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词类的认知语法视角

2010-11-15 7页 pdf 368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9018

暂无简介

举报
词类的认知语法视角 42 F L C Se pt . 2 00 8 Vo l.5 N o. 5 (G en era l S er ia l N o. 25 ) 学 术 探 索 引言 人类所处的世界纷繁复杂,千变万化,人 类认识世界的一个基本手段是建立范畴,对大 千世界中的事物进行分类,从而形成关于各种 范畴的知识网络。建立范畴是人类的一项根本 性认知能力,对人类的生存和进化至关重要。 科学研究同样离不开范畴的建立。生物学家们 根据各种生物的特点对它们进行归类,建立各 类门、纲、目、科、属、种等处于不同层次的 范...
词类的认知语法视角
42 F L C Se pt . 2 00 8 Vo l.5 N o. 5 (G en era l S er ia l N o. 25 ) 学 术 探 索 引言 人类所处的世界纷繁复杂,千变万化,人 类认识世界的一个基本手段是建立范畴,对大 千世界中的事物进行分类,从而形成关于各种 范畴的知识网络。建立范畴是人类的一项根本 性认知能力,对人类的生存和进化至关重要。 科学研究同样离不开范畴的建立。生物学家们 根据各种生物的特点对它们进行归类,建立各 类门、纲、目、科、属、种等处于不同层次的 范畴。物理学家在研究物质的结构中建立了分 子、原子、电子和质子等范畴,化学家们对于 各种元素的研究同样是一个建立范畴和描写范 畴的过程。 和其他学科一样,语言研究中的一个根本 任务是建立范畴。语言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对人 类的语言能力进行描写和解释,建立范畴是研 究语言现象的起点。词类作为语法范畴的概念 在现代语言学中被广泛接受,各种语法理论都 使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及其他词类范 畴来建立自己的句法模式。但是,迄今为止, 词类范畴在主流的语言理论中并没有得到准确 词类的认知语法视角 张凤 高航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而严密的界定。这对西方语言的描写与解释影 响不是太大,但对汉语这类非形态语言的语法 造成许多棘手问。 传统语法根据意念界定词类,结构主义语 言学则采用形式标,强调分布分析。这两个思 路都存在明显的缺陷。认知语言学范式的出现 为看待词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尤其认 知语法关于词类的本质和词类的概念基础提出 了全新的看法,为解决非形态语言中的词类问 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除了部分借鉴认知 语法思想讨论汉语词类问题的研究(如高航, 2007a,2007b),这一理论在汉语词类研究中 没有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评述认知语法的词 类思想,考察其理论上的动机和实践上的可行 性问题,并探讨认知语法与以往观点在词类问 题上的主要差别。 作为图式性象征结构的词类范畴 认知语法的一个中心观点是,语言本 质上是象征性的( s y m b o l i c ),任何一个语言 表达式都是语义表征与音系表征的结合体。 作者简介:张凤, 解放军外国语学 院欧亚语系副教 授,博士,研究方 向:符号学与认知 语言学,E - m a i l : phoenix_zf@163. com。高航,解放 军外国语学院英 语系副教授,博 士,研究方向: 语用学和认知语 言学, E - m a i l : phoenixgaohang @163.com。 中图分类号:H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382(2008) 05-0042-06 摘 要: 传统语法和结构主义语言学关于词类的界定存在明显的缺陷。从认知语法角度 看,词类是图式性的象征结构,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根据语义功能界定名 词和动词等主要词类范畴的思路能够实现语言理论最大程度的简洁性,同时具 有最大程度的自然性。这一视角对考察汉语等非形态语言的词类问题具有重要 价值。 主题词: 认知语法;词类;名词;动词;分布分析 11 22 43 2008 年 9 月 第 5 卷 第 5 期 ( 总 第 25 期 ) 中 国 外 语(Langacker, 1987a)构成人们语言知识的单位 (即认知常规)只限于3类,即语义结构、音系结 构、象征结构(即语义结构和音系结构的结合 体)。这意味着,语法与语义不可分割,语义 构成语法的一极,音系构成另外一极。语法被 看作一个由约定俗成的语言单位组成的有组织 的清单(a structured inventory of conventional linguistic units)。认知语法在语言结构的描写 中只使用3类单位: ( 1 )语义单位、音系单位 和象征单位。这些单位必须是明确出现的, 不存在于任何深层结构中。认知语法不承认 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区分,所谓的表层形 式本身体现了一种语言对语义内容进行组织 和象征的约定俗成的手段。 ( 2 )以上3类单位 的图式(schema)。图式是从以上3类单位中抽 象出来的实体。(3)范畴化关系(categoriz ing relationships),包括体现(elaboration)和引申 (extension)。(Langacker, 1990) 那么,词类在认知语法中处于什么地位? 认知语法认为,作为语法范畴的词类不是独立 存在的实体,而是像语言表达式一样的象征结 构。在认知语法中,词库、形态、句法构成一 个连续统一体,它们都可以看作象征结构,即 语义结构和音系结构的结合体,只能人为地分 割成不同的模块。