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提纲(比课本好,不看后悔!)

2012-01-16 23页 doc 576KB 64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6447

暂无简介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提纲(比课本好,不看后悔!)第一课  十月革命   二 月 革 命 背景 一战给俄国人们带来了深重灾难,社会矛盾激化 时间 1917.3 结果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性质 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十 月 革 命   原因 1、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3、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4、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 5、直接原因:“七月事件”使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已不复存在,布尔什维克党及...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提纲(比课本好,不看后悔!)
第一课  十月革命   二 月 革 命 背景 一战给俄国人们带来了深重灾难,社会矛盾激化 时间 1917.3 结果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性质 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十 月 革 命   原因 1、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3、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4、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 5、直接原因:“七月事件”使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已不复存在,布尔什维克党及时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彼得格勒 起义胜利 时间 1917、11 领导人 列宁 指挥部 斯莫尔尼宫 过程 1917年11月6日列宁亲自来到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指挥起义。11月7日起义者占领所有重要部门,起义取得决定性胜利。 11月8日凌晨,起义者攻占冬宫,临时政府被推翻 特点 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性质 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 政治 1、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和革命士兵组成的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 2、把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往莫斯科。 经济 3、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掌控国家经济命脉; 4、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外交 5、与德、奥签订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巩固革命政权。 巩固 革命 政权 1、经过三年战争(1918——1921年),粉碎了大规模的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为从物质上保证反干涉军事斗争的胜利,苏维埃政府推行了非常性的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历史 意义 是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苏 联 对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的 探 索 列宁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 背景 1、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它产生了诸多弊端。   内容 农业 农民在交纳粮食税之后,余粮归自己支配。   工业 除大型企业外,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企业经营,允许多种形式经济成分并存。   商业 除生活必需品外,恢复自由贸易,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用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了战前1913年的水平。为后来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2、建立 苏联 1922年底正式成立,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创始国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外高加索。后来增至15个。             斯 大 林 的 探 索   完成 一五 二五 计划, 实现 国家 工 业化 重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完成 1928~1937年完成了一五二五计划,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成就 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特点 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独立自主完成的。   2、农业集体化 目的 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特点 运用了行政强迫的手段,采取了消灭富农的政策。   完成 到1937年基本完成。   3、制定新宪法 背景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根本改变。   时间 1936年   意义 标志着苏联已成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   斯大林模式 特点(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 政治 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缺乏群众监督。   经济 高度计划,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认市场的作用。   评价 积极 适应了当时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情。 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工业化初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消极 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经济发展没后劲。 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国家从农民身上索取过多,使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 尔 赛 │ 华 盛 顿 体 系                             巴黎和会 召开目的 直接目的:为了宰割战败国,瓜分战利品。 根本目的:对战后世界重新安排,确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 控制会议的三巨头 参加会议共27国,但操纵会议的是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这“三巨头”。   内容 1与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             内 容 领土 1、法国收回普法战争中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政治 2、德国承认奥地利的独立。 军事 3、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不得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50公里范围内为非武装区,德国不得设防。 殖民地 4、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转移给日本。 赔款 5、另外设立赔款委员会,另行确定德国的赔款总数和方式。 2、协约国同奥、匈、土、保分别签订和约 影响 形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国际联盟 来历 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计划中正式提出。 成立   根据《凡尔赛和约》的相关规定,1920年在日内瓦正式成立。 实质 由于美国未参加,它成为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华盛顿会议 召开 原因 巴黎和会仅调解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矛盾,在亚太的矛盾仍尖锐,美日矛盾成为这一地区的最主要的矛盾。 主导国 美国、英国、日本。 主要内容 《四国协定》 英、法、日、美四国签署,英日同盟寿终正寝。 《五国条约》 规定英美日法意五国主力舰比例为 5∶5∶3∶1.75∶1.75。(英国海上霸主地位丧失) 《九国公约》 内容:宣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实质: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影响 形成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 体系   形成 经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形成 评价 进步性:体系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的新秩序,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此后帝国主义进入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 局限性:但该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资 本 主 义 世 界 经 济 大 危 机   经济 繁荣 时间 1924~1929年 原因 资本主义世界基本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经 济 大 危 机 原因 1、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人民的消费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引起生产过剩,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2、最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   特 点 持续时间特别长 1929~1933年,共5个年头,超过了以往危机。 