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幼儿园课程表

幼儿园课程表

2021-11-07 4页 doc 64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面向未来

性格开朗,工作认真,教学上进,多次评为为优秀教师。

举报
幼儿园课程表交通 道路运输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全年投资规模达到120.8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4%,比上年增长16.0%。全年开工建设二级以上公路54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49公里;建成二级以上公路60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20公里。一是重点公路建设项目进展顺利。临泽至清水、刘寨柯至白银、树屏至徐家磨、清水至嘉峪关4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06公里,成为全国第18个突破1000公里的省份。丹拉国道主干线甘肃境内271公里路段全部高速化,甘、青、宁三省区省会城市之间实现了高速公路连通。连霍国...
幼儿园课程表
交通 道路运输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全年投资规模达到120.83亿元,完成年的102.4%,比上年增长16.0%。全年开工建设二级以上公路54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49公里;建成二级以上公路60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20公里。一是重点公路建设项目进展顺利。临泽至清水、刘寨柯至白银、树屏至徐家磨、清水至嘉峪关4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06公里,成为全国第18个突破1000公里的省份。丹拉国道主干线甘肃境内271公里路段全部高速化,甘、青、宁三省区省会城市之间实现了高速公路连通。连霍国道主干线甘肃段高速化改建取得重大进展,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占到规划里程的65%。省会兰州的六个出口公路全部实现了高速化。二是制定并实施了交通建设“东部会战”战略,有计划地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甘肃东出口的两个重要路段天水至宝鸡、平凉罗汉洞至定西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天水至定西、天水过境段、西峰至长庆桥至凤翔路口、武都至罐子沟高速公路、安西到猩猩峡、敦煌到当金山口等公路项目的前期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甘肃省干线公路网规划》、《甘肃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甘肃省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等一批规划基本编制完毕。三是加快路网改造及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新开工4条县际公路,加快续建的21条县际公路工程进度,有11条847.9公里建成通车。5条国边防公路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对张掖至山丹等10条收费公路实施了大中修改造。全年建成农村公路547条6137公里,农村公路行车条件进一步改善。四是公路水路运输站场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强29个续建客货运汽车站项目,新开工11个客货运汽车站项目,建成12个客货运汽车站。新建成200个乡镇汽车站和600个行政村汽车停靠站,农村客运网络化工程和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黄河刘家峡库区航运工程建成通航,黄河白银四龙至龙湾段航运工程取得积极进展,黄河兰州段航道延伸整治建设工程开工建设。 【公路养护管理】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公路管理单位进一步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和技术改造,及时处治公路翻浆、沉陷等病害,为社会提供了良好的行车条件。进一步加强公路路政管理,与省有关部门联合,在全省范围深入开展了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工作。车辆超限超载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因超限超载引发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公路桥梁基础设施得到有效保护。全省路网整体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到2005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133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9.71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的比重由“九五”末的74.71%提高到79.34%,其中二级以上公路达到6116公里,比“九五”末增加2748公里。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77345公里。干线公路平均好路率达到76.3%,综合值76.1,分别比“九五”末提高11.48个百分点和6.04;县乡公路平均好路率达到56.5%,综合值67.1,分别比“九五”末提高10.94个百分点和6.74。 【公路水路运输】突出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引导运输企业加快改制步伐,道路运输市场主体进一步优化。快速客运、现代物流、农村客货运输和相关辅助业得到较快发展。大力整顿和规范交通运输市场秩序,公路水路运输市场秩序呈现良性发展态势。加强运输组织、协调和管理,继续开通了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减免车辆通行费1902万元。