这些象征结构在4个方面存 在程度上的差别,包括复杂性(complexity)、具 体性或图式性(specificity or specificty)、固化 性(entrenchment)、规约性(conventionality)。 其中,后两个因素决定一个象征结构是否构成 约定俗成的语言单位。就规约化(即约定俗成 的)的语言单位而言,它们在复杂程度和具体程 度上的差别产生4种可能性,如下图所示: 极和音系极上是具体的,其中语法词素(如-ing 和-ed)的象征复杂性同样为零,在音系极上是 具体的,但在语义上是抽象的。①复杂词项(如 Good morning和Have a nice day)由两个或多 个简单的象征单位组成,在语义极和音系极上 都是具体的。抽象程度更高的象征结构相当于 语法,其中复杂的象征结构组合体在认知语法 中叫做结构图式(constructional schema),作 为产生新的表达式的模板。范畴图式(category schema)的象征复杂性为零,它们相当于语法 范畴。词类范畴属于范畴图式,是抽象程度较 高的象征结构。由此看出,词类可以看作象征 结构,是语义结构和音系结构的结合体。 主要词类范畴的语义基础 认知语法提出一个激进的观点,即根据语 义内容来界定名词和动词这类主要的语法范畴 是完全可能的。名词和动词的语法表现应该被 认为是它们的语义内容的体现,即名词和动词 的分布特征不是界定这两类范畴的最终基础, 而是这些范畴所具有的抽象意义作用的结果。 3.1 名词 认知语法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一个表达 式的语法范畴由其凸画(profi le)而不是其总体 的概念内容所决定。在认知语法中,名词被界 定为事物(thing),其本质是凸画某一认知域中 的一个区域(region),而区域被界定为一组互 相联系的实体(entity)。互联 (interconnection) 与概念形成的过程和这一过程中的认知处理有 关,是较低层面的认知事件协调产生较高层面 的认知事件的过程。例如,当我们形成相邻的 两颗星星的概念时,首先形成关于每颗星星的 单独概念,然后对两个认知事件进行协调,注 意到它们的空间距离并对该距离进行估计。在 这种情况下,我们说这两颗星星是互联的。 (Langacker, 1991: 16) 互联的建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许多 情况下,共同的功能在把一组实体识解为一个 整体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比如,字母表中的 字母不仅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而且在构成一 个特定语言的文字中发挥着共同的功能。一个 篮球队中的队员被看作一个整体,不仅因为他 们在篮球场上的位置毗邻,更重要的是因为他 们共同发挥作用。 3.2 动词 认知语法把语言表达式区分为两大类,包 括名词性表达式和关系性表达式。两者不一定 象征复杂程度 图 1 象征结构的连续统一体(Langacker, 2005b: 108) 图 式 性 程 度 范畴图式 结构图式 复杂词项词素 (语法) (词库) 在上图中,象征结构分布在一个由图式性 和复杂性两个参数界定的多维空间中。词素(如 tree和head)的象征复杂性为零,一般在语义 33 44 F L C Se pt . 2 00 8 Vo l.5 N o. 5 (G en era l S er ia l N o. 25 ) 在概念内容上存在差别,而是在识解和凸画该 内容的方式上存在差别。当一组实体通过认知 处理建立互联后,名词性表达式凸画由此产生 的区域,而关系性表达式凸画实体之间的互相 联系。 认知语法根据时间因素把关系分为过程 (process)和非时间关系(atemporal relations)。 过程相当于动词,而非时间关系相当于介词、 形容词、副词、不定式和分词等传统范畴。过 程与非时间关系的区别在于心理扫描(mental s c a n n i n g )的方式不同。前者属于顺序扫描 (sequential scanning),而后者属于总体扫描 (summary scanning)。在顺序扫描中,我们逐 一观察一个正在演变的情景的每一个阶段,整 个概念化是动态的,其内容一直处于变化中。 表示一个特定情景的认知事件只能保持短暂的 活跃状态,在另一个情景开始时就会消退。总 体扫描指以一种累积的方式观察一个情景的各 个方面,逐步建立一个越来越复杂的概念。一 旦整个情景被扫描完,该情景的所有方面都同 时存在,构成一个完形体(gestalt)。在概念形 成过程中,代表该情景的一个特定方面的认知 事件被激活后将一直保持活跃状态。这两种扫 描方式之间的差别相当于观察照片和观看电影 之间的区别。 顺序扫描与总体扫描的区分能够解释过程 和复杂的非时间关系之间的差别。比如,动词 cross和介词across可能有相同的概念内容,但 在这一复杂关系的概念形成方式上存在差别。 前者通过顺序扫描跟踪一个情景从一个状态到 另一个状态的动态变化,而后者通过总体扫描 把这些状态累积起来,最后所有组成状态被叠 加起来,同时处于激活状态,从而形成一个复 杂的概念。由此,认知语法把动词明确界定为 一个过程,涉及一系列的连续状态,每个状态 分布在一个连续的虚拟时间段中,并通过顺序 扫描来识解。 3.3 其他词类范畴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动词凸画一个在时 间中演变并在时间轴上顺序扫描的关系。与动 词不同,形容词、副词、介词、不定式、分词 凸画的是非时间关系。不定式和分词的非时间 性体现在扫描方式上,它们对动词词根所标示 的过程进行总体扫描(Langacker, 1999)。形容 词、副词、介词凸画非时间关系是因为时间轴 上的演变对描写它们所凸画的关系或者不是内 在的,或者不起重要作用。这3个范畴的区别在 于处于焦点的参与者的性质不同。介词所凸画 的关系中有两个处于焦点的参与者,其中陆标 是一个事物,而射体可以是事物或关系。