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禹州

禹州

2012-02-17 7页 doc 53KB 77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3825

暂无简介

举报
禹州学号:2009210078 姓名:刘艳飒 专业:历史学 “禹州”行政区划历史演变 摘要:“禹州”向来被称为“华夏第一都”,是中原地区的一座重要城市。它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历史上,其名称经历了由初始的“历国”、“历邑”到后来的“阳翟”,再到后来的“禹州”的变化,而其地位则是升降起伏不断,变动较大。经过对历史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会发现其地位升降大概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亦可以总结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它虽然只是一座地方性城市,但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某些特征。而现在,我们...
禹州
学号:2009210078 姓名:刘艳飒 专业:历史学 “禹州”行政区划历史演变 摘要:“禹州”向来被称为“华夏第一都”,是中原地区的一座重要城市。它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历史上,其名称经历了由初始的“历国”、“历邑”到后来的“阳翟”,再到后来的“禹州”的变化,而其地位则是升降起伏不断,变动较大。经过对历史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会发现其地位升降大概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亦可以总结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它虽然只是一座地方性城市,但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某些特征。而现在,我们希望通过对其历史的研究能对现实有一定的启发和感悟。 关键字:行政区划 阳翟 禹州 地位变化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区。它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第一都”。作为一个具有浓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在当今社会,探索其历史内涵更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以及责任。“读史使人明智”,只有充分了解过去才能更好的理解现在。所以,本篇文章希望通过对其历史上种种演变的叙述、总结,能够为其现在的发展提供一些指导。当然,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主要谈论它在历史上行政区划的演变,虽然涉及深度不够,但我想我们仍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禹州市地处黄河流域的中部地区,其历史可以向上可以追溯到我们所说的尧舜时期(仍需考证),历史渊源极长。但是在夏朝之前,因无史料记载,其具体情况不甚明晰,只知当时是人们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直至夏朝(在此对其存在与否不做争论),我们才有明确的文献资料可考。在历史上,长时间被称为“阳翟”,“阳翟”一名始出现于东周襄王时期,自周之后,一直延续至明未变。许多文献史籍在记述历史事件及其地域始,习惯将“夏”、“夏邑”、“历地”、“栎邑”等统称为“阳翟”,本文所引用的历史文献都是周朝之后人所著,所以均将其以前记为“阳翟”。直至1575年,为避讳,“禹州”(和今意义不同)才开始出现在历史文献中。接下来,我将论述一下其在历史过程的演变情况。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演变情况及其地位变化 尧舜时期,禹州称“夏”,是夏部族聚居与活动的中心地区,禹是这一部族的首领。《帝王世纪》载:“禹封夏伯,今河南阳翟是。” 《水经注校》曰:“颍水自堨东迳阳翟县故城北,夏禹始封于此,为夏国。” 禹在取得“夏后”的地位之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否存在仍没有定论),按地理形势把当时划分为若干区域,首开区域建置和地方体制之端,史称:“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 根据《尚书·禹贡》记载,阳翟属于豫州(或称“中州”) 。夏禹先定都“阳城”,后迁往“阳翟”,“阳翟”就成了夏朝的国都,是夏王朝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史记·周本纪·集解》引徐广曰:“夏居河南,初在阳城,后在阳翟。” 而《后汉书·郡国志》记载:“阳翟,禹所都。有钧台,有高氏亭,有雍氏城。” 到了商朝时期,在地方政区是实行“外服”体制,在今禹州地区建立了封国——历国来进行统治。随着此时政治中心的西移,地位有所下降。然后西周在分封体制下以此地为历邑,其地位又进一步下降,总之这和离王朝统治中心的远近有着直接和密切的联系。春秋时期,诸侯纷争,郑国统治着今河南中部地区,在此置栎邑。《元和郡县制》曰:“阳翟县,畿。……本夏禹所都,春秋时郑之栎邑。” 周襄公十六年(公元前636年),北方翟人入据栎地,因其地在嵩山之阳,改称“阳翟”。 