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神女峰.doc

2017-09-01 25页 doc 49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7436

暂无简介

举报
神女峰.doc神女峰.doc 《神女峰》教学设计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读诗,品诗。 2、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究质疑精神。 3、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引导学生朗读及感悟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一、导语(幻灯:课题,投影“神女峰”图片) 请问在座的各位同学去过长江三峡吗,(生:没有)没去过也不要紧,老师找了几张三...
神女峰.doc
神女峰.doc 《神女峰》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读诗,品诗。 2、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究质疑精神。 3、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引导学生朗读及感悟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一、导语(幻灯:课题,投影“神女峰”图片) 请问在座的各位同学去过长江三峡吗,(生:没有)没去过也不要紧,老师找了几张三峡的照片让大家一饱眼福。(展示三峡图片)大家知道这座山峰叫什么峰,(生1:神女峰)为什么叫神女峰,(生2:形状像一个女子的形象),神女峰高距长江巫峡北岸,一片巨石突兀于清风云霞之中,因其形状像一个女子的身姿,而衍生出许多的神话传说。其中有一个最为著名,把神女峰叫做“望夫石”,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个的传说, 生3:一位女子的丈夫因故远行,女子便每天爬上高高的山峰极目远眺,思念丈夫,无论风吹雨打,严寒酷暑,天天如此,久而久之,便化做巫峡上的一座山峰,人们为了纪念她,把她命名为神女峰,又称为望夫石。 多么美丽又忧伤的故事,这块耸立在巫峡江岸上的山石,作为女性坚贞的化身备受礼赞。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令多少人一洒同情之泪。而中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舒婷也坐着游船慕名前往游览参观时,她呈现给我们的又是一座怎样的神女峰呢, (设计理念:我认为,诗歌教学的关键在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让他们带着极大的兴趣和激情去感悟诗。因此,导语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我努力使它既切合教学,又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能让学生带着几分新奇、几分兴奋、几分自豪很快地进入状态。)。 二、学生感受性诵读 好,下面请大家自由放声进行感受性诵读,然后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你的阅读初体验。 师:你觉得这是一篇怎样的诗?你感受如何就如何说,不必拘束,把自己最本真的感受说出来。 生5:这是一首很有感染力的诗。 生6:是一首很伤感,朦胧的诗。 „„ 师:同学们的感受特别敏锐,表述也特别直白。看来大家对这首诗歌的第一次感受性诵读还 1 是有所领悟的,但感受不仅要说得出来,更要读得出来。下面请同学们齐读此诗,边读边思考:对于这首《神女峰》来说,你最想深入的学习主题是什么,是细腻的语言,丰富的意象,还是复杂的情感,特别的结构, 师:好,下面让我们来齐读课文 ,请你按照你自己确定的学习主题,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 (生配乐朗读) 三、学生自主研读欣赏 师:好,看大家在静静的研读,细细的思考,想必你对于自己的学习主题已经有了一个较深的思考,哪位同学愿意毛遂自荐,跟我们分享一下你对此诗的初步研读成果, 生7: 我选择的学习主题是意象。诗人借千古传颂的神女峰表达了自己对封建节烈观,男权意识的批判。对于一个围绕人们几千年的老问题,诗人让一个自然奇景和文化胜迹来承载,可谓独具法眼,另辟蹊径。 生8: 我选择的学习主题是语言。“挥舞花帕”—“突然收回”—“捂住眼睛”细微传情的动作描写,表明了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多情善感,感情细腻的女性。这三个动作,貌似平行的排比,其实是一种非常有序的推进,生动反映了抒情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过程。 生9: 我选择的学习主题是情感。传统文化中,神女峰历来被认为是对爱情忠贞的象征。诗人舒婷对此都推出了不同的见解,她认为在悬崖上展览千年,虽然可作为守贞的典范,为人礼赞,却不能享受生存的快乐,经历真实的生命过程和情感体验,只能是风干的虚幻祭品,表现对出爱情婚姻中“正统”道德的反思批判 。 生10: 我选择的学习主题是结构。“江涛,高一声,低一声”三个简单的观念排列极大增强了诗歌形式上的美,读起来简单明亮,循环往复,又有音韵上的美。 四、质疑探究 师:刚刚这四位同学从语言、情感、意象、结构四个方面谈了他们的自主研读收获,虽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却充满了智慧的火花和思考的闪光。