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ASME Ⅷ-1、Ⅷ-2介绍 (和设计有关的内容)

2011-05-16 32页 pdf 1MB 62阅读

用户头像

is_433027

暂无简介

举报
ASME Ⅷ-1、Ⅷ-2介绍 (和设计有关的内容) 1 ASME Ⅷ-1、Ⅷ-2介绍 (和设计有关的内容) 2009.12,青岛 华东理工大学 丁伯民 各国压力容器标准体系 „ 主要是三大体系,ASME,EN 13445和гост „ ASME系统:亚太、北美地区,GB 150和JIS标准 主要参照ASME规范 „ EN 13445系统:欧洲大陆地区,主要参照BS 5500 (现改为PD 5500),CODAP和AD规范 „ гост系统:俄罗斯及原东欧国家,现国内 很少关心 „ 20世纪末欧共体提出PED(承压设备指令)并统 一成EN 13445后,形成欧美体...
ASME Ⅷ-1、Ⅷ-2介绍 (和设计有关的内容)
1 ASME Ⅷ-1、Ⅷ-2介绍 (和设计有关的内容) 2009.12,青岛 华东理工大学 丁伯民 各国压力容器标准体系 „ 主要是三大体系,ASME,EN 13445和гост „ ASME系统:亚太、北美地区,GB 150和JIS标准 主要参照ASME规范 „ EN 13445系统:欧洲大陆地区,主要参照BS 5500 (现改为PD 5500),CODAP和AD规范 „ гост系统:俄罗斯及原东欧国家,现国内 很少关心 „ 20世纪末欧共体提出PED(承压设备指令)并统 一成EN 13445后,形成欧美体系的竞争,所以 ASME(特别是Ⅷ-2)和EN有相互靠近的趋势 ASME规范体系 „ 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的行业标准,只 有在地方政府的安全监察部门以法律形式认可 情况下才能成为法定控制产品质量的技术法 规,未提及容器分类 „ 是包括各种材料、制造、容器类型的标 准,材料、设计、制造、无损检测、焊接工艺 等都可由各卷ASME规范解决(封闭式规范) „ 三年一版,一年一个增补,每年二次条款解 释,规范案例 GB 150的体系 含GB 151,JB 4732等 „ 以《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为框架的具 体执行标(现改为《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 察规程》、《固定式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 程》) ,按容器的潛在危险程度分为三类 (Ⅰ、Ⅱ、Ⅲ类) „ 还涉及一系列其它标准:GB 151,JB 4732,GB 16749,JB/T 4710,JB/T 4731,JB/T 4735和 铝制、钛制、铜制、镍和镍合金制容器等,并 和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钢制压力容器 焊接规程、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等标准配套使用 „ 不定期出版和修改(GB 150已在修改) ASME Ⅷ概况 建造规范(包括材料、设计、制造、检验、试 验、认证和泄压在内的全面考虑),现包括英 制和公制 Ⅷ-1 1914~08A 容器建造 U证 Ⅷ-2 1968~08A 压力容器建造另一规则 U2证 Ⅷ-3 1997~08A 高压容器建造规则 U3证 三年一个版本,每年一个增补(注意2008A, 2009A)、规范案例(每年4次),半年一个条 款解释 ASME规范的适用范围 „ ASME Ⅷ-1适用于所设计容器的内压或外压超过 100kPa,内压力不超过20MPa的固定式压力容 器,但符合规范相应要求的任何压力容器,可以 打U钢印 „ ASME Ⅷ-2也适用于固定式压力容器,其規则没 有規定的压力范围,但并不包括所有的结构型 式。对极高的压力,可能需要作出某些补充,容 器仍能满足规范一切要求后,可以打规范钢印 „ ASME Ⅷ-3适用于通常超过70MPa的金属固定式压 力容器。但既不旨在規定Ⅷ-1或Ⅷ-2的压力上 限,也不旨在規定Ⅷ-3的压力下限 „ 各册都适用于疲劳分析容器,都未涉及达到蠕变 温度的容器 2 GB 150等的适用范围 „ GB 150适用于设计压力为0.1MPa~35MPa、真 空度不低于0.02MPa的非直接火钢制固定式压 力容器,不适用于要求作疲劳分析的容器 „ JB 4732适用于设计压力为0.1MPa~100MPa、 真空度不低于0.02MPa的非直接火钢制固定式 压力容器,且明确为分析设计标准 „ GB 151适用于公称压力不大于35MPa、公称直 径不大于2600mm,且公称压力和公称直径的乘 积不大于10000MPa×mm的钢制管壳式換热器 „ 都未涉及温度达到蠕变范围的容器 EN 13445的适用范围 „ EN 13445适用于最大许用压力大于0.5bar(表 压)、但也可用于在较低压力(包括真空)下操作 的非直接火固定式压力容器,并未限定压力上限 „ EN 13445仅适用于钢和铸钢制压力容器,但在第 6篇中規定了对球墨铸铁的特殊考虑,在第8篇中 包括了Al及Al合金压力容器及其元件的补充要 求。 „ EN 13445不适用于多层容器 „ 列出疲劳分析的具体方法 „ 温度可达到蠕变范围,并在设计篇的附录B提及 蠕变校核(07.06增加) ASME Ⅷ介绍─前言(1) „ ASME压力容器規范是压力容器的建造規则 „ 規范制定了强制性要求、特殊禁用規定以及非强 制性指南 „ 是包括多种制造方法、多种材料容器的建造规则 „ ASME Ⅷ-1、Ⅷ-2是包括立式或卧式容器、换热 器、膨胀节(球形容器?)