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元代内迁畏兀儿人的分布及其对汉文化的吸收

2011-12-06 8页 pdf 319KB 262阅读

用户头像

is_737483

暂无简介

举报
元代内迁畏兀儿人的分布及其对汉文化的吸收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民族研究》1997 年第 1 期 元代内迁畏兀儿人的分布 及其对汉文化的吸收 尚 衍 斌 内迁畏兀儿人在元朝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在广泛搜集元人文集及元明方志 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较全面地探讨了内迁畏兀儿人的分布及其对汉文化的吸收 ;分析了内迁畏兀 儿人吸收汉文化的原因 ,从而客观地勾勒了内迁...
元代内迁畏兀儿人的分布及其对汉文化的吸收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民族研究》1997 年第 1 期 元代内迁畏兀儿人的分布 及其对汉文化的吸收 尚 衍 斌 内迁畏兀儿人在元朝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在广泛搜集元人文集及元明方志 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较全面地探讨了内迁畏兀儿人的分布及其对汉文化的吸收 ;分析了内迁畏兀 儿人吸收汉文化的原因 ,从而客观地勾勒了内迁畏兀儿人在元代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作 用和历史贡献。 作者尚衍斌 ,1958 年生 ,历史学博士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讲师。 元代 ,随着规模空前的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 ,新疆和中原地区的政治联系有了 进一步的发展 ,交通亦得以改善。因而 ,大量汉族人民移居新疆 ,新疆各族人民也纷纷内徙中 原各地。这种普遍而又广泛的民族移居状态是元代新疆与中原联系的一个显著特点。本文主 要就元代内迁畏兀儿人的分布及其对汉文化的吸收作一探讨 ,不妥之处 ,请方家赐正。 一 元代畏兀儿人主要聚居于以哈剌火州 (今新疆吐鲁番)和别失八里 (今新疆吉木萨尔)为中 心的今新疆东部地区 ,此乃原高昌回鹘所在地 ,元代把这一带称为畏兀儿地面 ,居民则称为畏 兀儿人。13 世纪时 ,由于元朝西北诸蒙古藩王叛乱 ,占领了新疆不少地区 ,许多当地的畏兀儿 人不愿受其统治 ,纷纷内徙。他们的分布遍及今中原和东南各地。 大都 (今北京)是元代全国的政治中心 ,不少畏兀儿人聚集在这里。他们中间有在元朝中 央机构担任职务的上层人物 ,也有出入宫廷和贵族府第的“高昌僧”。元代诗人张昱在描写大 都城市生活的《辇下曲》中 ,有一首描述高昌即畏兀儿人的风俗和宗教信仰的诗作 ,“高昌之神 戴 首 ,仗剑骑羊势猛烈 ;十月十三彼国人 ,萝卜面饼贺神节。”① 另一位诗人欧阳玄在分别描 写大都十二个月民间生活习俗的《渔家傲南词》中写道 :“十月都人家百蓄 , ⋯⋯燔獐鹿 ,高昌家 赛羊头福。”② 至元十三年 (1276) ,元政府迁移一批畏兀儿工匠至大都 ,设别失八里诸色人匠 局 ,专门织造御用领袖纳失失等。总之 ,元朝时期畏兀儿人移居大都者颇多 ,以至留下一些美 46 ① ② 欧阳玄 :《圭斋文集》卷 4。 《张光弼诗集》卷 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好的传说。《析津志辑佚》载 :“万岁山土 ,乃是畏兀儿之天山 ,又名金山。山中有泉若乳 ,彼中 名曰孙脑儿。