春运及“黄金周”假日旅客运输保持安全有序。到2005年底,全省营运车辆增加到12.95万辆,比“九五”末增长30.8%。全省开通客运班线4269条,快速客运覆盖到全省所有市州和75%的县区。全省乡镇通客车率达到98.5%,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88%。公路水路客货运输生产稳定增长,2005年全省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1.62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04.89亿人公里,货运量2.25亿吨,货物周转量137.31亿吨公里,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重分别为91.24%、36.39%、87.13%、16.06%。道路运输业年产值达到73.5亿元,增加值36亿元,从业人员达到25.6万人。全省船舶拥有量达到1428艘,其中营运船舶433艘。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24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189万人公里,货运量48万吨,货物周转量720万吨公里,道路客货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 【交通体制机制改革】国有运输企业通过实施股份制改革,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交通施工企业改制重组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交通勘察设计、科研事业单位基本完成企业化改制。运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全省5个市州实现了市州以下运管机构垂直管理,运政人员纳入地方公务员管理。不断强化公路路政管理职能,全省建立了以路政管理总队、支队和大队为框架的路政管理体制。积极推进交通建设体制改革,合理界定了公路建设业主单位的事权范围及职责。建立全新的融资、投资、资金收益评价及审计体系,强化了资金管理程序,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推进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公路及运输站场建设。实行站场投资有偿使用,滚动发展。加大银政、银企合作,搭建了省级交通融资信用平台,引资工作有重大突破。加强交通施工、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道路运输服务业等产业开发,对增强行业发展实力、促进交通改革发展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交通规费征收】2005年,各级交通征稽部门依法加强规费征收管理,改进征费手段,加大稽查力度,努力做到各项规费应征不漏,超额完成了征费任务。全年各类交通规费增长22.97%。加强高等级公路运营管理,积极推进联网收费,全省联网收费里程达到1347公里,收费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大大提高。加强交通规费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实行统收统支、直接解缴,防止了挪用、截留、坐收坐支规费的现象发生。加强财务预算和资金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强化交通内部审计和监督,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交通法制建设和行业管理】对我省交通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及交通行政审批和许可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交通行政审批项目由133项减少合并至目前的40项,精简幅度达70%。加大行业依法治理工作力度,加强公路路政、道路水路运政、交通规费征稽、海事、船检、工程质量监督等方面的行政执法。交通建设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健全和完善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制、施工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质量终生责任制。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实行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站式”服务等承诺制度和服务形式。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全省公路、水路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与2004年相比,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三项指标分别下降22.03%、12.68%和6.36%。 【交通科技教育】以解决交通生产建设养护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为突破口,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共投入科研经费625多万元,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9项,目前有5个项目完成并通过了省部级成果鉴定,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坚持以信息化带动交通跨越式发展,广泛采用信息技术提升交通运输产业。加强交通职业技术教育,全面推进人才工作,坚持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术工人四支队伍一起抓,实施了百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工程,交通系统人才队伍结构明显优化。 (胡殿弼 孙永涛) 甘肃机场集团公司 【全社会公路客货运输总体平稳】全社会公路客货运输量平稳增长,运输生产呈现出良好态势,在综合运输体系中保持了主导性地位。