各位同学在研读过程中,肯定会产生一些疑问,要解决这些疑问,单靠个人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下面就请大家自由选择学习伙伴,组成互助小组,交流探讨你们各自的疑问,小组内容易解决的马上解决,不易解决的提出作为本组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 (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伙伴。小组交流探讨,将本组的问题写在纸条上交由教师实物投影出来。) 师: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咱们班的同学特别聪明, 2 八个小组的同学提出了八个问题,其中有三个小组的问题都是“美丽的梦为何会留下美丽的忧伤”,这样就只剩下六个问题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问题(教师实物投影出学生问题) 问题:1.“美丽的梦”为何会留下“美丽的忧伤”, 2(怎样理解诗中“神女”的意象,关于“神女”有那些传说故事, 3(舒婷对“神女峰”的评价,态度怎样,从那些诗句中可以证明, 4(诗人对“神女峰”的定位,反映出怎样的爱情观,舒婷还在其他的那些诗作中也体现了这样的爱情观, 5(怎样理解“新的背叛”, 6(怎样理解“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这句话的含义, 师归类;在这六个问题中品位语言的有1、3、5、6,探究意象的有2,领悟情感的问题有4。请每个小组在这些问题中选择1—2个问题进行探讨,其中本组提供的为首选讨论题。待会请每组选出一位中心发言人陈述你们的观点。现在开始讨论。(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后陈述观点) 生11:我们选择解决的问题是“美丽的梦”为何会留下“美丽的忧伤”, 这个“美丽的梦”就是指传说中的神女忠贞不二,宁愿化作石头也要忠于爱情的人们的美好愿望。 师:那这个梦是神女本身自己产生的,还是别人强加在她身上的, 生12:别人强加的。陈腐的封建道德、男权社会,按照自己的价值体系和审美标准要求和改造女性,派定给她们“贤妻良母孝妇”的角色,并且打造出一些典型的女性偶像,以此作为妇道妇德的标准,使女性千百年受着这些典范的约束与桎梏。 师:你了解传统女性都受些哪些陈腐思想约束吗, 生13:1、三从四德: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2、在整个封建社会,贞洁崇拜表现为:女性从小被限制在家庭范围内,不得擅自接触男性和发生恋爱,从父母之命而嫁,从一而终。夫死则守节不嫁,如遇强暴则以死殉之。《烈女传》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3、贞洁牌坊:就算是指腹为婚,从为谋面过的未婚夫死掉了,社会的压力,道德的礼仪也会逼迫你守节终身,最后皇上会因为你的忠贞,给你赐一座贞洁牌坊。 师:同学们,女同胞们,多么可悲,多么可叹,你愿意要这样“贞洁”的名号吗,你愿意空抱着一座冰冰的贞洁牌坊走至终死吗,(生:不愿意) 师:同学们不愿意,舒婷同样不愿意,让我们一起来齐读舒婷后来的一篇散文《女祠的阴影》中阐明的《神女峰》的核心思想: (幻灯投影,学生齐读) (幻灯:去年在安徽歙州牌坊群,参观全国惟一的的女性祠堂。里面供奉的无非是贞女节妇; 3 是《烈女传》的注释与续篇吧„„从”五四”反封建至今,八十年过去了。我们对女性的奉献.牺牲.大义大仁大勇精神除了赞美褒扬之外,是否常常记住还要替她们惋惜.愤怒,并且援助鼓励她寻找自我的同时,也发扬一下男性自己的民主意识和奉献牺牲精神?我不是个女权主义者,在我的事业与女人职责中,我根据自己的天性与生活准则比较侧重家庭,我清楚我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我可以损失时间,错过一些机会,在情绪与心境中遭到一些困难,但我不放弃做为一个女人的独立和自尊 ----舒婷<<女祠的阴影>>) 师:的确,正如舒婷所说,“我可以损失时间,错过一些机会,在情绪与心境中遭到一些困难,但我不放弃做为一个女人的独立和自尊”, 这下你能更深刻地理解“美丽的梦”背后的深意了吧,还有哪组的同学愿意跟我们分享你的观点。 生14:我们选择解决的问题是“怎样理解诗中神女的意象”, 在我们查找到的资料、传说、文学作品中关于神女有着样的记载; ?“赤帝女瑶姬,未行而辛,葬于巫山之阳为神女。” ??《巫山县志》 ?神女峰高距长江巫峡北岸,一片巨石突兀于青峰云霞之中,形状宛如一位少女。每当云烟缭绕,那人形石柱像是披纱带巾,亭亭玉立,风姿绰约,眺望远方,它每天先近朝霞,后送晚霞,又名望霞峰。 神女峰闻名古今的原因有三: 1( 宋玉在《神女赋》中虚构了一个楚襄王与神女幽会的故事。 2( 神女瑶姬下凡助禹治水的传说 3( 神女峰又名望夫石的传说 师:那作者用“神女峰”这个意象来抒发反封建礼教的呐喊有何深意, 生15:神话传说作为一个民族集体性口头创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着深沉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考察传说中的意象犹如解剖文化母题,更能揭示根本的内涵。无论是神女峰还是望夫石都只能说是贞洁牌坊的变体形式,它们是典型的男权神话,具有相当大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所以,舒婷选择神女峰作为诗歌的主体意象是别具深意的。 师:就象恩格斯所说,这种性质到现在还在保存着,它所形成的女性的贞操观念,使一代又一代的女性认同,履行。更残酷的是,即使丈夫死去,依然要死守礼教,遵守一女不嫁二夫的封建妇道,使生命与青春之花在毫无意义的施工中日渐枯萎。正像一个外国电影的名字??《我嫁给了一个影子》 师:你知道这里采用怎样的构思方法吗, 生16:这里用逆向思维进行构思,避免人云亦云,塑造出了鲜明的艺术形象。 4 生17:我们选择解决的问题是“舒婷对神女峰的评价,态度怎样,从哪些诗句中可以证明,” 在“为眺望 / 远天的杳鹤 而错过 / 无数次春江月明” 一句中有两个较为独特的意象:“杳鹤”与“春江月明”。 “杳鹤”象征虚妄的空名,无望的等候,“杳”即是远,像天边的远鹤永远无法触及。