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 笋材叶三用麻竹的管理及培育技术

2017-11-13 15页 doc 35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9748

暂无简介

举报
【doc】 笋材叶三用麻竹的管理及培育技术【doc】 笋材叶三用麻竹的管理及培育技术 笋材叶三用麻竹的管理及培育技术 JOURNALOFCHO 重 NGQI 庆 NGFO 林 RESTR 业 YSCI 科 ENCE 技 ANDTECHNOLOGY(磊3_72l思弟删 笋材叶三用麻竹的管理及培育技术 吕玉奎何世文段佐华 (重庆市荣昌县林业局) 摘要:近年来,重庆市荣昌县进行了大面积笋材叶三用麻竹林的培育 与经营管理技术研究,在 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丰产培育与经营管理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荣昌 县笋材叶”三丰产”的三用麻竹 林培育方法,林...
【doc】 笋材叶三用麻竹的管理及培育技术
【doc】 笋材叶三用麻竹的管理及培育技术 笋材叶三用麻竹的管理及培育技术 JOURNALOFCHO 重 NGQI 庆 NGFO 林 RESTR 业 YSCI 科 ENCE 技 ANDTECHNOLOGY(磊3_72l思弟删 笋材叶三用麻竹的管理及培育技术 吕玉奎何世文段佐华 (重庆市荣昌县林业局) 摘要:近年来,重庆市荣昌县进行了大面积笋材叶三用麻竹林的培育 与经营管理技术研究,在 实践中出一套丰产培育与经营管理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荣昌 县笋材叶”三丰产”的三用麻竹 林培育,林分结构,抚育管理等经营管理技术措施,可为麻竹主产 区和麻竹引种适宜区推广和 经营笋材叶三用麻竹林提供技术模式. 关键词:麻竹培育笋材叶三用林林分结构抚育管理 麻竹[Sirmcalamuslatiflorus(Munro)Moclure]分布 南亚热带地区,要求年降雨量1000~2000mm,年平 均气温1卜23?,1月份最低温度不得低于一4~C,相 对湿度75%以上的气候条件;土壤以海拔600m以下, PH值4.5—6之间的肥沃的山地酸性黄壤或酸性紫色 土以及江河两岸的冲积土为好.麻竹的用途十分广 泛,其笋,竹,叶产品,现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车 厢,造纸材料,包装材料等领域. 笋材叶三用麻竹林虽是介于竹用林与笋用林和 叶用林之间的经营类型,但不是三者简单的组合,培 育理论和技术也非三者的相加.由于笋材叶三用林 要求在同一林分同时生产一定数量比例的竹材,竹 笋和竹叶,必然有其自身所需的培育理论和不同产 量水平的技术.据竹农的生产实践经验和1999年我 们在双河镇大石堡村栽植的6667m笋材叶三用麻竹 试验林的试验结果,其效果是好的.2002年新竹产量 28275kg/hm,竹笋13125kg/hm;2003年新竹产量 29765kg/hm,竹笋14725kg/hm;2004年新竹产量 30300kg/hm,竹笋15575kg/hm,竹叶9575kg/hm (2004年开始采摘麻竹叶,2002--2003年因未建立麻 竹叶加工企业,也就没有采摘麻竹叶). 1笋材叶三用麻竹林的培育方法 荣昌麻竹造林有育苗造林和移植母竹造林2种. 造林密度:溪河沿岸,平坝株行距4mx4m,625~r./hm; 山地株行距3mx5m,667~/hm2.造林季节:麻竹造林 季节较长,从立春至芒种都可种植,要选择阴雨天 气,如春节前后,清明前后,就地掘取就地种植,造林 效果最佳.