从这时开始,阳翟在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虽然随着“中原地区”范围的不断扩大,其地位逐渐下降,但就河南中部来看,其仍起着重要作用。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即战国时期,韩景侯将国都迁至“阳翟”,《读史方舆纪要》:“春秋时郑栎邑也,战国属韩,自新郑徙都此。”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因素的孕育发展,至秦朝,封建制度建立起来,始皇废分封,行县制,郡县两级行政体制取代了采邑分封制。而伴随着国家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地方划分越来越细化,阳翟下降为县。秦时,将全国划分为36郡,在韩故地置颍川郡,辖阳翟、新郑、尉氏等县,《史记·秦始皇本纪》:“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尉郡,命曰颍川。” 此时,阳翟县为颍川郡治。《读史方舆纪要》:“秦置阳翟县,为颍川郡治。” 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郡县直隶中央,另有数十个诸侯之国分封在全国各地。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封韩王信于此,治所“阳翟”。第二年,复为“颍川郡”,至汉武帝时期,为加强对地方行政的督察,在全国置十三个监察区域,称为13部(州),巡察所属郡国。其后,州逐渐由监察区域上升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汉初的郡县两级制发展为州郡县三级制。据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河南省分属司隶校尉部及几个刺史部所辖。“颍川郡”隶属豫州刺史部,郡治在“阳翟”。《汉书·地理志》曰:“颍川郡,秦置。高帝五年为韩国,六年复故。……,阳翟有工官。属豫州。……。县二十:阳翟、昆阳、……。” 王莽新朝时期,颍川郡改称为左队郡,正如《汉书·地理志》记载:“莽曰左队。”东汉基本上确定了州郡县三级行政体制,以州统郡,以郡统县。因袭西汉,阳翟县仍属颍川郡。总之,这一时期,阳翟地位相对稳定,变化不大,而且地位较高,可能是受前代历史的影响较大,但是同时,两汉时期,国家的统治中心范围仍然是以黄河流域为主,所以阳翟仍显得较为重要。 东汉灭亡,中国进入了三国时期。220年,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地方建置实行州、郡、县三级制,曹魏政权将颍川郡郡治迁至许昌,而阳翟县划归司州河南尹(司州即司隶校尉部)。阳翟失去了郡治地位,而这更多的是受政治因素影响,一方面曹操曾在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另一方面,或许是想减轻甚至消除前代王朝的影响。虽然此时阳翟仍属于曹魏统治中心司州管辖,当地位已不如从前。之后西晋因袭魏制,并未改变,不过后来河南尹改为了河南郡。《晋书》记载:“河南郡。汉置,统县十二,胡一十一万四千四百。置尹。洛阳,河南,……梁,阳翟。” 同样《魏书·地形志》:“阳翟,二汉属颍川,晋属河南尹。” 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建立东晋,经过征伐,取得了部分中原地区,阳翟地区建制仍同西晋。南北朝时,北魏河南是其统治中心地区,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仍置阳翟县,属司州。到了东魏,共和元年(539年),阳翟设郡,属郑州。《魏书·地形志》:“郑州,天平初置颍州,……,领郡三,县九。许昌郡,颍川郡,阳翟郡。阳翟郡,领县二,户一万四千八百二,口六万三千八百七十。黄台,兴和元年分阳翟置。阳翟,……,有阳翟城、康城……。” 此时,阳翟上升为郡,而且其划分更为细致,分县而治,反映了这一时期其地位上升。我们知道,东魏本就是分北魏而建,其统治中心更是缩小到了河南东部,因此阳翟地位上升也在情理之中。北齐代东魏后,建置沿袭东魏。北周时期,武帝宇文邕东并北齐,置许州(初称郑州),辖许昌、颍川、阳翟、南襄城四郡。《北周地理志》记载:“郑州,治长社。旧曰颍州,……周大定元年改为许州,治长社焉。领郡三:……。阳翟郡,治阳翟。东魏置。” 总之,这一时期,政区划分极为紊乱、复杂,不过,阳翟的地位有了提高,这和此时国家整个的分裂局面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这一阶段的国家其统治范围都相对较小。 581年,,隋文帝杨坚代周建隋。开皇三年(583年)十一月,废去郡一级建置,减少层次,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隋书·高祖上》:“甲午,罢天下诸郡。” 而且从隋朝开始,对州县实行分等级管理。阳翟郡改为阳翟县,初属伊州。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改州为郡。《隋书·炀帝上》:“壬辰,改州为郡。” 汝州改为襄城郡,阳翟县属之。《隋书·地理志》记载:“襄城郡,东魏置北荆州,后周改曰和州。开皇初改为伊州,大业初改曰汝州。统县八,户十万五千九百一十七。……阳翟,东魏置阳翟郡,开皇初郡废。有钧台,有九山祠……。” 唐初,因袭隋制,名称上改郡为州,对全国实行州(府)、县两级管理体制。而且为对州(府)进行有效的控制,贞观十年(636年),在州(府)之上还设立监察区性质的“道”(由西汉时的“刺史”演化而来)。有唐一代的繁盛时期,阳翟县是属于河南府管辖的,河南府属河南道(有些书中称“都畿道”)管辖。《旧唐书·地理志》:“河南府,隋河南郡。武德四年,讨平王世充,置洛州总管府,领洛、郑、熊、谷、嵩、管、伊、汝、鲁等九州……龙朔二年,又以许州之阳翟,郑州之密县,绛州之垣县来属。” 