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2022-08-15 30页 ppt 2MB 0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is_444886

暂无简介

举报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小学英语专题3认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英语专题3:小学英语认读能力的培养 第1讲(上集) [专家和专题介绍] 主持人:各位老师,大家好~时隔将近两个月,很高兴我们又如约见面了。欢迎收看小学英语新课程远程研修的第三个专题节目??小学英语认读能力培养。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两位专家来我们现场做指导。一位是我们上次见过面的非常熟悉的,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院长,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程晓堂教授。 程老师:大家好~ 主持人:程老师,您在上次远程研修过程当中深刻的分析和透彻的讲解给老师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欢迎您再次来到...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小学英语专题3认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英语专题3:小学英语认读能力的培养 第1讲(上集) [专家和专题介绍] 主持人:各位老师,大家好~时隔将近两个月,很高兴我们又如约见面了。欢迎收看小学英语新课程远程研修的第三个专题节目??小学英语认读能力培养。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两位专家来我们现场做指导。一位是我们上次见过面的非常熟悉的,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院长,英语课程研制组核心成员程晓堂教授。 程老师:大家好~ 主持人:程老师,您在上次远程研修过程当中深刻的分析和透彻的讲解给老师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欢迎您再次来到现场给老师们进行面对面的指导~ 另一位专家是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副组长、外语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王蔷教授。 王老师:老师们好~ 主持人:王老师,您前不久刚从英国回来。 王老师:对。 主持人:我们知道,您在英国期间也经常会通过网络来指导我们,非常感谢您对小学英语老师的关心和厚爱~这次也非常荣幸的邀请到您来到现场给我们做面对面的指导~ 在这个专题里,我们将与老师们就这样几个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什么是认读能力,为什么要培养小学生英语认读能力,教师对认读能力的理解和日常教学中的做法有哪些,如何培养认读能力,以及如何检测学生的认读能力,就这些问题我们将与老师们一起进行两周的探讨。第一周,我们将从教师访谈当中列举一些老师们对于认读能力培养的认识和观点,同时还播放一些老师们在日常教学当中培养认读能力的课堂片段,请两位专家为我们做现场点评指导。第二周,我们会结合一些案例具体讨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认读能力以及如何检测小学生的认读能力。希望大家能通过网上提交作业、电子邮件、发表评论、以及在线研讨的方式,把你们的观点和问题及时的提出来。我们小学英语课程团队的每位成员会及时地汇总你们的观点以后,给大家一个反馈。 [观点和问题列举] 主持人:在准备这个专题之前,我们与一些老师进行了访谈。同时在我们日常工作当中也了解到老师们对于认读能力培养的一些观点和问题。那么,今天我们就选取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这些观点和问题请两位专家为我们做梳理。 我们看一下老师们的这些观点和问题。 1 有关对认读能力的理解方面:有些老师认为认读能力就是认读单词、认读课文的能力;还有的老师将认读理解为朗读;有些老师一提到单词的认读能力就联想到背单词;有的老师分不清认读与阅读的关系,说到认读能力的培养就认为是培养阅读能力; 有关认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方面:有些教师不否认听说的重要性,可是在现阶段的考试下,他们认为只有培养认读能力才能使学生取得好成绩;绝大部分老师都能认识到认读能力的重要性,但有些老师认为小学英语教学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因而他们认为读写能力的培养是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任务;尽管老师们能认识到小学英语认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有些老师还是有顾虑,他们担心如果在低年级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兴趣, 有关认读能力培养的要求方面:有一些老师的教案当中的教学目标一栏中写着:听、说、认读某某单词。也就是说一节课刚刚学习的生词就要求学生能认读出这些单词。 有关学生在认读方面的困难以及老师对此的认识方面:很多老师都谈到学生独立拼读单词的能力比较弱,有些老师认为这是音标知识学习和掌握有限的原因;一些老师还提到有的学生认识单个的单词,但是把它放到句子当中就不认识了,不能做到词、句、篇章相联系。 [陈琳老师专访] 主持人:为解答老师们的疑惑,清晰老师们对于认读能力培养的认识。我们首先请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的组长、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理事长陈林教授,来给我们谈谈什么是认读能力, 陈老师:老师们,大家好~你们辛苦了~首先呢,我想说说认读这个词到底是怎么理解它。这里我倒是要先跟老师们说明一下,就是有关教学法的问题,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八仙过海的这样一个问题。所以呢,每一个人的理解也不一定完全一致。比如说关于认读这个词,拿英语来说,就是recognition。 一般的来说,它指的是单词的认读。比如说,咱们这样的一本书(《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本书,这个书也有它的双语版,就是Jack Richards这个学者跟他其他几个朋友他们一块儿编的一本辞书式的书。这个书中关于recognition,就有这样一个解释,拿汉语来说呢,就是所谓recognition就是指的辨认出某一个单词或者是一个词组是否以前见过,并且能够指出它的基本的词意。而这个所谓的recognition就比记忆单词就稍微简单一些。所谓记忆呢,就是recall,能够想起来我学过这个词,而且能够使用它。而recognition主要的就是能够看到这个词之后辨认它,并且想起来,哦,我过去学过这个词。所以呢,一般的来说,recognition指的是单词或者是简单词组的一种辨认。 主持人:我们再请陈琳老师从课标倡导的理念,以及语言技能目标要求方面谈谈小学英语认读能力培养的要求和途径。 陈老师:那么这一点呢,我们在课标里头有明确的要求。比如说,我们的课标要求一级除了要玩游戏呀,会说等等,还有这么一条: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到了二级呢,也就是小学毕业的时候,也有这么一句话: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 2 谈到怎么样培养小孩子们的认读能力的问题,就可能要稍微先分析一下认读它这个性质到底怎么样。刚才我们说了认读就是recognition。一般地来说,认读分这么几个层次:第一个就是,我们说的基本的层次的认读,也就是小孩子们看见一个词能够说出来它的基本词意,这就是最基本的认读;稍微高一点的层次呢,我们就可以叫它语境当中的认读,那就是一般来说,在一个句子里头这一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比如说book,小孩子们一看,第一个那就是它的基本词意“书”的意思。可是在book a ticket中,它当了动词,成了“订票”的意思,那就是另外一个意思了。也就是在它的一定的上下文里头,它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稍微高一个层次的认读。更高一个层次呢,我们可以说要跟这个词的联想联系起来,也就是word association。比如说举一个例子,我们教airplane这个字,小孩子们都愿意学的,那就要逐渐的培养他,你学airplane,你会想起什么其他的学过的词没有,小孩子可能就想,嗯,飞机要飞,fly。对,一点不错。这就叫做word association。又比如说,我们教boby这个字,小孩一想,小孩boby就爱哭。对,cry。这样的话,一个字就活了。关于学习策略,二级也就是小学毕业的时候,我们就要求他在词语和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另外一个就是到五级,也就是初中毕业,那就是借助联想学习和记忆词语,这就更明确了。所以word association,我们要逐渐地在小学的时候,就能够培养他们这样一种高一个层次的认读的能力。这样就可以把认读这件事不是作为一个孤立的脱离它的语境的,这样一个词的单独、孤立地学习,而是很灵活的把一个词来掌握起来,并且逐渐的能用。 谢谢大家~以后还会有机会跟大家一块来讨论问题的,再见~ 主持人:非常感谢陈琳教授~ 我想陈老师的一席话,使大家对于小学英语认读能力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讨论1:哑巴与文盲英语] 主持人:为什么要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认读能力,以及老师们前面提出的对于认读能力的一些问题和观点是否合适,还有老师们在日常教学当中培养认读能力的做法是否到位,今天我们就请两位专家为我们做现场的点评和指导。 随着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英语教学呈现了可喜的成效。多数孩子都自信了,敢开口说了,但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孩子看不懂英语。社会上有些人说,过去孩子们学的是“哑巴”英语,现在孩子们学的是“文盲”英语。那么,针对这种现象,程老师您是怎么看待的,您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程老师:首先我认为不要先承认已经造成这种现象了。因为这是社会对于外语教学,特别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学的一种误解,这种误解应该说能够理解。但是我们不要首先认为这种误解是正确的。比如说,过去大家说的“哑巴”英语是指我们的学生能够读,能够写,而且主要是能够做一些笔头的练习、阅读理解,还有一些语法练习、词汇练习。可是张口说话的能力有限,听英语的能力也有限。这样呢,就是说学生写的是“哑巴”英语。那么现在呢,不管是中学还是大学越来越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那么学生的听说能力也比过去应该说是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在同时读写能力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重视。但只是社会或者说其他人对学生的读写能力也是有很高的期待值,特别是家长,还有其他各方面人士,对小学生这个认读能力也非常的重视。比如说,孩子回家以后,家长可能让孩子读点书或者给一些单词让他念一念,这时候呢,可能孩子不能马上说出来,这时候家长或者其他有关人士就说: “孩子们现在学的英语会听会说,但是就不认字。”,就认为这是“文盲”英语。我觉着这两种批评,过去的这个“哑 3 巴”英语我们就不说了,对于现在大家所说的“文盲”英语呢,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实际上外语学习,特别是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候可以侧重某些知识或者某些技能,在适当的时候再逐渐加强其他的知识和技能,这是正确的。那么,之所以说孩子们学的是“文盲”英语,主要是认为孩子们在认字方面有些缺陷。其实这个呢,我是这么理解得,你比如说,我们学母语都是从听和说开始的,识字也是逐渐往后的,那么小学生学英语在从某些方面讲也是类似的这个规律。所以呢先能够听,能够说应该说是最重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那么读写能力适当的靠后也是自然的。那么关键问题是,有些家长,特别是有些对小学英语教学比较关心的家长,当他们看到孩子在一年级、二年级或者三年级还有很多字很多单词不会读,看到一个短文或者是一个对话不会念的时候,他们比较着急,就说是“文盲”英语。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心理可以理解,但是呢,我不主张把这种现象定为“文盲”英语。 主持人:刚才程老师从社会上,特别是从家长的这个方面,给我们做了分析。其实为什么社会上有人说我们“文盲”英语呢,可能是从家长的顾虑这点开始的。程老师刚才也提到了孩子学习的规律,那么接下来就请程老师从儿童学习语言的自然规律这个角度,来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认读能力, 程老师:其实认读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需要从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规律来讨论它,因为这个规律是讲如何在培养。认读能力是很自然需要的,为什么呢,因为学一种语言的话,你将来要用这种语言去完成生活和工作之中的各种各样的事情,除了能听、能说以外,显然呢,你还需要能够阅读各种各样的材料,还需要写,所以这个读写能力也是重要的。那么认读很显然是阅读能力一个重要的基础,或者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认读能力肯定是重要的。再说了,学语言需要从不同的方式,有听的方式,有说的,有读的,也有写的来学习,所以认读本身也是学习语言的一个过程。 主持人: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也应该非常重视这种认读能力的培养。那么,下面我们就结合刚才我们列举的老师们对于认读能力培养方面的一些认识和一些看法请两位专家为我们做现场的点评。有些老师认为认读能力就是认读单词、认读课文的能力;还有老师将认读理解为阅读。王老师,您认为这些老师的这些认识是否准确, [讨论2:认读与朗读] 王老师:我认为认读能力就是认读单词、认读课文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认读能力首先它是一个快速准确的识字能力,那么认读课文呢,应该是在认读字词的基础之上逐渐过渡到认读课文,就是从句、从词、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一篇。那么,我们实际上孩子学习母语的时候也是先从识字开始的。作为认读本身它实际上核心的还是强调这个最开始的识字的这个过程。这里面我想,认读当然也不仅仅指认读一个单词,它还有认读意群,然后逐步过渡到认识这个句子,能够把句子连起来,然后才过渡到对语篇的理解。那么,如果把认读作为是朗读,我认为是不完全准确的。因为很多词,你可以认识它,并不一定能够读出来,你知道它的意义,你可以把这个词和这个图拼起来,但是可能不一定非得要求朗读。所以,我想,朗读仅仅是可以作为一种手段。就是你要了解这个孩子他是不是理解了,可能有的时候可以通过朗读的方式去检测他,看他是不是认识这个词,那么他也是通过朗读作为逐步的帮助他去认识词的一种手段 4 主持人:王老师首先为我们澄清了有关认读方面的一些理解。接下来我们再看老师的一个观点:有的老师一提到单词的认读能力就认为是背单词。那么,单词的认读能力和单词的记忆能否划等号呢,我们请程老师来谈谈您的看法。 [讨论3:单词认读与背单词] 程老师:显然,单词认读和单词记忆是两回事。这个应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现在让任何一个人说出你能够马上想起来的20个朋友,你可能很难一下子说出来,因为这需要你记忆。虽然你记住了,但是你都是在没有任何线索,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说出20个朋友的名字,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但是如果我给你30个人的照片,其中有20个是你的朋友,那么现在请你在这里面指出你的朋友,那么就很容易了,他看了以后马上就能够指出来。这就是认读和记忆的区别,在此举个例子。什么叫认读呢,认读就是你看到这个单词知道它的意思。而记忆或者刚才你说的记忆单词或者背单词是什么意思呢,往往是我在脑子里面记大量的单词,而且可能,比如说我说一个中文,你能马上说出一个英文单词来,这叫记住了或者叫背住了。这两个显然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认为记单词和单词认读不一样。再有一个,记单词或者背单词通常要学生能够记住单词的意思,还有能记住单词的读音。比如说,我说一个中文的词,你说出它的英文,要说出来就需要发音,这是一个。