等在内各种压力容器的 建造规则 „ Ⅷ-1、Ⅷ-2、Ⅷ-3共三册各适用于不同的对象 „ 关于计算机和有限元的使用,设计用线算图和曲 线拟合公式 „ ASME规范的卷、版本、增补、条款解释、规范案 例、例题 ASME Ⅷ介绍─前言(2) „ 内容不断增加、更新,安全(设计)系数不断降低, 不断引入新的设计理念 „ 2007版Ⅷ-2全部改写,设计部分分为按规则设计和 按分析设计,前者所包括元件和Ⅷ-1基本相同,且 某些技术内容方面向EN 13445靠拢;后者仅指前者 未包括、或形状载荷等超出前者时,且都用数值 解,编排方式似也向EN 13445靠拢 „ 和国内标准的编写习惯略有不同 „ GB 150、JB 4732主要引自ASME Ⅷ-1和Ⅷ-2,但由 于某些原因(如国内情况,技术政策,以及某些误 引或漏引等)而造成区别 ASME Ⅷ-1特点和主要内容 (1) 引言 U ● A分卷 通用要求,是适用于全册的要求 UG ● B分卷 与制造方法有关的要求 UW,UF,UB ● C分卷 与各类材料有关的要求 UCS,UNF, UHA,UCI,UCL,UCD,UHT,ULW,ULT,UHX, UIG(2009A新增,不透性石墨建造压力容器的 要求) ASME Ⅷ-1特点和主要内容(2) ● 强制性附录 37(08A增加35)(09A增加36-40) ●非强制性附录 25(08A增加KK和LL)(09A增加MM) ●相关的卷 Ⅱ卷 材料 A篇 铁基材料, B篇 非铁基材料 C篇 焊条、焊丝及填充金属材料 D篇 性能(英制、公制) Ⅴ卷 无损检测 Ⅸ卷 焊接和钎焊评定 3 设计参数和有关的问题(1) ● 所考虑的失效准则和强度理论 弹性,弹-塑性,塑性,安定性,稳定性(线性 弹性,非线性弹性,塑性),膨胀节部分也包括 疲劳,最大主应力理论 ● 设计压力(独立容器,组合容器—独用元件、公 用元件,按独立容器设计,按压差设计) UG- 21,UG-99,UG-19,附录3-2 设计参数和有关的问题(2) ● 最大许用工作压力,由计算求得的试验压力 UG- 99,附录3-2(二者都指成品容器,区别仅在于腐 蚀裕量) ● 设计温度(最高、最低 MDMT) UG-20,UCS-66 ● 腐蚀裕量,材料壁厚负偏差及制造减薄量 UG- 25,UG-16,UG-32注18 ● 压力试验,试验压力(最大许用工作压力,设计 压力,计算得的试验压力),试验温度,试验压 力上限(内压容器,真空容器,独立容器,组合容 器—其公用元件按独立容器设计、按压差设计)气 压试验时的注意点 UG-99,UG-100 设计参数和有关的问题(3) „ 独立容器:内压 PT=1.3PS/ST (原理分析) „ 真空 PT=1.3P (原理分析) „ 组合容器:组合容器的独用元件或组合容器按 独立容器设计时:和独立容器压力试验相同 组合容器举例 设计参数和有关的问题(4) „ 组合容器(不按独立容器设计时)的公用元件: „ ΔPmax(P1,P2),即P1、P2异号时[UG-99(e)(1)]: „ 先内筒 PT=1.3P1 (按真空容器,内压方式) „ 再夹套 PT=max[1.3P2S/ST,(P2-P1)S/ST] „ 其中比值S/ST为构成该容器各元件(不包括螺栓)中的最小值 GB 150 压力试验 „ 内压、外压、真空容器,外压容器和真空容 器以内压进行试验 „ 内压容器: „ 其中, 应取各元件材料的比值中最小者 (圆筒、封头、接管、法兰及紧固件等) „ 外压容器和真空容器: „ 要求试验前校核圆筒应力,以不超过0.9倍屈 服强度为满足 [ ] [ ]1.25T tp p σ σ= [ ] [ ]/ tσ σ 1.25Tp p= 设计参数和有关的问题(5) 安全系数 Ⅷ-1 nT=3.5 ny=1.5 焊管的许用应力中已 引入系数0.85 Ⅷ-2 nT=2.4 ny=1.5 GB 150 nb=3.0 ns=1.6 ( 将 改 为 nb=2.7 ns=1.5 ) JB 4732 nb=2.6 ns=1.5 (将改为 nb=2.4 ns=1.5) 4 焊接接头分类 (1) „ 分类目的:确定焊缝结构,探伤程度,焊接接头系 数 „ 分类的出发点:按接头所在位置,即接头所承受的 最大应力,不是按接头结构型式 „ 焊接接头类别 Ⅷ-1(A、B、C、D类) Ⅷ-2(增 加E类) „ 焊缝结构型式 Ⅷ-1(1~8型)(表UW-12) Ⅷ-2(无搭接接头,并增加10型填角焊缝) 焊接接头分类 (2) „ A类:圆筒、锥壳的纵向和螺旋形接头,球壳、成型 封头或平板上任意方向的拼接接头,连接球壳和圆 筒等壳体的环向接头(即承受最大主应力的接头) „ B类:壳体或变径段上的环向接头,连接各成型封头 (球壳除外)至壳体的环向接头(即承受第二主应力 的接头 „ C类:连接法兰、管板或平盖至壳体的接头,连接矩 形截面容器各侧板的接头,可以是对接或角接(有 一件涉及平板时) „ D类:连接接管与壳体或矩形截面容器的接头,可以 是对接或角接(都是壳体或矩形截面容器时) 焊接接头分类 (3) 焊接接头分类 (4) „ A、B类除个别者外(如锥壳对圆筒的连接)都是对 接或搭接 „ C、D类可以是对接(搭接)或角接,所以对C、D 类应写明是对接还是角接 GB 150焊接接头分类 „ 参照ASME Ⅷ-1的A、B、C、D名词,但不同 „ RT、UT者(即对接者)为A、B类,A为受第一主应 力,B为受第二主应力 „ MT、PT者(即角接者)为C、D类,C为二连接件中 有板者,D为二连接件都为壳者 „ 但:嵌入式接管与壳体的对接因要RT、UT检测, 所以不划为D类而改划为A类;多层包扎容器层板 的纵向接头因不能RT、UT,所以不划为A类而改 划为C类 „ 对平板或管板的拼接接头,平板或管板对圆筒的 对接接头漏划 GB 150焊接接头分类 5 焊接接头使用限制举例(1) „ 当充装致死物料时,除換热管等外,所有A类 应为(1)型,所有B类或C类对接应为(1)型或(2) 型 „ 当UCS篇材料容器在UCS-68指定的温度下运行 或UHA篇材料要求作冲击试验时,所有A类应为 (1)型,所有B类应为(1)型或(2)型,所有C 类、D类应为贯穿整个接头截面的全焊透(对接 或角接)(UW-2) 焊接接头使用限制举例 GB 150 „ GB 150未提及,都列于《容规》51、54条(新容规 3.14.1和3.14.2条) „ 51条:筒体纵向接头、筒节与筒节(封头)连接的环 向接头,封头的拼接接头,必须采用全截面焊透的 对接接头 „ 54条:接管与壳体间的接头以及夹套容器的接头有 