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在中学文言文词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1-06-25 3页 pdf 147KB 102阅读

用户头像

is_063004

暂无简介

举报
“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在中学文言文词语教学中的运用 2004年 12月 第 17卷 第 12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1 sci nce) Dec.,2004 V01.17 NO.12 “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 在中学文言文词语教学中的运用 。 张瑞芳 (内蒙古师范大学 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内容摘 要: “因声求义”是训诂学中解释词义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它主要用来推求语源、解释连绵词和 解决文字上的通...
“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在中学文言文词语教学中的运用
2004年 12月 第 17卷 第 12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1 sci nce) Dec.,2004 V01.17 NO.12 “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 在中学文言文词语教学中的运用 。 张瑞芳 (内蒙古师范大学 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摘 要: “因声求义”是训诂学中解释词义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它主要用来推求语源、解释连绵词和 解决文字上的通假 问题。将。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运 用于 中学文言文词语教学 中,可以明显的提 高学 生阅读 、理 解、文言文的能力。 关 键 词: 文言文;训诂方法 ;因声求义 中图分类号: G 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916(2004)12—0097—03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 中,很关键也是很难把握的 一 环就是词语的解释。适当运用训诂的方法来解释 文言词语 ,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使学生 知其所以然,提高其理解、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黄侃指出:“诂者 ,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 ,顺 也 ,即引申之谓。训诂者 ,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 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 虽属训诂之所有事 ,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 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 ,且论其法 式 ,明其义例 ,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按 此说法,训诂即词义解释之学,是用易懂的众所周知 的语言来解释难懂的或只有少数人能懂的语言。训 诂方法,就是用来探求和诠释古代文献词义的方法。 它主要包括三种 :“以形索义”、“因声求义”和“比较 互证”。 所谓“因声求义”,是通过对汉字声音线索的分 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训诂方法。它主要是用来推 求语源 、解释连绵词和解决文字上的通假问题。“因 声求义”在汉代就引起了文字学家和注释家的关注, 但直到清代才臻于系统化、理论化,并得以广泛应 用。阮元认 为:“义以音生 ,字从音造。”戴震以为: “故训声音,相为表里。”王念孙强调:“训诂之旨,本 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 ,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 实亦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提其领,举 网必挈其 纲 。”晚清章太炎也说 :“夫治小学者,在于比次声音, 推迹故训,以得语言之本。”黄侃说 ,“小学徒识字形, 不足以究语言之根本”,“文字之训诂,必以声音为之 纲领”,而“完全之训诂,必义与声相应”。训诂学家 对声音问题的竭力强调,说明了“因声求义”方法的 重要性。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必须遵循两条原则 : 一 是要以古音为依据;二是以文献材料为佐证 ,避免 主观臆断。 (一)通过古音推求语源 语言的发展使得原本出于同一语源的一些词, 在读音上变得彼此很不相同,意义之间的联系变得 难以辨认 ,字形上变得彼此毫不相干。但是,只要做 深入细致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 ,它们在读音上和意 义上总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它们不是一个个孤立的 词,而是彼此之间有关联的一串词。 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能通过古音去准确地推 求语源,找到有语源关系的词语之间的联系,那么学 生就会对这些词有更深入、更系统地理解 ,就能做到 融会贯通 ,不至于死记硬背。