涉及范围比较广 地理范围广: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行业范围广:从金融业开始,波及到工、农、商等经济部门。 破坏性特别大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贸易总额减少2/3。 影响 经济危机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引发了国际局势紧张,一些国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以缓解危机。             美 国 罗 斯 福 新 政 背景 经济危机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美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主 要 内 容 1、调整金融业。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首先) 2、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中心措施) 3、调整农业。政府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偿。 4、大力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前提 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 特点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目的 直接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根本目的: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国内 意义 经济 1、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2、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 政治 3、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调整、巩固和发展。 4、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国际 意义 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后来被许多国家所仿效。 局限性 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新政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法 西 斯 势 力 的 猖 獗     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 背景 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社会矛盾激化。 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纳粹党的欺骗宣传 夺权 1933年,希特勒上台 影响:标志着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也标志着世界战争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内外政策 内 希特勒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元首。 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解散一切工会和政党,实行独裁统治。 强化专政机器,打击、迫害反法西斯和进步人士。 焚毁大量籍,加强思想控制。 掀起大规模迫害犹太人的狂潮。 外 撕毁《凡尔赛和约》,疯狂扩军备战,准备发动侵略战争。 意大利法西斯 的建立 背景 战后经济衰退,政治混乱,中央政府瘫痪,工农运动高涨。 夺权 墨索里尼组织法西斯政党,1922年向罗马进军,夺取政权。 政策 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企图恢复罗马帝国的疆界。 日本 法西 斯政 权建 立 背景 由于日本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受经济危机对打击非常大。 法西斯势力篡权 法西斯势力集中在军部,通过恐怖手段逼迫政府法西斯化。 军部内少壮派发动的“二二六政变”虽失败,但军部控制了新政府。 新政府加紧对外侵略的准备,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侵略 1931年侵略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法西斯结盟 1937年,德、意、日结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轴心国集团”)。 “轴心国”集团的形成,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世界大战的爆发为期不远了。   第6、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1、慕尼黑阴谋   慕 尼 黑 阴 谋 背景 德国吞并奥地利后,把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时间 1938年9月 地点 德国的慕尼黑 参加国及其首脑 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英(张伯伦)、法(达拉第) 内容 签订慕尼黑协定,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后果 不久,德国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影响 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大大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野心,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 含义 西方大国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政策 典型事件 慕尼黑阴谋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实质 是西方大国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的妥协、纵容的一种政策 原因 1、西方国家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企图避战求和;2、西方大国仇视苏联,企图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3、西方大国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根本原因) 影响 助长了法西斯国家侵略的气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是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同时,又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原因 1、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根本原因;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是直接原因。3、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 大战的爆发。 全面 爆发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1940年4、5月间,德国先后占领丹麦、挪威等北欧国家,以及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西欧国家。1940、6法国投降,意大利加入德国一方作战。1940、8英国遭到猛烈轰炸(不列颠之战)。 二战 的扩大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标志着二战扩大。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本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国际 反法 西斯 联盟 的建 立 目的: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国际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走向联合。背景:法西斯德国的失败已成定局。 时间:1942年1月1日, 标志:26个国家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 盟的建立。 作用: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二 战 的 转 折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7——1943、2年, 结果:德军战败投降,苏军展开了对德军的进攻。 意义: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中途岛战役 1942、6,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美军转守为攻。 阿拉曼战役 1942、10北非战争的转折点。 意大利投降 1943年,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诺曼底登陆   时间:1944年6月, 地点:英美等反法西斯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 结果:英美盟军登上欧洲大陆,解放了一个个被法西斯德国侵占的国家。 意义: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了苏军和英美盟军东西夹击的局面。 雅 尔 塔 会 议   时间:1945年2月 与会国: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地点:在苏联的雅尔塔。 内容:1)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战略,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2)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3)苏联承诺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影响:为战后世界格局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胜利 欧洲战争结束 1945、4柏林战役,德军彻底失败,迫使德国宣布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订投降书,欧洲战争结束。 