以下情况之一的,应采用全焊透(剧毒介质容器, 做气压试验的,第三类容器,低温容器,按疲劳设 计的容器,直接火加热的容器,移动式容器) 焊接接头的检测要求举例(1) „ 全部射线检测:储存致死物料容器的所有对接焊 缝,公称厚度超过38mm的所有对接焊缝,按表 UW-12中(a)栏选用焊接接头系数的A类和D类对 接焊缝 „ 抽样射线检测:除UW-11(a)(5)(b)要求者外,按 表UW-12中(b)栏选用焊接接头系数的A类和D类 对接焊缝 (每一容器中每15m或其余不足15m者作 一处检测) „ 不作射线检测:仅按外压设计或按表UW-12中(c) 栏选用焊接接头系数的A类和D类对接焊缝 焊接接头检测要求举例(2) „ 射线或超声波检测:某些方法焊接的焊缝[UW- 11(d)、(e) 、(f)]按超声波检测,容器使最 终封闭焊缝无法进行射线检测时,可以超声波 检测代替,缺少适当的射线检测设备而用超声 波检测是不允许的[UW-11(a)(7)] „ 规范标志:全部射线检测者,标志为RT1;如A 类接头拟取为1.0,因而对和A类相交的B类和C 类对接接头作抽样检测者,标志为RT2;抽样 射线检测者,标志为RT3;只有容器的部分接 头满足规范要求的检测规定,或标志RT1、 RT2、RT3都不合适时,标志为RT4[UG-116(e)] 焊接接头检测要求举例 GB 150 „ 全部射线或超声检测:钢材厚度超过一定值者,气 压试验者,盛装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者,多层包 扎容器内筒的纵缝,套合容器各层的纵缝等 „ 局部射线或超声检测:除规定全部检测外的接头, 但以下部位应全部检测:焊缝交叉部位,先拼板 后成形凸形封头上的所有接头,被补强圈、支 座、垫板、内件等覆盖的接头,以开孔中心为圆 心,1.5倍开孔直径为半径的圆中所包容的接头, 嵌入式接管与圆筒或封头的对接接头等。检测长 度不少于各接头长度的20%,且不小于250mm „ 除个别者外不允许不作检测 焊接接头检测要求举例 GB 150 „ 磁粉或渗透检测基本同射线和超声检测,但对 材料强度较高多层包扎容器各层板的纵缝、堆 焊表面、复合钢板复合层的接头等也要求100% 检测 „ 未提及射线或超声检测的规定,但《容规》第 86条(新容规4.5.3.1条)有规定,倾向性意见 是,尽量采用射线检测 „ 《容规》第85条(新容规4.5.3.2.2条)还补充 了要求全部射线或超声检测的对接接头 6 焊接接头系数的选用 „ 指用于设计公式中的(对接,搭接)接头 „ 由接头类型、探伤程度按表UW-12查取 „ 对按表UW-12(a)栏查取E值的A类和D类对接接 头(包括无缝管),要求:连接容器筒节或封 头的A类和B类焊缝应是(1)型或(2)型;与容器A 类焊缝相交的B类或C类对接焊缝至少要抽样检 测,如不满足,则只能按表UW-12(b)栏查取 „ 承受压缩应力时,取E=1.0 焊接接头系数的选用 焊接接头系数的选用 用于壳体及成型封头计算式中的E值 该元件无缝 该元件上A类和D类对接焊缝是否 100%检测 否是是否有D类对接焊缝 和该元件相连接的是A类焊缝 是 和该元件相连接的A类焊缝为(1)或(2) 型,并100%检测 否 和该元件相连接的B类悍缝为(1)或 (2)型,或C类对接 否 是 和该元件相连接的B类及C类对接焊缝 都是全部或局部检测,或C类是角焊缝 否 是 是 是 和该元件相连的是A类焊缝 否 和该元件相连接的B类焊缝为(1)或(2) 型,或C类对接 是 和该元件相连接的A类焊 缝为(1)或(2)型 否 否 是 和该元件相连接的B类及C类对接焊缝都是全 部或局部检测,或C类是角焊缝 是 否 是 否 按表UW-12,由A类及D类对接焊缝 的结构类型及检测程度确定,取各 值中之最小者 按表UW-12(a)栏,由A类及D类对接焊缝的 结构类型确定,取各值中之最小者 按表UW-12(b)栏,由A类及D类对接 焊缝的结构类型确定,取各值中之 最小者 1.00.85 按表UW-12,由和该元件(球 壳)相连接的A类焊缝结构类型 和检测程度确定 是 否 否 焊接接头系数的选用 GB 150 „ 双面焊对接、或相当于双面焊的全焊透对接 (指用氩弧焊打底的单面焊)接头 „ 100%检测:1.0,局部检测:0.85 „ 单面焊对接接头(有金属垫板) „ 100%检测:0.9,局部检测:0.8 „ 未提及受压缩应力时的取值 角接接头结构和强度校核 „ 开孔接管的角接接头结构以图形及详细尺寸的 方式规定,凡全焊透者不必作强度校核,非全 焊透者应对各强度途径进行校核(图UW-16.1 起,UG-41) „ 凡不符合图形及规定尺寸者,其填角焊缝强度 需予校核[UW-18(d)] 角接接头结构和强度校核 GB 150 „ 在附录J中参照ASME Ⅷ-1列出了焊接结构,但 未提及如未按这些结构尺寸时要否校核,如何 校核 „ 《容规》第52条仅规定在对角焊缝进行强度验 算后,应将强度验算结果列入技术文件,但未 提及如何验算(新容规未列入) 7 材料(1) UCS (1) 适用范围 UG-4,UG-23(c) ,UCS-5 受压元件材料应是各分册相应规定者 因包括铸铁,故在涉及塑性失效准则时应予注 意(例如法兰,換热器等) 含碳量超过0.35%的碳钢和低合金钢不得用于 焊接结构或采用氧气切割下料 安全系数和许用应力 Ⅱ卷D篇 nb=3.5,ns=1.5,螺栓: ns≥2.5 焊管许用应力中已引入焊接接头系数0.85 (UG-53i) 材料 (2) UCS (2) „ 关于16MnR: „ 规范案例2506允许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采用 我国GB 6654 16MnR制造ASME Ⅷ-1的容器: „ (1)许用应力仅为我国规定值的85%,并降低 高温的上限 „ (2)只能用于内压元件,不能用于外压元件 „ (3)应进行单独的焊接工艺和焊工技能评定 „ (4)考虑焊后热处理时,应视作为P-No.1材料 „ (5)考虑冲击试验要求时,应视为曲线A的材 料 材料(3) UCS (3) „ (6) 应满足ASME Ⅷ-1中UCS篇的其它一切要求 „ (7) 