵; 干燥器。 试剂 浓度为10%氯化钡溶液(将5g氯化钡溶于50 mL蒸馏水中); 稀盐酸(将浓盐酸与同体积的蒸馏水混合); 氨水(饱和氨水与同体积蒸馏水混合); 0.1%硝酸钱溶液(将lg硝酸按溶于1 000 mL蒸馏水中); 0.2%甲基红指示剂(将0. 2 g甲基红溶于100 mL的浓度为95%酒精中); 1%硝酸银溶液(将1g硝酸银溶于100 mL蒸馏水中,再加入5^"10 mL硝酸,存于棕色瓶中)。 试样 将6.1条规定取样,用四分法缩分至500 g,放在烘箱中于105士5℃下烘干至恒量,冷却至室温,再 在粉磨钵中粉磨全部通过0. 080 mm筛,成为粉状试样,再按四分法缩分至20^-25 g,烘干备用。 6.7.4 试验步骤 称取粉状试样1g,精确到0. 01 g,放入300 mI,烧杯中,加入20^ 30 mL蒸馏水及10 mL稀盐酸, 然后放在电炉上煮沸,使试样充分分解,再加水稀释至150 mL o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后取下,加入2-3滴浓度为0. 2%甲基红指示剂,在搅拌下滴加氨水,至溶液呈 黄色,过量滴加 1^-2滴,再稍加煮沸,取下静置片刻,以快速滤纸过滤。用热的浓度为0.1%的中性硝酸 按溶液充分洗涤至氯离子反应消失为止(用1%硝酸银溶液检验),不再有浑浊产生,滤纸及洗涤液收集 GB/T 14684一93 于400 mL的烧杯中。 在上述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红色,并过量2 mL,加热浓缩至150^ 200 ml., a沸,在搅拌下 滴加10 ml-浓度为10%氯化钡溶液,再煮沸数分钟,静置2h。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并用蒸馏水冲洗至 氯离子消失,将沉淀物和滤纸一并放入增涡内,在800 C高温炉内灼烧30 min,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址。 6.7.5 结果计算与评定 水溶性硫化物硫酸盐含量(以SO。计)按式(5)计算,精确至0.01 0o. Q: G, X 0. 343 G %; X 100 (5) 式中:Q3— 水溶性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 G,— 试样质量,g; G,— 灼烧后沉淀物的质量,g; 0. 343- 硫酸钡(Ba St ),)换铆成SO。的系数。 取两次试验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若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0.15%时,须重新试验。 6.8 氯化物含量测定 6.8.1 仪器设备 a. 天平:称量1 kg,感量1g和称量100 g,感量0. 01 g ; b. 带塞磨口瓶:1 000 ml-,烧杯1 000 ml,; c, 三角瓶;300 mL ; d. 移液管:50 ml-,2 mL; e. 滴定管:10 mL或25 ml.; f. 容量瓶:500 ml- 6.8.2 试剂 a. 5%铬酸钾指示剂溶液; b. 0.01 mol/I氯化钠标准溶液; “· 0. 01 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 以上三种溶液配制及标定方法按GB 601,(7B 602规定进行。 6.8.3 试验步骤 6.8-3.1 按6. 1条规定取样用四分法缩分至1 500 g放在烘箱中于105土5'C下烘至恒量,冷却至室 温,用天平准确称取500 g共2份,分别装入容量1 000 ml,的带塞磨口瓶中,加入500 ml -蒸馏水,加上 盖子,摇动一次后,放置24 h,然后,每隔5 min摇动一次,共摇动3次,便于氯盐充分浸出。将磨口瓶上 部己澄清的溶液用滤纸经漏斗流入到烧杯中,然后用移液管吸取50 mL滤液,注入到三角瓶中,再加入 5%铬酸钾指示剂1 ML,用0. 01 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呈现砖红色为终点。记录消耗的硝酸银 标准溶液的毫升数(A)。 6.8.3.2 空白试验:用移液管准确吸取50 mL蒸馏水到三角瓶内,加入5%铬酸指示剂1 mL,并用 0. 