“春江月明”指身边的月圆月缺,潮涨潮落,虽平凡但却真实,触手可及。这两个具有鲜明反差的意象组合在一起,使形象更鲜明,更能突出问题的悲哀与沉重。 师:如何理解其中的深意, 生17:神女获得的赞美与称颂,其实是长期封建意识在她身上的禁锢。神女被当作异乎寻常的坚贞的化身来瞻仰,她生存的意义在于“眺望远天的杳鹤”,就必须失去自己独立的人格,失去了人作为一个真实人、普通人的生活权利,即“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生18:在“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 / 的洪流 正煽动 / 新的背叛”一句中 用两个植物名来形容洪流, “菊花”的特点是开得肆意灿烂,无拘无束,充满阳光的气息。“女贞子”本是植物名,这是被巧妙用来对应封建礼教所要求的女贞,他们卷起的洪流极富视觉冲击力,形象地表现这种背叛情感的恣意汹涌,舒婷并没有单调枯燥地直接高喊反封建礼教的口号,而通过这两个意象来宣讲自己追求解放的心理,使诗歌获得一种意想不到的历史纵深效果。 师:那为何要背叛,背叛什么,诗人写作时的时代背景怎样, 生18:这首诗歌写于1981年,当时的思想和感情还比较禁锢,个人感情的合法性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人们还不太勇于去追求个独立的幸福。所以,诗人所说的背叛就更显得惊心动魄,颠覆传统。诗人要背叛的不仅是神女坚贞守节成为的经典神话,要背叛的也不仅仅止于爱情,它指向一切对正常人性构成束缚的礼教锁链。表现诗人“对人的一种关切”的总主题。 生19:我选择的是“与其 / 在悬崖上 / 展览千年, 不如 / 在爱人肩头 / 痛哭一晚。”这一句 师:这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全诗的抒情最高峰,该怎么读,(生读) 师:“与其„„不如”这个选择句式,表明哪层意思更重要,为什么, 生:在诗人看来,在悬崖上展览千年,虽然可作为贞洁的典范为人礼赞,却不能享受生存的快乐,经历真实的生命过程和情感体验,只能是被风干的一个虚幻祭品。“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种基于生命本真的向往和呼唤,是对传统道德训诫的背叛,也是对被男权文化异化扭曲的女性自我的背叛。颠覆了千百年来关于忠贞的古老诠释,第一个从女性生命角 5 度揭示出这个爱情传说的悲剧性质。以朦胧诗的特点,给人“言有尽,意无穷”的诗歌美的感受。 师:“与其„„不如”这个句式就像一架人道价值的天平,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如果请你仿照这个句式,也来给神女或给现代女性写两句话,你会怎样写, 生20:与其独对千年空山冷雨,不如共享一日粗茶淡饭; 生21:与其受人膜拜千万年,不如与君来把薄田耕; 生22:与其套着忠贞的光环,空耗青春;不如放下包袱,追寻幸福。 生23:与其因循守旧,桎梏青春;不如大胆追求美丽人生 生24:与其独守寂寞,暗自垂泪;不如打破枷锁,寻找光明。 „„ 师:大家的仿句其实都指向了舒婷思想的一个核心: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女人,应该确定自己的位置,争取自己的权利,不放弃做为一个女人的独立与尊严。 生25:我们选择的问题是“诗人对神女峰的定位,反映出怎样的爱情观,舒婷还有哪些诗歌也体现了这样的爱情观,”我们觉得《神女峰》反映了平等,独立,人性化的爱情观 。 师:还有那些舒婷的诗作也反映了这样的爱情观, 生26:《致豫树》(生读) “我如果爱你?? 决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严。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这首诗集中体现了舒婷的爱情观,也可视作新时期女性人格独立的宣言。男女双方各自保持 6 自己的人格的独立,相互尊重,相互扶持,女性不再是衬托,不再是附属,而是首先以一种独立的人的身份出现。这无疑体现了女性意识在新时期的觉醒和张扬。 生27:《礁石与灯标》(生读) “站在我的肩上,亲爱的?? 你要勇敢些 黑色的墙耸动着逼近 发出渴血的,阴沉沉的威胁 浪花举起尖利的小爪子 千百次把握的伤口撕裂 痛苦浸透我的沉默 沉默铸成了铁 假如我胸口,不能 为你抵挡所有打击 亲爱的,你要勇敢些” 这首诗体现互相鼓励,扶持,共同直面困难的勇气与真情。勇于面对所有的艰难险阻。 师: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我们不能面面俱到,剩下的几个问题,请大家做作业,依着我们刚才的分析思路,在课后继续探讨,研究。 师总结:刚刚同学们的发言很热烈,也很精彩,其实语文课上就应该是用语言来激发语言,思想来垂钓思想的过程,那大家的发言也激起了老师的疑问: 闻一多先生说,诗歌具有“音乐美,建筑美,图画美”从诗歌总体来看,你觉得这首诗具有哪几方面的美,请举例说明。 生28:建筑美: “江涛/低一声/高一声”的错格,从形式上形象地体现出声音的此起彼伏。结尾错出两行的“与其„„不如„„”的选择句式中显然隐藏着一架人道的价值天平,据此我们重新评估女性的坚贞和软弱。所以说,诗人靠敏锐的感受力和艺术经验,找到一种有效的艺术表现方式。 音乐美:“江涛,高一声,低一声”其本身并不含多大的意义色彩,但它确实全诗音乐性的一个重要注脚,该诗本来是全篇都极富有音乐感的,像一首柔美的小夜曲一样幽婉动人,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轻易地体察到这一点,“高一声,低一声”这种简单明亮,循环反复的明显的音乐性,这是诗篇的音乐性的一个窗口,让人由此就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全诗音乐性的流动和节奏。 图画美:各色花巾的斑斓美,衣群漫飞的翩迁美,白色的云,翻涌的江涛,金黄色的金光菊,蓝黑色的女贞子一起构成了一幅奇特的三峡风景图。 