应在制造厂数据中列出本案例号 „ 08A: „ 在表UCS-23中已补充了SA/GB 6654标准号,但 我国GB 6654已被GB 713取代,16MnR已被 Q345R取代,且拟修改的容规取nb=2.4,ns=1.5 低温操作和防脆断措施(1) 进展及总体思想 除各材料标准为防止脆性断裂而规定了CVN值 外,对低温操作还另有要求 89年前根据使用经验定义-30℃下为低温容器, 以夏比V冲击功作为判别指标,不尽合理 89年起采用断裂力学原理判断,需要时采取防脆 断措施,形式上仍作V夏比冲击试验并作为判别 指标(以下主要介绍碳钢和低合金钢) 低温操作和防脆断措施(2) 夏比V冲击功示意图 低温操作和防脆断措施 (3) 低温的界定(MDMT) UCS-66,UCS-67 由设计条件的MDMT,材料类别,元件厚 度,应力水平,按 进行判别,已 作成判别图形,如MDMT、控制厚度t的组合 位于相应材料线下方,说明有可能脆断而 必须采取防脆断措施(图UCS-66) „ UG-20(f)节的免除(经验法的部分保留) CK a Kσ πΙ Ι= ≤ 8 低温操作和防脆断措施 (4) 低温操作和防脆断措施 (5) „ 防脆断措施和冲击试验温度, 如需冲击,则在 该MDMT下冲击 „ KⅠC值和CVN值的数量关系,形式上仍用在MDMT时的CVN值 „ 判别的调整 [低应力状态(图UCS-66.1),规范 规定以外的焊后热处理(UCS-68(c),某些中低 強度钢在一定条件下的免除UG-20(f)] „ 冲击试验温度的调整[可以做标准尺寸试样而 做了小尺寸试样时温度的调低(表UG- 84.2) ,静载荷和动载荷对低强度钢因KⅠC值区别,温度的调高(表UG-84.4)] 低温操作和防脆断措施 (6) 低应力状态判别温度的调低 低温操作和防脆断措施 (7) 判别和冲击试验温度调整的示意 低温操作和防脆断措施 (8) „ 控制厚度(UCS-66),(图UCS-66.3) „ 冲击功(CVN)的合格值(标准尺寸试样)(图UG- 84.1),元件厚度只允许用小试样时(包括元件 厚度足够制作标准试样而做了小试样时)其合 格值按比例增加 „ 对UHT材料,应按UHT-6进行试验,其合格指标 为缺口对面的侧向膨胀值(图UHT-6.1) 低温操作和防脆断措施 (9) „ 对各MDMT有不同含义 „ (1)设计条件给定的MDMT(包括低应力和经额外焊 后热处理时的调整,即供判别要否冲击用试验的) „ 如经调整或未调整的判别要作冲击试验,则在该 调整或未调整的温度下冲击 „ (2)冲击试验的MDMT[指对上述(1)的调整,包括 因小试样调低或低强度钢调高了的] „ (3)各元件MDMT中的最高值,为打在容器铭牌上 和MAWP共存的MDMT,此值可以低于(1)的MDMT, 但不能高于它 9 低温操作和防脆断措施 (10) 控制厚度[UCS-66(a)] 低温操作和防脆断措施 (11) UCS材料的CVN合格值(和厚度、材料有关) 低温操作和防脆断措施 (12) UHT材料缺囗对面的侧向膨胀量合格值 低温操作和防脆断措施 (13) 高强度钢的侧向膨胀值 低温操作和防脆断措施 (14) ASME Ⅷ-1的高合金钢(UHA)材料 „ 总的思想:远较UCS材料的要求为低 „ 含碳量>0.10%者在-48℃以上时不要求冲击试 验,含碳量≤0.10%者在-196℃以上时不要求 冲击试验 „ UHA-51列出了具体规定,附录JJ列出了判别的 流程图 低温操作和防脆断措施 GB 150 „ 上世纪中期的经验判断法,-20℃以下为低温容 器,材料V夏比冲击功和结构要满足附录C要求 „ 低温低应力工况的免除:元件虽低于-20℃但其环 向应力≤标准屈服强度的1/6,且不大于50MPa, 其MDMT+50℃后高于-20℃者,不属低温容器。但 Rm值大于540MPa者不适用此免除条件 „ 采用10×10×55mm的标准试样,无法制备时,也 可用厚为7.5mm或5mm的小试样,一般应不小于钢 材厚度的80%(未提及可以制备时是否可作小试样 及相应措施),其CVN合格值按规定值的比例缩减 „ 在元件的MDMT下冲击,但满足低应力工况条件, 而MDMT+50℃后仍低于-20℃者,则在该温度冲击 10 内压圆筒、锥壳和封头 (1) „ 圆筒、球壳和锥壳:薄壁(UG-27,UG-32),厚壁公 式的调整式;厚壁(1-1,1-2,1-3),注意适用范围 „ 圆筒和锥壳:周向应力或轴向应力控制,纵向接头 或环向接头系数(或排孔削弱系数) „ 球壳:两向应力相同 „ 碟形封头:决定于过渡转角区的最大应力(引入系数 M),开孔补强时要考虑开孔所在地区,但对薄壁封 头(ts/L<0.002)要按附录1-4(f),考虑弹性失穏的内压Pe,最大应力点屈服时的内压Py,并确定转角区失效的内压Pck,引入安全系数后不低于设计内压为满足;采用高强度材料时为避免开裂的措施 内压圆筒、锥壳和封头 (2) 内压圆筒、锥壳和封头 (3) „ 椭圆形封头:决定于过渡转角区的最大应力(引入 系数K),和碟形封头相同,薄壁时也要按附录1- 4(f)计及转角区的屈服和失稳(Ⅷ-2还提及在 此处如有接管最易疲劳破坏) „ 碟形和椭圆形封头的当量使用:r=0.17D,L=0.9D 的碟形封头,可相当于2:1的椭圆形封头(旋压封 头的使用) „ 锥壳无折边时连接处的加强设计:仅无折边时才 有需要,大、小端连接处所要求的加强截面积和 能起加强作用的截面积计算(附录1-5) 内压圆筒、锥壳和封头 (4) „ 内压斜锥壳设计:取α1、α2中之较大值和 正锥壳同样设计[UG-36(g)] „ 内、外压平封头设计 圆形平板的应力分析 内压圆筒、锥壳和封头 (5) „ 平封头应力分析:不分内、外压,应力分布和 周边支承条件有关(绝对固支,绝对简支),径 向和周向两向应力,有附加弯矩时另加(如法 兰螺栓力矩),弹性基础板(管板) „ 平封头设计:用系数C表示周边支承条件的影 响,将最大主应力(方向和位置都和支承条件 有关)限于1.5SE以下得出厚度(焊接连接时), 由UG-34和相应的图形可确定系数C值,开孔时 整体加厚平盖的设计[UG-39(d)] 11 内压圆筒、锥壳和封头 (6) GB 150的主要区别 „ (1)薄壁成型封头公式仅考虑过渡区的最大应 