2005年,我省全社会公路运输共完成客运量1.62亿人,货运量2.25亿吨,分别比上年增长8.0%和4.9%,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分别占91.24%和87.13%,比上年上升0.15和0.52个百分点,客运量所占比重比“九五”末提高1.76个百分点,货运量持平。全年完成公路客货周转量104.89亿人公里和137.3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90%和5.62%,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分别占36.39%和16.06%,旅客周转量所占比重比上年上升0.5个百分点,比“九五”末提高1.99个百分点,货物周转量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1.36个百分点,比“九五”末下降4.14个百分点。 “九五”以来,公路客运在我省综合运输体系客运市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承担着90%以上的份额。随着1998年以来国家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加快,公路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公路等级逐步提高。截止200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06公里,一大批高等级公路的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了道路运输条件,促进了公路运输的发展。尤其是2003年以来我省农村公路建设的全面推进,公路通达的深度和广度显著提高。农村客运网络建设工程全面实施,加快城乡运输一体化进程,提高了乡镇、行政村通客车率;春节、“五一”和“十一”假期居民外出探亲、旅游大量增加,公路客运在节假日期间出现明显的增长势头;加之客车运力结构的优化以及运输服务质量的提升,在激烈市场竞争条件下,公路客运保持了平稳发展。 【道路运输供给能力不断增强】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十五”是我省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最大的一个周期。“十五”期间,全省共安排等级客货运输站场建设项目89个,乡镇汽车站318个,行政村停靠站1688个,完成投资13.5亿元,为“九五”期间的4.59倍。其中2005年全省道路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完成5.205亿元。建成客货运输站场及道路运输信息中心(站)项目12个,乡镇汽车站200个,行政村汽车停靠站600个。经过“十五”期间的建设,我省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发展。国家级兰州公路主枢纽及省级枢纽项目已全面启动;在客运站建设上已消除了所有的空白县,实现了一县至少一站;在货运站建设上已全面启动了市、州物流中心的建设;农村客运站建设已基本覆盖了国省道主干线沿线的乡镇;尤其是“十五”后三年,全省集中力量加大了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力度,基本实现了省信息中心与10个市(州)信息中心、30个县(区)信息站、56个一、二级客运站联网运行。一个以国家级、省级枢纽项目为主骨架、区域级客货运站为节点,辐射乡镇,延伸农村,信息联通的公路运输站场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 加快农村运输网络建设进程,全面推行“村村通班车”客运网络工程。“十五”期间,我省共安排建设乡镇客运站318个,行政村停靠站1688个,都已基本竣工并通过验收,共完成投资规模1.71亿元。近年来,全省以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完善的客货运输网络为宗旨,以加快农村客货运输信息流通,方便农民群众出行为目的,加快农村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农村客运网络发展、提高农村客运通达深度,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切实解决农民运货难、乘车难、出行难的问题,积极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运输网络的完善和发展。 运力结构调整成效明显。2005年末,全省营业性客货运输车辆达到12.95万辆,比上年增长4.58%,其中营运客车3.73万辆,下降2.77%,载货汽车9.22万辆,增长7.88%。营运客车中,班线客车10536辆,旅游客车629辆,出租客车23976辆。全省营运客车总量已进入一个平缓发展期,车辆主要以更新上档升级为主,更新速度进一步加快。尤其“十五”期间高级营运客车得到较快发展,高级营运客车已达408辆、15036座,比上年增长23.6%、28.3%。我省货运运力快速发展,运力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改变了过去低效率的车辆运行状况,车辆从数量型开始向质量型转变。通过建立以车辆使用年限和综合技术状况为标准的营运车辆市场退出制度,按照货车向大吨位、专用化方向发展的原则,高效低耗的大吨位、专用货车和轻便灵活的小型货车均得到较快发展,加之近年治超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多轴大吨位重载汽车的迅速发展。 【市场经营主体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截止2005年底,全省一级客运企业1家,二级18家,三级29家,四级33家。一级货运企业2家,二级2家,三级27家,四级59家。全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在册数达到35608户,其中经营道路班车客运455户,户均拥有班车数由上年的21.9辆提高到23.1辆。全省汽车货物运输经营户数达28107户,户均拥有货车数由上年的3.2辆提高到3.3辆。其中专用载货、危险货物运输经营业户户均拥有车辆数分别为25.9辆和18.9辆,明显高于普通货运。在一些代表道路运输先进生产力和较高组织水平的领域,如专用载货、危险货物运输等,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高,而普通散货运输由于市场门槛较低,导致经营户数明显偏多,市场集中度较低。 