形容 词和副词所凸画的关系中只有一个处于焦点的 参与者,形容词的射体是一个事物,而副词的 射体是一个关系。以tall(形容词)、fast(副词)和 in(介词)为例来说明。下图显示了它们的语义结 构。其中,形容词tall所涉及的关系中的射体是 一个事物,该事物在高度上超过一个通常的标 准。副词fast所涉及的射体是一个关系(即一个过 程),该关系本身有自己的射体和陆标。而介词 in的陆标是一个事物,射体则处于陆标内部。 (a) tall (b) fast (c) in tr tr lm tr n n lm 图 2 形容词、副词和介词的语义结构 认知语法思路的可行性问题 词类范畴无法根据语义内容来定义, 这已经成为语言学家的常识,几乎任何一本 普通语言学的教科书都会指出这一点。认知 语法提出从语义角度来定义主要词类范畴的 思路确实十分激进,不仅受到生成语法学者 Newmeyer(1998)的反对,即使在认知语言学 内部也没有被广泛接受,如Croft(2000)提出, 各个词类范畴的典型成员才可以根据语义内容 来定义。一般的观点认为,意义是最不可靠 的,是不可捉摸的,只有形式才是可靠的,那 么认知语法为什么选择从语义角度定义词类范 畴呢?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考虑认知语 法的整体理论框架和词类范畴在其中的地位。 认知语法在理论概念上强调自然性 (naturalness)和实质性(substance),反对使用 任何没有语义内容或音系内容的概念和符号。 如前所述,语言描写中只能使用3类结构:(1) 语义单位、音系单位和象征单位;(2)这些单位 的图式;(3)范畴化关系。认知语法将其称作内 44 45 2008 年 9 月 第 5 卷 第 5 期 ( 总 第 25 期 ) 中 国 外 语容要求(content requirement)。语法不是一个 自主存在的层面,而是由大小不一的语言单位 构成的一个知识网络。从这一角度看,语法范 畴(包括词类范畴)当然也不是自主存在实体, 而是图式性程度较高的象征结构。由此看来, 认知语法之所以选择从语义角度界定词类范畴 是其理论取向的必然结果。这一思路能够实现 语言理论最大程度的简洁性,因为它不需要提 出其他任何新的概念。同时,认知语法的思路 符合其自然性的要求,因为名词和动词这样的 语法范畴图式是从语言使用中的实际表达式中 抽象出来的,代表它们的共同之处,符合语言 使用的实际情况。它们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概 念或范畴。 按照认知语法的句法—词库连续统一体 (syntax-lexicon continuum)的观点,词库、形 态和句法都可以看作象征结构,都是形式与意 义的结合体(Croft & Cruse, 2004)。词类范畴也 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因此根据意义界定词 类是一个自然的思路。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例 子来说明。不同性格的人在处理同样事情时会 有不同的表现:性格坚强的人面对困难和危险 时,会表现得很勇敢,而性格懦弱的人可能会 变得很软弱,选择逃避困难或危险;性格热情 外向的人与他人交往中会比较主动,敢于在公 开场合表现自己,而性格平静内向的人在社会 交往中比较被动,不愿意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 的情感。可以认为,不同的行为是不同性格的 体现,性格决定行为,而不是行为决定性格。 这个例子与我们正在讨论的词类问题有什么关 系呢?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类比:意义相当于 人们的性格,语法表现相当于人们的行为。名 词和动词等语法范畴的意义决定它们的语法表 现,就像人们的性格决定他们的行为一样。 如果根据意义界定词类的思路是可行的, 为什么传统语法的思路却行不通呢?这主要是因 为传统语法没有对语义进行令人信服的说明,而 认知语法采取的是认知语义学的思路,认为语义 结构不仅反映概念内容,而且反映人们对概念 内容的组织和理解。认知语法把一般认知能力 (包括概念物化、顺序扫描、总体扫描等)考虑在 内,能够清楚地说明各种细微的语义区分。而 且,这些认知能力都是比较明显的,没有多大争 议的。基于一般认知能力的语义学自然比传统语 法中朴素的语义学更系统、更完整,对词类范畴 语义内容的说明更加深入细致。 分布分析的地位问题 认知语法强调语法范畴的概念基础,是 否意味着完全否认分布分析的作用?实际上 不是这样,这两个思路完全可以兼容( Taylor, 2002)。首先,认知语法并不是认为所有语法 范畴都可以从语义上界定,它强调的是名词 和动词等主要词类范畴可以根据其概念基础来 定义。许多语法范畴的成员资格,比如英语中 形态上不规则的动词,在语义方面本质上是 任意的。在许多情况下,其意义只是其中一 个因素,或者不完全是预测性的(Langacker, 1987b)。其次,认知语法强调词类的语义决定 其分布,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实践中可以只根 据意义就能确定语言表达式的词类范畴。以上 文提到的性格与行为的例子来说明。尽管我们 认为不同的性格决定不同的行为,但我们判断 他人的性格时,实际上还是通过观察他们的行 为来确定的。如果不观察他们的行为,我们就 无法知道一个人是勇敢的还是懦弱的,是外向 的还是内向的。 这意味着,一个语言表达式所属的词类 与其所在的语法结构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在判 断语言表达式的词类时必须依赖分布分析。这 是因为,不同词类虽然具有不同的意义,但意 义毕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在语法结构 中才能表现出来。(Langacker, 2006: 9)而且, 很多情况下,同一概念内容通过不同的识解 (construal)而体现为不同范畴。