又有《元和郡县制》记载:“阳翟县,畿。……本夏禹所都……武德中又隶嵩州,贞观元年废入许州。建都后,改属河南府。” 而实际上,阳翟县的归属在唐朝经常变动。《旧唐书·地理志》:“武德四年,割阳城、嵩阳、阳翟置康城县,又置嵩州,治阳城。贞观元年,割阳翟隶许州。” “许州望。隋颍川郡。……贞观十三年,许州领长社、长葛、阳翟等九县。……显庆二年,割阳翟属洛州。开元四年,割叶、襄城置仙州。二十六年,仙州废,以叶、襄城、阳翟来属……。” 所以在唐朝中后期,阳翟县属许州,而不是河南府,但仍属于河南道。而《读史方舆纪要》则简要概括了唐朝时期的情况,曰“唐初属嵩州。贞观初,改属许州。显庆二年,改属洛州。开元二十六年,仍属许州。” 通过史料整理,我们看到唐代在地方行政管理上实行分级管理,如郡分为赤、畿、次赤、次畿、望、紧、上、中、下九级,许州在此时属于“望”,为中等级别,而阳翟县做为其下附属县,可见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中心的西移其地位下降。可以说,此时的阳翟既无政治优势,也无经济优势,所以其地位下降也在情理之中。之后,藩镇割据形势愈演愈烈,“道”在唐中后期已名存实亡。 所以到五代十国时期,已无“道”的设置,只设州(府)、县二级,但由于这一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地方建置更是混乱不堪,且无具体详细的资料可考,所以,关于阳翟县的归属问题不甚清晰。至宋朝,为防止唐末五代藩镇割据之祸的出现,对地方行政体制做出了较大调整。行政体系分为路、州(府、军、监)、县三级。“路”是由唐代的“道”发展而来,州、府、军、监委为同级行政组织,州下设县。县根据所处地理位置和所辖人口多少分为8个等级:赤县(京城内)、畿县(京城外)、望县(4000户以上)、紧县(3000户以上)、上县(2000户以上)、中县(千户以上)、中下县(不足千户)和下县(500户以下)。这时,京西北路下辖颍昌府,颍昌府下辖阳翟县。《宋史》:“京西路。旧分南北两路,后并为一路。熙宁五年,复分为南北两路。……北路。府四:河南,颍昌,淮宁,顺昌。州五:郑、滑、孟、蔡、汝。军一,信阳。县六十三。” 关于颍昌府,文献记载:“颍昌府,次府,许昌郡,忠武节度。本许州。元丰三年,升为府。” 而阳翟就是颍昌府下辖的一个县,级别为次畿。《元丰九域志》记载:“北路,西京见上。府一,州七,军一,县四十万。次府,颍昌府,许昌郡,忠武军节度。唐许州。皇朝元丰三年升颍昌府。治长社县。……县六……次畿,阳翟。州西北九十里。” 所以我们知道,因距离北宋都城开封距离较近,所以阳翟县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至金朝统治时期,在行政区划上仍沿袭辽宋制度,基本上是路、州(府)、县三级管理体制。全国划分为19路,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置钧州,因境内有钧台旧址得名, 隶属于南京路。关于南京路,《金史》:“南京路,国初曰汴京,贞元元年更号南京。” 而钧州,《金史》:“钧州,中,刺史。旧阳翟县,伪齐升为颍川军。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州,仍名颍川,二十四年更今名。户一万八千五百一十。县二,镇一:阳翟,倚,有具茨山,三封山,荆山,颍水。……。” 元灭金、南宋后,统一全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行省制度。元中央政府设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并直辖腹里地区,宣政院直辖“吐蕃之境”,其余地区则分设行中书省管辖,而在行省之下,又设路、府、州、县多级地方管理体制。元朝时期,河南省黄河以南地区属河南江北行省,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简称河南行省,治所汴梁路。汴梁路即金时的南京路。《元史》:“汴梁路,上。……。至元二十五年,设南京路为汴梁路。” 钧州仍隶属于汴梁路,且范围进一步扩大。《元史》:“钧州,下。唐、宋皆不置郡,伪齐置颍川军。金改[颍]顺州,又改钧州。元至元二年,又割郑州密县来属。领县三:阳翟,下。新郑,下。密县,下。” 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在地方区划上,仍然实行分等级管理。钧州地位虽不是很高,但阳翟县作为钧州州治,地位仍然较为重要,这和元后来迁都重要亦有密切联系。钧州即为明中后期出现的禹州,但和今天的禹州不同,其统治范围要比今天打很多,今禹州更为准确的说应为阳翟县。明朝建立后,初期,承袭元制,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置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年,对地方行政体制进行重大改革。改元代行省,设置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下辖府、州、县,取消了元代的“路”。全国大致划为15省(包括京师和南京)。河南省属于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所辖,治所开封府。《读史方舆纪要》:“明朝洪武初建北京于汴梁,复曰开封府。北京寻罢,领州四县三十。” 四个州即为陈州、许州、禹州、郑州。同样,《明史》:“禹州,元曰钧州。洪武初,以州治阳翟省入。万历三年四月避讳改曰禹州。” 有明一代,地方管理已不再实行分级管理,但是阳翟县又重新上升为一州州治,明了其地位有所上升。而我认为,元末时期,河南地区的农民起义斗争风起云涌,身为王朝开创者的朱元璋更是深有体会,况且再加上经济因素影响,因为在明朝时期,禹州已经成为全国四大药材集散地之一,其整体经济水平都有所提高,所以地位才会上升。清朝建立后,初期政区一般沿用明制,但后期不断有变化。