金章宗与畏兀儿结姻 ,移北山并泉来燕 ,成此山 ;压其王气也。”① 反映了畏兀儿 人与内地汉族之间友好的渊源关系 ,据考今北京的魏公村即“元代畏兀儿人聚居的主要村 落”。② 今陕西凤翔有不少来自“高昌”(畏兀儿)的人户在此地定居 ,他们带来了自己的宗教信仰 , 建立了祀奉山神雅腊蛮的庙宇。③ 此外 ,来中原屯田者亦为数甚多。大德五年 (1301) 畏兀儿 人在南阳屯种。④ 还有一些内迁畏兀儿人在云南乌蒙与汉军一起屯田。⑤ 这些因服军役来内 地屯田的畏兀儿人 ,对发展内地的农业生产做出过贡献。 在不断内迁中 ,数量最大的一次发生在 13 世纪后期 ,畏兀儿人在其首领亦都护率领下在 今甘肃永昌地区落户。刻有两种文字 (汉、畏兀儿) 的《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是畏兀儿人在这 一带活动的实物证据。由于畏兀儿人内迁数量很大 ,分布很广 ,为便于管理 ,元政府曾规定 : “畏兀儿、哈密里每自己其间里公事有呵 ,委付来的头目每断者。若与百姓每有相争的公事呵 , 委付来的头目每与各城子里官人每一同判断者。若无畏兀儿、哈密里头目每呵 ,管民官依例断 者。”⑥ 这一规定曾多次重申 ,反映出新疆各族移居内地和民族杂居现象不断发展的趋势。 今江浙一带在我国历史上一直属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之地 ,不少畏兀儿人移居于此。高 昌人 哲笃先居龙兴 (今江西南昌) ,后寓溧阳 (今江苏溧阳) 。⑦ 三宝柱居平江 (今江苏苏 州) 。⑧ 寓居镇江路 (今江苏镇江)的畏兀儿仕宦有 14 人。⑨ 在义乌县 (今浙江金华) 先后供职 的畏兀儿人有帖木儿不花、也都古帖木儿、蒙述思不花、斡罗思、爱颜不花、小云失帖木儿。λυ 高昌人左答纳失里至正十年 (1350) 在今温州地区为官。λϖ 这些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内迁 畏兀儿人在今江浙一带分居各处的情况。 还有一些畏兀儿人移居今湖南地区。高昌人本牙失里至元四年 (1338) 任宝庆路 (今湖南 邵阳)总管 ; λω 小云失海牙至正十一年 (1351) 为湖南元帅副使。λξ 此后 ,这些内迁畏兀儿人的 后裔世代生息于此。据 1982 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 ,今湖南省的维吾尔族共 4446 人 ,主要聚居常德地区 ,尤以桃源县最为集中 ,有 3666 人 ,占全省维吾尔族人口的 8215 % ,分 别居住在枫树、二里岗、陬郊、茅草街、语溪河、八字路等处。λψ 此外 ,在今江西、安徽、福建、广 东、广西等地亦定居着数量不等的畏兀儿人。λζ 在这些内迁的畏兀儿人中一部分是中小贵族 , 56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λυλϖλωλξλψλζ 尚衍斌博士论文 :《元代畏兀儿研究》(南京大学 1995 年 7 月通过) 。朱令名等 :《湖南的维吾尔族》,《新疆大学学报》1984 年第 3 期。(明)陆柬等修 :《宝庆府志》卷 4《官师志》。(清)张起昆鸟、刘应祁等 :《邵阳县志》卷 9《名宦》。(明)刘芳誉、林继衡 :《温州府志》卷 19《治行志》。(明)周士英、熊人霖 :《义乌县志》卷 9《职官》。俞希鲁 :《至顺镇江志》卷 3《户口》。《永乐大典》卷 2368 ,《苏州府志·贡奉题名》。王礻韦 :《韦斋记》,《王忠文公集》卷 6。《元典章·新集》,《刑部·畏兀儿若无头目管民官断》。《元史》卷 100《兵志·屯田》。《元史》卷 19《成宗纪三》。虞集 :《诏使祷两诗序》,《道园学古录》卷 6。石岩、文英 :《魏公村—元代维吾尔族人在京郊的聚居点》,《北京日报》1963 年 8 月 16 日。《析津志辑佚》卷 3《河闸桥梁》。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他们来到内地当上路、府、州、县的长官 ,任满之后 ,大都不返原籍。