因此,必须根 据一个表达式所在的结构确定其词类范畴。例 如,孤立地看black,人们一般会想到它是形容 词,因为其形容词用法出现频率最高,因此固 化程度最高。实际上,black不仅可以作为形容 词,其名词和动词用法同样很普遍。如果不观 察它在语法结构中的表现,我们就无法确定它 的词类。 按照认知语法基于用法的思路 ( u s a g e - based approach),孤立的词是从实际出现的 语言表达式中提取出来的,尽管能够独立地凸 显出来,但对它的完整描写实际上必须参照其 参与的各类语法结构。通常情况下,人们意识 不到这些结构的存在,从而产生词是独立单 位的错觉。可以认为,一个词与其所在的结构 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ecological system), 其意义在该系统之外不一定存在(Langacker, 2000: 18)。例如,英语中的auspices是名词, 但它只在介词短语under the __________ of或 under someone’s ___________ 中出现,名词 用法在其他结构中不存在。那么,究竟是因为 auspices在语义上凸画事物才出现在介词短语 中,还是因为出现在介词短语中才凸画事物? 也就是说,是意义决定形式,还是形式约定意 义?这一问题在认知语法中没有太大意义,就 55 46 F L C Se pt . 2 00 8 Vo l.5 N o. 5 (G en era l S er ia l N o. 25 ) 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意义与形 式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语言单位和语言表达 式都是语义结构和音系结构的结合体,即意义 与形式的结合体。 认知语法与以往研究在词类问题上的主 要差别 认知语法与以往研究在词类问题的差别主 要体现在4个方面,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6.1 封闭集合与动态网络 传统词类观体现了生成语法的模块论,即 把语法分为词库、形态、句法、音系几个不同模 块。各个模块之间界限分明,人们通过算法机制 对它们进行操作,最终产生符合语法的表达式。 例如,郭锐(2002)在讨论汉语词类问题时提出, 词是作为备件放在词库中,词库体现为人们大脑 中储存的词汇,也体现为人们编的词典。词库中 不会储存句子,也不会储存一般的词组,句子和 词组是由词按一定规则临时组合而成的。由此来 看,词库应该是一个静态的、封闭的集合,其中 元素的词类地位应该是确定的。但是,郭锐又把 词性分为词汇层面的词性和句法层面的词性,前 者是词语固有的词性,需要在词典中标明,而后 者是词语在使用中产生的,由句法规则控制。这 两个层面的词性一般情况下一致,个别情况下不 一致(2002: 89-90)。 认知语法认为,作为独立模块的词库并 不存在,语言中存在的只是各种各样的象征结 构。词类是从实际的语言使用中抽象出来的图 式性范畴,一个词所属的范畴与其所在的结构 是不可分割的,因此词类不应该看作一个静态 的、封闭的集合,而应该看作是一个由不同固 化程度和规约化程度的象征结构组成的动态的 网络。例如,从认知语法的角度看,英语中 的名词范畴不仅包括stone、table和tree等物 理名词,而且包括pleasure、joy和 fear等抽 象名词,以及swimming、 washing和beating 等通过屈折变化产生并固化的名词。此外, walking、complaining和sleeping等的名词用 法虽然没有固化下来,但仍然应当看作是名 词,因为它们在语义上凸画事物。基于这些观 察,可以认为传统研究中把名词看作一个封闭 的集合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6.2 客观主义语义观与认知语义观 以往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客观主义 语义观的影响,没有考虑到语义的主观方面。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清楚地表明,基于真值条件 的客观主义语义学存在严重缺陷,真值条件不 足以描写语言表达式的意义。语义不仅反映概 念内容,而且反映人们对于概念内容的组织 和理解。从客观主义语义学的立场看,在“希 望”的动词用法和名词用法、“困难”的名词和 形容词用法之间确实很难看出它们的语义差 别,这也是为什么朱德熙等(1961)认为它们不 存在差别。客观主义语义学的观点直到今天在 许多研究者的认识中仍然根深蒂固,如熊仲 儒(2001)坚持认为,“战争”作为名词,“打仗” 作为动词,两者不存在语义差别,explode和 explosion之间也不存在语义差别。 从认知语义学角度看, e x p l o d e和 explosion之间存在明显的语义差别。两者在 概念内容上虽然相同,但通过不同的方式被识 解,从而属于不同的语法范畴。前者把所描写 的事件凸画为一个过程,该过程由一系列的成 分状态组成,概念化主体在处理事件中对虚拟 时间中的各个成分状态进行顺序扫描,而后者 对各个成分状态进行总体扫描,并将由此产生 的完形体物化为一个整体区域。因此,动词与 其名词化形式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 6.3 语义功能与分布分析 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分布分析在确定词 类中的作用,但如果只依靠分布分析,那么像 英语这样的西方语言中的词类界定也会遇到 很大困难。例如,英语中的形容词通过3种形 式表示程度:异干互补(suppletion),如good / better / best和bad / worse / worst;屈折变 化,如tall / taller / tallest 和 small / smaller / smal lest;间接形式,如eloquent / more eloquent / most eloquent。