【运输服务网络日益完善】道路运输行业大力改善服务设施、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运输服务网络,使道路运输公共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全省等级汽车货运站达32个,三级以上的17个。全省已开通客运班线3465条,营运里程达68万公里。其中跨省线路432条790个班次,延伸到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跨市(州)线路779条2732个班次,全省14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和全省75%的县(区)开通了快客班车,省内快件运输基本实现24小时送达;全省乡(镇)通班车率达到98.5%,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87%,全省客货运输网络逐步完善。全省驾驶员培训学校达140户,全年培训道路运输从业人员3.8万多人(次),向社会输送驾驶员5.5万多人。全省各类汽车维修业户达到6275户。全省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达19个,其中A级站16个,B级站2个,其他1个,年完成检测量136905辆次。道路运输服务网络和服务设施的日益完善,使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力保障了我省道路运输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道路运输对社会贡献程度明显提高】2005年,道路运输产值达到73.5亿元,增加值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03%和10.09%。新增社会就业岗位2.87万个,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7.36万人,比上年增长11.73%。 【道路运输管理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截至2005年底,全省共有地(市)级运管机构17个,县(区)级运管机构87个,派驻机构及分站36个。共有运政管理人员2205人,比上年减少39人。其中省级62人,市级720人,县级1165人,派驻机构及分站96人。运政管理人员中,大专及以上1355人,中专、高中515人,初中及以下173人,结构比例分别由“九五”末的25:57:18调整为66:25:9,运政管理人员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得到显著改善。 甘肃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综述】2005年,甘肃机场集团公司适应新体制,立足新架构,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经过上下不懈努力,安全态势基本保持平稳,主营业务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2005年,集团公司共保障运输起降23221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150.76万人次,比增长21.72%;完成货邮吞吐量1.08万吨,增长2.59%。 【安全态势基本保持平稳】2005年,集团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落实“五严”要求,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为总纲,狠抓安全工作日常管理,安全形势比较平稳,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 第一,落实责任,强化目标考核。年初,集团公司与各机场公司及民航甘肃机场公安局签定了《航空安全》。在此基础上,各机场公司细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目标实施,形成了各级安全责任制网络,把安全保证的具体工作,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个人。同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因玩忽职守、抓工作不落实的责任人,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第二,开展专项整治,严格安全检查工作。2005年,集团公司根据民航总局安全会议精神,确定了机场运行条件与使用许可证符合性审查、机场控制区秩序、货物安检、货物隐载和鸟击问题等五项整治内容,并组织抓好落实。一是加大安全投入,夯实安全基础。从资金、技术、人员等各方面加大安全投入,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全年共计投入2000万元资金,为各机场购置各种安全专用设施设备。二是突出重点,认真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货物隐载”和“货物安检”问题得到切实解决;有效防止鸟击航空器事件发生。集团公司集中开展控制区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细化控制区监督检查、飞行区交通管理、安全巡查等制度,加强控制区封闭式管理。严格机场控制区证件的制发、使用和管理工作,控制区工作人员通行证件,实行审查、培训、考试制度。严格按规定控制免检、礼遇范围。加强机场区域治安管理,严格流动人口和临时工管理。加大治安巡逻力度,维护机场治安秩序。及时准确收集情报信息,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第三,加快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运行机制。2005年,集团公司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体制,制定下发安委会工作制度,建立安委会督察机制,修订下发了《甘肃机场集团公司航空安全检查制度》、《甘肃机场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及隐患整改制度》、《甘肃机场集团公司航空安全教育实施办法(暂行)》等11项安全工作制度,使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法制化。