师:看来这首诗无论从音乐美,建筑美,图画美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看来大家不仅从单方面去探讨诗歌,从总体上也做了更宽广的把握。 7 五、诵读 我们大家一起分析了这首诗歌,感到诗人对中华文化中的一个千年痼疾思索得那样深沉,针砭得那样中肯,它象一支忧伤而又悠扬的调子,能洗涤人的心灵,激发人的顿悟,对传统意象进行颠覆,对男权意识进行改写,并为道德重塑提供一个惊世骇俗的创意。 但是诗歌不仅要品,更要读,都说“诗歌是文字的音乐。”你认为要好一首诗的关键所在是什么, 生29:重音、节奏、抑扬顿挫、轻声、语调 没错,诵读其实是一个神奇的再创作过程,是一个经过朗诵者声音、语调的艺术加工后,将没有生命的文字鲜活化、生动化的过程。你可别小看这一个个划分节奏、重音的符号,它们就像一个个小精灵,会帮助你把诵读变得更动听,更有内涵,更富有诗情画意。下面老师就教给大家两种朗读时必不可少的两种符号。 (幻灯:停顿“ / ” :为了突出语意或情感而作的较大的朗读间歇。 重音“ ? ” :为了表达思想感情,读得较重的音节。) 师;好,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诵读一下这首诗,大家仔细听听她是怎么处理的,你自己又觉得哪些地方应该停顿,重读,边听边用这划分符号在诗歌中进行划分。(生配乐读) 师;大家的掌声对这位同学的朗诵充满了赞美之情。 请问这位同学你把哪些地方处理为停顿、重读 (生简析) 师总结:诗人余光中说过:“读诗要像演奏家那样把诗的生命激发出来。”请同学们调整好坐姿,酝酿好你的感情,让我们一起来深情地诵读这首诗。(学生配乐齐读) 六(结语 同学们优美的诵读再次让我感受到诗歌的巨大魅力。的确,诗的语言最凝炼,诗的表现方式最灵活,诗的想象空间最宽广,同学们,让我们喜欢诗,热爱诗。在诗中领会生活的哲理,爱的真谛吧~ 《神女峰》教学反思 这一篇舒婷的《神女峰》是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尚在编辑修订的高中选修课本《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一、我的这堂《神女峰》诗歌教学课的基本步骤是: (一)学生自由感受性诵读,用一句话来概括对此诗的阅读初体验; (二)学生齐声再读,确定自己的学习习题;每位同学根据各自确定的学习主题进行研讨, 8 用一段话来总结自己初步研读的成果。 (三)质疑探究,每组将研读中的疑问提交全班讨论,解决。教师根据研读情况进行补充提问。 (四)诵读指导。 二 、选修课该怎么上, 在我最初拿到这篇舒婷的《神女峰》时,非常欣喜,因为这是我很喜欢一篇诗歌,于是也没有多想,便埋头苦干地备起课来,用的是我较为擅长的诵读教学法,边诵读诗句边品味语言。可到了试讲的时候,就被海南省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苏盛葵老师指出了其中的一个很大的弊病:把选修课上成了必修课。 平常我们上的必修课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以基本解说课文中的重、难点问题为目标。但当选修课时代的到来,选修课又应该怎样上呢,我想这是摆在我和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面前的问题,下面谈谈我的一点思考: 1(高中选修课在新课标中有明确的规定:教师及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如果我们还在走以前的老路,课文有什么讲什么,教学怎么写就怎么教,对语文课程资源缺乏开发意识,不会发现和发掘,不善于进行取舍,不能将相关的课程资源化为语文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话,选修课就无从开始。 2(选修课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主张老师多解,应当把更多的空间让给耳生,也不能把选修课当成必修的延长,不宜套用必修课的教法去教选修课。那样,学生肯定没有兴趣。而是否引起学生的兴趣,是选修课能否成功的标志。要让学生自己学阅读,写讨论,形成丰富一些。 3(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设,不是让学生仅仅掌握概念,原理。记住教师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探究学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化的发展,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 教学设计理念 基于以上关于选修课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设计上做了大刀阔斧的修改,紧扣文本,加深研讨的深度,加入学生多元化的活动,力求便整节课纵深度上有所延伸。下面谈谈我设计这节课的几点思路与理念: (一)、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生成。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由教材直接呈现,而且是在教学开始之前既已客观存在,如数学课,第几册第几章学习勾股弦定理,这个勾股弦定理就是教学内容,直接明了,用不着老师和学生操心。但对于语文课来说,教材只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如一篇《荷塘月色》,具体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是语言,结构,景物描写还是意境、感情,这些真正的教学内容潜藏在教材当中,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去生成。在以往的教学 9 中,这教学过程通常是教师预设的,在上课之前就想好,然后在上课时直接“指示”给学生,接着围绕教师指示的内容进行教学。