还有的老师背单词是包括它的拼写,就是这个单词怎么拼写的,有几个字母,是由哪些字母组成的,这就是背单词的概念。但是认读单词显然的要求和这个是不一样的。第二,认读单词应该说简单的多,最简单的就是看见一个词以后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当然通常我们讲的这个词是一种孤立的一个词,但是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所有的单词都有出现在一定的语境中的,所以这种识别单词的意思可能还不太一样。后面我们还要提到的,就是孤立的识别一个单词的意思和在语境中识别单词的意思,它的要求和能力都不太一样。 主持人:也就是说,我们其实认读单词,更多是要求孩子们懂得意思,还有懂得它的发音。那么,背单词呢,更多的是看孩子是否能写出这个单词来。所以,他们两个不应该是一样的概念。 程老师:写单词,而且还要能够知道它的意思。 主持人:也需要知道它的意思,但是同时呢,还有写的这样一个含义。好,有些老师还将认读和阅读混为一谈,一提到认读能力的培养就认为是培养阅读能力。那么,程老师您在上次“小学英语故事教学”这个专题当中大略的提到过这个问题,您在这儿能不能跟老师们再谈一谈认读和阅读的关系, [讨论4:认读与阅读] 程老师:刚才王老师也提到过认读主要是认读单词,还有认读句子,包括认读意群。但是阅读往往是阅读相对长一些的语段或者是对话,而且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信息或者是理解这个语段的意思。那么,认读的功能不完全一样,比如说认读单词就是要识别单词的意思,就是王老师刚才讲的识字。那这个显然就不能叫阅读。认读一个意群,比方说一个短语,最简单的,我们小学英语教学有这样的一些要求就是能认读标题。比方说有这么一幅图,图下面配了一个小标题,比如说a big cat,那这也是认读一个短语或者一个phrase。这种认读和 5 认读句子和阅读也是不一样的。他只需要识别这些单词的主要意思,然后结合这个图片的提示,知道这个标志的意思就可以了。另外就是认读句子有不同的功能,也有的是通过认读句子来识别单词,来识字,有的通过认读句子来了解这个句子,比方说,它的语法结构或者它的其他方面的一些意思。所以,认读和阅读不完全一样。我个人理解,阅读应该是一个更高级的一个层次,更高级的一种能力,而认读应该说是初步的一种识别单词以及单词意思的一种能力,和识别句子啊意群的这样一种能力。 主持人:也就是说认读是阅读的基础。 程老师:从某种角度来说应该可以这么理解。 [讨论5:认读能力的培养与考试] 主持人:在我们访谈当中,有些老师不否认听说培养的重要性,可是在现阶段的考试制度下,他们认为只有培养孩子们的认读能力才能够使孩子们考得好成绩。那么,王老师您看老师的这方面的观点是否合适, 王老师:我认为,首先我们不能把认读的这种教学,对学生的这种训练直接作为一种考试为目的的一种教学。因为认读是孩子接受教育,学习文化的一个基础,就跟我们学习汉语一样。我们学习母语的时候,我们也是进到学校开始识字,然后才开始受教育。如果没有这个过程的话,你就是文盲。所以我们学习英语也是一样,我们有了一定的听和说的基础,能够理解的基础之上,我们学习认读也是为了我们能够掌握英语这门语言。语言的交流渠道也不仅仅是听说,也要通过读和写。所以我们也确实不能不培养认读能力,它也是使我们将来不能成为英语的文盲。但是我们培养认读确实就是为了将来能够运用英语,作为一个工具来阅读获取信息。刚才程老师说了,你通过这个认读有了这种阅读能力,你才能去读很多的东西,然后增加知识,丰富你的阅历,然后为你的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所以,我认为老师们一定不要把这种认读仅仅跟考试结合起来。这样就使我们的教育目标变得非常狭隘。那么,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我们老师培养孩子的时候要从更长远地去考虑孩子今后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刚才你们两位都讲到,就是认读是阅读的基础,它只有能够比较快速准确的去认识这些字之后,他才能使大脑记忆的这个负担没有那么重,他看到这个词马上就识,这样他才能使阅读连续起来,把意义才能连续起来,这样他才能准确快速的去理解意义,将来在获取信息的时候才能具备这种能力。所以,我特别想提出不要把教学和考试等同起来,我们要把我们的教学和教育和对孩子的终身发展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一项工作。 主持人:我觉得王老师这席话真是意味深长。我们老师确实在认读能力培养的目的方面首先要澄清认识。那么,据我们了解,绝大多数老师能认识到认读能力的重要性,但总认为小学英语教学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读写能力的培养应该是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任务。那么程老师,这个观点您看是否合适, [讨论6:认读培养的阶段] 程老师:“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这种原则确实是有很多专家提出来,但是即便提出这种原则的专家也并不等于说一定是先听说解决了,比如说小学的这个低中年级只做听说,到高年级?? 6 五六年级才进行读写。其实我想,提出这种观点的专家也并不是这个意思。因为实际上提出这种观点的专家不是针对小学的。 过去很多年前提出这个的时候,那时候小学还不开,至少不是全面的开外语课,那时指的初中阶段。所以,实际上这是作为一种原则,就是说,任何一个群体的学习者在学外语的时候,在开始的时候应该是强调听说然后再逐步的过渡到读写或者重视读写。至于说具体老师们认为是到了高年级才开始进行认读能力培养,我想这个认识是不太准确的。我个人认为,即便在小学一二年级也可以开始一些认读能力的培养,而且这个认读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我们也做过一些研究发现,很多孩子如果不从小去培养他的认读能力和基本的阅读能力,那么他到以后的这个学习外语的潜力比较有限,或者说那些外语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他一般要尽早的开始发展认读能力。当然了,刚才我们已经提到过了,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和中年级,听说能力肯定是要作为首要任务的,同时不能完全的忽视或者完全放弃读写能力的培养。比如说单词认读,小学一年级肯定要做的,二年级更是要做的,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主持人:我想,程老师这些话确实让我们认识到了,认读能力的培养不能放到高年级去做了,我们小学一二年级就开始坚持培养孩子的认读能力。那么,刚才已经提到了,老师们都能够认识到认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很多老师还是有顾虑,因为小学英语课程的这个首要任务是培养和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有的老师就会想是不是我们在一二年级就培养孩子们的这种认读能力的话,会不会影响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这一点请王老师来谈谈您的看法。 [讨论7:认读与兴趣] 王老师:好的,我个人认为应该不至于失去兴趣。因为孩子是有很强的求知欲的,而且他对于很多事情很感兴趣,识字也是他很感兴趣的一件事情。其实孩子很愿意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也愿意接受一定程度的挑战。就是很多东西如果低于它的能力,他有的时候反而不愿意去参与。那么,实际上孩子也很希望能够参与,能够去认识一些词,特别是我觉着,我们的孩子是在他的母语已经有一定发展的基础之上来学习外语。所以我同意刚才程老师的意见,实际上这个认读是可以从初级阶段就可以培养的,从小学阶段,从一年级其实就可以开始渗透的。我觉着老师们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关键还是在于我们用什么方式和方法来引导学生去认读英语的词。比如说学习英语的认读的这个过程就好像有的老师感觉到是不是会像学语法一样,大家认为是很枯燥的一个过程。实际上语法教学也不一定就很枯燥,对认读词汇的这些学习活动也不一定就必须枯燥。那么,很多老师我在接触的过程当中都发现,老师们都很有创意,在教学过程当中开发了很多帮助孩子认词的活动。我们可能从后面的片段当中也会发现一些调动孩子,激发他们的这种想象力,激发他们去认识,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挑战又给他们一定的支持和帮助的活动。所以我觉得认读的活动完全是可以设计得非常生动、活泼、有趣的。 主持人:感谢王老师排解了老师们的一些顾虑~首先,我们认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就像刚才程老师和王老师都提到的,应该从一二年级就开始渗透。再一个,我们培养认读能力,特别是针对小学生的认读能力的培养,不一定就是非常枯燥的死板的一些方法,而是采用非常灵活的一些方法。 7 程老师:现在有的老师之所以认为培养认读能力可能很枯燥,他可能用的方法比较枯燥。比如说,机械的记单词,机械的认单词,搞一大堆单词摆在那儿一个一个去认,一个一个去记、去背,这样比较枯燥。还有的可能认为单词认读就是要会写、会默,这样的话学生负担比较重,学生也不会写。实际上根据刚才王老师讲的认读单词也可以设计得很有趣,比如说我们自己的小孩子,不是说学英语,就是学母语的时候,如果我们设计的那些活动,那些游戏比较有意思,他也喜欢读。 主持人:对,比如说闯关识字这类的活动。 程老师:对。所以,单词认读活动完全是可以设计得比较有意思的,不会特别的枯燥或者影响学生的兴趣的培养。 [讨论8:认读能力培养的要求] 主持人:在调研过程当中,还有在日常工作当中,我曾经看过很多老师的教案,在教学目标这一栏当中,有的老师写到:听、说、认读某某单词。也就是说一节课在学习了一些生词之后,就要求学生能够认读某一些单词。程老师,您在第一个专题当中对于目标的确定这方面的阐述大家仍然记忆犹新,在这儿您能给我们谈一谈刚才老师们学确定的这个目标是否合适,还有,在日常教学当中教师应如何把握认读的要求, 程老师:你刚才提到的这个例子,就是说有的老师在教案中的这个教学目标一栏中写着听、说、认读某些单词,其实我觉得这是很好的。 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们过去很多老师写教案的时候,在这个部分一般是听、说、读、写某些单词。那么,这个老师写的是听、说、认读,如果他能够准确理解认读的概念的话,实际上他的意思就是说,学生应该能听懂这个单词而且看见这个词,或者看见这个图片能说出这个单词,那么下面就能认读这个单词。所谓认读单词就是给出一个单词,这时候不是图片,他能够知道这个单词的意思。实际上这个要求并不高,但在小学,我个人觉得小学一二年级都是可以的。那么关键问题是老师对于认读是不是准确理解了。如果是准确理解了,我想这个目标是可以的。当然这也涉及到一个准确性的问题,你刚才提到了,比如说在第一次接触这些词就要求他能够认读,关键问题是这个第一次指的在一个单元,还是在这一个单元中的某一课,还是在这一课的某一个环节,根据我们的,现在小学生不管是一年级还是三年级的,他听单词说单词的能力都挺高的。比如说老师拿一个卡片,卡片当然是一个图了,然后老师说几遍,他马上就能跟着说,说几遍就可以了;那么下一步就是给出图让学生自己说,他也能说出来;那么,稍微难一点的环节是给出单词让他说出单词的意思,这个略微难一点。这个为什么难一点呢,其实我们要仔细看难在什么地方。因为我们也做过一个小的研究,当老师用卡片呈现一个单词或者在黑板上写一个单词或者用投影仪打出一个单词的时候,老师就让学生说,这个时候其实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学生不知道这个单词什么意思,但是他会读出来。他会读出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根据记忆怎么念的说出这个词,第二种可能他根据这个单词的拼写规律把它读出来。这是一种情况,另外一种情况是老师把这个词打出来以后学生说不出来,但是他知道这个词的意思,他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就说明他能认读,但是他就是不会说出来。所以现在很多老师在这个环节上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困难所在,他不知道学生到底是不认识这个词的意思,还是读不出来这个词。所以这些老师再教学目标中写的认读单词。那么,怎么检测他能不能认读呢,如果你把词给学生让他说出来,这个不是简单认读了,因为这个他还需要读出声来,读出声可能是比较困难的一个事情。所以,这个时候 8 如果要检测他是不是能够认读的话,我自己觉得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比方说左侧给一列单词,右边给一列图片,然后学生把图片和单词连线。如果他能连线,就说明他能够准确的认读这些单词。我不知道我这种理解是不是对的。 王老师:也可以用那种卡片的方式让学生,比如指认的方式也可以检测他的认读。还比如,老师你把那个一系列词标上号,或者也可以就两列词然后让他指出是左边的,还是右边的,老师说一个词,让他说是左边的,还是右边的。老师通过这种变化来让他能够反应出,就是程老师刚才说的,你让他看的这个词并把他读出来实际是两个要求,是应该说是比仅仅认识这个词那个又高了一层。那么,你在一开始做这种练习的时候可能先看他是不是能分辨出来,然后下一步有可能再去读,如果同时对他做两项的话,那就看学生的水平,然后根据学生的这种情况来设计。 程老师:这些活动,也就是说我们的老师要注意你在呈现单词或者检测学生对单词的理解或者认读等等方面的能力的时候,你要想清楚我这个活动到底是检测它哪个能力。比如刚才王老师提到了,我给两列单词,老师说一个词看他能不能指出是在哪一列,这个时候大家想一想主要是考察他的什么能力, 主持人:分辨能力。 程老师:分辨什么, 主持人:分辨图,不,分辨声音啊。 王老师:他首先要听。 主持人:他首先要分辨声音,然后才要分辨那些图片。 程老师:不是图片,是单词。他首先要分辨这个音,这是第一步。然后再去找出单词,这个时候也有认读了。因为他要观察这个单词的拼写,当然他不是说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去观察,他可能整体观察,然后指出来。这也是一种能力。所以,每一个环节,你做的时候要考虑他是检查或者考察学生的哪一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我们现在发现小学老师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有很多活动,这个活动实际上涉及到好几种知识或者是技能,老师并不清楚,然后就下一个结论说学生不会这个,不会那个,等等。这样就不准确。 主持人:两位老师给我们作了详尽的分析。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在确立教学目标的时候,一方面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同时也要合理的去检测、考察孩子们的能力,当然要以合理的一些活动,首先要确立合理的目标的方式来去做。那么,涉及到刚才提到的这位老师设定的教学目标,程老师也谈到了,就要看你这个教学目标是设计的是一节课的,还是一个单元的目标,然后再去判断它是否合理。 我们在调研过程当中,很多老师都谈到了学生有关独立拼读单词的能力比较弱,有些老师认为这是音标知识学习和掌握的比较少的原因。我们请王老师您谈谈这方面的看法。 [讨论9:认读与音标教学] 9 王老师:我觉着这种看法应该说是不正确的。因为音标它是一个标音体系,它所用的那个体系是帮助学生去学会发音的。那么,我们真正在认读的时候,你既使是知道这个音怎么读,或者不知道这个音怎么读,都没有音标在旁边。我们什么时候接触音标呢,我们只有在查阅字典的时候才会接触音标。音标是一个工具,使我们能够通过音标来学习使用字典。那么,在查字典学习生词的时候,我们知道,哦,这个音是这样发的。所以认读能力或者是独立认读单词的能力绝对不是因为音标掌握的不好,因为上面并没有音标在那里。我记得孟雁君老师曾经讲过他的一个教学中的一个案例,她说,她曾经做过两个班级的一个对比实验,一个班级教音标,一个班级不教音标识字。等到经过一段的实验之后,他发现使用音标的这个班级,他们的阅读能力反而不行,因为他离开了音标就不会认字,这个字摆在那里必须要老师注上音标,如果没有这个音标他就不知道这个字怎么念。就等于音标本来是一个辅助支持的这么一个工具,但是实际上就是由于我们教了孩子音标之后,他见了不标音标的单词就不会读了。那么,另外一组孩子她给做自然拼读的训练,所以,他们对英语单词可以不见音标,实际上根据一些规律总结出来之后,他们就去大胆的去练去念。这样,这些孩子的这种识字认读的能力就发展得很快,而且有些词他不认识也不知道意义,但是他们就能首先读出来,能够连贯起来,连贯起来之后他们就可以在一个句子当中去猜测这个词的意义。但是另外一种孩子呢,他遇到生词之后不敢念也不知道该怎么念,这样对他的大脑的记忆的负担就加重,他在后面再读的时候就受到很严重的干扰,对意义的理解就产生了这种障碍。所以,实际上我认为,我们孩子之所以他的独立拼读能力弱,是因为他的自然拼读能力、对语言的这种规律、发音的规律的掌握不够好,而不是音标没有学习好的问题。 程老师:其实,为什么现在很多老师,包括社会各界很多人一直主张要教音标,认为不教音标学生怎么会读单词,实际上这些是一种误解。他们没有意识到英语语言是一种拼音文字,这种单词本身的拼写就能基本上或者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代表这个单词本身的读音,它不像我们中文,我们的汉字基本上看不出它的这个音。所以这就是拼音文字和非拼音文字的一个重要的区别。那么,过去为什么大家比较重视音标呢,比如说我们过去学外语的时候,给了一个单词以后,其实这个词的音就是稀奇古怪的,根本没有任何线索的,所以要给一个音标,音标就能告诉你怎么读。实际上音标本身它也是一种符号,它的音从哪来呢,还需要别人来告诉他,这个音标符号本身并不长声音的,他只不过是一个符号。