在不考虑语义的情 况下,分布分析无法说明以上3类形容词应该 看作同一词类中的3个小类,还是3个大的词类 范畴(Croft, 2000)。与结构主义语言学不同, 认知语法强调语义功能在词类分析中的作用, 能够很自然地把以上3类形容词归入一类。 6.4 词类区分的普遍性问题 词类区分(尤其是名词和动词的区分)的普遍 性问题一直是语言学家关心的问题。曾经有学者 认为,有些语言中大量词项在没有任何形式标记 的情况下既可以充当名词,又可以充当动词,因 为这些语言中名词和动词的区分没有意义。认知 语法认为,自然语言中一个词属于多个词类是 一个自然的现象,在非形态语言中尤其普遍。这 是因为,人们在语言使用中的很多场合,出于各 种动机将本属于一个词类范畴的词作为另一个范 畴的词来使用。如果这种用法出现频率很高,就 66 47 2008 年 9 月 第 5 卷 第 5 期 ( 总 第 25 期 ) 中 国 外 语可能固化下来,使得该词获得另一个范畴的资 格。例如,hammer本来是名词,指锤子,但当 人们在某些场合需要表达用锤子敲打事物的概念 时,可能会使用hammer the nail这样的表达式, 在这样的结构中临时赋予hammer以动词地位。 当hammer的动词用法反复出现时,它就固化为 一个动词。从语言使用的角度看,许多常见的词 都会发展出代表不同语法范畴的意义。因此,汉 语这样的非形态语言和英语等西方形态语言在词 类范畴上没有本质差别,不同之处可能仅仅在于 兼类词的比例问题。在极端情况下,即使一种语 言中任何一个词根在语法上既可以充当名词,又 可以充当动词,名词和动词的区分仍然是必要的 (Langacker, 2005)。 结语 本文讨论了认知语法中关于词类本质的 认识和主要词类范畴的定义,并考察了认知语 法从语义角度界定词类的理论动机和可行性问 题、分布分析在认知语法中的地位等问题。这 些讨论表明,对认知语法基于语义的词类观应 该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不能简单地予以否定或 将其与分布分析对立起来。这一观点强调词类 的概念基础,因此对汉语等非形态语言的词类 问题的考察有重要的启发性价值,能够为解决 汉语中名词和动词的划界、形容词和名词的划 界等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此外,认知语法基于用法的思路应该使 我们对自然语言有一个现实的认识,不应该再 把词类看作按照逻辑规则建立的互相排斥的范 畴,而是应该把它们看作在自然语言的使用中 产生的范畴。一个语言形式属于多个词类是自 然现象,因此不同词类范畴之间必然存在重 合现象。如果能够接受这一点,我们就会认识 到,以往研究中(尤其在汉语词类问题的讨论 中)不断寻找更严密的来区分不同词类的努 力是徒劳的,试图分离出界限分明的一组词类 范畴的期望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注释 ① 语法词素究竟属于语法还是词库,这一问题 在认知语法中没有意义,因为认知语法不承 认语法和词库之间的严格分界。 参考文献 [1] Lakoff, George &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 Croft, William. Syntactic Categories and Grammat ica l Re la t ions: The Cogni t ive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 [M].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1. [3] Croft, William. Parts of speech as language universals and as language-particular categories [A]. In Petra M. Vogel &Bernard Comrie (eds.) Approaches to the Typology of Word Classes [C]. Berlin and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0: 65-102. [4] Croft , Will iam& D. A. Cruse. Cognit ive Linguistic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5] Johnson, Mark.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 [M].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6] Lakoff, George.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7] Langacker, Ronald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I: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a. [8] Langacker, Ronald W. Nouns and verbs [J]. Language, 1987b (63): 53-94. [9] Langacker, Ronald W. Concept, Image and Symbol [M].