二战的结束 19459年8月15日,日本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订投降书,标志着二战的结束。 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空前浩劫。 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4.二战中的重要国际会议      1942年华盛顿会议 雅尔塔会议 时间 1942年1月1日 1945年2月 地点 美国的华盛顿 苏联的雅尔塔 人物 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代表 罗斯福(美)、丘吉尔(英)、斯大林(苏) 内容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对德问题:打败之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成立国际组织问题:成立联合国。 苏联对日参战的问题: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意义 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为彻底战胜法西斯国家,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雅尔塔会议进一步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然而又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对战后世界格局的确定具有重大的作用。 第8课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 展   时期 发展原因 主要表现 战后的繁荣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①战后最富强,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高新技术成果,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技术;③政府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迅速,出现繁荣景象。 危机和经济调整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经济发展中的弊端;②经济危机的打击;③通货膨胀的困扰;④债务沉重。 70年代美国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新经济的出现 20世纪90年代 ①改革社会经济;②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③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全球化。)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西 欧 和 日 本 经 济 的 发 展                   西欧 战 后 恢 复 原因 表现 ①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②美国的援助; ③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最先进的科学技术㈩ ④西欧政府恰当的经济政策; 20世纪50年代初,恢复到战前水平;50~70年代,持续繁荣。 欧 盟 背景 随着西欧经济的发展,西欧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目的 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保证自身安全和提高国际地位 过程 20世纪60年代成立“欧洲共同体”; 1993年,西欧各国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联合的表现 ①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 ②人员、资本和货物自由流通可在任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居住;③力图在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一致。 成员国 至2007年已经增至27个 性质 区域性的经济政治组织 地位 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发展趋势   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 作用 有利于西欧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西欧在国际上的地位,使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时期   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 影响       日 本       20世纪50年代后的近20年 ①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②美国的扶植; ③日本政府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教育。 ①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②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①使日本的国际地位得到加强;   ②20世纪70~80年代后,日本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欲望不断膨胀,引起其他亚洲国家的关注和警惕。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后 1974~1975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 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经济迅速发展。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苏 联 的 改 革 与 解 体   赫鲁晓夫改革 背景: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领导人以后开始改革。 目的:改革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 内容:经济(主要针对经济管理体制)、政治。 作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结果:矛盾突出,赫鲁晓夫下台。 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 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经济发展面临停滞局面。 内容:先以经济改革作为重点,后又进行政治改革。 影响:经济方面没有成效,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政治方面: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出现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     原因 ① 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直接原因;② 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③ 西方国家的干预、压力和“和平演变”战略,也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外部原因。 苏联 的 解体   过程 1、1990、3立陶宛首先脱离苏联而独立,随后,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增强。2.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时间、目的、发动者、结果、影响)加速了苏联的解体。3.1991年底独联体的成立,苏联名存实亡。4、1991年12月25,苏联正式解体。 实质 是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改变   启示 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正处于初级阶段,需要通过不断地改革来完善;苏联改革、苏联解体仅仅说明了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第11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东 欧 社 会 主 义 国 家 的 改 革 与 演 变 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 二战后,欧洲8个,亚洲4个,美洲1个共13个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加上一战中诞生的苏联共有14个社会主义国家。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经济建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目的:推动经济发展。 典型:匈牙利改革最为突出。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被苏联镇压。 结果:成效不大。       匈 牙 利 改 革 性质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局部改革和调整。 原因 ①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 ②匈牙利事件后,匈牙利政府总结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教训,决定对经济政治体制进行局部调整与改革。 内容 政治 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 经济 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调整国民经济比例。 调整农业政策,利用经济手段进行调节。 在工业方面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 意义 改革使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为六七十年代的全面经济改革奠定了基础。         