但是很多人盲目的认为会读音标以后就会读单词,像刚才王老师提到的,如果这样的话以后他每次见一个单词都要去查查音标才能读出来,那岂不就麻烦大了吗,所以,我们认为老师们要意识到英语语言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本身是代表音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方这个课桌desk,它由四个字母组成的,那么,如果有一般的这种字母的认读能力的学生,他都能八九不离十地读出来。他可能读的不大准确,可能读成disk、dask或者是tesk,反正不太准确,但是他肯定不会读成比如说dosk或者dusk之类的,因为这个字母e的发音也是有限的,他不是有很多发音的,他大概不会读得很错。再比如说一个词dock,假如说一个孩子从来没有学过这个词,他假如有一定的英文字母的拼读能力,他大概也能念出,比如dock或者是类似这样的音,他不会太错的。那么,通过老师的纠正,通过他再听录音啊,等等,他就能够基本上读出这些单词来。所以,我们始终认为,学英语特别是学英语的语音,读单词,绝对不是必须依靠学音标。 主持人:王老师您还有要补充的吗, 王老师:其实,我觉得我们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去体验更多的词,然后在孩子们接触到一定量的词之后,就帮助他梳理。其实他有很强的认知能力,那么他接触到词之后,他可以去归纳,可以总结,他也可以得出一些规律来,老师可以把有些相类似的发音和拼写的这些词放在一类,然后让他自己去举一反三。那么,他在下次遇到这个类似 10 这样拼写的词时,他就知道这个词的发音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其实有的时候不一定要给他讲规则,这个规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然后在不断的引导、归纳、总结的过程当中逐步给他提升,然后我们那个时候再进行音标的教学就会容易得多,因为他有了大量的体验。所以,我觉着特别是对低龄儿童的孩子,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总是从理性的角度去让他去实际应用规律,而是在使用的过程当中让他自己去归纳和发现规律,然后再来应用规律。其实就跟我们习得母语是一样的,我们学习母语的时候都是在语境的环境中,我们没有人告诉小孩子应该怎么用,但是他就能在语境中,在意义当中交流,逐步自己也会归纳和总结出语言的规律。 我还想再补充一下,就是说英语是一个拼音文字,它也有一些例外,就是说也要让孩子们知道,也不是所有的词都这么发的,当然它有一定的规律,将来他掌握了规律之后,再去告诉他有哪些字母的特殊组合的发音是不一样的,那个时候孩子自己也会学得比较容易的。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主持人:对。至少我们小学阶段孩子们接触到的一些词还是相对比较有规律的,比较符合发音规则的一些词。 王老师:也有没有规律的,比如说have,这个后面有不发音的e,那a就不发[heiv]的音,也还有些个别的。但是,因为有些词是孩子们天天见,天天用,经常听的,就刚才我们说的“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其实并不是说你一定要先让孩子们听说然后再来练读写。刚才程老师已经讲过,实际上你在教学中,你总是要先让孩子们听说,就是你在呈现某一个新的语言现象的时候,你先给他听和说的这种体验,然后你再过渡到读写。这个听说读写总是结合一起的,只不过在步骤上面我们可以先听说,你先让他先体验,然后再来做读写。那么像have和与之类似的这种词,它虽然不符合发音的规则,但是,学生常用这些词,所以孩子们接受起来应该是不难的。 主持人:感谢两位老师,首先从音标的概念澄清了老师们对于音标的认识,也就是说音标只是标音的符号,它并不能够帮助孩子们直接读出来这个单词;而且老师们也分析了,如果过于依赖于音标的话,反而对孩子的认读甚至最后的阅读有影响。 在我们调研过程当中,还有很多老师提到有的学生认读单个的单词,但是把它放到句子当中他就不认识了,不能够做到词、句、篇章相联系。那么,有关这个问题,程老师您看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有什么好的做法能够帮助学生呢, [讨论10:在语境中认读] 程老师:你说是单个单词的时候学生能认识,在句子中他就不认识了,我觉得这种现象比较奇怪啊。你比如说,这个孩子他认识苹果apple这个词,单个地认识,然后在句子中的时候,比如说,桌上有一个苹果There is an apple on the desk. 这里的apple他就不认识了, 主持人:其实小学当中我们发现了很多这种想象。 程老师:那么我猜想,如果是这样的话,有可能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学的时候可能有图片或者实物的提示,或者他当时学的时候有记忆,他能够记住,现在在句子中呢,由于没有图片的提示了,所以他不认识这个词了。有没有这种可能性, 11 王老师:我想,可能也许他单个字认识之后,给他放到一个句子里面,这样对他的认知方面的要求是提高了一步。所以他不仅仅是认一个词,他要在一个句子里、上下文里面去理解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求确实是高了。所以他也可能因为有别的词不认识,或者是连不成意思,他就对这个他已经认识的词也产生了疑惑,这是我的猜想哈。所以,实际上我认为,我们在教孩子认读的时候,初期阶段,我们可以用flash cards等等方式,让他去快速地准确地认识很多这些简单的词。那么,渡过这个阶段之后,应该在语境中,或者在词组里面,或者在句子里面让他快速的去认读。这个是很重要的,否则的话,他将来就很可能会产生这种单词认识句子不认识的现象。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单词本身的意思你认识了,那么他在句子当中的意义也有的时候是不一样的,它会变化的,语境变了,意义也会变化。所以,这个词你可能单独认是一个意思,在句子里头会变成它的第二个意思,或者甚至另外的意思,和别的词再组合起来的时候,你比如说,green是绿色,green house就是暖房,这样的词组合到一起的时候,他可能认读的时候就会只根据那一个词的最根本的那个意思去认识。这样的话,将来他在阅读当中就会有很多的障碍。 程老师:对。其实刚才我想说什么呢,就是说,实际上根据我的判断,孩子们在句子中,对一些具体的词,他其实是认识的,只不过,你刚才讲了他不认识,我判断是他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而不一定是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因为老师也没有具体问他:你到底是哪个词不认识,这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刚才实际上我想说的,王老师已经提到了,就是这些词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和原来意思可能不一样了,特别是一些短语。比如说on这个词,它做介词的时候表示在什么上面,学生可能会理解,go表示去的意思,go to school表示去学校。但是如果课文里出现一个go on,他就不知道了,因为go on是一个短语,这个go on的意思和原来go的意思和on的意思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了,学生这类词不懂是很有可能的。所以,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希望老师们第一是要坚持在语境中学单词、教单词的这种做法;另外,在适当的时候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去理解一些短语的意思,而不要去孤立的理解一个词的意思,特别是副词和介词的一些意思。 主持人:好,两位老师都提到我们要在语境当中教授单词。那么,也许有的老师会认为低年级的语境可能就是一个图片。这种理解是否合适, 王老师:语境,比如说一个图片是海边,那你认识一个词是beach,你也可以认识一个at the beach这个词。你要逐步的跟搭积木一样帮着孩子扩展词汇,从一个词到一个词组,然后再扩展到一个句子,这样他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就不仅仅停留在一个字上面,而是停留在一个意义的层面上,我觉得完全是有可能做到的。老师们只要坚持,孩子们就会养成习惯。他认字的时候,其实我个人认为,老师尽量避免在没有意义的情景下孤立地让他认一个词一个词,而要坚持在情景当中呈现、练习和认读英语的词汇。 主持人:其实我们有一些老师在平常教学当中也注意做到了这一点。比如说我接触过的一位老师,他上课前五分钟首先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们复习动词词组,那么,我们实际发现这些孩子不但口语能力非常强,同时他的认读能力也是比较强的,这是有相应的促进作用的。 以上,我们就老师们在认读能力方面的具有普遍性的一些观点和问题,请两位专家为我们做了剖析。非常感谢陈林老师、程老师和王老师为我们做的指导~我想,通过三位专家的点拨,我们对于小学英语认读能力的培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接下来,我们要为老师们播放一些课堂的片断,继续请两位专家为我们做分析和点评。请老师们不要走开。 12 小学英语专题3:小学英语认读能力的培养 第1讲(下集) [课例介绍] 主持人:各位老师,我们继续讨论。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都能够努力地采用一些活动来培养小学生英语认读能力,那么下面我们就播放一些课堂的片段。在观看片段之前,我会提出一些问题,请老师们一边观看一边思考。 [片段1] 主持人:首先我们给大家播放一些教授词汇和帮助学生认读词汇的课例。我们先看片段1,这是一年级学生上的一节课当中的一个片段,在这个片段当中,教师出示leg, foot这些单词,先出示图片,然后出示单词卡帮助学生直接拼读出单词。 思考题:请老师们注意观察在这个片段中教师是如何帮助学生拼读单词的, [片段2] 主持人:我们接下来再看一个片段,这个片段中的学生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是从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的,教师在教授单词sea,beach的时候,先在黑板上画出简笔画呈现单词,让学生理解意思,再让学生分辨认读,然后一起拼写单词, 如:s-e-a, sea. 思考题:请老师们留意这位教师是如何呈现单词的,她又是如何让学生辨认单词的,同时再对比片段,中那位老师采用的拼读单词的方法,它们有什么不同, [片段,] 主持人:在下面的这个片段当中,教师将这节课所学的一些单词,比如说head,arm,leg,hand, foot这些单词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然后再将每个卡片的旁边标注上数字,然后教师说数字,学生说出相应的单词,教师说单词,学生反映出相应的数字。 思考题:请老师们思考,这位老师采用的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片段4] 主持人:我们再继续看一个片段,在片段4中,教师先出示单词卡片带着学生读,比如:mice, cheese, rice, feet等等,然后发给学生这些卡片,接着教师再说一句话,比如:Mice mice, jump to me.于是拿到mice这张卡片的学生就将卡片递给老师,老师再带着学生们分别将这些卡片贴到相应的图片的旁边。 思考题:请老师们思考,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怎样帮助学生认读并理解词汇的,您认为这种做法怎么样, [片段5] 13 主持人:我们再看下一个片段,这是六年级学生上的一节课当中的一个片段,教师先用大屏幕展示一个表格,表格的是这样的: Where did she/he go? place where when what who Tibet West August visited the temples friends Hongkong South May went shopping sister Yunnan South June took lots of photos parents Dalian North July swam sister Beijing North July went shopping friends Gansu East May visited the museums parents Mount Tai East August climbed the mountain friends Guilin South May climbed the mountain parents 这里面有一些信息,比如:哪些地方,在什么方位,什么时间,做了什么,跟谁去的。假设学生们去年都去过这些地方,但是不知道去的是哪个地方,所以让学生通过问答再认读表格当中的一些单词来判断某个学生去的是哪里。 思考题:请老师们思考,这个活动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针对高年级学生是否合适, [讨论1:单词认读的活动] 主持人:以上这五个片段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老师们在实际教学当中培养学生认读的一些过程,这些做法是否合适呢,通过这些活动是否能帮助学生认读词汇,那么,我们请两位老师跟我们一起来探讨。 我们首先来看前两个片段,请两位老师就这样两个片段谈谈你们的看法。 程老师:第一个片段是老师先出示图片带着学生读,学生跟着说,然后老师出示单词卡让学生看着单词念,这样的做法应该说是基本上符合学生学习单词的一种途径。也就是说,我们先看到的是图片而不是单词,这个时候学生当他听到一个词以后,他马上能够把他听到的这个音和他看到的这个图片中的这个物品对应起来。也就是说,知道老师说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比如说老师说一个foot,那么学生看到一个脚的图片,噢,知道foot就是脚的意思,这个时候主要是集中在这个单词的音和它的意义上。那么下一个环节老师出示这个单词卡片,就是这个单词具体的拼写形式f,o,o,t,这个时候是来让学生识别这个单词本身,让他知道,噢,foot这个音就是和这个单词是对应的,它的意思是脚。这样就能使学生逐步地从听音识别这个单词的意思,看图识别单词的意思,然后到看见单词本身去识别单词的意思。 第二个做法是老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来,然后学生一起来拼写。这种方式和第一种方式基本上相近,但是它的区别在于引导学生去观看这个单词的每一个字母。我想,这种做法大概老师希望学生能够学习单词的拼写,但是我个人不太主张这么做。在这个环节应该让他整体识别单词sea,因为小孩子识别单词的时候总的还是从总体上开始的,特别是长的单词。比方说大象elephant,它很长,如果我们是出示图片以后马上出示单词的卡片,马上让学生去拼e,l,e,p,h,a,n,t,这样的话,第一可能加重学生的负担,第二它实际上也没有 14 太大的意义,因为你并不是希望学生这个时候记住这么多字母。所以,这两种方法我觉得基本上是符合学习的过程,但是第二种方法过早地进入这个拼的过程。 王老师:我也是同样的感觉,这两个活动是有区别的。第一个活动是采用直接拼读的方式,其实我觉得直接拼读从某种意义上它可以迁移母语学习的一个策略,其实孩子们在学习汉语拼音的时候也是一个直接拼读的。尽管这个汉字不能变,但是孩子初学汉语的时候,上学的时候,都要学习汉语拼音这个体系,所以他对拼音还是很熟悉的。所以,学习英语可以借助这个策略,然后让他意识到英语是一个直接拼读的这么一个语言。所以,他这个时候我觉得是很直接的经验是可以迁移的,而且他在这个时候,最主要的是他不必非得记住字母的发音。因为他的单词的发音和字母的发音是不一样的,某一个字母在这个单词里边的发音和它字母的独立发音经常是在初学的小学生当中会产生很多的混淆。他搞不清楚,再加上汉语拼音发音的干扰,所以对他来说还是蛮难的,他很难区分英语的字母和汉语拼音的字母发音,而且英语的字母在单词里的发音和字母的发音又不一样,所以,这个时候孩子学习负担应该说是比较重的。老师要想能够比较轻松地让孩子们去学习,就可以把侧重点放在这种直接拼读的方式上,那么孩子继续再学习的话,他将来要学习认读啊,还要学习拼写呀,那时候他要写字的时候,他就要知道这是s-e-a,是sea,那么他逐步过渡到这种拼写的方式。所以在一开始,如果取决于教学重点是什么,如果我们的教学重点这个时候只仅仅是认读的话,那么就采取这种直接拼读可能对孩子来说应该是负担更轻一些。这样没有那么难的话,孩子也会有自信,慢慢地积累多了,然后他再进入到这个单词是怎么拼写的,以及字母和发音之间是什么关系。 主持人:对。那么针对刚才我说过的这两个片段当中的学生的年龄层次不同,比如说,第一个片段是一年级学生上的这样一节课,而第二个片段是三年级学生,他们是从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的。如果这种情况下,这两种方式是否合适呢, 王老师:到了三年级的时候,也是同样取决于这节课的侧重点。如果需要孩子认读又会拼写又会写字了,因为到三年级肯定要要求学生要能写了,他要写单词,要写句子,所以他要知道这个单词是怎么拼的。因而这个时候老师还是要对学生有一些要求,有一些训练,这样他才能知道,噢,这个sea不仅仅是念sea,它还是由s-e-a三个字母构成的。而一年级的时候,我记得我们不少的教材是整体认读单词,学生并不知道这里面三个字母怎么读,但他能读出这个单词。所以,这个层次不一样,可能我们的教学要求确实也是会有不同。但我觉得两个老师都有一点值得肯定的地方,就是都坚持在语境当中呈现单词,不管是通过声音,还是图片,把音、形、义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孩子学的时候就不会孤立地仅仅认这个词,或者是仅仅看图。所以,我们认读的任务就是怎么样能够想办法让孩子把这个形、音还有义三者能结合起来,然后快速地去理解它的意思,进行认读,这样我们就达到教学的目的了。 