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990. [10] Langacker, Ronald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2: Descriptive Application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11] Langacker, Ronald W. Conceptualization, symbolization, and grammar [A]. In Michael Tomasel lo (ed.) The New Psychology of Language: Cognitive and Functional Approaches to Language Structure [C]. Mahwah, NJ, and London: Erlbaum, 1998: 1-39. [12] L a n g a c k e r , R o n a l d W. G r a m m a r a n d Conceptualization [M].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999. [13] Langacker,Ronald W.A dynamic usage-based model [A]. In Michael Barlow & Suzanne Kemmer (eds . ) Usage-Based Models o f Language. Stanford: CSLI, 2000:1-63. [14] Langacker, Ronald W. Construct ions in cognitive grammar [J]. English Linguistics, 2003(20): 41-83. [15] Langacker, Ronald W. Construction grammars: Cognitive, radical, and less so [A]. In F. J. Ruiz de Mendoza Ibáñez & M. S. Peña Cervel (eds.) Cognitive Linguistics: Internal Dynamics and Interdisciplinary Interaction [C].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5: 101-159. 77 48 F L C Se pt . 2 00 8 Vo l.5 N o. 5 (G en era l S er ia l N o. 25 ) [16] Newmeyer, Frederick J. Language Form and Language Function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8. [17] Taylor, John. R. Cognitive Grammar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18] 高航. 现代汉语名动互转的认知语法考察 [D].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2007a. [19] 高航.概念物化与名词化[J].解放军外国语 学院学报,2007b(6): 14-17. [20] 郭锐.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 [M]. 北京: 商务印书 馆, 2002. [21] 胡明扬. 现代汉语词类研究综述 [A]. 胡明扬 (主编). 词类问题考察 [C]. 北京: 北京语言学 院出版社,1996. [22] 黎锦熙. 新著国语文法 [M]. 北京: 商务印书 馆, 1992. [23] 吕叔湘, 朱德熙. 语法修辞讲话 [M]. 北京: 中 国青年出版社, 1952. [24] 吕叔湘. 汉语语法论文集 [C]. 北京: 商务印书 馆, 1984. [25] 沈家煊. 不对称和标记论 [M]. 南昌: 江西教育 出版社, 1999. [26] 熊仲儒. 零成分与汉语“名物化” [J].现代外 语, 2001(3): 228-236. [27] 朱德熙, 卢甲文, 马真. 关于动词形容词“名物 化”的问题 [J]. 北京大学学报, 1961(4): 51-64. [28] 朱德熙. 语法讲义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2. A Cognitive Grammar Perspective on Word Classes Abstract: Cognitive grammar has adopted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word classes from that of traditional grammar or structural linguistics. It considers word classes as schematic symbolic structures, pairings of meaning and form. Besides, it defines such major word classes as nouns and verbs in terms of their conceptual contents. This radical approach is a logical outcome of its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achieving maximum economy in linguistic theory and maximum naturalness in linguistic description. Taking general cognitive abilities into consideration, cognitive grammar provides a revealing and convincing account of the conceptual basis of word classes. This approach can be of great value for an exploration of the