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颐和园资料

2017-10-27 7页 doc 78KB 48阅读

用户头像

is_792768

暂无简介

举报
颐和园资料颐和园资料 北京朝阳外语小学 五年级二班 李光奇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大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和 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古树名木1600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
颐和园资料
颐和园资料 北京朝阳外语小学 五年级二班 李光奇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大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和 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古树名木1600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性建筑。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万寿山 万寿山:为燕山余脉,高58.59米。传说曾有老人在山 上凿得石瓮,因名瓮山。前临瓮山泊,又称西湖,即今昆明湖。 明弘治七年(1494),孝宗乳母助圣夫人罗氏曾在山前建圆静 寺。清乾隆十五年(1750)为庆祝皇太后六十寿辰,于圆静寺 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次年将山改名万寿山,并将开拓昆明湖 的土方按造园布局的需要堆放在山上,使东西两坡舒缓对称, 成为全园的主体。乾隆时期依山而建的建筑群绝大部分在一八 六〇年被英法联军烧毁,现存建筑大多为光绪年间重新建造的。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后山有宏丽的藏式佛教建筑四大部洲和耸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山上还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各式楼台亭阁,堪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集中展现。 佛香阁: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按原样重建。阁结构为八面三层四重檐,通高36.44米,耸立于20米高的石造台基上,气势雄伟,是颐和园全园的构图中心。阁内供奉有铜铸金裹千手观世音菩萨站像。像高五米,重万斤,为明代万历年间所造,在八根贯通全阁上下的承重铁梨木擎天柱的衬托下,美妙庄严,熠熠生辉,有极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 长廊 (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于1888年 又重新建造。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 排云门,两侧对称点缀着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 重檐八角攒尖亭。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全长728米,共 273间。长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 画而负盛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皇,它的长度和丰富的彩画在1990年就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春游资料 2012年4月27日星期五 北京朝阳外语小学 五年级二班 李光奇 十七孔桥 坐落在宽阔的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整体桥长150米,宽8 米,因由17个桥洞组成而得名,是园内最大的一座石桥梁。它 西连西湖岛,东接廊如亭,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不但是前 往南湖岛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区的一个重要景点。造型优美的 十七孔桥,将昆明湖的水面分出层次,千亩碧波尽收眼底的空旷 观感,被此桥的参与,将空旷的孤寂感消弭无踪,这些都是造园 设计者神工巧匠的神来之笔。石桥两侧的栏杆上,雕刻有大小不 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44只。