主持人:也就是说,我们在呈现单词的时候首先要创设一些语境让孩子们在语境过程当中理解这个单词,针对认读的方式,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的层次,有不同的相应的一些要求。 我们再接下来讨论片段3、4。片段3、4 展示了巩固认读单词的过程,在片段3中老师将所学过的单词卡片贴到一边,同时在旁边标注上数字,然后老师说单词,学生反映数字,老师说出数字,孩子反映出相应的一些单词。在片段4当中老师将黑板上的一些单词,比如说,mice,cheese 等等,这些单词卡片拿下来发给学生然后老师说一些话,比如说Mice, mice, jump to me.然后拿到相应的mice这个卡片的学生上来递给老师,然后老师再贴到黑板上的相应的图片的旁边,这些活动是否能起到相应的一些作用呢,我们再请两位老师谈谈你们的看法。 15 程老师:我觉得第一个活动,就是在黑板上贴出单词和加上数字,老师念一个数字学生要说出单词,或者老师读一个单词学生要反映出相应的数字,说出一个数字。那么,实际上我刚才提到过了,就是这种活动究竟训练了学生哪一种技能,或者说操练了哪样的知识点,你比如说,老师说一个单词学生在黑板上指出一个数字,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也能识别这个音,同时找到一个对应的单词,找到对应的单词主要通过单词的形状,它等于是,比方我说,一个apple,他知道apple但不一定知道什么意思,可能根据我的音去黑板上找一个单词a开头的,可能像apple的这么一个单词,然后说出那个数字。那么,我觉得首先它考查的是学生听音的能力,然后是根据音去找单词、识别单词的能力,然后说出那个数字。之所以让他说数字不让他说词,是怕他比如说不会说这个词,他只会说数字也有可能这样就是让他能识别单词,我觉得这里边含有一定成分的认读,但是不全是认读。首先,他第一步是要听,这是一个;另外如果要是说老师说一个数字让他去说一个单词,这时候我觉得纯粹是训练学生读单词的能力。比方说apple边上的数字是3,我说three那么学生就要说出apple,那么,你说这个时候它主要是考查他什么能力呢, 主持人:他也要认识apple这个词啊,然后他才能够说出这个词。 程老师:他需要认识这个词,他需要把它读出来,但是如果他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他也能读出来。 主持人:可以呀,如果孩子们掌握那种自然拼读的方法。 程老师:对啦。所以这个时候你要搞清楚我这个活动到底是要训练他哪一种能力,或者检查他哪一种能力,如果说从认读的角度的话,大家知道我们刚才讲的认读是看见词以后要知道它的意思,这是首要的认读的任务。刚才那个活动呢,很可能他不知道apple是什么意思,他能给你说出来。所以我建议老师们,我不是说这种方法不行,我的意思如果这个环节主要是来巩固单词认读能力的话,那么,这个活动它就不是特别地有效,至少不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主持人:或者可能是因为我们放的只是一节课当中的一个片段,也许在这个活动之前老师还有帮助孩子们理解意义的一些活动,但是呢,就是我理解程老师这个意思,就是如果单纯从这个活动来说,对于检测孩子们是否认识了这个单词,可能有一些不全面的方面。 好,请王老师来谈一谈。 王老师:我同意程老师刚才谈的。其实这个练习就是在音和形这上面给孩子们做了一些训练,那么意义这个部分我们可能不一定能够,至少我们不能检查出来学生对意义的理解。作为一个小的活动,就是听音认词也是认读的一种训练的方式,但是我们就是说作为认读本身的活动我觉得是应该有层次的,就是说,我们可能在某一个层次上是可以的,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是不够的,我们还是希望他能把音、形、义三者最终的时候让孩子们都能够结合起来。认识这个词,那么,刚才修杰老师也说了,也可能他前面这个片段里面已经有过了情景的这种呈现,所以孩子们已经知道这个词是什么,下一步老师的任务可能先通过听说训练学生的认读单词的能力,也可能他的任务和目标在这个阶段是不一样的。但是他确实有这个功能,就是说,老师们要意识到这个活动只在这个音和形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老师可以检查他识音或者识这个词。 程老师:那么第4个片段是老师说一个词,学生手上拿着卡片,你比方说,老师说mice,mice。 16 主持人:老师不单单说了一个词,她还是说了一个句子Mice, mice, jump to me. 程老师:那这是一种辅助性的,她主要还是希望学生能够判断mice这个词,然后找到自己的卡片,我手上拿的是mice。这个和刚才那个很相近,他首先也是要听音然后看看这个音和我手上这个词是不是一致,一致的话,我就给老师了。就是刚才王老师讲的,这个活动它实际上就是把音和形结合起来,这种活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常见的,但是我们今天主要谈这个认读,或者说刚才你也讲了说这是巩固学生认读能力的一个活动,如果从这个角度讲的话,这种活动它和这个目的就不是特别吻合。所以,如果真是要去巩固他或者是要检查他的认读能力的话,我认为最直接有效的就是能不能把一个词和一个图给他对起来,这个你不需要他说,也不需要他去听,只需要他看见单词然后看见图,给它们做一些匹配的呀,或者是连线的呀,甚至是涂颜色呀,等等,这样可能最能反映他是不是能认识那个词的意思。 主持人:在这个片段的前半部分确实是这样做的。孩子们通过听音来判段他拿到的是不是这个单词,那么之后,孩子们把这个单词还要给老师,老师再带着学生一起把这几个单词都贴到黑板上相应的图片的旁边。再请王老师您谈谈这方面的看法。 王老师:好的。我理解程老师刚才说的意思,就是说从检测的角度我们怎么能知道他把这个形和义之间都能建立起一个很好的联系,既认识词又知道意义。那么,刚才这些活动可能不一定能够反映出,或者能够检测出来。但是我个人认为就是在教学的环节上,从检测的角度是另外一种方式,从教学的环节上我们还应该是一种综合的训练,就是不是仅仅是一个认,没有听也没有说,我们实际上教学当中也离不开听和说。所以在活动当中肯定是要有听、有说、有认、还有这种连线的活动,活动肯定是方方面面的,这是一。第二,我觉得这个活动也有它值得肯定的地方。第一,我觉得它比较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比如说,他拿到这个卡片之后老师说Mice, mice, jump to me.它肯定还有肢体参与,因为他要jump过去。所以小孩子他是好动的,那么你要一节课老让他在那儿机械性地重复念、认这个词,他就会觉着很枯燥无味,他就慢慢地没有兴趣了,那么孩子那种肢体参与就使得他更能够进一步把意义理解了,他也有一些乐趣把这个图片交给老师。那么,刚才我们看到片段里的老师把单词卡贴到了黑板上相应的图片旁边,我觉着这个活动就是实际上它就想引导孩子们说,噢,这个单词就是这个意思,它把这个词和义建立起来了。 主持人:老师在贴单词卡片的时候,她是有意地先贴到相应别的图片的旁边,问问孩子:” Right?” “Yes or no?” 大概是这样,我忘了老师的原话是怎么样了,先是让孩子们判断一下,但是孩子判断也是一个集体的判断。 王老师:其实这样反而更好。因为如果一个孩子一次性地把它贴上去了的话,其他孩子可能就没有参与的机会了, 因为mice这张卡片好像只有一个孩子有,别的孩子都没有,那么它实际上只参与一个孩子。老师如果通过这种方式来检查,看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判断它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如果老师贴错了让学生来参与改错,其实给他们一个主动的思维和参与的过程,还是蛮好的一个活动。 主持人:我们再接着看第5个片段。第5个片段是这位老师在屏幕上呈现一个表格,这些表格当中有很多信息,比如说:有地点,有方位,有时间,还有做了什么,还有跟谁去的,等等这些信息。然后假设孩子们去年都去过这些地方,让孩子们通过问答的方式来猜测某个人去了哪些地方,当然在猜测的过程当中孩子们需要认读这些单词,然后去判断这个孩子去了哪些地方。那么,这个活动请两位老师来谈谈你们的看法。 17 程老师:这个活动我自己觉得它是一个综合运用语言的活动,因为它需要看这个表格,需要理解表格中的信息,还需要听别人的问题然后在表格中找到信息,最后回答问题。当然整个过程之中,他要用到一些重要的词汇,所以说,我觉得这个活动也可以说是一个复习巩固认读单词能力的一个活动,也可以说是一个综合运用语言的活动。而且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这种过程中,有些环节需要这种综合性的活动,而不是只是像刚才王老师讲的,老是孤立地读啊、或者听啊、或者认的活动。综合性可能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全面地让学生全面地运用他所学的语言知识。 王老师:我也是有这个感觉,如果把这个活动单独地看作是一种认读的活动好像并不完全是,它确实就是一个图表信息的形式出现的。那么这个是一个高年级的课,我觉着在五六年级,也就是小学高年级这个阶段,孩子就应该已经能够读语篇了,他从句子读到语篇了,那么这种应该不是一种完全地读,她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图表信息。但是它唯一比较好的地方就是说,它在what 里面呈现的这些是属于词组,它是一个意群,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要看的话就要理解这些意群,有一点点认读的这个能力的要求。但是我觉得这个时候孩子应该已经远远超过仅仅读词和读词组的这个水平了。那么,这里头我觉得有一点比较好,就是他用图表的这种方式呈现信息,这个倒是对学生的这种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益处。因为我们现代社会信息的呈现不仅仅是一个完全文字的一个文段,它的呈现肯定是多媒体的,有的时候一个图片,一个什么样的符号,可能都会带有很多的意义在里面。现代社会孩子们接触到的信息是多种形式的,所以给他这种图表的方式,让他按照图表的方式来组织信息,我觉得这样挺好。但是它能不能作为完全是一个认读,我感觉这点还是可以有商讨的余地的。 [课例介绍] 主持人:刚才我们看了有关单词认读的一些片段,那么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些帮助学生认读句子的片段。 [片段6] 主持人:在接下来这个片段当中,教师先出示一幅snail的图片,启发学生说:“It is small.”这个句子,然后分别将句子卡片和图片贴到黑板上。接下来又出示了一些句子让学生认读,比如说:It runs fast. It can fly. It can swim.或者是It is lovely.然后将这些句子卡片贴到黑板上,并且再将刚才出示的一些动物的图片贴到相符合的句子下面。 思考题:请你想一想,教师是怎样让学生认读句子的,又是怎样启发学生理解这些句子的, [片段7] 主持人:在接下来的这个片段中展示了小组内学生认读句子的一个过程。 思考题:请大家观看并且思考,学生们是如何进行认读的,您认为这种方式是否有效,为什么, [片段8] 18 主持人:我们再看一个片段,在片段8中,教师先让学生分小组认读词组,然后拼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思考题:请老师们思考,与片段7相比它有什么不同,并且请大家特别注意观察这位老师是如何关注个别学困生的, [讨论2:句子认读的活动] 主持人:以上三个片段从不同的层面上展示了培养学生认读句子的过程。那么这些活动从哪些层面上培养了学生认读的能力,是否有效呢,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呢,我们请两位老师谈谈你们的看法。 程老师:第一个片段是老师在黑板上呈现几个句子,而句子上面是一幅图,比方说一个蜗牛,一个小鸟。 主持人:句子是单独的句子卡,然后它那个蜗牛呀,小鸟呀等等,也是单独的一些图片。 程老师:对,教师是先有一个图贴在上面,然后把三个或四个句子再贴上去,比如说,上面是一个蜗牛,然后是句子:It is small. It is lovely.等等。这个活动当初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描述这个动物的特点,由于孩子们没有学过这些句型,所以老师就整体地呈现一些简单的句子,其中的重点的词是形容词和一些动词,It is……这个句型并不是重点。那么学生看到这些句子以后,他要去认读,主要是理解它的意思,以便为后边的口语活动做准备。后来我发现这种方式也可以作为句子认读的一种途径,就是我们通过这样来认读句子。 第二个片段,也就是说你播放的第7个片段是指学生小组里面读句子。当时她的目的也不是去读句子,她是要学生们比如说他选了一个动物以后,要他说为什么要选这个动物,那么为什么要选这个动物呢,他要说一些理由。也是因为学生自己可能不会说一些复杂的句子,所以我们给他提供一些句子,然后让他去选,选了以后把他的句子贴到它那个图的下边,然后学生就根据这个图来说:It is small. It is lovely. It can fly. 等等。这样,应该说我觉得原来设计的时候,这两个活动都不是为了认读句子的,但是你这么一说呢,我觉得它也可以用来培养学生认读句子的能力。 第三个案例(片段8)是学生先认读单词然后拼出一个句子来,我就不太知道他根据什么来拼呢, 主持人:他根据这一节课学习的主要的句型来拼句子。可能老师给他一些词组,比如说:I'm, going to, go to Beijing, 然后孩子们要拼读出:I'm going to go to Beijing. 那么还有一些词组,下面接着有可能是:We are going to visit the Great Wall. 这一类的句子。这两个句型都是 这节课我们在看片段之前老师们重点跟学生们讲授的这两个句型。 程老师:那么我觉得这个活动就不太像句子认读啦,它可能是一种语法练习,或者是句子的这种组合。他看着自己的单词,因为这单词有的是实际的单词,有的是一种结构性的词,对比方说I ’m,它不是一个具体的词。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不算一个句子认读的活动。 19 王老师:前面那两个活动都是一个老师做的,我觉着她做的这个活动真的是采用这种呈现整体句子的方式。让孩子去认识而不是说一个词一个词的认,比如说fly这个词,她是把整体的这个句子按意义的方式给它呈现出来。所以实际上她创造了一个情境,然后在情境中呈现句子,同时让孩子们去识别这个句子,认识这个句子,理解这个意义,它本身的呈现我觉得是蛮清楚的。而且她的呈现比较好在她为后期的那个活动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等于她先拿出一个动物,然后她把这些动物的特点、特性通过这个句子呈现的方式描述出来,孩子们理解这个意思之后,再过渡到下面活动的时候,他就可以按照同样的方式做,而且去选择一个动物,然后把这个句子再选出来。那么这个活动我觉着它真的不仅仅是一个句子认读,它改变了认读的方式。比如说,有的老师说认读好像很枯燥啊,孩子们不爱学呀,那这个活动我们都可以看得见,孩子们积极性特别高,像在小组活动的时候,那种参与的意识,那种热情,那种合作,我觉得主要是我们的活动设计得好,符合孩子的这个身心呀,年龄的这种特点。另外就是她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在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认读,给孩子思维有一些空间,我觉着它比较好的就是选小动物的时候,教师给了他一个选择,不是说老师固定的啊,我给你这个动物你来描述,而是她让学生选动物然后来选句子去描述它。这个活动老师们好像觉着做起来也不难,但是真正的这个设计的角度啊,给了孩子一个自主选择的空间。就是我们有的时候经常讲,我们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这个主体怎么转变成从教师这种为中心的讲解,变为以学生作为主体和参与者的学生活动。那么,这个活动的设计就给了学生一个非常好的空间。所以我感觉我们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尽量能够给孩子们一些选择性,有了这个空间之后,孩子们的积极性啊,想象力啊,他联系生活经验的这种机会都具备了。所以在做事情当中就很好地巩固了对于句子的认读。他并不是有意识地在这儿读句子,而是在有意义的活动中,他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对句子认读的这个学习任务 主持人:好,感谢程老师和王老师,对我们刚才展示的一些课堂片段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精辟的点评。通过两位专家的点评,我们对小学英语认读能力的培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感谢收看今天视频的所有的老师。下一讲我们将详尽地讨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认读能力,以及如何检测小学生的英语认读能力。我们期待下周再见~ 程老师:再见~ 王老师:再见~ [作业] 1、 通过收看今天的视频,澄清或坚定了您对小学英语认读能力培养中哪些方面的认识,请结合具体实例谈一谈。 2、 请结合今天播放的片段,或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您对培养学生某一方面认读能力的想法和做法。 小学英语专题3:小学英语认读能力的培养 第2讲(上集) 20 主持人:各位老师,大家好~时隔一周,欢迎继续收看小学英语认读能力的培养专题。在上一讲中,我们播放了一些教师日常教学当中的培养认读能力的课堂片段,我们请两位专家为我们做了详尽的点评、指导。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认读能力,以及如何检测小学生英语认读能力呢,这一讲,我们将结合一些案例具体来讨论,而且继续请程晓堂教授和王蔷教授来为我们做现场指导和讨论。 [单词认读方法的讨论] [讨论1:单词整体认读] 主持人:我们在这里讨论的认读能力,重点应该是单词的认读能力。