而我这节课中,先由学生进行感受性诵读,对课文进行感受性初步诵读,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点自行确定学习的主题即学习的内容。如《神女峰》的语言、结构、意象、情感等各个方面。你愿意学习哪些方面就学习哪些方面。不由老师包办代替,而是由学生自主决定面对一桌丰富的大餐,他最想吃哪道菜。 (二)、教学内容的生成者由师生双方共同担当 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那么由谁生成呢,我在设计中认为:在由师生双方共同生成。教师是要起作用的,但教师的作用是观察者、发动者、支持者,必要的时候还是总结者,真正的生成主题应该是学生。 但反过来说,在学生根据课文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后,老师不是当甩手掌柜,更不是一味称好。应该是基于问题的基础上答得更高,或者有“预谋”地引导学生去意识到进而能够“发现问题”。例如刚刚学生提到“怎样理解诗歌的意象”,诗歌中的意象有很多,但其实最主要是“神女峰”这个意象,老师就目的、有预设性将学生引到这一个具体的意象分析中来, (三)、质疑探究中的放与收 在质疑探究中我设计了请每组同学将小组的疑问提出来。但关键在于,问题提出来之后,如何才能推动讨论准确、有效、深层次的开展,这时教师对问题的归类、合并,并适时导向“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更为重要。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要关注语文教学非预设的一面,但整体方向,应该努力扩大预设的疆域,这样的课堂中,看似教师发言的比率少了,但教师预设的内容都可能比一般备课量大得多,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解决学生从各个角度提出来的不同问题。如果学生提出来的问题一节课不能全部解决,可以鼓励学生将问题带出课堂,在课后进行上网,查找资源解决,体现课堂教学富有动态、生生不息的理念。 我们知道,要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欣赏教学的不确定性,文学作品的开放解读要求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同时把开放性的问题引向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中。 四、上课过程中的遗憾与反思: 学生很活跃,思想很开放,很多同学跃跃欲试,但时间有限,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特别在三亚一中有男生在一位女生诵读完后说“老师,我也想诵读一下”。但那时,离下课只剩下2分钟,全班的诵读这个环节还没有展开。于是我说“由于时间有限,课下老师再与你切磋好吗,”同学有些失望的坐下来,我课后反思时,总想起那位同学举起手时的兴奋和他坐下后失望表情。我想,如果这个情景再现一次,我会更和蔼的对他说:“这位同学的积极性很高,但可惜时间有限,那就把你的饱含深情的诵读溶入到集体的诵读当中好吗,” 尽量让学生带着满足、兴奋进入课堂,又带着收获和成就感离开课堂,将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懈追求的目标。 10 神女峰 整体感知 这首诗取材于长江三峡的神女峰神话传说,是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吟咏过多次的题材。舒婷这首诗却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诗的首章写抒情主人公(以第一节的两个“谁”指代)在江轮上初见风雨千年的神女峰时的内心体验。船过神女峰,众人沉浸在传说中欣赏神女的丰采之时,抒情主人公突然捂住眼睛,最后伫立于船头久久思忖。“挥舞的各色手帕”和“突然收回”的手,接着是“紧紧捂住了”的眼睛,一连串动作所揭示的,是一个深深的思索。诗人从游人“挥舞的各色花帕”纷纷向神女致意的场景中看到了人的感情的“忽略”:人们有谁知道这个“美丽的梦”所隐藏着的悲伤,谁把神女作为一个有血有肉、七情六欲的人,设身处地地想象过、思考过,有谁想过她盼望天上来鸿,错过的人间日月呢„„诗人不禁为当今众多的男男女女仍然津津乐道地欣赏这样一位贞节神女而感到耻辱、忧愤和痛心,这使得她不忍目睹,“江涛/低一声/高一声”暗示诗人心中翻腾不已的同情、悲伤、惋惜、遗憾等错综复杂的情感。心潮起伏,犹如翻涌不息的江涛。 诗的第二章是对有关神女峰神话传说的重新解读。承接着第一节迅速变幻着的“蒙太奇”画面,仍然是紧紧围绕着“代代相传”的美丽传说所激起的思绪和内心骚动不安的表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传说虽然像“美丽的梦”那样留下了“美丽的忧伤”,但人的心毕竟不是石头,不能为空茫、绝望的等候“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诗人不相信,人心真的会变成石头。“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是全诗的关键所在。是诗人对人性的一种不可能提出质询,由此而暴露出一直被“美丽的梦”和“美丽的忧伤”所掩盖的残酷预设。这种预设把“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视为对“远天的杳鹤”的理所当然的忠贞以及祭祀。 揭开了这个“美丽的梦”之后,江岸迎面而来的“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用“洪流”状写野花怒放之势。“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极富视觉的冲击力。其中“女贞子”本是植物名,在这里被巧妙地用来对应封建礼教所要求的“女贞”;由它来“煽动新的背叛”,野花无拘无束地烂漫开放,形象地表现了这种背叛情感的恣意汹涌,使诗获得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历史纵深效果。