而更多的是随镇戍军到内 地来的平民 ,他们在各地屯田农耕 ,向汉族学习先进的农耕技术。同时 ,他们也把故乡的农作 物品种 (如葡萄、棉花)带到内地来 ,并加以栽培推广。彼此间结下深厚友谊 ,然后大多留居下 来。这些内迁的畏兀儿人在内地安家落户后 ,长期与当地汉人杂居在一起 ,为双方之间进行经 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 移居内地的畏兀儿人长期与汉族人民生活在一起 ,在高度发达的汉文化影响下 ,他们中许 多人成为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史学家、翻译大师 ,对祖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众所周知 ,欲研习汉学必先熟谙汉语。由于畏兀儿等族“地与西域接 ,故其声音文字详于 诸国。”① 元代涌现出不少精通两种甚至多种语言文字的学者 ,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内对外 的政治活动和文化交流起了积极作用。其中著名的有 :别失八里人全普庵撒里 ,他是元朝帝 师、蒙古新字创造者八思巴的弟子 ,“尽通其 ,旁达诸国及汉语。”② 别失八里人安藏因其通 “孔、释之书”,曾译《尚书·无逸篇》和《贞观政要·申鉴篇》进呈忽必烈 ,后又奉命译《尚书》、《资 治通鉴》、《难经》、《本草》。③ 另一位畏兀儿翻译家必兰纳识理通晓畏兀儿文、蒙文、藏文、汉 文。他从汉文、藏文译的佛经达五、六种之多。④ 曲先 (今新疆库车) 人盛熙明 ,不仅“工翰墨 , 亦能通六国书”。⑤ 他的著作《法书考》流传至今 ,全书八卷 ,主要研究汉字书法 ,同时亦对蒙古 新字 (八思巴字)和梵文作了介绍。另一些内迁畏兀儿人直接用汉文著书立说。14 世纪上半 期 ,畏兀儿人鲁明善编纂了农业生产的专门著作《农桑衣食撮要》,按月份叙述农事活动。此书 以介绍汉地农业生产经验为主 ,同时也吸收了晒干酪、收羊种等显然来自兄弟民族的经验。可 以说此书正是内迁畏兀儿人吸收汉文化的结果。还有不少畏兀儿人因久居汉地 ,娴习华言 ,博 综汉典 ,用汉文从事文学创作。畏兀儿人袁州海牙是至正年间进士 ,他“善属文”并用汉文写成 《进贤县题名记》,其文因语言流畅 ,文笔优美生动 ,被明人范涞收入《新修南昌府志·艺文志》 中。⑥ 高昌人贯子索“有文学治行”。⑦ 氏家族成员的文学活动更引人注目。顾嗣立的《元诗 选》收有 玉立的《世玉集》。另据《千顷堂书目》记云 , 哲笃之子 伯僚逊著有诗集《近思斋 逸稿》行于世。⑧ 至正十年 (1350) , 玉立游瑞像岩 ,俯视城郭 ,漫成一律 ,题于石壁。诗曰 : “□□深 □九日峰 ,洞门不锁与天通。石塘冷印菩提月 ,庭树寒迎柏子风。⋯⋯”⑨ 至正八年 (1348) , 世玉与同好游蒙岩 ,时值山桃烂漫 ,烟雨冥蒙 ,诗兴大作 ,遂吟“菩萨蛮”一阕 :“蒙岩 几日桃花雨 ,依稀流水章桥去。只恐到天台 ,误通刘阮来。玉堂开绮户 ,不隔尘?路 ,休认避秦 人 ,壶中别有春。”λυ 玉立曾任泉州路达鲁花赤 ,汉文功底极厚 ,不少士大夫以诗相赠。如 66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λυ 陆增祥 :《八琼室元金石偶存》卷 28。《 玉立瑞像岩诗》,《福建金石志》卷 12。郑麟趾 :《高丽史》卷 112《 逊传》。(明)钟崇文 :《隆庆岳州府志》卷 13《宦绩》。(明)范涞 :《万历新修南昌府志》卷 8《人物》,卷 26《艺文志》。陶宗仪 :《书史会要》卷 7。《元史》卷 202《释老传》。程钜夫 :《秦国文靖公神道碑》,《雪楼集》卷 9。赵孟 :《全公神道碑铭》,《松雪斋文集》卷 7。袁桷 :《马公神道碑铭》,《清容居士文集》卷 27。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老夫欲起犹便睡 ,侯吏频催却治行。