在我们调研当中了解到,多数老师都能够做到结合实物、图片、还有单词卡片等等来教授单词。比如说有的老师采用“三环递进法”来教授单词。第一环节指的是看图片来说单词;第二环节指的是单词和图片同时出现来认读单词;第三环节指的是直接出示单词来认读。有的老师认为利用图片、实物和单词卡片能够加强对英语单词的形、声、义三者的联系。 那么,按照小学生语言认知学习的规律来说,单词的认读也应该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或者是顺序的。请两位老师结合老师们的对于单词认读的认识和做法谈谈你们的看法。 程老师:刚才最后的时候,你提到一个形、声、义三者的联系。那么,任何一个单词确实有这三个因素,它的形就是它的拼写,它的音就是它的读音,还有它的意义。但是这三个因素的顺序是有讲究的,我们过去经常提到音、形、义,读音然后形状然后意义,刚才你提到的形、声、义,纠正一下应该是形、音、义,我们不要用声这个字,我们用音。形、音、义,那你为什么按这个顺序来说呢, 主持人:这是老师们的一种理解,觉得帮助孩子们认识形可能是最重要的。 程老师:好。那么过去我们说音、形、义的时候,那是音在第一位的,然后形是第二位的,义是第三位的,实际上最近我们一直在讲这个顺序需要调整,应该是音、义、形。首先是听音,因为你接触一个词的时候,最开始的时候应该是听老师读,或者是听录音,所以音是第一位的。然后要知道它的意义,然后才是形。因为意义比形更重要。你听到一个词以后,你知道这个词什么意思,或者呢,比如说老师说一个词,你再看一个图,这时候知道这个词到底什么意思,最后才关注它的形式,也就是这个词由哪几个字母组成的。所以应该是音、义、形。那么你刚才提到有的老师可能用形、音、义的顺序,把形又搁在第一位了,其实我个人认为这种认识或者这种理解可能不是特别的正确。为什么呢,因为单词的最重要的成分应该是它的,对于我来讲,我认为词最重要的还是它的意义,当然由于学生接触的时候多数都是听的,所以我们把音放在前面也是可以的。但是形绝对不能放在第一位。 所以,你刚才提到三个环节或者“三环递减法”,比方第一个环节是看图来说单词,应该说第一环节是听音看图来理解单词,就是老师说一个单词的音,然后同时展现一个图,这个时候学生通过在拼音的情况下去知道这个词什么意思。所以我觉得这个第一环节应该是这样的,而不应该是看图说单词。那么第二个环节才是看图说单词,比方说刚才老师已经说几遍了,学生应该能够模仿了,他看着图把它说出来,那么你说第二个环节是单词和图片同时出现来认读单词,也就是说有一个卡片,卡片上面有一个图,下面是单词,那么让学生来读,这个 21 很常见的。但是我要问你,如果一个学生看见这个图片的意思,他能说出一个单词的话,你能不能知道他是看见的图说出来的还是看见的词说出来的, 主持人:都有可能。 程老师:都有可能。这时候你就不能准确判断了。那么,我个人觉得在这个环节可以只出示图让他看到能说出来,下一个环节只出示单词,那么只出示单词应该比只出示图要求要高一些。我建议把它们再分开。那么你说的第三个环节是指直接出示单词并读出来。实际上就我说的只出示单词。所以这“三环递进法”我觉得基本思路是可以的,但是我觉得可以把第二个分解成两个,第三个给它去掉。 主持人:那么,王老师您的看法呢, 王老师:我想是不是在教学当中可以分成这么两个层次。因为这个老师在提到它的这种三环递减法的时候讲的是教授单词,他和孩子的练习认读单词我觉得是两个步骤。那么,首先第一个步骤,如果教师在教授单词的时候,那么我觉着刚才程老师讲的很对,就是说,我们在教授单词的时候还是应该从音开始,他要首先知道听到这个声音,然后看到这个意义,再来联系到它的书写。这样联系起来是一个呈现的方式。那么,如果在真正的认读训练的时候,有可能我们是先看到字,因为他在读的时候没有人给他提供声音,这时候他已经熟悉了这个声音的时候,他看到这个单词马上联想到,也就是看到这个form,首先联想到这个音,然后再能联想到它的意义。这样他就把音、义、形三者联系起来。所以我想,这可能也许从两个层面来看。另外就是从认读的角度看,孩子们接触这个单词,他实际上需要接触多次,他不是说就接触这一次,我听一个音,看一个图,然后看怎么拼写这个词,我就记住了。那么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上应该是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呈现它,无论是通过音的方式、图的方式、还是字的方式,这样,老师可以把这些活动按照递进的方式对孩子认知要求,对他的这种认知负担的难易度给他分开。然后分层来进行这种教学,这样就使得他通过不同的形式来接触这个词。那么,通过反复的接触他才能够使这个词变成真正的自己掌握的词汇,而不是说一拿出来可能认识,别人一问他他可能也许说不出来,或者自己看见的时候就说不出来。也就是说,这种练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认词的过程,我是这样认为的。不管老师采用什么方法,还是我们前面说道的,你这个活动具有什么样的目的,你自己要知道你这个活动它的目标是什么,它实际上可以涉及到孩子们的哪些认知的能力,对他的这种cognitive demand(认知要求),我们有的时候说有些活动的cognitive demand很强,有些cognitive demand就会比较弱,那么,如果对他的认知要求比较高的时候,老师对他的那种支持啊,support就应该会更多一些。所以我觉得要需要分出层次来。 主持人:非常赞同两位老师的看法。也就是说,我们在教授单词的时候要遵循音、义、形这样的一个顺序,同时还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反复地加强孩子们对于单词的认读。 那么目前我们经常看到在课堂当中有些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或者是单词卡片来呈现单词,因为这些老师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比较的生动、比较漂亮,而且又节省时间,但是还有的老师坚持认为要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板书出这个单词。那么这两种方式哪一个更有助于孩子认读单词呢,请王老师继续谈您的看法。 王老师:我觉着两种活动方式它的意义和目的是不一样的,它具有不同的价值。那么,第一种就是如果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他能够提供大量的信息,所以它实际使课堂的这个信息量比较大,然后时间就会很紧凑。而且有的时候通过多媒体很快地闪现词的时候,对于孩子快速的认读这个词是有好处的,他有一种训练的目的在里面。另外一种就是要老师要拼写这个词, 22 就是呈现新词的时候,孩子们开始学习拼写的时候也有必要,老师把这个词一笔一划的写出来,一个,对孩子们本身视觉上来说是由字母构成的有这一个过程,实际上他看老师拼写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的过程。那么老师拼出来的时候,他的书写的规则啊,书写的习惯啊,书写的要求方式啊,给孩子们也有一个示范,所以这个过程与第一种相比目的不一样。 所以,你关键是看你要怎么做,两种方式都是有用的。 主持人:而且还要看你现有的条件的是否允许。我想,可能农村地区受条件的限制,可能也只能在黑板上写出这个单词。 王老师:但是他也可以做卡片,如果有纸的话。因为对他整体认读有好处,就是他看到这个词以后,他马上整体认读它。在训练的时候可以用这种flash cards的方式给孩子,甚至不只是一个词,还可以是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就快速的闪现训练他这种认读的能力。 程老师:这个时候要注意一点,就是说老师在黑板上写单词本身这个没有什么错,刚才王老师讲了,也能帮助学生去理解这个单词是由字母组成的,可以初步接触这些单词拼写。但是我担心有的老师会过于强调这个环节,这样会导致老师和学生重视从新接触这个词的时候就关注它的拼写,因为很多老师在教单词的时候,读两遍以后马上就开始How to spell,就开始写。这样,我觉得会把这个音、义、形的这个形的要求提前。我倒并不反对这种做法,但是希望老师们不要在这个环节上过于强调它的作用,或者花的时间太多,这样会把这个拼写看得太重,至少在初步接触单词的时候就把拼写看的太重,这样也会使学习更加困难。 主持人:那么,最好的方式可能应该是几种方式的结合,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王老师:让他多次接触然后再来看他怎么拼写,其实那个时候他水到渠成了,可能他对单词的记忆也不觉着那么困难了。 主持人:对。我曾经在一些教室里看到过一些张贴画。这些张贴画都是有一些主题的,比如说animals,或者是my classroom,等等,上面有一些图片,图片旁边再配上一些文字。比如说我们现在出示一张poster,其实这是一张没有完成的poster,学生还需要把单词和相应的实物或者是人物连起来。那么请问程老师,这样的方式能培养孩子的认读能力吗,再请您详细的给我们谈一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 程老师: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直观、非常简单的单词认读训练活动。大家看这个屏幕上,这个图很清楚,一个主题就是一个教室,那么,教室里有很多物体,有座椅,有黑板,还有窗户,还有一个老师和四个同学。那么这是一个主题有很多单词,这个图的周围有很多词,学生就把这些物体和单词连起来。我刚才反复讲到了,我自己认为单词认读最有效的办法或者最直接的就是把物体和单词连起来,如果他能够连起来的话,那说明他理解了。 这种活动既可以作为呈现单词的一个做法,也可以作为复习巩固单词的做法。作为呈现的时候,比如说,我们先给一个主题图并且有很多词,这时候有的学生可能知道一些,有的可能都不知道,那么这个没有关系,那就是让他知道的就连起来,不知道的正好要学习。这是一个做法。也可以把它作为复习巩固的时候,比方说,前面学了一些词,了因为每次学的可能不是很多,可能一次学两个三个,那么到了一定时候呢,学了十几个了,或者一个主题学的更多了,这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个主题图把与这个主题有关的词都集中起来让学生去连线。我想,这个是个非常好的做法,我比较赞同。你刚才问这是一种什么方法,我觉得也不能说是一种特别特殊的方法,就是一个简单的把单词和他所代表的物体给他连起来。实际上主要是 23 考察学生对单词意义的理解,我可以说这基本上不涉及到其他的一些技能,比如说,听啊,或者是说啊什么的,而且也不需要学生去拼写单词,他只要能认识这个词就可以了。 主持人:我是在教室看到的,在教室墙上贴满了这类的一些图片,那么,对于营造教室环境啊,孩子们认读的环境是不是也有一些影响, 王老师:我觉得其实他这样的组织方式,就像程老师说的,它是一个主题的,从某种意义上也对孩子有一些启发,就是你记忆单词的时候是按照一个主题来记忆的。就是你在classroom里面,如果有这种table或者blackboard,还会有什么,这样他记忆单词的时候是按照一个主题来记。所以他就不会说把这些单词变成一个一个孤立的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也暗示一种学习的策略,记忆词汇的这种策略和方法。所以,如果把所有的单词都按照主题的方式实现的话,他只需要记一个主题就可以,联想出跟主题相关的很多其他的词汇。我觉着我们可能一定要意识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记忆本身它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常分长时记忆和暂时记忆短时记忆。那么短时记忆它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你要是把这些词孤立的词记起来的话,你可能一共能记的词,一个一个读下去的话,可能最多也就记七到十个,那么超过了这些之后你再让他记,你肯定只能忘掉一个吸收一个,忘掉一个吸收一个。但是按照主题的这种方式来记,他就把这些词用意义的方式构建起来了。所以,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记忆、认读词汇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同时我觉着用这种方式也可以把很多孩子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他可以自己建一个词汇本,我这个词汇本可以按照主题自己画图,现在很多小孩儿画儿画得非常漂亮,让孩子们自己去画,画出来之后,再给这些图或物品填词。可以问他你知道这个主题下都有哪些东西,你多学一个词就往上填一个词。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非常引起孩子们兴趣的一种方式,也会是,我觉得对学习记忆词汇会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 主持人:而且很多时候,这个画还是孩子们自己做的,那么贴到墙上可能对孩子们的那种自信心啊, 王老师:对,成就感,满足感, 主持人:也是很好的这样的一种刺激。 那么,在母语学习当中还有一个概念叫sight words。请王老师给我们详细的解释一下什么是sight words, 王老师:其实sight words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实际是属于用中文来说也就是识词。那么这个sight words指什么呢,用英文解释来说它就是:Those words that one canrecognize forms, sounds,meanings, without special effort from the brain.也就是前面我们所说的快速的准确的认词,而且这对于这个词的形、音和义能够联系起来。就是说,我们在阅读过程当中,为什么能够快速地读,就是因为你对这些词很熟悉,它不需要占你大脑的空间你,很快的看过这一串字马上就已经转变成意义了。如果你要是一个词一个词地去认、去反应它的意义的话,那么你这个认知的负担就很重,所以你的阅读速度就会很慢。所以在母语学习当中它很讲究sight words,孩子们要积累一定的sight words之后才能够初步具备自主阅读的能力。因为他一看这个词马上就认识,看这个词就认识,这样他就不会有负担。你比如很多孩子抱怨,就是说感觉到学英语困难,在读的时候一看就是一个生词,一看就是一个生词不认识,所以他得一个一个的去想,一个一个的去认,这样他就对英语学习没有信心,也就慢慢地掉队了。那么在开始初学阶段,我觉得sight words就是等于我们所说的认读。孩子们如果能很快的,很有效的去认读一批词,不必过多的占用他的认知大脑的空间的话,那么他就会把这些空间用来学 24 习其他的东西,减轻他的大脑的学习的负担。所以,母语学习当中大概有150,200个sight words,就是它有一个list,在哪个年级有多少个words是属于sight words,就是要求孩子们快速地马上反应这个词它到底怎么说,什么形状,什么音,然后什么意思。他快速的认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他每个年级都要有新的这种sight words要求他掌握,这样慢慢他才有这种阅读的一种基础。 主持人:对。那么在外语学习当中这种方法肯定也是对孩子有帮助的。程老师您是不是这样认为, 程老师:刚才王老师讲的也很多了,实际上为什么叫sight words,就是看见它以眼睛识别,而不是要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去认,再去想。那么,这就是我们反复讲的,叫认读单词的时候,要整体认读。你比如说有的老师他非常强调单词的拼写,而且每次教的时候要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拼,拼完了,最后才认识这个单词了,或者识别这个单词了,其实这种是误导学生的。因为当学生看到一个单词的时候,他不是把每个字母看完了,最后能得出结论这是什么单词。比如说elephant,他不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去读,读到最后了,哦,这是大象。而是整体看见这个词就知道这是大象。那么这点刚才王老师主要讲的,是从这个语言学习能力,就是认读能力角度去谈它的重要性。那么我想补充一点的就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时候怎么样去让学生学会这些sight words。有一种现象就是过于强调单词的拼写,我一直讲一个例子,也算是笑话吧,比如我说这个elephant,你少一个字母或者多写一个字母,学生或者小学生他看见以后仍然认为它是大象,他不会因为你多了一个字母或者少了一个字母而不能识别,他有整体识别的能力。还有你比如说school这个词,如果中间那两个o少一个,那学生他也可能知道这个school,如果就快速阅读过程中他根本就忽略这个。曾经也有一个实验,什么样的实验呢,就是在阅读文章中有些单词故意有些拼写错误,多一个字母或者少一个字母,然后让人家去读,最后发现什么奇怪的现象,就是读完了以后,有两个检测,一个是检测他阅读的速度和阅读的水平,另外就是问这些被试的你有没有发现这个文章中有很多拼写错误。那么,现在有两种可能,就是阅读能力强、阅读速度快的人和阅读能力略微差一点、阅读速度慢的人,哪一种人发现的拼写错误更多,你猜一猜。 主持人:阅读速度慢的,我想。 程老师:对。阅读速度慢、阅读能力越差的人他发现的拼写错误反而更多。这个是不是很有意思啊,就是说,阅读能力差、阅读速度慢的人就是会仔细地看每一个单词,甚至看单词的拼写,他就会发现有错误;而那些以意义为主的高速阅读的或者是这个阅读技巧比较高的人,他主要是看意思,所以他反而忽视那些拼写错误。 主持人:我倒觉得这些人挺适合做编辑的。开玩笑啊。 我们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还经常能够看到,还有前面我们片段当中放过的一些课例当中,老师们还经常以歌曲啊,歌谣啊,竞赛啊,或者故事,还有游戏等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展开认读活动。那么王老师您认为这些活动是否有助于孩子们的认读能力的培养, 王老师:我认为是的。