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019-2020年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

2019-06-04 10页 doc 58KB 43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沙漠骆驼

一线教师,从教多年,教学经验丰富。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2019-2020年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 袁行霈 ①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②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 (《周书·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
2019-2020年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
2019-2020年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 袁行霈 ①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②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早在《尚》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 (《周书·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③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④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上。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包容,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儒、释、道三家并用;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等等。仅以政府的将军为例,如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都是少数民族。而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都曾远离故国在唐朝任职。 ⑤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节选自2011年《新华文摘》,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第二、三两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我们可以用“海纳百川”四个字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B. 《尚书》中的“有容,徳乃大”,《老子》中的“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都是告诫统治者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统治天下。 C.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融入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后,就逐渐消亡了。 D. 中华文明的整合模式具备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特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我国社会的包容性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时代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等不同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的局面。 B.我国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也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山西应县木塔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 C. 除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外,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D.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许多文化遗存除了散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外,还散布在全国各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唐代儒、释、道三家并用,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说明唐朝文明的包容性在思想、艺术等很多领域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唐代诗歌中就可见一斑。 B.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唐朝统治者比较注重通过科举考试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建立功业。 C.唐朝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唐朝政府的军队中就有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少数民族的人做了将军。 D. 孔子有弟子三千,同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而且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致使当时社会的包容度很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余玠,字义夫,蕲州人。以功补进义副尉,寻授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兼四川总领兼夔路转运使。玠大更敝政,遴选守宰,筑招贤之馆于府之左,供张一如帅所居,下令曰:“集众思广忠益,诸葛孔明所以用蜀也。欲有谋以告我者,近则径诣公府,远则自言于郡,所在以礼遣之,高爵重赏,朝廷不吝以报功,豪杰之士趋期立事,今其时矣。”士之至者,玠不厌礼接,咸得其欢心,言有可用,随其才而任之,苟不可用,亦厚遗谢之。 播州冉氏兄弟琎、璞,有文武才,隐居蛮中,前后阃帅辟召,坚不肯起。闻玠贤,相谓曰:“是可与语矣。”遂诣府上,玠素闻冉氏兄弟,刺入即出见之,与分庭抗礼,宾馆之奉。冉安之若素有,居数月,无所言。玠将谢之,乃为设宴,玠亲主之。酒酣,坐客方纷纷竞言所长,琎兄弟饮食而已。玠以微言挑之,卒默然。玠曰:“是观我待士之礼何如耳。”明日,更别馆以处之,且日使人窥其所为。兄弟终日不言,惟对踞,以垩画地为山川城池之形,起则漫去。如是又旬日,请见玠,屏人曰:“某兄弟辱明公礼遇,思有少裨益,非敢同众人也。为今日西蜀之计,其在徙合州城乎?”玠不觉跃起,执其手曰:“此玠志也,但未得其所耳。”曰:“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玠大喜曰:“玠固疑先生非浅士,先生之谋,玠不敢掠以归己。”遂不谋于众,密以其谋闻于朝,请不次官之。诏以琎为承事郎,璞为承务郎。徙城之事,悉以任之。卒筑青居、大获、钓鱼、云顶凡十余城,皆因山为垒,棋布星分,为诸郡治所,屯兵聚粮为必守计。于是如臂使指,气势联络。又属嘉定开屯田于成都,蜀以富实。 选自《宋史·列传第175》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供张一如帅所居 一:都,一概 B.与分庭抗礼 抗:对抗 C.近则径诣公府 诣:去,到 D.密以其谋闻于朝 闻:(使……知道)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余玠礼待、提拔人才的一项是( )(3分) ①玠大更敝政,遴选守宰 ②言有可用,随其才而任之,苟不可用,亦厚遗谢之 ③玠将谢之,乃为设宴,玠亲主之 ④是观我待士之礼何如耳 ⑤遂不谋于众,密以某谋闻于朝,请不次官之 ⑥诏以琎为承事郎,璞为承务郎 A.①④⑤ B. 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③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余玠镇守蜀中,吸取诸葛亮的经验,广开言路,重用人才,除弊政,收到了显著成效。 B.在余玠贤德感召下,冉氏兄弟毅然出山,慎思之后,提出在西蜀合理布防的策略。 C.余玠采纳冉氏兄弟的建议,并把迁城之事,全委任他们督办,最终建成十余座城池。 D.冉氏兄弟认为巴蜀之地不值得戍守防,余玠甚以为然,于是将军队移至钓鱼山一带。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士之至者,玠不厌礼接,咸得其欢心,言有可用,随其才而任之,苟不可用,亦厚遗谢之。(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水仙子·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8.请简要分析这首元曲的前三句是怎样描绘“寻梅”的执着与艰难的。(5分) 9.“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分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欧阳修)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行路难》·李白) (3) ______ _____,而不知其所止,______ _____,羽化而登仙。(《赤壁赋》·苏轼)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落价 冰心 我们家的老阿姨回安徽老家去给儿子娶媳妇的时候,对我说:“宋老师,我这次回去,可能不来了。我总觉着在您家里于活,挺轻松、挺安逸的。我的侄女昨天从乡下来了。她刚念完初中,她妈妈就死了,她爹又娶了后妻,待她很不好,尽叫她下地干农活。我听说了怪心疼的,就托同乡把她带来了,想让她顶我的缺。