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十四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2022-10-07 8页 doc 26KB 6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is_767766

暂无简介

举报
“十四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十四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为加快推进我县"十四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根据市"十四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和目标(_)总体要求。全面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省加快绿色崛起的战略部署,积极落实市"六大攻坚战"工作重点,把低碳发展作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21%,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氢氟碳化物、甲烷、氧化亚氮...
“十四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十四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为加快推进我县"十四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根据市"十四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和目标(_)总体要求。全面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省加快绿色崛起的战略部署,积极落实市"六大攻坚战"工作重点,把低碳发展作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21%,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氢氟碳化物、甲烷、氧化亚氮、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排力度进一步加大。碳汇能力明显增强。能源体系、产业体系和消费领域低碳转型取得积极成效。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得到落实,统计核算、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得到健全,低碳试点示范有突破,减污减碳协同作用进一步加强,公众彳氐碳意识明显提升。二、重点任务(一)低碳引领能源革命实施能源碳排湖旨标控制。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基本形成以,氐碳能源满足新增能源需求的能源发展格局。“十四五"期间,能源消费增量控制在6.35万吨煤以内;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费比2020年下降1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1%。积极推进能源节约。坚持节约优先的能源战略,合理引导能源需求,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严格实施节能评估审查,强化节能监察。加快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强化工业节能增效。推进建筑节能,发展低碳交通运输。实施全民节能行动,组织开展重点节能工程。健全节能标准体系,加强能源计量监管和服务,实施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推行能源管理,推动节能服务产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稳步发展风电,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有序推进生物质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到2025年,力争风电装机达到16万干瓦,光伏装机5万千瓦。加强智慧能源体系建设,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提升非化石能源电力消纳能力。有序推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优化利用化石能源。控制煤炭消费总量,2025年控制在46.16万吨左右。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幅消减散煤利用。加快推进天然气^用,2025年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8%左右。大力推进天然气、电力替代交通燃油,积极发展天然气发电和分布式能源。(二)打造低碳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彳氐碳发展作为新常态下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动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通过淘汰落后、兼并重组、技术改造、模式创新等手段,推动传统产业实现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全面跃升。使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升企业低碳竞争力。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大力发展服务业,力争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控制工业领域排放。202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22%。实行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进重点行业能效提升和节能减排升级改造,实施节能雌工程与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积极低碳新工艺、新技术,加强企业能源和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实施低碳标杆引领计划,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碳排放对标活动。推进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循环化改造工程,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依法加强污染防治重点防控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加强工业生产源头、过程和产品的绿色生产设计将绿色发展的理念和方法融入企业生产全过程。建立工业绿色发展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的激励机制和融资平台。强化企业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技术创新的结合。3加快发展低碳农业。坚持减缓与适合协同,降低农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到2025年实现农田氧化亚氮排放达到峰值。控制农田甲烷排放,选育高产低排良种,加强水分和月冴斗管理。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广秸秆还田,扩种绿肥,增施有机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低碳农业试点示范,因地制宜建设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控制畜禽温室气体排放,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畜禽废弃物综合^用,到2025年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85%以上。4.增加生态系统碳汇。大力实施人工造梅口封山育林,推进防护林等建设工程,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灾害防控,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1.3%以上,活立木蓄积量达到0.12亿立方米。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湿地公园,扩大湿地生态补偿范围,稳定增强湿地固碳能力,到2025年全县湿地保有量稳定在0.88万公顷。开展城市增绿工程,推动城乡绿化T$化建设。(三)推动城镇化低碳发展加强城乡低碳化建设和管理。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统筹好城市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和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绿色建筑,加强商业和公共建筑彳氐碳化运营管理。积极开展低碳城镇、低碳社区和零碳排放建筑试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村镇建设,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动建筑节能,倡导生活用能方式向低碳清洁转变,建设绿色低碳村镇和低碳社区。加快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构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体系,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铁路、水运等低碳运输方式,推动公路运输低碳发展。实施交通示范专项行动,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完善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严格实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制标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运输工具,城市公交车辆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在重点区域深入开展交通运输绿色环保协同专项行动,与2020年相比,到2025年,营运客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2.1%,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6%;营运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6.8%,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8%。