因为从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来看,他需要学习的这个过程,需要很强的这种体验性、娱乐性、参与性。所以就是他不像成年人,如果成年人学习词的话,你可以让他死记硬背,然后让他多抄多写,他自己也有这种自主的能力,而小孩子他跟成年人是不一样的,这是一点。另外,我们前面说了认读,这个认读并不是说老师一定要拿着单词卡片一遍一遍机械地这种训练,让孩子们觉着非常枯燥无味,那实际上你这个认读也达不到真正认读的这种效果。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孩子多接触、多见识这些词,他见的多了,这个词就 25 自然而然变成他自动的这种词,我们叫automatic,就变成这种automatic words。他这种自动性如果有了的话,他的这种认知的负担就会很轻了。但是自动性的这种能力的生成是经过多次反复的,多场景的,多种层次活动的,还有就是多种形式的,比如:歌曲、韵文、竞赛、故事,都有。但是呢,如果要是作为认读的话,就要有东西给他看,这是关键。因为你唱歌曲可以不看任何东西也可以唱,它也是一个活动,但是从认读角度来看可能要有一些字呈现出来。这样,他看着字的时候首先要熟悉英文是一个拼音的文字,所以他看的时候他就会一边唱一边知道这个词,他在唱一个词过一个词,有的不一定全都认识,但是它对他认读来说也是一种经历,一种经验,都是蛮重要的。 主持人:就是说,这些形式肯定是有助于学生认读能力培养的,那么,其实老师更关注的还是应该在内容上面,它确实是否能够起到培养孩子认读能力的这样的一个作用。 王老师:对。关键是你使用这个活动的目的要很强。 主持人:对,目的一定要明确。 [讨论2:自然拼读的方法] 主持人:在我们调研中很多老师还提到:有些学生见到实物和图片能够很快地读出单词,但是当只看到英文单词的时候就读不出来了。那么程老师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 程老师:这种现象确实很普遍,主要原因是老师们在教授单词的这个过程中,一个是过于依赖于图片和实物,然后就过渡到,比如说,做游戏啊,或者歌曲啊,等等,而真正认读单词环节做的不够。这就是我为什么反复强调一定要让学生能够看见一个单词以后把他和相应的图片给它对应起来,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这个环节不强化的话,学生将来是看到单词以后真的不知道单词什么意思。我看到很多小学英语课堂上老师们在这个环节上处理不够。也就是我前面讲过的第一个环节是听音看图、理解单词的意思,或者是听音看实物、理解单词的意思。下面一个环节就是老师给出图片或者实物让学生说单词,这是第二个环节。第三个环节就是看见单词说单词,而且看见单词说意思,这个环节很多老师是忽视的,有的老师做的很简单就过去了。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你说的,他看见图片能说,但是看见单词他说不出来,他是不认识单词的意思,还是不会读出来,这个要区分。因为你给出单词以后,他很可能以为老师是要学生根据单词字母去给它拼出来,但他拼不出来,你要换一个图说不定他就直接说出那个单词的音了。但是这是一种猜测,不一定是非常的准确。 主持人:我想,可能课堂上出现这样的一些问题,学生可能主要是读不出来这个单词。 程老师:不是说不知道这个单词的意思,主要是读不出来这个单词。那么,当他看见这个实物的时候,他为什么能说出来呢, 主持人:现在有很多学生确实是这种现象,那可能是老师经常在课堂当中出示了图片啊,或者是实物,而可能没有让孩子们接触到这个单词的形。 程老师:对。或者说,有时候老师在让学生接触形的时候,他直接过渡到拼写了,结果没有从整体上让学生去识别,看到这个单词它是什么意思或者读出来。 26 主持人:那么也就是说,单词的音和形也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课例介绍] 主持人:下面我们看一个培养学生认读单词的片段。 [片段9] 主持人:在这个片段中,教师将黑板上单词的卡片分成三行排列,比如: ears feet mice cheese nice teeth rice 然后带着学生总结读音规则。 思考题:请老师们留意,这位教师是如何帮助学生总结读音规则的,那么您认为这种方法是否能帮助学生拼读单词, 那么就这个片段,我们请两位老师谈谈你们的看法。 程老师:我觉得这个老师的做法实际上是想培养学生归纳单词发音的规律的这么一个能力。比如说,他把拼写或者读音相同的单词放在一列,比如说,feet, cheese, teeth这是一列,然后mice, nice, rice作为一列让学生来观察,这每一列单词的中间,特别是元音字母的组合是共同的,读音也是相同的,这样学生看到类似的这种字母组合呢,就知道发什么音。这个应该是很常见的一种语音学习的方法。我觉得,你说这个是语音学习也可以,你要说这个是认读也可以,因为他根据字母发音规律去总结这个读音规则也有利于他发展认读能力。但是刚才屏幕上显示这个ears只有一个,也许这个单元只有这一个词,下面就没有了,如果从这个角度讲的话,他没有多的词就没有规律啊。所以我建议,如果是这么做的话,最少是有三个或几个同样的这个字母组合的单词,你要是只有一个ears的话就不太好了。 主持人:而且哪怕也许是孩子没有学过的单词也可以在这儿列举出来。 程老师:对。或者以前学过的单词有这个ear组合的,放在这个地方也可以。 主持人:好。那王老师呢, 王老师:我觉着这种方式是挺好的。就是让学生培养他那种自然拼读的能力嘛,他通过这种规律性自己归纳这种规律,其实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思维的培养。所以我觉着是有几方面的好处的。他可以举一反三,你如果给了他这三个词之后,再给他另外几个词,他不认识都可以拼。这样他将来在阅读的时候就会很快的,至少在音的这个上面他就不会有障碍了。 27 主持人:我们在片段当中还注意到了一个非常小的细节,当老师们问feet, cheese还有teeth这几个单词当中有哪个共同的音时,有个学生反应说是[e]这个音(后面有纠正)。王老师,您也肯定也注意到了,那这是什么原因呢, 王老师:我注意到了,当时他发的那个音我记得他是由于受汉语拼音的影响。 主持人:对,他当时发的是[(额音)]。 王老师:他好像是受汉语拼音的影响。所以呢,前面我们也说到就是,孩子刚初学接触英语的时候,他同时是正在学习汉语的过程当中,他也才刚刚学习拼音,所以在字母的发音和这个汉语拼音之间的发音就经常地混淆。出现这种现象我觉着一点也不用奇怪,老师也不要觉着孩子笨啊,或者是学的不好,或者教师教学有什么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规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这个时候有干扰也是正常的,只要老师不断的给孩子这种训练,坚持这种训练,他慢慢地自己就会纠正过来,把两个系统,一个是拼音系统,一个是英文的这种字母的拼写系统,他会自然的把它剥离开的。那么这个时候,老师也不要过渡的去批评啊,或者纠正啊,或者让他重复啊,惩罚他啊,我觉得都完全没有必要。但是老师要有这种意识,这个时候汉语拼音的干扰是非常正常的,老师要想一些补救的措施,怎么样能让孩子逐步的意识到英文的这种发音体系它和汉语拼音是有区别的,这方面老师要有耐心也要给孩子这种信心,没关系,再试一遍,这个和汉语不一样,甚至有的时候我觉得给孩子提个醒都没有关系的。 主持人:好。刚才两位老师都反复提到了自然拼读。那么说到这个自然拼读法,很多老师在实际教学当中也采用这样的一种方法。今天我们还特别邀请了一位来自北京市朝阳区安惠北里小学的赵玉铮老师,我们请她来介绍一下她在实际教学当中是怎么样结合phonics这种方法来帮助学生认读单词的。 [自然拼读案例] 赵玉铮:谈及phonics,我最早接触是在99年。特别吸引我的就是那句宣传词“见词能读、听音能写”,当时感觉特别神奇,一定要尝试一下。于是在教学中我就开始实施采用phonics这套方法。首先就是要记音图。所谓音图就是像[p][b][t][d]ar、r、sh、shi等等这样有固定结果并且有相对确定发音的字母和字母组合,我们称之为英语拼音或者叫音图。这套音图共计有75个,包括单音图26个,多音图32个,还有后计17音图,那它主要是指不太常用的这17个。当学生基本掌握了构成单词的零部件是记单词的音图音后,第二步就要知道拼读。根据拼音原理相通的特点,元音相当于韵母,辅音相当于声母,此时教师只要辅于适当的手势或者示意连读,学生很快就能拼出,实现见词能读的目标。比如说[h][a][t]hat,go这个单词,当学生看到字母o头顶上有个二号音,马上就能反应出/g//ou/, 马上就能拼出这个单词。 在记音图与指导拼读的安排上,我采用了这样的做法:边学音图,边讲拼读。具体操作是这样的:首先就是要对音图的教授顺序进行重新的整理搭配。我认为最好先教比较简单的、只有唯一发音的辅音音图,并且附以少量的元音音图为宜,然后在逐步递进。但每次教音图的时候都要做到元辅搭配,因为只有辅音元音具备的前提,学生才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尝试拼出单词,获得成功。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实施的,比如先集中教[p][b][t][d][f][v]这六个辅音,再教一个原音a的五个音图音。由于元音音图a的音图音比较多,因此在这一课时中,只要求学生掌握第一音,其余的四个音也同时出示。目的有二:一是保持整个音图的完整性, 28 第二是提前渗透,为下几节课的学习做好伏笔。在练习这个辅音与元音的第一音图[e]的拼读时,要反复提示学生,一号音是不做标记的,因此在头顶上不用戴数字帽。在操练的时候还应该注意把听、读、写相结合,尽可能采用多种形式反复地练习。那么从见词能读到听音能写主要是通过把单词的拼写与读音结合起来去实现的,比如像ask一词,学生只要辨别出字母a头顶上的三号音[^],然后跟后面的辅音去连读[sk]。在老师最初听写的时候可以边读,边伸出三个手指示意:[^]、[s]、[k],那么学生很快就能写出来。再比如像mother这个词难度就稍微大点,学生需要辨别出字母o头顶上四号音,然后还有字母组合th头顶上的二号音,卷舌音,然后看到er组合读出这个音。因为有好几个字母组合发这个音,所以就是老师在示意的时候,可能学生会提出这样的疑问which er,那么老师就会在此做以下回答:er of father. 同样老师照样会边读边伸出手指给学生示意,在示意的时候,遇到词,遇到字母组合,手指进行合并。学生也能够把它写出来,初步达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效果。 第三就是要讲一练十。各种形式各侧重点的练习一定要跟上,还要注意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设计有针对性、有梯度的练习与活动。比如在初学阶段可以设计以下基础题,比如:让学生根据听到的音图音排序,圈一圈,指一指等等;还有老师读音图音的时候让学生来写,开始阶段老师在听写的时候还可以辅以手势、动作,这样帮助学生去记忆;再有是为单词中字母注音号。学生们有所提高后可以设计一些拓展题,比如:像看图读句子选择答语,如图一盒磁带,老师再选取一个简单的或者是学生熟悉的句式进行提问Is it a tape? ,学生在yes, no间作出选择,这样学生可以两人一组进行操练;再有就是说结合教材,通过音图的标注来读句子,读小韵文,根据课程的进度、难度选取有针对性的小韵文,比如像当我们学到那个短音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些发短音乐的小韵文,当把五个元音都学过之后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含有五个元音短音发音、长音发音、各种发音的韵文配合学生去记忆。 学生到了中年级基本就能够独立去阅读课文,阅读英语的小故事。以测试数据为例,仅读短文一项,对我学校四年级一个班28人进行了逐个测试,被测试学生是未经准备测试的,内容选取的是剑桥少儿英语下册My best friend一文,约70词,测试的结果是100,的学生能够读下来,50,以上的学生能够流利朗读。开展音读教学尽管费时,但是一旦学生掌握了这种拼的技能,学生学习效率可迅速倍增,关键是学生也会因为自己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非常容易产生成功的愉悦,接下来就有兴趣,能够挑战新的内容。 在教的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甚至是至今尚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也将把它作为新的课题作进一步的研究。比如说学生很难完全脱离标号去认读单词,但是没有哪种教材或者是英文资料里面的句子或者是短文有这种数字符号的,所以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也抑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再有,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缺少指导学生系统归类,指导提炼规律的环节。第三个是学生词汇的拼读与认读能力提高的同时,由于语用的缺席,导致了学用两张皮。结合这以上的这些问题我进行了以下这些调整。我个人认为使用这套方法之前首先应该学会打桩,一二年级的学生应该先学说话,老师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语言的基础,形成初步的直觉音感,并且学生这时已经具备了掌握汉语拼音和26个字母的能力,也就是说在一年级的时候,学生一入学后老师已经帮我们把这个拼音知识熟练地讲述给孩子,那么我们的英语老师就会在第二学期,甚至二年级的第一学期把26个英文字母传递给孩子。也就是说phonics的学习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相关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之上比较好。其次还要做好教材的重新梳理与整合,将音图教学、拼读指导与教材有机的结合起来。另外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指导帮助学生提炼规律,比如以不发音的e结尾,符合元音辅音不发音的e这样的结构的单词,元音一般发字母本身的音,比如像cake bike note cute these。再比如一般来讲两个元音在一起,元音也就是说是元音组合,第一个读字母本身的音,第二个不发音。举个例子,比如说等候wait, 29 w,a,i,t, 其中ai的第一个ai组合是两个元音组合,第一个发第一个音[ei],第二个不发音,我们就可以直接拼出[weit]wait。 主持人:刚才赵老师对自然拼读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并且为我们谈了她使用这种方法的感受。其实任何一种方法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局限性。那么对比刚才讨论的整体认读单词的方法,我们请两位老师谈谈他们各有哪些优势,各有哪些局限性,首先请王老师谈谈。 王老师:其实赵老师这个案例采用的就是phonics这种方式。她用音图的方式,然后给某一个字母它的发音总结出一些规律,他可能,比如说a这个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一共有五种音,然后他把这个音标上号。phonics教学的方式就是让孩子们掌握这种规律之后,她可以用手指的方式帮助孩子去记忆它是哪个音,或者提示它是哪个音,然后帮助他记忆。据她刚才介绍,她这个活动也是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她一年级起点嘛,就是说,我感觉孩子们刚刚接触英语的时候还是应该更多的采用整体认读和自然拼读的方式。那么赵老师他们采用这个方式,刚才我跟她聊了几句,了解到他们学校也是一个实验的那种寄宿制的学校,他们是小班教学,孩子是一周四次见面的这种短课,所以她在里面也是一种实验。据赵老师介绍说效果是很好的,我想,就是说初期阶段最好还是整体认读,整体的来对这个单词进行认读,通过自然拼读,通过体验来学习,那么逐步的提升到理性的这个角度。当然到底在哪个年级哪个年龄才最好能够使用这种方式呢,我想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做,因为从我个人来说没有这种实验的数据,所以也不好说到底行还是不行。那么有了赵老师做的这个实验,我们还可以再做一些更多的实验,来看孩子们到底在什么情况下介绍它更合适,实际上我们所说的自然拼读也跟phonics有关系,只不过没有像赵老师做的那么系统,就是把它分成a字母有五个分发音,1, 2, 3, 4, 5标上号,因为她也讲到,就是孩子们后来在知道这五个音之后必须注上号,就像我们注汉语拼音那个四声一样,不注这声你就不知道这个字到底念几声。那么她后来跟孩子就变成这种你必须看这个比标号5,不看5也不知道这个字母发什么音,也有类似这样的情况。所以我想这还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实验的。 主持人:好,我们再请程老师谈谈您的看法。 程老师:那么根据我读到的一些文献,整体认读和自然拼读法,实际就是这个phonics,这两种做法在美国和加拿大都是有很多年的实践的经验,而且在美国人们还往往把它们作为两个对立的方法。整体认读主要是培养学生把语言作为整体来看待,单词作为整体来读,主要强调单词的意义,句子也是作为整体来学习,不去强调单词本身字母的发音,以及字母组合的发言,以及拼读规则。而phonics就是我们说的这个自然拼读法,它是强调学生能够看见单词以后根据字母的发言规则去拼读单词,当然这个拼读的方式很多,有的是标音,有的是根据这个字母组合,等等不一样,那么这种方式往往主要培养学生将来看见单词他能够读出来,这种做法对于单词的意义可能忽视多一些,也不是忽视吧,就是强调的不是那么明显,而且还很可能用一些创造的假的单词来看学生会不会拼读,运用规律来拼读假单词。这样的话,强调整体认读或者全语言的这种思想呢,就认为phonics忽视语言的意义,只强调语言这个字,特别是这个语言的音或者字母的读音;这个phonics呢,认为这个整体认读,不教学生这种具体的拼读能力,将来遇到新的词他不认识。