力,未计及该区可能的失稳和屈服,所列出最 小有效厚度的规定并无理论分析依据,且较 ASME Ⅷ-1的规定值为大 „ (2)并无某特定尺寸的碟形和椭圆形封头可以 当量替代的规定,在使用旋压封头时不知所以 „ (3)无折边锥壳和圆筒连接处的加强设计引用 原ASME Ⅷ-2的方法,现国外已改写 „ (4)并无斜锥壳设计内容 真空容器和外压元件设计 (1) „ 外压元件的受载和失稳方式:橫向压缩(周向失 稳),横向和轴向受相同压缩(如真空容器,周向 失稳),仅轴向压缩(轴向失稳) „ 周向失稳:薄壁壳体的线弹性失稳、非线性弹性 失稳,厚壁壳体因屈服或强度不足所致的破坏 „ 轴向失稳:壳壁的线弹性失稳、非线性弹性失 稳,整个管子沿其轴线的失穏(欧拉失穏) „ 长圆筒和短圆筒,为统一而用图算法,非线性弹 性失稳,为解决非常量的弹性模量而用图算法 真空容器和外压元件设计 (2) 真空容器和外压元件设计 (3) 真空容器和外压元件设计 (4) 真空容器和外压元件设计 (5) „ 外压薄壁圆筒设计:由L/Do、Do/t查取A值(表示失穏时周向应变),由A值查取B值(表示失穏 时周向应力的某一倍数) ,由B算得许用外压 Pa,或在线性弹性时由E算得许用外压Pa „ L的定义:相邻支撑线(有足够刚度处)之间的 长度 „ 外压厚壁圆筒设计:由规范公式根据屈服或强 度不足算得Pa1和Pa2,Pa=min(Pa1,Pa2) „ 外压锥壳(两端都为支撑线时)设计:取 Le=(L/2)(1+Ds/DL) ,te=tcosα, 按圆筒一样方法设计 L D D= 12 真空容器和外压元件设计 (6) „ 外压球壳设计:取 ,由A査B,并由 „ 或 求得许用外压Pa „ 轴向许用压缩应力:取 ,由A查B,B即是 轴向许用压缩应力 0.125 /o A R t = /a o BP R t = 2 0 .0 6 25 a o EP R t = ⎛ ⎞⎜ ⎟⎝ ⎠ 0.125 /o A R t = 真空容器和外压元件设计 (7) „ 外压成型封头设计:球冠区按球壳设计,过渡转 角区按内压封头设计,但设计压力取1.67P,相 当于引入E=0.6 [UG-33(a)(1)(a)] „ 加强圈设计:目的,布置 真空容器和外压元件设计 (8) „ 加强圈设计 „ 情况1:圆筒满足稳定性要求(Do,Ls,t),加强圈 设计步骤和圆筒设计步骤相反,先将加强圈截面积 As均摊在长为Ls的圆筒上确定B值,由B查A,再由规 范公式计算其所需惯性矩Is,注意防止侧向倾覆 „ 情况2:圆筒未满足稳定性要求(Do,t),要求长度Ls 为何值时能使圆筒满足稳定性要求,由 查A值,再由A、Do/t查图得L/Do值,L即Ls 3/4 oPDB t ⎛ ⎞= ⎜ ⎟⎝ ⎠ 真空容器和外压元件设计 (9) „ 加强圈允许割断的弧长:为失稳时的1/4波弧 长(图UG-29.1) 真空容器和外压元件设计 (10) „ 锥壳和圆筒连接处的加强设计(附录1-8) „ 从强度出发的加强,仅当无折边时才需要,用 满足截面积ArL或Ars表示 „ 从刚度出发的加强,仅当连接处为支撑线时才 需要(包括有、无折边),用满足惯性矩Is表示 „ 所增加厚度或加强件的结构同时满足强度和刚 度要求 „ 外压斜锥壳 UG-33,取α1、α2中之较大值和正锥壳同样设计 真空容器和外压元件设计 (11) GB150的主要区别 „ GB 150主要引自ASME Ⅷ-1,但二者A~B关系算 图纵坐标的标尺不同,要注意所用计算式和算图 的匹配,不能混用。二者的区别主要是GB 150漏 引或误引所致 „ (1)未明确A~B关系算图右端点即为材料屈服 点,致把厚薄壁分界由10改为20 „ (2)列入了外压容器,外压容器设计压力,外压 容器和真空容器以内压进行压力试验等,但无组 合容器的上述内容 „ (3)成型封头仅考虑球冠区的稳定性,未计及过 渡区的强度 „ (4)无斜锥壳设计内容 13 半管式夹套容器设计(1) „沿革:首次公布于1992年版,后于1995年版加 了补充直至目前。Ⅷ-2于2007年版首次列入 半管式夹套容器设计(2) „ 问题所在:1995年版起加了“仅适用于壳体或 封头内均为正压,半管夹套内为正压两种情况 共存时”,使原有的长处不再存在,对此国内 提出疑问 „ 设计原理:由夹套压力P1在内筒上引起的经(轴) 向弯曲应力F ,由内筒压力P在在内筒上引起的 经(轴)向应力S’,要求F+S’<1.5S为满足, F=KP’,K由夹套和内筒尺寸确定 „ 结构尺寸限定:仅限于规范所列K线图者 半管式夹套容器设计(3) „ 1995版起的补充:规范表示为F=1.5S-S’(F不 应大于1.5S) ,S’为内容器在内压和其它轴向 力作用下的实际纵向拉伸应力,S’为负值时, S’应取为零 „ 对此的分析:限制内容器为内压,其目的为避 免发生F=1.5S+S’,导致F>1.5S,所以如用 |F|+|S’|<1.5S表示,则不论S’为正或负,都 不必担心出现F>1.5S „ 2007版Ⅷ-2的说法:规定半管式夹套为内压, 未提及内容器压力的正负,且规定为 F=max[(1.5S-S’),1.5S],max可能系min之误 半管式夹套容器设计(4) „ 设计思路: „ 由内容器的半径R、设计压力P,初定厚度t, 由校核条件,求得壳体许用的轴向弯曲应力F „ 由半管式夹套容器结构查取系数K,由F=KP’ 求取半管式夹套许用压力P’,如许用压力大于 等于半管式夹套的设计压力P1,则初定厚度t足够 „ 由半管式夹套的设计压力P1和内半径r确定半管式夹套的厚度T; 开孔及其补强设计 (1) 开孔接管所引起的问题 ▲受载截面积的削弱,是指承受最大主应力 方向的截面 ▲开孔应力集中,其高应力区和孔径d成正比 ▲接管所致附加边缘应力,在元件上和 成正比,在接管上的高应力区和 成正比 ●开孔补强的设计准则,主要原理及其相互关 系 ▲等面积法 ▲压力面积法 ▲压力面积应力法 ▲弹-塑性失效法 Dt ndt 开孔及其补强设计 (2) ● 对开孔形状和尺寸的限制 UG-36,一般d/D 限于1/2-1/3,椭圆或长圆形孔其长短径比为2 ● 不需补强(包括补强计算和措施)的开孔尺 寸,原理分析 ● 应力校正系数 原理分析,开孔直径 UG- 37(a),附录L-7.7 