但大面积造林,需要长途运送母竹.造林 季节在开叶前的2—3月份较好;如开叶后造林,要注 意保护母竹,及时栽植,加强管理. 1.1整地 1.1.1林地清理 山地造林不炼山,只进行全面劈草,带状整地, 按设计行距,将杂灌横向堆积于行间,锄出宽1.5m的 种植带,在穴间开0.5m宽的作业小道. 1.1.2全面开垦 造林整地质量好坏,不仅影响成活率,并且直接 影响成林速度与笋竹叶产量.山地常采用带状水平 整地,带宽一般为1.5m,带间距主要视设计的造林密 度,种植点的配置及造林地的坡度大小而定.一般在 坡度较陡,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带间距 的宽度可以大些,而在陡坡地段,带间植被头年还可 以只割而不翻挖,以免带来水土流失,待竹苗成活发 笋生长后,第2—3ai臣过抚育逐年翻挖. 1.1.3挖穴栽植 按设计株距,在定植点上挖穴.移栽母竹采用斜 植造林,沿山坡水平方向挖长条穴,穴的规格为 120emx4Oemx4Oem;小苗采用直立造林,挖四方穴, 穴的规格为50cmx5Ocmx4Ocm.挖穴时,土和心土 分开,先回表土,下基肥后,再回心土. 1.2育苗造林 作者简介:吕玉奎(1965一),男,林业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造林技术与 林业管理工作. 差3甥.重庆林业科技(总第 72期)JOURNALOFCHO.N.GQING脚限ySCIENCEANDTECHNOLOGY 1.2.1育苗方法 1.2.1.1笋头育苗 选割笋后的笋目饱满新鲜的笋头覆盖泥土进行 培育,待其隐芽萌发后,剪去多余枝条,保证竹篼上 着生一活枝即成笋头苗. 1.2.1.2扦插育苗 选2--4a生健壮母竹,用刀平削节上生长的1— 2a~IE健壮枝条(主枝或次生枝);剪去枝梢,留2.节 长25---40em的一段;剥去枝箨,并用ABT生根粉1号 50mg/kg.J~2号lOOmg/kg~理后,立即将枝条按30.角 斜插于土壤中,覆土5—8cm,踏实盖土,淋水.竹苗成 活率可达6o%一85%. 1.2.1.3埋秆育苗 选2—3a生主枝和次生枝较多,枝芽饱满,无病 虫害,粗度~>6era的健壮母竹,用刀砍去基部和顶稍 无枝或枝不发达的部分;修剪侧枝,仅保留1—2个主 枝或次生枝;砍一个3em左右向上的斜口;枝条朝左 右,竹秆首尾交错平放入育苗沟;覆土3—5cm,踏实, 盖草,淋水.竹苗成活率可达70%—9O%. 1.2.2栽植方法 1.2.2.1小竹苗移栽造林 选用la生根系健全的新竹苗于2—3月隐芽萌发 前定植;起苗的前1d要在苗圃地内淋透水,在秆上 2—3个节上lem处剪断并剪去所有叶片和大部分枝 条,封顶留高60”--lOOem;成丛带土挖起,若不带土, 需浆根,每1O一20丛用编制袋或草席包扎运输;带土 竹苗植苗时应在挖好的窝中心刨开一个大于包裹袋 的坑,深1O一15cm,将竹苗捧放于坑内脱去薄膜袋置 于窝旁,解开包扎草呈放射状牵开铺于坑底,使竹保 持在苗圃中的态势,用细土压住稻草,分层填湿润细 泥土与竹苗带的泥土紧密衔接并分层踏实踩紧,最 后覆松土一层呈馒头状并撕开薄膜袋覆盖窝面以保 墒,再加盖一些稻草更好,淋透水.裸根竹苗定植时 要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定植后3d内无雨须浇定 根水. 1.2.2.2竹头苗造林 选割笋后的l一2a生壮龄竹笋头,笋目饱满新 鲜,竹蔸上着生一活枝,在活枝蔸向上l一2节上lem 处斜向截断,刨开泥土,露出竹头,在竹蔸秆柄与母 竹连接处用利斧砍断,挖出备栽;栽植前先将取出的 竹头集中置于清洁无污染的流水中浸泡一昼夜,让 其充分吸收水分,捞出运到造林地随拿随栽.