万里烟云随骥足 ,五更风雨杂鸡声。乾隆笑我应无补 ,江 海逢君倍有情。且解金鱼沽别酒 ,洛阳桥下正潮平。”① 若 玉立不熟识汉文 ,岂能领悟诗中 真情。 朝吾亦是受汉文化影响很深的畏兀儿文人 ,他崇尚“圣人之教”且“妙龄好学。”② 畏 兀儿人贯云石海涯 (贯酸斋) 既是诗人又是散曲家 ,“其古文峭厉有法 ,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 烈。”③ 一日 ,酸斋赴所亲某官宴 ,时正立春 ,座客以《清江引》请赋 ,且限金、木、水、火、土五字 冠于每句之首 ,句各用春字。酸斋即题云 :“金钗影摇春燕斜 ,木杪生生春叶。水塘春始波 ,火 候春初热。土牛儿载将春到也。”④ 赋毕 ,满座为之绝倒 ,被誉为一时之捷才。在他的影响下 , “海盐腔”自成一派 ,并于元明时期广泛流传于浙东一带。⑤ 在史学编纂方面 ,内迁畏兀儿人也花费了不少功力。我国现存的正史中的《辽史》、《金 史》、《宋史》三部巨著的编纂工作就有一批畏兀儿人参加。《辽史》纂修官四人中的第一个即畏 兀儿人廉惠山海牙 ;提调官中有畏兀儿人 哲笃。《金史》的纂修官六人 ,第一个是畏兀儿人沙 剌班。《宋史》提调官中有畏兀儿人岳柱和全普庵撒里二人。他们对祖国史学发展是有贡献 的。 儒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 ,在中原地区一直居于主导支配地位 ,上起统治者 的治国思想 ,下至民间的婚丧仪礼 ,无一不在儒家理论的制约之中。儒学的这种社会功能迫使 缺乏统治理论 ,而又极欲要在儒学占绝对优势地位的中原地区尽快立稳脚根的内迁畏兀儿人 , 别无选择地走上了研习儒家文化的道路。有不少内迁畏兀儿人接受了汉族儒学家的影响 ,变 成了儒者。著名的“笃好经史 ,手不释卷”的畏兀儿人廉希宪有“廉孟子”⑥ 之誉。“世祖一日 命廉文正王受戒于国师。对曰 :‘臣已受孔戒’。上曰 :‘汝孔子亦有戒耶 ?’对曰 :‘为臣当忠 ,为 子当孝 ,孔门之戒 ,如是而已’。上喜。”⑦ 由此看来 ,尽管廉希宪承袭祖风 ,能挽强弓校射 ,但 他最自负的 ,还是明经读史。其先居北庭的家铉翁乃脱脱太师宁国公之裔孙 ,“幼颖悟 ,自命不 凡 ,脱去纨绔习 ,修孔氏之业 ,读文公之书 ,应江浙进士举及格。”⑧ 江西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 高昌人普达实立 (字仲温)潜心研习儒学 ,“其夜半犹篝灯读书 ,人讶而问曰 :‘岂欲穷经作博士 耶 ?’仲温谓 :‘益人神智 ,无如读书 ,纵纷冗犹当学 ,况兹事简不委己于学 ,异时悔何及乎 ?’由是 才识与学俱进。”⑨ 北庭人洁实弥尔常教育诸子说 :“兄弟宜和睦 ,永毋分异也。儒书宜习读 , 财利毋耽嗜也。”λυ 另有不少畏兀儿人为了弘扬儒学积极创办学校 ,发展教育。畏兀儿人鲁明 善任安丰路达鲁花赤时“修学校 ,亲率弟子 ,为之讲明修农书 ,亲劝耕稼。”λϖ 后至元元年 (1235)高昌人元童任长洲 (今江苏苏州)达鲁花赤 ,建议劝微州路儒学教授、郡人陆德源创建礼 76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λυλϖ 虞集 :《靖州路达鲁花赤公神道碑》,《道园类稿》卷 43。吴澄 :《齐国文忠公神道碑》,《吴文正公集》卷 32。郑元 :《江西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高昌普达实立公墓志铭》,《侨吴集》卷 12。陆文圭 :《送家铉翁序》,《墙东类稿》卷 6。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卷 2《受孔子戒》。《元史》卷 126《廉希宪传》。王士祯 :《香祖笔记》卷 1。孔齐 :《至正直记》卷 2《酸斋乐府》。《元史》卷 143《小云石海涯传》。王昶 :《济州重修庙学之记碑》,《金石萃编未刻稿》。