东 欧 剧 变   原因 80年代,东欧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本原因);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经济困难,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苏联放松对东欧的控制;西方国家长期“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实质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时间 1989年下半年 性质 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是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次严重挫折。 表现 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统一。 启示 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④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亚 洲 国 家 的 独 立 振 兴 印 度 独立 过程 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实行印巴分治。 1950年印度共和国建立;1957年巴基斯坦共和国建立。 影响 (1)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结束了英国对这一地区近200年的统治;(2)留下了不少严重问题,尤其是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造成印巴冲突不断。 振兴 独立后的半个世纪中,印、巴两国,尤其是印度,工农业都有了巨大发展,科技领域成就卓著。 韩国 新加坡 经济发展迅速,现已成为现代化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现已成为现代化国家。       非洲 民族 独立 浪潮 开 始 阶 段 时间 二战后至50年代初 位置 北非 重大事件 1、1952年埃及爆发了纳赛尔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赢得独立。 2、1956年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全 面 展 开 时间 五六十年代 位置 整个非洲大陆 重大事件 1、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 2、仅1960年非洲就有17个国家取得独立,史称“非洲独立年”。 深入发展 时间 70——90年代 位置 南非 重大事件及意义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意义: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拉丁 美洲 捍卫 民族 主权 的斗 争 国家 捍卫民族主权的大事 古巴 1、1959年古巴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爆发反美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了革命政府,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新政府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大庄园制;没收美国垄断资本在古巴的工矿企业。 巴 拿 马 1、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巴拿马人民就开始了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的斗争; 2、70年代后期,逐步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权利。 3、1999年终于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战 火 频 仍 的 中 东   中东问题的由来 ①巴勒斯坦地区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居住过。 ②一战后,英国获得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英国支持犹太人的复国主义运动,大批犹太人迁往巴勒斯坦。 ③二战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 ④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建立。但阿拉伯国家至今都未建立。 四 次 中 东 战 争 时间 1948——1973年 双方 以色列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 影响 (1)使该地区成了多灾多难的战乱地区,造成了后果严重的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2)使双方认识到只有相互承认对方的生存权利,才有可能为中东地区创造和平的发展环境,第四次后,埃及和以色列之间开始实现关系正常化。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矛盾 表现 1、大国对该地区的争夺 中东地区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列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在此进行了长期的角逐。 2、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这一地区的矛盾复杂化   3、领土主权之争 1948年,以色列在此建国以后,不断扩张领土,除占领巴勒斯坦的领土外,侵占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家园 4、争夺珍贵的水资源   5、对耶路撒冷城控制权的争夺 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教徒都把耶路撒冷城看作自己的“圣城”,几乎整个20世纪,他们不断地互相争斗,以取得对该城市的控制权。 6、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中东问题的展望 和平进程曲折反复,步履维艰。 1993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和解,相互承认,迈出了和平进程的重要一步。 1994年,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最终和以色列国两位领袖会面,并就巴勒斯坦自治问题达成协议。 对中东问题的建议 1、“以土地换和平”;2、以和平方式解决;3、希望双方共赢。4、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1、冷战政策               冷 战 政策 背景 ①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远胜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②苏联战后政治军事力量壮大,成为唯一能够抗衡美国的国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③两大阵营矛盾激化,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 含义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直接武装进攻侵略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目的 遏制共产主义 序幕 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内 容 ( 表 现 ) 政治上 (提出杜鲁门主义) 内容 1947年,杜鲁门发表国会咨文,公开宣称美国要领导“自由 世界”,遏制共产主义对“民主自由国家”的威胁。 实质 是美国要公开干涉各国内政,称霸世界。 经济上(实现马歇尔计划) 时间 1947年 内容 又称“欧洲复兴计划”,给西欧国家大量贷款,恢复经济。 目的 帮助西欧各国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爆发;打开西欧门户,控制西欧。     军事上 ——(成 立北约) 时间 1949年 成员国 美国、加拿大同西欧10国 成立标志 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根据这项条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针对苏联,实行集体防御原则。 性质 区域性的军事政治集团 作用     它是遏制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是美国实施冷战的手段。美国 通过控制“北约组织”,既对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构成了军 事包围,又把西欧各国纳入了美国的全球战略轨道,从军事上 加强了对西欧各国的控制。“北约”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苏联的对抗 经济上 组织成立经互会 军事上 组织成立华约,标志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影响 冷战政策的出笼,使美苏战时军事同盟破裂。“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使世界格局逐渐演变成美苏两极格局。   2.美苏争霸                     美苏争霸 原因 ①美国争夺全球霸权由来已久; ②苏联赫鲁晓夫上台后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                 过 程 第一阶段   时间 五六十年代 特征 美强苏弱 原因 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远不及美国 典型 事件 1961年,柏林墙的出现。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苏美双方互相做出让步。苏联撤走导弹和轰炸机;美国解除对古巴的海上封锁。) 第二阶段   时间 70年代,苏美争霸达到高潮 特征 苏攻美守 原因 (1)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2)苏联在70年代中期军事经济实力增强,采取积极进攻战略,把中东、非洲和南亚次大陆作为扩张的对象。 典型 事件 1973年美国从越南撤军; 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上海公报》,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 苏联1979年出兵占领了阿富汗。 第三阶段     时间 八十年代,美苏争霸进入尾声和结束阶段 特征 苏联提出全球缓和战略,美国同意实现有限的缓和。 原因 (1)长期争霸,使苏联经济负担沉重; (2)美国因为大规模扩充军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经济霸主地位遇到西欧和日本的挑战。 典型 事件 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结束 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争霸结束,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影响 对美:使美国军费开支过大,财 政困难,动摇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对苏:使苏联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激化了社会矛盾,为苏联解体埋下祸根。 