在挖好 的窝中心刨开一个比竹头大的坑,深1o_.20cm,将竹 头置于坑内使切口紧贴坡土壁,分层填人湿润细泥 土踏紧,要求三埋三踩栽紧,再盖一层lem厚的疏松 土壤掩埋竹头,出露秆上的枝芽即可,并用稻草,稿 秆,杂草等覆盖窝面,浇透水. 1-3母竹移植 1.3.1母竹选择 麻竹是丛生竹类,造林要选择笋眼发育健壮,肥 大的母竹.1a生母竹最好,2a生次之,3a生母竹出笋 率低,la生母竹一般有4对芽眼供出笋成竹,2a生母 竹有芽眼2—3对,3a生的母竹经过2a出笋,笋眼消耗 殆尽或发育不健全,很难出笋成竹.研究结果表明, la生母竹造林成活率最高,达95%;单株发笋最多, 是3a生母竹造林的2倍.母竹大小一般以胸径6—8em 为宜. 1.3.2母竹挖掘 母竹选好后,将四周表土挖开,然后顺杆柄开 挖,寻找母竹杆基和老竹的连接点,利用笋刀将连接 点切断,使老竹和母竹分开,取出母竹,保持一定数 量的须根,保护好笋眼,并在竹杆发枝最低处保留 1—2轮枝,留3—4个节,长度1—1.3m,然后用快刀劈 成马耳形,使秆上的枝芽在马耳形筒口的两侧,去掉 竹尾. 1.3.3栽植方法 麻竹造林都采取穴植,母竹移植挖长条穴,规格 为120emx4Ocmx4Oem.每穴施用厩肥或土杂粪一担, 上面覆盖lOcm细土.然后在挖好的窝中心刨开一个 比竹头大的坑,深15--20em,将竹蔸放于坑内使马耳 形筒口向上,竹秆与地面呈30.的夹角,竹秆上的枝 芽向两侧,分层填入湿润细泥土用脚从两侧向中间 的竹蔸用力踩紧,要求三埋三踩栽紧,上面盖一层 lcm厚的疏松土壤,盖过最下—个芽即可,并用稻草, 稿秆,杂草等覆盖窝面,马耳形筒内灌满水,窝内浇 透咏. 2笋材叶三用麻竹林的林分结构 2.1林分组成 麻竹和其它树木的混交林,不可能获得竹材,竹 笋和竹叶的高产,宜纯林为好. 2.2立竹度 单位面积立竹数的多少,是林分结构最重要的 因素之一.材用麻竹高产林,要求粗大”母竹”多,一 O 重 NGI 庆 NGJOURNALOFCNONGQINGFO 林 RESTR 业 YSCI 科 ENCE 技 ANDTECHNOLOGY 3- 72《思暑;j 般每丛麻竹1O株,6250一-16670株/hm,从而获得竹材 高产;笋用麻竹林与此相反;叶用麻竹高产林,要求 小”母竹”多,一般每丛麻竹留小母竹20株,125oo一 13340株/hmz,从而保障宽大竹叶数量多,获得竹叶 高产.因此,正确确定林分立竹度,能使笋竹叶获得 “三丰产”,以每hm产竹材30000kg,竹笋15000kg,竹 叶9000kg(或每hm产竹材15000kg,竹笋30000kg,竹 叶9000kg)的笋材叶三用麻竹林,其立竹度3300~r4 hmz为宜. 2.3立竹粗度 笋材叶三用麻竹丰产林立竹不能太粗,也不能 太细,过粗或过细都将降低”三用”的产量.据上述产 量水平,笋材叶三用林的立竹平均胸径以6—8cm为 好. 2.4立竹年龄 麻竹不同年龄立竹的生活力和为林分提供养分 的数量不同,在林分生物量的形成和竹林孕笋,发竹 的更新生长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la生立竹的生活 力最强,是林分孕笋,长竹所需养分制造和供给的主 体;4a生以上的立竹生活力下降,对林分形成的有益 作用甚微.因此,林分立竹年龄组成是很重要的,笋 材叶三用麻竹丰产林立竹平均年龄宜轻,其各龄立 竹数的比例关系应为1a生竹占40%,2a生竹占30%, 3a生竹占20%,4a生竹占10%. 3抚育管理 3.1幼林抚育管理 麻竹造林后,禁止林地放牧,要用支架固定母竹 防止风吹摇动,以免影响成活率.竹株四周要打实. 母竹顶端切口要检查是否朝上,若朝下,要重新按朝 上切斜口,以便积存雨水,防止竹秆干枯,影响侧芽 生长发育.如久旱,要求隔5—6d浇1次水;如连续雨 天有积水要及时排除积水.栽后1月内水分管理相当 重要,是决定成活高低的主导因子.