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论语》十则学案 冀教版

2018-12-17 4页 doc 84KB 5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资源文库

从事幼儿保育多年。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论语》十则学案 冀教版《论语》十则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意思。 2、理解每一则的大体意思和其中蕴涵的道理。 3、深入理解孔子的言论及思想。 4、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5、背诵全文。 一、自主学习 【走近作者】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鲁国人。 【走近作品】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著作。《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必读书。 【基础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不亦说乎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论语》十则学案 冀教版
《论语》十则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意思。 2、理解每一则的大体意思和其中蕴涵的道理。 3、深入理解孔子的言论及思想。 4、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5、背诵全文。 一、自主学习 【走近作者】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鲁国人。 【走近作品】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著作。《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必读书。 【基础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不亦说乎 ( ) 人不知而不愠( ) 默而识之(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诲汝知之乎(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人不知而不愠: (2)思而不学则殆: (3)不亦说乎: (4)是知也: (5)学而不厌: (6)不舍昼夜: 【文学常识】 3、《论语》主要是记录 及其 言行的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 4、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 家。 【整体感知】 5、从这十则“论语”中,你看到了孔子怎样的治学态度? 6、这十则语录,哪些是谈学习方法的?哪些是谈学习态度的? 二、合作探究 【脉络梳理】 (3)依据孔子的观点,在别人不理解自己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3、朗读课文第二则,说说温习学过的知识有什么好处? 4、课文第三则中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5、朗读课文第八则,“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这是为什么? 6、朗读课文,说说在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有着怎样的主张? 7、朗读课文第六则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治学态度? 8、课文第七则教育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优缺点? 9、孔子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教育学生要怎样做? 10、为什么“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课堂总结】 《论语》是我国古代语录体的散文著作。在这部儒家经典中,有不少有关学习问题的论述,本课所选十则是集中谈 和 的。孔子的言论立意深刻,富有哲理,有不少已成为格言警句。 三、达标检测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知”字的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愠( ) ②温故而知新( ) ③诲汝知之乎( ) ④知之为知之( )( ) ⑤是知也( ) 2、根据“而”字的两种基本用法归类。 ①敏而好学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③人不知而不愠 ④温故而知新 ⑤学而不思则罔 顺接的有: 表转接的有: 3、理解填空。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 (2)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 , 。 (3)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 。 重读课文第五——十则,回答问题。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诲人不倦(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5、翻译句子。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本文档为【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论语》十则学案 冀教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