比起北京石狮子最多的卢沟桥,还多上59只。观赏石狮的奇趣造型,别有一番游兴。 十七孔桥上所有匾联,均为清乾隆皇帝所撰写。在桥的南端横联上刻有“修虫柬 凌波”四个字,形容十七孔桥如同一道彩虹,飞架于昆明湖碧波之上。桥的北端横联则有“灵鼍偃月”几个大字,又把十七孔桥比喻成水中神兽,横卧水中如半月状。桥北端的另一副对联写着:“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波回兰浆影翻明月照还望。”此桥的风景,在优雅宁静之夜游赏更加怡人。 昆明湖 元朝定都北京后,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水利学 家郭守敬主持开挖通慧河,引昌平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及西山一 带泉水汇引注入湖中,成为元大都城内接济漕运的水库。瓮山泊 始成为调济京城用水的蓄水库。 明代湖中多植荷花,周围水田种植稻谷,湖旁又有寺院、亭台之胜,因为这一带风景优美,山水俱佳,酷似江南风景,时人尚有“西湖十寺”与“西湖十景”之誉。明武宗、明神宗都曾在此泛舟钓鱼取乐。明朝一些诗人常把西湖周围地区的自然风光描绘成宛如“江南风景”,“环湖十里,一郡之盛观”。明朝时,每年桃红柳绿时,京城百姓扶老携幼,争往西湖踏青赏春,名曰:“耍西湖景”。 至清朝,乾隆皇帝决定在瓮山一带兴建清漪园,将湖开拓,成为现在的规模,并取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演水战的故事,命名昆明湖,乾隆皇帝在昆明湖泛舟的诗中写到“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500多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养老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多学科分析研究证明,该湖已有三千五百年的历史。 春游资料 2012年4月27日星期五 北京朝阳外语小学 五年级二班 李光奇 传说在辽、金时代,瓮山是座光秃秃的小山,山顶上有一座 孤零零的小庙,庙里只有一个谁都不知有多大年纪的老和尚。 后来,蒙古人强大起来了,成吉思汗带兵打到了当时的北京。开始,他驻在海淀一带。一天,成吉思汗带着文武大臣到西山打猎,新被召用的降臣耶律楚材一眼就看中了瓮山,他请成吉思汗把人马扎在瓮山脚下,然后一起来到山顶庙内。庙里的老和尚见了人只是打个问讯,就站在了一旁。成吉思汗问他有多大年纪,回答说耳聋;问他此山叫什么名字,回答还是说耳聋。几句话气得成吉思汗暴跳如雷,他从腰中抽出宝剑就要杀老和尚。耶律楚材在一旁急忙劝止住,还用眼色暗示成吉思汗说:此僧不可侮。又偷偷派人传令把个瓮山围得风雨不透。事情办好,君臣一伙就在离小庙不远的地方支起几座牛皮大帐,住了下来。 天交三更了,成吉思汗与耶律楚材还在谈天,忽然一个小校进了帐蓬,跪奏道:“启禀可汗爷得知,庙里老和尚到这时还没安歇,只是抱着一个小石瓮,嘴里念念有词,一个劲儿地流眼泪。不知为什么,”耶律楚材听了微微一笑,说道:“你们如此细心,很好。但决不可惊动他~若有新消息,速报知我。快快去吧~”小校走后,君臣二人睡下不久,只听一声山崩地裂的巨响,接着眼前金花乱飞,帐蓬外又是一阵大乱。刚才负责监视老和尚的小校急忙跑到成吉思汗的帐下,一脸惊慌神色,汗流不止,半天才说清楚:原来,天交五更的时候,老和尚跌跌撞撞地出了小庙的门,怀里死死抱着那个石瓮,众兵丁上前阻拦,谁知老和尚力气大得很,几十个人都没能挡得住,他三步两步就跑到山崖下,纵身一跳,连人带石瓮都飞了起来,等再落地,只听一声巨响就不见了踪迹,山脚下却涌出一道滚滚的清泉。成吉思汗和耶律楚材赶快披衣来到山下观看,果如兵丁所奏:原来的一块大平地转眼成了汪洋,绿波滚滚,浪花飞溅。成吉思汗高兴了,随即传令就在这儿修造宫殿,这个湖就被称作瓮山泊了。 耶律楚材心里明白,瓮山实际是座金山,那石瓮是个宝贝,庙里的老和尚是财神转世。他知道成吉思汗刚刚打到北京,国库一定空虚,因此想把石瓮夺来献给成吉思汗,好立个大功。没想到老和尚不买他的账,趁他未下手之前把一瓮盖世的珍宝全都倒在瓮山之下,化为滚滚清流。 后来,耶律楚材病危,他对继位当了元太宗的窝阔台说:“臣有一事恳求万岁,我死之后,请将我葬在瓮山泊旁。我一是喜欢那里的美景,二是满湖的珠宝必须有人日夜看守,让臣死后也为万岁效犬马之劳吧~”窝阔台果然按耶律楚材的请求办了,把他埋在瓮山泊旁。后来乾隆开凿瓮山泊为昆明湖,就把他的墓迁到现在知春亭后一个小院子里。院子有座石碑,就是迁葬时乾隆给他立的昆明湖位于北京的颐和园内,约为它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泺、大泊湖等名称。昆明湖的前身叫瓮山泊,因万寿山前身有瓮山之名而得名瓮山泊。瓮山泊因地处北京西郊,又被人们称为西湖。 历史。 春游资料 2012年4月27日星期五 北京朝阳外语小学 五年级二班 李光奇 春游资料 2012年4月27日星期五
/
本文档为【颐和园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