下面举几个例子加以 说 明。 收稿 日期 : 2004—08一10 作者简介: 张瑞 芳(1969一),女.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2级研究生。 · 97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张瑞芳 /“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在中学文言文词语教学 中的运用 生、性、姓 此三字古韵都在“耕部”,“生”是审 母 ,“性”与“姓”都属心母 ,“审”“心”都是齿音,三字 的意义都与“出生”有关。 《说文》:“生 ,进也。像草木生出土上。”《广雅 · 释诂二》:“生,出也。”《广韵》:“生,生长也。”生的本 义是草木生长 ,引 申为出生、诞生。《左传 ·隐公元 年》:“郑武公娶于申,日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史 记 ·秦始皇本纪》:“(秦始皇帝)以秦昭王 四十八年 正月生于邯郸。” 《广雅 ·释诂三》:“性 ,质也。”《孟子 ·告子上》: “生之谓性 。”《庄子 ·庚桑楚》:“性者,生之质也。” 《苟子 ·性恶》:“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 者,谓 之 性。”《论衡 ·本性》:“性 ,生而然者也。”《段注》:“董 仲舒日:性者 ,生之质也。” “姓”《说文》:“姓 ,人所 生也。从女从生,生亦 声 。《春秋传》日:“天子因生以赐姓。” 《白虎通 ·姓名》:“姓者,生也。”《礼记 ·曲礼 下》:“纳女於天子日备百姓。”注:“姓之言生也。”《汉 ·田蚧传》:“跪起如子姓。” 甘、酣 甘、酣二字古韵都是谈部;“甘”是见母 , “酣”是匣母 ,见匣旁纽。二字又都含有“甜美”的意 思。故同源 。 “甘”《说文》:“甘,美也。从 口含一,一 ,道也。” 《段注》:“甘为五味之一,而五味之口皆日甘。”古无 “甜”字 ,秦以前“甜”义多用“甘”表示。《苟子 ·荣 辱》:“口辨酸咸甘苦。”《墨子 ·非攻上》:“少尝苦日 苦,多尝苦日甘 ,则必以次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 “酣”《说文》:“酣,酒乐也。从酉从甘,甘亦声。” 《广雅 ·释诂一》:“酣,乐也。”《吕氏春秋 ·长攻》: “代君至酒 酣,反斗 而击之。”注:“酣,饮酒合乐之 时。”因酒甜美可口,故饮后才乐。《战国策 ·赵策》: “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史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饮酒酣。”说的都是这个 意思。 被 、皮、披、帔 此四字韵部都在歌部,“被”,滂 母,皮并母,披滂母,帔滂母,并滂旁纽。且四字均有 “披在身上”的意思。 “被”的本义是“被子”。又有披在身上或穿在身 上的意思。《论语 ·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 矣。”《左传 ·襄公十四年》:“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 棘。”孔颖达疏 :“言无布帛可衣,唯衣草也。”《史记 · 陈涉世家》:“将军身披坚执锐 。” “皮”《说文》:“皮 ,剥取兽革者谓之皮。”《段注》 日:“引申凡物之表 皆日皮。”又《释名 ·释形体 》: · 98 · “皮,被也 ,被覆体也”。“披”,披在身上之义。《文选 · 三国魏 ·曹丕杂诗》:“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披”本作“被”。韦应物《寄冯著》诗 :“披衣出茅屋。” “帔”《释名 ·释衣服》:“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 也 。” (二)通过古音解释连绵词 连绵词又称“连语”或“连字”,是古代汉语里一 种特殊的双音节单纯词。它的语音结构就其原始形 态来说 ,或双声,或叠韵。中学文言课文中,就有不 少双声或叠韵的连绵词。但是 ,由于语音的历史演 变,今天,好多连绵词已不再是双声或叠韵了。这就 给学生识别连绵词带来了困难。所 以,只有利用一 些音韵知识,从今音上推古音 ,进而根据古音去识别 连绵词,才能达到正确理解词义的目的。例如:(1) 《诗经》:“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其 中“蟋蟀”,在今天 看来已不是双声连绵词了。而在古代它却是双声连 绵词 ,二字均在“心”母。(2)《苟子 ·礼论》:“(大鸟) 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踯躅焉。”“踯躅”,徘徊 不前 的样子,双声连绵词。《广韵》“踯”、躅”均属 “澄”母 ,“踯”属入声 ,昔韵 ,“躅”属入声,烛韵。(3) 《诗经 ·关雎》:“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参差”,不齐 的样子,双声连绵词。在古代二字均属“清”母。 需要注意的是,连绵词是用两个音节表示一个 整体意义,其中只包含一个词素 ,不能分成两个词 素。如果把它拆开来解释,势必穿凿附会 ,乱解词 义。例如 :《周处》:“并云欲 自修改,而年已蹉跎 ,终 无所成。”其中“蹉跎”是一个叠韵连绵词 ,释为失足, 引申为虚度光阴。刘奉光《释“蹉跎”》认为:“蹉是会 意字,意为两足参差不齐。跎,会意字,意为足踩了 蛇。古人常赤足走路,踩了蛇后惊慌仆跤的情况可 想而知。蛇为右旁它,古文为佗字。佗 ,蛇也。可见 蹉跎是失足绊跌,行走不稳的意思。”显然这种解释 是犯了将连绵词拆开来释义的错误。所以只有懂一 些音韵知识,才能分清双声与叠韵 ,才不会望文生 义 ,造成分解连绵词的错误 。 (三)通过古音解决通假的问题 假借有两种:一种是本无其字的假借;一种是本 有其字的假借。本有其字的假借又叫“通假”,即在 写字的时候借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本字。 其中替代字叫做通假字。