不断修订、完善、实施各类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实战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第四,严格要求,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以兰州机场公司安全评估为契机,全面要求集团所属各公司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规程、技术资料和技术标准,完善规范安全管理文件、工作记录及安全台帐,强化安全管理“软件”保证水平,经过一年的辛苦工作,在12月6日至12月9日,兰州机场顺利通过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组织的安全评估,也为其他机场公司下一步进行安全评估、提高安全运行能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积极拓展营销思路】2005年,集团公司面对东航甘肃公司BAE146飞机退役的不利条件,围绕年初确定的“航空运输快速发展年”的目标,遵循“出门找市场,进门造市场”的市场战略,克服种种困难,实现了航空主业的较快增长。 第一,健全服务功能,提高服务品质。进一步完善《航空运输地面服务代理》,主动协调驻场单位,统筹安排考虑各方面因素,确保航班正常。改善服务设施,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增加服务项目,做好航班不正常情况下的服务工作,设立服务监督投诉电话,努力提高航空公司和旅客满意度。 第二,密切与航空公司联系,努力增加航线航班。成功引进海航在兰州机场设立营运基地,在原有航线航班的基础上,新辟开通了兰州—西安—杭州、兰州—西安—南京、兰州—西安—厦门、兰州—西安—福州、长沙—兰州—乌鲁木齐、西安—庆阳—兰州等10条航线。尤其是庆阳机场复航改造工程完工后,集团公司积极与民航有关部门、甘肃省政府及海航集团协调沟通,开辟了西安—庆阳—兰州往返航线,结束了庆阳机场停航13年的历史。 第三,强化对外宣传,扩大航线营销成果。集团公司积极利用现有客货营销体系,巩固现有航线航班,同时广泛宣传,推介新航线新航班。参加民航总局在西安举办的2005年航线航班审定会,召开甘肃旅游航空市场洽谈会,向航空公司展示甘肃航空市场的巨大潜力,增强航空公司对甘肃航空市场的关注力。对旅行社和旅客积极做好新辟航线航班的宣传工作,积极扩大销售网点,提高上座率,扩大客票销售市场份额。年内,新增客票销售网点6个,客票代理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51.2%。 【优化管理运行机制】 第一,明确职责,理顺关系。结合实际需要,对机构进行了整合,压缩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提高了管理效率。明确工作职责,理顺工作关系,2005年集团公司制定下发相关安全、经营、财务、人力资源、奖惩、会议等方面的制度和规定42项。各机场公司和经营管理总公司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运行规则,规范各种,实施科学管理。完成《甘肃机场集团“十一五”发展规划》。完成兰州机场公司、敦煌机场公司ISO9000认证咨询、认证方案拟定等工作。 第二,加强信息交流,有效协调沟通。创新《集团公司工作月报》形式,根据内容设置政策要点、导向集录、集团动态和分类信息四个栏目,及时传达甘肃省及民航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反映集团公司重大决策和措施,传递集团各单位动态信息,确保集团内部信息畅通,既为集团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也为各部门和所属公司开展工作提供参考。发挥《简报》特有的沟通作用,积极对外反映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建设、经营等重大活动,加深外界对甘肃机场的了解,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和信息传递渠道,提高集团公司在省内和行业内的影响,为集团公司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规范执行总裁办公会议制度,严格落实《总裁办公会议纪要》。在每次总裁办公会议前,严格审定会议议题,严肃会议纪律,会后及时下发总裁办公会议纪要公布会议决议,并及时催办和反馈。当次总裁办公会议首先通报上次会议决议落实情况,基本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 第三,优化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2005年,集团公司加强干部和职工两个队伍建设,充分调动人力资源的能动作用。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依据《劳动法》和国家、甘肃省及民航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定实施了《甘肃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招聘及用工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员工招聘用工管理制度,保持企业员工招聘用工管理制度效用的长期性和连续性。通过抽调员工、合并岗位、局部调整等方式,逐步使岗位设置和人员结构趋于合理。起草了《甘肃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奖惩制度》(草案),为集团公司逐步建立并完善激励机制打下良好基础。修改整合原有的干部管理规定,重新起草《甘肃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干部、人事管理暂行规定》(草案)。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经过多次谈判,与德国法兰克福机场签定培训协议,并逐步组织开展实施。诸多措施的实施为集团公司新一轮的改革做好了准备。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集团公司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顺利完成了机场属地化改革,组建完成了兰州机场公司、敦煌机场公司、嘉峪关机场公司、庆阳机场公司和经营管理总公司,确立形成了集团公司新的经营机构框架,初步建立了企业化运行机制。