对世界局势:(1)美苏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美苏争霸引发了一系列地区冲突,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和动荡。 实质 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第15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           当今 世界的政治格局 背景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特点 旧的两极格局已经终结,新的、稳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将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各国的表现 美国 表现   美国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它利用北约军事集团,随意干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事务;还大力发展高科技武器,加紧研制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目的 试图凭借其强大的国力称霸世界,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欧盟、 日本、 中国、 俄罗斯 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不断增强实力,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影响和评价 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各国都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美国虽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它推行的霸权主义政策是不得人心的,美国不可能称霸世界。 2、科索沃战争   当今世界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 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等。 科索沃战争 时间 1999年 双方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与南联盟作战 借口 南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人 旗帜 人权高于主权 过程 略 结果 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 影响 (1)科索沃战争是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不仅给南联盟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2)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3)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4)科索沃战争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使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第16课   经济全球化趋势             经 济 全 球 化 趋 势 基本概念 ①球经济全球化最初是指人类经济活动突破国界和地域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②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是指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各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与外界联系日益加强,使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出现原因 1、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空前提高是根本原因 2、90年代冷战对抗的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3、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具体表现 ①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②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它们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生产和销售,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③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成立。目前,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其成员国。 对世界的影响 有利:①使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促进经济发展。②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竞争。 不利:③由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在不利的地位,如跨国公司常把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④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具有负面影响。⑤拉大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 对全球化作用的认识 一方面,它可以促进生产要素实现最佳的配置,推动经济增长,传播新技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削弱一国主权,侵蚀当地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所以,发展中国家既要敢于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其有利因素发展壮大自己;又要及时防范和规避风险,维护自身权利。 中国该如何应对全球化 1、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 3、引进技术资金,学习先进经济管理经验,促进自身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兴起时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标志 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 兴起与发展 最先兴起于美国,后波及到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又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扩展,最终形成了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 信息时代的到来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国际互联网是全世界由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而成的信息传送网络,是使世界上各种计算机能交换各类数据的通讯媒介。它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凭借它,人类由此进入了信息时代。 基因工程 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而基因工程中的克隆技术尤其引人注目。 重大发明 略     特点 1、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会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3、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技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作用和影响 1、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2、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3、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等。 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科技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现代文学 国别 作家 作品 内容或评价 法国 罗曼·罗兰 《约翰·克利斯朵夫》 反映一个有才华的音乐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遭到的失败 贝克特 《等待戈多》 荒诞剧 美国 德莱塞 《美国的悲剧》 揭露、批判美国的生活方式 现代美术 对艺术的看法 欧美现代派艺术家认为:艺术是一种自我表现,他们运用各种新奇怪异的手法,进行艺术创作。 国别 著名画家 代表作品 表现内容 作品风格   毕加索 《格尔尼卡》 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 大胆推陈出新     第19课  现代音乐和电影   现代音乐 现代音乐出现的背景 爵士乐 起源 发展 传播 影响 20世纪风云变幻,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观念;时代变革中不断创造新的音乐表现形式和流派。 非洲音乐 美国南部 爵士乐队各地巡回演出,促进传播。 不仅影响其他流行音乐形式,也影响了古典音乐的创作。 现代电影 电影 电影的出现 19世纪末 电影的发展 经历由无声到有声,由黑白到彩色,由单一银幕到多种银幕的发展。 好 莱 坞 成为电影代名词的原因 汇集著名的电影公司、著名导演、名演员,拥有一流的电影制作技术和拍摄场地,拍摄出许多闻名世界的影片。 地位跌落 时间 20世纪40年代 原因 电视的出现和普及;欧洲各国电影的复兴和各国政府对电影采取的保护措施。 重新崛起 时间 20世纪50年代 原因 对电影制作技术、题材和制作方法的革新。 创作题材 多种类型 目的 大众娱乐  
/
本文档为【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提纲(比课本好,不看后悔!)】,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