母竹成活后,枝 芽开始萌发,发生新根,当年可施肥3次,即见有2片 竹叶后进行第1次施肥,每株施10%腐熟稀粪水lOkg 加尿素5og,第2次在6月底株施10%腐熟稀粪水lOkg 加尿素5Og或碳铵lOOg.第3次在7月底~glO%腐熟 稀粪水15kg~ll尿素lOOg~碳铵150g.发笋前和出笋 后各锄草1次,第2a夏至至大暑每株母竹即开始出 笋,一般1根母竹可发2-_4个笋,如失管,当年夏至发 笋少或不出笋,第2a才出笋.如果第3a还没出笋,应 该重新种植. 3.2成林抚育管理 成林抚育管理主要包括锄草松土,扒土施肥和 培土,灌溉等技术工作,加强水肥管理是提高麻竹笋 竹叶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3.2.1锄草松土 要使麻竹获得笋竹叶的高产高效就要经常进行 锄草松土.每年的3月,5月和7月进行锄草,松土各1 次,松土深度为5cm--lOcm,松土既可改良土壤的理 化性状,又可使土壤保持湿润,有利于麻竹的生长. 锄草松土可结合进行施肥. 3.2.2扒土施肥 3.2.2.1扒土 扒土的作用主要是让竹蔸上的笋目露出土面, 刺激和促进笋目萌发,提早发笋;同时也便于施肥, 并铲除缠绕笋目上的须根,防止竹根结网,使笋目能 够正常发育.扒土一般是在2月底—4月上旬进行,用 锄头把丛生竹周围的土扒开,使笋蔸,竹蔸暴露,让 其暴露在阳光下晒2o_-3od.在扒土中尽量暴露所有 含苞待放的笋目,但应注意不要损伤笋目和根系. 3.2.2.2施肥 施肥是保证麻竹生长良好和提高笋竹叶产量的 重要措施,因为麻竹产笋发叶期长,产笋竹叶量大, 每年需补充大量肥料.在麻竹分蔸苗栽植成活后的 第2a以后每年施肥4次-第1次:春肥(基肥),一般在3月 份进行扒土时结合施肥,这次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丛 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厩肥,堆肥,猪牛粪等)25--50kg, 肥料施在已扒开土的竹丛周围,不能直接接触笋芽, 施后随即覆土培高.此次肥的目的是促进芽目萌发, 提高竹丛出笋量和发叶量.第2次:笋前肥,在5月结 合锄草,松土进行,以速效氮肥为主,每丛施尿素或 碳铵0.5kg左右.方法是先在竹丛周围离竹蔸50cm处 开环形沟,将肥料均匀撒人沟内或用水稀释后浇灌, 施后立即填土盖肥,以防挥发,提高肥效.施肥中特 别注意防止肥料直接接触嫩笋芽,以免引起竹笋萎 缩死亡.此次肥的作用是促进笋目生长,提高产笋产 叶量.第3次-笋(叶)期肥,也是以速效氮肥为主,每 丛施尿素或碳铵0.5kg,施肥方法同第2次.第4次:养 竹肥,在采完笋后的1O月份每丛施复合肥0.5kg,方法 同第2次. 3.2.3培土 麻竹笋在土中生长,笋箨黄色或浅黄色,笋质细 第3期重庆林业科技 (总第72 期)JOURNALOFCHONC,QINGFORESTRYSCIENCEANDTECHNOL OGY29 白,幼嫩,味鲜美.笋露土后,直接受阳光作用,笋箨 变绿色,纤维老化,味苦.培土是笋竹叶增产和提高 笋品味的主要措施.培土是将周围枯枝落叶连同湿 土一同培入穴面,高于原土痕20---30cm. 3.2.4灌溉 麻竹枝粗叶多,叶片大型,需要消耗大量水分. 重庆降雨量又在麻竹需要降雨量的下限徘徊,且雨 量分布不均,往往冬旱接着早春旱,春雨来临较迟, 初夏绵雨低温期较长,最突出的是伏旱高温持续期 长,要想获得笋竹叶”三丰产”必须通过灌溉来及时 补充麻竹生长所需水分.一般在春季施肥的前后时 期,每7—1Od逐丛灌透水1次,促进竹丛早发新笋和 新叶;在割笋,采叶期,如7—1Od未下雨,要及时灌 水,为母竹生笋发叶提供充足的水分,加速竹笋出土 生长,提高笋竹叶产量. 3.3适时割笋 对麻竹的竹笋要适时割采,如割笋过早,笋体 小,产量低;如割笋太迟,竹笋老化,笋味变劣.