这两个派都有一种不同观点,但是我们实际上在我们国内,绝对不可能是完全的整体认读,也不可能是完全的是自然拼读法,肯定是相互结合的,并且我们也没有必要把这两个对立起来。在我看到的我们的课堂上,实际上老师们两种做法都有,但是在有些课堂可能有老师过多的用自然拼读法,有老师更多的用整体认读。但是在我印象中,过多的用整体认读的老师还是比较少,用自然拼读的老师还多一些。但是我说的多一些,并不等于这些老师真正采用的自然拼读法,他往往是结合自己的,比方过去教音标的一些做法也拿进来,然后自然拼读法的一些方法他也拿进来,所以形成自己的一套 30 做法。像刚才赵老师说的那一套,她实际上可能更多地参考了一些,比如说国外自然拼读法的一些做法,所以她做的比较系统,不一定每个老师都是那么做的。 主持人:其实我们在使用某一个方法之前,我们当然不可能去阅读所有的文献,那么至少我们应该在实际教学当中去实验,而且各种方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用。 以上我们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单词认读能力,请王老师和程老师跟我们大家进行了详尽的讨论。 谢谢两位老师~我们的讨论还要继续,请老师们稍适休息后再回来。 小学英语专题3:小学英语认读能力的培养 第2讲(下集) [句子认读方法的讨论] 主持人:我们继续讨论。小学生的认读还包括对句子的整体认读,比如说:How are you?这句话,孩子们可能不知道其中的how,are,you这些单个的词的意思,但是他们能够知道整句话是问好的意思,能读懂这句话是不是就是对这个句子的整体的认读,请问程老师这样的理解是否准确, 程老师:首先我认为How are you? 这句话本身是句口语的,它不应该作为认读的一个重要的句子。一般认读是读那些文字,就是非口语化的语言,当然咱们小学生也可能需要他们读How are you? 这样的句子。修老师说的很正确,就是说小孩子可能知道How are you?这句话的意思,但并不一定要知道how是什么意思,are什么意思,you什么意思,这个不一定。那么,这就是我们说的整体认读一句话。那么How are you这句话,因为它是口语,所以肯定学生可能能听懂,也会说,那么让他写在纸上他也要去认读,我想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但关键问题是这个时候他看到这句话知道它的意思以后,是因为他以前反复听、反复说而知道呢,还是真正的根据所谓的认读的时候他读出来的这个意思,我就不太清楚了。 主持人:那么,比如说其他的句子的认读是不是也应该遵循这样整体认读的规律, 程老师:我觉得有可能。比如说,很短的一句话,比方说:What's this? 这样一句话,他很可能整体认读,这就是“这是什么”的意思但是我觉得到一定时候不能只局限于这样的认读能力,因为将来的句子毕竟是根据把单词认出来了,然后才认句子的意思。所以如果总是认一个句子的话,这个恐怕不太可能。 主持人:那么王老师,有关整体认读句子这方面,您还有什么想要说的, 王老师:其实整体认读句子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他从认字必然要连成句子。所以认读是分层次的,可以分成一开始是词,然后到句,然后还要再往前发展,所以这只是中间的一个环节。我觉得是有必要的,另外就是像How are you? 确实是学生可能分不出每一个字什么意思,但是他可以连贯读这个句子,养成这种习惯他就可以按照意群来读。那么对于阅读习惯的养成来说,我觉得这个是有作用的。 31 [课例介绍] 主持人: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整体认读句子的能力呢,我们下面给大家播放一个片段。 [片段10] 主持人:在这个片段当中,教师让学生听录音的同时用手指着书上的文字,教师暂停录音让孩子跟读这句话。 思考题:请老师们思考,您认为教师让学生指读的用意是什么,您认为这种方法有效吗,为什么, 好下面我们请两位老师结合这个课例为我们大家谈谈句子认读的方法。首先请王老师谈谈您的看法。 [讨论1:指读和按意群读] 王老师:我觉着这种方法在初期阶段是可取的。它首先,就是说要给孩子这种意识,就是它的一个发音是由词构成的,它可能一个词里有两个音节,所以他听到这个音的时候,他看到这个词,他就知道这个词到底有几个音节构成,他指的时候就知道,因为有停顿嘛,那就知道,哦,这个时候念的是哪个词哪个词。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如果让孩子长期这种整体认读,他有时候分不出音节来,分不出哪一个词和哪一个词之间是有空格的。所以我觉着英文作为一个拼读的一种语言,他也要意识到他中间是有空的,每一个词是一个独立的词,词构成句子。所以我觉着初期阶段对孩子这种引导性就是有必要的。当然从长远发展来看逐步的就要让孩子不要再养成这种习惯,所有的阅读都要一个字一个字去指,那个时候就会阅读速度很慢了。快速的阅读是一群一群,而不是就是按一段一段的读的,他把这意义提取出来之后马上就过渡到下一段,所以他如果老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指着读的话,就会降低阅读速度。但是开始的时候,我觉着引他入门的时候还是有必要的。 主持人: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老师让孩子们指读课文,指读某一个句子,而且有的老师还发明了一些监控孩子们指读的方法,比如说不让孩子把书立起来,让孩子们把书这样平着放在桌子上,这样便于老师看出来孩子们指的是否正确,是否张口读,读的是否准确。那么关于这样的一些做法,程老师您谈谈您的看法。 程老师:刚才王老师谈到了,就是指读在小学阶段是可取的。但是王老师也提到,我们不能让他养成这种习惯,或者说以后总这样。为什么说这一点,因为我们在以前也跟老师交流过,老师们说:你不是说大学生或者说中学生不能拿手指着教材阅读文章那么读吗,那为什么你们又主张小学生要指读呢,好像说我们说是矛盾的。其实这个并不矛盾。就像刚才王老师讲的,到了高级阶段,阅读的时候不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去指着去认,然后去阅读的,而是要根据意群,甚至根据句子来整体去阅读的。这样才能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效率。那在这个小学阶段的初级阶段学习认读的时候,他要用手指着一个单词一个一个说。比如说录音里面是There is a house. 那么,学生一边听一边指着这个书上的There is a house.这个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把听到的音和书上那个单词对应起来。刚才王老师提到,英语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是由单词构成的,每个单词之间有空格,这个空格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个空格就不成为语言了。那么是不是小孩或者是小学生本来就会对这个空格有这个意识呢,那不 32 一定的。他需要培养这种意识,知道这个空格表示单词的分界线,而且听到另外的单词的时候他知道已经到下一个单词了,手要跟着去指过去。这个是有意义的。刚才王老师还提到这个音节的问题,实际上现在小学生在指读的时候他大概不会按音节去指,一般是指一个单词。而且小学生的教材里面的单词都比较短,所以音节也比较少,即便是两个音节的单词他也不会去指两下。 王老师:不会的 程老师:对,都是指一下。 王老师:但是他可能会产生这种意识,就是这个单词可能是好几个音节,这是一个词,他就会知道不是像汉语一样,汉语的词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而英文他可能是一个音节,也可能两个音节,也可能三个音节构成一个词。 程老师:对。就是他指的时候,假如说要指到elephant,它就是一个词,它就比较长,而且音节也比较多。 王老师:他不会按音节指的。他肯定听的是一个单词。 程老师:而且他指的时候手要停顿一下。比方说,There is an elephant.那个elephant读出来音节比较多啊,所以他这手要停在那儿。如果他不停在那儿,就说明他不能把elephant这个单词的音和这个词对起来,如果他往下继续往下指的话,就说明他没有达到这个要求。 王老师:其实还有一点,我觉着也可能在初级阶段,这种指读的方式比较重要,有的时候老师在检测学生读的时候没有办法控制他,就是他不知道他读了还是没读,这是一。第二,就是说小孩子他的那个attention的时间很短,所以他容易分散注意力。那么,老师有的时候提出这种要求他就必须指着,他有事情做了,你就能看到他至少能指着读,你知道他在做事情,否则的话他光看着,没有肢体的一种参与,老师就不知道他现在脑子里面在想什么,或者说读没读都不知道。所以我想可能也有一些这方面的功能。 主持人:还有一种现象,我是在辅导我儿子学习英语的时候发现的一个问题,比如说,刚才程老师举的这样一个例子There is an elephant.我在说的时候,或放录音的时候,我发现都已经到了an这个词的时候,我的儿子还在指前面的There is,而没有过渡到an,但是整个句子放完之后,他肯定会把手放到整个这个句子停止的这个位置。那么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呢, 王老师:其实我觉得就像刚才程老师说的,我也提到这个问题,就是孩子们听到英文的音,实际上他不能够判断,他听到是一串音连在一起的,那么他不知道这一串音里面到底有多少词构成的。所以你实际上训练他指认的过程也是让他建立这种联系,它不是一串连下去一直说下去的音。比如说我们现在听到一个外语,比如说我根本不熟悉的外语,比如说保加利亚语,我从来没听过,那么我听到这个语言的时候,我就不会断开词的。因为我不知道他那个语言是什么样子,所以我听的时候就是一串音,也可能一串什么什么样的音,我自己不知道那些词怎么分的,那么你学习这个语言,你开始听到的可能是一串音,你也分不出来他,那么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让他能够听懂这些音,并知道它是由哪些词构成的同时这些词又构成一些句子。 33 程老师:对,这也是培养语言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说你刚才说这个孩子的例子,他听到There is an elephant. 当那个录音已经到an的时候,他还没有指到,因为这个an是一个冠词,冠词这个读音它有可能被弱化,孩子可能不能鉴别。那么我们要求学生在指读的时候,或者为了指读练习配的录音应该略微的再清楚一些。 王老师:适当的要慢一点。 程老师:这样有利于学生去指读。另外呢,正是通过这种指读的方式,培养学生一种语法意识。比如他知道elephant前面还有一个词,是个冠词,There is an elephant. 如果他真正通过这种方式意识到这是单独的一个词,这也是培养他一种,比如说,语法知识的能力,或者其他方面的能力。所以这个指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国外也见过很多家长,比如说英国人,家长和孩子一起拿手指着书,一个一个去读,很有意思的。这个实际上我们中国人, 王老师:汉语也是这样的。尤其是小孩小的时候。 程老师:所以指读这个方式并不新鲜。但是在我们小学英语课堂,好象也是近几年大家才开始关注、讨论和使用,我觉得大家还是应该积极的尝试这种方法。 主持人:好。刚才两位老师都谈到指读的这种方法的优点,我们要积极的去倡导,在低年级我们要真正的落实让孩子指读着这些文字,这样来帮助孩子们去认读整个的句子。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要求学生去指读呢,比如说,如果句子当中有这样的一些词,比如说at the seaside或in the park等等这些词汇,那么怎么样做更合适呢,什么样的方法更有效呢,我们先请程老师来谈谈您的看法。 程老师:我觉得不是说at the seaside或者in the park作为一个单词或者词汇来指读的问题。因为我们刚才讲的,指读是句子中的指读,指读一般不,当然如果将来是一个一个孤立的单词指着读,那个也是一种单词认读,我们不把这个叫做指读。我们认为指读还是指着句子中的词按顺序去读,叫指读。所以你说的这种at the seaside,我觉得要是指读的话,应该也是在句子中去指读。 主持人: 对,如果是在句子中指读的话,那么还是不是让孩子们一定要是at, the, seaside, 这样一个词一个词地读出来, 程老师:是这样的,而不是说把at the seaside作为一个整体来指读。这是不现实的。为什么呢,第一,你既然指的话,他小指只指一个地方啊,他不能一下指一个短语。但是刚才王老师提到了,我们到阅读的高级阶段要按意群去阅读的,就是目光看的时候一次要看到的是好几个单词,而不是一个单词,这是高级阶段的时候。所以为什么我们到一定时候要让学生逐渐的停止这个指读的习惯。 主持人:那王老师呢, 王老师:我觉着它是一个过程。从一开始能够听到at the seaside是几个词,at,the, seaside, 三个词,那么这种指认的方式我们不可能一直让他这样做下去。我一开始做的时候能让他意识到这是三个词,或者能够认出来at, the, seaside, 这三个词是三个不同的词。那么实际上在老师下一步训练的时候,就应该把这个at the seaside,look after,类似的这种词,就应该按照整体的教学方式教学的时候,就把它按照整体的来呈现,然后练习的时候也按整 34 体,这样他按意群来记。实际上他真正在后期指读的时候,我估计指读也会有一个发展的变化过程,一开始他需要一个一个指,那么再快的时候比如there, is, a, there is a,there is a,他怎么指there is a,他指都指不过来,如果那个速度比较快的话。所以他可能there is,there is a顺着就指下去了。然后at the seaside可能就是指一下,然后逐步的再下一步不用指了,整个的一个句子一看就看过去了,然后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指也有可能。所以它这点你也不能说是对还是不对,好还是不好,这个真的是一个教师逐步地起支架作用,帮助学生来辅助他让他一点一点地掌握文字阅读的。经历这么一个过程然后发展这方面的能力,到最后就变成automatic了,就是说他的认读能力,他的sight words已经足够多了,这样,这时候他就会觉得阅读会变得很轻松很愉快,也就不会像过去他一读一个不认识,他就读不下去了。 主持人:我们句子的认读,看来应该有一个逐步培养的这样一个过程。首先可以帮助孩子们去指读,来看一看孩子们是否将听到的某个音和实际的文字相对应起来;那么逐渐的去过渡到按意群来读。 [讨论1:国外孩子认读的方法] 主持人:王老师,我们知道这些年您经常往返于英国和中国,那么可能在英国待的时间会更长一些,那么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国外孩子们认读的方法吗, 王老师:好的。其实国外的孩子他学习母语啊,他英语是他的母语,所以他实际上在开始上学的时候(五岁开始上学),他就开始认读。那么上学之前他在家里认读的时候,跟我们的孩子学习英语作为外语是不一样的。他五岁开始学习认读的时候,就是前面我讲到的,这个sight words有一个list,这些孩子要从sight words开始然后来认识这些词,要求他们比较快速地准确地认识这些词。那么要知道这些孩子认识这些词的时候,他前面已经有五年的积累,五年的积累不包括前一个月,当然那个时候也已经接触到一些声音。那么他这五年的积累中有听和说的能力,他已经有了很多的词汇,他能够连贯地表达语言,他已经有了这方面的能力,然后他就等于是把听到的音、说到的句子和文字做一个matching。那么尽管是这样,实际上我们知道,程老师肯定也知道,就是实际上native speaker children他们一开始学习他们自己的语言的时候,认读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很多孩子在这方面都有difficulties,对他们要采取很多的support,来帮助这些孩子渡过这一关,怎么样能够把这个字母和他的语言的这种发音对应着词联系起来。所以他们也采用phonics的方式让孩子们认读,手指的方式也都见过,就是各种方式都使用帮助孩子渡过这个认识词的这一关,然后他才能逐步过渡到独立自主的去阅读的这种能力和这个过程。 那么实际上从这里,我想,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启示:一个就是说我们对于孩子的认读,前面程老师其实提到了,就是我们对于孩子认读能力的这种要求不能脱离实际,不能期望值过高,就是你要求孩子学什么就认什么实际上作为native speaker children他们都有很多困难做不到,那么我们要现实,就是给孩子这种耐心,给他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我想是很重要的。第二就是说他实际上要估计到孩子们在认读英语的时候,作为外语它的困难更超过这些母语的孩子,因为他汉语本身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系统,然后英语又是在小学里就开始学,所以他所面临的挑战是更大的。但是我们也同时要看到他也有积极可借鉴的地方,特别是比如三年级起点的孩子,他们母语的识字已经开始了,汉语拼音学过了,这样他又有一些迁移,就是学习汉语的这些策略有些迁移,而且他那个时候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基本上开始有了,正逐步开始发展。那么他的英语的很多听说读写的能力,我觉得是有些策略,是完全可以借鉴 35 的。所以像我们提到的整体认读,比如汉字孩子就能整体认读,他没有上学的时候他认识一个汉字,他就能整体认读,他也不一定认识汉语拼音,但是他就能够认读。我们反而发现中国的孩子在整体认读上面是挺有优势的。我觉着可能是跟我们汉语本身的特点是有关系的,它的语言的这种特征,他学习的这个过程、这种规律和方法都是有影响的。所以我觉着孩子们其实整体认读英语好像也还挺有优势的,老师们需要长期地去尝试。但是我想还有一点需要提出来,就是虽然我们前面讲到sight words,讲到native speaker他们的孩子学习认读的时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要认识到认读词或者句子还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它还是前面多次讲到的,它是一个基础。