她什么都会,又有文化,比我强多了。”说着从身后拉过一个二十岁左右、面黄月瘦、衣衫褴褛的姑娘来,说她叫方玉凤,又催她说:“你快见见宋老师,她就是你的东家!”小方腼腆地向我鞠了一个深深的躬。 那时我还没有退休,我女儿小真大学刚毕业,也在中学里教书。家中里里外外的事也不少,有小方来帮忙,我很高兴。 小方虽然瘦弱,却很利落麻利,来了不到一个月,我们就都十分喜欢她。她也因为久已没有家庭的温暖,在我们这个简单的小家庭里,似乎又得到了和睦融洽的“家”的滋味。小真总把自己穿过的衣服,一年四季给小方换上。她俩就像姐妹上样地亲热。每天晚上小真还教她英语、数学等,鼓励她去考中专。 两年过去了,忽然有一天,小方很难为情地来对我说:有个同乡介绍她到一家面铺当售货员,每月工资有一百九十元,奖金除外。她几乎流着眼泪说:“我真是舍不得离开你们,可是我若想上学,不攒一点学费不行……”这时我已经退休了,足可以料理家务了,因此我和小真都连忙说:“这个我们了解而且也替你高兴,你去吧,有空常来走走。” 小方真地像回家一样,每个星期天都来。本来在我们家两年,她已经丰满光鲜得多了,这时再穿上颜色鲜艳的连衣裙,更是十分漂亮,我们都笑说几乎认不得她了。 她每次来,都带着果品,尤其常送些新鲜的南豆腐,她说:“从书上看到老人骨节疏松,最好吃些带‘钙’的东西,除了牛奶、鸡蛋之外,最好的是豆制品了。你们上街买菜时,不容易碰得到好豆腐。”当我们辞谢她时,她还对小真挤眼,笑说:“我的工资比你们都高,这点东西算不了什么。”我们也只好由她。 有一天,她拿来了一架小长方形的白色蓝面的收音机,放在我的书桌上,说:“这收音机才十八块钱,不到我工资的十分之一,你们早晨起来听‘新闻和报纸摘要’不比订那些报纸强么?从前我每次到邮局去替您订这个报、那个报的,我都觉得很浪费!其实那些报纸上头登的都是一样的话!”我一边赏玩着那架小巧的收音机,一边笑说:“报纸上也不尽是新闻,还有许多别的栏目呢。而且几份报纸看过了,整理起来,也是一大摞,可以卖给收买破烂的,不也可以收回一点钱?” 小方打断了我,说:“您不知道,‘破烂’才不值钱呢!现在人人都在说,一切东西都在天天涨价,只有两样东西落价,一样是‘破烂’,一样是知识……”小方忽然不往下说了。 我的心猛然往下一沉,心说:和破烂一样,我们是落价了,这我早就知道!                                                            1988年5月11日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小方出场时,只见她“腼腆地向我鞠了一个深深的躬”。这一句话,就把小方的年龄、外貌、衣着和动作准确地描写出来了。 B.“我们家的老阿姨”出场时,人物语言特点是句式短,语言逻辑带着鲜明的口头表述方式;于是,一个形象生动、语言准确的农妇角色跃然纸上。 C.小真是中学教师,她把自己的农服“一年四季给小方换上”,还教“小方”英语、数学等,鼓励她去考中专,这只是为给“小方”之后的拜金做铺垫。 D.小说对“我”的描写一般都是点到即止,轻描淡写,而到了文章最后一段,“我”这个人物的形象就丰满和独特起米,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E.两年后,“小方”去了一家面铺当售货员,“我”和小真表示“你去吧,有空常来走走”。这里可以看出,“常来走走”的表示则是为,引出下文。 (2)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简要分析。(6分) (3)根据小说内容,概括小方的形象。(6分) (4)小说以“落价”为题,但主要内容却是写小方的事情,这样的安排是否合理?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耄耋之年的黄永玉 斜戴一顶深蓝色贝雷帽,叼一支咖啡色烟斗,永远是时尚小老头黄永玉的标志。被称为“一代鬼才”的他,绘画、雕塑、木刻、写作样样俱佳。虽然今年已经87岁了,可是黄永玉有时像小孩,有时慈悲,有时兴高采烈,有时泪流满面,活得最像自己。    80岁过后的黄永玉曾说,除了画画和应付来客,他的工作就是写《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黄永玉颇为自信地说:“小说写的就是我的亲身经历,而非虚构。如我这般的生活,没有人经历过,相信尤为引人注意。它是部很好玩的小说,一定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但直到2008年,小说的故事依然在“黄永玉”4岁时徘徊,“我写得很慢,因为我是老老实实地写,没有随意删改,我要把所经历的每个时代与社会的各个侧面勾勒出来。一些年代久远的事就让笔触随着记忆逶迤而行,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要写多长。”黄永玉解释说,写得慢的主要原因是“手里写着小说,却总想着要画上几笔”,“现在我得努力戒掉画画这个‘恶习’,不然把小说写完的可能性都不大了。”        回顾黄永玉的艺术成就,不难发现在黄永玉的绘画题材里,荷花是一个非常具有风格的主题,对于荷花,中国的文人也画了上千年了,各种流派的,比如说像明末清初的朱耷画的那种残荷就有一种孤傲于世的感觉。但是黄永玉画的荷花,没有给人那种非常清高、出世的感觉,而是一种很绚丽、很灿烂的气质。黄永玉打趣地说,荷花从哪儿长的,从污泥里面长的,什么是污泥呢?就是土地渗了水的那个叫做污泥,是充满养料的那种土。从土地母亲那里长出来的,回头再来骂它是污泥,这叫忘本。        据黄永玉回忆,他小时候,外婆家附近有个荷塘,他一淘气犯事,外婆要找他算账的时候,他就把一个高高的洗澡盆滚入荷塘,跳到里面躲起。