14 开孔及其补强设计 (3) 孔边的应力集中 各种孔在球壳和圆筒上的布置 开孔及其补强设计 (4) 应力校正系数F 周向斜开孔分析 (09A略有修改) 开孔及其补强设计 (5) ● 开孔和焊缝的相遇或相邻 UG-37(a),UW- 14,符合补强设计的开孔,均可位于焊接接头 上,在补强计算中计入接头系数E,不需补强 的小开孔,不允许位在A类接头上,当位在A类 附近或B类或C类对接接头上时,应在3d范围内 射线检测 小开孔和焊缝相邻时的检测 开孔及其补强设计 (6) ● 开孔补强的等面积法设计 UG-40,UG-37 ▲内压壳体 UG-37(a),UW-16(c) 壳体上的补强有效范围取仅取和d有关 因开孔而引起削弱的截面积,在补强有效范围 内各件除承受内压所需之外的多余截面积,对tr值的讨论 ▲外压壳体 UG-37(d) 按惯性矩补强,換算为用面积表示时仅为内压所 需的一半 ▲平封头 UG-39,同外压壳体 开孔及其补强设计 (7) 开孔及其补强设计 (8) ▲壳体上的多个开孔 根据相邻孔心距区分, UG-42 ▲圆筒和锥壳上的大开孔 附录1-7,采用欧洲 国家的压力面积法;附录1-10,采用Ⅷ-2的压 力面积应力法;附录1-9(和原Ⅷ-2相似的弹- 塑性失效补强法) 15 开孔及其补强设计 (9) 要引入应力校正系数F了 开孔及其补强设计 (10) „ 压力面积法原理 ( )( ) ( ) ( )0.5 0.5s w s b ob s bAf Af f P Af f P P Ap Ap+ − + − ≥ + 开孔及其补强设计 (11) 大开孔补强的压力面积法 开孔及其补强设计 (12) 大开孔补强的压力面积法 „ 附录1-7的公式 „ 和压力面积法的公式等同 ( ) ( ) ( ) ( )0.5 0.5s w s b ob s bAf Af f P Af f P P Ap Ap+ − + − ≥ + ( ) ( )n n m n nm n m s R R t R t R t R t S P A ⎛ ⎞+ + + +⎜ ⎟= ⎜ ⎟⎝ ⎠ 开孔及其补强设计 (13) 大开孔补强的压力面积应力法 开孔及其补强设计 (14) ● 接管颈部的厚度(UG-45)除考虑强度外,还考虑 接管和壳体厚度的协调 ● 补强件的强度及焊缝校核途径(UG-41)对于非整 体补强者(指接管和壳体用非全焊透连接,或带有 补强板时),要对各途径的强度进行校核,即该途 径上连接焊缝的强度应不小于能起补强材料的强度 ● 接管与壳体间连接焊缝的要求 UW-15,UW-16, 规范已列出了具体的结构和各部尺寸,对补强圈和 非全焊透结构,要求校核填角焊缝的强度 09A增加了UG-37(h)关于采用分块式补强圈的规定 16 开孔及其补强设计 (15) 焊缝强度校核途径 乛: 开孔及其补强设计 (16) „ 焊缝及受载件强度:补强圈外周填角焊缝剪切 (周长×焊脚长×剪切许用应力) ,接管剪切 (接管橫截面积×剪切许用应力) „ 各补强件强度:(接管的补強面积+补强圈面积+ 补强圈外周填角焊缝面积)SV 开孔及其补强设计 (17) GB 150的主要区别 „ (1)未引入应力校正系数F,对某些斜接管或多个开孔 补强无法计算 „ (2)列入不另行补强的规定,对某些设计会引起问题 „ (3)未提及开孔是否可以通过焊缝、哪类焊缝、如通 过应采取何种补偿措施 „ (4)未提及大开孔补强 „ (5)除引入附录J外,未提及角接接头的强度校核要求 „ (6)未提及邻近连接元件处接管颈的厚度要求 „ (7)规定:在成型封头过渡部分开孔时,孔的中心线宜 垂直于封头表面 法兰及相关元件设计 (1) ● 法兰设计(附录2、S,UG-23) ,以校核各相 关部分应力的形式,实际上是控制各部应变以 保证密封,以环板(圆环)、锥颈和圆筒三者构 成两对不连续连接为模型分别计算各处的应力 ● 法兰刚度计算 附录2 主要控制法兰环的旋转角度,规范认为取 KⅠ=0.3,KL=0.2是能保证密封性能的,08A提及,在一定流体、压力和温度下,成功的操作 经验可代替刚度校核 ● 法兰和公称管配件标准 UG-44 法兰及相关元件设计(2) 华脱尔斯法分析模型 整体和活套带颈、活套不带颈法兰的应力分析 法兰及相关元件设计 (3) 内压和外压预紧 内压操作 外压 操作 17 法兰及相关元件设计(4) 反向法兰受载分析 法兰及相关元件设计(5) 左侧接管为整体连接 外侧三项应力 內侧三项应力 右侧接管为非整体连接 外侧三项应力 內侧仅一项应力 平板上的大开孔 法兰及相关元件设计(6) 带法兰的凸形封头 法兰及相关元件设计(7) 注意:Hrhr可正可负 法兰及相关元件设计(8) GB150的主要区别 „ 并未及时补充对法兰刚度的校核 „ 反向法兰尺寸和力矩 „ 平板大开孔提及:其平盖厚度需满足要求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1) ●发展过程,和TEMA的关系(Code Case 2429) 体系上和原CODAP相近,和TEMA相差较大,TEMA 都用有效压力P表示,仅对各种換热器的P作出 不同表示。从对各处应力分析原理的理解, ASME和EN 13445其逻辑性较为严密 都采用均布载荷时圆平板的应力分析,但对管板 的具体结构,计及各种不同的影响 18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2) U形管式 ● U形管式 ▲结构类型,各类结构对管板计算影响的分析 UHX-12.1 ▲计算思路 受均布载荷的开孔圆平板(支承条件随结构 而异) 开孔的影响 UHX-11.5.1,UHX-11.5.2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3) U形管式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4) U形管式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5) U形管式 管、壳程压力以及布管和不布管区相互协调 的影响,引入附加力矩 ,UHX- 12.5.2 和管板整体相连的壳体或管箱的约束影响 