所以这个过程漫长,需要不断的重复,我们老师要有心理和教学上的准备,要多给他们支持,多给他们鼓励。另外就是说,我们不要停留在一种,就是说如果说认读很重要就机械地给孩子训练,而是应该在语境当中,我前面提到,在语境当中呈现,通过语境让他来练习认读,那么他能把意义结合起来,通过做事情,前面我们看到刘莹老师那节课,通过做事情把句子和意义通过自己的选择把它组织起来,这些活动我觉得都是非常好的。只要我们的教学方法得当,我们的孩子还是能够在相当短的时间里面能够发展比较好这种初步的认读能力,这样就为他们下一步的阅读篇章,阅读段落,进一步地通过阅读获取信息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程老师:我这里再补充一点。刚才王老师提到英国的孩子他在入学之前听和说基本上解决了,对也就是说他上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识字,跟我们孩子一样就是要识字,那么就这样的孩子他在认读上还有很多困难,那么我们的学生在小学阶段他在上学之前他对英语的听说也没有解决,他等于要在听说这个两个任务的基础之上还要解决认读,甚至要写,所以我们的学生负担确实很重。所以我们老师和家长不要对学生要求过高了。刚才王老师还提到,就是说英国的孩子在认度方面还是有些负担,其实大家知道美国的孩子也有这个问题。布什总统在竞选总统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口号,就是要每个孩子都学会读写,也就是美国现在很多人他不会读也不会写,而且美国人用了好几十年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布什总统竞选的时候说了一句话,说克林顿总统也有这个想法,但是他没有做到,所以我们要做到。所以我们对于中国孩子学习英语啊要实事求是,不要一会儿用“哑巴”英语,一会儿用“文盲”英语来批评我们小学英语,甚至整个英语教学,这个其实也不是非常合理的。 王老师:我再补充一点,我在想,也就是提出一点老师们也要注意的。认读也不仅仅要存在于课堂,其实认读是通过大量的这种接触,能力才发展起来的。所以课外的这种阅读,课内对小阅读的这种指导啊,然后让孩子们产生这种兴趣到课外去多认识一些字啊,多认识一些词啊,然后也多读一些小故事啊。不要采取那种学完了就考的方式,这样就把孩子的积极性抹杀了。那么如果要是多给他创造这种环境,孩子们喜欢多读,他见得多了,他认读的能力就会提高了。所以认读能力不可能只仅仅靠课堂那一点点时间,在课堂上指着读来完成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刚才您反复提到的,我们要给学生一个support,我们要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给孩子们以支持。那么确实我们英语认读能力的培养有一个漫长的路要走,首先老师们要坚定信念,同时我们还要选择合适的方法,那么更重要的我们还是要给孩子们营造各种各样的各方面的环境来去帮助孩子们培养认读能力。 [检测学生认读的方法] 主持人:以上我们谈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包括单词认读,还有句子的整体认读。那么下面我们接着来谈如何检测学生的认读能力。检测学生的认读能力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36 的,我们可以通过课上的一些活动来检测,也可以通过课后的作业来检测,还可以通过一些阶段性的测试来检测。我们在这里重点来探讨课堂上和阶段性测试检测认读能力的方式。 [课堂检测的方式] [课例片段] 主持人:我们首先请老师们看两个片段。 思考题:请老师们思考,这些活动是否能真正反应学生的认读能力? [片段11] 在片段11当中老师先说一句话,比如说I'd like cheese.Give it to me. 然后学生们上来将黑板上的cheese这张卡片拿下来给老师。 请老师们看录像。 [片段12] 我们接下来再看一个片段,在片段12中,学生拿出练习册做听音连线的题目,一边听录音,一边将左边的半个句子与右边的相符的另一半句子连起来。 请老师们观看。 [课例讨论] 主持人:以上两个活动是否能反应学生的认读能力呢,我们首先请程老师来谈谈您的看法。 程老师:第一个活动就是黑板上有很多单词,老师说一个句子,比如说I’d like cheese.Give it to me.那学生需要到黑板上去找出这个cheese的单词卡片并给老师。作为一个教学活动,或者作为课堂上的一种综合性的检测活动,我想是可以的。但是它检测的能力不光是认读了,因为他还有这个听的问题,他要首先能听得懂,听懂以后再去黑板找这个单词。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活动我觉得是可取的,但是就有一个问题,如果学生听不懂的话,他就无从去找那个单词了,所以首先要保证他能听懂,或者说老师在说话的时候要保证把听的要求尽可能降低,然后把重点放在找单词,或者认读单词。 那么第二个片段很有意思了,就是书上有两列都是半句话,等于一句话分成两半,然后左右给它弄两列放那儿,学生一边听一边要做一个matching,就是匹配。 主持人:这两列是打乱顺序的,不是说这一句话左边直接对着这句话相应的右边。 程老师:是打乱顺序的。那么刚才根据我的观点,这种题涉及到听还涉及到阅读,那么这么一个活动也许容易做,也许不容易做。我个人觉得这种题如果不听直接让学生去连线,那就是单纯的考察他的阅读能力或者认读能力。他可以慢慢的看到半句以后再去找另外半句,根据这两个半句的意思和逻辑去找出来,他可以慢慢的去找,如果这样做的话就是考察他的认 37 读能力。但是现在我们是listen and match,就是要听,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个听的环节当成一种提示,等于是帮助学生,怕学生有时候他认读能力不是很强,他也许不理解这个句子,那么我先听一遍是不是就容易掌握了。但是这也造成另外一个问题,因为如果是一边听一边做matching的话学生又增加了其他的负担,比如说他需要集中精力去听这个句子,那么听句子就是一个负担;另外他要根据听录音中的顺序去找句子,如果这个录音比较快的话,学生听了以后他还要去找这些句子,这个是比较麻烦的。所以加了这个听的这么一个环节并不一定能降低学生做这道题的难度,同时这种listen and match,如果最后学生做的不好的话,或者说做错了,很多你不知道他是没听懂还是不能读懂句子。所以我们设计这样的活动的时候,我个人觉得,比方说这个阶段性的检测可以有些综合性的,但如果是课堂教学的某一个环节,我建议单纯一些好,或者说要能够准确的反应他某一种能力,如果搁在一起的话,有时候主要是看不出学生到底问题在什么地方。 主持人:我还看到课堂当中,有的老师是这样处理的:老师,也是像程老师说的那样,担心孩子们可能在听的过程当中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时间去认读所有的句子,找不到相应的句子,那么在听音match之前,老师们带着学生把左边的所有的半个句子和右边的所有的半个句子先读一遍,然后再让孩子们去听,去做练习。那么这样的方式您看是否有帮助呢, 程老师:他让学生读一遍是朗读一遍,还是说是read,就是阅读一遍, 主持人:朗读一遍。 程老师:那朗读一遍的目的是什么呢, 主持人:他要看看,一是孩子们是否熟悉这个顺序了,再一个,去认识一下这些单词。 程老师:这样也可能降低这个难度,就是帮助学生迅速的,或者更加迅速的找到句子的另一半,这有可能。 王老师:我想关于第二个片段,程老师的意见我是完全同意的。确实这样的操作方式肯定对检测孩子的认读能力,他是实际上难度增加了。那么关于第一个片段我想补充一点,就是这个老师说是I’d like cheese.Give it to me.然后一个孩子就把黑板上的cheese摘下来给她,作为一个检测来看,作为一个课堂活动来看,我觉得有一点问题就是说它的一个参与面问题。如果是一个对全班的认读检测,你只检测一个孩子,你不可能下一个贴在那再让另外一个孩子去摘,所以你要是有三四十个孩子的话,你这个活动就是作为检测来说没有达到真正的面向全体的这么一个目的。所以你也不知道一个孩子会了,代表不代表所有孩子都会。其实这个活动很简单,老师再黑板上贴出的卡片,如果孩子手上有的话,每个人有一套卡片或者有几张卡片,也就是新学的单词卡片都拿出来的话,那么老师就可以说,说完之后每个孩子举出自己的卡片来,那老师在前面一看就能看见哪个孩子举出来举对了,哪个孩子没举对,这种检测方法我想可能比这个老师做的更有效一些,其实意思也是一样的。 主持人:因此,我们在课堂活动方面检测学生认读的方式,我们应该,一个是要关注它的点,也就是说你检测的这个方法是不是能够真正的去考察出来孩子的认读能力,比如说像刚才程老师提到的,还有王老师也提到的,就是说你是怎么样判断孩子们是否读懂了,是通过听读懂的呢,还是阅读文字来去读懂的。那么另外还要关注它检测的面,也就是说不单单是看到一个学生读懂了,而是更多的我们关注班里的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认读。 38 [阶段性测试检测认读的方式] 主持人:以上我们讨论了课堂上如何检测学生的认读能力,那么接下来我们再讨论阶段性测试这种形式。我们在各类试卷当中收集了一些试题呈现给大家,请老师们关注这些试题检测了学生哪些能力,它们是否能真正的反应学生的认读能力,下面我们一边观看这些试题一边思考。 [试题介绍] [试题1] 首先看第一道题。这道题是看图识词圈出正确的单词,学生从给出的两个单词当中选出一个与图片相符的单词。比如说,第二小题图上画的是个太阳高照,一位女士在沙滩上休闲,下面有sunny和rainy两个词,那么如果选出sunny就是正确的。 [试题2] 我们再接着看第二题。这是要求学生读出单词,选出单词当中所缺失的字母,学生们先读出单词,然后从给出的四个字母当中选出一个字母填到空缺处,比如说第一个词是apple,选出第二个选项a就是正确的。 [试题3] 接下来我们再看第三道题。这道题是把单词的序号a,b或者是c填在横线上,题中有一幅综合的图,还有三个表示方位的词on,in, under, 学生们阅读小短文,并且对照着大图选择与大图相符的方位词来填空,比如说第一句This is my desk. My book and my hat are____, 有一个横线the desk,那么在大图当中我们看到书和帽子是在桌子上的,所以选择A,也就是on这个词就是正确的。 [试题4] 我们再接着看第四道题。这道题是要求读句子、看图,把这些单词填入适当的位置。学生根据每小题当中的图片的意思选出与图相符的单词或者是词组填空,比如说第一小题的图画的是一个小女孩儿在看电视,所以选出watch TV就对了。 [试题5] 接着看第五道题。这道题的题目要求是判断正误。学生们先分别读出这些话,再判断哪幅图是正确的,选出来,比如说第一句话是There is an apple in the box.我们来判断哪幅图是正确的。图A是两只苹果在盒子里,图B是一只苹果在盒子里,图C是一只梨在盒子里。那么很显然图B是正确的。 [试题6] 我们接着看第六道题。这道题要求连线,题的左边是英文单词,右边是汉语意思,将意思一致的中英文单词连线,比如说Chinese这个词与右边的“中文、中国的”这个汉语意思连起来。 [试题7] 39 我们接着看第七道题。这道题是归类,找出每组词中不属于同类的一个词。比如说,第一组有pear, melon, milk, grapes, banana,那么这里面当中只有milk不是水果的名称,其他的几个都是水果的名称,所以说这道题应该选出milk这个单词。 [试题评析] 主持人:下面我们请两位老师来评析一下这七道试题。先来看前五道,这些题都是适合中低年级学生的,那么他们是从哪些角度来检测学生的认读能力的,是否能真实的反应学生的认读能力,我们请程老师来为我们分析。 程老师:这五道题给我的总体印象就是,它们都利用了图画、图片,有一些句子,还有单词,而不是孤立的让学生去读单词或者是读句子,我觉得从这个角度讲这个设计思路是很好的。而且多数题都是直接地根据这个图的内容来判断单词或者判断句子,或者倒过来根据这个句子的内容来选择图片,等于是让学生能够识别这些词或者句子的意思,我就不一一点评了。 但是这里我也要指出几个问题。第一个,试题2是要求读出单词并选出所缺的字母,学生先读单词,然后从所给的四个字母中选出一个填到那个空缺的地方,比如说第一个单词是apple,那么这个是a空缺了,然后底下有四个字母,也就是四个选项,比如说有a,有b,可能还有别的字母。那么这种设计思路我就觉得有点滑稽了,你干脆让学生填字母不就可以了吗,你为什么要给四个字母他让选,这就是我们过于的依赖选择题了。从小学就用选择题,而且把选择题用在选字母上了,初中高中可能有选择题是选单词,或者是选短语,我还没见过选字母的,我觉得有点滑稽。另外,这个练习题或者这个测试题应该说不是考察学生认读能力,而是考察学生拼写能力。 主持人:有的老师可能是会出于这样一种想法,如果直接让孩子们写出这个单词来,可能是考虑孩子们写的这样的能力,如果让他选的话可能比写要稍微难度低一些,因为他已经给出几个字母来作为参考,他只要能够选出其中的一个,哪怕不会写字母a也没有关系,他只要选对了就可以。那么可能有的老师是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 程老师:那有可能就是说,比如说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还没要求去写字母的时候,那只能让他去选,这倒有可能。但是我总体上不主张在小学阶段出现过多的选择题,或者你还有一个办法让他两个中选一个,比如说a和o,你不要一定搞四个选项,而且你想一想元音字母总共就五个,那么如果这样的题多了以后,那总是这几个字母来选。 主持人:这道题是给了三个单词。 程老师:不管是给三个还是给四个,就是说如果一定要这么做,我觉得给两个足够了,因为你的目的就是看他知不知道这个地方是a,这是一个建议。 第三道题是让学生根据图片的提示在句子中填上一个介词,我觉着这也是可以的。但是我也不太主张搞选择题,这里面他实际上是,比方第一句话This is my desk. My book and my hat are空格the desk.那大图上有这么一个图景,他选这个A。A后面写着什么呢, 主持人:A后面写的是on这个词。 程老师:还有B,有C呢, 40 主持人:B是in,C是under。 程老师:那么其他几个词都要用上,对不对, 主持人:对,它是一个篇章,除去这个句子之外还有下文,那么可能下文会是一个猫在桌子底下啊,或者是在什么位置。 程老师:对,这个可以。我的意见是让他设计的要尽量地简练,不要弄得很复杂。我还见过这样一道题,他有一个句子,比方说My hat is on the desk.他给三个图让学生去选,这样可能也可以,就是看他是不是理解它了,但是如果这么设计起来的话,这个可能占很多的篇幅,这个可能是一个问题。 王老师:其实他这个题检测的好像更多是语法。 程老师:对,是语法,不是认读能力。但是他也可以说是检测他读这个句子啊。 王老师:但是他可以看图啊,我看到图之后,我可以不认识book,也可以不认识hat,然后我就知道这个是on,或者那个是under,或者那是什么。我可以不管那个东西是什么,我只要看到它的方位,学方位词嘛,所以他基本上检测可能主要是方位词。 程老师:所以这个让我还想到一个现象,就是我们现在小学英语的检测题里面,很多时候老师本来想检测这个知识或这个技能,结果由于设计的不合理使检测点呢, 王老师:没有达到目的 程老师:检测点到别的地方去了。那么其他几道题我觉得第四道题第五道题都是没有问题的,都是比较适合检测学生的这个认读能力的。 主持人:好,我们接下来看第六和第七两个题。这两道题是适合中高年级学生的,我们请两位老师来分析一下,这两道题是否能反应中高年龄段学生的认读能力, 程老师:我觉得第六道题,就是把中文的单词和英文的单词对应起来,应该是,比方说左边是英文单词右边是汉语的意思,比如说左边有一个Chinese,右边有一个中文或者中国的,这种方法很简单,很传统,我个人不太主张。为什么呢,这第一个,实际上会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把英文单词翻译成中文。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单词本身实际是不是完全对应的,比如刚才你举的例子左边是Chinese,右边你是给的是“中文、中国的”,其实这个Chinese还有很多别的意思啊,还有中国人呢,还有其他意思。这样的话你要列出很多,或者你列出一个可能将来学生要看到,哦,Chinese还是中国人,但是你要全面列出就会很多。所以我不太主张这么做,平时教学偶尔用一下也不是不可以,但作为检测我不太主张,这样导向可能不太好。 王老师:对,我也同意。 程老师:第七道题就是单词的归类问题。一个,有一种归类就是说我给你很多词打乱顺序且混在一起,然后给你几个类别,你给他分门别类。这个是给你一组词,其中有几个词是属于同一类的,然后有一个词不是这一类的,你要把它挑出来,这个也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检测方式,我还我觉得还是可以的。 41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这里也只能就试题形式是否能检测学生的认读能力来进行分析和讨论,至于认读能力在检测不同年龄段以及在整个试卷当中所占的比例,还有具体的评价技术方面的问题,我们将在后面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专题当中与老师们做详尽的探讨。 非常感谢程老师和王老师与我们一起所做的分析和探讨~两周来,两位老师给我们分析了案例,评析了试题,同时解答了疑惑,也给老师们梳理了观点。非常感谢两位老师~那么我想,通过两位专家的点评和指导,我们小学英语老师对于什么是认读能力,如何培养认读能力,为什么要培养认读能力,以及如何检测学生的认读能力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我想有了程老师和王老师这些专家的引领,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前行的路上,会多一份信念,更会多几分从容,还会多无限的快乐~ 同时感谢收看我们今天视频的所有的老师~老师们,再见~ 程老师:再见~ 王老师:再见~ 42
/
本文档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