“小时候个儿不高,看着荷花像房顶那么高,待久了,青蛙都过来了,水蛇什么,能够仔细地看到它了,于是发现荷花底下的那种变化,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种一根一根这么清清爽爽,有很多的苔、草,那种光的反映、色彩的关系丰富多了,我开始画荷花。”“我常想到的是外婆当年池塘里头给我的那种感觉。”     目前,黄永玉在写作之余,也常常读书,他认为读书对人生有着重要意义。在《书的回忆》这篇文章中,黄永玉有这样的总结:“读书能使人的思想有节奏感,有灵活性。不那么干巴巴,使尽了力气还拐不过弯来。读一点书,思考一点什么问题时不那么费力,而且还觉得妙趣横生。”难怪老先生的文章读起来也让人觉得妙趣横生,不那么干巴巴的。例如他写道:“读得高兴,便在书眉上写出自己的联想和看法,明知道这是很学究气的东西,没想到‘文化大革命’时很为它吃了些苦头。” 寥寥数语,既写出了一种读书习惯,还写出了一段严酷的历史,风趣又沉重。        读书需要顺乎情趣,否则必会苦不堪言。对此,黄永玉说出了他的体会,他不无幽默地说:“我这个老头子一辈子过得不那么难过的秘密就是,凭自己的高兴读书。”在另一处又说:“我喜欢读书,遇到没听过、没见过的东西便特别高兴……”正因为如此吧,他才博学多才,他才把书读得津津有味,并写出津津有味的东西供人阅读。 耄耋之年的黄老对人生看得尤为豁达与透彻,“人生不要去找意义,过日子平平常常就好。有的有意思,有的没意思,不要什么都找意义。我常常想,我怎么一眨眼就80多岁了呢,感觉像自己的年龄被人给偷去了似的。有个美国学者说过,他恨不得把帽子摘下向年轻人伸过去说‘请施舍几年时间给我吧’,可是这是异想天开。”在黄永玉看来,人到八十,不绝望,感觉生活有意思就很满足了。黄永玉说自己一直很累,“不仅是体力上的累,还有情感上的累,假如哪天我死了,我的碑上就写‘太累了’三个字。或者写上‘爱,怜悯,感恩’。爱就是博爱,爱自己爱众生;怜悯就是要保持一颗怜悯之心,连虐待人的人都要怜悯他,尽管他无知、残暴;而感恩不是感一个人的恩,而是鼓励一切人帮助人的美德。”                  (选自《共鸣》2011年第5期,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文章开头说,黄永玉“绘画、雕塑、木刻、写作样样俱佳”,这就确定了本文写黄永玉多才多艺的重心以及本文的行文线索。 B.黄永玉写作《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比较慢,是因为他写作时采用的慎重态度,另一方面是写作时“总想着要画上几笔”。    C.荷花成为黄永玉绘画的主题,是因为对荷花他有着仔细观察与感悟的经历,有着努力跳出荷花“孤傲于世”之境界的追求。     D.黄永玉喜欢读书,所以他博学多才,而且黄永玉读书时喜欢顺乎情趣,凭自己高兴读书,这是他读书有味和写书有味的原因。 E.“人生不要去找意义”表明了黄永玉对人生看得尤为豁达与透彻,这与黄永玉对“爱”“怜悯”“感恩” 等的解读有着一定的矛盾。 (2)请简要概括文章第一段的内容并分析其在行文结构上的作用。(6分)  (3)请简要概括黄永玉的形象特征。(6分) (4)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在“生活”“读书”及“创作”方面有独特个性和深刻理解的黄永玉的形象,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的实际,任选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第Ⅱ卷 语言应用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为文学大家,周老师是一棵大树,一面旗帜,他的文学成就让人高山仰止,他挺身而出甘当靶子,表现了他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 B.一个政府高官即使确实具备足够的学术水平,他若要候选院士,又如何可能祛除瓜田李下的疑虑,赢得充分的社会公信呢? C.他是一个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文人,不适应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总想过几天闲云野鹤的生活,可是地球上已经没有这种地方了。 D.现实中大多数学生一方面忽略了对母语的学习,另一方面又未能在英语学习上取得期望的效果,最后不免造成“邯郸学步”的尴尬。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专项整治,使房地产领域违法违规、钱权交易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中央调控政策得当,房价得到遏制,一些大城市房价开始下跌。 B.这件事让我们更加明白,军人不仅是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同时也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保护者,在保家卫国和弘扬正气的行动中,担负着走在前列的重任。 C.为减少官兵伤亡,驻阿美军不断对一些可能隐藏着塔利班武装人员的房屋发动攻击,结果两枚火箭弹击中12名无辜平民丧生。 D.不允许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中间插播广告,能有效保证播出电视剧每集剧情的完整性和观众收视的连贯性,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更好地体现广播电视公益文化服务的职能。 