加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低碳化处置。加强工业垃圾、建筑垃圾、污水处理厂污泥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鼓励开展垃圾焚烧发电等多种处理利用方式,有效减少全社会的物耗和碳排放。推动废旧汽车零部件、办公设备等再制造,大力发展’城市矿产"o创新城乡社区生活垃圾处理理念,鼓励垃圾分类和生活用品的回收再利用,合理布局便捷回收设施,建设餐厨垃圾等处理设施。提高垃圾社区化处理率。重点推进污水、乎亏泥、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研发。开展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甲烷收集利用及与常规污染物协同处理工作。4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树立绿色低碳的价值观和消费观,纵深推进全民节约行动,弘扬以低碳为荣的社会新风尚。县乡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等公共机构要率先践行勤俭节约和低碳消费理念。提倡低碳餐饮,推行"光盘行动”,遏制食品浪费。倡导低碳居住,鼓励使用节能、节水低碳产品,反对过度包装,依法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鼓励低碳出行,倡导"135"绿色低碳出行方式(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四)加快区域低碳发展创新区域低碳发展试点示范。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低碳试点示范。开展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打造低碳工业园区和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低碳城镇、低碳景区、低碳社区、低碳校园。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扌滨开展以城市新建社区、老城区改造以及农村社区为重点的低碳社区创建活动。在大型商场、酒店、学校、企业等单位开展低碳创建活动。依托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打造低碳旅游景区试点示范,促进彳氐碳旅游发展。落实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根据国家、省、市相关要求,建立碳排放权交易管理体制,组建专职工作队伍,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监管。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目标,完善协作机制。在国家统一部署下,确立纳入碳AE放交易企业的名单,开展碳排放核查,科学合理地分配企业碳排放配额,完成配额履约、监察和清缴。支持贫困地区低碳发展。将低碳发展纳入扶贫开发目标任务体系,完善产业政策,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探索特色产业与低碳发展融合的示范模式。建立扶贫与低碳发展联动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生态保护扶贫工程,加快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鼓励贫困地区开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扣颁目,重点围绕生态资源开发林业碳汇、沼气利用、生物质发电等农林类项目,支持和引导项目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五)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强化低碳科技创新。分析气候变化的实事,评估人类社会活动、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推进低碳技术硏发、示范和产业化,加快发展低碳建筑、低碳交通,培育壮大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新型光电、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跟踪低碳领域技术最新进展,积极推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核心技术研发、制造、系统集成和产业转化能力,对减排效果好、应用前景广阔的关键产品组织规模化生产。以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为依托,推进示范园区建设,重点实施重金属污染防控、产能过剩行业的清洁生产项目。全面推广工业和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推动工业和农业生产循环化改造。加快建立政产学研用有效结合机制,引导企业、高校、科硏院所建立低碳技术创新联盟,形成技术硏发、示范应用和产业化联动机制。增强企业孵化器、工业园区对低碳技术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大力开展绿色低碳产品认证,推动低碳技术产品提升市场占有率。完善温室气体扫澈统计、核算与监测体系。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指标体系和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制度,强化能源、工业、农业、林业、废弃物处理等相关统计,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逐步建立温室气体监测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编制县级温室气体清单。构建全县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和核算工作体系,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加强热力、电力、煤炭等排放因子计算与监测方法研究,完善碳排放计量监测体系。实行重点企(事)业单位醐E放报告制度,完善县级行政区域能源碳排放年度核算方法和报告制度。建立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制度。推动公开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率先公开重点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信息,逐步建立县级数据披露制度。推动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制度,鼓励企业主动公开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和控排行动措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企业要率先公布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和控排彳冠措施。增强碳排放权交易基础支撑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统计与核算、报告与核查工作体系,逐步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系统,完善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平台。培养壮大碳交易专业技术瀕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面向政府部门、重点企业、核查机构的碳排放权交易能力培训,建立考核评估制度。深入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相关问题的研究和探索。5构建人才队伍和服务机构体系。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低碳人才培养计划,逐步建立一支人员稳定、结构合理、具备专业知识的应对气候变化队伍。加快培育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机构,提高核查人员的专业素质。积极培育第三方服务机构和市场中介组织,发展低碳产业联盟和社会团体。三、强化保障落实(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发改委。办公室要发挥好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的职能作用。各乡镇要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政府工作报告,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建立完善工作机制,逐步健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监督和管理体制。各有关部门剽艮据职责分工,按照相关专项规划和工作方案,切实抓好落实。(二)健全考核机制。要加强对各重点企(事)业单位、各乡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的评估考核,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年度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跟踪评估机制。考核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舆论监督。建立碳排放控制目标预测预警机制,推动本方案目标任务的实现。(三)加大资金投入。县财政应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合的原则,统筹相关资金,支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应对气候变化试点示范、能力建设和宣传教育霽氐碳发展工作。切实完善财政资金的应用方式,探索使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基金运作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广泛投入。(四)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宣传和科普教育,充分利用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提升全民低碳意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知识传播培训,提升媒体从业人员报道的专业水平。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团组织作用,促进公众和社会各界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营造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
本文档为【“十四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