运输生产持续稳定增长,机场运输起降架次由2000年的1.34万架次增长到2005年的2.37万架次,旅客吞吐量由2000年85.19万人次增长到2005年的150.76万人次;较好地保证了空防和地面安全;继兰州、敦煌机场扩建工程相继完工投入使用后,庆阳机场完成复航改造工程并已通航,嘉峪关机场改造工程于2005年11月开工建设,天水军民合用机场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夏河机场完成了选址工作。 中国铁通甘肃分公司 【综述】 2005年,甘肃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成绩显著,各项KPI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各级企业按照“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化‘三精工程’,推进‘三个转变’,加强‘三项建设’,确保企业高效、和谐发展”的近期战略重点,精耕细作,求实创新,很好地实现了年度发展目标,圆满超额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绩效考核任务,迎来了企业上市运营发展的“开门红”。 【精耕细作,市场经营工作成效显著】加强品牌建设,积极开展了全球通品牌迁移工作、全球通A+体验营销活动。开展了街舞大赛、“动感地带志愿者”招募活动,设计了动感地带新资费。整合“神州行”品牌,推出了“神州行灵通卡”、“神州行轻松卡”等业务。大力推进渠道建设,基本形成了自有渠道为主、代理渠道为辅的4级营销渠道体系。深化了与邮政、银行等单位的战略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力拓展农村市场,积极实施村通工程,深入推进“村长工程”,有效促进了农村市场的拓展。 大力拓展集团客户市场。开展信息化产品营销工作,积极参与集团公司组织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精品工程竞赛活动,与张掖水利局的合作项目获优秀奖。开发了 “一键通”业务,建成了“GPS车辆定位系统”等信息管理系统。在一些地区建成了“电子政务短信办公助理系统”。 大力拓展新业务市场。组织新业务百日推广竞赛活动,全面促进手机上网业务、彩信、彩铃业务的快速发展。开展了零次短信用户唤醒、短信话费查询促销活动。与地方媒体及有关部门合作开通了20 多个短信互动平台,尤其是短信自然灾害免费预警公益信息平台,得到了国务院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集团公司明确要求总结经验,在全国推广。推进新业务深度运营工作,MO手机上网业务运营推广方案获2005年全国新业务营销优秀奖。适时推出了彩话、手机投注等新产品。启动了“移动梦网服务提升计划”。整合宣传资源,梳理和规范了户外广告,进一步加大了业务宣传力度,以宣传促进业务发展。 【精诚服务,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各级企业落实精诚服务要求,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流程,开展规范化、差异化服务,服务质量稳步提升,继续保持全省通信企业之首。创新服务形式,为赴北京参加“两会”的我省代表派专人提供通信保障,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与兰州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举办“全球通”论坛,邀请各行业管理人员参加,有力地提升了企业形象。与新闻媒体、消费者协会建立了客户投诉处理绿色通道,组建了VIP座席与大客户绿色通道。继续推行差异化服务,实现了中高端客户和普通客户分层接入服务。推出了“话费信息轻松查”服务,集中整治了“短信陷阱”和“SP业务退订难”等问题。对服务窗口开展“月通报、季暗查、半年考核”活动,并将调查结果纳入了年终绩效考核。加大了对营业厅班组长的管理,进行了综合技能提升培训。组织开展了明星营业员、示范营业厅评选活动和“微笑在中国移动”主题活动。 【优化资源配置,网络建设取得新成果】各级企业把握投资重点,以关键需求为导向,加快建设,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投资计划,全面增强了网络支撑服务能力,网络领先优势继续保持,被省通信管理局等单位评为“精品网络”。基础网络建设方面,完成了GSM网九期扩容工程,启动了GSM网十期扩容工程和3G网络建设的前期工作。全面完成了村村通工程任务,解决了782个行政村的通信问题。传输网建设方面,进行了省内骨干网扩容工程,对河东、河西主环进行了升级。支撑网络建设方面,完成了BOSS1.5系统扩容工程,启动了经营分析系统、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二期扩容工程。新技术新业务网络建设方面,完成了GPRS核心网、短消息、彩铃系统扩容工程,建成漏话提醒系统。局房建设方面,完成建设工程14项,购建工程1项,完成兰州移动通信枢纽楼相关工程。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完成MIS系统一期工程,统一信息平台系统在全省上线运行。基本建成公司内部实时网络通信系统(IM)。加强计划与规划工作,完成公司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加强网络运维管理,全网优质高效运行】各级企业以网络集中化管理为重点,以面向客户满意、面向市场支撑能力为目标,加大运维管理力度。制定了考核办法,加大对网络质量客户感知度的考核。开展网络配套设备专项整治工作,完成了全省GSM网局数据规范工作。加强了传输网维护工作,光缆中断历时同比下降了30%。切实加强了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网络安全规章制度,开展了网络安全检查。密切跟踪3G技术发展走向,组织参加了集团公司开展的3G技术、业务培训与竞赛,为3G网络建设管理工作积累了经验,储备了人才。 积极开展网络优化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对交通干线的连续覆盖,对城镇商业区、行政区等高价值、重点客户集中区域的深度覆盖,对旅游风景区、富裕村镇的广度覆盖,网络质量客户感知明显提升,实现了网络服务、网络资源优先向高等级话务、高价值客户倾斜。实施了智能网专项优化工作。全年网络运行情况基本良好,各项重点指标均达到了集团公司下达的挑战指标。 加强互联互通工作。开展部分地区与其他运营商的共建直联工作,实施了与小灵通的短信互联工作。加强与各运营商的网间结算工作,结算更加及时、准确。开展基站环境电磁辐射监测工作,协调无线电管理部门更换相关单位会议干扰器,降低了对网络质量的影响。 