1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政治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          故“诗”一开始就承担着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 ①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政治 ②在西周,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君臣 ③但却有着歌的一些元素 ④是政坛言说的产物 ⑤与歌并不同源 ⑥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在文字形式而在音乐 A.④⑤③①⑥②    B.①⑥②③④⑤      C.④⑤③⑥②①    D.①②⑥③⑤④ 16.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是梁漱溟不到30岁时应王鸿一之邀,在山东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题的演讲稿合辑而成的非常了不起的,自成一家之言的一本思辨性非常强的著作。  _____                                                                      _____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冬日里,阳光总显得那么可爱。它温情柔媚,不热烈不浮躁,轻轻地抚慰着每颗寒冷的心。  _____                                                                      _____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1年1月初,凤凰网和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联合主办的一项关于国人生活信条的大调查——“征集中国人的信仰”,共收集了63707个有效样本,覆盖了来自社会各界、各阶层的人士。下面是其中两项调查的结果:      (1)如果您有一直坚持的生活信      (2)您觉得我们这个时代最缺乏       条,请问是以下哪些呢?              哪些精神?       真诚——59.4%                    正义——81.7%       正义——57.3%                    信任——60.9%       孝道——54.7%                    孝道——33%                              理想与追求——38.5%              节俭——32.8%                            祖先的敬重——37.5%              对祖先的敬重——30.8%     节俭——34.6%                    真诚——8.5%       信任——34.50%                   理想与追求——7.6%       助人为乐——31.5%                其他——6.7%       其他——8.7%                     助人为乐——2.8%       信誉——5.3%                     信誉——1.8%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C.( “就逐渐消亡了”文中无根据)     2. A.(“最早……追溯” 时间推断有误) 3. D.(“致使……”    强加因果) 4.B (3分)(抗:对等、平等) 5.C(3分)(①属于改革弊政的做法; ④余玠想的内容;⑥是朝廷的做法) 6.D(3分)(冉氏兄弟认为巴蜀之地不值得戍防”,是对“巴蜀不足守也”的误解,“不足守”是不难防守的意思。) 7.(1)(5分)士人来到后,余玠不厌其烦以礼接待。(来者)都得到余玠的真诚欢迎,所献策谋可采纳的,(余玠)按献策人的才能予以任用,如果不能采用,也赠厚礼对其表示感谢。(全句2分,礼(以礼)、欢心(真诚欢迎)、随(按照)、各1分) (2) (5分)蜀中关隘,地势优越的莫过于钓鱼山,将合州城迁移至此,如用人得当,积贮粮食守住钓鱼山,(那就)远胜过十万军队,巴蜀便不难防守了。(全句2分,形胜(地势优越)、以(来)、贤(胜过)各1分) 参考译文: 余玠,字义夫,是蕲州人。凭战功补任进义副尉,不久授予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兼四川总领兼夔路转运使。他大力改革弊政,遴选郡守县宰,在自己的帅府旁修筑招贤馆,陈设完全同主帅的住所一样,下令:“集众思广忠益,是诸葛孔明用来治理蜀地的办法。有策谋想告诉我的人,在近处就径直来公府,在远处可自行到所在的郡府(去谈),官府要以礼相送。高爵重赏,朝廷(也会)不吝惜以此为酬报的。豪杰之士随时世而动要求建立功业,现在正是时机。”士人来到后,余玠不厌其烦以礼接待。(来者)都得到余玠的真诚欢迎,所献策谋可采纳的,(余玠)按献策人的才能予以任用,如果不能采用,也赠厚礼对其表示感谢。 播州冉琎、冉璞兄弟俩,有文才武略,隐居在少数民族区域,前后有几任外任的将帅征召,他们坚决不肯就职。听说余玠贤明,相互商量:“这样,可以与他谈谈。”于是前往帅府。余玠素闻冉氏兄弟(之名),看到名片请冉氏兄弟进府邸并立即会见他们,施以平等的礼节,(给予)在宾馆(休憩)的待遇。冉氏兄弟以平常的心态接受;过了数月,也没有谈什么(建议)。余玠准备向他们问候请教,于是为他们设宴。余玠亲自主持宴会。