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南京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问题评价

2023-07-11 5页 doc 34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is_607088

暂无简介

举报
南京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问题评价 &nbsh1;   南京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问题评价         Summary: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是城市发生灾难后的重要生活保障,是灾民避难和灾后救助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城市避难场所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避难场所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南京市各区应急避难场所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及主要矛盾,提出解决避难场所建设问题的规划对策和建设方式。 ...
南京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问题评价

&nbsh1;

 

南京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问评价

 

 

 

 

Summary: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是城市发生灾难后的重要生活保障,是灾民避难和灾后救助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城市避难场所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避难场所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

南京市各区应急避难场所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及主要矛盾,提出解决避难场所建设问题的规划对策和建设方式。

Keys: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供需关系;建设意见

 

0 引言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由于地域广阔,几乎每年会发生旱灾、洪涝、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对城市造成了巨大的毁灭性灾难和财产损失,例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新疆地震等。而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为灾难提供了保障,应急避难场所是灾民避难和灾后救助的重要载体,加强其建设和研究是增强城市应对突发灾害能力的迫切需求和必然选择。1993 年,我国首次提出建立应急避难场所后,相关法律法规推动着各级各地应急避难场所的建立。近年来,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取得了斐然的成果,但庞大的建设数量背景下潜藏着诸多问题,如避难场所建设规模无法满足城市避难人口要求,已建的避难场所设施配套不足,已建避难场所缺乏有效管理等问题。

本文基于上述背景,梳理分析了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分类情况,明确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指标,分析南京市避难场所建设的供给与需求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设意见。

 

1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1.1 区域概况

本文的研究区域为南京市,江苏省省会、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总行政面积为6622.45平方公里,下辖11个区,包括玄武区、秦淮区、鼓楼区、建邺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浦口区、江宁区、六合区、溧水区、高淳区。至2019年末,南京市常住人口850万人,城镇人口707.2万人,城镇化率83.2%。

1.2 数据来源

本文避难应急场所建设有关数据主要来源于统计数据网站、相关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及规范查询。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数据查询

包括:《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导规划(2016-2020)》、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现状、《防灾避难场所规》(GB51143-2015)和《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DGJ32/J122-2011)等。

 

2 应急避难场所分类及相关要求

2.1 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分类

根据《南京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导规划》,结合南京市的具体情况和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将南京应急避难场所分为三类:中心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和紧急避难场所。

中心避难场所:场地型面积在20公顷以上,人均有效避难面积4.5平方米,功能较全可安置避难人员100天以上的固定避难场所,主要包括全市性公园、大型开放广场等。

固定避难场所:面积在1公顷以上,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疏散半径为1.5-2公里左右。主要包括安置人员较多的较大型公园、广场、中高等院校操场、大型露天停车场、空地、绿化隔离带等。长期固定避难场所与中心避难场所同属于长期避难场所。

紧急避难场所:就是就近就地避难,用地面积在0.1公顷以上,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1平方米,疏散半径为 500米左右,在发生大地震、火灾等灾害时,主要作为附近居民的紧急避难场所或到区域避难场所去的避难中转地点。主要包括城市居民住宅附近的小公园、小广场、专业绿地以及抗震能力强的公共设施。

本文主要对南京市的中心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和紧急避难场所进行分析。

2.2 应急避难场所相关建设要求

根据《南京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指导规划》,对不同等级的避难场所设置不同的条件限制要求,对有效避难面积、避难疏散距离、短期避难容量、责任区建设用地和应急服务总人口的控制指标如下

表1 南京市各类应急避难场所控制指标

Tab.1 Control indexes of various emergency shelters of Nanjing City

项目类别

有效避难面积(hm2)

避难疏散距离(km)

短期避难容量 (万人)

责任区建设用地(km2)

责任区应急服务总人口 (万人)

长期固定避难场所

>5.0

<2.5

<9.0

<15.0

<20.0

中期固定避难场所

>1.0

<2

<2.3

<7.0

<15.0

短期固定避难场所

>0.2

<1.0

<0.5

<2.0

<3.5

紧急避难场所

-

<0.5

-

-

-

表2 不同避难期的人均有效避难面积

Tab.2 Effective refuge area per capita in different refuge periods

难期

紧急

临时

短期

中期

长期

人均有效避难面积(m2/人)

0.5

1.0

2.0

/
本文档为【南京市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问题评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