01 mol/L硝酸银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砖红色为止,记录此点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毫升数(B ) o 6.8.4 结果计算与评定 氯化物含量(以NaCl计)按式(6)计算,精确至0.01%: Qa N(A一 B) X0.0585 X 10 G, 只 100 (6) 式中:Q4 化物含量,%; N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A— 样品滴定时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B 空白试验时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s/T 14684一93 Gl。— 试样质量,g; 0.058 5— 换算系数; 10— 全部试样溶液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比。 取两次试验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若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0.01%时,须重新试验。 6.9 坚固性试验 6.9.1 仪器设备 a。 烘箱; b. 天平:称量200 g,感量0. 2 g ; c, 三脚网篮:用金属丝制成,网篮直径和高均为70 mm,网的孔径应不大于所盛试样中最小粒径 的一半; d. 套筛:同6.2.1; e. 容器:瓷缸101,和50 L,玻璃棒等。 6.9.2 试剂与试验溶液 a. 1000氯化钡溶液; b. 试验溶液:在1 11水中(水温30 C左右),加入无水硫酸钠(Na2S0,) 350 g,或结晶硫酸钠 (Na2S0,·10 H20)750 g,边加入边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并饱和。然后冷却至20-25'C,在此温度下 保持48 h,即为试验溶液,其密度为1. 151-1. 174 g/cm3o 6.9.3 试样 按6.1条规定取样2 kg,用水冲洗,取0. 315 mm以上颗粒,放在烘箱中于105士5℃下烘干至恒量, 冷却至室温,然后按6.2条规定进行筛分,再称取0. 315-0. 631,0. 613-1-25; 1. 25-2. 5和2. 5-5. 0 mm的试样各100 g o 6.9.4 试验步骤 6.9.4.1 将所称取不同粒级的试样分别装入网篮,并浸入盛有试验溶液中的容器,溶液的体积应不小 于试验总体积的5倍。网篮浸入溶液时,应上下升降数次,以排除试样的气泡,然后静置于容器中,网篮 底面应距离容器底面 30 mm(由网篮脚高度控制),网篮之间距为30 mm,液面至少高于试样顶面15 mm,溶液温度保持在20^-25'C,浸泡 18^ 20 h,把装试样的网篮从溶液中取出,放在烘箱中于105士5'C 烘4h,至此,完成了第一次试验,待试样冷却至室温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第二次试验。从第二次试验 开始,浸泡与烘干时间均可为4h,如此循环5次。 6.9.4.2 最后一次试验后,将试样用清洁的温水冲洗,直至冲洗后的水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不出现白 色浑浊为止,洗过的试样放在烘箱中于105 -}- 5℃下烘干至恒量,冷却至室温。 6.9-4.3 干燥后的各级试样分别用同筛号的筛过筛,并称量各级试样的筛余量。 注:各级筛号指各粒级下限的筛,如0.315筛用于筛分0.315^ 0.63粒级的砂样。 6.9.5 结果计算与评定 6.9.5.1 各级试样质量损失百分率按式(7)计算,精确至0.100. _ G。一 G‘ Y;= --一二下一 X 100 行 io (7) 式中:尸,??? ? 6.9-5.2 — 各级试样质量损失百分率,%; — 各粒级试验前试样质量,9; — 各粒级试样在试验后筛余量,9。 试样中总质量损失百分率按式(8)计算: 认P,+ 几PZ+ 几t}3十 风P9 a,+ d2+ a3+ '3A (8) 式中 P— 试样的总质量损失率,%; Gs/'r 14684一 93 a, ,a2,,}3,d}— 分别为各粒级试样试验前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P?PZ,P,,P,— 分别为各粒级试样质量损失百分率,%。 取两次试验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精确至0.1000 6.10 密度与吸水率测定 6.10.1 仪器设备 a. 天平:称量1 kg,感量 1 g; b. 容量瓶:500 ml,移液管,干燥器; c. 烘箱; d, 吹风机(手提式):450 W ; e. 饱和面干试模及重约340 g的捣棒(见图1); f. 