贡师泰 :《泉州驿别太守 世玉》,《玩斋集》卷 4。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殿讲堂 ,并“募民捐田 ,以缮学君”。① 袁州海牙因新建学校为士民仰戴。② 三宝柱历瑞安州知 州期间 ,“兴学校 ,均役赋”。③ 畏兀儿人也先脱因任休宁县达鲁花赤时主张“兴建学校 ,暇则就 学 ,宫进学者 ,谈经论史 ,以明为治之本 。”④ 内迁畏兀儿人崇奉儒学风气之盛由此可见一斑。 他们之所以重视教育 ,是因为已经认识到士人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性。为此他们发奋治学 ,并涌 现出一批学而有成的士人。他们在路、县两级地方行政部门兴建学校 ,发展教育 ,必定会为元 代地方政权机构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士人。他们作为活的文化载体以及由他们所造成的文化 风气 ,不仅对元代而且对元代以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会起着推动作用。 元代中后期以来 ,入居汉地的色目人用汉名、汉字的逐渐增多 (见下) 。元人安熙说 :“近 世种人居中国者 ,类以华言译其旧名而称之 ,且或因名而命字焉。”⑤ 如畏兀儿人小云石海涯 , 因父名贯只哥 ,遂以贯为氏 ,名云石 ,号酸斋 ;回回人萨都剌 ,以萨为氏 ,名都剌 ,字天锡 ,号直 斋。至明初 ,“蒙古色目之人 ,多改汉姓 ,与华人无异。”⑥ 姓  名 族属或籍贯 字  号    资  料  来  源 廉希宪 畏兀儿人 字善甫 《元朝名臣事略》卷 7《平章廉文正王》 也先海牙 高昌人 号野云 《隆庆岳州府志》卷 10《名宦》 贯云石 北庭人 字浮岑 《至正直记》卷 2《酸斋乐府》号酸斋 《万历杭州府志》卷 60《名宦》 八资剌 畏兀儿人 字思齐 《至正昆山郡志》卷 2《名宦》 也的术 畏吾氏 字本然 《正德松江府志》卷 23《宦绩》 伯家奴 畏吾氏 字景玉 同  上 文殊奴 北庭人 字仲彬 同  上 高  岳 畏吾氏 字彦高 《万历嘉兴府志》卷 22《流寓》 三宝柱 畏兀儿人 字廷皀 《弘治温州府志》卷 8《名宦》 袁州海牙 高昌人 字伯源 《嘉靖袁州府志》卷 8《人物》 世家宝 北庭人 字观益 《正德琼台志》卷 34《流寓》 答  澜 畏兀儿人 字天章 《至顺镇江志》卷 17《司属》 鲁铁柱 畏兀儿人 字明善 《重修太平府志》卷 3《职官志》 号诚斋 《道园类稿》卷 43《靖州路达鲁花赤鲁公神道碑》 普达实立 高昌人 字仲温 《侨吴集》卷 12《江西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高昌普 达实立公墓志铭》 纳怜普华 北庭人 字文璨 《至正集》卷 40《静 斋记》 唐仁祖 畏兀儿人 字寿卿 《归田类稿》卷 11《唐学士哀词》 拜  住 高昌人 字太古 《夷白斋稿外集·书太古字说后》 哲笃 高昌人 字世南 《宝铁斋金石文跋尾》卷下《句容县儒学重修记》 善  宝 畏吾人 字庆之 《永乐大典》卷 2342《梧州府志·宦绩》 斡栾海牙 高昌人 字德弘 同上 廉阿年八哈 北庭人 字景渊 《两浙金石志》卷 18《待制柳公》 86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明太祖实录》卷 109。 安熙 :《御史和利公字序》,《安默庵集》卷 4。 郑玉 :《休宁县达鲁花赤也先脱因公去思碑》,《师山先生文集》卷 6。 (明)刘畿修、朱倬等纂 :《瑞安县志》卷 4《名宦》。 严嵩 :《正德袁州府志》卷 8《人物》。 郑元 :《长洲县达鲁花赤元童君遗爱碑》,《侨吴集》卷 11。