UHX-12.5.4 兼作法兰时对管板构成的附加弯矩 UHX- 12.5.6 管板最大弯矩 UHX-12.5.7 TSM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6) U形管式 用迭代法计算管板最大弯曲应力σ,布管区外周 边的剪切应力τ UHX-12.5.8, UHX-12.5.9 σ≤2S,τ≤0.8S , 可 先 估 算 h 值 UHX- 12.4(b)(09A已删去) 计算和管板整体相连壳体或管箱的薄膜、弯曲和 总应力 UHX-12.5.10 σS≤1.5SS,σC≤1.5SC 如不予满足,可增加厚度或在必要时作弹塑性计 算 UHX-12.5.11 计算实例4个 UHX-20.1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7) 和GB 151 U形管式的对照 „ (1)管箱和壳体的直径可以不同 „ (2)计及了和管板固定相连的管箱或壳体一定 长度范围内附加的弯曲和薄膜应力 „ (3)除计算管板弯曲应力外,还要计算管板剪 切应力 19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8) 固定管板式 ● 固定管板式 ▲结构类型,各类结构对管板、管束、壳体 计算的影响分析 UHX-13.1 ▲计算思路 受轴对称不均布载荷的开孔圆平板(弹性基 础板) 开孔的影响 UHX-11.5.1,UHX-11.5.2 有效压力Pe的计算 UHX-13.5.6 ★布管区和不布管区协调所引起Prim和管壳结构U、管壳程压力Pt、Ps有关,UHX-13.5.4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9) 固定管板式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10) 固定管板式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11) 固定管板式 „ ★附加螺栓预紧力PW和螺栓力W、两侧受压面大小γb、管壳结构U有关 UHX-13.5.5(c),UHX-13.5.4 ★壳体在压力作用下变形的支承PS,和布管情况xS(UHX-13.5.1), 管 、 壳 刚 度 Ks,t,J(UHX-13.5.2)、壳程压力Ps有关 ★管束在压力作用下变形的支承Pt,和布管情况xt(UHX-13.5.1), 管 、 壳 刚 度 Ks,t,J(UHX-13.5.2)、管程压力Pt有关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12) 固定管板式 ★管、壳轴向膨胀差的支承Pγ和温度差γ、管束 刚度Kt有关UHX-13.5.5,UHX-13.5.2 假设管板厚度h,由Pe 并计及弹性基础板、即非 均布载荷时的影响(Fm)计算管板最大弯曲应力 σ,按迭代进行,σ≤1.5S,3S UHX-13.5.7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13) 固定管板式 布管区外周边剪切应力τ,τ≤0.8S UHX- 13.5.8 管子轴向应力σt,1、σt,2,拉伸最大值≤St,2St,压缩最大值≤ Stb UHX-13.5.9(08A) 壳体上轴向应力σs,m,并视其正负而用强度或稳定性条件限制 UHX-13.5.10 (08A) 邻近管板处壳体上轴向薄膜、弯曲应力σs,m,σs,b,σs≤1.5Ss,3Ss UHX-13.5.11 邻近管板处管箱上轴向薄膜、弯曲应力σc,m,σc,b,σc≤1.5Sc,3Sc UHX-13.5.11 20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14) 固定管板式 如不予满足,管子设计应重新考虑,管板、壳体 或管箱或增加厚度,或在必要时作弹塑性计算 UHX-13.5.12,UHX-13.7 ▲ 另一种结构 邻近管板处加厚的壳体 UHX-13.6 ▲当管板和管箱或壳体整体连接时,计及 邻近管板处径向热膨胀差的影响 上述各有关 内容另行计算 UHX-13.8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15) 固定管板式 说明:(1)7种可能的危险工况 UHX-13.4 (2)按扣除和不扣除腐蚀裕量计算 UHX- 13.4(c)(Ⅷ-2对法兰也如此计算) (3)膨胀节刚度Kj用附录26膨胀节的Kb (4)用了应力分类的概念和弹塑性分析 (5)必要时要考虑管板挠度的影响,壳体 的轴向失稳(已在08A中补充),管子对管板连 接的牢固性 UHX-13.4(e) (6)列出了2个计算实例 UHX-20.2 „ (7)管子最大应力的位置不定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16) 固定管板式另一种结构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17) 和GB 151固定管板式的对照 „ (1) 7种可能的危险工况,而不是4种 „ (2) 管箱、壳体直径可以不同 „ (3) 以扣除和不扣除腐蚀裕量两种情况计算 „ (4) 包括了弹-塑性设计,即允许局部小范围屈服 „ (5) 要求校核计算并壳体轴向压缩应力(穏定性) „ (6) 有“另一种结构”,可化少量代价而大为降低 管板厚度 „ (7) GB 151仅适用于管板周边不布管区较窄,较宽 时要按JB 4732,实际上不能算 „ (8) GB 150无结构(d)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18) 浮动管板式 ● 浮动管板式 ▲结构类型,各类结构对管板、管束、壳体计 算的影响分析 UHX-14.1 ▲计算思路 除管壳间不约束外,同固定管板 式,但为径向热膨胀差 有效压力Pe的计算 UHX-14.5.6 假设管板厚度,按在计及、不计及螺栓预 紧力情况并计及弹性基础板的影响(Fm)下计算管板最大弯曲应力σ,σ≤1.5S,3S