温度计、烧杯、搪瓷盘、毛刷等。? ? ? ? 图 1 试模及捣棒 1 捣棒;2一试模;3一玻璃板 6.10. 2 试验步骤 6.10.2门 试样按6.1条规定取样,用四分法缩分至2 500 g,放在烘箱中于105士5'C下烘十至恒量,冷 至室温。 6.10.2.2 称取300 g试样,装入容量瓶,加水至500 ml -的刻度,用手旋转摇动容量瓶,使砂样充分摇 动,排除气泡,塞紧瓶盖,静置24 h,然后用移液管小心加水至容量瓶颈刻500 ml,刻度线处,塞紧瓶塞, 称其质量。将瓶内水和试样全部倒出,洗净容量瓶,再向瓶内注水至瓶颈500 mL刻度线处,擦干瓶外水 分,称其质童。试验室温度应在20^-25 C: o 6.10-2.3 称取试样1 000 g,装入搪瓷盘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出试样20 mm左右,用玻璃棒轻轻搅 拌,排出气泡,静置24 h后,将水倒出,摊开试样,用吹风机缓缓吹拂暖风,使试样均匀干燥,并不断翻 动。 将试样分两层装入饱和面干试模中,第一层装入试模高度的一半,用捣棒均匀捣13下(捣棒离试样 表面约10 mm处自由落下)。第二层装满试模,再轻捣13下,刮平试模上口后,垂直将试模提起,如试样 呈图2。状,试样表面水多,应再行吹风一t几燥,直至试模提起后,砂截体开始坍塌呈图2b状即为饱和 而千状态。若试模提起后,试样呈图2c状,说明试样过干,此时应喷水 5^-10 mL,在充分拌合后用玻皿 覆盖30 min,再按 卜述方法继续进行试验,直到达到图2b状为止。 工二一 a 图 2 厂入.一衬挥,孤 b } 饱和面干试样的状态 GB/T 14684一93 立即称取饱和面干试样500 g,放入已知质量的烧杯中,放在烘箱中于105士5℃下烘干至恒量,在 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准确称取试样和烧杯质量。 6.10.3 结果计算与评定 6.10.3.1 砂的密度按式(<9)计算,精确至0. 01 g/cm2 G12 G12+G1,一G13X p* 式中:Pfl— 砂密度,g/cm3 ; 气— 水的密度,1 g/cm3; 烘干试样质量,g; 烘干试样、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9; — 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9。 吸水率w二按式(10)计算,精确至0. 1%: ? ? ? 6.10.3.2 W,一翌宾华澳军坦 X 100 行16一 行15 ·‘····························一 (9) ·⋯’.··················⋯⋯ (10) 式中:Wx— 吸水率,%; 500— 饱和面干状态下试样质量,g; G15— 烧杯质量,g; G16— 烧杯和干试样质量,9a 取两次试验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两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密度大于0. 02 g/cm3,吸水 率大于0. 3 ,须重新试验。 6.1, 含水率及以吸水率为基准的饱和面干状态的表面含水率的测定 6.11.1 仪器设备 a. 天平:称量1 kg,感量1 g; b 烘箱; c. 搪瓷盘,小铲。 6.11.2 试样 采用自然潮湿状态下的砂样,按6.1条规定取样,用四分法缩分,分为两份,每份约5009. 6.11.3 试验步骤 称取一份试样质量,放在烘箱中于105士5'C下烘至恒量。 6.们.4 结果计算与评定 6.11.4.1 含水率按式(11)计算,精确至。.100. Gis一G? G? X 100 冷却至室温,再称量。 .................·⋯⋯ (11) 式中:Z— 含水率,%; Gis— 烘干前的试样质量,9; G?— 烘干后的试样质量,9。 6.11.4.2 以式(11)所求得的含水率z为基准,按式(12)计算砂的饱和面干状态为准的表面含水率, 精确至0.1%. H = (2一W二)X W . + ;二云 lvv ..................。··⋯⋯ (12) 式中:H— 表面含水率,%; Z— 按式(11)计算的试样含水率,%; Wx— 按式(10)求得的吸水率Wx,%。 Gs/T 14684一93 以两次试验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如大于0.30o,须重新试验。 6.12 体积密度与空隙率测定 6.12.1 仪器设备 a, 天平;称量5 kg,感量1 g; b. 容量筒:金属筒规格见表6,筒壁厚2 mm; c. 