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蒙速海牙 高昌人 字养正 《吴兴金石记》卷 15《溪光亭碑》 火鲁忽达 北庭人 字得之 《吴兴金石记》卷 15《长兴重修学宫碑》 左答纳实里 高昌人 字迁献 《台州金石录》卷 12《台州路重建天妃庙碑》 帖里帖穆尔 高昌人 字文彬 同上 斡罗思 高昌人 字谦斋 《括苍金石志》卷 10《重修通济堰碑》 廉米知儿海牙 畏兀儿人 汉名廉恂 《江苏通志稿》卷 19《松江宝云寺记》 亦怜真 畏兀儿人 字毅斋 (明)《义乌县志》卷 10《名宦》 文质 高昌人 字孟彬 (清)《广德州志》卷 7《秩官志》 廉惠山海牙 畏兀儿人 字公亮 《元史》卷 145《廉惠山海牙传》 列 高昌人 字世德 《万历新修南昌府志》卷 18《人物》 玉立 高昌人 字世玉 《秘书监志》卷 10《题名》 长寿 高昌人 字天民 《高丽史》卷 112《 逊传》 孛罗帖木儿 高昌人 字国宾 (明)《襄阳府志》卷 36《宦绩》 尽管我们还不能以姓名、字、号作为判定他们汉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准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 凡使用汉地通行的字、号的畏兀儿人势必在内地生活过 ,至少在思想意识和感情方面倾慕于汉 文化 ,并以此作为荣耀。我们知道 ,元代是以种族歧视为基准的多元社会 ,占人口少数的蒙古、 色目人对广大汉人、南人实行统治。畏兀儿人与汉人、南人相比 ,其地位显然优越 ,但是他们为 何仿效汉人 ,以拥有汉字、汉号为荣呢 ? 从民族学的理论分析来看 ,如果两个民族各自的传统 生产活动不一样 ,决定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客观条件 ,就是其成员之间是否有相互 接触的机会。如果没有接触 ,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会使这种隔绝状态延续下去 ,并可能产生 种种误会和冲突。倘若这两个民族的成员基本上混杂居住 ,在生活和生产中就有广泛接触、互 相了解的机会。可以说 ,较高程度的民族混居体现了民族之间的良好关系。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 ,非涵濡汉文化甚深者无法领悟其中奥妙 ,更不可能在书法艺术上 有所造诣。内迁畏兀儿人研习汉文 ,写汉字 ,具有一定的书学素养。至元丁亥 (1287)九月 ,“承 直郎治收侍御史 ,行御史台事高凝撰《景星书院大成殿记》,江西湖东道提刑按察使廉恂书并题 额”①。至正庚寅 (1350) ,高昌人 玉立书“泉南佛国”四字 ,“落墨古朴 ,尚能自见功力。”② 畏 兀儿人贯云石在书法方面也有一定成就 ,其“书法稍取古人而变化 ,自成一家。”③ 宝哥“喜书 大字 ,得古人笔意。”④ 由此看来 ,内迁畏兀儿人不仅通晓汉语 ,还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汉字。元 朝后期 ,还涌现了边鲁、伯颜不花的斤等运用汉族传统画法而又有一定成就的画家。 三 内迁畏兀儿人吸收汉文化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内迁前 ,畏兀儿人已接受汉文化的影响。 13 世纪 20 年代 ,当邱处机途经北道时 ,在别失八里看到当地从事音乐伎艺的都是“中州 96 ① ② ③ ④ (明)范涞 :《万历新修南昌府志》卷 15《名宦》。 欧阳玄 :《贯公神道碑》,《圭斋集》卷 9。 《闽中金石略》卷 12《 玉立瑞像岩诗》。 《永乐大典》卷 6697 高凝撰《景星书院大成殿记》。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人”。在轮台 ,他还写了一首诗赠给一位来自中原的书生。① 13 世纪 50 年代末 ,常德奉使西 行 ,在别失八里附近看到很多“汉民”。天池附近“有关曰 :铁木儿忏察 ,守关者皆汉民。”阿力麻 里城中 ,“回纥与汉民杂居。”阿里麻里以南的赤木儿城 ,居民很多是从山西并、汾迁来。”