【精细管理,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各级企业按照年初省公司党组提出的开展“精细化管理年”活动的要求,全面开展精细化管理活动,持续推进管理创新,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高。综合管理方面,省公司从企业重点工作出发,细化管理内容,明确管理措施,制定了“精细化管理”十大模块,提出了工作要求和工作目标,明确了考核措施。按照“精细化管理”模块的工作要求,各单位积极开展工作,精细化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省公司与各分公司签订了《财务责任约定书》,进一步明确了经济责任。开展了全省资产清查工作,对清查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解决。加强了对财务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了全省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理财水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在全国最后上市十省区中率先全面完成员工绩效管理,受到了集团公司的表扬。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实施了分层培训,提高了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组建了企业内训师队伍。组织开展部分管理职位公开竞聘工作,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推进聘用员工管理改革,完成了聘用员工编制定员,初步建立了聘用员工职级职位体系。充分利用人力资源MIS系统,发挥数据库优势,为人力资源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甘肃省分公司 【经营管理】2005年,铁通甘肃分公司把发展的着力点由求增量放在提高经营质量和效益上,确定了10项重点发展业务,加大新业务推广,开展重点客户攻关,先后实现了与国资委、交通银行等大客户互联网等通信业务的合作;与甘肃国电有限公司和平凉供电局达成中继直连协议;与兰州气象局、黑河管理局签订了电路租用协议;与46家企业进行了成功合作,企业联名卡完成合同金额1340.8万元,实际经营收入683万元,800业务也取得一定成效,各地特色卡、电路直联、95105等业务发展态势已初步形成。建立市场导航台甘肃铁通信息港,疏通市场信息渠道,提高了经营决策水平和应变能力。组织专人深入现场培训、举办培训班、编发业务指导手册,对各项业务定位、营销策划、业务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培训,有效地增强了各地市分公司的市场营销能力。制订领导干部客户经理制、大客户管理、业务代理管理、企业联名卡管理等制度,扎实开展规范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经营行为的专项治理整顿活动,认真清理、规范协议,积极解决电信卡余额问题,进行全省卡类码号资源重新规划,实现了96200、17996卡的地区化,有效解决了违规低价异地倾销的问题,促进了经营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制定下发《电信服务质量考核办法》,对责任投诉进行严格考核,促进了各单位对服务工作的重视。制订《地市分公司二级客服机构的职责》,10050客服中心每日故障、投诉分类统计表、周报表,进一步明确规范地市分公司客服二级机构的职责、职能,客服机构进一步健全。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将职工代表、社会监督员服务质量巡回检查、窗口单位电话抽查等工作制度化,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高。 【服务运输】2005年,是铁路改革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铁通甘肃分公司主动适应铁路改革的新需求,投入资金1173万元,完成57个车站的数字调度通信系统建设;更新无线列调便携台677套、机车列尾司机控制盒更新1050个,建成机房动力环境监测系统113处,加强了铁路通信基础建设。积极配合兰州铁路局组织机构的改革,圆满完成了兰州铁路局调度通信系统合并和三次大搬迁与调整工程;顺利实施兰州铁路局接管乌鲁木齐铁路局四个站的通信割接,保证了运输生产指挥通信系统不间断地安全运行。结合铁路布局的新变化和铁路通信设备的更新改造,实施主要电路双路由保护工作,数调系统、DMIS(TDCS)电路实现了不同径路、不同传输设备的路由保护,TMIS、红外线、客票等电路,实现了干线传输系统的路由保护;对中间站通信机械室的交流电源进行分设,提高了设备安全系数。在各铁道通信中心成立客户服务部,在各车间设立客户经理,实行客户经理负责制,专门从事铁路市场开发与服务,提高了服务响应速度。在通信车间设立有线综合工区、无线检修工区,负责设备入所修,切实强化了铁路通信设备维护管理,有效地提高了专业通信服务质量。 【网络建设】在投资建设上继续向高收入地区和重点业务倾斜,加大对互联网业务、公话业务、增值业务和大客户的投资,同时,实施既有网络“挖潜增效”盘活资源,提高各类通信资源利用率,基本保证了市场发展;加强“两标”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安全基础;完善公、专网分类管理,形成了比较清晰的管理界面;省内各交换局点全部实现弹性编码,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实施计费管理网紧急扩容,提升了计费管理网的系统容量;将计费备用网、DCN网管、智能网三套系统倒入宽带数据网,保证了三套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开通兰西第二DC1长途局省际、省内业务,将兰西DC1信令链路数据收敛至7号信令检测系统,缓解了长途话务压力;利用西北环、教育网提供2个155M通道为天兰线传输系统重要业务组成自动保护,彻底解决天兰线省干传输单链无保护的问题;开通“网运OA”系统,实现了网络运行状况监控、运行维护生产指挥、运行管理控制到辅助分析全程信息化,运维质量和运维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企业改革】省分公司加快改革步伐,基础管理工作得到加强,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激发了各级干部的活力。