地方分为“一般行政区”和“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主要是在京畿地区、东北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一般行政区”通称为各“直省”。省下一级的政区为府或直隶州、直隶厅,再下一级的政区为县或散州、散厅。至于“道”,在清代一般不认为是常规政区。但是,我们知道,清代中后期,伴随着列强侵略的步伐,中国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诸多领土被割占,并且列强还在中国强行划定租界、租借地,这势必影响中国政区设置。而在19世纪中叶爆发了平天国起义,并建立了政权。在太平军统治区域内政区设置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清廷在镇压了起义后又重新恢复了旧制。总之,清朝时期,政区变化是频繁且复杂的,所以为了跟更明确了解这一时期禹州地区的政区设置,我主要论述一下清中前期的较为稳定的政区设置。(虽有变化,但总体上较为稳定)。清初设河南省,置巡抚,治所开封府。清初,地位曾上升为直隶州。《清史稿》;“雍正二年,升陈、许、禹、陕、光为直隶州。” 初,禹州隶属于开封府。《清史稿》:“开封府,……,明洪武元年,以元汴梁路改。清初,河南省沿。雍正二年,陈、许、郑、禹直隶,割县十四隶之。” 但其后,其地位有升有降,较为复杂,先改隶许州府,后又还隶开封府。《清史稿》:“雍正二年升,十二年降属许州府。乾隆六年还隶。” 最后,以隶属于开封府固定下来。同时,其所属领地也几经变化,如密、新郑曾隶属于别地,后又复属之。《清史稿》记载它们:“清初自禹来隶。雍正二年复属禹。乾隆六年复。” 禹州地位升降隶属的不同,统治者或许是出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原因的考虑。到此为止,就是今禹州地区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县制区划的基本演变历程。 中华民国初,基本沿袭清制。省之下,废除府州厅制,府直辖地及州、厅改置县,成省、县两级制。1914年,全国县级以上重复地名作了统一更改,同年,又在省、县监增设“道”级,重行三级制。道1928年春废除道制,恢复两级制。在河南地区,1912年1月至1913年,废府置省,废州、厅置县,河南确定为河南省,禹州改为禹县。1914年,禹县隶属于开封府。后“道”废,1929年,在县级政区建置上,中国国民党“三大”确定县为自治单位。1932年,国民政府颁布《各省行政督察专员督行条例》,在省县之间分区设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河南省划分为11个行政督察区,辖111个县。禹县辖于第一行政督察区。这一时期,河南省省会设置开封县(开封市),而禹县距开封较近,故其地位升高也在情理之中。之后政区设置在总体上虽多有变化,但禹县地区的变动甚小,直至1948年,河南全省共辅一市(开封市),110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了,在地方政区建置是哪个,初期实行省、县两级制,并在省、县之间设置专员行政公署,作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河南省人民政府于1949年5月成立,省会设在开封。河南共设10个专区,禹县属于许昌专区。1986年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许昌专区,许昌、漯河2市升格为直辖市,将禹县划归许昌市管辖。一直延续至今,不过后来“禹县”改名为“禹州”。在这两个时期,禹州的地位经历了一个由高到低的变化。这与两个政党统治中心的变化的密切相关。政治中心的北移直接影响了禹县的地位。但同时也说明了,禹县在中国由近代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中没有紧跟上步伐,致使其政治地位以及经济地位的下降。 二、对禹州行政区划演变过程的总结和感悟 总结禹州地区从夏商至今的行政区划演变,我们可以看出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主要是其地位的变化)。第一阶段,夏商至两汉。除了名称逐渐确定为“阳翟”,其地位变化的大致趋势是逐渐降低。由初始的统治中心地区逐渐下降为一个基层县区。而这主要是受王朝统治中心的西移的影响;第二阶段即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位又逐渐升高。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在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下,王朝的统治范围大大缩小。比如东魏的统治中心就在河南东部。阳翟凭借其地理优势和历史影响,地位逐渐上升;第三阶段,隋唐时期,地位较之前下降。而且这一时期的归属也多有变化。新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阳翟地区的地理优势丧失,再加上远离政治中心,在分级管理体制的管理下,阳翟县的地位处于中下等。但是不可忽略的一个的现象是,阳翟地区的经济逐渐发展起来,虽然在这一时期影响不大,但是确为其之后地位的上升提供了条件;第四阶段,宋元明清时期,地位上升。此时经济因素对其影响逐渐增强,钧瓷业、制药业等的快速发展为其地位的上升提供了经济基础;第五阶段,即是从中华民国至今,地位又是由高到低。这与政治因素有着密切且直接的联系。 综上所述,禹州地区在历史上的名称变化并不频繁,其主要称呼就是阳翟以及禹县、禹州。而其地位则是频繁升降。尽管禹州仅仅是作为一个地方性的小城市,但是在各个阶段,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时代特征,如在分裂时期,其地位会有所上升,而在大一统时期,其地位会有所下降。