垫棒;直径25 mm,长500 mm的圆钢; d. 直尺,小铲。 表 6 试样的最大粒径 m m 容量筒容积 1 容量筒规格,mm 内径 净高 < 5 1 103 109 6.12.2 试样 按6.1条规定取样,用四分法缩分,把试样分成两份,每份约5 kg,风干备用。 6.12.3 试验步骤 6.12.3.1 松散体积密度 用取样铲将试样从容量筒上方 5 mm处均匀倒入,让试样以自由落体落下,装满后,使容量筒口上 部试样成锥体,然后用直尺垂直于筒中心线,沿容器上口边缘向两边刮平,称取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 6.12-3.2 紧密体积密度 取试样一份分三次装入容量筒,每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25 mm的钢筋,将筒按住, 左右交替颠击地面25次,待三层试样装填完毕,再加试样直至超过筒口,用钢尺沿筒口边缘,刮去高出 的试样,称取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量。 6.12.4 结果计算与评定 6.12.4.1 松散或紧密体积密度按式(13)计算,精确至10 kg/m3: Gl。一Gzo V X 1 000 (13) 式中:Pl— 松散体积密度或紧密体积密度,kg/m3; Gz0— 容量筒质量,kg; v19— 容量筒和试样总质量,kg; V— 容量筒的容积,Lo 6.12-4.2 空隙率按式((14)计算,精确至10o: ?V。一{1一 、 No 401 x 1 000 100 (14 式中:Vo— 空隙率,%; A— 试样的松散(或紧密)体积密度,kg /m'; Po— 按式(s>计算的试样密度,g/cm% 取两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6.13 碱集料反应试验 6.13.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一J二检验硅质的矿物以及夭然玻璃质引起的碱一硅酸盐反应,但不适用于检验石灰岩中白 云石引起的碱一碳酸盐反应。 6.13.2 方法原理 本方法测定水泥和砂子组成的混凝土的长度变化,以鉴定水泥的碱性与活性砂子间的反应所引起 GB/T 14684一93 的混凝土膨胀是否具有潜在的危害。 6.13.3 仪器设备 a. 筛:同6.2.1; b. 测长仪:测量范围:10---300 mm,精度0. 01 mm; c. 水泥胶砂搅拌机、跳桌、秒表; d. 试模:规格为40 mm X 40 mm X 160 mm,试模两端正中有小孔,装有铜质或不锈钢质膨胀端 头; e. 烘箱、干燥器。 6.13.4 试件 6.13.4.1 按6.1条规定取样,颗粒级配应符合表7规定。 试样筛分后,每一个粒级应在相应筛上用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在烘箱中于105士5℃下烘干至恒量, 并放在干燥器内备用。 表 7 筛孔尺寸 nlnl 5.00- 2.50 2.50^ -1.25 1.25- 0.630 0. 630^ -0. 315 0. 315-0. 160 含量 % 10 25 25 25 15 13.4.2 采用碱含量(以Na2O 计,K20 X 0. 658+Na20=Na20总量)大于0.8%的高碱性水泥。 13-4.3 水泥和砂的质量比为1,2.25,一组3个试件共需水泥600 g,砂1 350 g。用水量按GB 2419 ?? ? ? ? 确定。跳桌跳动频率为10s跳动10次,流动度以105-120 mm为准。 胶砂的搅拌按GB 177进行。 6.13.4.4 流动度符合要求后,把胶砂从跳桌放回搅拌锅,再拌和15s,胶砂分两次装入试模,每次捣 20次,浇第一层后,安放膨胀端头再浇第二层(注意膨胀端头四周应小心捣实),浇捣完毕用小刀抹平并 编号。成型时,应保持相对湿度95写以上,温度23士2'C o 6.13-4.5 将不锈材料制成的密封容器加盖后放在温度为38士2℃的养护室内,确保容器内相对湿度 达95%以上,容器内有试件架,架下放水,试件垂直放在试件架上,并不与水接触。 6.13.5 试验步骤 6.13.5.1 试件成型后,带模放入养护室,养护24士2h后脱模,立即测量试件的长度,此长度为试件的 基准长度。测长应在20士2℃的恒温室中进行。每个试件至少重复测量两次,其算术平均值作为长度测 定值,待测的试件须用湿布覆盖,以防止水分蒸发。 6.13.5.2 容器内所有待测量24士2h基准长度的试件,应在同一天制作并同时放入该容器内,以便在 同一容器内的试件将经过同样龄期同时进行测定,每次测量后,容器要洗净并换水,试件在测量后,其在 容器内上下放置方向要交换。 