加大两级机关考核力度,在两级机关率先实施考核上岗、尾数淘汰制度,增强了两级机关工作人员紧迫感。压缩外聘人员数量,提高了用工质量。在平凉分公司进行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有力地促进了经营生产工作,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推行扩大银行代收费范围,开展固定电话充值,对营业厅进行合理重组,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企业活力,节约了管理成本。 【综述】2005年,全体员工认真贯彻执行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省公司确立的“效益服务年”工作目标,聚精会神抓效益,齐心协力谋发展,坚持以观念创新推动实践,以技术创新拓展市场,向管理创新要效益,保持了公司快速发展,为服务人民群众,繁荣甘肃通信市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网络建设与运维管理】2005年,甘肃网通继续遵循效益优先原则,加大全省性基础网络、集团项目、客户接入项目以及与业务发展密切相关的工程项目建设,注重资源的合理优化,不断增强网络综合业务提供能力。现已建成全省各地市城域传输网、全省交换网络、同步网、IP骨干网、IP城域网、长途关口交换局、全省智能网和大客户接入网络、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在部分地市建设了SCDMA无线市话网络,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通信网络,可为省内客户提供优质的固定电话,国内、国际长途电话,SCDMA无线市话,17968IP电话卡,196200电话卡,17969IP主叫直拨,公用电话,NGN宽带综合业务服务,以及互联网接入、数据专线、多媒体通信等各类数据通信及增值业务服务。 甘肃网通拥有一支精干的维护队伍。按照集团公司“五统一”的要求,建立了全省“两级管理,三级生产”的运维管理体系以及绩效评估体系,积极做好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统一维护规程、提高人员素质等工作,强化了网络运维管理力度,根据市场需要和业务发展要求不断调整优化网络,确保了网络运行的高质量。 【业务发展】甘肃网通深入研究市场、找准自身定位、发挥比较优势,致力于重点地区、重点客户、重点业务的发展,以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拓展市场。坚持以商企电话、公话为重点,加大固定电话放号力度,积极发展特色电话卡业务,保持了客户规模快速增长,为其他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坚定不移地实施宽带战略,努力提高互联网网络质量、拓展网络带宽,积极探索建立1+N不同经营模式,加大宽带内容应用建设,使数据业务得到长足发展,成为了全省互联网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甘肃网通积极响应市场,注重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2005年,在深入研究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抓住机遇在省内11个市州投资建设了SCDMA无线市话网络,并从元月份始,陆续推出了SCDMA无线市话手持机(又称“大灵通”)和固定台业务。SCDMA无线市话特别是“大灵通”投放市场后,广大用户对这种技术先进、通话质量好、资费便宜的通信方式反应热烈,短短一年间,用户数就已突破10万户。 截止2005年底,甘肃网通用户总数已突破17万户,年业务收入超过亿元,“CNC MAX,宽带我世界”、“大灵通”、“放心公话”等一系列业务和服务品牌已在全省享有很高知名度。 【客户服务】甘肃网通发扬“诚信铸就品牌,服务编织未来”的企业理念,用心服务,用情交流,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信赖。为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甘肃网通建立健全了服务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客户服务标准,加强对专兼职服务队伍的培训和管理考核,奠定了提高服务质量坚实基础。充分利用多种服务手段满足客户需求,大力推行上门收取话费、上门进行业务培训等服务,努力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重视大客户服务工作,及时了解大客户需求,突出大客户的差异化服务,逐步建立了为大客户提供“专家型”、“顾问型”、“保姆型”服务的模式,得到了客户的好评。 甘肃网通坚持客户至上原则,把追求用户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2005年,甘肃网通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客户投诉处理时限、投诉处理流程、客服人员考核办法等相应管理制度,妥善解决每一件客户投诉;深入开展“畅通网络,诚信服务在网通”活动,对“不对等协议”、“手机短信陷阱”、“电信卡余额处理”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努力提高通信质量和服务质量,以自觉维护客户合法权益的实际行动,树立了甘肃网通服务客户的良好形象。 【公司管理】甘肃网通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思路,广泛吸纳各方优秀人才,注重吸收先进文化,不断调整优化公司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体系,大力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和共享服务、员工队伍建设,以先进的经营理念、科学的管理方式,打造了一支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创业团队。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和党团工会建设,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甘肃网通特色的企业文化,培育健康向上的企业精神。
/
本文档为【幼儿园课程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