② 汉 人大量移居新疆 ,使当地畏兀儿人有可能直接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近年来 ,中外学者在新疆吐 鲁番地区发现了不少元代畏兀儿文契约文书 ,它们是研究这一时期新疆畏兀儿人社会历史极 为重要的资料。通过这些文书的研究 ,可以看到 ,每份文书大体包括如下 :日期、买卖的原 因、对象、买卖的手段 (包括代价、是否付清等项 ;买卖土地则标明该地段四至)以及所有权转让 的确认 ,违约的处罚办法 ,最后是当事人和证人的签字或花押。这种契约的结构形式和中原地 区汉族中通行的契约文书样式完全一致。文书中的许多术语和词汇 ,如“四至”、“代保人”、 “等”、“用”之类都源于汉族。文书中常用的动词“写”(bit ) 来源于汉语“笔”。常见物品 ,被用 作一般等价物的棉布 (bÊz) ,来源于汉语“帛”。从这些文书我们可以看出汉文化对畏兀儿地区 和畏兀儿人的影响在内迁前即已开始。 (二)在内迁畏兀儿人努力接受和学习汉文化的进程中 ,元代的科举制起了催化作用。 中统元年 (1260)忽必烈立国中原 ,采用汉法治汉地 ,不少具有一定汉文化素养的畏兀儿 人 ,如叶仙鼐、昔班等“事世祖潜邸。”③ 这无疑会激发畏兀儿人研习汉文化的热情。移居内地 的畏兀儿人中的上层分子 ,在战争结束后 ,为了维护其统治不得不适应汉族地区的水平 ,觅求 新的统治工具 ,或寻找升迁的阶梯 ,于是很多人接受了汉族儒学的影响 ,自觉走上了接受汉文 化的路程。对此 ,陈垣先生有精当的论述 :“西域人之读书 ,大抵在入中国一二世以后 ,其初皆 军人。宇内既平 ,武力无所用 ,而炫于中国之文物 ,视为乐土 ,不肯思归 ,则惟有读书入仕之一 途而已。”④ 事实正是如此 ,随着元朝的建立与巩固 ,文治的重要性超过了武功 ,学识就成为从 政的必要条件。元朝科举重视和鼓励蒙古、色目人入仕 ,这是导致内迁畏兀儿人研习汉文 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曾被元人杨维桢赞许为“海内奇士 ,屈指不能四、三人”之一的鲁钝生 ,“十 岁能为古歌诗 ,长明春秋经学。状貌奇古人以为伟兀氏。鲁钝生笑曰 :‘使余氏西域 ,用法科 才 ,魁天下士 ,一日之长耳 !’不幸生江南 ,为孤隽落魄湖海间 ,任纵自废。”⑤ 依此看来 ,若畏兀 儿人通晓儒学就比汉人、南人具有更优越的中举和入仕条件。元朝统治者优遇蒙古、色目人的 政策 ,在某种意义上则进一步激发了蒙古、色目子弟学习汉文化的兴趣。马祖常《送李公敏之 官序》记曰 :“天子有意礼乎之事 ,则人皆慕义向仕矣 ! 延 初诏举进士三百人 ,会试春官五十 人 ,或朔方、于阗、大食、康居诸上之士 ,咸囊书橐笔、联裳造庭而待于有司 ,于时可谓盛矣。”⑥ 顾嗣立《元诗选·顾北集序》亦载说 :“自科举之兴 ,诸部子弟 ,类多感励奋发 ,以读书稽古为 事。”⑦ 一些畏兀儿人为争取科名潜心攻读。畏兀儿人朵阿达实生长于真阳 (今安徽寿县) , “博通经史 ,得文资散官 ,公于琴政之暇 ,无所适 ,惟携四书 ,临学听讲 ,谓诸生曰 :‘圣朝设科取 07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顾嗣立 :《元诗选·初集庚》。 马祖常 :《送李公敏之官序》,《石田集》卷 9。 杨维桢 :《鲁钝生传》,《东维子文集》卷 28。 陈垣 :《元西域人华化考》卷 2 ,载《励耘书屋丛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2 年 10 月版。 《元史》卷 133《叶仙鼐传》;卷 134《昔班传》。 王国维 :《刘郁西使记校录》,载《王国维遗书》第 13 册。 王国维 :《长春真人西游记注》,载《王国维遗书》第 13 册。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士 ,以德行为首 ,汝辈尝务正心之学 ,为治平之具 ,庶不负明诏矣’。”