从“扇动新的背叛”,诗的最后一章顺流而下,以强大、真挚的情感和理性精神宣告于世人:“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抖落社会和自身的因袭重担,走上妇女自由解放的历史道路。这是新爱情观的凯旋,具有巨大的说服力与震撼力。 舒婷的《神女峰》首先把神女还原成人,从而注入人的性灵和应有的情感,这是对传统的妇女地位及爱情观念“新的背叛”。是诗人继《致橡树》之后对一种充满人性关怀的新爱情观的向往与呼唤。 问题探究 一、怎样理解诗中的神女意象, 关于巫山神女的神话有多种版本,战国时代楚国的宋玉有《高唐》《神女》诸赋,曾写到楚王与神女的缠绵,当然是为了迎合权力;在民间则有神女为爱情坚贞守节的说法,居然化身 11 为一块望夫石。精巧的神女峰是爱情价值的具象形式。这样一个凄恻缠绵的爱情神话母题,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令多少人一掬同情之泪。 在诗人眼里,神女不是神,她不相信神女的爱心会变成石头。神女仍是众姐妹中的一员,是一个超越时空的中国妇女的化身。因而,在诗人潜意识里,一种背叛的洪流已在涌动,沿袭千年的伦理观终于动摇、崩塌了:“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神女的人性终于得以熠熠闪现和复归。诗人运用意象化的抒情方式,凭借神女浪漫柔美的意象与诗人优雅温婉的灵性,把这份千古之爱言说得蕴藉而有分寸。 二、如何理解和评价“新的背叛”, 诗人要勇敢地打破神女坚贞守节成为经典标本的神话,关于背叛的言说意蕴却又不仅仅止于爱情,它指向一切对正常人性构成束缚的礼教的锁链。因为这是在思想和感情还比较禁锢的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个人感情的合法性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所以,为诗人所说的“背叛”就显得惊心动魄,视为 “新的背叛”。 《神女峰》从中国妇女的历史命运和现实处境的感受、思考出发,伸延和深入了作者“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切”的总主题。 三、如何理解“为眺望远天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的深意, “神女”获得的受赞美、受欣赏的地位和品格,其实是长期的封建社会和至今仍有影响力的封建意识加在她身上的束缚和禁锢,属于一种传统的妇女价值观。神女被当作异乎寻常的坚贞的化身来瞻仰,她生存的意义在于“眺望远天杳鹤”,必须失去她自己独立的人格,失去了作为一个真实的、普通人的生活权利,即“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语言品味 一、人称的巧妙运用 这首诗没有采取诗人经常使用的第一人称表白方式。在第一节中,“我”化为“谁”不确定称谓的第三人称。作为感情表达的“旁观者”,这种人称的好处有两方面的艺术效果:一是对强烈感情的表述,不致因“我”的直接宣泄而显得缺乏节制。二是诗人内在的感情借助人物的动作情景构成的形象得以表达。手的突然收回,捂住眼睛,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以及对江涛的听觉上的描写,都成为丰富的心理内容的外在暗示,借助旁观才能真切地实现。相对地说,回到第一人称(虽然“我”并未在字面上出现)的第二节,在表现力和情感内涵上倒有些减弱。不过,结束一节又强化了作者的艺术敏感和表现力,对两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触目所及的第一人称情境中的描写,化为情感表达的一个有力手段,使诗结尾在深刻意蕴的生动情景之中。 二、诗行与句式的特点 “江涛/低一声/高一声”的错格,从形式上形象地表现出声音的此起彼伏。结尾错出两行的“与其„„不如„„”的选择句式中显然隐藏着一架人道的价值天平,据此我们重新评估女性的坚贞和软弱。所以说,诗人靠敏锐的感受力和艺术经验,找到一种有效的艺术表现方式。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12 舒婷,1952年生,原名龚佩瑜、龚婷婷,福建厦门人。1967年厦门第一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到福建上杭插队落户,并开始诗歌创作。1972年回厦门当工人。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调福建省文联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等。其中,《双桅船》1981年获全国优秀诗歌奖。她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目前任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主席。 舒婷是中国当代朦胧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诗于温柔中透着坚强,徘徊中含着执着,朦胧中显着清新,透射出女性心灵特有的细腻、敏锐、坚韧的特质。“朦胧诗派”是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出现的诗歌流派。因他们的诗歌都采用新奇的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诗意内涵丰富,很多人不能理解,称之为“朦胧诗”。他们的诗歌以描述诗人内心的主观感受为主,准确表达了那一代年轻人的心灵感受和当时中国的现实状况。在诗歌形式上,他们都主张用新奇的意象和新鲜的词语打破旧有的诗歌语言,创造出清新、真挚的诗歌风格。 二、舒婷:呼唤女性诗歌的春天(吴思敬) 虽然也曾流星般划过几位灿烂的女诗人的名字,但漫长的中国诗歌史似乎是男人的世界。