UHX- 14.5.7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19) 浮动管板式 因涉及两块周边支承不同的管板 21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20) 浮动管板式固定端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21) 浮动管板式浮动端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22) 浮动管板式 布管区外周边剪切应力τ,τ≤0.8S UHX- 14.5.8 管子轴向应力σt1,σt2,拉伸最大值≤St,2St, 压缩最大值≤ Stb UHX-14.5.9(08A) 邻近管板处壳体上轴向薄膜、弯曲应力σs,m, σs,b,σs≤1.5Ss,3Ss UHX-14.5.10 邻近管板处管箱上轴向薄膜、弯曲应力σc,m, σc,b,σc≤1.5Sc,3Sc UHX-14.5.10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23) 浮动管板式 如不予满足,考虑各自或同时增加厚度 UHX- 14.5.11 ▲当管子和壳体或管箱为整体连接时,需要时 可计及管板处径向热膨胀差的影响,上述各有 关内容另行计算 UHX-14.6 说明:(1) 7种可能的危险工况 UHX- 14.4(b) (2) 列出了3个计算实例 UHX- 20.3 (3) 要用迭代法求解 (4) 管子最大应力的位置不定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24) 和GB 151浮动管板式的对照 „ (1)管、壳程可取不同直径 „ (2)应先设取管板厚度,然后用迭代法求解管 板应力并校核满足 „ (3)计及了管板径向温差,所以也有7个危险工 况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25) ● 管子对管板的连接焊缝,全强度焊缝和部分 强度焊缝:UW-20,部分强度焊缝和胀接:附录A ▲全强度焊缝,部分强度焊缝,计算实例 UHX-20.4,UHX- 20.5 ▲按管子拉伸强度确定连接焊缝尺寸 ▲胀接,列出计算最大许用轴向载荷Lmax的 公式 22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26) GB 151管子对管板连接强度的对照 „ 对胀接(管孔是否开槽,管端是否卷边)和焊 接,都直接列出许用拉脱力[q]值,不如ASME Ⅷ-1 UW-20和附录A那样细緻 制造和检验 (1) ●形状允差 圆筒、球壳和锥壳允差 UG-80 内压 不圆度(Dmax-Dmin)(The out-of-roundness),以控制附加应力在一定范围内得出允差值 外压 同样要控制不圆度(Dmax-Dmin),还要控制对真正圆形的最大正负偏差e (The maximum plus-or minus deviation from the true circular form),值,以控制失稳压力,按压杆失稳原理, 控制“压杆”的偏心值,样板弦长为失稳时半波 弧长,允差值即允许的偏心值,图UG-80.1 对锥壳、球壳L值的计算 UG-80(b) 制造和检验 (2) 外压壳体允差e的原理 看成压杆轴向压缩的稳定性 制造和检验 (3) 外压壳体的圆形允差e值 制造和检验 (4) 凸形封头允差 UG-81 内压 向外偏差,球冠区半径偏小所致,限制 较松 向内偏差,球冠区半径偏大所致,限制 较严 过渡区转角半径r不小于规定值 外压 除和内压同样要求外,半球形或成型封 头的球冠区应满足外压球壳要求 扁平表面 UG-32(o) ● 允许的局部减薄 附录32 制造和检验 (5) 成型封头的形状允差 球冠区半径偏小,显示外凸 球冠区半径偏大,显示内凹 23 制造和检验 (6) 层板间的贴合要求(1) 层板间的贴合要求 ULW-77 测量间隙的面积(2bh/3),以in.2表示的面积 应不超过层板厚度t的in.值 在液压试验时测量外壁表面的圆周伸长值em, 以em不小于理论伸长值eth的一半为合格 制造和检验(7) 层板间的贴合要求(2) 测量间隙的面积(2bh/3) 制造和检验 (8) 壳体的局部减薄 制造和检验 (9) GB 150的主要区别 „ (1)对外压壳体,未要求控制不圆度(Dmax-Dmin),仅要求控制对真正圆形的最大正负偏差e值[容标委会编的 “工程师培训教程”中并明确表示为e =(Dmax-Dmin)] „ (2)漏引外压壳体测量和控制e值时对锥壳、球壳L值的 计算 „ (3)成型封头仅要求控制球冠区半径偏小所致的向外偏 差,未要求控制球冠区半径偏大所致的向内偏差 „ (4)对内压或外压壳体,都还要求测量和控制“棱角值 E” „ (5)未提及允许局部减薄 „ (6)除套合圆筒外层板间隙仅计及松动面积,未计及深 度 制造和检验 (10) „ ● 焊接接头 „ 对接 UW-9 不等厚度对接时的削斜过渡 „ 角接 平板和圆筒,接管和壳体 UW-13,UW- 16,UW18 „ 咬边和余高 UW-35 疲劳分析容器不宜 „ 对准公差 UW-33 A类严,B、C、D类较宽 „ 冷成形后的热处理 UCS-79 据最大纤维伸长率 „ 焊后热处理 UCS-56 据材料的P No.数 壳体上的局部应力(1) (承受实心附件上局部载荷的球壳 WRC-107) 24 壳体上的局部应力(2) (由剪力和扭矩引起的剪切应力) 壳体上的局部应力(3) (承受实心附件上局部载荷的圆筒 WRC-107) 壳体上的局部应力(4) (承受外力和外弯矩时圆筒的应力分析) 壳体上的局部应力(5) (承受空心附件上局部载荷的圆筒 WRC-297) 壳体上的局部应力 (6) „ 都要按公报所作附图的载荷方向,如任一实际外
/
本文档为【ASME Ⅷ-1、Ⅷ-2介绍 (和设计有关的内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