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在座的来客纷纷争着讲自己策谋的高明,而冉氏兄弟只是饮酒用餐而已。余玠以含蓄的话语引导他们,最终(他们)还是默默无言。余玠(心里)说:“他们不过是在看我将怎样礼待有识之士罢了。”第二天,让(二人)换住另一处宾馆,并派人天天在暗中观察他们的作为。(派去的人发现)冉氏兄弟终日不讲话,只是面对面蹲着,用白垩土在地上画些山川城池的图形,起身后就涂抹掉。这样,又过了十日,(二人)请求会见余玠。(见面后)让其他人退出,才说:“我们兄弟愧对明公的礼遇,所思谋的建议(对您)只有微小的帮助,所以不敢同众人所言相比”。作为今日(固守)西蜀之计,恐怕是在于迁移合州城(防务)吧?余玠(听罢)不觉一跃而起,拉住二人的手说:“这正合我的心意,只是我没有想到合适的地方。”(冉氏兄弟)说:“蜀中关隘,地势优越的莫过于钓鱼山,将合州城迁移至此,如用人得当,积贮粮食守住钓鱼山,(那就)远胜过十万军队,巴蜀便不难防守了。”余玠大喜说:“我始终相信先生非浅薄之士,先生的策谋,我不敢掠为己有。”于是不再与众人商议,秘密将这个计划向朝廷报告,并请求不要拘泥等级授予他们兄弟官职。(朝廷)昭封冉琎为承事郎,冉璞为承务郎。迁城之事,全部委任他们(督办)最终建成青居、大获、钓鱼、云顶共十余座城池,都依山势构筑营垒,星罗棋布,作为各州郡治所,屯兵聚粮制定坚守的。在这种布防下,(调度兵力)如以臂控制使唤手指(一样自如),(各成兵力的)气势联通。余玠又指令嘉定(知府)在成都辟地屯垦,蜀中因此殷实富足。 8.(5分)前三句借时间的推移(2分)和空间的不断转换(2分),以及细节描写(1分),写出了寻梅的执着和艰难。“冬前”“冬后”是时间的间隔,“溪南”“溪北”“树头”“树底”是空间的变换,“两履霜”是细节描写。 9.(6分)“忽相逢缟袂绡裳”采用了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把梅花写成了一位清雅飘曳的白衣女子,表达了终于找到梅时的那种喜悦心情(3分)。“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采用了对偶(或夸张)的修辞,表现了从醉态回到现实后的万分孤独和失落(3分)。 10. 11.(1) 选B项3分,D项2分解析:A项,这一句话不能把小方的年龄、外貌、衣着等描写出来了;C项“这只是”表意绝对。E项“常来走走”还有对小方关怀之意。     (2)答案:小说是以“我”为线索展开情节的。(2分)先是“我”接待小方来我家,接着在“我”家生活两年;(2分)然后“我”见证小方给我们带来的东西和描写了“我”和小方的对话;最后以“我”的感慨结束全文。(2分)(可以说小方的变化为线索,言之成理也行)     (3)答案:农村小姑娘的形象(2分),渴求知识的青年形象(2分),重视金钱轻视知识的青年形象(2分)。     (4)观点一:这样安排非常合理。(2分)从情节上看,小方先想学习知识、再到给我们买东西、最后说知识不值钱,体现了知识“落价”了;(2分)从主旨上看,小说以小见大,通过小方的言谈举止的变化体现了对轻视知识重视金钱的思想,突出知识“落价”了;(2分)从人物形象上看,小方重视金钱轻视知识的青年形象恰好阐释了题目“落价”的现实问题。(每条2分,答其他可酌情给分) 观点二:这样安排不合理。言之成理即可。 12.(1)答B得3分,答D得2分;答C、A、E不得分。     (2)①文章开头一段简要介绍了老年黄永玉独特的肖像、成就以及“活得最像自己”的 性格特点。②在行文结构上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点明下文主要写老年黄永玉的现状、 性格与追求。      (3)①个人行为上率性而为。②艺术观点上新颖独到。③情感上博爱,怜悯,感恩。   (4)示例:观点一:生活就是自我个性的展示。①黄永玉的生活就是自我本色的展示:例如他有时像小孩,有时慈悲,有时兴高采烈,有时泪流满面等等。②展示自我的前提是不伤害他人,不损害他人利益。这要求我们做一个本性善良的人。③我们要展示自我积极向上的个性,反对将低俗下流及不健康的生活情趣当做个性展示。      观点二:只有将读书当做乐趣,才能真正有所收获。①读书对人生有着重要意义。它能使人的思想有节奏感,有灵活性,思考问题时不那么费力。②只认识到读书的意义而不能从读书中发现乐趣者读不好书。带着功利的目的去读书,包括为考试而读书,必会苦不堪言。③调整心态,找到读书的乐趣是我们学习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观点三:创作的基础是生活和读书。①黄永玉被称为“一代鬼才“,多有建树,这与其深厚的生活体验和热爱读书的习惯密不可分。②虽然当前也有一些“偶像派写手”在没有生活阅历、没有读过多少书的情况下却能一写成名,但其成功有偶然性。其作品也经不起时间的检验。③创作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年轻人应该多向老一辈艺术家如黄永玉等人学习,不应该梦想终南捷径、一夜成名。 13.A(“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14.D(A介词掩盖主语,B语序不当,“不仅”“而且”后内容互换,C句式杂糅) 15.C解析:根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推断。 16. 17.旅途中,友情总显得那么珍贵。它淳朴真挚,不张扬不虚伪,默默地陪伴着每段前进的路。      危机时,理智总显得那么重要。它清醒冷静,不盲目不冲动,稳稳地保护着每个遇险的人。 18.参照高考作文评分
/
本文档为【2019-2020年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