麻竹 笋出土后直径6cm--8cm的在高60em--7Oem平地面 割取,直径8em以上的在高70em---9Oem平地面割取, 割笋时先扒开土堆,不伤根,沿笋蔸上部用笋刀割 断,不使笋柄与母竹接触点撕裂,防止切口有伤流, 特别是出笋盛产期.出笋初期(5—6月)和末期(1O— l1月)气温较低,出笋生长较慢,一般3—5d割一次. 出笋盛期(7..9月)气温高,竹笋生长快,2.3d就要 割一次.割笋最好在早上进行,割笋时用割笋刀平地 面将竹笋割断,切面要求平整,不要伤及旁边的嫩 笋,同时笋蔸要完好留下,因笋蔸有再发笋能力.割 笋后不要马上覆土,晒3—5d后覆土.割后如加强肥 水管理,并及时培土覆盖,可以提高笋蔸的再生抽发 能力,增加笋竹叶产量. 3.4留养母竹 留竹的数量取决于林分笋竹叶产量的要求,如 产竹材30000kg/hm,竹笋15000kg/hm,竹叶9000kg/ hm2,那么每hm2就要留养平均胸径6em以上新竹1800 株以上.麻竹一般夏至至大暑之间开始发笋,3a内, 应科学留笋养竹.第la留好2个壮笋养竹,形成2个支 系;第2a2个支系各留2个壮笋,其余笋割去;第3a每 丛有立竹10株,每hm:约有立竹6000株.留竹笋的时 间宜在出笋高峰期即在每年8月下旬按上述留笋养 竹方法确定的数量选留远离母竹,生长较深且成 “弓”形的健壮嫩芽,让其生长,培育成母竹,其余的 嫩芽均作鲜笋和早期,中期(除高峰期时留作新竹的 笋外1,晚期笋都可以全部挖取. 3.5合理摘叶 于每年的5—12月分选la生,叶面干净,叶形基 本完整,无枯黄,无虫眼,无白斑,无煤烟病,叶面最 宽处不低于8cm,叶柄至叶尖下宽lcm处长度不低于 38cm的鲜叶,用手采摘. 3.6合理采伐 采伐不仅是竹林生产的环节,而且是调节和保 持水分良好结构的手段.采伐的数量,采伐竹年龄大 小及分布,均应按林分生产水平结构来确定.尚未达 到林分结构要求的立竹度的竹林,除风倒竹,病虫竹 及4a生以上的老竹外,皆不要砍伐. 新造麻竹林经精心管理,第3a开始进入批量生 产.一般第5a开始择伐并挖除其:t蔸.择伐应伐除老 竹,病竹,小竹,弱或密的竹,择伐时间在1O月至翌年 3月为好.伐后保证每丛保留立竹lO—l5株.每年伐 除竹子与留养壮竹笋相结合,保证平衡,保持合理竹 龄结构.从第la保留竹笋至第4a的竹株,分别为 40%,30%,20%,10%,可获得笋材叶”三丰产”. 3.7清园松土 清园松土于每年11—12月进行,主要砍除退化 的4—5a生老母竹及弱苗,萌条,锄去老竹头,防止竹 蔸结盘,清除枯枝落叶,杂草,杂物,如有退化开花 竹,应整丛去除,全面翻土1O一15cm,翻开竹蔸土堆, 让土壤晒白熟化以杀死越冬害虫和病原菌.于翌年2 月前后萌动生根前培土,结合施肥进行培土壅堆,以 母竹为中心,在周围培土形成半径50cm,高50em以 上的土堆,以利于根系生长和竹笋的覆盖.在采收季 节,如出现竹蔸露出或竹笋覆土深度不够时,再适当 加宽加高. 3.8防治病虫害 麻竹林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蚜虫,蚧壳虫,竹螟 和煤烟病,锈病,叶枯病等. 3.8.1蚜虫 蚜虫每年发生十几代,且世代重叠,以7—9月为 盛发期,常群集于嫩叶背面吸食液汁,且易引起煤烟 病,要采取”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防治方法,可用 烟筋肥皂溶液和敌敌畏喷射预防蚜虫危害.发生虫 害的竹园一般每年防治3—4次,即在清明前,小暑至 大署期间,冬至前后各施1次药,如8..9月遇高温干 旱天气需多施1次药.药剂可用25%乐果(下转35页)
/
本文档为【【doc】 笋材叶三用麻竹的管理及培育技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