issue of word classes in such non-inflectional languages as Chinese. Key Words: cognitive grammar; word class; nouns; verbs; distributional analysis [21] Lekekou,M. Middle seantics and its realization in English and Greek[N]. In UCL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2002(14). [22] Levin, B. English Verb Classes and Alternations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23] Massam, D. Null objects and non-thematic subjects [J]. Journal of Linguistics, 1992(28): 115-137. [24] Moore, J. & M. Polinsky. Explanations in linguistics [A]. In Moore & Polinsky (eds.) The Nature of Explanation in Linguistic Theory [C]. California: CSLI Publications, 2003. [25] Newmeyer, F. J. Bridges between generative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A]. In Stadler&Eyrich (eds.) Issue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3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nference [C].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999. [26] Quirk, R. et al.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 London: Longman, 1985. [27] Sweet, H. A New English Grammar: Logical and Historical [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891. [28] Talmy, L.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2 Vols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0. [29] Wasow, T. Transformation and lexicon [A]. In Culivover&Wasow(eds.) Formal Syntax [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7. [30] 刘正光. 语言非范畴化——语言范畴化理论 的重要组成部分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 2006. [31] 刘正光, 崔刚. 语法原型与及物性 [J]. 外语与 外语教学, 2005(1): 8-12. Dimensions of Linguistic Explanation Abstract: Theory construction in linguistics takes explanatory adequacy as its ultimate ideal goal. But the reality is that all theories or approaches can only offer limited explanatory adequacy due to their research objectives, let alone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mind which are highly complicated. The paper, through an introduction of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middle construction, with Davidse and Heyvaert(2007)in particular, sets out to demonstrate that all explanations in linguistics are adequate only to the extent which is defined within its own framework; therefore, all explanations are only partially adequate in the true sense of adequacy. The paper advocates interaction between , even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theories and paradigms and examines the issues in question from different angles for a better solution. Key Words: linguistics; explanation; dimension (上接41页)
/
本文档为【词类的认知语法视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