但是同时,我们又不能简单的把其归结为这单一的因素在起作用。而对于影响因素我们可以简要归纳出几点:第一,政治因素。地位的高低与距离中央王朝统治中心的远近有着密切和直接的联系。同时,继任王朝必会吸取前任王朝灭亡的教训,如农民起义的影响。禹州作为河南省中部重要地区,农业是其重要产业,农民斗争自然也较为激烈,当统治者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以提高其地位为手段来加强对它的控制,如明朝时期;第二,经济因素。中古传统社会就是一个农业社会。禹州地区地处中原,农业发达,自然会受到重视。同时,我们知道,禹州地区自元代开始成为全国中原的制瓷业中心,且在明朝又成为了重要的药材集散地,经济地位快速上升。经济影响力增强自然会影响其政治地位的提高。不过经济因素在封建社会中晚期才逐渐突出出来,在之前影响不大;第三,文化因素。禹州是历史名城,文化积淀深厚,其历史名气在其地位演变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总之,一个地区地位的升降必然是受着众多因素的影响,上述的三条原因,只是我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所以,“河南为四方必争之地,天下无事则已,有事必先被兵;又当黄河中游,水旱灾害频仍” 就可以被视为其地位升降的主要原因。 总之,禹州在历史上的并未充当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其地位在不同时期会有一定的升降变化,但是始终是作为一个地方基层单位而存在,或许其地处中原虽是其一大优势,但是同时也是它的劣势,因为这样总是会被中央政府所忽视。但是从今天来看,禹州作为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地区,在今天这个社会快速变革和发展的时期,面临着众多的发展契机。历史赋予了它极为深厚的财富。经济上,钧瓷业、制药业的悠久历史以及独特优势;政治上,历史上长期的地方中心地位以及现实中的政治重要性;文化上,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历史气息,再加上地处中原这一地理优势,其发展前景无疑是十分远大的。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四《周本纪》<正义>,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30页。 �王国维校:《水经注校》笺卷第二十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90页。 � (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23页。 � 慕平译注:《尚书·虞夏书·禹贡》篇,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62页。根据其考证“豫州”应包括今河南黄河以南,湖北北部等地。 �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四《周本纪》<集解>,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30页。 � (南宋)范晔撰:《后汉书》卷二十《郡国志》,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421页。 � (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志》卷五《河南道一》,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38页。 � 赵志远,张鹏主编:《说文解字》,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2002年出版。“翟,山雉尾,长者从羽从隹。”,可知改名为“阳翟”,应该还含有少数民族的一种图腾崇拜心理。 �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六《河南一》,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2016页。 � (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32页。 �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六《河南一》,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2017页。 � (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60页。 �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十四《地理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15、416页。 �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一百六中《地理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508页。 �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一百六中《地理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527、2528页。 � 王仲华著:《北周地理志》卷七《河南·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48、649、653页。 � (唐)魏征等撰:《隋书》卷一《高祖·上》,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0页。 � (唐)魏征等撰:《隋书》卷三《炀帝·上》,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67页。 � (唐)魏征等撰:《隋书》卷三十《地理志·中》,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837页。 �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三十八《地理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21、1422页。 � (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志》卷五《河南道一》,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38页。 �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三十八《地理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23页。 �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三十八《地理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31、1432页。 �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六《河南一》,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2017页。 �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八十五《地理志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112、2114页。 �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八十五《地理志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115页。 � (宋)王存等撰:《元丰九域志》卷一《京西路·北路》,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0页。 � 河南省民政厅编制:《河南省政区标准地名图集》,西安地图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79页。 � (元)脱脱等撰:《金史》卷二十五《地理志中》,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87页。 � (元)脱脱等撰:《金史》卷二十五《地理志中》,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95页。 � (明)宋濂等撰:《元史》卷五十九《地理志二》,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401页。 � (明)宋濂等撰:《元史》卷五十九《地理志二》,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403页。 �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六《河南一》,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2017页。 �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四十二《地理志三》,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81页。 � 赵尔撰:《清史稿》卷六十二《地理志九》,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067页。 � 赵尔撰:《清史稿》卷六十二《地理志九》,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068页。 � 赵尔撰:《清史稿》卷六十二《地理志九》,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069页。 �赵尔撰:《清史稿》卷六十二《地理志九》,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070页。 本文参考书籍: 1、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河南省志·区域建置志 地貌山河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2、周振鹤著:《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商务印书馆1998年出版。 3、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会编:《中国行政区划》,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出版。 � 中国地方史志协会编:《中国地方史志论丛》,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89页。
/
本文档为【禹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