通假字在较早的古籍中随 处可见。由于语音的演变,有些通假字与本字的读 音今天已经不同了,这给人们 阅读古籍带来了很大 的麻烦,所以,通过古音破通假 ,才能准确地理解文 义,不至于牵强附会。清代训诂大师王引之在《经义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张瑞芳 /“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在 中学文言文词语教学中的运用 述闻》中指出:“盖无本字而后假借他字,此谓造作文 字之始也。至于经典古字声近而通 ,则有不限于无 字之假借者。往往本字见存而古本则不用奉字而用 同声之字 ,学者改本字读之,则 冶然理顺,依借字解 之 ,则以文害辞。”朱骏声还强调 :“不知假借者 ,不可 与读古书。” 在中学文言课文中,通假现象很普遍,成为阅读 文言文的一大障碍。概括起来 ,解释通假字存在三 种问题:一是不明通假,望文生义;二是不懂得通假 字有“约定俗成”的规律,认为凡是同音字都可以通 假 ;三是容易忽视声母或韵母相同,而读音和字形又 有一些差别的通假字。通过“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 可以求得通假之本字,使学生明辨通假 ,才不至于望 文生义。例如: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这样一句话 :“只听 得差拔 口里呐出一句。”因不明通假,全句错译为“只 听得差役 口里喊出了一句”,人物的意态就全改变 了。其实,这里的“呐”通“讷”,是“结结 巴巴”的意 思。“呐”“讷”古韵均属物部,“呐”是娘纽 ,“讷”是泥 纽 ,“娘”“泥”同属舌音。因此“呐”可以通“讷”,为双 声叠韵通假。如《汉书 ·李广传》:“广呐 口少言,与 人居 ,则画地为军阵,射阔狭以饮 。”《史记 ·李将军 列传》作“广讷口少言。”“呐”、“讷”的意思都是指不 善辞令,言语迟钝。 说文》:“讷 ,言难也 。从言从内。”意思是言语 迟钝,不流畅。如《论语 ·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 敏于行。”《晋书 ·文苑 ·左思》:“貌寝,口讷 ,而辞藻 壮丽。”这两处的“讷”指的就是语言迟钝,不善于讲 话。由此可知,“差拔 口里呐出一句”,就是“差拔 口 里讷出一句”,直译的意思是“差役从口里结结巴巴 说出一句话 。” 2.《赤壁之战》:“进住夏 口。”“住”通“驻”。如 改用“注”、“柱”、“炷”来通“驻”就行不通。因为,尽 管“注”、“柱”、“炷”和“驻”是同音字(古音),彼此之 间,存在通假的条件,但是,“驻”的通假字“住”,是在 古文献中被借用的,并长期沿用 ,于是约定俗成,受 到用字者和阅读者的共同承认 ,这样 ,“驻”的通假字 “住”被固定了下来。而其他同音字不曾被借用过, 在古代文献中,找不到其他几个同音字与“驻”通假 的用例 ,因而不能主观地认为“驻”可以和其他几个 同音字通假 。 3.《愚公移 山》:“河曲智叟亡 以应。”“亡”通 “无”,二字读音相近,而字形差别较大,最易把通假 字当作本字来解释。所以需要从音读上认真辨识。 “亡”、“无”上古都属微母 ,“亡”古韵在 阳部,“无”古 韵在鱼部,阳鱼对转,二字可以通假 。如贾谊的《论 积贮疏》:“用之亡度 ,则物力必屈 。”《古汉语常用字 字典》:“亡通无。没有。” 《段注》:“亡,逃也。亡亦假 为有无之无。双声 相借也。”又日:“无,亡也。凡所失者、所未有者皆如 逃亡然也。此有 无字之正体。”“无”的意思是“没 有”。“亡”作为“无”的借用字 ,也有“没有”的意思。 如 ,《论语 ·子张》:“日知其所亡 ,月无忘其所能,可 谓好学也已矣。”邢爵疏:“亡 ,无也。”《汉书 ·司马相 如传上》:“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亡是公 者,亡是人也,欲明天子之义 。”颜师古注 :“亡,读日 无 。” “因声求义”不仅可以用于实词的探源,也可以 用于考释虚词。我们知道,虚词大多无义 ,多为假借 而来 ,均与本字无关 ,故“以形索义”的方法对虚词已 是无能为力,“声音”成为考释虚词的重要线索。例 如,在中学 文言文中常 出现的表 否定 的副词—— “不”、“非”、“弗”就有同源关系,因为这三个字在上 古都是“帮”母字,因而都有表示否定的意思。 “因声求义”是训诂学中解释词义的一种非常重 要的方法。如果语文教师能恰当地将其引入中学文 言文词语教学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 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 自主系统地学习文 言文的能力。 参 考 文 献: [1]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 段 玉裁.说文解 字注 [M].上海 :上海 古籍 出版社 , 1981. [3] 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 :中华书局 。2000. [4] 王力.同源字典[Z].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5]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z].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3. [6] 苏 宝荣.<说文 解字)今注[M].西安:陕西人 民出版 社 .2000. [7] 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M].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 社 .1996. [责任编辑 郑慧淑] · 99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文档为【“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在中学文言文词语教学中的运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