6.13-5.3 测量后,将试件放回容器中,盖好,放入湿度95%和温度38士2℃的恒温恒湿养护器里养护 (一个容器内的试件品种应相同)。 6.13-5.4 测定龄期:自测定基准长度之日起计算,14 d,1,2,3,6个月。在测定前一天,应把养护容器 从38℃恒温恒湿器里取出,放到20士2℃的恒温室内,16h后再进行测定。最后一次长度测定后,每个试 件都要进行挠度测量和外观检查。 挠度测量:把试件放在水平面上,测量试件与平面间的最大挠度应不大于。. 3 mm. 外观检查:观察有无裂缝、表面的沉积或渗出物及其厚度,特别注意在空隙中有无胶体存在,并作详 细记录。 6.13.6 结果计算与评定 cs1T 14684一93 试件膨胀率按式(15)计算,精确至0. 001 0 o L:一 I,, L。一 20 x 100 ⋯ 。⋯。...⋯⋯。...⋯⋯ (15) 式中:It— 试件在t天龄期的膨胀率,%; L,一 一试件在t天龄期的长度,mm; Lo— 试件的基准长度,mm ; △— 膨胀端头的长度,mm } 以3个试件膨胀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精确至。.001写,一组试件中任何一个试件的膨胀 率与平均值相差不大于0.003%则结果有效,而对于膨胀率平均值大于0. 020%时,每个试件的测定值 与平均值之差小于平均值的15%也认为结果有效。 了 检验规则 7.1 检验项目 7.1.1 出厂检验项目为颗粒级配、泥含量、粘土块含量、云母含量、体积密度、细度模数。 7.1.2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5章所规定的所有技术要求。 7.2 出厂检验 7.2.1 批量 批量视生产厂规模而定,年产砂lox 10' t以上,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500 t为一批,不足500 t亦 作为一批;年产砂lax lo, t以下,300 t为一批,不足300 t亦作为一批。 7.2.2 抽样 7.2.2.1 从每批产品中抽取有代表性的试样。 7.2-2.2 抽取的试样应不少千8点,其总样量应多于试验用样量(见表5)的一倍。 7.2-2.3 试样可在下列场合抽取: a. 可在通往料仓或料堆的皮带运输机的整个宽度上,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抽取; b. 在料堆抽样时,试样可从料堆自上而下,不同方向均匀选取9点抽取。 7.2.3 判定 经检验后,其结果符合本标准规定的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相应技术指标,可判为相应等级,若其 中一项不符合,则应再次从同一批产品中抽样并对该项进行复检,复检仍不符合该等级技术指标,则该 项目实测等级即为产品的等级。 7.3 型式检验 7.3. 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建厂投产前; b. 矿山资源或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 c. 正常生产时,大型生产厂(年产砂石30X 105 t以上)每年进行一次,小规模的厂两年进行一次; d. 国家监督检验机构提出要求时。 7.3.2 检验批觉和抽样方法同7.2. 1,7.2.2; 7.3.3 判定同7. 2.3. 8 产品合格证、堆放和运输 8.1 生产厂应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有关技术要求,供需双方在厂内验收产品,产品出厂时,厂方 应提供产品合格证书。产品合格证包括下列内容: 产品品种、规格、等级与批量编号; 生产厂名; Gs/'r 14684一93 c. 标准编号; d. 出厂日期; e. 试验结果; f. 试验日期; g, 试验人员与试验单位(签字盖章)。 8.2 按品种、规格、等级分别堆放,不得混放,防止久存和倒堆以及人为碾压污染成品。 8.3 对装运的车、船,应在装运前认真清扫杂物,防止运输过程混入杂物。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砂石协会、北京市建筑材料工业总公司、北京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和北京市南口采 石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亚铃、杨永起、张国民。
/
本文档为【GBT14684-1993建筑用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