古代且不必说,甚至到了“五四”以后,新诗出现了,男人主宰诗坛的情况也未有根本的改观。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新时期到来之前。1979年到1980年之交,舒婷的出现,像一只燕子,预示着女性诗歌春天的到来。 由于女性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多年来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形成的女性角色意识,女性诗歌有着不同于男性诗歌的独特风貌。男性诗人一般情况下不存在对性别的特殊强调。但女性诗人则不然,在男性中心的社会中,女性对自己的地位、处境、生存方式等最为敏感,因而女性诗歌在新时期首先以女性意识的强化的面貌而出现是很自然的。作为一位真诚而本色的女诗人,舒婷自然而然地显示了女性立场,她的诗歌也渗透着一种鲜明的女性意识。 爱情是女性诗人着力开发的一个领域。舒婷也不例外。《赠》中有这样的句子:“你没有觉察到/我在你身边的步子/放得多么慢/如果你是火/我原是炭/想这样安慰你/然而我不敢”。“你没有问问/走过你的窗下时/每夜我怎么想/如果你是树/我就是土壤/想这样提醒你/然而我不敢”。这里体现了一种对人的深切理解和关切,其欲说还休,委婉细腻的表情方式全然是女性的。再如《无题》中的句子:“‘你怕吗,’/我默默转动你胸前的纽扣。/是的,我怕。/但我不告诉你为什么。”“‘你快乐吗,’/我仰起脸,星星向我蜂拥。/是的,快乐。/但我不告诉你为什么。”“‘你在爱着。’/我悄悄叹气。/是的,爱着。/但我不告诉你他是谁。”这首诗所表达的就是爱,而这种爱的表情方式偏偏是“我不告诉你”。在诗中,“我不告诉你”成了反复出现的主旋律,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深沉、委婉而又略显调皮。“我不告诉你”的表情方式,使诗歌显得朦胧。不过,创作与欣赏是情感的交流,最终还是要告诉的。诗意不是已清楚地暗示出,“他是谁”中的“他”正是诗中的“你”吗,“不告诉”,也正是达到更好地“告诉”的一种手段,这体现了舒婷对艺术辩证法的娴熟把握。 《赠》与《无题》充分显示了舒婷诗歌的女性风格。而真正对新时期女性诗歌造成开拓性影响的,当属她的名篇《致橡树》《神女峰》和《惠安女子》。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女人被封建的纲常礼教压在最底层,女性的独立人格被极大地扭曲,形成了对男人的根深蒂固的依附心理:相夫教子成为女子的生活内容,夫唱妇随成为女人的生活准则,夫贵妻荣成为女人的生活理想。这种心理即使到了现代社会也仍然有强大的市场。 13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舒婷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呼唤: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这首诗集中体现了舒婷的爱情观,也可视作新时期女性人格独立的宣言。诗人用“攀援的凌霄花”和“痴情的鸟儿”来比喻那些缺乏独立人格的女性,对那些利用爱情来抬高自己的身份和甘做丈夫应声虫的做法持坚决的否定态度。在诗人的心目中,真正的爱情应该是:“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也就是说,男女双方各自保持自己的人格的独立,互相尊重,互相扶持,女性不再是陪衬,不再是附属,而是首先以一种独立的人的身份出现。这无疑体现了女性意识在新时期的觉醒与张扬。 如果说《致橡树》是女性独立人格的骄傲宣言,那么《神女峰》则是对要求女性从一而终的封建节烈观的背叛。神女峰坐落于长江巫峡,一向被历代文人作为女性坚贞的化身而礼赞。但是在舒婷以前,却从未有人从女性生命的角度揭示过这一神话的悲剧性质。诗人乘船行进在巫峡,面对千百年来被人赞颂的神女峰,想起了那代代相传的美丽传说,她发出了深刻的怀疑:“心真能变成石头吗”。在诗人看来,化为石头的神女,错过了“无数次春江月明”,为前人赞扬的磐石般的坚贞,不过是“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强加在神女峰上的是陈腐的封建道德。实际上,神女峰正是男权社会塑造出来的女性偶像。诗人为神女逝去的青春而无限惋惜。对传统文化中对神女守贞的礼赞,表示不能认同,因而借助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而“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是新时期的女性发出基于生命本真的呼唤。在悬崖上展览千年,虽然可作为封建礼教与男权的祭品而为人礼赞,却永远不可能享受到生命的欢乐。在一个活生生的女性看来,做一个享有真实的生命体验的人,远比做一具受人礼赞的石头偶像要好。在这首诗中,宣扬礼教的古老神话被解构,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女性生命变得鲜活,在对传统女性观念的叛逆和唾弃中,现代女性意识得以充分的张扬。 舒婷对女性意识的张扬是全方位的。如果说《致橡树》是女性人格独立的宣言,《神女峰》是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那么《惠安女子》则体现了对中国当代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在这首诗中,诗人用富有立体感的语言,为惠安女子塑造了一座雕像: 野火在远方,远方 在你的琥珀色的眼睛里 以古老部落的银饰 约束柔软的腰肢 14 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女的梦 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 啊,浪花无边无际 天生不爱倾诉苦难 并非苦难已经永远绝迹 当洞箫和琵琶在晚照中 唤醒普遍的忧伤 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 