① 可见 ,在内迁畏兀儿人 接受汉文化影响的过程中 ,科举制度的确起了某种程度的催化作用。元代科举前后十六科 ,共 录取进士 1200 人 , ② 其中畏兀儿进士约 24 人。③ 元顺帝元统元年 (1333) ,共取进士百人 ,畏 兀儿占 7 人 ,他们分别是寿同海牙、别罗沙、普达世理、道同、铎护伦、廉 □□、纳失里。④ 这些 畏兀儿进士在传播汉文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三)元朝时期 ,汉族人民移居新疆 ,畏兀儿人内徙中原各地 ,这种普遍而又广泛的民族移 居状态是内迁畏兀儿人接受汉文化的又一原因。 内迁畏兀儿人移居汉地后 ,原有的意识形态及生活方式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中原地区传统 价值观念的冲击 ,他们不可能按照旧有的生活模式在内地长久生活下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 发展 ,内迁畏兀儿人在社会交往方面往往倾向于“开放型”。于是 ,一些内迁畏兀儿人逐渐与汉 族通婚。廉希宪有女婿 6 人 ,其中 3 人为汉族 ,他们分别是“参知政事刘伟 ,安抚使李恭 ,管军 万户何德温”。⑤ 一位名叫僧孺的汉人 ,曾先后娶两位妻子 ,“先夫人姓李 ,今夫人畏兀氏 ,生六 男一女 ,皆今夫人之子。”⑥ 这种民族间的通婚对于民族间交流具有更积极的推动作用。同 时 ,内徙畏兀儿人为了与汉地居民保持更密切的联系 ,必然要接受汉文化。尽管畏兀儿人东来 的人数不少 ,但比起汉人来仍是少数。生活在汉人的海洋中 ,天天和他们接触 ,不学习汉人的 语言会给生活增加很多不便和困难。学会了汉语才能使他们有共同的语言 ,便于交流思想和 感情。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取用汉名、汉字 ,以求得与汉族在文化上的某种认同感。 接受汉文化是否意味着被汉人所同化 ,丧失了自身的民族性呢 ? 事实已经证明 ,他们的后 裔仍是维吾尔人。⑦ 高昌 氏是元代入居内地的畏兀儿大家族 ,具有高深的汉文化修养。其 先世“居 辇杰河 ,因以 为姓示 (氏) ,不忘乎初也。”⑧ 说明尽管高昌 氏久居汉地 ,却并没 有忘记他们本民族的根。诚然 ,也有不少内迁畏兀儿人逐渐地融合到汉族中 ,为汉族增加了新 鲜血液。同样这一时期也有不少汉族人不断进入新疆地区生活、定居 ,逐步融合到兄弟民族 中 ,为这些民族增加了新鲜血液。正是这种各民族间的密切交往和融合 ,促进了我国各民族的 团结与友谊 ,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责任编辑  李大龙〕 17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黄 :《魏郡夫人伟吾氏神道碑》,《金华黄先生文集》卷 39。 朱令名、李定仁 :《湖南的维吾尔族》,《新疆大学学报》1984 年第 4 期 ;任崇岳、雷海潮 :《河南省的维吾尔人》,《中州 古今》1989 年第 1 期。 都穆 :《有元奉议大夫常州路宜兴州知州卢公权历志》,《吴下冢墓遗文》卷 91。 《元史》卷 125《布鲁海牙传》;苏天爵 :《平章政事廉文正王神道碑》,《国朝文类》卷 65。 萧启庆 :《元统元年进士录校注》,《食货月刊》(复刊) 1983 年第 13 卷第 1~2 期。 桂栖鹏、尚衍斌 :《元代色目人进士考》,《新疆大学学报》1994 年第 4 期。 姚大力 :《元代科举制度的行废及其社会背景》,《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 6 辑 ,1982 年。 《嘉靖真阳县志》卷 10《艺文志·朵阿达实廉善记》。
/
本文档为【元代内迁畏兀儿人的分布及其对汉文化的吸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