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 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 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 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 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琥珀色的眼睛”里燃烧着火一般的期待,“柔软的腰肢”束着古老部落的银饰,“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的习惯动作,裸足踩在海天之间的碱滩和礁石上——诗人给惠安女子塑出了一座美丽的雕像。固然这一女子的雕像熠熠生辉,在当代诗歌作品中已不常见,但塑造这一雕像还不是诗人所要达到的目的。诗人要人们关切的是惠安女子的命运:“在封面和插图中/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风景雅致美妙、传奇委婉动人,可惜这只是局外人看到的表象。惠安女子裸足踩过的碱滩和礁石,却令人遗憾地被忽略了。至于惠安女子不愿向人倾诉的苦难和忧伤,就更不会为那些专门欣赏封面和插图的男性所知了。由此看出,惠安女子,这美丽的外表与深邃的内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鲜活精灵,她们的命运最终成为供男人欣赏的封面和插图中的一道美妙风景,这充分显示了在现代的商业社会,女性真实生命的要求理解与男性的猎奇心理所构成的巨大的反差。 1981年秋天,舒婷创作力长诗《会唱歌的鸢尾花》,深刻揭示了自己作为一个女人,又作为一位诗人,内心存在的种种深刻的矛盾。如果说,在此之前的多数诗作显示了舒婷的浪漫主义的基调,那么《会唱歌的鸢尾花》体现了诗人向现代主义的某种转化。长诗的一开始,便可看出诗人的身份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写《致橡树》等诗的时候,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爱情的寻求者,她一方面宣称不做攀援的凌霄花,而做与橡树并立的木棉,另一方面,她也在寻找自己的橡树。而到《会唱歌的鸢尾花》,诗人显然已寻到了自己的橡树,她渴望的爱情已经实现:“在你的胸前/我已变成会唱歌的鸢尾花”。但是,诗人并未沉醉到这种业已实现的爱情中而不能自拔,而是体悟到,爱情在女性生活中虽然占重要地位,却不是唯一的内容。在诗中,爱与欲,构成诗人情绪流涌动的浪花,理想与使命感则构成诗歌的精神底蕴:“我情感的三角梅啊/你宁可生生灭灭/回到你风风雨雨的山坡/不要在瓶上摇曳”,“我天性中的野天鹅啊/你即使负着枪伤/也要横越无遮拦的冬天/不要留恋带栏杆的春色。”诗人珍惜爱情,但又清醒地意识到她不仅仅属于爱人:“我的名字和我的信念/已同时进入跑道/代表民族的某个单项纪录/我没有权力休闲/生命的冲刺/没有终点,只有速度。”舒婷的《祖国啊,我亲 15 爱的祖国》《风暴过去之后》等作品在浪漫主义的抒情话语中融有丰富的社会性内涵,可称之为“一代人”的心声。到了《会唱歌的鸢尾花》,我们明显地看到舒婷一方面在诗歌中强化了个人经验,另一方面还在努力把个人经验提升到一代人的人生追求上来。诗人在诗歌中展示了爱情与事业、欲望与信念、个人与环境的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忧伤与痛苦。正是舒婷诗歌中的这种深刻的自我矛盾,以及散点透视的结构和幻梦的引入,使这首诗显示出诗人由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化的某种趋向。 《会唱歌的鸢尾花》以后,舒婷搁笔三年,在她的第三本诗集《始祖鸟》中诗人已把自己定位一个普通的女性,因而这阶段所写的,也主要是基于个人人生经验的内容。如果说,舒婷的早期作品主要表现了对爱、对人性、对人道的关切,那么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除去上述内容外,更突出地表现了对人的生命状态的关切。早期的强烈的社会性、使命感和伦理色彩有所淡化,而基于女性生命本体的体验有所加强。像这首《女朋友的双人房》所描写的:“孩子的眼泪是珍珠的锁链/丈夫的脸色是星云图/家是一个可以挂长途电话的号码/无论心里怎样空旷寂寞/女人的日子总是忙忙碌碌”“我们就是心甘情愿的女奴/孩子是怀中的花束/丈夫是暖和舒适的旧衣服/家是炊具、棒针、拖把/和四堵挡风的墙/家是感情的银行/有时投入有时支出”。诗人写的是琐屑的、平凡的人生经验,但不是自然主义的冷漠的展览,而是渗透着一位成熟女性对生命的感悟。尽管这是“立秋年华”的心态,不同于早期的纤细、婉约、忧伤,但是在真诚地展示自己内心的律动上,前后期倒是完全一致的。 在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发展史上,舒婷已留下了宝贵的脚印。一般来说,男性诗人对自己的性别角色远不如女性诗人敏感,男性诗人,尤其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写起诗来很自然地是着眼于包括女性在内的整个人类。真正成熟的女性诗人亦应如此,她们应该有鲜明的女性角色意识,但又要超越这种意识。只有当她们也像伟大的男性那样,不仅是着眼于性别,而且是着眼于全人类而讲话的时候,她们才取得了真正意义上与男性诗人平等对话的资格,才在写作上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解放。换句话说,真正女性诗歌所提供的都应是女性自身的和人类的双重信息,女性诗歌既是女性的,更是人类的。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舒婷的优秀诗篇是做到了这点的。 16
/
本文档为【神女峰&#46;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